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中國改名微軟在線,支撐整個微軟轉型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16/146802.html
i黑馬導讀:10月15日,MSN中國更名為“微軟在線”,大家平時稍熟悉微軟中國,怎麽又出來個微軟在線呢?這麽去理解,微軟在線更像一家“廣告營銷公司”,不負責具體產品研發,更多的是推廣微軟的在線產品、業務。未來微軟的全線產品中,都將有它的廣告,其中包含括MSN中文網、必應搜索、Xbox One、Skype等。以下為微軟在線中國總裁劉振宇口述:微軟在線是個公司名字,不是產品,不是產品線,也不是部門,是一個五五分的合資公司,外商投資互聯網,這是國內第一家。
互聯網的性質沒有變,說到模式競爭,大家會把MSN跟新浪、騰訊等四大門戶比。我想說,正是因為競爭,互聯網才有蓬勃發展的十年。
並且,現在是新時代,我怎麽布局移動互聯網?這主要考慮兩個層面。第一個是PC互聯網,桌面產品如何適應移動互聯網?第二個是,新興的APP以智能手機為依托,完全是新的移動屬性。對我來講,不會放棄曾經在PC互聯網的積累,繼續做好內容平臺。方法有大數據、人工編輯、界面優化等,這些同時會不斷有移動基因生長。
說搜索引擎也好,skype也好,今天不光在PC上使用,也能在移動端使用,不僅限於自己的,還包括iOS、安卓。從Windows操作系統講,一定是從智能終端開始,移動端如何拓展新的產品形態、商業模型,這是我非常關註的點。
在商業模型上,操作系統內廣告、應用內廣告,在國內已經推出,未來會不斷以智能終端為依托,推出更多產品形態。我們十年前就進入中國市場了,這回把MSN中國更名為“微軟在線”,是我們調整戰略布局的表現形式,最根本的一點,是從傳統的一兩個單品,轉變為支持微軟所有產品,這是決策的改變。其中通過互聯網廣告實現商業化,是核心的一點。
未來十年,整個產品線會橫截面式地去支持。以Xbox為例,大家知道,它的模式是用戶買終端,用戶玩遊戲,除此以外,遊戲內置廣告是非常重要的形式,當你去玩足球時,遊戲賽場的欄桿上會有阿迪達斯。我們還會依托windows phone的終端,以移動廣告的形式推動業務增長。
下一步,不光是我一家,還需要更多第三方產品。因為在廣告里,還有個聯盟的概念,通過聯盟去營銷更加廣泛的產品形態,這是我們打造新的生態系統的想法。
金磚之父:巴西和俄羅斯再不爭氣 金磚四國得改名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20
首創“金磚國家”(BRIC)一詞的前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奧尼爾(Jim O'Neill)近來警告,如果今後三年巴西和俄羅斯未能重振經濟,到2020年,這兩國可能從金磚國家的代稱中除名。
據彭博報道,當被問及是否還會像2001年那樣,以金磚國家一詞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共同比作新興市場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奧尼爾在郵件中這樣回複:
“如果未來三年巴西和俄羅斯還是這樣,2019年我就可能只說‘IC’(中印的簡稱)了!”
奧尼爾預計,金磚國家很難全體重現本世紀前十年那樣出眾的經濟增長。一些過去有力推動增長的力量如今不複存在。
彭博調查經濟學家預測中值顯示,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將分別為7%和5.5%。若計入俄羅斯的經濟增長,金磚四國的整體增長率將下降1.8個百分點。若計入巴西,整體增長率會降低不到1個百分點。
2007年,俄羅斯與巴西的GDP增長率還分別高達8.5%和6%。巴西從2011年起經濟增長持續下跌,年均增長率不足2%。去年遭受西方最嚴厲經濟制裁後,俄羅斯經濟形勢加劇惡化,去年11月GDP增長同比下滑0.5%,為2009年10月以來首次同比增長下滑。俄羅斯經濟部將去年的GDP增長預期由1.2%下調至0.5%,還預計今年會經濟衰退,全年GDP增長將下降0.8%。
下圖可見包括南非在內的五個金磚國家GDP年增長率走勢。

不過,奧尼爾預計今年巴西和俄羅斯的經濟增長將有所回升,將使金磚國家2010-2020年這十年的年均增長達到6%左右。這一經濟增長水平仍比G7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平均增長高一倍多。
奧尼爾仍樂觀預計,金磚四國占全球GDP的比重還會“急劇攀升”,因為中國和印度這十年的經濟前景可能比此前十年更光明。在中印帶動下,金磚國家還將“輕而易舉”地成為全球經濟最大的正面主導力量。
