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臉識別“世界杯”競賽結果出爐,獵戶星空拿下有限制類第一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1/164257.shtml

人臉識別“世界杯”競賽結果出爐,獵戶星空拿下有限制類第一名
黑智 黑智

人臉識別“世界杯”競賽結果出爐,獵戶星空拿下有限制類第一名

發布語音交互系統不久,獵戶星空又獲得了微軟百萬名人識別競賽子命題有限制類第一名。

近日,被業界譽為人臉識別年度“世界杯”的微軟百萬名人識別競賽落下帷幕。百萬名人識別子命題無限制類,Panasonic-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奪得第一,CIGIT和中科院合作隊伍與美國東北大學位列第二第三;成立不到一年的中國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獵戶星空,獲得百萬名人識別子命題有限制類(只使用競賽提供數據)第一名。

MS-Celeb-1M:人臉識別年度”世界杯”

2016 年 6 月,微軟向公眾發布了大規模現實世界面部圖像數據集 MS-Celeb-1M,含有 10 萬個名人的約 1000 萬(10M)張臉部圖片,鼓勵研究人員開發先進的人臉識別技術。

同時宣布的還有 MS-Celeb-1M 百萬人臉識別挑戰賽。參賽者需要根據(但不限於)挑戰賽提供的數據集作為訓練數據,開發圖像識別系統,從臉部圖像中識別 100 萬個名人。

據微軟技術與研究院(Microsoft Technology and Research)首席研究員/研究經理張磊博士介紹,首先,MS-Celeb-1M 的目標是識別百萬人臉,是計算機視覺內最大規模的分類問題,並且其中一個人物對應一個 entity,綁定了知識庫,並且知識庫中提供了每個人的職業,性別等等豐富的信息,從而解決了人物重名的問題,可以從識別達到認知。“最開始我們是面向學術界做的這個數據集,”張磊說,“但後來很多工業界的同行也表示我們的數據集對他們的研究工作很有幫助。”

據悉,本次競賽由微軟研究院主辦,借助計算機視覺領域頂級會議 ICCV 2017 的平臺,既包括大規模人臉識別競賽(Hard Set 及 Random Set),也推出全新的、更具挑戰性的小樣本學習(Low-Shot Learning)競賽。這場堪稱級別最高、難度最大的技術賽事,也吸引了全球人臉識別的頂尖團隊參與。

而在近日公布的結果中,百萬名人識別子命題無限制類,Panasonic-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奪得第一,CIGIT和中科院合作隊伍獲得第二名,美國東北大學位列第三;有限制類(只使用競賽提供數據)第一名是北京獵戶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而識別單一訓練樣本的名人子命題無限制類(可以自由使用外部數據),第一名是NUS-Panasonic,有限制類(只使用競賽提供數據)第一名由美國東北大學奪得。

百萬名人識別奪冠有多難?

在一眾科研機構中,獵戶星空作為初創公司,顯得尤為引人註目。而在賽後,獵戶星空也向黑智對競賽項目和公司采用的技術進行了介紹。

據悉,和可以無限制地使用外部數據不同,有限制類別只能在限定的數據集內調用,比拼的是團隊的算法能力。而在本屆競賽中,只有獵戶星空一個團隊,采用hard級受限級(hard級)。

據了解,無限制類不是單純算法的比拼,在某種程度上是在比拼數據,數據越多訓練的模型越好,所以無限制類是算法和數據的綜合比拼;有限制類則是單純算法的比拼,也是從算法層面難度更大的比拼,“因為這個東西只能靠算法,因為數據是一定的。當沒有外部數據的情況下達到最高精度是非常困難的。”因此,組委會也認為獵戶星空的難度極高,單獨列了一項采用受限數據集的子項目。

最終,獵戶星空團隊獲得 0.75/0.606(random set/hard set)的高分,被組委會判定為接近滿分,遠超去年的記錄。

在此之前,獵戶星空還在另一項人臉識別國際賽事 LFW 上,僅用單個 Resnet50 模型就達到了 99.65 的優異成績,用比較小的網絡實現了極高的精度。

獵戶星空成立於2016年9月。而業界對其熟知,來自於今年6月,喜馬拉雅發布的小雅 AI 音箱,其背後的核心便是獵戶星空全鏈路自研的遠場語音交互系統。

小雅音箱_副本

小雅AI音箱

而據獵豹星空表示,其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應用到獵豹移動旗下的直播產品 Live.me 中,對直播內容進行監測篩查。這次人臉識別的比賽技術,也將在門禁、機器人等領域逐步得到應用。

黑智簽名檔

人臉識別 獵戶星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59

誰要殺死星空琴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03/164954.shtml

誰要殺死星空琴行?
創業家 創業家

誰要殺死星空琴行?

鋼琴培訓機構星空琴行停擺了,毫無征兆。

首發 | 創業家&i黑馬(ID:chuangyejia)

文 | 嶽麗麗

編輯 | 王根旺

星空琴行全國數十家門店今天全部關店。目前,星空琴行總部大門緊鎖,客服電話以及創始人周楷程手機均無法接通。

一則由周楷程發給公司員工的內部郵件顯示,目前管理團隊已經不持有星空股份,所以一直在等待股東的決策,但基於目前情況,原股東無法確認新的追加資金,因此宣布從即日(9月2日)起暫停全國所有門店營業。

公開資料顯示,星空琴行在全國擁有近60家鋼琴培訓體驗店,北京有12家門店。星空琴行於2013年獲得雷軍旗下順為資本數百萬美元A輪投資,2014年9月和2015年6月完成了B輪近千萬和C輪200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均有順為資本參與。另外,還曾於2012年獲得了九合創投的數百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

創業家&i黑馬記者查閱星空琴行微信公眾號發現,其9月1日還曾更新2篇推送,內容為“星空琴行發布新課程兒童音樂測評課”和“開學福利優惠限時搶”,其中1元搶500元現金券活動下顯示優惠券請到星空琴行門店出示使用。

