📖 ZKIZ Archives


工程院院士鄔賀銓:食品第三方檢驗平臺不能為了私利被“公關”

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都極大地影響社會穩定和政府形象。但食品安全從生產到流通涉及眾多環節,監管極其複雜。

大數據的使用,恰好可以幫助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和分析。圍繞“大數據時代的食品安全”主題,在2016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來自國內外食品安全行業的300余名政府有關部門專家、學者、研究機構和企業領軍人物展開深入探討。會後第一財經記者對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院士進行了獨家專訪。

食品安全大數據如何實現全社會共享

鄔賀銓表示,食品安全關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以呼籲開放食品安全大數據的呼聲要高於其他領域。而且百姓有權力知曉整個社會食品安全的現狀,生產企業也有義務如實將生產的相關數據向社會公開。政府更應該在食品安全領域如實公開相關數據。

但是食品安全大數據的共享,應由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檢驗平臺來進行監控,而且第三方檢驗平臺也不能因為某種原因把監控數據拿來謀取私利。現在很多食品生產企業害怕被網絡曝光,往往采用公關手段讓一些網站對這些不利數據進行過濾。因此這是未來第三方檢驗平臺建設應該註意的問題。

食安大數據不斷完善 媒體如何發揮更積極作用

鄔賀銓、以北京為例告訴記者,從2004年1月到2013年8月的將近10年時間里,媒體上公布的北京食品安全事件中,由媒體調查披露的占三成左右,所以媒體在維護食品安全上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但前提是媒體要誠信,要維持新聞的道德。

鄔院士進一步表示,食品安全大數據的不斷完善,肯定可以幫助媒體更加客觀地報道食品安全問題。而且不單單是傳統媒體,搜索引擎也應該在食品安全監督問題上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比如一旦某家食品生產企業進入安全黑名單,那麽就像現在搜索引擎中顯示的某些木馬病毒網站一樣,在被網民搜索點擊時也應出現反映這家企業食品安全問題的警示。

食品安全如何推動中國生態文明

鄔賀銓表示,中國老百姓食用的食品本身就和中國的生態環境有關。因為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除了某些和國外一樣屬細菌汙染問題,還有很多問題由環境汙染造成的,包括土壤問題、水源問題等,從而導致生產出來的有些食品從源頭上就出現問題。如果有好的生態環境,綠水青山環繞,那麽生產出來的食品就會比現在安全得多。所以生態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到食品安全。

另外,食品安全本身就構成一個生態。食品產業鏈很長,從生產、倉儲、流通、分銷最後到食用,其實本身也構成一個生態鏈。每個節點的企業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且需要上下遊配合,及時整合食品相關數據,這也是一種生態。

如何讓食品安全大數據更智能

針對記者提出如何讓大數據更“聰明”的問題,鄔院士表示,對於大數據來說,數據始終是基礎,因此在數據收集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收集的多元化,不能有盲點。其次海量數據收集過來後,要有聰明的分析手段,在這方面,機器學習可以幫助大數據實現更加智能化的目的。

正如複旦大學校長許寧生院士在這一分論壇致辭中所說的,身處大數據時代,“互聯網+”已經是一個不再新鮮的命題。互聯網可能可以成為一個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方法,但這並不完整——作為“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的食品安全,是對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是理應由全社會共同應對的重大命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763

檢驗陽性農產品就地銷毀:四川農貿市場為啥這麽牛?

在四川省廣安市臨港市場的入口處,擺放了一塊大型電子顯示屏,屏幕上滾動播放著市場產品抽檢信息。

“每天都在檢測,按照貨物到場時間的不同,水產一般晚上到,蔬菜水果一般淩晨4點多到,但是無論哪一批貨物到,早晨八點來這個市場的人,都能從這個顯示屏上看到自己所要買的品種的抽檢信息。只有檢測的貨物才能進場。”臨港大市場的開辦者劉祥斌表示。

這塊碩大的顯示屏是2015年建成,主要用於農產品檢驗檢測結果信息的發布和公示,以及食品安全知識、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顯示屏是監管部門的手段和載體,是群眾監督和共治的眼睛。

這個占地204畝,總建築面積22萬㎡,總投資10.2億元建設的市場,設置有蔬菜區、水果區、糧油區、水產區等。現入駐有商家371家,每天交易量達700多噸,日交易額600多萬元。該市場是四川省重點項目,四川省內貿服務業重點項目,也是廣安歷史上規模最大、配套最好、功能最完善、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產銷互動”的農產品、食品集散中心。

“目前進入市場不需要交錢,也不需要交租金。但是抽檢比較嚴格,他們每天都來查進貨票據和抽檢。”一位市場的業主表示。

為了能夠達到及時的抽檢信息,臨港大市場食品快速檢測中心與市場同期成立,快檢室常設兩名工作人員,主要負責抽檢監測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每天會有專門人員負責從市場上抽取各20個品種的水果、蔬菜樣品送入檢測中心,由我們對樣品進行檢測,並將檢測結果定時在公示欄上進行公示。同時,數據也會同步到市食藥監管部門予以備案審查。對檢驗結果為陽性的農產品就地銷毀,對結果為弱陽性的通報產地,同時報告市食品監管部門。”快檢室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到。

