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轉載]李馳再談平安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wbn.html

評論:就像茅台成為但斌的標籤一樣,平安已經成為李馳的標籤了,40元的平安可以投資,李馳說了3年了。

    2012年1月9日(週一)雪球邀請到同威資本創始人、CEO李馳與大家交流金融股投資前景、A股選股策略等相關話題。以下為訪談內容整理,欲與李馳先生直接交流,請直接@李馳 。

1.對中國保險行業最看好 最擔心平安投資下一個富通

提問:能談談現在是買招行還是平安,那個好?

李馳:你買哪個都比我買得便宜並買的遲,反正比我買得都便宜。至於哪個更好,我知道了就不會買不好的了。

提問:最擔心中國平安出什麼問題?

李馳:擔心它在平安大廈封頂與股市在8000到1萬點的時候頭腦發熱,再投資下一個富通

提問:你對平安收購深發展怎麼看?深發展的質地,你認可嗎?

李馳:我對那家銀行的服務都有些意見,但有意見說明它們有提升空間。

提問:如何看待目前中國保險股的投資價值,內含價值比率都在歷史低點了,但是地方債,股市下跌保費收入放緩等問題困擾著投資者,請問它們的股價已經反映了最壞的情況嗎?

李馳:我認為是基本反映了。

提問:金融版塊中銀行、保險、證券,你更看好哪一個?說說原因吧!

李馳:我對未來中國的真正的保險行業最為看好。 養兒防老是靠不注的,普通老百姓必須靠社保+商業保險來養老。

2.現在「賣出銀行股」很可能是高買低賣的決定

提問:為什麼您覺得目前「賣出銀行股」是個錯誤的決定?

李馳:因為這個決定很可能是個高買低賣的決定。

提問:除去市盈率的低估不談,您覺得銀行股的長期成長速度,會趕不上消費,醫藥類嗎?

李馳:銀行內短期的成長速度一直不比其他差,我不明白人們為什麼熱衷於其他而偏偏要放棄最確定的金融。

提問:請問李總關於銀行股,投資者擔心的是表外資產問題,也就是境外看空者所說的影子銀行問題,這些問題使得銀行不論這幾年交出怎樣的靚麗業績在資本 市場上也都沒得到正面反映。另外這些銀行還不斷融資,更讓人懷疑,你這麼的盈利能力,還總融資幹嘛,悲觀者更認為就是虧多少融多少,請問李總如何看待?

李馳:明顯用錢生錢好賺錢的時候,股本融資又沒有明顯攤薄每股盈利的時期,為什麼老股東不支持融資。難到大家都希望在萬科07年那時候的股價去參加增發或配股。 聞增資色變是得了災後恐懼症。

提問:如果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經濟硬著陸,您認為中國銀行業受的將是皮外傷還是傷筋動骨?我不怎麼相信所謂的各類壓力測試。

李馳:不相信可以不買任何股票。如果你空倉,你已經是贏在起跑線上了。

提問:您認為在投資邏輯上可以看空房產的同時看多金融股嗎?

李馳:銀行不是一條腿走路。 銀行是平台,賣什麼產品都是賣。 地產也不是想像得那麼壞。

提問:今天A股大漲,你認為目前而今眼目下,招行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哪家銀行?

李馳:目前銀行的競爭還遠不激烈。大家都有飯吃的好日子還有幾年。

提問:民生銀行衝勁十足,超越招商銀行指日可待,那民生銀行會在超越招商銀行之前發生撞車事故嗎?

李馳:它們目前遠遠不是你死我活的關係。

提問:請問您對浦發銀行怎麼看?看好它搞移動支付嗎?

李馳:目前對金融板塊都有信心。

3.看好安踏 李寧已是過去時 便宜的361也喜歡

提問:請問你如何看李寧這家公司?

李馳:過去時,新的看安踏。

提問:特步,360的估值比安踏要便宜一半,產品定位也更多在在成長高的二三線城市,為行業第一的地位就要付這麼大的溢價給安踏嗎?