突然的關停

毫無征兆的關店事件讓所有學員和家長措手不及,當然還有老師的工資問題。據上海某星空門店的老師透露,昨天還正常上課,晚上9點接到店長通知說明天停課,整個人是懵的,不知道具體什麽情況,夜里11點再次接到行政部門通知,具體說的是從9月2號起要閉店。這位老師還稱,他們從今年7月就遭到了工資拖欠或延期。

有位家長向創業家&i黑馬表示,自己孩子的老師拉了個維權微信群已達到500人,但隨後老師解散該群。老師則對創業家&i黑馬透露,解散原因是因為群里校方的人員進來“搗亂”,所以暫時解散,再次進群需要問清楚信息。

而這位學生家長在此前妙筆菡塘倒閉跑路時就已有8000元左右的課還未上,當時也報了星空琴行課程的她就在擔心會不會也出現同樣的事。

想不到一語成讖,如今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她告訴創業家&i黑馬:“去年8月在悠唐購物中心看中了他們可以上門上課的便利性和租琴服務,報了50節課共12000元,鋼琴租金市場價為30000 元,但是他們需要交43600的押金,前幾天才續費7200元,孩子學了1年有2個老師,感覺都還不錯,我另一個同學是買課時送琴的方式。”現在她和同學兩人均有50000元左右可能要打水漂。

“他們有那麽多家店,而且又有雷軍投資,誰知道他們會倒呢?”在創業家&i黑馬問起為何選擇星空琴行時,一位用戶這樣回答。

薄弱的資金鏈

對於關店原因,星空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因新增多項素質教育品類,運營成本的迅速增長導致資金鏈薄弱。

1-1

2-2

3-3

一位星空琴行投資方的前員工告訴創業家&i黑馬,自己5月離開公司前聽說馬上有融資到位。微博上一位用戶也在其關店新聞下透露此前星空琴行還曾想跟自己公司談一筆2000萬元的融資,但此人不願透露公司名。

一位業內人士稱,星空琴行一直服務不錯,在北京幾個店生源也不錯,兩個禮拜前還在金源店和該店負責人聊天,但是沒有發現任何征兆,所以如今覺得非常意外。

他還分析,星空琴行能“偷偷”關店,肯定是財務上早有預兆,主要還是各種信息渠道不透明,監督不夠造成的。

該人士還表示,星空某負責人跟他提過其經營模式就是不斷擴大用戶群體,然後借此模式融資最終上市。但他曾質疑:藝術行業不同於任何行業,上述這條路行不通,做實業一定要實實在在,細水長流。

另一家音樂培訓機構的創始人認為,此次事件是不做IT管理,不加強師資教研,盲目擴張的必然結果。

而這家機構北京公司法人也向創業家&i黑馬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們的錯誤一直在於成本結構上。首先,商場開店產生了大量的房租成本,而收取的學生課時費又不足以承擔成本。其次,收取大量的大額客戶押金,雖然增加了現金流,但是這部分金額最終是要退回顧客的,用這些資金去做擴張,一旦發生客戶擠兌,將會出現致命的結果。最後,盲目擴張,投資多個賺不了快錢的項目,最終都會拖垮自己的項目。綜合來講,這次星空琴行的事件,是由長此以來的項目資金運作錯誤導致的,產生了巨大的資金漏洞,客戶擠兌只是引發事件崩塌的導火索,這點和現在的樂視有點相像。”

據了解,星空琴行的收入主要來源於課程費+樂器銷售費用,還有一部分是鋼琴租賃的押金,大量資金為預收款。發展過程中,快速擴張,短期內在全國鋪設門店超過60家。 除此之外,星空琴行還做了橫向擴張,布局整個素質教育。伴隨著業務擴張,星空琴行的員工人數達也於2016年年底超過1000人。

行業的病態

有報告預測,2018年整體藝術培訓市場產值會達到800億元,而鋼琴培訓又是音樂培訓市場規模里尤為重要的一部分。鋼琴的市場規模幾乎占到樂器市場的一大半,鋼琴的價格也偏高,毛利超過30%,尤其是兒童學習的時間也比較長。有數據還顯示,2015 年中國少兒鋼琴培訓規模為300億元。資本這幾年開始湧入鋼琴培訓行業。

但就在前不久,另一家音樂培訓機構“瘋狂鋼琴”在北京一夜之間關閉所有門店,千余位學員報團兒組成維權團隊討要逾百萬學費,提出倒閉前課程促銷、機構拖欠學費、未發停課通知等問題。兩次事件如出一轍,這暴露了音樂教育培訓機構的普遍問題,也給所有教育創業者一個警示。

“在北京,像瘋狂鋼琴這樣在商場中開設的門店,一個月一個店的房租在8萬到12萬元左右,店面運營成本大概要15萬元,而一線城市的音樂教育行業收入毛利率水平只有12%到15%左右,所以他們每月營業額至少需要達到120萬元左右才能保本。瘋狂鋼琴開了六七年,一家店一年得需要上千萬元的營業額才能覆蓋成本,但是實體店收入並沒有那麽高,長時間就會導致入不敷出。”一位業內人士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如今音樂教育行業形勢大好,但是從業機構大多病態經營,想要良性發展,就要消滅高房租,消滅高管理成本,提升師資體系教學能力,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夢想和噩夢

2012年,周楷程帶領團隊創立“琴語琴願”,成立之始目標是為了成為中國最大的鋼琴批發商,並且用互聯網幫助商戶解決招生難題。但在後續經營中,他發現以教師帶動鋼琴銷售和教學效果的傳統方式存在極大的隱患,違背建立琴行的實際意義,便轉型創立了星空琴行,以不一樣的模式進行運營。對於公司的使命和願景,周楷程總結了四個關鍵詞:感恩、夢想、教育、價值。

“真正的難題不是擁有偉大的夢想,而是你在半夜一身冷汗地驚醒時發現,夢想變成了一場噩夢。”如本·霍洛維茨所言,創業維艱,夢想隨時可能成為噩夢,希望星空琴行和創始人周楷程能挺過這次噩夢,給員工和用戶有個交代。

