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勢:亞洲高息股 有升有息
1 :
GS(14)@2017-07-01 10:18:452017年即將來到下半年。總結今年上半年,各類風險資產均有相當不錯的回報,但世界各地的政治、政策及地緣政治的風險仍在。對於亞洲的投資者來說,區內的經濟基本因素及增長動力,對長遠的投資表現影響更為關鍵。環球經濟處於上升周期,有望支持亞洲經濟保持穩健。這可見於環球製造業及貿易回升,並帶動區內經濟表現;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的企業盈利修訂,也自2016年第四季起轉負為正。儘管亞洲股市在2017年至今錄得不錯的反彈,但與歐美股市相比,亞太(日本除外)市場的估值以市盈率及市賬率計均仍具吸引力。股息向來是長線支持亞洲股票總回報的主要動力。我們認為,亞洲高息股在現時的環境下仍具備吸引力。從派息的角度而言,澳洲及台灣市場股息支付率(股息佔企業盈利的百分比)在區內最高(分別逾70%及50%)。整體亞洲市場由於現金流持續強勁,我們預期企業派息率會持續上升,例如南韓,其企業管治正在改善,有利長期的股東回報。我們相信南韓企業會在來年將繼續提高股息水平。我們的亞洲高息股投資策略,重點投資高質素、有能力維持理想派息、現金流強勁,而且估值合理的股份。除了優質的傳統高派息金融及防守性板塊外,我們亦偏好一些周期性企業(佔整個投資組合約40%),因為它們的盈利回升(預期平均盈利增長約20%)同時營運成本下降,部份亦有空間重整資本負債表,並派發更多股息。譚慧敏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高級市場策略師
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 Limited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投資附帶風險,過去的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本文件只提供一般性資料,文件內所載的觀點,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被視為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 Limited滙豐環球投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滙豐環球投資管理」)的促銷或建議。滙豐環球投資管理及滙豐集團對任何依賴本文而引致的損失概不負責。有意投資者應就個別投資項目的適合程度或其他因素尋求獨立的意見。本文件內的資料乃取自滙豐環球投資管理合理地相信為可靠的來源。然而,無論明示或暗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概不會就該等資料的準確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擔保或陳述。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8/20071105
瑞士樓價穩中有升 防守力強 瑞銀:日內瓦蘇黎世超買 未見泡沫
1 :
GS(14)@2017-10-08 21:55:28【明報專訊】瑞銀邀請多家亞洲傳媒到訪其蘇黎世總部,在多日會議中闡述未來的發展,筆者也從中了解當地房地產市場。瑞士曾被喻為全球快樂指數最高的國家,香港快樂指數可能與能否上車掛鈎,不過,瑞士人多是租樓為主,佔整體六成,四成才是自置物業。筆者與瑞士地產經紀談及瑞士居民入息高,樓價平均是6500瑞郎(約5.2萬港元)一平方米,城市樓價約10,000瑞郎(約8萬港元)一平方米,在過去15年升了80%,在低息情况下,仍然看好瑞士樓價。瑞銀首席經濟師及瑞士區域資訊總監Daniel Kalt認為,瑞士最大長期風險是利息上升令樓價受壓。
瑞銀上周發表最新對全球樓價前景看法,樓價長期看升的預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全球主要城市的房地產投資需求。很多市場參與者預期,長期來看,最好的地段將可受惠於高淨值人士的增長賺取最大的價值增長(超級明星模型)。按揭貸款利率在過去10年不斷下降也使得買樓變得極具吸引力。只要供應不會快速增長,很多買樓人士會認為「超級明星城市」的樓價將持續與租金、收入和全國樓價水平脫鈎。由於國際投資需求激增(尤其是來自於中國)並且蓋過當地買樓需求,近幾年「超級明星城市」獲得額外的推動力。過去3年樓價平均漲幅近20%,確認了最樂觀投資者的預期。這種思維激化了估值過高的情况,甚至導致全球已開發經濟體大多數主要城市的樓市出現泡沫風險。
「超級明星城市」樓價3年平均升兩成
Daniel Kalt認為,瑞士日內瓦及蘇黎世樓價超買,但未算有泡沫。瑞士在2005年至2017年經濟增長指數(以2005年基準為100計算)較其他歐洲鄰近地區,如德國及英國還要高,甚至高於美國。雖然早前歐洲央行可能有機會縮減QE(量寬),甚至歐洲有加息期望;不過,歐元仍受到圍繞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政治和社會動盪的擔憂影響。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譴責加泰隆尼亞的分裂主義領導人破壞民主規則,分裂加泰隆尼亞社會。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主席普伊格德蒙特(Carles Puigdemont)稱,該地區將在幾天內宣布獨立。在不明朗地緣政治下,歐元有壓力,這反而對瑞郎有利,發揮了其避險貨幣的角色。投資海外物業其中一個關心是貨幣不要貶值;若該國經濟平穩對樓價也有利。
政府補貼租樓 減當地人買樓壓力
Daniel Kalt提供資料顯示,瑞士居民只有40%擁有自己物業,筆者在瑞士問過很多人,他們都以租樓為主,即使是銀行管理層也不貸款買樓,他們主要有幾個論點認為租好過買,因為買樓先要有一大筆首期;另外就是買樓是向銀行借錢,租樓是向將錢交給保險公司,因為保險公司手持三分之一的出租物業,其他房東是個人、房地產公司及銀行等。瑞士有些規例是保障租客,因業主每5年就要幫租出物業裝修,同時政府限制加租幅度,由於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政府對租樓採取各種補貼政策,使得很多人不用擔心居無定所,自然降低了買樓的巨大壓力。同時,瑞士物業代理指租客可享受政府補貼,當向銀行交付一筆保證金,每個月僅需交納數百瑞郎的物業管理費。如果退租,還可以把當年所交的保證金連本帶息取回。
歐盟居民湧入 增瑞士物業需求
不少瑞士人都認為以日內瓦及蘇黎世樓價、加上財產稅等各種費用,相較當地租金還算合理。舉例在蘇黎世一個約140平方米(約1500方呎)的3房單位,每月租金約2300瑞郎(約1.84萬港元)。瑞士的樓價一直保持平穩,即使在歐債危機,西班牙及希臘樓價大跌,瑞士的樓價仍然上升,在2000年至2015年以日內瓦為例,升幅超過100%。主要是歸功於瑞士對歐盟開放邊界後,歐盟居民湧入,對瑞士物業需求大增。
雖然,瑞士租樓比例較買樓為高,但過去幾年置業比例上升,主要是按揭貸款利息偏低,約1.35厘起,瑞士日內瓦州規定,持有房屋兩年內售出要徵50%的增值稅。根據抵押和投資諮詢公司MoneyPark資料,在瑞士置業的人士平均首期17.2萬瑞郎(約137.5萬港元),而在2016年底數據,家庭別墅平均樓價為120萬瑞郎(約959萬港元),公寓為84萬瑞郎(約671.3萬港元)。其實瑞士有很多中介公司代找合適物業,讀者或可以瀏覽immo-check網站尋找一些合適單位。
明報記者 龍彩霞
[龍彩霞 海外置業錦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360&issue=2017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