抽檢信息不僅僅只能從大屏幕看到,在市和園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指導下,市場投資120萬元建設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通過該體系,可以使得二維碼隨貨流轉,監管部門、商家、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等讀取產品產地、商家、檢測甚至用藥等信息。

“該體系以提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目標,以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準出管理為核心,按照‘源頭可溯、全程可控、風險可防、責任可究、公眾可查’的要求,以二維碼為產品標識,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依托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建立農產品經營主體信息庫,並落實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記錄等制度,逐步建成了從批發到零售的農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廣安市食藥監局局長屠明春表示。

在市場內廣安益達農業有限公司,第一財經記者看到,通過手機掃描產品二維碼,就可以讀取到所購買的產品品種、產地、農戶信息、蔬菜檢測結果、批次數量及經轉批發、零售商的相關信息等。

“目前是以二維碼為產品標識,附在各類食用農產品包裝上,依托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建立農產品經營主體信息庫,並落實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記錄等制度,逐步建成了從批發到零售的農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劉祥斌表示。

目前,廣安市內的蔬菜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也都在臨港大市場內設置有批發點。市場內進口水果大多來自於美國、南非、越南、泰國、緬甸等地。市場內糧油區入駐了3家特大糧油批發商,他們共擁有62個糧油品種的廣安地區總代理權。目前,市場內產品的銷售範圍己覆蓋廣安主城區,並擴展到廣安市各區市縣,進而輻射到南充、蓬安、合川、潼南等地,初步成為了川東北農產品的集散交易中心。

不合格農產品自動禁入

不同於廣安大市場做法的成都,利用“互聯網+”探索建立食品安全電子追溯模式,把農產品到商務平臺的捆綁在了一起。

2015年3月,通過政府招標,成都順點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成都市食品溯源電商平臺(以下簡稱“溯源平臺”)第三方建設和運行公司。

“溯源平臺設定了自動化快檢準入程序,每日進行農藥殘留抽檢1200余批次,每批菜品都要出具農藥殘留檢測報告。快檢結果通過互聯網傳遞到後臺,不合格食品自動禁入。” 成都順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川江表示。

“溯源平臺”是采用“互聯網+”實現食品安全溯源監管和促進電子商務經營的管理模式,創造性地將政府監管與企業經營結合起來,實現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

在溯源平臺上,點擊任何一條信息,就立即可以看到溯源信息,包括買家的地址、下單時間和購買量以及收貨時間,同時農藥殘留檢測報告的信息也可以看到,包括檢測項目、檢測結果、檢測時間、檢測人員及檢測單位等。通過手機APP掃描二維碼,可以看到采購的所有信息,從合作社或者市場的蔬菜。

“溯源平臺上的食材主要是來自合作社,還有一部分是來自農貿市場,都是由穩定的供應商提供。而從這個平臺采購的客戶,主要客戶是小型餐飲店、酒店及學校、機關食堂等,因為菜價比農貿市場便宜約40%,所以受到大家的歡迎。”劉川江表示。

截止6月15日,“溯源平臺”註冊用戶達9800余家,遍及成都主城區和部分縣市,對外發展到重慶、昆明、西安、青島、青海、武漢、德州及省內的遂寧、南充、巴中等。每日下單4002家,包括零售經營者38家、醫院食堂36家、大型酒店72家、學校食堂456家、社會餐飲3400余家。實現單日食材交易額超過450萬元,農產品日交易量超過500噸,日產生溯源數據20萬條。合作農業基地3萬余畝。

目前,由於食品來源、抽檢、配送等信息在平臺上全面共享,監管部門只需點一點鼠標,數據即可呈現,改變了以往查看紙質臺賬的監管模式,大大降低監管難度,提高了監管效率。 用戶在平臺上享受采購、抽檢、配送、查詢“一條龍”服務,全過程無縫對接,極大地提高了各環節用戶對溯源體系的參與積極性。

以監管現代化為目標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能力,通過強大的檢測能力,利用互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建設來源可追、去向可查、過程可控、責任可究的食品流通電子追溯系統,力爭到2020年底,成都市市食品年均檢驗檢測樣本量達到9份/千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43

青島海爾上半年凈利33.15億 整合GE家電效果待檢驗

8月30日晚,青島海爾(600690.SH)發布半年度業績顯示,2016年上半年,青島海爾實現營業收入487.87億元,同比增長3.11%;凈利潤33.15億元,同比增長21.21%。

上半年國內白電市場延續疲弱態勢,行業價格競爭日趨激烈,同時消費升級、智能化成為趨勢,電商渠道繼續快速增長。青島海爾在2016年上半年大環境趨勢向下的情況下,實現逆勢增長,主要受益於深化轉型與全球化戰略,打造產品差異化的競爭力。

