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 :近年最易Sell新盤
1 :
GS(14)@2016-08-07 01:57:23新地(016)每次轉角市推售大盤,必成市場焦點,Yoho系列屬經典作之一。2003年正值沙士時期,新地平價開賣Yoho Town,首批折實平均呎價僅1,560元(當時以建築面積計價,實呎約1,800元),兩房單位最平售價100萬元有找,低見74萬元,掀起搶購潮,首日逾千買家逼爆揀樓,即日沽800伙。所謂「有早知冇乞兒」,當年100萬元唔使就買到一層樓,今日莫講住宅,同屋苑車位價都炒到過百萬元了。七年後樓市大升,政府推出辣招前,新地開賣Yoho2期,即Yoho Midtown,價錢比1期貴逾兩倍,首張價單50伙建築平均呎價高達5,200元,「Yoho」由2003年平絕全港新盤,變成貴絕元朗。再過多六年,3期Grand Yoho首期逾千伙開售在即,亦正值樓市轉角反彈,坊間對新地是次定價萬分期待。位置上,Grand Yoho最近西鐵元朗站;論配套,基座亦有過百萬呎大型商場;項目樓花期短,接近現樓;再加埋新地品牌魔力,我不是地產經紀都識得點sell客啦。
Grand Yoho肯定是新地、甚至近年全港最易sell新盤,賣幾錢,有數得計。先講同系區內「山旮旯Yoho」Park Yoho,呎價賣緊近1.1萬元,真Yoho應不會平過山旭旯Yoho吧。再入一個站的嘉華(173)的同區朗屏站朗屏8號,平均呎價亦近1.2萬元。假設Grand Yoho比朗屏8號賣貴一成,即平均呎價約1.3萬元,相隔13年,「Yoho」系列升價6倍。Yoho3期於2010年向政府完成補地價,每呎樓面地價僅2,900元。新地最終賣幾錢,只是賺多賺少而已。想知賣幾錢,應該等多一星期便有結果。記者:朱連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5/19723052
龍淵子﹕旅遊最易賺中國人錢
1 :
GS(14)@2016-08-09 06:43:02【明報專訊】龍淵子這星期呆在意大利,悠悠蕩蕩,羅馬去得多,這次主要呆在佛羅倫斯親近一下藝術。
佛羅倫斯畫風明亮而生動。米開朗基羅《聖家族》裏的聖母瑪利亞是一個人間慈母的形象,而聖子耶穌則如鄰居家的大胖小子,他們頭頂的光環也消失不見了。波提切利最著名的畫作《維納斯的誕生》和《春》開始展現女性曼妙的身姿。最著名的當然是雕塑《大衛》,米開朗基羅用他鬼斧神工般的技藝呈現出一種外在和內在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到達佛羅倫斯的當天,35度的高溫烈日下,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們不惜排上兩個小時的長隊,準備進入學院美術館一睹大衛真跡。這點辛苦是值得的,《大衛》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展現了人體美,更在於他預示了人從神統治下的解放,大衛挺立的身姿和堅定的眼神裏投射出文藝復興的光芒。
站在米開朗基羅廣場俯瞰,佛羅倫斯的傍晚是一幅天然的油畫:夕陽傾泄而下,阿諾河被鋪染成一道金光,遠處是建造時同樣被視為離經叛道、擁有宗教界最巨大圓形穹頂的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文藝復興的搖籃,當代人的確應當感謝這座城市,感謝米開朗基羅、達芬奇、布魯內萊斯基等藝術家以及資助他們的美第奇家族,沒有這座城市和這些人,便沒有我們如今沐浴在其中的自由和理性。人類在佛羅倫斯,重新認識自己。但是理性尚未成功,「認識你自己」的課題或許將伴隨人類始終。2016年6月英國以公投的形式表決脫歐,令全球大跌眼鏡,事後調查發現,許多英國人並不知道歐盟是什麼。在大衛雕像被創造出來500年後,英國人用一次公投在人類的理性路途上製造了一個大大的國際問號。
中國人眼界漸闊 出遊不限東南亞
