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4月12日)早盤滬深兩市雙雙低開,滬指弱勢震蕩,創業板指則低開高走。盤中,周期股持續走弱,滬指再度回到3200點下方;醫藥股持續走強,創業板指站上5日線。至今日午間收盤,滬深兩市股指雙雙收跌,滬指失守20日線,創業板指微幅上漲,兩市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縮量。
盤面上,保險、醫療器械服務、無人零售等板塊漲幅居前;視聽器材、水泥、煤炭開采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滬深股市上午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88.97點,下跌19.11點,跌幅0.6%,成交額1,040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762.51點,下跌45.86點,跌幅0.42%,成交額1,365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35.9點,上漲1.27點,漲幅0.07%,成交額519億元。
資金方面,央行今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因今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凈回籠200億元。
熱點板塊:
保險相關個股今日早盤表現強勢,香溢融通、民生控股、江蘇租賃、陜國投A漲停,熊貓金控漲逾7%,天茂集團漲逾4%,九鼎投資漲逾3%。
醫療器械服務概念今日早盤表現活躍,陽普醫療、覽海投資漲停,東富龍、尚榮醫療漲逾9%,開立醫療漲逾6%,萬東醫療、星普醫科漲逾5%。
跌幅榜上,視聽器材、水泥、煤炭開采等板塊跌幅居前。
消息面:
1、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三部委印發《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對測試主體、測試駕駛人、測試車輛等提出要求,明確省、市級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可自主選擇測試路段、受理車輛申請和發放測試號牌。這意味著,“無人”駕駛汽車有望在更多實際道路測試。 規範指出,測試車輛是指申請用於道路測試的智能網聯汽車,包括乘用車、商用車輛,不包括低速汽車、摩托車。5月1日起施行。
2、發改委發文稱,引入民資外資,完善治理結構,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推進。下一步,將繼續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要求,支持民資外資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認購可轉債、股權置換等多種方式,參與中央、地方各級國有企業改制重組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資擴股以及企業經營管理,進一步健全規範各類資本的退出機制,完善改革配套政策,確保各類資本自由進入、無障礙退出,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各類所有制資本共贏發展。
機構觀點:
銀河證券指出,中美貿易摩擦進入“暫時休戰”中,投資者的擔憂情緒緩解。伴隨 A 股納入 MSCI 指數近在咫尺,疊加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後期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對中長期行情仍保持謹慎樂觀。近期走勢應繼續關註中美貿易戰進程的演進,包括政策面變化、市場情緒變化以及股市方面的動態。
開源證券認為,新經濟主題在躁動過後正日益受制於市場整體的流動性壓力,後市相關主題的分化將是大概率事件。不過市場中低估值股票較多,很難有較大作為。依然堅持後市熱點會輪動交替,中國經濟步入到由大變強的新時代,行業集中度提高、龍頭化是必然趨勢。關註獨角獸、高科技、北鬥導航、稀土材料、5G 通訊、軍工等板塊。
周五(5月4日)滬深股指早盤雙雙低開後橫盤震蕩,滬指在3100點附近反複拉鋸。午後,醫藥股漲幅有所收窄,種植業板塊、軍工板塊等相繼拉升,滬指下探5日線後企穩,創業板指跌破20日線。至今日收盤,滬深兩市股指紛紛收跌,兩市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顯著縮量。
截至滬深股市全天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091.03點,下跌9.83點,跌幅0.32%,成交額1,484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426.19點,下跌32.43點,跌幅0.31%,成交額2,119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14.85點,下跌11.94點,跌幅0.65%,成交額761.7億元。
盤面上,鈦白粉、醫療器械服務、種植業等板塊漲幅居前;數字中國、網絡安全、國產軟件等板塊跌幅居前。
資金方面,滬股通凈流出4.09億元,深股通凈流出7.87億元。另外,央行今日開展20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凈回籠400億元。本周,中國央行累計開展270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本周累計有3800億元逆回購到期,本周實現凈回籠1100億元。