9月2日晚間,星空琴行微信公眾號發布通告,回應今日曝出的關店事件,通告內容如下:

尊敬的學員及學員家長:

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星空琴行的信任和支持。由於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導致現階段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目前星空琴行所有管理者以及投資人正在積極商討,並努力尋求盡快解決問題的途徑。

懇請各位家長和學員們給予我們一點時間,我們的心情與您一樣急切,我們一定會盡快給大家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

星空琴行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307

星空華文專區

1 : GS(14)@2014-10-09 16:25:1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09/news/ea_eaa3.htm

【明報專訊】內地文化娛樂界近年被科網企業看中,阿里巴巴、騰訊(0700)及優酷土豆等,已先後涉足影視界,計劃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瓜分影視行業利潤。備受中港觀眾追捧的歌唱比賽「中國好聲音」,其製作單位星空華文傳媒,有意將業務分拆成兩部分,分別在內地及香港上市。


目前,集團旗下的夢響強音,負責藝人的經紀業務,當在「中國好聲音」內演出的藝人,會簽約夢響強音,由公司安排演出等工作。至於,星空華文則負責製作節目,據首席執行官田明之前接受內地傳媒《新京報》訪問時透露,夢響強音計劃在內地借殼上市,而今年底或明年初,星空華文則有意到香港上市。

星空華文屬境外媒體 選港上市

田明稱,雖然香港對文化產業公司估值較內地市場低,但集團希望獲得30倍以上的市盈率。同時,由於星空華文為境外媒體,故只能在香港上市,而夢響強音則因是境內公司,故選擇留在內地。

今年3月下旬及4月初時,A股上市公司浙富控股,分兩次以8.4億元(人民幣‧下同),收購夢響強音40%股份,若以此推算,這間僅成立1年多的公司,受惠「中國好聲音」的效應,估值達到21億元。夢響強音去年賺5069萬元,按其估值推算,市盈率高達41倍。
2 : GS(14)@2014-10-09 16:26:41

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4/10/09/the-voice-of-china/


隨著一系列資本運作的展開,星空華文團隊和夢響強音團隊也將實現財富暴增。粗略估算,這兩支團隊的股權價值已達數十億元。在《中國好聲音》的產業鏈上,或將催生兩家上市公司。

一家公司,成立一年多,估值 21 億,這在中國文化傳媒界或許史無前例。這家公司名叫夢響強音,核心業務是「中國好聲音」節目的品牌管理、藝人經紀和網路衍生業務。

4 月 8 日和 3 月 25 日,A 股上市公司浙富控股分兩次收購了夢響強音共計 40% 的股權,作價 8.4 億元。按 40% 股權 8.4 億元來計算,夢響強音 100% 股權估值已達 21 億元。

這被稱為「《中國好聲音》的曲線上市」,但事實上,夢響強音處於《中國好聲音》產業鏈的下游,節目製作方燦星製作歸屬於星空華文傳媒,後者正計劃在今年底實現在港股上市。

隨著一系列資本運作的展開,星空華文團隊和夢響強音團隊也將實現財富暴增。粗略估算,這兩支團隊的股權價值已達數十億元。
「好聲音系」兩家公司擬上市

在《中國好聲音》的產業鏈上,或將催生兩家上市公司。

《中國好聲音》幕後,目前已形成了兩家公司。星空華文傳媒旗下的燦星製作負責做節目,拿廣告分成 ;《中國好聲音》的藝人經紀、品牌管理和互聯網衍生業務則歸屬於另一家公司——夢響強音。

燦星製作副總裁陸偉告訴新京報記者,現在兩家公司基本上人員都相互分開了,燦星負責做節目,節目做完了,藝人就去夢響強音那裡開展巡演等,有專門的導演、攝像等製作團隊。

夢響強音的設置,有些類似於湖南衛視旗下的天娛傳媒。 2004 年,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大熱,天娛傳媒應運而生,《超級女聲》發掘出來的藝人幾乎都簽約在這家公司,由天娛傳媒負責這些藝人的唱片製作、商演等業務。

與天娛的國有身份不同,夢響強音是一家民營公司,大股東是夢響強音和星空華文傳媒的管理團隊。

星空華文傳媒 CEO 田明,同時擔任夢響強音的董事長。他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夢響強音,以及燦星製作的母公司星空華文傳媒,未來都要進入資本市場。

夢響強音是一家內資公司,未來計劃在 A 股借殼上市。星空華文傳媒是一家境外媒體,旗下除了燦星製作,還有 3 個電視頻道,和一個電影片庫,規劃在香港上市,時間初步定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

田明說:「今年年初,我們跟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達成了協議,星空華文的團隊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出資收購默多克持有的星空傳媒 47% 的股份,做一個 MBO(管理層收購) 。」

由於 MBO 需要初始資金,田明決定,稀釋團隊在夢響強音的股權,在 A 股市場進行融資。
夢響強音擬在 A 股借殼上市

通過今年兩次股權轉讓,為 MBO 融資的目的已經實現。

今年 3 月 25 日和 4 月 8 日,夢響強音 40% 的股權被分兩次轉讓給了 A 股上市公司浙富控股,融資 8.4 億元。通過這一動作,為 MBO 融資的目的已經實現。

在這一交易之前,夢響強音 10% 的股權按歸屬於華人文化產業基金,30% 的股權屬於璀燦星河公司持股,60% 的股權屬於民星投資。

為 MBO 融資分成了「三步走」: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將 10% 的股權轉讓給璀燦星河,作價 2.1 億元,華人文化基金套現退出,較初始投入 300 萬元獲利近 70 倍,夢響強音的股權變為璀燦星河持有 40%,民星投資持有 60%;3 月 25 日,璀燦星河將夢響強音 20% 的股權出售給浙富控股,作價 4.2 億元 ;4 月 8 日,璀燦星河再將剩餘的夢響強音 20% 的股權轉讓給浙富控股,同樣作價 4.2 億元。