奧尼爾認為,中印兩國的消費能力將對全球消費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中國經濟增長7%,每年全球名義GDP可增加約1萬億美元。以購買力衡量,中國經濟增長為全球經濟產出帶來的增量是美國的兩倍,印度帶來的這類增量是英國的兩倍。
奧尼爾還認為,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預示著這四國的全球經濟影響力會提升。他預計,到2035年,金磚國家的經濟體量將和G7平起平坐。2027年中國將超過美國,印度可能在2017年以前超越法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古永鏘談改名:優酷土豆已不能概括公司現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6321.html
古永鏘談改名:優酷土豆已不能概括公司現狀
一財網 劉佳 2015-08-06 21:09:00
“現在行業已經到了臨界點,加上90後、00後的用戶變化和自頻道的崛起,現在看到了更多的市場機會,而優酷土豆已不足以概括現在的業務,所以更名為合一集團。”古永鏘對記者說。
“這是我最後一天用優酷土豆的名片了。”8月6日,穿著印有“合一”字樣T恤的古永鏘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這一天,創立10年的優酷土豆集團更名合一集團,為此古永鏘特地印了一套新的名片。
事實上,合一的名字由來已久。在2005年創業時,優酷的註冊公司就是合一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而把“合一”從幕後擺到臺前,古永鏘告訴本報記者,和企業自身的成長有關,優酷土豆早已從此前的視頻媒體成長為一個包括視頻網站、點播平臺、制作系統等在內的生態系統的公司。
“現在行業已經到了臨界點,加上90後、00後的用戶變化和自頻道的崛起,現在看到了更多的市場機會,而優酷土豆已不足以概括現在的業務,所以更名為合一集團。”古永鏘對記者說。
一位優酷高管對記者評價,在更名背後,優酷已經不再把自己定位一個純視頻媒體,它的戰略定位從流量考慮轉向了“三個考量”:用戶的忠誠度、訪問時長和 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
.jpg)
更名背後:風向變了
“合一”的名字要追溯到2005年古永鏘“閉關”時。
這一年,時任搜狐總裁的古永鏘向張朝陽遞交辭呈。他後來將這一年稱作“閉關”,除了上網、去環球旅行,他還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準備創業。
“合一的名字就是在我2005年閉關大半年時想出來的,因為多屏合一的機會太大,當時腦子里都沒有優酷這兩個字。”古永鏘對記者說,“當時我很驚訝(合一)這個名字居然可以註冊。”
但假設當時創立的視頻網站叫“合一網”,聽上去有點怪。它並不像是一個公司的名稱,而是一種價值觀。特別是在當初視頻行業發展初期,沒有太多融合,做純粹的視頻分享網站也難以做大。而後來起名的‘優酷’則是創業團隊一起投票的名字,意為希望幫助用戶找到最酷的視頻,是B2C的品牌。
品牌價值的轉換往往需要時間和成本。古永鏘對記者強調,“合一”是從集團層面的一個B2B品牌,而優酷、土豆兩大視頻網站並不會改名,二者仍是合一集團面向B2C的品牌 。
在改名的背後,古永鏘判斷,視頻行業的風向變了——從2005年到2014年間,視頻純媒體時代下的流量導向、傳統內容和以硬廣為主的變現模式都將被顛覆;而合一希望打造圍繞人的生態,“包括文化產業的愛好者、創業者、從業者。”
一方面,用戶的忠誠度、訪問時長和標誌用戶含金量的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正變得越發重要,與UV(獨立訪問用戶數)和VV(視頻播放次數)共同構成了衡量生態價值的指標,用戶中的重度粉絲和廣度粉絲以及變現能力比流量更值得追求和關註。
其次,技術門檻的降低和用戶擁抱視頻的熱情將點燃自頻道爆發的引擎,讓網生內容空前繁榮,超過版權等傳統內容是必然趨勢,無論是文化娛樂的愛好者、從業者還是創業者都將成為網生內容生產的主體。
第三是變現模式上的改變。網生內容已催生內容營銷收入的穩定增長,目前優酷土豆內容營銷的收入已過億,用戶業務收入實現了連續五個季度增長50%。古永鏘判斷,三年內,用戶收入+內容營銷必將超過傳統硬廣從而走向持續盈利的發展新階段。
