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和黃融資 意在抄底?

http://www.eeo.com.cn/2012/0113/219462.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鄔瓊 1月10日,港媒稱香港和記黃埔計劃分別發行5年期和10年期美元債券,其中5年期美元債券計劃融資5億美元,10年期債券計劃融資10億美元。

原本常例的年初融資舉措在2012年複雜房地產市場環境當中讓人頗多聯想。

此前,有消息稱和記黃埔將投資400億在成都拿地,但2011年12月21日,和記黃埔發言人稱,無論400億成都抄底抑或收購成都房地產公司均屬傳聞。

1月10日,本報致函和記黃埔,詢問其近期內地土地儲備計劃及投資傾向,和記黃埔方面回覆本報:「目前階段,我們暫不擬接受相關採訪,希望能給予理解。」

但2011年底的兩個月,和記黃埔先後以底價拿下佛山南莊生態區商居用地和上海趙巷鎮特色居住16號地塊。如果自2011年6月計算,和記黃埔已經投入超過137億元在內地吸收土地儲備。

時機

和記黃埔本是李嘉誠著力內地房地產的主要平台,與李嘉誠旗下另一集團長江實業的地產利潤主要來自香港不同,按2011年中期報告,和記黃埔總土地儲 備約980萬平方米,其中93%集中於內地,遍佈近20個城市。自2011年下半年,冷清的內地土地市場成為和記黃埔擴充土地儲備的舞台。

儘管此間已有內地主要開發商希望甩賣儲備獲取現金,用於2012年「抄底」,但世聯地產董事長陳勁松近日在公開場合表示,郁亮對其稱萬科當前的甩賣是為「保命」而非「抄底」。

「2012年上半年貨量壓力很大。但市場和政策卻不明朗。」有接近萬科人士稱。隨著房產貨量的積壓,與之相應的是利息成本增加,「對於住宅依賴度大,且規模龐大的公司而言,2012年確實有困難。」

開發商對市場及政策判斷開始趨於悲觀,此前大多數開發商認為市場可能在2012年上半年見底,政府可能會因此救市。

富力地產執行董事呂勁曾在公開場合稱:2012年的銷售目標制定,首先考察區域公司總貨量,如果實現70%-80%的去貨率,即可被認作完成目標。保利地產方面亦對本報表示,除非出現特殊情況,2012年銷售與2011年持平即是勝利。

「對於開發商而言,2012年看重的將是現金流量而非土地儲備。很少有開發商在土地市場上有競爭力。」有中介機構對本報表示。

內地開發商缺乏土地市場的競爭能力,似乎為和記黃埔帶來了大幅增加土地儲備的可能。

此前長江實業執行董事趙國雄曾公開表示,受政府緊縮房地產貸款影響,土地價格在過去三年,已經從紀錄高位回落到合理水平,其認為內地土地競標趨於理性。

「這符合李嘉誠的風格,1998年金融危機之後,他是香港土地市場最大的買家。」有香港地產界人士對本報表示,「抄底的時機並非僅看當前土地市場如何,另一個考察目標是市場中的對手是否有競爭力。」

此外,亦有香港媒體報導,李嘉誠認為未來內地房地產尚有發展空間。

資本的力量

「對於目前的內地市場而言,港商的核心競爭力可能更高,這與內地開發商強調土地儲備的能力不同。」上述香港地產界人士表示。

該香港地產界人士認為,同樣受到政策影響,大多數香港開發商應對調控的能力較內地開發商更強,因為港商在內地的發展過程中並非強調規模,而是強調土地質量與資本運作的空間。

「內地開發商主要依賴銀行,除銀行外,任何高息融資行為對其而言都是高風險的。他們在資本市場上的議價能力相對較弱。」該香港地產界人士稱,「港商國際資本市場融資能力強,資本市場議價能力更高。」

在該香港地產界人士看來,這不僅與港商長期在國際資本市場浸淫相關,另一層面也與港商資產質量相對較好相關。

「核心是港商的抗風險能力。」該香港地產界人士稱,「國際資本市場對內地房地產商不信任的一個核心因素是這些地產商大多重視規模,而非資產質量。資 產質量不僅僅取決於土地質量,同時取決於資產配置能力,但內地開發商往往只有規模,規模意味著高槓桿和高融資成本。那些運作上市時對外宣稱的模式是希望獲 取資本市場的認同,但這些模式均未接受過市場週期的檢驗。」

該香港地產人士補充稱,對於港商而言,所謂的資產配置並非僅僅是地產業務配置,抑或內地地產業務配置,事實上港商的國際化程度更高。

「香港的不動產,除銷售外有很多用途,例如香港商場和寫字樓可以整棟交易,亦可用於出租,李嘉誠還通過旗下出租物業運作REITs。但在內地寫字樓整棟出租與出售都受到相關政策限制,這就使得內地開發商在現金籌集上無法與港商相比。」上述香港地產界人士對本報表示。

另一層面,種種限制以及規模化的發展模式,使得內地開發商的現金水平往往與政策調控相關,當銀行能大規模地發放貸款的時候,這些貸款被用於炒高地 價,而一旦銀行緊縮銀根,內地開發商幾乎無力進入土地市場。此時的港商則因為現金水平及資本運作能力均高於內地開發商而在土地市場具有競爭力。