李馳:香港市場或國家市場確實對第一給了溢價。便宜的361我也喜歡。

提問:您對銀行地產保險的看法我都認同,唯獨蒙牛不能認同,感覺是否有點注重了財務而忽略了產品本身,固然還原奶易保存適合長途運輸、利潤高。但如果 信譽危機真的生效大眾不再消費蒙牛又或者人均奶製品消費水平提高,能達到消費屋狀鮮奶的水準,又或者人們觀念轉變和國際接軌,鮮奶消費佔據大比例,而去選 擇便宜的袋裝巴氏鮮奶呢?這三種情況任何一種生效,蒙牛過去優秀的財務以及現在的價內價格在未來都會變成平庸的財務和價外的價格。

李馳:我的話糙,當使壞能賺錢容易時,道德退居第二,賺錢排到第一;當使壞會損壞股東的利益時,企業自然就必須做市場接受的正確的事。 給目前的國內大品牌企業些時間,它們會走上正規的。

提問:是否關注過類似格力電器、三一重工等製造升級後有可能在全球市場大放異彩的中國製造業龍頭們呢?對他們怎麼看?

李馳:大家都看好的東西,已經沒有了超級收益。 真正有水平的是在6-10年前發現了它們並重倉。

提問:如何看待環保行業的機會?你認同A股市場是政策市的判斷嗎?

李馳:什麼行業都有機會、當然包含環保行業。 A股對許多股票還是半空。但對大股票,近底部了。

4.H股金融股比A股貴 2012投資策略以防守為核心

提問:A股和H股對同一銀行股的估值有差異,可以挑便宜的那個買麼?

李馳:要買肯定買A股的金融。

提問:是因為A股高估的時候估得比H股高嗎?

李馳:H股金融股比A股貴啊

提問:之前看到你預測「中國股市六年內能到10000點」,聽起來比較讓人吃驚,請問這個預測的背後邏輯是怎樣的?

李馳:邏輯是GDP不退到5%,股市不關門。否則大股票的盈利5年番一倍是有保障的。如果熱鬧一點它們的估值也翻倍,就離萬點不遠了。

提問:請問李老師,10年你投資業績

李馳:虧損啊。

提問:能否分享下你2012年的投資策略?

李馳:防守為核心。

提問:同威還有PE基金嗎?現在的PE是不是有點傻,二級市場都比一級市場便宜了,為什麼PE不直接在二級市場買?

李馳:對,二級是便宜了。 目前和以後的PE永遠是沙裡淘金。

提問:你曾概括自己十多年的投資經歷:冷清時,買是對,不買也對,但賣是錯;熱鬧時,賣是對,不賣也對,買是錯。請問你認為目前是A股「最冷清時」嗎?那麼「熱鬧時」大概何時能到來?

李馳:絕對是冷清時期。熱鬧時期何時來天曉得。

5.價值被低估時間一般不超過5-6年

提問:以您的經驗,價值被低估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多少年?

李馳:5、6年吧,但股市不是講舊經驗的地方,每一次它的低估外形與時間都高度不一樣。

提問:你認為在發審制管束下的A股市場適合價值投資嗎?在如今的市況下你怎麼看待發新股擴容問題?

李馳:我不管我不買的股票上市第一天或今天是否高估。 如果你已經結婚,你是否關心是否需要馬上離了再結一次?

提問:我的資金量較小,耐不住寂寞的時候,或者融資期限的需要,在你選中的幾個標的之間對倒操作,有多大可能增加收益,還得面臨哪些風險?

李馳:O是可能性,結果是負收益。

提問:融資比例太高的話容易招致洗倉,完全不參與融資也不夠好玩,請問您認為的最佳融資比例是多少?

李馳:巴菲特的操作是長期錢越多越好,短期錢根本不要。

提問:雪球網友葉為王認為「巴菲特不是誰都能學得來」,原因有三:1)巴菲特所拿到的入股條件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2)巴菲特能得到是信息不是一般人 能拿到的;3)巴菲特的投資往往是超長週期的投資,他可以忍受數年的虧損,並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請問你怎麼看這個判斷?

李馳:完全不同意,絕對不同意。 只是大家沒有明白投資的精髓,以為一買就漲才對。

提問:在你的投資生涯中,有沒有曾經懷疑過自己的投資決策,最後是怎麼處理的?

李馳:有。動搖了,就是成了斬倉的股票。

提問:城商行改制,積極推進上市,今明兩年會形成上市高潮嗎?