這被視為夢響強音的「曲線上市」。不過,田明稱,此舉只是為了給 MBO 籌集資金。未來,夢響強音希望能在國內借殼上市,目前各種收購方式、借殼方式都在考慮範圍之內,今後可能會有進一步的動作。

按兩次股權轉讓的價格計算,夢響強音 40% 股權作價 8.4 億元,則總估值達到了 21 億元。「浙富控股看懂了我們的業務,對我們非常看好。」田明說。

3 月 25 日宣佈出讓股權的同時,夢響強音還與浙富控股簽署了對賭協議,2014 年到 2016 年,夢響強音的淨利潤將分別達到 1.6 億、2.2 億、2.8 億,否則將按股權比例用現金進行補償。

對賭協議公佈後,浙富控股股價連跌 4 天,其中 3 月 31 日跌停。有評價認為,浙富控股的收購價太高。

夢響強音成立於 2012 年《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結束之後,如今不到 2 年。數據顯示,2013 年全年,夢響強音實現淨利潤 5069 萬元,21 億元的估值相當於淨利潤的 42 倍。

4 月 8 日,璀燦星河第二次出讓夢響強音 20% 股權時,提高了對賭協議中的利潤額度,2014 年到 2016 年,夢響強音的利潤將分別達到 2.2 億元、 2.8 億元、3 億元。
下一步星空傳媒赴港上市

若上市成功,星空傳媒將成為「好聲音系」第二家上市公司。

將夢響強音 40% 的股權出讓之後,璀燦星河共拿到 8.4 億元,除去支付給華人文化基金的 2.1 億元,璀燦星河套現 6.3 億元,璀燦星河的股東是星空傳媒的管理團隊。

據田明透露,星空傳媒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赴香港上市。若上市成功,星空傳媒將成為「好聲音系」第二家上市公司。

「香港市場對於文化產業的估值比 A 股要低,但我們還是希望可以能拿到 30 倍以上的 PE(市盈率)。」田明說。

資料顯示,星空傳媒原屬於默多克的新聞集團。 2010 年,華人文化產業基金收購星空傳媒 53% 的股份,並成立星空華文傳媒。今年年初,默多克決定轉讓星空華文傳媒,從中國“清盤”。

星空華文團隊在夢響強音的股權轉讓中已套現 6.3 億元,據悉,這筆資金將成為其 MBO 所需的資金,但 MBO 的力度大小和具體方案,還在與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協調當中。

如今,夢響強音的股權結構變為——浙富控股持股 40%,民星合夥持股 60%。按照田明的說法,民星合夥是夢響強音的團隊持有,但具體誰有股份,數額多少都未確定。

公告顯示,民星合夥是一家有限合夥企業,它的普通合夥人為望星投資 (田明為實際控制人的一家公司),有限合夥人為「民生信託·夢響強音股權激勵單一資金信託」,為夢響強音的員工激勵持股信託。按照夢響強音 21 億的估值,民星合夥持有的 60% 股權價值已達 12.6 億元。

與夢響強音的「曲線上市」相比,更大的財富機會或將來自星空華文傳媒的赴港上市。星空華文傳媒不僅全資擁有燦星製作,旗下還囊括了星空衛視普通話頻道、星空國際頻道、Channel【V】音樂頻道和華語電影片庫業務。

粗略計算,夢響強音團隊和星空華文團隊所持有的股權市值,保守估計已有數十億元,這或許是中國媒體人通過節目製作獲得的最大一筆收益。

在回應新京報記者關於身價的問題時,田明表示:「如果你不說,我好像還沒算過這個賬,如果真要這麼算,我覺得我們的價值還是被低估的。」

田明說,所謂「星空華文團隊」和「夢響強音團隊」,囊括了多少團隊成員,各自的股權比例如何,目前尚未確定。他告訴新京報記者:「我理解這個股權不是簡單地對應財富,我們更多是希望改變這個行業。」
對賭風險與「上市門檻」

燦星製作的「對賭​​」模式,在 2013 年曾有過未達到收視指標的先例。

在 2013 年燦星製作的 5 檔節目中,東方衛視播出的《中國達人秀》第四季,就因為未能達到 2.8 的收視指標,出現了虧損。陸偉說,那檔節目同樣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但由於收視率沒達到,廣告分成相應減少。

陸偉將收視率不如預期的原因歸結為評委人選的更換,「第四季的評委從伊能靜、高曉松、周立波,換成了黎明、徐靜蕾、竇文濤,對於長期收看這個節目的觀眾來講,可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一位接近燦星製作的人士稱,整個 2013 年,燦星真正可以稱得上成功的節目其實只有《中國好聲音》第二季,其他的節目都沒能獲得像《中國好聲音》那樣的轟動效應。

「有一段時間燦星不少人都比較徬徨,不知道未來在哪裡,直到今年《中國好歌曲》再次獲得成功,大家才鬆了一口氣。」該人士稱。

今年,《中國好聲音》將推出第三季,節目的冠名費 2.5 億元創下新高。但實際上,《中國好聲音》還能火多久,也有人表示懷疑。對此,田明表示,《中國好聲音》要做十四季,影響不同年齡的人。

下一步,夢響強音若希望藉殼上市,還需要通過證監會的審批。然而,夢響強音與燦星製作之間的關聯交易,或暗藏風險。

對此,田明回應稱,夢響強音與燦星製作之間是按照市場公允的價值進行交易的,的確存在關聯交易,但不存在利益輸送。
對話
田明:夢響強音和燦星不存在利益輸送

星空華文傳媒 CEO 稱,兩個公司有所關聯,但業務是相互獨立的

在《中國好聲音》的產業鏈上,負責節目製作的燦星製作公司是星空華文傳媒的全資子公司,背後是華人文化產業基金,而負責藝人經紀和衍生產品的夢響強音,則是由夢響強音團隊和浙富控股持股,二者之間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對此,星空華文傳媒執行董事、CEO 田明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稱,這兩家公司之間是按照市場標准進行公允交易的,不存在利益輸送。
「存在關聯交易但公開透明」