事實上並非僅僅是和記黃埔,近期在內地土地市場上表現積極的均為港商,2011年9月,在昆明誕生了2011年以來少有的地王地塊,其中爭奪者為香港恆隆地產和新加坡烏節地產,在83輪的爭奪之後,恆隆地產最終以接近35億元的價格拿下該幅土地。

「這說明在重點地塊及重點項目上,內地開發商基本退場,爭奪者變成那些具有雄厚資本實力的港商。」上述香港地產界人士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21

李焜耀告前戰友 意在堵住出走潮

2012-10-29  TCW
 
 

 

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身上又掛了一件官司,不過這次他是控方。

友達針對前主管、TCL集團工業研究院副院長連水池與華星光電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開發部部長王宜凡提告,指控兩人涉嫌在轉任中國TCL集團與華星光電之前,下載公司文件、洩漏技術。

連水池是台灣第一批光電人才,任職IBM超過二十年,二○○三年任職友達,還曾獲得國際資訊顯示協會(SID)Fellow殊榮,全亞洲也僅二十人擁有此資格。他二○一一年離開友達後,被TCL延攬擔任工業研究院副院長。九月底,檢察官趁他返台度假,前往連水池家中搜索。據了解,檢察官原本想限制其出境,但是偵訊時,友達提供的證據並不足以證明連水池竊取機密而作罷。

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馮博生指出,妨礙工商秘密罪要成立,控方首先必須證明擁有此重要技術,且技術被竊,並證明對方盜用;最難突破的就是最後一項。要贏,難度不低;就算勝訴最多僅判三年,為何李焜耀堅持提告?業界認為,這是要殺雞儆猴,嚇阻人才出走。相較於奇美電前進中國的面板人才多是產品經理,友達流失的則是最重要的資產——技術人才。

華星反駁,絕無竊取機密

雖然現在中國薪資已經沒以前那樣誘人,去年起友達的技術人員還是陸續出走。一位友達前技術部門主管指出,「每次回去,都零星聽到友達技術部門又有人離職,」不是到中國面板廠京東方或華星光電,就是跳槽到台積電。

友達內部高層曾私下透過友人向連水池傳達:「想辦法阻止更多人過去(指中國廠)。」近期傳出,有創投找社內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團隊,打算另行成立公司。眼看核心員工出走,擔心技術外流,李焜耀不得不使出這招。

此舉也有效拖累對手,華星光電八月在中國出貨量已經擠下友達與樂金顯示器(LGD),爭第二名,一旦涉及官司,主管甚至有被限制出境的風險。

華星光電代理執行長陳立宜指出,絕無唆使員工竊取同業技術資料,「二○一○年我就對內宣布,絕對不能用前公司任何資料。」十月底,連水池將再次返台協助調查,兩家公司的人才攻防戰才剛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79

「瘋狂猜」繼續瘋:意在打造社交平台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2836610.html
近,微信上之前爆紅的「瘋狂猜圖」遊戲的求助幾乎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求助內容是聽音樂猜歌名。「瘋狂猜」系列的第二彈「瘋狂猜歌」襲來,與猜圖不同,「瘋狂猜歌」古老的留聲機界面,打開之後遊戲會播放一段僅有數秒鐘的音樂旋律,通過旋律猜出歌名或者演唱者的名字。自6月29日上線至今短短幾天,「瘋狂猜歌」已佔據了中國區AppStore免費榜第一名。

依舊依賴微信躥升 瘋狂程度下滑

「瘋狂猜圖」迅速走紅過程中,微信的「病毒式」分享起到決定性作用。而「瘋狂猜歌」在微信中的推廣依舊還是分享無法解決的問題,向朋友圈中朋友們求助。當用戶發現自己在一陣旋律響起之後,還無法根據遊戲給出的提示找到相應的歌名,用戶將其分享到朋友圈中就可以讓網友們也聽到這陣旋律,最終將遊戲這一關卡通過。

不過,「瘋狂猜歌」的玩法與「瘋狂猜圖」已經有些改變。在「瘋狂猜圖」中,遊戲走的是一條直線的過關之路,如果某一個關卡沒能通過的話,必須要通過這一個關卡才能夠免費便捷地進入到下一個關卡。而「瘋狂猜歌」走的是一條失敗後就必須重來的過關路線。

因此,業內人士也認為,儘管依舊還是一款社交性很強的手游輕遊戲,但是效果遠遠不如「瘋狂猜圖」,瘋狂程度沒有那麼強了,用戶很多也是通過「瘋狂猜圖」轉移來實現。

網友質疑百度成贊助商

「瘋狂猜圖」走紅後,在百度貼吧「瘋狂猜圖吧」裡就能搜到「瘋狂猜圖」的完整版答案,而這回考驗耳朵的「瘋狂猜歌」則沒了這類通關攻略。

不過,很快就有網友發現,百度音樂幾乎同步推出了「瘋狂猜歌」專題,這個專題裡涵蓋了「瘋狂猜歌」的全部歌曲,並按歌曲名字數、歌手、類型等進行劃分,內容查找更加清晰便捷。這一發現立刻得到了網友的熱捧。

