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問題還是資金問題?
i黑馬訊 4月11日消息 今日淩晨,樂視全球集團有限公司與Vizio公司聯合聲明宣布,由於監管不利因素,收購美國電視廠商Vizio的合並協議將不再繼續推進。2016年7月26日,樂視曾宣布以20億美元全資收購Vizio。 收購取消後雙方達成新的協議,根據新協議約定,樂視視頻的應用程序與內容結合到Vizio的互聯網電視平臺上,同時建立協同夥伴關系,利用樂視的EUI平臺及該品牌獨有的內容與發行渠道,將Vizio的產品帶入中國市場。
樂視方面透露,自宣布收購美國第二大電視廠商Vizio以來,樂視一直以最大誠意推進該項交易,並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現在,雙方不得不遺憾地宣布該項收購取消。
至於取消收購的原因,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此項交易極有可能因監管趨嚴而流產。此前,萬達以10億美元收購美國“金球獎”制作公司Dick Clark Productions的交易告吹;今年3月,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也在全年業績會上表示,放緩該公司旗下物業出售的步伐。
但另一方面,很有可能與樂視本身資金緊張有關。在去年宣布這項收購時,樂視生態還處在夢魘狂奔的階段,各業務線欣欣向榮,但隨著年底的資金鏈危機和輿論風波,樂視一度處境艱難,盡管獲得了融創一百多億元的註資,但整個樂視生態還沒有進入徹底緩過來的狀態。
本月初,樂視被曝出推遲發放美國雇員的工資。而此前有消息稱,由於未能完成既定目標,樂視也將在美國裁員三分之一以上。這些消息都在表明,樂視的資金鏈條依然緊繃。 據介紹,Vizio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爾灣,深耕本地電視市場近15年,在品牌、供應鏈以及大數據等領域擁有核心優勢。
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Vizio累計售出超出2200萬臺智能電視,每日生產1000億電視觀看大數據,用戶累計觀看時間超過50億小時。在去年7月宣布收購Vizio後,樂視創始人賈躍亭曾表示,收購Vizio的資金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樂視的自有現金流;二會有一些生態夥伴以股權或者債權的形式參與進來。按照計劃,樂視與Vizio的交易應於去年第四季度完成。
去年底剛易主的潯興股份(002098.SZ),開始進行改頭換臉。
7月10,潯興股份披露的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顯示,其擬以現金10.14億元收購甘情操等21名股東持有的深圳價之鏈跨境電商股份有限公司(838599.OC,下稱價之鏈)65%股權。
而去年8月8日在新三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價之鏈,在潯興股份停牌進行收購的今年6月,有4家投資機構進行了突擊入股。
“價之鏈在潯興股份停牌期間完成的定增,對於此次交易的影響主要是提高凈資產規模,從而降低評估增值率,並且為其估值奠定更高的基礎。”一位私募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一般情況下,潯興股份新的實際控制人在2016年底入主的時候,應該就有了收購資產的目標。”
價之鏈快速造富
根據公告,價之鏈100%股權在評估基準日2017年3月31日的評估值為156828.35萬元,考慮之前1.65億元增資的評估增值為121947.61萬元,增值率為349.61%。
“考慮增資與否的評估值相差34880.74萬元,這是否說明1.65億元的增資在這短時間內就獲得了18380.74萬元的增值?”前述私募人士如是提出疑問。對於這個問題,記者未能聯系到潯興股份經辦人員進行置評。
不過,按照價之鏈的公告,其此次定增募資中,1.3億元投入電商貿易業務補充流動資金,3500萬元投入軟件及服務業務補充開發、推廣。
公告顯示,價之鏈此次定增共4家機構投資者認購,其中海通開元投資有限公司、海通齊東(威海)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君度德瑞股權投資管理中心分別出資5000萬元認購16.64萬股;北京中融天然投資管理中心出資1500萬元認購4.99萬股。此次新增的54.914萬股於6月15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另據價之鏈公告,其此次定增發行價格為每股300.47元。
公告表明,價之鏈今年上述定增完成後,海通開元、海通齊東、寧波君度獲得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663%,北京中融天然獲得1.099%股權。
但如果按整體估值進行計算,價之鏈上述海通開元等4家新進股東,在本次潯興股份收購的評估值中對應的估值為18957.25萬元,比剛剛入股時的1.65億元增值了2457.25萬元,增值率約為15%。
可是,價之鏈的造富能力不僅於此,此前的2016年5月,其向寧波招銀等6個投資者實施了4000萬元的B輪融資,定價為242.6元/股。相較此次潯興股份收購的估值,這6個投資者僅1年多時間就獲得了1691.9萬元的賬面浮盈,實現42.3%的增值收益。
價之鏈的投資者在潯興股份此次交易中獲得的豐厚浮盈,幾乎可稱板上釘釘,因為公告稱,潯興股份本次交易為現金收購價之鏈,無需提交證監會審核。
價之鏈評估顯著增值的背後,亦得益於2016年的多宗資產收購和投資。
價之鏈2016年年報顯示,當年,公司出資460萬美元收購Amztracker軟件剩余20%所有權;以97.65萬美元收購AmericanMedcoLLC公司的存貨,以及TravisElliott掌握的保健品經營相關的無形資產。
另外,價之鏈還在2016年設立了全資子公司百佬匯跨境電商(深圳)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帝塔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參股Merchantmetrics.io.Limited與深圳智盾國際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業績承諾前後有差距
潯興股份此番收購價之鏈,出乎市場意料。
公開資料表明,在去年11月23日披露的對深交所問詢函回複的公告中,潯興股份明確表示,收購人暫無未來12個月內改變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或者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作出調整的計劃。
對此,潯興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複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暫無”不是說“未來12個月”都不會籌劃相關事項。
而在前述私募人士看來,潯興股份本次收購價之鏈的意外之舉,與其股價不振有關。
資料顯示,天津匯澤豐收購潯興股份25%股權折合每股價格高達27.93元,而潯興股份本次停牌前收盤價僅為14.09元/股,與之相差甚遠。但潯興股份公開稱,天津匯澤豐所持股權從持有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因此股權質押不存在爆倉的可能性。