新京報:為什麼會有夢響強音一部分股權出售給 A 股上市公司的安排?
田明:星空傳媒是一個境外媒體,我們規劃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初在香港上市。我們在今年年初跟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達成了協議,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和星空的團隊出資收購默多克持有的星空傳媒股份,做一個 MBO(管理層收購)。做一個 MBO 就需要購買的資金,我們團隊需要融資。所以我們就採用了稀釋夢響強音股權進行融資的方式。

星空傳媒是境外媒體,只能在香港上市,是以影視節目製作為主體的,今後可能會有國內衛視的整體合作,以及電影方面的構想。未來希望將星空衛視做成一個平台。

第二個公司是夢響強音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就是境內的公司。這個公司獲得了中國好聲音所有品牌開發的權利,包括藝人經紀、品牌授權、衍生業務等方面。好聲音的衍生業務都歸夢響強音,節目製作歸星空。

在這些之外,燦星和夢響強音之間也有一個授權,把燦星另一些節目的衍生產品、藝人經紀也授權給夢響強音。這兩個公司有所關聯,但業務是相互獨立的。

新京報:夢響強音和燦星製作這兩家公司之間有關聯關係,是否會存在利益輸送?
田明:這兩家公司之間是按照市場標准進行公允交易的,業務不重合。燦星把衍生開發授權給夢響強音,夢響強音要支付相關的費用。所以不存在利益輸送,存在關聯交易,但也是公開透明的關聯交易。
「藝人廣告收入會高速增長」

新京報:接下來會不會通過浙富控股反向收購?

田明:各種可能性我們都在考慮,我們正在跟券商等中介機構、合作夥伴探討,夢響強音希望能在國內借殼上市,各種收購方式、借殼方式都在我們的考慮範圍之內。目前第一步只是進行了股權融資。

夢響強音剛成立沒有很長時間,浙富控股給了我們很好的估值,我們認為浙富控股是看得懂我們業務的,是有眼光的投資人,我們也有信心給他們足夠的回報,所以我們第二次收購調高了利潤承諾。

新京報:有人認為夢響強音估值 21 億太高了,你怎麼看?

田明:如果看去年的淨利潤,0.5 億,那是高估的,但如果看明年的數據 2.2 億,就只有 10 倍,低估了。從我本人來看,目前任何估值跟夢響強音合作,都是低估了。

新京報:夢響強音 2014 年 2.2 億的淨利潤能實現嗎? 能否分析一下?

田明:首先是藝人經紀,我們光是吳莫愁一個藝人已經有 10 個以上的品牌代言,一年有 2000 萬以上的廣告收入。藝人的廣告代言和商演方面的收入,會有穩定的高速增長。

其次我們在跟騰訊合作,做《中國好聲音》的網絡遊戲,跟巨人合作,做《中國好舞蹈》的網絡遊戲和其他遊戲的開發。這些遊戲在簽約的時候,品牌授權的保底收入已經超過一個億了,​​可能還有分成。

我們還打算跟大連萬達合作,授權全國的萬達廣場 KTV 作為中國好聲音互動選拔場所,還在跟互聯網秀場合作,做網絡好聲音,這兩個項目只要做成了,都至少會有 5000 萬以上的利潤,所以 2 億元是低估的,沒有高估。

新京報:未來夢響強音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田明:我們最看好的是未來音樂內容和互聯網的對接,我們希望把夢響強音變成一個平台型的公司,整合音樂內容在我們的平台上,跟大家共同合作。

燦星如果簡單地算廣告的收入,也不是星空的未來。星空未來一定是互聯網娛樂內容整合的平台公司,這才是有想像力的發展。

有一天星空不是一個平台公司,我就有一天睡不著覺。夢響強音希望做成互聯網與音樂內容的對接,將星空做成互聯網與娛樂內容的對接。
人物

燦星背後的「黎叔」

黎瑞剛,華人文化產業基金的董事長,也是星空華文傳媒的董事長。星空華文傳媒 CEO 田明是黎瑞剛在復旦的大學同學,也是黎瑞剛在 SMG 的得力干將。田明評價黎瑞剛:“他帶來的是有資源的錢,更是懂傳媒的錢”。

在上海媒體界,黎瑞剛被稱作“黎叔”,曾任 SMG(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 總裁,後進入上海市委,擔任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 2012 年,黎瑞剛離開體制,專注於華人文化產業基金 (CMC) 的運作。

燦星製作是星空華文傳媒的全資子公司,而星空華文傳媒的大股東,是一家私募股權基金——華人文化產業基金。華人文化產業基金與 SMG(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 有著密切的關係。公開信息顯示,華人文化產業基金的發起人包括 SMG 旗下的上海東方惠金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國開行的全資子公司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等。

2011 年,田明從 SMG 副總裁、東方衛視總監的位置上離任,加入星空華文擔任 CEO,此前他已在東方衛視成功策劃製作《中國達人秀》、《舞林大會》、《加油好男兒》等多檔欄目。跟隨田明一起加入星空的,是 SMG 的《中國達人秀》和《舞林大會》兩支團隊,《中國達人秀》的總導演金磊,就是後來《中國好聲音》的總導演。

燦星製作副總裁陸偉是跟著田明第一批來到星空的 13 個人之一,他告訴新京報記者,曾有一檔節目的錄製中需要用到一種名為“伸縮炮”的設備,整個一季下來的租金需要 100 多萬元,如果是在 SMG,導演要先向部門主任打報告,部門主任再向編委會匯報最終才能拍板,但在燦星實行“總導演負責制”,總導演直接就能拍板。一年下來,發現少開了很多會。