有網友分享,可以利用百度音樂的「聽歌識曲」功能,輕鬆闖關「瘋狂猜歌」。用戶需要準備兩隻手機,一隻打開「瘋狂猜歌」播放猜題音樂,一隻用百度音樂「聽歌識曲」功能就能迅速得到答案了。

「莫非『瘋狂猜』團隊已經抱上了百度的大腿?」網上質疑聲隨之而來。記者向接近該團隊的業內人士求證,對方表示沒有聽說過百度投資或者贊助開發了這款遊戲,據其瞭解情況來看,應該還是「瘋狂猜」團隊自主作品。

開發商接連出招 意在打造社交平台

目前,「瘋狂猜圖」的用戶關注度和下載量都已經呈現了雪崩狀的下滑趨勢。就在用戶即將忘記玩這款遊戲在朋友圈求助的場景時,「瘋狂猜歌」很好地接棒。

不過,又有分析人士已經在各種渠道預言這款遊戲的沒落速度,將比「瘋狂猜圖」來得更快。與此同時,背負抄襲德國遊戲名聲的「瘋狂猜圖」,在國內也已經有了諸多類似於「瘋狂猜成語」、「瘋狂填字」等山寨。

儘管如此,其開發商豪騰嘉科CEO曹曉剛近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並不擔心遊戲形式被山寨,他表示團隊手裡仍有多款社交類輕遊戲尚未投入市場,只是在等待市場冷卻,不想竭澤而漁。「瘋狂猜歌」顯然是其手中多張牌之一。

曹曉剛進一步稱,他們的未來目標是利用遊戲聚集一批用戶,搭建一個社交平台,「瘋狂猜歌」的上線,或許是豪騰嘉科為此目標邁出的第二步。一位接近曹曉剛的業內人士表示,曹曉剛認為社交遊戲概念在國內炒了很多年,但一直沒能真正爆發,代表著這類遊戲的時機正在成熟。他認為對於社交遊戲來說,遊戲並不難做,難做的是社交平台。過去開心網、人人網做的社交遊戲之所以不成功,原因在於其本身的社交平台沒做起來。

業界也在猜測,或許隨著曹曉剛團隊接連推出一串讓用戶驚喜的「瘋狂猜」系列遊戲後,一個「瘋狂社區」或者「瘋狂社交平台」有可能將面世,打造一個基於社交遊戲的社交平台,或許才是其重要佈局的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980

美國捧越南 意在逼台吃瘦肉精牛

2013-10-28  TCW  
 

 

上海自由貿易區才掛牌,美國政府前官員接著就來台灣說,越南過去一年半為了自由貿易所做的,代表它亟欲站上世界舞台的渴望,台灣在這點是遠不如越南。怎麼台灣竟淪落到連越南都比不上?

十月十五日,針對台灣正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要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美國國務院前亞太助理國務卿坎伯(Dr. Kurt M. Campbell)說,越南為加入,採取與眾不同、難以置信的步驟,台灣的積極度就顯然不及越南。

究竟什麼方法是與眾不同?原來,越南為加入TPP,承認自己的落後、是未開發的國家,需要其他成員國協助它進步、讓它向上,因此它申請加入。

有什麼不好的?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處暨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中心副研究員許博翔說,承認自己需要協助,不僅代表市場要開放,連市場規則、制度,先進國都可以用協助你進步的名義來參與制定。

後果是健保、醫療制度、藥品管理、食品安全、智慧財產權等,別人都能管。說得更清楚一點,以後台灣人吃的美牛用多少瘦肉精或用什麼藥物,可能是由美國參與決定。

日本反制!提出以車換牛

不僅如此,越南還替美國人保住了就業與商機,同意「從紗開始」的紡織品產地認同原則。簡單的解釋,就是越南勞工只能夠加工美國棉花、日本的紡纖原料、紐澳的羊毛,才可以享受免稅優惠,這麼做確保了美國農業的商機與紡織業的就業機會。

美國要的就是這個,最近頻頻邀台灣駐外人員,參觀美國豬、美國雞還有稻米,並表達關心台灣對肉品安全、農藥殘留容許量的管理,明示台灣,想站上世界舞台,不但不能拒絕美牛,而是從美國豬、雞、米,及美國藥都不能少吃。

其實,不是非吃不可,TPP談判中,美國也要求日本開放農業,但日本反要求美國也全面開放汽車市場,等於拿日本車換美國牛,最後雙方妥協互不開放,這才是國際現實。所以台灣不能跟越南比,不能什麼都給美國,而是自己能不能透過自由經濟示範區的開放,發展出能跟世界競爭的產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043

一胎化解禁 挑戰地方政府的「神祕帳」習近平推單獨二胎 意在宣示改革

2013-12-02  TWM
 
 

 

撰文‧周岐原

中共公告本屆三中全會結論的〈改革決定文〉後,不僅A股在十一月十八日單日爆量大漲近三%,連國際知名投資人羅傑斯也認為,這份文件代表「中國已經確定未來十至二十年的大事」。

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所謂「單獨二胎」政策,夫妻中若有一方是獨生子女,可生育兩個孩子;換句話說,自一九八○年上路的一胎化政策即將畫上句點,每年因此增加的新生兒,人數上看百萬。