李馳:完全可能。

(雪球獨家稿件 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雪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71

投資者該做什麼? 李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15bad0102e1e6.html
博客有機械鐘停擺的嫌疑了。原因是只有旅行的話題而無投資的新內容,怕引起不務正業的嫌疑,不如不寫少寫。

   原以為大家都知道我在微博上,最近總有朋友不斷發現我轉戰微博,才知道許多朋友不知道我同時開有新浪微博。在此公告一次:以後不十分嚴肅的話題(其實投資中嚴肅的話題我已經老生常談幾年了,也無甚可說了),均在微博中進行。

   最近一直在看似不務正業的到處行走,並在行走中思考,一個普通股票持有人或投資人,究竟該做什麼?

   投資人應該是什麼外形的人?我想中國三十年前批判的資本主義食利階層,就是投資者最該成為的人:選對優質公司,買進,等待公司長大,享受分紅或股價向上帶來的收益。其餘時間,正業就應該是GCD曾批判的「吃喝玩樂」,享受人生。

    不管你是多小額的投資人,都該有董事長的氣度氣質,既然你選擇了總經理為你打工,那又何必對所投資的公司整天瞎操心?

    投資選擇如婚姻選擇,絕對不是越勤奮地選擇就越幸福的事。勤奮的應該是總經理,而不是股東。但大家往往將勤奮的對象混淆了。

    投資就是讓自己成為食利階級,如是而已。否則成為炒股客,絕大多數的結果是又累又輸錢,絕對得不償失。

    巴菲特和羅傑斯均說過,人的一生中沒有多少次大機會,抓住其中的一兩個就足以變得富有。其餘時間巴菲特只是說他總在等待。但等待時該幹些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曾三次環遊世界的投資人羅傑斯的生活方式,或許為等待賦予了更積極的含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14

又一個偶像倒掉了——李馳到底有沒有平安?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819529
李馳是我比較欣賞的投資人之一,比較同時期的但斌,李顯得更為率真和有趣。從教育背景看,李馳是浙大理工科畢業,比但詩人體育學院畢業,更能獲得投資人的好感。李馳說他創造了巴菲特+索羅斯投資策略,我們只當他酒後胡言,還有發行私募之前動輒幾百倍的回報,我們只當這是行業慣例,統統不算數吧!李馳成名是07年逃頂,名噪一時,在他的書《中國式價值投資》中聲稱他08年2000多點重新入市,重倉平安、招行、興業,尤其是平安快成為李馳的logo,多次號稱「50元下閉著眼買平安」、「聖誕鐘,買匯豐;平安夜,買平安」。
重倉平安、招行等金融股,特別是2000點一線建倉,按理說應該回報豐厚啊!但我是搜了一下,事實未必如此,迷霧團團,竇疑叢生啊![疑问]

查看原圖
1.整體業績確實慘淡,甚至沒趕上同期的但斌(鄙視),8款產品沒有1款不虧蝕本金,而且在12年金融股大漲之後還錄得20-30%的虧損,這就是巴菲特+索羅斯的威力?老巴的座右銘是什麼?不要虧掉本金!
2.同威1期、同威2期分別發行於2008-8和2009-3,確實是A股1664大底的前後,李馳確實抄底成功,選時比較準確。
3.但看淨值,這兩款產品竟然是:1期虧損33%,2期虧損26%,不可思議之事!如果重倉的是平安、招行、興業,分批建倉,持股不動,不應該虧損,而應該至少有10-20%的贏利。
4.2012年第12個月,金融股集體暴動,平安漲24%,招行漲35%,興業漲30%,銀粉兒揚眉吐氣打了個翻身仗,但看淨值變化,8款產品沒有一款符合漲幅標準,最高的一款產品才21%,而號稱08年抄底的同威1期、同威2期竟然在驚天大逆轉的2012年12月僅僅錄得微虧0.21%和微漲7%!