為了擁抱這一變化,今年年初合一集團內部組建了6大BU和9大中心。一方面,在於構建去中心化的組織結構,來激發團隊活力、擁抱變化,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合計劃”尋找內容、硬件、遊戲、運營商等領域的合作夥伴,同時以戰略投資催生網生內容,其技術開放平臺將為自頻道主提供從創作、用戶運營到收入的全程服務。
3年投資100億做網生內容
在優酷土豆更名同一天,合一集團一口氣公布了五筆投資和3年投入100億的計劃。
五筆投資分別為加意新品、容藝教育學校、AcFun、著迷和羅輯思維。
其中,作為創意生活品牌,加意新品將圍繞優酷、土豆雙平臺上熱門的視頻內容進行衍生品開發,同時支持合一集團視頻電商的戰略,開發豐富的創意產品;容藝教育學校則與合一集團聯手啟動“造人計劃”,首期將圍繞音樂、遊戲、動漫等方面進行網生內容人才培養;與彈幕鼻祖、二次元聖地AcFun的合作,重點將在自制動漫影視劇、IP全產業鏈開發等各個領域展開;著迷則剛剛完成由合一集團領投的C輪融資,憑借其專業的泛遊戲用戶及內容運營能力,在遊戲內容層面與優酷、土豆形成互補,共同深耕遊戲視頻生態;羅輯思維作為已經擁有百萬級粉絲的知識型PGC(專業合作夥伴產生內容),將與合一集團在知識、教育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來自合一集團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優酷、土豆的網生內容流量占比已超過50%,每月自頻道播放數已超過100億次,每分鐘可產生30小時的網生內容,過去一年間發布內容的自頻道數超過1000萬,並且這些數據以成倍的速度刷新,意味著自頻道的發展進入爆發階段。
目前,在優酷、土豆平臺上已經產生了暴走漫畫、羅輯思維等10家估值過億元和超過50家估值過千萬元的自頻道。
在此基礎上,古永鏘宣布將在3年投入100億元打造三大計劃。其中“新人計劃”旨在產生10萬個擁有千人粉絲團的自頻道,“萬萬計劃”旨在產生1萬個月收入過萬的自頻道,“颶風計劃”旨在產生100個估值過億的自頻道,共謀萬億市場。
不過,去年合一集團收入在40億人民幣左右,是否能夠承擔投資壓力?
對此,古永鏘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三年投資100億是可能的,未來網生內容的收入來源不只是硬廣,還有更多盈利模式和營銷方式。此外,合一所投資的公司求質不求量,但會保證資金充裕。
而對於外界的資本運作傳聞,古永鏘並未直接回應。但他強調,產生價值的資本運作是應該思考和推動的,如果能實現雙贏和更大市場前景,大的戰略並購依然有意義,視頻行業接下來會繼續往整合方向走。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樂視啟用新LOGO 樂視網改名樂視視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12/153740.shtml
導讀 : 除了更新logo,樂視旗下樂視網也宣布更名為樂視視頻,啟用價值千萬美金的頂級域名Le.com。
i黑馬訊 1月12日消息,今日下午,樂視發布了樂視生態及7大子生態的全新Logo。“TV”已經徹底從樂視的標識中褪去。
全新的樂視品牌LOGO“LE”由L 、E兩個字母組成。構成“LE”的四個筆劃,代表著樂視生態中的四層架構: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品牌LOGO中間交疊的圓點,象征著貫穿、撬動整個生態的關鍵:eui和廣大樂迷藍、紅、綠三個顏色,再加上包容一切的灰色,分別代表著科技、文化、互聯網在樂視生態中的融合。
除了更新logo,樂視旗下樂視網也宣布更名為樂視視頻,啟用價值千萬美金的頂級域名Le.com,並推出“內容聯結用戶、開放打造服務、全球化共享”三大戰略。據樂視方面透露,字母域名le.com的註冊日期是1995年的3月4號,距今已有20年時間。因為2字母域名的資源有限,兩個字母組成的域名價值不菲。
發布會上,樂視也推出一款65吋超級電視X65,定價4999元。超級電視X65采用65吋超高清4K屏幕,搭載4K智能電視芯片Mstar 6A928,4核1.4GHz以及4核Mali T760 頂級旗艦GPU,3GB超大運行內存+16GB高速閃存,支持60幀H.265/HEVC格式4K視頻硬解。
據樂視官方透露,2015年,樂視超級電視銷量超過300萬臺,樂視超級手機銷量超過400萬臺。預計在2016年,分別達到600萬臺和1500萬臺的目標。
拯救那些奇葩公眾號,改名能否改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25/158386.shtml
拯救那些奇葩公眾號,改名能否改命?