經濟學家謝國忠解釋,「長期以來,每年民眾『超生』(生育多於一位子女)的罰款,一直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這是為什麼本次三中全會不能立即實施「全面二胎」的原因,「當局可能不太喜歡(政策)一步到位。」在中國,俗稱「超生罰款」的「社會撫養費」,一直被認為是地方政府的一本「神祕帳」,一方面,中國至今未有關於超生罰款的任何收支統計數字及公開資訊,徵收亂象也屢見不鮮。「單獨二胎」政策上路後,等於砍掉地方政府在「超生罰款」部份的大半利益。

回頭觀察中國的人口結構,也已走到不得不變的關口。去年,中國的總出生率僅約一.一九%,猶低於台灣去年的一.二七%水準。根據人口普查資料顯示,二○一○年時,中國十四歲以下人口比率只有十七%,比一九九○年時整整減少一成;相對地,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比,卻從六%快速增加至九%。

在老化加速的情況下,目前中國至少有十四個省分的退休金帳戶呈現虧損,累計金額達七六七億人民幣(約三七五八億新台幣)。依照目前出生率,未來維持制度將更加困難,影響所及,人們勢必要縮衣節食提高存款,也就開始衝擊中國力拚內需經濟的轉型大計。

當然,「單獨二胎」無法立即扭轉退休金的困境,也難化解數年內即將爆發的缺工問題;但在謝國忠的解讀中,中國最高領導人至少已經藉此對全國上下做了明確的改革宣示;接下來許多挑戰既得利益者的改革,也在這次的宣示中有了「上行下效」的基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250

北富銀拿下騰訊聯貸案 意在長線布局 陸企聯貸 台資必搶的新商機

2014-01-20  TWM
 
 

 

台北富邦銀行打敗眾多對手,搶下大陸網路龍頭業者騰訊控股的聯貸案主辦行,國內銀行圈普遍認為,搶進陸企聯貸案是大勢所趨,不過機會雖多,卻也代表著等待被克服的挑戰也多。

撰文‧張舒婷

今年第一筆香港聯貸案敲定了,中國網路龍頭業者騰訊控股首度進行聯貸,金額共兩億美元;對市值超過一千兩百億美元的騰訊來說,這個金額不算是大數目,但此樁聯貸案卻深受台灣金融圈矚目,因為台北富邦銀行打敗眾多對手,搶下主辦行資格。

這不是北富銀首度打勝仗,事實上,第一宗由台資銀行與陸資國有企業直接接洽且成功籌組的聯貸案,正是北富銀在二○一二年九月搶下主辦行,貸放兩億美元給中國啤酒龍頭華潤集團;去年底,北富銀又拿下「前海地王」深圳國際的五億元人民幣聯貸案,刷新單筆額度最大的兩岸跨境人民幣貸款紀錄;其搶攻陸企聯貸案的積極度,可見一斑。

不過,相較於去年底承作深圳國際聯貸案時,公司高調召開記者會公開宣布喜訊,這次搶下騰訊聯貸案,態度卻相當低調,海外業務處主管僅表示:「主要是由香港分行同仁接洽很久,才談成的案子。」

看重與陸企建立合作關係

某位知情人士指出,北富銀先前和華潤集團談聯貸案,談了半年才底定,「和騰訊這麼大的企業談(聯貸案),半年跑不掉。」此外,利率空間恐怕也不太有賺頭,他直言,公司現階段最重視的,是要先和陸企建立合作關係,而非利差。

該人士指出,騰訊營運狀況佳,根本不缺現金,只是以往騰訊只和陸銀、外商銀行往來,日前有意拓展更多合作銀行,一直積極接觸騰訊的北富銀香港分行同仁,趁機以「動之以情」方式,建議對方:「先和台資銀行『交個朋友』試試看。」許久後終於打動對方。事實上,日前香港方面亦有消息透露,騰訊啟動這樁聯貸案是為了「建立新的借貸關係」。

消息指出,騰訊聯貸案的利率為倫敦銀行間隔夜拆款利率(Libor)加碼一五一個基點,換言之,利差空間不到二%,與國內殺價競爭搶聯貸案的水準相去不遠,對此,北富銀負責聯貸案業務的資深副總陳恩光不願正面回應,僅強調騰訊獲得標準普爾給與A+的債信評等,且市值超過一千兩百億美元,比近千億美元的台積電大上許多,「國內銀行辦台積電聯貸案時,利差會有二%嗎?」不過,就算北富銀在騰訊聯貸案的賺頭不大,但國內銀行主管也都承認,陸企聯貸業務已是兵家必爭之地。除了北富銀外,從去年開始,台銀、遠東、永豐、中國信託等銀行都開始大動作搶進。

看好陸企聯貸的市場與利潤國銀搶進的原因之一是「好賺」。一來是,陸企聯貸市場的餅夠大,大陸企業太多,台資銀行現階段可選擇的授信對象不少;二來是除了這一回以「交朋友」為目的的騰訊案,陸企聯貸案的利率水準普遍比國內企業高許多。

一位公股行庫主管指出:「同業有個共識,貸款給陸企的『地板價』就是三%。」他強調,美元的聯貸案都在三%以上,人民幣則多半能談到三%至五%,與國內目前聯貸案利率普遍在一.六%以下相比,高出太多。北富銀總經理韓蔚廷就透露,去年底該行拿下的深圳國際五億元人民幣聯貸案,利率即在四%到五%之間,算是相當不錯。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資銀行搶聯貸案殺價成性,但對陸企聯貸市場,殺價競爭的情況或許會和緩許多,所以應能享有更長久的獲利蜜月期。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來自於金管會的規定,國內銀行對陸企、港企的曝險上限不得超過淨值一倍。這條規定,自動篩去了不少競爭者。