國內市場方面,青島海爾推進零售轉型升級,促終端提效。通過建立以零售驅動的運營機制與組織體系,挖掘零售增長點,促進市場效率進一步提升。同時,強化產品創新機制,推進產品結構升級,把握消費升級帶來的增長機會。上半年,產品周轉效率優化超過30%。青島海爾還積極推進電商渠道業務發展,上半年電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

2016年上半年,海爾冰箱零售量份額為24.36%,同比提升0.87個百分點;洗衣機零售量份額為26.47%,同比提升0.56個百分點;熱水器零售量份額為18.16%,同比提升0.92個百分點。同時,由於產品結構優化,青島海爾的盈利能力持續提升。上半年,青島海爾的毛利率同比提升1.74個百分點,達到28.92%;凈利潤率6.80%,同比提升1.01個百分點。

海外市場方面,青島海爾上半年完成對GE家電業務的主要資產交割,推進全球分區域資源的共享機制與協同機制,夯實“走上去”的基礎。另外,為提高市場反應速度,供應鏈由中國出口升級至全球本土化產銷。在歐洲地區,新建俄羅斯冰箱制造基地;在南亞地區,新建印度普耐二期工廠,預計到2017年實現產能翻倍。

深化互聯網轉型,是海爾另一個增長點。上半年,青島海爾深化U+、互聯工廠體系與眾創匯定制平臺的發展,探索“網器+社群”的運營模式,建立面向未來產業生態的基礎。

青島海爾在今年3月發布了U+智慧生活2.0戰略,率先推出智能家電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向“硬件+軟件+服務”模式轉型。海爾U+智慧生活平臺已從最早的連接控制到互聯感知,再到現在的思考交互。

比如,青島海爾推出的馨廚互聯網冰箱,在冰箱門上有一塊大的液晶顯示屏,變成了一個生鮮食品的電商平臺入口,融合了內容資源、模塊技術資源、媒體資源和營銷渠道資源,通過嘗試新的盈利模式,實現了第三方生態收入。

青島海爾還持續提升互聯工廠的軟硬實力,與全球一流資源合作打造智能制造雲平臺—Cosmo( Cloud of Smart Manufacture Operation) ,探索輸出互聯工廠整體解決方案。

同時,眾創匯個性化定制平臺也實現了大規模定制的起步。該平臺可滿足用戶在產品定制等多方面的需求。今年上半年,青島海爾定制產品銷售40.2萬臺,其中一季度銷售13.3萬臺,二季度銷售26.9萬臺,環比翻倍增長。

對於下半年的發展形勢,青島海爾認為,在大環境趨勢向下的背景下,消費升級、創新能力提升仍潛力巨大。激烈的競爭環境對於龍頭企業來說更有利,其市場份額也會有所提升。而青島海爾下半年也將抓住行業升級的趨勢,通過產品叠代引領消費升級。

此外,下半年青島海爾收購GE家電後的整合效果體現,也讓人期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539

檢驗實戰能力 中國空軍多型戰機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

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9月12日在廣州宣布:空軍於12日組織轟炸機、殲擊機、預警機、加油機等多型戰機,飛經巴士海峽赴西太平洋進行遠海訓練。此舉是中國空軍通過訓練提升能力,以維護國家主權、保衛國家安全、保障和平發展的需要。

申進科說,這次遠海訓練,是空軍年度訓練計劃內的例行性安排,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當天,空軍轟-6K、蘇-30和加油機等多型戰機,從部署機場快速完成出動準備,快速飛赴西太平洋開展訓練,實施了偵察預警、海上巡航、空中加油等訓練課題,檢驗空軍部隊遠海實戰能力,達成了既定訓練目的。

申進科表示,在改革強軍實踐中,空軍將以提升實戰化訓練水平為牽引,飛越島鏈、管控東海、戰巡南海、礪劍高原,同時加快成體系發展高新武器裝備,推進空軍戰略轉型由量變積累向質變跨越。

空軍新聞發言人指出,組織航空兵遠海訓練,是瀕海國家空軍的普遍做法,是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正常需要。依照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空軍將常態化組織航空兵飛出第一島鏈遠海訓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78

中國電子檢驗檢疫主幹系統在湖南上線 年省通關成本逾億元

10月11日,中國電子檢驗檢疫主幹系統在湖南正式上線運行。今後,湖南省企業可任意選擇報檢地點和通關口岸,享受全國執行標準、實施時間、執法尺度及業務流程統一的檢驗檢疫服務,感受全國檢驗檢疫通關一體化帶來的便利。

據悉,該系統的上線,標誌著湖南外貿正式邁入“互聯網+質檢”時代,可為該省企業年節省各項成本逾1.2億元。

中國電子檢驗檢疫主幹系統(英文縮寫為e-CIQ)是國家質檢總局歷經多年建設的檢驗檢疫業務電子化、信息化的核心系統。它覆蓋了整個檢驗檢疫工作,開啟了檢驗檢疫“互聯網+質檢”模式,是檢驗檢疫部門落實國務院關於“放管服”要求,推進檢驗檢疫業務改革,提高通關效率,促進貿易便利化的重大舉措。