南七道
公眾賬號可以改名,為營銷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手段和方法,但是過度營銷會使用戶對微信公眾平臺的興趣和信心會大大降低,從而直接損失用戶粘性及日均使用時間。
文章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南七道(ID:nanqidao)
微信公眾平臺正式發布公告,開放公眾號改名功能,一時間2000萬微信公眾號被打了一針雞血,廣大用戶奔走相告。
不過冷靜想一下,什麽樣的微信公號會選擇改名呢?難聽的,不好寫的,還是名字不夠響亮的?
比如,羅輯思維改成“邏輯思維”你會覺得更有邏輯嗎?老金扯談變成“老金扯淡”的話會開始瞎扯淡嗎?插坐學院變為“插座學院”真的不會成為賣插座的?
微信公眾號可以改名,這就像世上突然有後悔藥賣了。不過這後悔藥吃了,真的有用?
盤點那些“有缺陷”的名字
如果說,被咬了一口的蘋果不是缺陷,而是上天看你太完美。
那麽,名字沒起好就真的是一種缺陷了。
在演藝界,許多明星改名之後似乎就能火了,改名等於改命?
微信公眾號也是一樣,在各號林立的微信生態圈里,雖然內容決定勝負,但是名字絕不容忽略。即便現在很多號做得很成功了,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情況。
名字容易被認錯案例:羅輯思維、插坐學院、老金扯談、啖書局
羅振宇本人有表示過曾後悔用“羅輯思維”這個名字,因為在微信搜索的時候很容易打錯字,會在輸入法的幫助下順手打成詞組“邏輯”,而打“羅輯”這兩個字的時候,不能打詞組要拆開打,即便現在輸入法比較智能,也不足以記住我並不常用的“羅輯”,這就給整個添加搜索過程制造了不少麻煩。
“生煎孢子”,第一次聽別人談論這個號的時候,覺得這個號口味真接地氣,然後很自然地搜索起了“生煎包子”,並一度被以下出現的內容深深吸引:

聽說“插坐學院”的時候,搜索“插座學院”怎麽都搜不到,一度以為被封號。
老金扯談也是個知名營銷人老金的公眾號,但是“扯談”總感覺很別扭,換成“扯淡”是不是好點?
啖書局是一個推薦新媒體、商業和互聯網方面的公眾號,但是你記不記得“啖”到底讀什麽音?反正我是又忘了。
名字太長的案例:一條特立獨行的廣告 (9個字)、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10個字)、創業者沈鵬-產品、市場、雲科技 (13個字+3個標點)
名字太長不僅不容易記憶,而且在添加的時候,也很不方便,看到第三個名字的時候我就止住了搜索的欲望。
翻看新榜上的公眾號50強榜單,超過5個字的公眾號非常幾乎沒有。


中英文混搭案例:行動派dreamlist、趁早SHAPEYOURLIFE、LateNews by 小晚、地平線NONFICTION
這些加英文的名字很可能是因為中文字符名稱已經被搶註了,但是中英文輸入的切換其實在手機上是很不方便的,LateNewsby 小晚是位財經雜誌的知名記者,這個公眾號不僅中英雙文,居然還加了空格,難道是任性?
用字太生僻案例:深夜發媸
可以說通過這個公眾號,我才是又認了這個字。“媸”的本意是“醜陋”,作為一個時尚號,大概發“吃”或者發“癡”都會比這個更好理解。
不過這種情況下,這個號還是被徐老師做得風生水起。
開始沒定位好案例:張記雜貨鋪
最開始《從零開始做運營》的張亮老師開這個賬號比較早,可能也沒想到自己後來會做起運營,早期還分享很多其他的內容,比如健身美食,這個名字到後期發展就有點吃虧。
相比之下,韓敘老師的“運營狗工作日記”名字就更好一些,定位和名字一致,清晰容易理解,只分享運營經驗,文章質量也高,關註者眾多。
名字真的夠奇葩案例:反褲衩陣地、非正常事件研究中心、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菊花寶典
這些名字有夠逆天,內容也都別具一格,不過名字太誇張也會有危險,比如“菊花寶典”的微信號已被河蟹。
以上這些取名或許都想“別出心裁”,但是容易打錯、增加搜索門檻或者聽起來讓人不知所雲,會損失不少潛在關註用戶。
國外吸睛的社交大號怎麽取名字
在眾多的社交網站上有許多火爆異常的賬號,無非是一些明星的賬號,或者是一些最熱的話題。但也有一些賬號因為奇葩的名字而走紅,或者是因為有趣的內容而吸粉眾多,看看起一個好的名字究竟有多麽重要。
@You are dog now


生活從不缺腦洞和惡搞,比如Twitter上一個名叫“You are dog now”的賬號就一夜爆紅。它唯一技能就是“把你變成狗......”。別誤會,其實這個賬號是這樣玩的:上傳一張你的照片並@該賬號,你就會得到一張跟你外形、神態、背景、衣飾都極為相似的狗照片。
@ratemytoast
這個賬號在Twitter上也是很火,但是單看名字翻譯過來只是.“給我的烤面包打分”。額,確實不理解,一個烤面包有什麽好打分的,不過看到圖的時候,似乎有那麽一點理解了,因為圖里全部都是美食。
這個博主的評分風格基本上就是無厘頭,而且再加上一點小毒舌,不過內容都是針對網友投稿的烤面包的。博主會根據面包的樣子給面包打分,有的還會順便附贈幾句評語之類的。
請看滿分作品:

下面是0分作品:

@animal edit
如果說前兩者沒什麽好稀奇的,那麽這個就絕對是腦洞大開的賬號之一了。對於這個世界上的物種我們都還沒能了解全,現在就會有新的一批人利用高科技的合成技術創造一些新的物種。這個賬號基本上將所有可以想象到的物種都隨機組合了一遍,難怪被稱之為動物界的合成大師。

被玩壞了的獅子頭

扶額,簡直不忍直視

這就是傳說中的一臉懵逼......