舉例來說,金融圈普遍認為最有機會搶食陸企聯貸大餅的銀行,須具備長期深耕大陸市場、與陸企交好,且過去在陸、港兩地有成功主辦聯貸案經驗等條件,以此來看,北富銀、中信銀、台銀、永豐銀等都能入列;只是,金管會規定曝險上限不得超過淨值一倍,以去年第三季數字來看,永豐銀淨值雖不小,但對陸曝險已占淨值的八五%,後續空間僅約一一五億元,而淨值二六○億元的遠東銀,目前承作金額已超過一五一億元,能放貸的金額皆相當有限。

此外,陸企的營運資料透明度相對較低,為了進行風險控管,台資銀行也不可能貿然以低利借錢,第一銀行副總林漢奇就說,一銀目前放貸的陸企對象,就只限定A股上市公司中財務狀況較佳的標竿企業。

國內金融業者普遍認為,搶食陸企聯貸商機已是大勢所趨,一方面,中國現階段正處資金吃緊、企業借貸不易的環境,而台資銀行則苦於國內各項業務的利差皆已殺到低檔,國銀與陸企合作,幾可說是各取所需。在經過過去一年的耕耘,陸企能否對台資銀行獲利帶來更多貢獻,值得期待。

近年來台資銀行對陸企聯貸案時間 放貸企業 主辦銀行 金額2014 1月 騰訊控股 台北富邦銀行 2億美元2013 12月 深圳國際台北富邦銀行 5億元人民幣10月 遠東宏信 中國信託銀行 2億美元桑德集團 遠東銀行 1.1億美元8月 三江化工集團 遠東銀行 1億美元7月上海宏匯 第一銀行 6億元人民幣6月 中裕燃氣 永豐銀行 7200萬美元4月 中國燃氣公司 台灣銀行 4.5億美元2012 9月 華潤集團台北富邦銀行 2億美元

製表:張舒婷

國銀對大陸地區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總額度銀行 淨值 總額度總額度占整體淨值比重永豐銀行 789.64億元 674.37億元 85%中國信託銀行 1307.07億元 874.87億元 67%遠東銀行260.86億元 151.82億元 58%台北富邦銀行 1137.04億元 590.34億元 52%第一銀行 1215.75億元583.02億元 48%臺灣銀行 2479.65億元 1123.51億元 45%附註:統計至2013年9月,按規定總額度不得超過淨值的100%

資料來源:金管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76

保利協鑫80億元矽片資產剝離 長城資產15億元購買意在超日重整

來源: http://www.eeo.com.cn/2014/1130/269499.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曉曉 11月30日晚,保利協鑫能源公司(3800.HK)宣布,有條件分兩個獨立批次出售旗下的矽片生產業務,總代價為人民幣80億元現金(約101.03億港元)。在此番交易中,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的資本運作已然浮上水面。而協鑫內部人士透露,此前有媒體報道的中民投公司並未參與其中。

經濟觀察網此前曾獨家披露這一計劃。未來,這部分資產將會在合適的時機,被購買方註入ST超日公司,因此,保利協鑫這一舉動被視作正在提速超日公司的重整。並且,也不排除未來會向保利協鑫的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個人售出。

值得註意的是,在此番的交易中,與協鑫一起重整ST超日的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已經浮上水面,將在接下來的重整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詳見經濟觀察網11月11日《協鑫矽片註入超日計劃提速 長城資產資本運作或將浮上水面)。

經濟觀察網曾披露,這樣向第三方售出,再註入超日的動作,意在對矽片資產債務重組,將會有個輕負債的矽片資產註入超日公司殼中——保利協鑫將以此凈負債從146.5%下跌至交割後的38.8%。

從購買的資產方來看——江蘇協鑫能源有限公司將作為關連公司,購買部分含高佳矽片的生產設施資產,價值為21億元人民幣。江蘇協鑫是保利協鑫的母公司協鑫集團在國內設立的投資平臺。

另一部分資產即含有六座矽片生產設施,將會售予上海渺昌投資管理中心與上海中民銀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現金代價為人民幣59億元——這兩家公司為基金公司,由三名股東擁有,分別為中民銀孚、民生加銀及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

從這部分購買方來看,中民銀孚為北京華山投資管理中和新沃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共同擁有;民生加銀由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民生置業和亞洲金融合作聯盟三家擁有;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為兩家基金公司的兩名有限合夥人之一,在購買的這部分資產里將會出資25%,即14.75億元。

在達成協議的三個營業日內,兩部分買家將分別支付獨立保證金,共計4億元人民幣。此計劃尚待相關程序批準。 

交易完成後,如經濟觀察網此前報道,保利協鑫將專註於多晶矽業務,被定位為化工型公司,而矽片資產將作為制造型業務待合適時機註入ST超日,這樣的調整意在優化債務,以在資本市場獲得更好估值。