但潯興股份以現金收購價之鏈並不輕松,今年一季報顯示,其貨幣資金僅為7220.89萬元。為此,潯興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將通過外部債務融資等方式支付對價,截至目前,公司主要融資方案已經獲得相關金融機構內部審核批準,但作為履約擔保,公司將標的資產股權質押給融資機構。
這與潯興股份的新晉控股股東天津匯澤豐企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天津匯澤豐)的手法一脈相承。
去年底,潯興股份原控股股東潯興集團將所持占25%的8950萬股,以25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天津匯澤豐,而後者用10億元資金借助杠桿獲得25億元委托貸款,成為潯興股份新的控股股東,並將剛剛收購來的8950萬股悉數質押。
“也許看不懂、猜不透正是資本市場的奇妙所在。”潯興股份通過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
潯興股份收購的價之鏈估值不菲,業績承諾亦頗為誘人:2017年至2019年扣非凈利潤不低於1億元、1.6億元和2.5億元。
但價之鏈目前的盈利水平與業績承諾差距甚大,其2015年至今年一季末的凈利潤僅分別為882.6萬元、5570.27萬元和421.73萬元。
不僅如此,根據潯興股份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披露的凈現金流量的預測結果,價之鏈今年4月至12月、2018年、2019年的凈利潤分別為9547.71萬元、15367.59萬元和23283.34萬元,與上述業績承諾亦有差距。
與此相關聯的還在於,在今年完成的1.65億元募資中,價之鏈實際控制人甘情操、朱鈴向認購方承諾的價之鏈2017年和2018年業績,分別為不低於1億元與1.3億元,其中2018年的業績承諾比這次潯興股份收購的業績承諾少了3000萬元。
每經記者 沈溦 每經編輯 張海妮
2016年12月,萬家文化大股東萬家集團與龍薇傳媒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擬將其持有的萬家文化1.85億股股份轉讓給龍薇傳媒,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9.135%,交易作價30.6億元,由此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趙薇。不過,該項交易最終未能成行。
以上述交易價格估算,萬家文化整體估值為105.03億元。
賣殼失敗給萬家文化股價帶來重大打擊,2017年年初,萬家文化股價最高上摸25元,其後一路下跌,本次停牌時,公司最新股價為9.41元。
以此次祥源控股入主萬家文化的價格16.74億元估算,萬家文化的整體估值為57.46億元。相比龍薇傳媒上次收購時估值縮水超過四成。
萬家文化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旗下主要業務以廈門翔通動漫有限公司、浙江眾聯在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萬好萬家電子競技傳媒有限公司為主,主營業務已經轉型為動漫創作、動漫衍生品研發生產、互聯網金融、遊戲、電競等領域,2016年萬家文化實現營業收入7.17億元,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294.79%。
2017年一季報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1.5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09萬元,同比增長112.81%。
對此,浙江天堂矽谷產業並購部總經理李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影視文化、動漫遊戲及互聯網+,此類的輕資產板塊過去幾年曾一度受到熱捧,高估值、高溢價並購案例多現,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不論從監管層的指導動向,還是市場的反應看,對該類資產的估值轉讓都比較謹慎,轉讓價格縮水可以說是一種價值“回歸”。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盈利情況不錯但價格依然大跌。
上海博蓋咨詢總經理高劍鋒也向記者指出,今年以來,樂視和萬家文化連續出現市場疑問,對於此類資產的風險評估更加謹慎,也導致了價格走低。
對於本次萬家文化的實控人變更,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轉讓價格看,明顯體現了現在資本市場對文化影視、動漫等資產的價值評估有所回落。
《每日經濟記者》註意到,接盤本次萬家文化控股權的祥源控股,始創於1992年,為一家以文化旅遊產業投資運營為主導的大型企業集團,業務跨涉文化旅遊、城市地產、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茶業等領域。
2014~2016年,祥源控股營收分別為62億元、68億元和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5億元、8.7億元和11.5億元。2016年年底,祥源控股總資產為255.3億元,凈資產約為79.8億元。
除了上述資產狀況外,以房地產起家的祥源控股近幾年來重點布局文旅產業,打造以“景區+”模式為核心的文化旅遊項目。
祥源控股方面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權益變動的目的是獲得萬家文化的控制權,其看好萬家文化主營動漫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希望通過間接收購萬家文化實現在動漫產業的戰略布局。目前沒有在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12個月內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進行調整的計劃。
相關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原本從事文化旅遊產業的祥源控股接手以動漫產業為主體的上市公司資產,未來結合推廣的想象空間會更大。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盡管2016年萬家文化旗下翔通動漫實現營收7億元,占公司總收入比重超90%,其2016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28億元,仍未達到當年度承諾數1.57億元;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8億元,未達到承諾數1.41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萬家文化在公告中亦明確表示,公司於2017年2月27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編號:浙證調查字2017044號),截至目前該事項尚未結束,是否會對上市公司造成影響尚存在不確定性。
不過,孔德永先生承諾如因個人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導致上市公司需承擔任何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及民事賠償責任而遭受經濟損失的,均由孔德永先生無條件向上市公司予以賠償,祥源控股進一步承諾對此承擔連帶保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