中國人現在也有長進,香港、台灣、澳門、泰國及韓國這些已經滿足不了他們了。並不是這些國家地區有問題,而是中國人也是有進步的,眼界這二三十年來也開闊了不少,現在中國人的出遊首選已經進化到歐洲日本美國澳洲這些地方。這次在意大利,中國人最多的是威尼斯,遺憾的是佛羅倫斯這種藝術聖地還是日本人韓國人較多。
2016年中國境外遊突破1.3億
說到中國人的歐洲遊,據《費加羅報》報道,前4個月歐洲的外國遊客數量增長4%。近些年,歐洲始終保持着旅遊最熱目的地的地位。2015年全球有12億人出國旅遊,歐洲接待了6.07億。報告顯示,2016年北歐和中歐遊客人數增長最多,分別為6%和4%。西歐增長3%。另外受英國脫歐英鎊下跌影響,赴英旅遊人數也略有上漲。在歐洲幾個主要旅遊國家中,法國人最喜歡的國家分別是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2016年中國赴境外遊客數量預期將突破1.3億,增幅為10%。中國國家旅遊局公布了一份包排在前10位的歐洲城市有:巴黎、聖托里尼、威尼斯、伊斯坦布爾、普羅旺斯、布拉格、羅馬、倫敦、巴塞隆那、雅典。
法國簡化簽證 中國遊客申請激增61%
影響旅遊者對目的地選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對目的地的感知程度、個人經濟收入、文化程度、旅行距離、旅遊交通等,對於中國赴歐旅遊者來講,主要取決於經濟收入和對目的地感知程度這兩個因素。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傳統的西歐國家如法國、意大利、英國、德國等仍然是旅遊目的地首選。雖然經歷多次恐襲,但並沒有從實質上影響中國人對法國的熱情。中國旅遊研究院負責人魏小安認為,恐怖主義威脅和難民危機對旅遊業只是短暫影響,並不會造成根本性扭轉趨勢。中國人對法國如此熱中,除了法國擁有的歷史古蹟和浪漫文藝的氣氛和良好的購物環境,法國便利的簽證也促使中國人趨之若鶩。2014年以來,法國簡化了中國公民赴法旅遊的簽證手續,加快了簽證辦理速度,這使得中國公民在48小時之內就可以獲得簽證。據悉,2014年中國公民向法國大使館遞交簽證申請的數量就增加了61%,增長速度迅猛。
說了這麼多,明顯龍淵子信息就一個,未來最容易賺中國人錢的行業,旅遊絕對是一個。
[龍淵子 清源茶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83&issue=20160808
【咳分7種】秋天最易風燥咳 食乜可舒緩?
1 :
GS(14)@2016-11-10 07:40:40咳咳咳咳,一轉天氣,周圍男男女女都立即,咳!咳,就一個字,但如果仔細分,其實咳都有好多種。
首先分外感和內傷。外感分風燥,風熱,風寒。風燥咳:天氣餘熱加上燥邪,身體會覺得又熱又㷫,秋天最易發生,咳的時候痰上頸,不斷飲水都覺得乾。食療方面,推介桑葉杏仁梨皮煲水,可以清肺止咳。風熱咳:人本身比較燥熱,風邪入體熱化,形成咳嗽。咳的時候,喉嚨覺得乾覺得痛,人比較易出汗。食療方面,可以用金銀花焗綠茶,散熱紓緩不適。風寒咳:因為個人陽虛,風邪入體寒化,形成咳嗽。人比較怕凍,沒有汗出。食療方面,紅糖紫蘇生薑焗水,有散風寒止咳的作用。內傷就分為痰濕、痰熱、肝火犯肺、肺陰虧虛。痰濕:常食生冷野,飲凍飲,令脾臟受損,運化水濕能力下降,以致痰液出現,存在肺部。口經常會有黏脷感覺,早上經常有痰吐出來。食療方面,陳皮杏仁老絲瓜煲水,能夠健脾,理氣化痰。痰熱:痰濕化熱演變而成。食療方面,非常簡單,可以用羅漢果煲水,清熱化痰。肝火犯肺:肝火太盛影響肺部,情緒波動時特別容易出現。情緒壓力大、憤怒,就會不斷的咳。食療方面,杏仁菊花煲水幫到手,可以清肺瀉肝。肺陰虧虛:通常是感冒後期演變,而在晚上咳嗽通常較嚴重。咳聲比較低微,喉嚨有點痕有點癢。食療方面,最簡單就是麥冬梗米煮粥,可以化痰止咳。資料提供:註冊中醫師徐澤昌記者:李聰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09/19827259
4大裝修陷阱廁所防水最易中伏
1 :