結論:李馳的業績好壞我們不以短期成敗論英雄,但李馳的言行肯定是不一致的,他的言論和行為是割裂的、矛盾的。鐵證如山,他絕對不是滿倉持有中國平安或其聲稱的其他銀行股,他基金的淨值變化完全否認了這一點!要麼他空倉做波段踏空了,要麼他重倉的根本不是金融股!
又一個偶像倒掉了!戰壕裡出了逃兵,俺們這些銀粉兒情何以堪啊![失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793

李馳:太便宜,是藍籌回歸根本驅動! 圈兒

來源: http://xueqiu.com/2310812643/32644348

         有人斷言:李馳不噤聲,絕沒有牛市。但是李馳卻不這麽看,他認為牛市已經來了,1849點就是大底!深圳同威資產董事總經理李馳是位頗為爭議的投資人,他曾經因投資萬科、招行而名聲大震,也在2008年9月重倉金融股被套至今。不管你罵他也好,挺他也罷,李馳始終認為“無論多好,只要太貴,也都要回歸估值。太便宜,甚至是垃圾,都有可能上漲,這是事物的本質。”

人物簡介

       李馳,深圳同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具有22年國內證券市場投資經驗和18年香港金融市場投資經歷,完整經歷過幾次牛熊更替。2005年-2007年憑借著萬科、招商銀行等個股獲利近10 倍,2007年8月5300點時出清A股,被譽為“2007年度最瀟灑投資人”。但卻因為2008年9月重返A股市場,並重倉金融股被套至今,導致期間旗下基金面臨被清盤風險,飽受市場人士質疑。

低估值的藍籌要回歸

      《紅周刊》:您現在的核心觀點仍是“牛市已起步,藍籌更具投資價值”?

       李馳:
上證指數和藍籌股至少是80%的相關,如果你認為是牛市,那麽藍籌股一定要不斷地創新高,或者是不再探新低,只要不探新低,就是牛市。很多人用“結構性牛市”這個100%正確的詞語來概括,這種說法很藝術,即使指數再跌到1800點也是對的,因為總有一些股票在上漲。我認為不是結構性牛市,就是牛市!而且牛市已經起步!即指數不再下行,1849點就是大底。

      《紅周刊》:不少人提出疑問,目前以藍籌為代表的滬深300估值較低,而中小板、創業板市盈率分別超過了40倍、60倍,這樣如何開啟牛市?

       李馳:
牛市最大的特點就是“輪動”。我是最早一批股民,早期沒有市盈率的概念,就是看絕對價位,牛市上漲過程中逐漸沒有了10元股票,之後20元股票也開始變得稀少。現在也有不少人提出慢牛,慢牛更應符合“輪動”特征,越是要堅持的長久,越是不能激烈上漲。藍籌如果劇烈上漲,那麽行情也就到了尾端,而且之後休息的時間也會相當長,比如2007年底牛市的末端。這兩、三年也是輪動特征明顯,中小板和創業板調整的時候,藍籌比較堅挺。

       《紅周刊》:牛市不能缺少基本面的支撐,俗話說“轉型無牛市”,目前經濟在下臺階,您認為改革陣痛期出牛市?

      李馳:
我喜歡疑慮聲音比較盛行的時刻!市場往往在憂慮中上漲,可以用對稱理論來反駁,即市場有非常精密的對稱性。2007年經濟一片大好,大眾預期上證指數要漲到10000點,結果怎麽樣?一年後跌到1664點,這是對稱的。大多數人看好的時候,往往就是指數要下行周期了,絕對看好的人越多,市場跌的越狠、越快,現在也一樣。所謂對稱就是圍繞中軸線上下波動,中軸線是什麽?即股票市盈率太高、太低就一定會回歸。現在我認為藍籌股估值太低,這個規律在起作用,所以一定會回歸。巴菲特幾乎不看宏觀,就是這個原理,往往恐慌就是各種負面消息集中湧現的時候。現在壞消息越多,我越高興,因為和2007年就越來越對稱。5000多點時我睡不著覺,現在可以安心地做價值投資。

       《紅周刊》:上一輪牛市的基因與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密不可分,此輪牛市的制度基礎是什麽?