該系統重新整合了檢驗檢疫部門原有的集中審單、電子監管等18個在線系統的4000多個功能點,將原檢驗檢疫業務中40多個流程節點合並為23個。通過建立規範的業務規則體系,執行統一的工作規程等,實現了質檢總局對全國檢驗檢疫機構的統一指揮、統一決策、統一管理,統一協調,統一風險預警。

其成功上線,突破了檢驗檢疫轄區的限制,入境貨物從口岸到目的地、出境貨物從產地到口岸,只生成唯一報檢號,實現全國“一號到底”,全面解決了檢驗檢疫通報通檢通放,真正實現了全國檢驗檢疫一體化。出口企業以往要先為貨物在產地檢驗檢疫機構開具換證憑單,然後在口岸檢驗檢疫機構換取通關單,“一號到底”模式後,企業無需在口岸和內地進行兩次申報、兩次查驗、兩次簽證,各檢驗檢疫機構之間實現了申報和監管信息的共享共用。

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在湖南的上線,將對該省進出口貿易及外貿企業帶來三方面變化。一是優化了檢驗檢疫通關環節。如“一號到底”模式,使進出口貨物的通檢周期由原來的3至5天縮短為幾小時,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更加方便;二是提升了辦理進出口業務便利化水平;三是節省了企業的通關成本。以2015年為例,湖南檢驗檢疫機構共受理出入境報檢5.2萬批,按每批節省100元計算,可為企業節省費用約520萬元;因通關效率的提升,進出境集裝箱的通關成本也大為減少,2015年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受理集裝箱檢驗檢疫12萬標準箱,按每標準箱節省通關成本1000元計算,可為企業節省通關成本1.2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179

聯基金邱浩:“寒冬”是檢驗創業理想的最佳季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08/159668.shtml

聯基金邱浩:“寒冬”是檢驗創業理想的最佳季節
聯歡薈 聯歡薈

聯基金邱浩:“寒冬”是檢驗創業理想的最佳季節

在這個寒冷的季節,再堅持一下,春天可能馬上就到了。

本文由微信公號聯歡薈(ID: LianVC01)授權i黑馬發布。

昨天立冬,天氣進入真正的冬天。北京四五級北風,刮起來滿地落葉。資本這陣寒風籠罩在創業者頭上一年有余,似乎提早三個季度就進入了“冬季”。我們想坐下來討論——現在到底是不是寒冬?在我看來,現在可能稱不上“寒冬”頂多算“深秋”。而這個“秋”卻是檢驗創業者的最好季節。

1 TS毀約率高達四成,降溫感覺明顯

今年確實是一個“資本相對比較冷的時候”,特別是在早期投資。為什麽說冷,主要有兩方面深刻的體會:第一是VC投資速度明顯降下來,第二是TermSheet毀約率的不斷攀升。

如今創業者去見投資人,沒有人會告訴你“我們不投了”,投資人們依舊還會很有興趣地和創業者探討業務、聊天,不同的是決策周期的拉長。此前三兩周搞定融資的創業者們,現在可能需要兩三個月,甚至5個月也不足為奇。

不過,融資周期拉長對於投資人來說是件好事兒。投資人之前看一個項目或許一周就得做決定,大家都在搶你不決定這個項目就沒了。而如今你會有一個月甚至更多的時間觀察。

而由此也帶來了另外一個讓創業者“心寒”的現實——TermSheet(投資意向書)的毀約率可能達到40%。也就是拿到投資人的TermSheet,已經不能代表什麽,投資人會對於估值反複考量,有大概四成的創業者拿到TermSheet也無法最終拿到錢。

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現在是有些冷。但我認為並不是寒冬,因為前面的夏天實在太熱,現在我們的體感感覺很冷,是因為之前夏天過的太熱了,有可能正常的溫度就是現在這樣。當時像O2O、VR、內容創業等VC都能給非常高的估值,有的甚至非常誇張。

舉個例子,投資人需要考慮估值、方向、到底怎麽掙錢,到底有沒有客戶用等,可能需要花半個月、一個月甚至兩個月的時間。現在投資人有時間來慢慢篩選出真正優秀的項目了。

9d610f7

2 好項目同樣很艱難,現在是出手的好時機

資本放慢的背景下,好項目同樣會面臨困難。但是當資本一旦回暖,他們就會迅速成為一個大公司,所以這也是投資人出手的好機會。

可以回顧一下前兩次“資本寒冬”。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納斯達克崩盤之後兩三年,這股寒流傳遞到國內。新浪、網易等股價都是1美金以下,整個市場狀態非常差,別說創投行業,普通工作都非常難找。但也正是那個時候,騰訊、百度等今天的巨頭那時雖然財務情況都不錯,但估值都很低。但是挺過寒冬,到了2004年、2005年騰訊百度就先後上市,成為如今的巨頭。