今年,星空華文傳媒團隊即將展開 MBO,黎瑞剛是否會參與,股權佔比多少,目前仍是未知。田明表示,MBO 的具體安排,還在跟華人文化基金方面協調。

(轉載自合作夥伴《i 黑馬》;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3 : GS(14)@2014-10-09 17:28:57

http://disclosure.szse.cn/finalpage/2014-03-26/63726345.PDF
http://disclosure.szse.cn/finalpage/2014-04-25/63917402.PDF
http://disclosure.szse.cn/finalpage/2014-04-25/63917401.PDF

more inf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007

《星空3》邀粉絲做臨記

1 : GS(14)@2015-07-23 00:20:13

安排於下年上映的《星空奇遇記》第3集《Star Trek Beyond》,昨日於網上公開招募企業號隊員!「冼樸」沙查昆圖(Zachary Quinto)及「卻克隊長」基斯派克(Chris Pine)等拍攝短片呼籲捐贈善款,指fans只要捐出10美元(約78港元),若果被抽中便可帶同一位朋友齊齊客串演出,至於其他六位被抽中的fans則有機會到片場觀看拍攝,親近偶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716/192209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635

【街頭實測】星空酒大比拼 結果竟然係……

1 : GS(14)@2016-01-14 13:30:02

今次測試將兩款酒分了AB牌。A是西班牙出產的星空氣泡酒Tavasa;B是美國星空伏特加酒Viniq。



幾個月前興起了一股星空酒熱潮,網上瘋傳着一支倒進杯時如同銀河般閃爍的酒,杯裏酒如銀空星雲般流動,視覺效果滿分。臉書出現的幾張幅星空酒相片,動輒近萬人讚好,以至這款酒在大型超市上架時,不足一兩日就已經沽清,一時之間,好像不知道星空酒的存在,就與世界脫了軌似的。


但之後市面上就陸續出現了不同牌子的星空酒,所以今次我們就找來一款西班牙出產的星空氣泡酒Tavasa,跟這款之前在網上被人熱捧的美國星空伏特加酒Viniq,做個街頭測試,實物比拼一下究竟哪款好飲一些。兩款酒同樣都加入了麝香葡萄(Moscato),但Tavasa是氣泡酒,酒精濃度只有5%;而Viniq是伏特加,所以酒精濃度足足有20%,至於星空的閃爍效果則是因為加入了食用糖霜等粉末。是次總共訪問了8個人,竟然無一例外選擇了星空氣泡酒Tavasa,主要原因是因為Tavasa入口的時候有微微的果酸,過後有微甜,易入口;而Viniq則太甜,而且比較嗆喉,有人工的感覺,有人更稱它的味道「好像咳藥水」。因此,下次真的要買好睇又好飲的星空酒時,可以參考下這些意見了。



測試總共訪問了8個人,竟無一例外選擇了A,即西班牙的星空氣泡酒Tavasa。

星空氣泡酒Tavasa(左)色澤較淺色,星空伏特加酒Viniq則較深色,而且給人的感覺較濃稠。

幾個月前臉書出現了幾張幅星空酒相片,杯裏酒如銀空星雲般流動,動輒近萬人讚好。



記者:黃子卓攝影:楊錦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114/194505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183

《星空》拍檔齊讚才華智慧兼備27歲安東猶哲 家前遭車夾死

1 : GS(14)@2016-06-21 07:39:07

1989-2016■美國男星安東猶哲日前遭自己的座駕向後溜壓死,終年27歲。


在新版《星空奇遇記》(Star Trek)系列扮演企業號艦隊成員Chekov的美國男星安東猶哲(Anton Yelchin),於美國時間周日凌晨遇上慘劇,他在寓所外遭自己的座駕溜後壓死,終年27歲,令眾《星空》拍檔相當震驚。出生於俄羅斯的安東猶哲,在新版《星空奇遇記》扮演操有口音的企業號艦隊成員Chekov,他有份主演的《星空奇遇記:超域時空》(Star Trek Beyond)下月21日便在港上映,可惜遇上意外不幸身亡,終年27歲。安東於美國時間周日凌晨1時,即香港時間前日下午被發現遭座駕壓在加州聖費爾南多谷寓所外的磚牆及鐵閘上。由於寓所外的行車路比較斜,加上座駕的引擎仍在運作,相信他是準備駕車外出前,落車行去車後時遭座駕溜後壓死。警方指死因無可疑,但未知他落車原因。安東的屍體是被友人發現,他本來周六晚相約朋友綵排,但遲遲未出現,友人擔心他出事而上門找他。從案發現場相片可見,鐵閘被撞至彎曲,可見撞擊力相當大。



【意外經過】【落車視察】■安東猶哲周六晚懷疑準備駕車外出,座駕溜後以致喪命。設計圖片

座駕溜後

不幸夾死



肇事車疑曾被召修

據美國網站TMZ報道,安東的座駕是重達5,000磅的Jeep Grand Cherokee,而美國網站Gizmodo則報道安東的座駕懷疑與汽車生產商快意佳士拿,於今年4月宣佈全球召修超過110萬部房車和多用途車有關。當時有關車輛的電子變速桿設計有問題,令司機誤以為已把車泊妥而下車,但車輛卻仍溜動。快意佳士拿收到查詢,表示受影響的車主已收到如何正確使用電子變速桿說明書,未能解釋是次意外,亦未知安東的車輛是否受影響型號。



■安東猶哲於新版《星空奇遇記》中扮演Chekov最令人印象深刻。劇照

■安東出事後,可見寓所外的鐵閘被撞至彎曲。美聯社



「在人世太短暫了」

講述人類探索太空的《星空奇遇記》堪稱科幻界經典,自1966年首部劇集開始,至下月上映的電影,已拍成13部電影及6個電視系列。新版《星空》劇組昨日收到消息後紛紛於網上向安東致哀,扮演新版冼樸的美國男星沙查昆圖(Zachary Quinto)寫到:「他是我認識的人之中最開放和求知欲最強的人。他很有才華及有慷慨的心,遠比他的年紀更有智慧,遠比他該走的時間走得早。」飾演Sulu的周約翰(John Cho)和演醫生Bones的Karl Urban亦表示傷心及難以置信。在戲中扮演Uhura的美國女星素兒莎丹娜(Zoe Saldana)知道消息時才剛剛抵達古巴,她透過發言人發聲明表示悲痛欲絕。而執導第一、二集新版《星空奇遇記》的導演J.J.艾布斯(J.J.Abrams)寫到:「你真的很棒、很友善、很風趣,以及有絕頂才華,你在人世太短暫了,很想念你。」撰文:丁焯敏