熱點板塊:
醫藥醫療股今日再度表現強勢,其中醫療器械服務概念表現最為活躍,正川股份、金域醫學漲停,凱利泰漲逾7%,英科醫療漲逾6%,開立醫療、新華醫療、通策醫療、昭衍新藥漲逾5%。
種植業板塊今日午後拉升,香梨股份漲逾6%,萬向德農漲逾4%,北大荒、敦煌種業漲逾3%,農發種業、隆平高科、新農開發漲逾2%。
跌幅榜上,數字中國、網絡安全、國產軟件等板塊跌幅居前。
個股監控:
消息面:
1、近日,國務院《“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中期評估工作全面啟動。按照要求,本次規劃評估工作將加強組織領導,明確時間節點,創新評估方式方法,加大調研力度。開展此項評估,將為我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理清知識產權工作新思路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撐。
2、據財政部4日消息,截至4月底,2018年中央財政補助地方專項扶貧資金1060.95億元已全部撥付完成,比上年提早了近兩個月。財政部要求,各地要積極支持83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連片特困地區縣統籌整合使用資金,資金使用要與脫貧成效緊密掛鉤。
機構觀點:
網信證券指出,三大股指今日仍以震蕩整理為主,需要註意震蕩反複走勢,關註下方均線支撐。操作上,可適當輕指數重個股,合理控制倉位,精選板塊個股逢低吸納。適當關註車聯網、互聯網醫療、合資券商、部分芯片、部分高送轉、稀土、上升形態完好藍籌(周期資源)等,註意回避妖股、高位股、解禁減持、業績不及預期、醫藥生物等板塊個股回調風險與補跌壓力。
廣證恒生認為,5月,MSCI時點將至,增量資金候場,北向資金“抄底”進程提速,或更青睞於盈利能力強的大市值股,藍籌板塊在經歷了較大調整後有望在 MSCI 的催化劑下展開結構性修複行情。風險釋放後,一些業績優良、前期調整充分的藍籌股性價比再次提升,但在目前大盤趨勢向下的格局未反轉前,建議投資者需高度謹慎,把握低吸反彈機會。
周五(5月25日)早盤滬深兩市雙雙低開後繼續橫盤震蕩。盤中,金融股、周期股、地產股等紛紛跳水,滬指快速下挫;芯片、網絡安全等概念股持續走弱,創業板指跌逾1%。臨近午盤,次新股、醫藥股、自貿區概念股等迅速走強,兩市股指跌幅紛紛收窄。至今日午間收盤,滬深兩市股指紛紛收跌,創業板指失守60日線,兩市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放量。
盤面上,汽車零部件、啤酒、白酒等板塊漲幅居前;數字中國、國產軟件、集成電路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滬深股市上午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52.35點,下跌2.3點,跌幅0.07%,成交額941.6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518.02點,下跌46.11點,跌幅0.44%,成交額1,355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19.83點,下跌18.57點,跌幅1.01%,成交額489.6億元。
資金方面,央行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今日無逆回購到期。
熱點板塊:
汽車零部件概念今日早盤表現強勢,躍嶺股份、萬通智控、欣銳科技、貝斯特、科華控股、鐵流股份、日盈電子、隆盛科技、亞普股份、中馬傳動等10只個股漲停。
啤酒股今日早盤表現活躍,燕京啤酒漲逾3%,青島啤酒、珠江啤酒漲2%,惠泉啤酒、重慶啤酒、西藏發展漲逾1%。
跌幅榜上,數字中國、國產軟件、集成電路等板塊跌幅居前。
消息面:
1、日前,大唐移動與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在北汽集團測試道路區域進行了基於5G優先技術和無人駕駛技術的首次實地測試。依靠網絡側的高可靠性感知,實現了L3級別的車輛編組行駛。智能網聯車全程無人為介入完成了測試,全程無通信中斷和數據重傳丟包。圓滿完成智能網聯車聯合測試的首個測試目標。
2、為抑制房地產開發土地出讓溢價異常,大連出臺《關於調整租賃住房配建範圍和比例的意見》,擴大租賃住房配建範圍,提高配建比例,最高達30%;土地溢價率最高上限設定70%,達到上限後競配建租賃住房面積。同時,為了鞏固限購等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效果,約談房企和中介機構,穩定房價,並將嚴懲散布限購謠言者。
機構觀點:
華融證券指出,供給側改革有力的清退落後產能,而需求側保持了較好韌性,宏觀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基本面上對上市公司業績有一定支撐。但資金面和市場情緒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獨角獸上市短期內對場內資金的抽水影響更為明顯。去杠桿緊信用的環境下,違約事件頻發,市場情緒偏謹慎應對。建議投資者仍保持謹慎樂觀,適當參與超跌反彈個股和醫藥板塊趨勢行情。
方正證券指出,近期,A股量能難釋放,當前流動性難以推動A股走出系統性行情,但A股肩負著穩股保匯的重任,又讓大盤難以形成趨勢性下跌,區間震蕩整理、時空轉換還是大盤運行主基調。短線大盤有望技術反抽,但反抽空間也有限,個股結構性行情為主。操作上,建議逢低關註生物醫藥、國改、軍工及底部形態較好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