@Bootsowen
從名字的意思理解是長了腳的洗衣機,但其實這個賬號專門用來錄制破壞舊洗衣機的視頻。在視頻中,有人將磚頭等硬物放入洗衣機內,打開開關,你就能看到一個跳脫的洗衣機。


改頭換面之後,微信公號更好賣身了?
手機里關註的公眾號已經自動帶上了許多小紅圈,即便是一個強迫癥患者,該配合你點開的我還是選擇視而不見。
隨著打開率一度下滑到不足10%,微信公眾號的馬太效應也越來越明顯。羅輯思維、papi醬、占壕、咪蒙這些頭部賬號依舊興盛,篇篇閱讀量不菲,各種文章里他們的身影也是隨處可見,比如現在你看到的就是。但是不少處在不起眼的中長尾賬號卻面臨不小困境,許多也已成廢號或者僵屍號。
此時的改名機制無疑會給他們打一針興奮劑,讓這些賬號可以重新進行名稱和內容定位,煥發出更多的活力和價值。許多名字有缺陷的或者是想轉型的賬號可以重新開盤。2000多萬駐紮在微信的自媒體者們肯定會出現資源再整合,“好學生要帶著差生玩”。
有人在幾年前就做起了公眾號交易的機會,幫助那些產能不足,商業模式不清晰、不能套現的公眾號尋找新的接盤俠。通過改名字,新包裝,現在會更好賣。


在一個SNS平臺中,幽默搞笑、情感、體娛類等類型的公眾號是最容易傳播和積累粉絲的,如果可以改名,很容易出現一個這些類型的公眾賬號被收購,然後改名,開始正式做企業公眾賬號。比如成龍語錄積累了很多粉絲,然後霸王收購了該號,用成龍代言的霸王洗發水開始營銷。

不過,公眾賬號可以改名,為營銷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手段和方法,但是過度營銷會使用戶對微信公眾平臺的興趣和信心會大大降低,從而直接損失用戶粘性及日均使用時間。
也就是說,我公眾號都打開了,你就給我看這個?
並且,多數自媒體都是個人身份在運營維護,有的擁有不少百萬粉絲級別的賬號,部分賬號名字雖然有缺陷,但是公眾也已經熟知,如果改名會不會適得其反帶來不適應?
[本文授權轉載自南七道(ID:nanqidao),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筆i黑馬立場,題圖來自123RF。]
微信公眾號
改名
案例
贊(...)