保利協鑫權威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雖然同為多晶矽業務和矽片業務的行業龍頭公司,但很明顯,多晶矽業務要比矽片業務的贏利能力高出很多。今年上半年,保利協鑫旗下多晶矽業務毛利率為25.6%,矽片業務的毛利率為16.1%。11月28日,保利協鑫公告稱,明年底將完成2.5萬噸矽烷流化床法多晶矽項目規模化生產,屆時,公司將形成年產近10萬噸多晶矽的專業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16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歐央行斷希臘“財路” 實為逼德國就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82

Germany-Greece-Euro

歐洲央行最近趁希臘財長還在歐洲各國遊說之際,突然取消了希臘國債的融資抵押品資格,這讓市場大呼意外。不過,歐洲央行這一舉措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正的目標是德國。

希臘國債目前為垃圾評級,低於歐洲央行設定的最低門檻,此前歐洲央行給予希臘金融機構特別豁免,後者得以使用希臘國債作為擔保品,以較低的借債成本從歐洲央行取得融資。但是在上周三,歐洲央行突然暫停了希臘國債作為抵押品時可享有的信用評級豁免權。

擁有17年銀行從業經驗,曾任職RBS、HSBC等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專家Frances Coppola認為,歐洲央行選在這個時點行動意味深長:

首先,反對緊縮的希臘左翼政黨Syriza上臺十天以後,歐洲央行才突然取消了希臘國債抵押資格。這可能因為當天是希臘政府換屆以後歐洲央行管委會首次舉行會議。但是希臘的救助延長計劃在2月底才到期,並且希臘已經要求多一些時間尋求更多解決方案。

其次,希臘財長Varoufakis在前一天剛見過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第二天還預定要見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就在兩天的中間歐洲央行突然行動,這是為什麽?朔伊布勒一貫公開反對Varoufakis關於債務減記和結束緊縮的提案,但是德拉吉卻相對緘默,就此事沒有公開表過態。朔伊布勒無疑是希望得到歐洲央行支持的。這時歐洲央行是否是在通過實際行動宣布自己站在哪邊呢?

第三,其實在去年六月,當時還沒當上希臘財長的Varoufakis就已經預測到,歐洲央行可能會撤出對希臘的融資。但是他似乎並不害怕這一點,只說了一句“請便”。

QQ圖片20150210133415

還有一點值得註意的是,上周三歐洲央行的行動不是斷了所有對希臘的融資,希臘還可以用其它資產作為抵押。而且如果希臘金融機構流動性緊張,仍可繼續通過歐洲央行的緊急流動性援助計劃(ELA)融資,不過歐洲央行可能隨時再關掉這個窗口。

歐洲央行2010年曾用關閉ELA來威脅愛爾蘭,並且真的關閉了對塞浦路斯的銀行的ELA,強制其關門重組,不過後者引起了史上最糟糕的銀行救助

要是現在斷了希臘的ELA,帶來的沖擊將嚴重的多。德國人認為其將不會引起系統性風險的想法是不現實的。關閉ELA尤其可能導致希臘退出歐元區,歐洲央行的聲譽和資產都將受到極大損失。

既然歐洲央行還給希臘留了一條“活路”,而且也沒辦法斷這條路,所以華爾街日報的記者Charles Forelle認為,歐洲央行想施加壓力的對象其實是歐元區其它國家的政府。

這些政府中真正的目標便是德國,因為有證據表明德拉吉並不支持德國“永遠緊縮”的立場,所以推動德國進入談判可能是德拉吉真正的意圖。為此,德拉吉要先砍掉一部分希臘的融資途徑,將希臘逼上“崩潰的邊緣”,然後藉此增加德國的壓力。

要知道,目前這場博弈是發生在全球舞臺上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站在希臘這邊,他曾公開表態稱,“你不能對一個正處於蕭條之中的國家不斷施壓。”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則希望息事寧人,他一邊稱希臘要負責一邊批評歐元區政策缺乏連貫性,呼籲雙方盡快結束對峙狀態。

此外,德國自己也幹過債務減記的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經濟陷入危機,包括希臘在內的戰勝國向德國伸出援手,根據“倫敦協議”免除了德國半數國債,為德國經濟起飛掃清了道路。有人提出現在應該是德國進行回報的時候。

不過,在2012年的債務重整中,希臘已被歐元區免除了占國內生產總值76%的債務,而戰後被稱作“馬歇爾計劃”的債務重整中,德國被免除的債務只是國內生產總值的20%。

總的來說,德國如果拒絕債務談判,最後迫使希臘離開歐元區,其結果將非常嚴重,希臘將成為國際上的“棄兒”,而德國手中的上千億歐元希臘債權也將打了水漂。此外,希臘退歐可能會在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最後希臘會將德國甚至整個歐元區都一起拖下水。所以如今德國以外的國家和機構基本都不會贊同德國堅持緊縮的做法,所謂的歐央行緊逼希臘不如說是在緊逼德國更合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24

日本巨資援助湄公河五國,意在制衡中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904.html

日本巨資援助湄公河五國,意在制衡中國?

一財網 方向明 2015-07-05 18:41:00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4日宣布,三年內將向湄公河流域國家提供7500億日元(約合380億元人民幣)的援助款項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等政府主導項目,成為該峰會機制下最大的一筆註資。

為國際社會“做貢獻”?