同樣在2008的金融危機中也誕生了如今的一些巨頭,讓我感受頗深的就是京東。當時我在一家投資機構,花了2個月時間仔細調查京東。京東相較於同行的數據非常好,例如,京東在2007年時GMV是幾個億,那時每年的增長達300%到400%,劉強東預期2008年GMV達到幾十億,用戶二次購買率、三次購買率非常強。唯有一項一直是虧損的。

再看當時大環境,LP沒有錢,GP錢也不多,導致劉強東找了一年的錢,京東估值卻是一路走低。遺憾的是我並沒有說服當時的機構投進去,同樣,其他機構投資人也鮮有出手,京東最後找老股東協助融資走過寒冬。

這些都說明,最優秀的企業,在資本寒冬來臨的時候,同樣面臨巨大困難。但是一旦存活下來,當市場轉暖,他們會很快就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公司。所以現在我們假設是寒冬的話,是一個很好的價格挖掘項目的好時機。

5411d68

3 剔除幹擾,現在是檢驗創業者理想的最好季節

但對創業者來說卻是個挑戰。在資本特別熱的時候,會有很多因素影響人去創業,比如明星創業者通過幾年的努力走向人生巔峰、通過創業可以一下進入一個光鮮的圈子等。而寒冬來了,那些原來覺得很容易只要講一個故事、運氣好,就可以實現一年10倍的估值增長、100倍估值的事情不會有了。

但,你同樣要面對一周七天或者是六天,每天12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你要面對你旁邊拿著很少薪水,然後跟著你一起苦幹的小夥伴們,你要面對天天抽著小鞭子說“怎麽辦?你到底幹得行不行”的投資人,同時你還要面對一些不太搞得清楚的用戶……。

我認為現在是檢驗創業者的理想的最好季節。作為一個創業者需要捫心自問,我是否真的相信我所做的事情?有可能這樣困苦的日子,還會持續好幾年。

創業不僅僅需要熱情,還需要一些實際的東西來支撐理想。而最讓你具有信心的是你所服務的那些對象——他們真的是不是在用你的產品,是否改變了他們的痛點,或者是否把社會效率提高了。如果確定了方向,就需要全力以赴,甚至有賣房創業的決心和信心。在這有個小竅門,在資本比較冷的情況下,可以去找老股東融資。

964b110

4 大量資金已經入場

我認為春天來得可能比大家預期想得要快。因為今年雖然一級市場的投融資的頻率、節奏、估值都降下來。但是在GP融資層面,我們發現新註冊的基金數大規模的增長。錢不是少了,而是越來越多了。只是在這一刻,大家的信心不是特別足,錢都捏在手里。

第二個好消息是國家資本將會大規模進入。現在大量資本受到國家的推動,開始進入創新創業領域。只是對我們一線創業者來說,還沒有感受到這個熱度。一些人開玩笑地說,在未來5年可能90%的錢來自於國家。未來的資產是什麽?就是我們的股權資產,真正有價值的創業項目,他的資產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里面會越來越貴。

我認為,在這個寒冷的季節,再堅持一下,春天可能馬上就到了。

資本寒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96

押註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三個“預測”待時間檢驗

當群情激昂時,總會有人極力地克制,明勢資本的創始人黃明明希望自己是那個冷靜的人。

黃明明在許多個場合提及“三大紅利消失”的觀點,在這個理想和困惑交織的年代,這種觀點聽得人心跳加速。從此消彼長的定律來看,這意味著,一些人的時代即將過去,另一些人的時代即將到來。

但就像Fashion秀一樣,你不能等到春天來臨時再推出春款。誰提前押對了寶,就可能在明年的市場上掌握話語權。在黃明明的投資圖譜中,他全力押註的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

集體焦慮的一年

人口、流量以及傳統互聯網的超鏈技術,這是黃明明提到的已經消失的紅利。與之相對應的,他對於大部分靠錢刷客戶、刷流量以及平臺型的O2O項目抱有疑問。

對靠補貼刷流量的疑問早已經在創投圈里蔓延。去年還在拿著錢四處圍獵O2O創業者的投資人,今年可能已經關起門來反思。

而創業者端,每當局勢變幻,資本寒冬的說辭都會卷土重來。

來自清科集團的數據,2016年Q3中國天使投資機構新成立16只天使基金,共募得約63億元,環比上漲近49%,募集金額呈現爆發式增長。與之相應的是,Q3共發生428起天使投資案例,環比下降8%,披露案例金額約為33億元,環比上漲12%。

看看,錢並沒有少。“今天的局面甚至都是錢太多造成的,想賺快錢,而願意認真打磨產品的團隊太少。”黃明明對記者說,焦慮是這一年創投圈的集體表情,總感覺找不著北。

於是,機構投資節奏放緩,市場上出現了一堆無處安放的錢,以及一堆找不到錢的項目。

爆款項目缺失的背後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饑渴,這也是為什麽工業4.0概念能夠在中國大行其道。2008年之後,中國經濟轉型的壓力一直存在,亟須快速走出低谷。上海交大特聘教授陸銘此前撰文稱,中國經濟的問題實際上是改革和危機的賽跑,並不簡單的是經濟周期所導致。