GS(14)@2016-11-11 08:07:29■家居裝修工程以廁所防水工序最易中伏,處理不當隨時滲漏影響全屋。香港公正行有限公司提供相片
【本報訊】《商品說明條例》實施後海關首次以條例拘捕涉裝修投訴的室內設計公司董事及職員。接近年尾,不少業主都想盡快完成裝修,趕在過年前入伙,在溫暖窩居過年。惟各種工程爭拗仍時有所聞,過去3年消委會每年平均收到逾百宗投訴。消委會及驗樓師向《蘋果》整理出4大家居裝修陷阱,包括廁所、電掣位、髹油及地板地磚,業主裝修時需特別提高警覺。記者:佘錦洪
根據消委會數字,2013至2015年涉及裝修工程的投訴分別有162、178及149宗,而今年截至9月的同類投訴已有118宗。最多人投訴的是服務質素,其次是工程延誤及價格爭議。《蘋果》就家居工程問題訪問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以及資深驗樓師、香港公正行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賴達明,整理出4大家居裝修陷阱,其中最常「中伏」的位置,首推廁所的防水工序。黃鳳嫺表示,最多人投訴涉及廁所的手工瑕疵,「好多個案都係話防水做得唔足,會滲水或者漏水」。她稱若廁所漏水,問題一般會延伸至屋內其他部份,「好似鋪牆紙嘅就會霉,牆亦會有裂縫,有安全同衞生風險」,嚴重更會波及樓上樓下。賴達明亦表示,因不少人會將浴缸換成企缸,裝修時要加建企缸地台,卻最容易忽略防水問題,「呢度最貴就係做防水層,如果你唔特別要求,有啲無良師傅就唔整」,最終引致嚴重漏水。
擅加電掣位開天索價
電掣位亦是另一個易出術的位置。黃鳳嫺稱不少業主都是在完成裝修後,方發現師傅擅自加裝電掣位,「因為多咗掣位連電線都要改埋」,埋單時變相要多付金錢。賴達明稱電掣位有不同的收費及樣式,「好似換唔換面蓋、孖掣定三掣咁」,不同師傅計算或相差甚遠,業主一不留神易失預算。早前就有裝修公司狂裝108個電掣索價79萬被海關以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告上法庭。將全屋重新髹上新漆是裝修指定動作,但賴達明表示,不少人以為髹油僅是「上一層新嘅油漆」,不知背後尚包括去除舊油漆的「剷底」及抹平牆面的「批盪」,「結果個師傅真係就咁髹油,好易爆同埋剝落。」不少人都會選擇重鋪地板或地磚,不過黃鳳嫺引述案例指出,曾有業主委託裝修公司鋪地磚,及後發現手工參差高低不平,要求補救,最終雖承諾重鋪,但竟非拆去不平的舊磚,而是在上面加建一層新磚,「嗰家人好多訂造傢俬,結果因為地板高咗,好多都唔啱用裝唔到。」海關早前首次以《商品說明條例》應用於裝修工程,拘捕一間室內設計公司3名董事及職員。案中受害人光顧該公司進行家居裝修,全屋翻新工程報價為17萬元,但工程展開後,設計公司竟向事主加追逾3倍費用至79萬元。受害人先後付了50萬元後中止合約並向海關投訴,關員調查後在馬鞍山拘捕3名涉案男女。
裝修4大陷阱
1.廁所無做防水致漏水2.改動或加裝額外電掣位致震撼賬單3.髹油無做剷底及批盪4.地板地磚手工參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1/19830373
長者最易床邊跌倒
1 :
GS(14)@2017-01-26 07:43:48【話你知】辜成允生前自認60出頭正值壯年,卻失足滾落樓梯,腦傷致死,事發突然得難以置信。本港老人科專科醫生葉衞民向《蘋果》表示,長者身體機能退化,跌倒意外普遍,輕則骨折,嚴重可致命。他又指最易跌倒的地方並非樓梯,而是醫院或家中床邊。醫管局數字顯示,每10名長者就有三人每年跌倒至少一次。中文大學曾有統計,每年約有3.2萬長者因跌倒就醫。葉衞民指,長者體格較弱、關節退化,較易跌倒,傷勢亦較重。青年跌倒會伸手支撐保護身體或頭部,但長者反應較慢,未必能及時保護自己。
準備三種高度椅子自救
長者跌倒後常出現骨折、內臟受損,腦部血管受震盪斷裂,形成腦部積血,嚴重可致命。葉醫生認為,長者最容易跌倒的地方,包括醫院或家中床邊、裝有門檻的門口,樓梯跌倒個案反較少:「樓梯級其實長者好小心行,同時多數會搭電梯。」他呼籲,長者在家應準備三種不同高度的椅子,一旦跌倒可逐步爬到高椅求救,還要定期體檢及避免家中太暗。《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4/19906862