       李馳:
這些都是事後分析出來的牛市催化劑。當時我認為股權分置改革最好的投資標的應該是藍籌,但在股改初期根本沒人碰。當時我認為股權分置改革應該讓所有垃圾股股價下個臺階,但是當時只要出現大股東10送10,送的越多停牌之後漲的越兇,直到現在垃圾股仍高高在上。至今我仍然印象深刻,當時萬科公布不送股之後當天以下跌報收。一個制度上的利好,往往是此後很長時間才會被反映出來。本輪牛市的制度催化劑我估了三、四條,其中一條就是滬港通。

真正便宜的東西,最終價值不會被埋沒。我的觀點就是:不管以後經濟是好還是壞,藍籌股都值得投資。太便宜了,一定會向中軸線回歸。就像6000點時一樣,出什麽利好都沒用,因為太貴了!太貴無論多好,也都要回歸。太便宜,即使是巴菲特所謂香煙屁股式垃圾股,都有可能上漲——這是事物的本質。

 無風險利率高企壓制藍籌估值

       《紅周刊》:您說過,在投資生涯中價值低估最長時間不超過5年,這一次為何7年了還不回歸?

        李馳:
中國無風險利率高企是主要原因。很多信托產品高達20%左右的高回報,即只有5倍市盈率,這樣來看,即使給予藍籌4倍市盈率也沒有大錯,這方面預先我們沒有估計到。熊市中擠出效應明顯,利率高企導致市場中軸線估值水平大幅度下降。但是之前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當時認為藍籌8、9倍市盈率已經很便宜了。當然同時與A股市場爭資金還有幾個“抽水機”,比如前幾年的房地產市場,還有就是國外資金(QFII)進來的速度很慢且額度少。

        《紅周刊》:2008年之前您打了很多“勝仗”,但是去年同威部分基金清盤,重倉金融股被套至今,您怎麽評價自己的這場仗?

        李馳:
一是07年大勝之後確實驕傲了;二是我們還沒到“人最少”的時候就選擇了進場。沒有預計到這幾年中國的無風險利率水平這麽高,西方國家央行搞了好幾輪“放水”,而中國始終利率高企。我在境外市場投資時間多一點,總覺得利率高高在上不合理,當然垃圾股高估也是問題,但中國是封閉市場,全球市場上大資金不能隨便買賣中國便宜的東西,我想如果人民幣實現了可自由兌換,金融股的估值差異可能不會這麽突出。

事後總結,我們更應該靜靜等待,但空倉等待比持倉等待更難,我自己也很難做到。另外還有發了陽光私募產品之後,求勝心切,心態出現變化。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大數據研究,將選時時機盡量量化。

 投資和投機是孿生兄弟

        《紅周刊》:您說“如果清楚是一家好的公司,未來盈利穩步上揚,而投資的錢又是自己口袋里的,擔憂旁人說什麽?”但是對於公司募集的基金呢?怎麽平衡這個心態?

         李馳:
這個確實比較難,剛開始業績不好的時候我也非常糾結,甚至一度懷疑這種風格能否再堅持下去。做價值型的基金經理少之又少,巴菲特也是用保險公司的錢投資,芒格後來也清掉了基金,幾乎很少人用基金的方法把所謂的價值投資實踐下去。聚光燈下的波動真會影響到心態和情緒。不過,我現在認為,應該堅持正確的東西,其他所有的交給市場,讓市場發揮力量,尋找和自己誌同道合的投資人。

   《紅周刊》:您自我評價為“一半巴菲特,一半索羅斯“,現在怎麽評價自己?

    李馳:
我從沒有說過自己是巴菲特還是索羅斯。我覺得同威風格上接近巴菲特多一點,做索羅斯太難。索羅斯是右側交易、選時,巴菲特主要是選股。既做巴菲特,又做索羅斯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美好願望。

從某種意義上,我還是傾向做價值投資人,風格上以基本面選股為主,盡量希望能夠選準時,但是選不準,要心安理得。選準是運氣好,運氣好的時候多數人以為是自己水平高,但好運氣不會永遠眷顧自己。如果我還一直堅持做基金管理行業,將堅持更加嚴謹的貼近價值投資的風格。

   《紅周刊》:當時您和索羅斯見面,問了這個問題?索羅斯如何回答的?

     李馳:
我問“即做巴菲特又做索羅斯行的通麽?”,他當時居然回答是“行!”。所以也強化了後來我在選時方面的自信心,但後來發現是,他索羅斯行,我不行!投機長勝太難了!

