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復興航空澎湖空難造成四十八人死亡、十人受傷的慘劇,學者認為,僅以能見度、雲幕高兩項標準作為起降判斷標準,有所不足,應考慮將風速、風向納入機場起降標準,也讓飛機起降與否回歸飛航專業,不受外力干擾影響。 撰文‧何欣潔 七月二十三日晚間七時,麥德姆颱風海上警報尚未解除,復興航空自高雄飛往澎湖馬公的GE-222班機,在馬公機場降落時,墜毀於機場附近的西溪村民宅前院,造成四十八人死亡、十人受傷,是台灣近年來最大空難事件。 「天氣這麼差,為何還要飛?」這不但是台灣所有民眾的質疑,甚至連CNN、NHK等國際知名媒體也都如此追問,認為航空公司冒險出航,導致意外發生。 誰讓機師不能專業判斷? 回顧事發當時,中央氣象局雖在下午五時三十分取消澎湖的陸上颱風警報,但自下午四時至六時之間,澎湖地區的陣風平均達九級以上,已達台北捷運「減速或調整班距」的標準。直到飛機出事的晚上七時,陣風仍有七級強度,時雨量也高達每小時二十六公釐,當地雷雨交加,天氣相當惡劣。但根據民航局的標準,只要能見度達八百公尺,便可合法放行,其餘交給航空公司自行規範。 「何時不能飛?」這個問題需要基於高度專業作出最嚴肅的判斷,容不下一絲一毫的「非專業」考量;在幾種「不專業」的可能性當中,首先可討論的,是「誰讓機師不能專業判斷」? 空難發生後,「有人關說要求起飛」的耳語傳出;對此,當晚有航班降落馬公機場的華信、立榮,以及復興航空等均一致否認。澎湖縣唯一一席的立委楊曜則強調自己上任之後,「從來沒有做過這種要求!即使是趕著開刀、急救的鄉親要讓軍機後送高雄,我都不曾要求軍機飛,更不可能要民航機飛,絕不會拿鄉親、旅客的安全開玩笑。至於前任立委是否曾在惡劣天候施壓航空公司,我並不清楚。」而澎湖縣前立委林炳坤方面也表示,從未給航空公司任何壓力,一向尊重專業、安全第一。 然而,在一連串的否認聲中,也有某業者員工私下透露:「若不飛,民代會來施壓,這早已是常態。」他並表示,即使不是民代施壓,單是消費者「拍桌子瞪眼睛抗議」,難免也會讓航空公司做出「專業上打折扣」的決定。 起降標準為何不含風速? 其次,現行的「起降標準」是否有欠專業,亦是各界討論重點。航空運輸專家、逢甲交通運輸管理系副教授李克聰指出,這次的空難事件,顯示台灣現行的規範有所不足,「目前僅以能見度、雲幕高兩項標準作為起降判斷,未來應考慮將風速、風向納入機場起降標準,並建立航空公司、機長、航管的三方溝通機制,讓飛機起降,回歸真正的飛航專業。」李克聰分析,颱風天的天氣「瞬息萬變」,雖然能見度符合起降標準,「但也許側風很強,導致飛機降落時無法順利逆風下降,造成低空風切現象,進而發生危險。」事發後,有人將本次空難與二○○○年的新加坡航空空難相比擬,當年十月三十一日晚間,桃園機場因象神颱風風雨過強,導致新航SQ-006班機衝出跑道,爆炸起火,釀成八十三死、四十四傷的悲劇。當晚天氣同樣符合起降標準,卻仍然造成意外。前立委王昱婷曾據此向行政院提出書面質詢,認為起降標準僅考慮能見度,有所不足,應將風速大小納入機場關閉標準,但最後仍未見相關規範出爐。 對於外界的呼籲,民航局副局長李萬里回應表示,各機型所能承受的風速不同,民航局過去已要求各公司必須訂定內部規範,針對各機型明訂不同的風速起降標準,以ATR-72型為例,馬公機場二十跑道只要飛機尾風不大於十五浬、頂風小於五十浬、正側風不大於三十五浬,即符合降落標準。民航局會以「抽查」與「接受檢舉」的方式,處罰「偷飛」的航空公司。李萬里並點名,「遠東、復興航空過往曾有多次違規紀錄。」至於本次復興空難發生時,各航空公司是否也有違反風速起降標準、逕行偷飛的情形?李萬里僅表示,一切等調查結果出爐才能確定;相關內部規範、裁罰紀錄文件,也不方便對外公佈。 