樣子真係基因決定?最易遺傳呢5個面部特徵
1 :
GS(14)@2017-04-22 10:49:33孩子長得像爸爸抑或媽媽,相信是不少父母最感興趣的話題。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最有機會遺傳到父母的面部特徵共有5個,快點照鏡看看是否準確吧。別人總愛說寶寶「眼睛似媽媽」、「嘴似爸爸」,但其實寶寶最容易遺傳到父母的特徵並非眼睛、嘴唇或耳朵這些部位呢。研究隊伍分析了1,000位女性雙胞胎的面部特徵,希望找出那一部份最可能受遺傳基因控制。透過3D鏡頭和電腦軟件掃瞄她們的臉孔後,研究人員計算出雙胞胎之間的相似度,研究人員比較擁有一樣基因的同卵雙生雙胞胎,以及只有一半一樣基因的異卵雙生雙胞胎之間的數據,從而計算出每項面部特徵由基因決定的可能性,而這個可能性稱為「遺傳率」(heritability)。研究人員發現,人最有機會遺傳到父母的面部特徵分別是內眼角、鼻尖的形狀、顴骨、人中及唇以下位置。以鼻尖為例,有66%機會是遺傳自父母、而人中則有約62%。負責研究的斯佩克特(Tim Spector)表示:「研究顯示即使同卵雙胞胎在面部特徵上也可以相當不同,但由於關鍵位置是由基因控制,故我們會視他們為『一模一樣』。」研究結果刊登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內。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2/19998113
【食物中毒】夏天食生蠔最易瀨嘢?醫生建議:室溫最多擺兩個鐘
1 :
GS(14)@2017-09-17 16:16:39夏天進食生蠔特別容易吃壞肚皮?
近日有人在酒店食自助餐,懷疑曾進食生蠔、龍蝦和刺身後食物中毒,有網民就指夏天食物容易變壞,亦有人指不吃生蠔就可以,因為吃生的生蠔非常容易出事,到底生蠔真的較易出事嗎?
姚志謙醫生指,蠔會把海水裏含的細菌和病毒濃縮,進食受污染的蠔時,很容易連蠔帶菌一起帶進身體。
廚師徐蒝指蠔即使漲卜卜都不能肯定其的新鮮程度。
她教大家選擇刺身時,最好根據其光澤和顏色來選。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指,生蠔是最常導致食物中毒的一種食物,因為蠔以過濾海水的方式進食,所以會把海水裏含的細菌和病毒濃縮。海水中會含有怎麼樣的細菌呢?姚指受污染的水域可能會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甚至霍亂弧菌,這些菌都可以附在生蠔表面及被其吸收,在蠔的體內積聚,而當我們進食受污染的蠔,很容易連蠔帶菌一起帶進身體內。另外,由於夏天的溫度會較高,細菌的繁殖速度在較高的溫度下會增快,因此感染人的機會亦會較大,他建議生蠔,刺身等生的食物,最好在室溫一至兩小時內要食用。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
廚師徐蒝
廚師徐蒝指,蠔比較難用肉眼分辨其新鮮程度,蠔即使漲卜卜都不能肯定它有多新鮮,而刺身一般都是看它的光澤,最好是令蠟蠟的,而且顏色較鮮艷。不過並非所有刺身都可以一概而論,例如海膽一定要呈乾身,無水份在表面方為新鮮。徐蒝給市民的貼士便是“when in doubt
leave it out’’,不肯定時就不要進食。醫生亦有提醒,任何食物一次過進食太多都會引致消化不良,正所謂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最重要還是適可而止。記者:陳傲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10/2014800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