分享到:
被借殼的大楊創世要改名了:擬更名為“圓通速遞”
大楊創世20日公告,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 並於 2016 年 9 月 13 日取得中國證監會對重大資產重組的 核準。上市公司將原有正處於轉型期的業務整體出售,並將持有圓通速遞有限公司100%股權。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戰略將發生重大變更。
在本次交易完成 後,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蛟龍集團,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喻會蛟、張小娟夫婦。
為適應公司發展需要,公司擬將公司中文名稱變更為“圓通速遞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變更為 YTO Express Group Co.,Ltd.,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圓通速遞”。
與美新總統切割 “特朗普大廈”要改名
盡管特朗普贏得了總統大選,但在紐約,有3棟“特朗普大廈”(Trump Place)卻急著要與新總統劃清界限。
當地時間16日,紐約哈德遜河邊的3棟“特朗普大廈”已卸下了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這個金光閃閃的大名。這3棟以特朗普命名的大廈分別位於河濱大道(Riverside Blvd)的140、160和180號。不少居住在大廈中的居民目睹了這一拆除過程。其實,早在大選前,大廈的居民就開始發起一系列請願行動,要求除去特朗普的冠名,采用更中立的冠名,最終大樓所屬的建築公司同意了居民的意見。
這不是特朗普旗下產業第一次被要求改名。此前,在加拿大的溫哥華,原本已完工的“特朗普大廈”的開張日期被推遲到了2017年。而且,項目開發方已經嘗試將特朗普的冠名從這棟大樓上去除。紐約這三棟大廈的近況,確實是特朗普家族產業第一次在美國國內面臨改名的境地。
樓名也要保持中立
這三棟“特朗普大廈”約有1300套公寓,租金也因房型不同而有所差異。紐約房地產網站StreetEasy.com上的數據顯示,“特朗普大廈”中,一間工作室每月的租金為2600美元,而頂層、帶敞篷的房屋租金則為每月1.25萬美元。
此次請願活動由居住在其中的一位名叫琳達(Linda Gottlieb)的居民及其丈夫和鄰居在大選投票日前三周發起。“盡管這是次小勝利,但我們已經很高興了。”琳達說道。已在大廈居住了10年的居民鮑爾曼(Aaron Bollman)表示,“改個名,至少讓一些居民對大選結果好受點”。
建築公司Equity Residential的發言人馬蒂(Marty McKenna)表示,“之所以要除去特朗普的冠名,是因為無論對現在居住在其中的居民,還是未來新入住的居民而言,換一個中立點的名字,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公司CEO澤爾(Sam Zell)在接受美媒采訪時也提到:“當特朗普決定參選時,我們一直密切註意著他的動向。我們希望能保持中立。”他透露,早在1年前就與特朗普本人見了面,當時也提到大廈更名的事,但公司的合同中明確標註大廈有義務使用特朗普的名字,必須等到該合同於過期之日。好在該合同目前已過期,因此改名不再是難事。
這三棟大廈由特朗普集團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建造,2005年易手建築公司Equity Residential。由於依哈德遜河而建,因此大廈能俯瞰沿河的公園與街區,風景在滿是高樓大廈的紐約,還是堪稱一絕的。琳達表示,其實在4年前剛搬入大廈時,當時並沒有對這個冠名有太多想法,但隨著此次美國大選不斷推進,這個冠名著實讓她寢食難安。
新酒店有新名字
目前,特朗普在紐約還有其他幾棟綜合體地產物業,但依舊將保持特朗普的冠名,並且仍由特朗普集團(Trump Organization)打理。
一些特朗普旗下的新酒店也有了新名字:Scion。特朗普家族表示,“Scion”意為“名門之後”,而之所以換名字,一方面是希望把“Scion”作為對特朗普及其家族事業成就的見證;另一方面則希望將其打造為一個更加平民化、同時更吸引年輕人的酒店品牌,與“Trump”的高端系列有所區分。
除了在美國本土,特朗普家族在加拿大、阿聯酋的迪拜、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等地都擁有相關地產物業。(實習生龐瑞琪對本文亦有貢獻)
全球52%互聯網流量來自機器人;特斯拉公司改名:去掉“汽車”二字;滴滴無加價功能已正式上線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02/161028.shtml
全球52%互聯網流量來自機器人;特斯拉公司改名:去掉“汽車”二字;滴滴無加價功能已正式上線 | 黑馬早報
i黑馬
1、特斯拉公司改名:去掉“汽車”二字
2月1日消息,美國知名創新科技企業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 Inc)正式宣布,將該公司的註冊名稱中含有“汽車”意義的“Motors”一詞去掉,改成Tesla Inc.。該公司此次變動預示著高管馬斯克(Elon Musk)準備將公司的發展推向汽車之外的其他領域中。
@冷巷Chauncy: 一個巨頭的崛起往往會把名字縮短
2、報告稱全球52%的互聯網流量來自機器人:人類不再是主導
互聯網安全公司Imperva日前發布報告稱,全球範圍內約52%的互聯網流量來自“機器人”,即自動化程序,其中大部分為惡意程序。這意味著網站大部分訪問者不是人類。這些“機器人”有些幫你刷新信息流,有些還會模仿人類發動DDoS攻擊。
@紅魔: 譬如過年回家買票網站幫你一遍遍刷票的流量……
3、無人駕駛公交車巴黎“上崗”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繼去年10月巴黎塞納河畔“首秀”後,法高科技公司Easymile設計的電動無人駕駛公交車展開往返巴黎南部里昂和奧斯特里茨車的試運營,預計持續到4月初。據了解,配備GPS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公交將以每小時25公里的速度往返於一條專用線路。
@菲菲: 防撞、防掉溝、超車、加速、等紅燈等等自動行為都可以實現了,就是高性能的雷達等傳感器的價格太貴了!