誰都不願意成為資本棄兒,但無法阻擋大勢。

黃明明說,對於風險投資人來說,當供給和需求不能匹配的時候,就是社會發生巨大變革的時候,也是好的機會要來臨的時候。

人工智能是下一機會

中國式創業急需從模式創新走到技術創新。

中國基於人口數量的紅利消失了,但是隨著消費者的代際提升,消費理念在迅速變化,現在90後的消費觀更加成熟,更加靠近西方的理念。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希望消費是基於自身體驗的滿足,因此,好的東西一定會有人買單。但是在供給端,傳統的企業家還沒有跟上。

黃明明和曾創辦過汽車之家的李想深度研究過90後的消費觀。李想的第三次創業“車和家”正在研發一款不用電樁的電動汽車,從汽車之家就投資了李想的黃明明,對於能夠帶來個體享受的“高級貨”情有獨鐘。

“我喜歡幹創造價值的事,而不是發現價值。”他將明勢的投資重點歸納為技術驅動的效率提升和消費升級,在過去的近三年時間里,明勢一共投資了60多個項目,一開始就下註在工業升級,而非他本人最有經驗的互聯網領域。

對於風險投資來說,看的一定是在重大歷史轉折節點上的支點。人口紅利消失,但中國依然是制造業大國,必然在工業機器人上要有大的發展。2013年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但95%都是靠進口,這里面一定有巨大的機會。從全球工業發展來看,低端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各國都面臨著產能過剩壓力,因此,簡單的模式創新、沒有核心技術的項目已經沒有機會了。

他還認為,對應於上一代互聯網的超鏈技術,下一代的技術紅利是人工智能+大數據。超鏈技術解決了信息的不對稱,但是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的數據並沒有被很好地利用,因此下一代的技術將會是基於大數據的人工智能的崛起,這甚至是人類歷史上第四次工業革命。

此外,核心新材料、硬件元器件、與大數據相結合的生物醫藥項目明勢都在關註。因為他認為,每一次的技術革命都是物理上先突破,投資人需要做的是等待和幫助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到市場。

來看看他的三個預測,或許三五年後我們可以拿出來再驗證:

“如果有一個平臺未來能獨立於BAT而發展,並且創造比BAT時代更加輝煌的互聯網盛世,這個平臺背後的技術一定是人工智能+大數據。”

“第三代的交互平臺一定是基於語音的,這里面會有新型巨型平臺出來,在中國可能是百度,但是也未必。”

“人工智能剛剛開始,就像移動互聯網剛剛出現的時候,可能已經出現了一些很耀眼的公司,但也許真正的巨頭現在還躲在某個地下室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16

檢驗果粉真愛的時刻到了 特朗普上臺後iPhone可能要漲價

沒有人知道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履職後會采取什麽樣的經濟政策,但是有一點他已經反複強調過,要對來自中國的商品課以重稅。而大量的蘋果iPhone等高端電子產品是由中國制造的,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經濟學家預測稱,對中國商品征收重稅可能將導致電子產品售價的上漲。

特朗普曾表示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征收45%的稅,這意味著,當一些商品運往美國時,政府將會就商品的價值征收45%的關稅。不過,這並不意味著iPhone的售價將上漲15%。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Amit Khandelwal表示:“通常情況下,如果關稅上漲15%,我們將發現產品的價格也上漲了,但幅度不會達到15%。不過,上漲的幅度還是很明顯的。”而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教授Paul Wachtel表示:“關稅通常是針對批發價。如果有一臺售價1000美元的電腦,其達到機場時的價格可能是500美元,甚至更低。”

若真按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則意味著iPhone的售價可能上漲97美元。但上漲幅度也可能稍微低點,也許是之前估計的50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774

慎海雄: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用戶體驗檢驗一切!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944

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慎海雄(21世紀經濟/圖)

同誌們、朋友們:

今天是一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日子。經中央批準,作為國內第一家全媒體集團的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誕生了!這是我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加快媒體融合發展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成果;是推動媒體服務國家戰略,維護我國財經和金融信息安全,爭奪國際財經領域話語權、標準權的重大舉措;也是我省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探索。首先,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和春華書記、小丹省長,對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

在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的組建過程中,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同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同誌的親切關懷。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相關領導和部門給予了全程的悉心指導和幫助。

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大力推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胡春華同誌高度重視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的組建工作,多次聽取工作匯報,審定改革方案,對集團籌建、報批、運行、班子建設和規範化管理等作出指示,要求按照中央批複認真抓好落實。