根據日媒報道,安倍是在東京舉行的第7屆“日本與湄公河流域國家峰會”後宣布以上決定,參加峰會的還有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統稱為“湄公河五國”。

除了援助款,日本還在峰會上發表了名為“新東京戰略2015”的共同文件,聲稱旨在完善湄公河流域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與日本的經濟和安全合作,突出了日本對國際社會“做貢獻”的主張。

安倍在峰會上稱,“作為陸路和海路交通的戰略地帶,湄公河區域的和平與安全對日本來說非常重要”,他還表示歡迎湄公河流域國家為邁向民主和法制做出努力。

有媒體稱,日本希望通過加強與湄公河流域國家關系向該區域出口更多的鐵路、水電站等基礎設施,日本媒體同樣直言,安倍此舉目的在於牽制中國。

除了基礎設施以外,日本還表示將和湄公河五國一起進行培養人才和改善產業結構等提高軟實力的努力。

今年5月,安倍剛宣布將在未來5年投資1100億美元支持亞洲基礎設施項目,但目前尚不明確該投資是否和4日新宣布的投資有重合部分。

2009年起,日本基本上每三年都會在峰會上宣布一次援助投資計劃。此前,日本方面曾在2009年和2012年分別宣布對湄公河區域提供5000億日元和6000億日元的政府開發援助。

投資身影頻現東南亞

就在兩天前,日本共同社報道稱日本政府表示將參加緬甸土瓦經濟特區開發項目,打算參與鋪設連接土瓦與緬泰交界地區的鐵路線,安倍將於近日和緬泰兩國領導人簽署相關協議。

緬甸南部港式土瓦西鄰安達曼海,向東則靠近緬泰邊境,經濟特區規劃占地200平方公里,以深水港、工業園區、發電站、鐵路公路交通、輸油管道及住宅和商業區共同構成總體功能,如果充分利用土瓦港的區位優勢,中東和歐洲運往亞洲的貨物可以縮短航程,省下繞道馬六甲的航運時間。

有分析稱,日本投資土瓦交通線路,將延長目前已經連接越南胡誌明市、柬埔寨金邊和泰國曼谷之間的湄公河“南部經濟走廊”,此舉符合日本的區域戰略意圖,“南部經濟走廊”的開發實際上也得到了由美日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的大力資助,再往西看,日本還將這條交通線最終連接至南亞,實現“亞洲經濟走廊”。

據了解,今年3月份,日本6大綜合商社之一的雙日株式會社已經首次在該交通線上提供服務,該公司稱柬埔寨-曼谷之間的物流運輸將從海運的20天縮短至5天。

3日,日經新聞稱,住友商事、日立及三菱重工3家日本大型企業將聯手獲得泰國曼谷近郊城市鐵路訂單,總額超過320億泰銖,約合58億元人民幣。並且,日本政府將就該項目向泰國提供部分貸款。

日本的“仁慈”意在牽制中國?

法新社評論稱,為了促進經濟和在海外的地位,日本加快了在全世界推銷高鐵,鐵路系統和發電站的腳步,同時,它也熱衷於被視為區域內的“仁慈大國”,並且為了牽制中國在區域內不斷崛起的地位,日本也急忙摻和進區域影響力的競爭當中。

日本《朝日新聞》援引峰會聲明稱,日本和中國被視為在湄公河區域發揮重要作用的“利益相關者”,聲明贊賞中日兩國於2014年底重啟湄公河政策對話,並“歡迎中日兩國保持溝通”。

2014年12月,中日兩國政府代表時隔三年再度重啟“中日湄公河政策對話”,該對話一度因中日關系因釣魚島問題惡化而中斷。該對話主要就各自對湄公河5國的開發和援助計劃交換意見並取得一致。

近年來,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日本在東南亞的投資迅速飆升,受勞動力成本影響,日本企業2014年在東南亞的投資規模超過在華投資的三倍,政府層面,日本同樣加大對東南亞的援助力度,其中越南尤為突出,從2008年到2013年,日本向越南提供的援助總額約為100億美元。

普遍的觀點是,日本加大湄公河流域國家援助一方面是為了加速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為越來越多的當地日本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更重要的,日本希望擴大其在該區域的經濟影響力和話語權,同時也是為其終日提心吊膽的安全問題所打的小算盤。而對於資源豐富的湄公河五國來說,順發展潮流而為符合普遍利益,更多投資的到來將加快其運用區位優勢創造財富的腳步。

編輯:馬俊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49

巨頭青睞記賬APP 意在理財市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5852.html

巨頭青睞記賬APP 意在理財市場

第一財經日報 李娜 2015-08-06 06:00:00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爆發,各種金融應用都急於在移動互聯網上尋找新的出口,其中,記賬理財類APP正在成為巨頭盯上的一塊“肥肉”。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爆發,各種金融應用都急於在移動互聯網上尋找新的出口,其中,記賬理財類APP正在成為巨頭盯上的一塊“肥肉”。

7月31日,傳統互聯網巨頭網易發布了自己的記賬理財產品。在此之前,支付寶、京東也在首頁上線了記賬功能。根據易觀報告,記賬類APP軟件的日均啟動次數正在快速上升,排名前三的產品日均啟動次數多達20萬~60萬次。