@好吃的我:想知道,碰到碰瓷的可怎麽辦
4、滴滴出行正式在上海取消加價功能
昨日,滴滴沒有加價功能的打車軟件已在上海地區上線。只要用戶重新啟動手機或重新下載軟件,都將獲得無巡遊出租汽車加價功能的滴滴“打車軟件”。滴滴此前曾表態,將配合主管部門刪去相應的加價模塊。不過,該模塊的整改目前僅限於上海地區。
@饞小棋: 優步,只是突然很想你~
5、蘋果CEO庫克談移民禁令:考慮用法律手段反擊特朗普
蘋果CEO庫克日前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表示,考慮用法律手段對抗特朗普政府,蘋果會持續向政府施加壓力,讓政府廢除移民行政命令。庫克表示,有幾百名蘋果員工已經受到了禁令的影響。“與世界任何國家相比,美國更加依賴移民。”
特朗普政府官員及助手認為,之所以頒布旅行禁令主要為了保護美國的安全,防範恐怖主義,他們還說新政得到了廣泛的支持。
@wargame1: 川普踢到鋼板了,矽谷大佬紛紛表示不滿……執政八天,不支持率超過支持率,這就比較尷尬了
6、新規實施:自2月1日起電信入網必須實名
工信部官網今年1月4日公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規範電信服務協議有關事項的通知》,昨日起實施。436號文件對實名制做出明確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與用戶訂立入網協議時,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要求用戶出示有效身份證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並進行查驗,對身份不明或拒絕身份查驗的,不得提供服務。”
@卓爾: 不是早就這樣了麽,之前都是開玩笑?!
7、綠和:三星仍未公布430萬召回Note7處理計劃
2月1日消息,三星公司於韓國時間1月23日上午10點公布了Galaxy Note 7手機的爆炸原因,但未公布其在全球召回的430萬臺Note 7的處理計劃。售出的430萬部Note 7含有超過20公噸的鈷、約1公噸的鎢、1公噸的銀、100千克的金以及20千克到60千克的鈀。近日,綠色和平組織要求三星公司承擔責任,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對外公布召回Note7手機的回收機制以及處理計劃。
綠色和平表示,“三星公司高管以及來自獨立第三方的專家均認為,事故的根源在於電池問題、倉促的生產過程以及產品發布前檢測不到位。但對於從去年9月就開始回收的幾百萬臺手機的處理計劃只字不提”。
@新世紀秋田戰犬:做成note8 來年都賣你
@陳大帥:據說處理器賣給某同行了……
8、亞馬遜投資15億美元建航空貨運中心
2月1日消息,美國肯塔基州官員表示,亞馬遜將投資14.9億美元在該州建立一座航空貨運中心。亞馬遜已同意從肯塔基州辛辛那提/北肯塔基國際機場租用約900英畝的土地,租期50年。亞馬遜表示,該航空貨運中心正式落成後,將創造2000多個就業機會。亞馬遜的目標是最終組建自己的物流系統,從而與UPS及聯邦快遞等展開直接競爭。
@小李: 這是在回應川普麽?
9、Facebook第四季度營收88.09億美元 凈利同比增128%
北京時間2月2日消息,Facebook發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16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Facebook第四季度營收為88.0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58.41億美元增長51%;凈利潤為35.6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凈利潤15.62億美元增長128%。
10、沃爾瑪在美開啟免費2日達服務
沃爾瑪放棄了與亞馬遜Prime競爭的會員項目,轉而提供免費的兩日送達服務。自2月1日早8點開始,沃爾瑪為不低於35美元的訂單提供免費的兩日送達服務,之前的最低免郵訂單金額是50美元。參與這項服務的商品超過200萬件,主要集中在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嬰兒產品、食品、寵物產品、美妝產品和電子產品上。
所有的沃爾瑪顧客都可以享受這項服務,不需要任何額外費用或註冊會員。如果選擇到沃爾瑪店內自取商品,則沒有最低消費的限制。參與兩日送達服務的商品中很多可以在當天送到。
@囤在家里的小飯飯:天了嚕,要跟亞馬遜的Prime開戰了!