朱小丹省長在省委宣傳部《關於中宣部批複組建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情況的報告》上批示:組建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是發展壯大財經領域主流輿論陣地、促進全媒體融合發展、增強媒體服務經濟建設中心功能的創新舉措。要找準定位、明確目標、大膽探索、開拓創新,力求將其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具有強大影響力和公信力的綜合性財經媒體,為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作貢獻。

藍佛安副省長,省直各有關部門以及廣州、深圳市委為集團組建提供一系列實質性的有力支持和幫助。集團籌備組的全體同誌全程協調、攻克難題、精心籌建,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和廣東廣播電視臺兩家股東單位以高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積極溝通、精誠合作。上下左右形成一股強大合力,推動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順利誕生。

過去一年多來,我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和全省各地各部門的大力關心、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下,勇於創新、奮力開拓,開啟了媒體融合和文化產業跨越發展的新征程。比如,南方傳媒作為猴年A股第一股在上交所掛牌,打開了省級文化產業上市融資的閘門;在省有關部門支持下,我們快速成立兩只百億元量級的媒體融合發展和新媒體產業基金、以及50億元的“珠影越秀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與浦發銀行簽署了500億元投融資額度的“文化+金融”戰略合作協議,使廣東媒體融合和文化產業發展得到了金融的有力支撐,一批有前途有潛力的新媒體項目插上了資本的翅膀!今天,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的揭牌,必將為我省媒體融合發展大格局註入新的強大動力。

我們深知,在中國大踏步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今天,世界越來越離不開中國參與引領全球經濟的治理。與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相比,我們在全球財經特別是金融信息領域的話語權、標準權嚴重缺位、缺失和缺乏。比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航運大國,中國經濟的晴雨表直接影響全球航運市場。但是,左右全球航運幹散貨市場的晴雨表卻不在中國,而是創立於1744年、位於倫敦的波羅的海交易所。它每天公布的幹貨指數,是直接掌控海運費期貨市場的航標燈,全球的航運租賃、航運期貨交易以及船舶買賣等,都離不開它。

中國經濟強起來,必須要有相應的話語權、標準權,否則就不可能真正強起來!因此,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必須高站位、大視野,要立足廣東、聚焦全國、輻射東南亞、影響全世界!力爭用3—5年左右時間,在某些重要財經領域形成來自中國南方的、得到國際公認的指數體系,打造屬於我們的經濟晴雨表和航標燈!我們要有這個信心和雄心!

在這里,寄希望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始終堅持兩條,這就是: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用戶體驗檢驗一切!

一、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必須從維護國家財經、金融信息安全、贏得與我國經濟地位相稱的話語權、標準權的高度,以舍我其誰、勇於擔當的氣魄,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國家使命。毫無疑問,中央批準成立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就已經賦予了立足廣東、服務國家戰略、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使命。我們決不能辜負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和社會的期待,要以強烈的使命感,將南方財經建成有示範意義的標誌性項目,既成為財經金融信息權威的發布平臺,又成為切實維護國家金融信息安全的重要屏障。希望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全體同誌勵精圖治,快馬加鞭,加快“媒體、數據、交易”三大業務拓展,全力建成新型財經主流媒體,使之成為全球商業報道的領跑者、國內綜合金融信息的服務商和現代文化產業的新引擎。

二、用戶體驗檢驗一切。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的產業革命,正在使許多傳統產業發生顛覆性變革。傳媒業也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紙媒時代的讀者、收音機、電視機時代的聽眾、觀眾,到互聯網手機時代的用戶,受眾概念的變化就是一個縮影。媒體融合發展既是時代主題,也是世界性難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的組建,是跨媒體、跨領域、跨行業的全新組建。任憑市場風雲變幻,我們要始終堅持用戶體驗檢驗一切的理念,牢牢以需求為導向,全力以赴在競爭中贏得市場,在市場中贏得地位。特別要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互動化發展大勢,既勇於創新,又善於落實,推進理念、內容、手段、方法、體制、機制等全方位創新,推動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的有效整合,推動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和人才隊伍共享融通,實現媒體融合發展的最佳效果。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要圍繞用戶這個中心,加緊頂層設計,穩紮穩打、分步驟實施發展戰略。當前,要瞄準財經市場最需要的資訊,追求受眾的有效覆蓋、資訊的有效服務、專業的有效影響,把南方財經辦成一個既有權威導向又有大數據信息支撐,既有傳統平面媒體、廣電媒體又有各類新媒體,既能滿足專業人士又能覆蓋廣大股民、普通民眾,既有媒體資訊服務又有數據服務、交易服務的一體化平臺,在業界樹立起有效覆蓋、精準服務、權威發布的品牌和影響力。

人才決定一切。集團要創新管理體制機制,迅速建立順暢高效、適應市場競爭和一體化發展的內部運行機制和經營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全新的選人用人機制,盡快形成一支在財經資訊及交易領域能征善戰的人才隊伍,為內容生產、技術研發、資本運作和經營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希望中央和我省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一如既往關心支持南方財經全媒體的發展。廣東省委宣傳部也將進一步協調有關資源和力量繼續推動南方財經全媒體的發展,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和廣東廣播電視臺兩家股東單位也要繼續發揮主人翁精神,全力支持幫助南方財經全媒體的健康成長。

我相信,在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關心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集團所有同誌共同努力下,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一定會不負重托,不辱使命!讓我們共同期待你們捷報頻傳!