我現在理解,索羅斯的第一原理還是安全,這也是巴菲特的理念。什麽都可以沒有,就是不要“沒命了”,保本先存活下來,再追求活的好,這是巴菲特的安全墊理念,但更多人看到的是索羅斯的一會做多一會做空的投機性。

  《紅周刊》:同威資產的官網上有這樣一句話“我們對部分投機性的投資,那些相對長期成長前景價值被低估的公司以及能提供獨特機會的特別情形,保持開放的投資觀念”,如何理解這句話?

   李馳:
投資和投機是孿生兄弟。我提到過“績優股也會大跌,垃圾股也會大漲。只是長周期來看,績優股在不斷創新高,垃圾股永遠是上下波動。”“孿生兄弟”所表達的意思有兩種,一是投資和投機幾乎擁有相同的外形,二是兩者互為需要,沒有投機就沒有未來好的退出點。我從來沒有說過“要終身持有”,我只講投資要做大周期,要長線。

我們在2007年5000多點退出就是非常好地利用了投機,這兩年我拿自己的錢做一些天使投資,效果也非常好。未來深圳創業板可能也會做一些改革,所以對於做天使投資的我來說,創業板估值水平高正好可以賣個好價錢。要利用好投機而非堅決拒絕,政府所需要做的就是定好遊戲規則,不管是聰明還是愚蠢的資金,核心都是逐利,投機有其正面的意義。

很多人認為創業板是大賭場,我認為對短線投機者,所有市場都是大賭場,但市場要制定一個遊戲規則。多年來,中國股民沒有改變喜歡炒作概念的習慣,這也是特有制度所造成的。核心是沒有嚴格的退市制度,如果有隨時死亡法的退市制度,所有的垃圾股估值是現在的一半都不到。比如香港,不管垃圾股之前股價多高,突然停牌之後,清盤後原來的股票將毫無價值。A股越是打著保護投資者的旗幟,越是市場烏煙瘴氣。

堅持常識,就是財富密碼

 《紅周刊》:目前A股市場最大的風險是什麽?

   李馳:
最大的風險現在不會馬上釋放,這個市場一般都是新資金戰勝老資金,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戰勝了老江湖,但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如果你不能堅持某一種原則、正確的方法和理念,遲早有一天,特別是大熊市來臨,一切都會還給市場。索羅斯有一個摯友叫梁恒,是個中國人,1995年起突然要決定做股票,索羅斯當時即勸告“你這個個性不合適做股票”。但他不聽勸告,隨後多年賺錢,索羅斯每次都以撲克牌式面孔回應。2000年後梁輸回原位,他不得不承認“索羅斯的魔咒在我身上是對的,我果然是不能玩”(參見《與索羅斯一起走過的日子》梁恒著)。這個市場沒有常勝將軍,索羅斯也有輸的時候,但是正確的方法保證了贏的概率較大。

   《紅周刊》:有人評價您走的是通過把握”大方向、大趨勢、大體估值“的宏觀之路,而非研究公司基本面,您認可嗎?

    李馳:
這樣總結也沒有錯。我認為做投資把公司研究的巨細無比,可能是走了一條“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之路。研究太深了,很容易抓不住主流和大趨勢。我的思路很簡單,小公司看領導人,大公司看制度。我年輕時研究股市跟現在的年輕人沒有什麽兩樣,甚至通宵達旦的研究,也希望賺到快錢,但這些研究在牛市的時候怎麽研究都是對的,但在熊市時什麽研究似乎都不對了。真正看公司要先深後簡,就像看書一樣,先讀厚再讀薄。

最後我講一個故事來做今天采訪的收尾,希望有心的朋友能夠有所感悟:芒格有一次在海邊,看到賣漁具的店里魚鉤五顏六色,一時納悶就問老板:“魚鉤做的這麽漂亮,是不是不同的魚去上不同的鉤?”

“我不是把魚鉤賣給魚,而是把魚鉤賣給釣魚的人!”老板答道。

很多繁複的東西就是彩色魚鉤,做好投資要有信心,自己不一定比基金經理差,但是不要看太多花里胡哨的東西,投資是個化繁為簡、去偽存真的過程,而常識就是財富密碼。

(本刊記者 袁園)

 價值投資,知不易,行更難!轉發兩位用價值投資做基金的基金經理:)@黃建平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3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