機場警報系統不足? 最後,則是機場的設備是否專業不足?在本次空難中,最有機會扮演關鍵角色的設備,就是國內目前僅有桃園、松山機場配備的低空風切警報系統(LLWAS)。 根據民航局研究指出,低空風切是「航機的隱形殺手」,不易偵測,也不易掌握。當航機遭遇低空風切時,輕則發生顛簸,重則可能造成航機重落地甚或墜毀。 根據一三年的招標資料顯示,汰換桃園及松山機場低空風切警報系統的招標金額達四四三六萬元;雖然所費不貲,但人命無價,李克聰建議,各機場均應添購低空風切警報系統,「除了有助防止空難,當面臨外界壓力時,若有清楚的規範、儀器的數據,也可以幫助專業人員在關鍵時刻堅持自己的判斷,拒絕不合理的要求。」他強調,民眾霸機、民代關說現象時有所聞,但起降標準規範不足,也讓各方的非專業意見有了干擾機會,影響了專業判斷的空間。 「話雖如此,但就算今天有更嚴格的標準訂出來,政府、民代、民眾能不能全力支持?如果不能,再多的規定也沒用,航空公司也得『偷飛』。」這是某位業者的私下心聲。 說到底,屢見不鮮的機場櫃枱抗議畫面、民代關說施壓的潛規則,這些「非專業干擾專業」的常態,恐怕才是釀成巨災的隱形兇手。讓飛機起降完全回歸塔台與機師決定,則是基本、正常、想當然耳的合理要求。 |
二○一五年,雲朗觀光集團執行長張安平有兩件大事,一是「雲品國際」以六十六元掛牌興櫃,成為觀光股新軍;二是他的「義大利插旗行動」再添一喜,「羅馬大飯店(A.ROMA)」於一五年十月開幕,成為雲朗旗下第四家義大利飯店,數量追平晶華與長榮集團旗下的四個海外據點,一六年第二季,「雲水之都」也將在威尼斯開幕,有望坐上台灣國際觀光飯店龍頭寶座。 張安平的人生上半場,都在擔任「家族企業救火員」,扛下大哥張東平留下的「嘉新電子」二十億元債務、接手大舅子辜啟允財務虧損邊緣的有線電視系統「中嘉網路」。○八年,更應岳母辜嚴倬雲與小舅子辜成允請託,接手中信飯店,更名為「雲朗觀光集團」。 五十歲之後,張安平對美學的極致追求,才逐漸被業界看見。他曾表示,「只有文人才會留下作品,商人不會。」創立雲朗觀光集團之初,他強調「歐洲古典氣息」的君品酒店系列,從吊燈到玻璃杯的挑選,他都參與設計,他對歐洲文化深深地著迷。 百年歷史飯店 納入版圖 另一方面,張安平將飯店業開到歐洲文藝復興起源地義大利,背後卻是精打細算。 一一年,適逢歐債風暴,不少物業擁有者求售,財務背景出身的張安平陸續逢低投資。「我說服了太太辜懷如,開車總計跑了七、八千公里,扎扎實實地繞了一趟歐洲。」自一三年起,他首度將飯店事業版圖跨足義大利,以平均一年兩件的速度,迄今在義大利布局四家商務飯店及度假莊園。包括北區的「聖莊」、中部的「嵐莊」,及靠近佛羅倫斯的「蓉莊」,三家飯店歷史均超過百年。 其中,在洽談「嵐莊」時,張安平看好「嵐莊」至今保留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風格,且具文藝復興時代的家具、壁爐、壁畫和古赤陶土地板等,均保持完好。當時也有來自中國與香港的買家,張安平在與莊園主人溝通時,因熟知中世紀歐洲歷史,讓主人敬佩又折服,最終雲朗不靠高價比拚,拿下標的物。 張安平說,「歷史的意涵,才是無價之寶。 歐洲的旅館產業,出發點和台灣不同,他們對美學及旅行的執著態度,是我們所欠缺的。但我們也有歐洲較缺乏的親切細微服務,雙方有很強的互補性。」張安平認為,因為有文化差距,這樣的跨界合作,才是最迷人之處。而這樣的歷史涵養,也成為張安平進攻海外市場,最重要的助力。 |