■《星空奇遇記》眾拍檔昨日在網上悼念安東(左)。劇照

■扮演冼樸的沙查昆圖(右)表示安東求知欲很強,離世得太早。劇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621/196624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380

馮翰銘的音樂星空:用純音樂推動廣東歌文化

1 : GS(14)@2016-08-13 14:50:22

對於熟悉本地樂壇的樂迷來說,馮翰銘(Alex Fung)這個名字應該不會感到陌生。他是個集作曲、編曲、監製和填詞於一身的全才音樂家。在2013年,他從幕後走到幕前,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專輯「Chapters樂章」。事隔三年,Alex再次推出第二張個人專輯「Chapter II– Stars of my Universe」。「Chapter II– Stars of my Universe」是香港現今市場上少有的純音樂改編大碟。Alex挑選了八首耳熟能詳的廣東歌作改編並重新演繹。他揀選的每一首歌都是八、九十年代香港樂壇最輝煌時候的廣東歌,每一首都陪伴Alex成長。他希望以這專輯跟大家分享他的音樂世界:「每一隻歌都是我,更是大家宇宙裏的星星。」對Alex而言,廣東歌更有另一種意義,因為他從小便接觸廣東歌,這令他慢慢了解音樂並開始喜歡音樂這行業。他直言只要自己還在做音樂,都一定會繼續做廣東歌。這次專輯最特別的地方是碟內附有三首歌曲的完整樂譜,樂迷可隨自己喜好跟着樂譜去jam歌。Alex希望藉此專輯推動音樂上的教育並稱這是最直接的教法。他說現在已不能單靠上課跟隨老師指示去聽歌,而應自己去練習實踐。「玩樂器有程度上的深淺,但喜歡玩音樂這回事是沒有分的。每一個人都能以屬於他自己的方法去玩音樂,最重要的是你真心喜歡音樂。」



(全才音樂家Alex Fung希望以純音樂大碟來推動音樂教育。)

(Alex希望以純音樂推動廣東歌文化。)

(Alex說父母和太太是他宇宙裏的星星。)

(特約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12/197333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555

【專題籽】互動街頭藝術 港女自學星空噴畫

1 : GS(14)@2017-01-26 07:44:34

KK只需紙箱、噴漆和工具便可開壇作法,每逢出外表演都要拖半個人高的行李,雖然吃力,可是她依然堅持。



【專題籽:潮女熱學】曾經在網上看過街頭藝術家用噴漆作畫,不消一會便完成星空畫,最近這種街頭藝術亦吹到香港。拿起噴漆的卻是這位身形小巧的女生司徒美君(KK),28歲的她教畫逾十年,自從三年前看過外國街頭星空畫的片段後,便拿起噴漆自學星空噴畫,令她的畫風、藝術觀甚至人生也起了轉變。



請KK為我們即席示範噴畫(spray painting),還以為要搞一場大龍鳳才能完成,可是一噴一刮不到幾分鐘,星空噴畫便告完成。當年她發現這玩意,發覺原來用噴漆也可以這樣玩,不斷睇片自學苦練三年,技術開始純熟,更以噴畫作品參加繪畫比賽。不過噴畫除了要抵受刺鼻氣味,這種技藝亦易學難精,「表面上很容易,可是要噴得很details要花很多工夫,要清楚知道每個步驟,一氣呵成,噴的時候不可猶豫。」



事前需要準備噴漆、勞工手套、廢紙、餅罐蓋及奶粉蓋、鐵鏟和口罩。

咖啡粉膠蓋其實是製作星球的輔助品,再利用鐵鏟勾畫出城市線條。

不用五分鐘便完成星空與城市風景的噴畫。


拿起噴漆感覺像變魔術

噴漆畫技巧在於將油漆層層覆蓋再刮掉適當的部份,像變魔術一樣。噴畫的輔助工具其實是奶粉蓋、乾罐蓋等圓形的日常用品,不過最難控制的就是噴漆時的力度,不能像繪畫,可輕易控制畫筆的筆觸。噴畫技術在香港尚算新鮮,有朋友問KK為何不在街頭擺檔?她說政府對藝術創作的配合不足,加上香港人崇外,不會覺得香港女生能有多厲害,因此至今還是沒信心在街擺檔,於是她決定以另一方式走下去:在不同大學、手作市集及藝墟駐場表演。她直言家人反對她噴畫,當初惟有在走廊和空曠地方練習,發覺有不少香港人看她表演,「香港人的接受能力其實很高,不論小朋友、青少年或大人都對噴畫感興趣,我希望對方有份參與整個作品的創作過程,這才是真正互動的街頭藝術,也是與外國藝術家不同之處。」



擺檔時會邀請大家一起創作,或許這是最貼地的藝術交流。

她想不到很多年輕學生會主動走過來看她表演。

最初接觸星空畫,她便創作與香港有關的主題,這幅是香港會展夜景的作品。


欣喜家長支持小朋友參與

經過多次擺檔,最令她驚喜的是,很多家長大膽地讓小朋友主動接觸這門藝術。她一直研究和發掘更多噴畫的可能性,嘗試加入不同媒介,更推出postcard版的星空畫,讓途人可以更便宜的價錢買下作品。



最近應邀擺檔,以星球為主題的作品還是最受歡迎。

接觸噴畫藝術前,KK的畫風原本是追求仔細的人像油畫。由於噴畫藝術不太注重細節位,她覺得更適合自己「膽粗粗」的性格。

每次擺檔時,她都會放置一本簿讓大家留言,成為對她的一種鼓勵。

記者:畢慧婷攝影:劉永發編輯:伍德良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4/199063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036