今日思想
要讓上級哄著你來做事的,請回到你媽媽身邊去,長大了再來面對這個世界!
——董明珠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黑馬早報
黑馬早報神點評
贊(...)
分享到:
食藥監總局:中成藥改名有過渡期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8日就規範中成藥藥品名稱問題表示,下一步,對於已上市的中成藥中根據有關規定確需修改名稱的產品,食藥監總局將給予其一定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采取加括號的方式允許老名稱使用,讓患者和醫生逐步適應。
此前,食藥監總局就《中成藥通用名稱命名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引發各界熱議。意見稿提出,中成藥命名不應采用誇大、自詡、不切實際的用語,如“寶”“靈”“精”“強力”“速效”等,以及“禦制”“秘制”等溢美之詞。
食藥監總局藥化註冊司有關負責人指出,中成藥誇大式命名是中成藥行業亂象的集中體現,如“寶”“靈”“精”“強力”“速效”等字眼,帶有明顯誇大醫療效果的成分,而諸如“禦制”“秘制”等則有虛假宣傳的嫌疑。如此命名,顯然與廣告法中相關規定相違背。
該負責人強調,中成藥命名新規的出臺,重點是清理帶有明示或暗示療效成分、存在低俗迷信的中成藥名稱。藥品名稱作為藥品標準的一部分,是藥品監管的重要內容之一,必須規範,嚴格管理,不能給公眾造成誤導。藥品名稱不能明示或暗示療效,是藥品名稱的基本要求。
茶葉公司改名區塊鏈 蹭上熱點股價仍難振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11/1182119.html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謝欣
最近什麽概念最火?毫無疑問是區塊鏈。一位互聯網公司高層甚至在朋友圈吐槽:“吃個飯,五桌有四桌都在聊區塊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區塊鏈概念炒作近日在A股越演越熱,部分相關概念股數個交易日連續漲停。
不過,對於區塊鏈概念,港股市場和A股市場卻是冰火兩重天的狀態。早在2016年12月,港股市場的坪山茶葉就宣布改名為區塊鏈集團(00364,HK),但即便是改了當下如此火熱的名字,公司的股價還是只有0.016港元。
改名難成救命稻草
對於區塊鏈集團來說,改名要從一年多以前說起。早在2016年12月份,坪山茶業便宣布,建議將公司名稱“坪山茶業”改為“區塊鏈集團”,對於改名的理由,公司表示更改名稱將能反映公司的未來策略,且新名稱將能塑造耳目一新的企業形象及身份。
然而,改名一個“洋氣”的名字並沒有改變區塊鏈集團的窘境。
在2017年9月,區塊鏈集團獲寶鉅證券經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發出的根據《公司(清盤及雜項條文)條例》發出的申請,其內容是區塊鏈集團可能因無力償還及未能支付債務而被清盤。根據上述申請,區塊鏈集團未能支付約172萬美元及2.43億港元的款項。
其次,在2017年12月,區塊鏈集團的發行新股以募資償還債務的計劃又遭泡湯。在2017年12月5日,區塊鏈集團表示,公司將以每股0.03港元的價格發行股份以募集資金1.37億港元以償還債務。而就在當月19日,區塊鏈集團就宣布上述新股認購協議中止。
最後,區塊鏈集團的基本面情況也不理想,公司2012至2016財年連續五年虧損總額達28.56億港元。區塊鏈集團目前從事的是茶葉業務,主要從事鐵觀音的種植、生產、加工及銷售。
而區塊鏈集團的股價此前幾年也是震蕩下行,截至2018年1月11日,股價收盤僅0.016港元,公司市值也只有3.73億港元。不過在1月11日A股區塊鏈概念大炒作的背景下,區塊鏈集團股價還上漲了23%。
爆炒起於美股市場
近日A股市場中,多家公司發布公告將自己與區塊鏈概念扯上關系,而其股價也紛紛漲停。不過,此輪區塊鏈概念股炒作並非開始於A股,此前在美股市場就已有大幅炒作。
中概股的人人網此前也因為涉及區塊鏈的消息刺激,其股價在2018年1月2日和3日里暴漲近八成,不過隨後幾天又大跌了33.46%。
老牌膠卷企業柯達也宣布自己涉足區塊鏈業務,並在兩個交易日股價暴漲兩倍多。此外,一家專門為北美、南美和非洲地區的金融機構和交易平臺提供結構化貿易融資解決方案和實物商品融資解決方案的獨立的金融和科技公司Longfin,在上市後的兩天時間里,股價從每股9.76美元漲至最高的142.82美元。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