“社會財富積累得越多,記賬理財應用就越有需求,目前我們的用戶數達到了2億,日活躍用戶超過400萬。”隨手科技創始人、CEO谷風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公司預計今年12月可以實現盈虧平衡。

記者從采訪中發現,記賬理財軟件變現方式多是通過記賬服務吸引海量用戶,後通過為理財產品導流變現,但目前國內記賬軟件能實現規模變現的並不多,即便是互聯網巨頭也在探索,而市場上超過200款的同類產品更是加劇了市場的競爭。

從記賬切入金融

隨手科技是目前記賬軟件中起步較早的公司,根據易觀國際等多個第三方調研機構的數據,其旗下的記賬理財APP隨手記在記賬領域的市場占有率超過60%。

谷風有著20年的財務管理經驗,曾經在銀行系統工作,並且在金蝶國際軟件從事軟件開發工作十多年。他告訴記者,記賬是一個高頻次的需求,在他看來,由高頻帶動低頻、從財務過渡到金融的路徑更容易完成用戶的積累。

“從本質上而言,這和支付寶、微信支付基於支付完成用戶積累後,進而提供金融服務是同一個邏輯。”谷風對記者表示,如果直接做個人金融,在獲取用戶方面很吃力,做交易端,用戶的使用頻次又太低,用戶不可能買了一個理財產品後,還會每日打開APP使用。

通過和國內外同行的對比,谷風決定把APP做得盡量“簡單又專業”,不需要用笨重的Excel表格,直接在手機上按模板輸入賬本,普通人就可以隨時統計、分析,甚至能與家人、朋友共享賬本。這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設計方式快速讓隨手記積累了原始用戶,而成立兩年後,隨手記的用戶已超過1.2億,成為僅次於支付寶的第二大理財入口。截至今年6月底,隨手記用戶已達1.8億。

但用戶的快速累積也讓互聯網巨頭看到了記賬作為金融入口的潛力。互聯網的梅特卡夫定律指出,網絡平臺的價值隨著用戶數量的平方而增長,換句話說,平臺有了1億用戶後,流量變現就成為了可能。於是,包括支付寶錢包、京東錢包以及網易有錢等產品都開始切入記賬理財工具。

但對此,谷風表示並不擔心。

“如果說支付寶所針對的人群主要是網購用戶,那麽隨手科技則將這一範圍擴大至整個線上線下人群。只要進行消費,無論線上線下,使用什麽支付方式,用戶只要將財務情況輸入或導入隨手記,平臺都將可以根據這些數據為用戶畫像,進而推薦相應的金融產品。”谷風認為,一旦用戶購買金融產品,其財務結構就越複雜,從而對財務工具的需求越旺盛,用戶黏性決定了不同平臺的切換難度。

也有財務專家對記者表示,財務行業,無論國內國外,還是任何一個細分領域都是趨向壟斷。歐美國家幾乎所有個人財務工具都是由intuit提供的,企業級是甲骨文和SAP,在中國,則是金蝶和用友。互聯網巨頭對於細分市場的培育仍需要耐心。

流量變現說易行難

和許多移動互聯網應用類似,對用戶完成跑馬圈地之後,記賬軟件下一個目標是流量變現。

谷風對記者表示,隨手記有兩個盈利路徑:一是理財產品營銷,通過平臺為基金、P2P產品導流賺取傭金或廣告費用;另外一個路徑是基於信用卡信息的信貸平臺,目前,隨手記基於信用卡數據征信開通個人貸款業務,2016年將著力發展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

谷風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理財產品和個人信貸兩項業務月收入總和已經達到1000萬元。今年隨手記平臺上金融產品的交易額預計將達到400億元人民幣,2016年預期可以達到2000億元,這其中絕大多數是標準化的基金產品,谷風表示,未來信托產品、企業債產品、P2P等非標產品引入平臺,逐步拉大供應種類,同時按照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推送。

小微貸款可能是記賬軟件未來最賺錢的業務。谷風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目前使用隨手記生意賬本管理小微企業的群體已經超過2000萬,若貸款需求經過風控甄別達到15%的轉化率,平均每單貸款額為2萬元,年均需求1次,就將產生一個600億元規模的小額信貸市場。如果5%的穩定經營個體商戶,平均產生4次經營性貸款,這個市場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

但行業面臨的尷尬之處在於,幾乎所有的記賬理財APP仍處於虧損狀態。

目前市場上,記賬APP產品超過200個,並且很多產品非常相像,其中大多數產品的用戶數不超過50萬,馬太效應在該市場表現明顯。“2015年第一季度,排名前三的記賬理財APP分別為隨手記、卡牛信用卡管家以及51信用卡管家,這三家的活躍用戶規模均超過百萬。”易觀分析師對記者如是說。

此外,記賬APP提供的理財產品曾遭到詬病,比如說理財功能實質上還是幫基金公司代售,處於很初級的合作方式,沒有現金流的情況下,在與銀行或是第三方基金公司的談判中沒有足夠的議價能力,整體市場將會快速進入淘汰期。

“目前我們的對標公司美國財捷(Intuit)的年營收已達40億美元。”谷風表示,隨著用戶規模的增大,公司有望在今年年底走過盈虧臨界點,2016年營收達到3億。“目前的計劃是到2019年登陸納斯達克。”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