【專題籽】不因失明卻步 盲人觀星營創辦人:星空沒有遠離我

1 : GS(14)@2017-12-18 04:14:18

莫儉榮(Kim)從小熱愛星空,因而七年前開始創辦盲人觀星營,希望帶動更多傷健人士出外感受世界的事物。

【專題籽:港情講趣】數十個帳篷整齊排列在營地裏的大片草地上,眾人興致勃勃,靜待入黑後的天空,可惜這天多雲,沒有日落的痕迹,白天悄悄轉黑夜。營邊擺放了十多支天文望遠鏡,香港傷健共融網絡總幹事、「盲人觀星傷健營」創辦人之一的莫儉榮(Kim)由領跑員嚴惠茵(Veronica)帶領,徐徐走向其中一支,觸摸着天文望遠鏡的各部份,儘管看進鏡內,眼前是漆黑無光的景象,那股自身散發的光芒,卻耀眼得足以照亮身邊的人。


初次與Kim見面,就在這個一年一度的「盲人觀星傷健營」的活動上。Kim是其中一位參加者,同時是觀星營的創辦人之一,年屆53的他,走過半百人生,從小與星空結下不解之緣,「雖然我看不到,但我覺得星空沒有遠離我。」60年代末,Kim在獅子山下的木屋區度過他的童年,生來視力正常,抬頭是一望無際的天空,事隔數十年,童年記憶歷歷在目,「當時的星空真的很漂亮,每逢農曆八月十五哥哥會帶我上山賞月,那種感覺很濃烈,星空中的黑與光有極大的對比。」六歲,因一次右眼劇痛未有及時治理,他失去了右眼的視力,後入讀了心光盲人學校,那時候他弱視,其他同學大多是完全失明,年少的Kim與同學站在露台上,望向薄扶林低密度建築上的一片星空,用最純粹的方式,把眼前的星光種在他們的心裏,「當然我不知道那些是甚麼星,因為沒有這個知識,但我會描述給他們聽,這顆星很大很亮、會移動似的、有幾顆一排的、有幾顆像水晶燈的。」

13歲左眼失明 憑氣味辨識車站

13歲的某夜,意外被患夜盲症的同學撞倒,左眼視網膜脫落,可惜手術失敗,僅餘的左眼視力也離他而去,沒有崩潰,卻是從有到無的無奈,讓他沮喪得整整一個暑假足不出戶,不願面對漆黑一片的生活,直至他開始意識到,這樣太浪費他的青春和精力,他花了兩年時間適應失明的生活,用聽力取代視力,甚至連嗅覺也變得靈敏,「以前沒有冷氣巴士,我會憑氣味辨識車站,經過九龍城有許多街邊檔,聞到炸魚蛋、煎釀三寶的氣味,我就知道到了九龍城,四個站之後就回到家附近的車站。」慣了用眼讀凸字,雙目失明後只好學習以觸感認字,也是另一挑戰,「同學可以一分鐘摸4、50個字,我一分鐘才摸到20個字,好蝕底,好輸蝕。」惟有靠自己努力,不斷讀書練習摸凸字,學校圖書館裏的書,只要有字的他都看完,他甚至慶幸失明反而令他專注讀書,在心光盲人學校考第一,入讀聖保羅書院,才得以繼續接受教育。

加入觀星學會 憑記憶聯想星圖

入讀中學後,同學邀請Kim加入觀星學會,他當下的第一反應是訝異,「我看不到的,怎樣觀星,你逗我嗎?」換來的回應卻窩心,「放心,我們會拖着你到郊外。」他才理解,失明人士不應只留在家裏,望着窗外觀星,即使看不到,也要去理解現實世界中,觀星是一件怎樣的事情。同學在他的手掌上比畫,又會用筆在紙上畫一條深刻的痕,教他「觀」星,Kim不是先天失明,所以他憑以前依稀的記憶聯想,在心裏產生了星圖。觀星的時候,他感受到與星空的距離很近,在同一天空下,郊外有昆蟲叫聲、風聲交織成的交響樂陪着觀星。活動舉行了八年,晚飯過後,香港太空館安排助理館長陳俊霖先向參加者講解基本觀星知識。在攤位擺放特製工具如天球模型和星圖,讓盲人用觸感感受星空。有人取笑「盲人觀星」,有人覺得是噱頭,Kim沒有氣憤,淡然道:「如果只是噱頭,不會有2,000人參加,有誤解很正常,因為大家沒有機會接觸盲人的生活。」大眾不理解,盲人也會因自身障礙而避開很多事情,「不要因為自己失明,有個『觀』字就不去接觸,就算健全人士也只看到星光,不是星星,看到與看不到之間,人的創意、浪漫感和想像力就在那兒。」我問他最喜歡哪個星座?他想也不想便說:「飛馬座,我最喜歡它奔馳的樣子。」跟他的人生一樣,失去視力無阻他一直奔馳,這晚觀星後,翌日一早便出發去跑馬拉松,接着的星期要參加毅行者,註冊社工、十大傑青、科研工作、盲人體育會、社區服務,他的人生,比許多人的人生還要精釆,他始終感謝接受過教育,「失明並不是最可怕,如果一個人心盲了,沒有知識做一個文盲,更可怕。」


「盲人觀星傷健營」發展至今年第八屆,吸引身體患有不同殘障的人士一同參加,包括聽障、智障、肢體傷殘人士等。

香港太空館安排十多部天文望遠鏡,讓參加者有一個真切的觀星體驗。

觀星期間,太空館助理館長陳俊霖(左)在場為Kim解釋天文望遠鏡的用法和原理,Kim像個好奇的小孩一樣,躍躍欲試。


Kim並非先天失明,他摸星圖時會回憶以前看過的星空,用想像力聯想景象。

天球模型讓盲人了解星球的不同質感。

Kim喜歡看球賽,旁述員的生鬼腔調令他投入球賽,他說:「不要因為自己失明,聽到觀字就不去接觸一些事物」。


雖然看不見,但他摸着望遠鏡說:「起碼知道其他人在現實中怎樣觀星」。

Kim(後排右二)中學畢業後在社會工作了數年,受當時的上司鼓勵考入香港浸會大學社工系,31歲大學畢業,現為一名註冊社工。

Kim(右二)在1999年更取得十大傑青。



facebook:盲人觀星傷健營記者:鄧天蔚攝影:張志孟(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13/202424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4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