謝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103

發改委徐林:特色小鎮要經得起歷史檢驗 不能以此行房地產開發之實

始於浙江的特色小鎮,在全國掀起了一股熱潮。

日前,在浙江大學舉辦的“浙江省特色小鎮研究會揭牌儀式暨特色小鎮高峰論壇”上,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翁建榮稱,浙江省不搞區域平衡、產業平衡、數量限制,而是以是否符合特色小鎮的內涵要求、建設目標為唯一標準。對於年度考核不達標的特色小鎮要實施退出機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稱,特色小鎮的建設要經得起歷史考驗,對一些地方背離特色小鎮發展初衷,也違背發展規律的不當傾向,要引起高度的關註和警惕,及時加以糾偏規範引導。

特色產業要做“單打冠軍”

作為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的具體推動者,翁建榮稱,浙江特色小鎮有真正可稱之為靈魂的經驗,比如,要把產業特色化、高端化作為特色小鎮建設的核心內容,要引導特色小鎮圍繞一個產業、一個領域,甚至一個產品,形成全省甚至全國的單打冠軍,構築產業高端,不能搞同質競爭。

再比如,要致力於生態發展,把資源節約、精美的發展作為特色小鎮的重要環節,把浙江“七山一水兩分田”的短板變成好山好水好風光的長板。

為此,浙江特色小鎮還建立了全新的政策制度。

翁建榮提到,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真正由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特色小鎮,全部都是在創建。省里是不會搞區域平衡、產業平衡、數量限制,而是以是否符合特色小鎮的內涵要求、建設目標為唯一標準。對於年度考核不達標的特色小鎮實施退出機制,

比如,去年公布的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2015年度考核結果,就將一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降格退出,並對三個考核排名靠後的“警告小鎮”進行約談。當時翁建榮介紹了考核的程序、指標設計以及具體計分情況,並表示,“在浙江特色小鎮創建對象這個大班級里,有的學生成績優良,對功課跟不上的學生,我們也要補補課。”

七彩小鎮(杭州)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小衛認為,特色小(城)鎮是600萬浙商再創業的主戰場,不管是開發還是經營,其實做小鎮的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但是美好小鎮生活不是投資出來的,是經營出來的。美好生活不只是蓋房子、招商那麽簡單,需要真正融入進去,變成小鎮的一員,保留小鎮的原汁原味,但是要註入時尚和文明的元素。

特色小鎮要經得起歷史考驗

特色小鎮的發展是符合城鎮化發展規律的。

徐林稱,從現實來看,我國確實存在城鎮人口和產業分布過度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小城鎮和小城市發展相對不足的狀況。我國20萬人以下的小城市數量占比不足20%,而且現有的大量小城鎮也並不是人們向往的就業和居住的平臺。

他認為,歐美一些城市化水平非常高的現代化國家,他們的很多小城鎮確實是城鎮體系中的一個重要載體,居住著大量的人口,也分布著大量的產業。比如,德國70%的人口居住在小城鎮或者小城市,美國矽谷、英國劍橋都不是大城市,但是它們都成為了著名的科技創新中心。因此,在大城市的周邊建設美麗、特色小城鎮,只要能夠強化與大城市之間現代化交通聯系,發展具有特色的主導產業,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就一定能夠有效地吸引各類要素的集聚。

當前全國有17個省市區出臺了培育特色小鎮的各類政策文件,也開始了不同形式的探索。徐林稱,浙江的特色小鎮發展已經形成了全國的標桿和範式。具體來說,浙江利用信息經濟、塊狀經濟、山水資源、歷史人文等優勢,聚焦信息經濟、健康時尚等七大新興產業和黃酒、絲綢、茶葉等歷史傳統優勢產業,著眼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出了一批特色小鎮,其中78個省級特色小鎮已經入駐各類“雙創”人才上萬人,平均稅收增速都超過了20%。

他認為,要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和市場化的運作,建設經得起歷史考驗的特色小鎮。小城鎮要承擔現代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要寄托新一代創新創業者的夢想。

對於當前出現的一些不當傾向,徐林認為,需要引起高度的關註和警惕,及時加以糾偏規範引導。比如,不能演變成為政府的任務工程,只以特色小鎮的數量、投資規模等指標性要求來進行考核,產生拔苗助長的效果。再比如,不能以發展特色小鎮之名,行房地產開發之實。當然,也不能以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的傳統思維謀劃特色小鎮的建設,要對產業模式、運營方式、制度、改革等方面進行系統考慮。要對本地資源和特色進行深入挖掘,不能采取簡單模仿、生搬硬套的模式來打造千篇一律的創業小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6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