民進黨第一次完全執政,一口氣讓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跌到谷底, 當社會普遍都認為「國民黨不倒,國家不會好」,也用選票去證明時,國民黨是否還有一線生機? 《今周刊》專訪國會觀察基金會董事長姚立明,點出國民黨當前必須立即啟動的改革。 國民黨想要像八年前的民進黨一樣再起,很難,因為土壤已經壞了、根也爛了,再起只有一個條件,叫「希望神學」。 二○○○年陳水扁當選總統時,國民黨第一時間很驚嚇,後來決定連宋合作,覺得會贏回來,結果連宋合作還是輸掉時,全黨一陣悲哀。這時,馬英九就成為他們的希望。 如果有人告訴國民黨,二○二○年還有希望,就好像一個人爬山,跟他說轉彎就到,就還會有動力,這就叫作論述。有個好笑的說法,有人算票覺得其實這次國民黨 沒有輸很慘,因為小英這麼強,得票率才五六%,還有四四%的人沒投她,所以國民黨基本盤就是四四%,只會多不會少。姑且不論合理與否,這就叫作論述,國民 黨需要有盼望的論述,才可能整合。 三件立即要做的事: 新兩岸論述、整合泛藍、歸還黨產這次選舉,國民黨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連內部士兵都覺得沒希望了,還有像我這樣的人在外面論述,打國民黨打到沒有盼望。我不是在幫小英,而是認同鄉民講的,「國民黨不倒,國家不會好」。 再來,論述之外的另一個重點是「要人才」,國民黨現在的人才全都是奴才型,只懂得遵循上意。下任黨主席的要務,是吸收一些敢做、有理想的人。現在國民黨連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人才都沒有,光是有意願參選黨主席的胡志強、吳敦義和洪秀柱,三個人都已六十七歲了。 你看國民黨的選舉造勢晚會,站在台上的人十六年沒變,不管怎麼看都是連戰、吳伯雄這些人。 想要重生,國民黨有好幾塊一定要刮掉的腐肉,第一塊就是重新書寫兩岸論述。要真正堅持「一中各表」,不能像馬英九重「一中」不重「各表」,只有「台灣國民黨」有機會,「中國國民黨」已經淪亡了。 國民黨必須和台灣連結上,才能贏得新一代的選民,他們不像上一代選民還可以容忍「一中各表」,要爭取支持,至少要加上土地認同,贊成台灣是獨立的個體,例如兩德模式。 第二,是藍營必須整合。宋楚瑜還有一三%的支持率,投他的人,到底是討厭國民黨比較多,還是討厭蔡英文比較多,這一點國民黨一定要釐清。只要跟宋楚瑜交朋友,他就回來了,這就是人的整合、派系的整合。 黨產是第三塊腐肉,而且主動交出和被動交出的差別很大。其實國民黨根本跑不掉,因為人家馬上要動手清算了;現在應該趕快把黨主席選出來,並且徹底覺悟:國 民黨就算掌握全部的媒體、社團、上千億元黨產、黨政軍和情報,民進黨還是有辦法坐大,習慣依賴(黨產),就無法脫困了。 所以國民黨要「看不見那看見的」,因為你看見黨產,無法不用它,就不會有機會翻轉。 老方法已經不管用了 不能讓少數保守黨員決定未來第四,要重新打造宣傳基礎。我幫柯文哲競選台北市長時,最後主動對外宣布,不接受捐款也不做廣告。不做廣告,就是最棒的廣告;不收錢,就是最棒的資產。 國民黨如果放掉有形的黨產,會贏得無形的資產。原來重組織、輕文宣的作法,不但要改,還要改成重「無形」文宣,勝於「有形」文宣。 國民黨的傳統招數一點一滴在剝落,靠黨產、靠賄選、靠地方派系、靠組織,一二年會是最後一次管用,到了新的世代,老方法用不上了。 從太陽花學運開始,很明顯網路已經開始主導政治了,如果宋楚瑜沒看清楚這一點,例如形象影片找人丟泥巴,他最後不會有一五○多萬票。 這次幫宋楚瑜選到最後的都有年輕人,雖然一開始他也有找搞傳統組織、文宣的人,但發現這些人讓他吃虧,票一直掉,後來就不用這批人了。 最後,是黨員結構必須改變。黨主席人選為什麼選來選去都這幾個人,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因為黃復興(編按:國民黨的特種黨部,以眷村、退伍老兵為主, 號稱擁有十八萬黨員,占國民黨黨員總數三十五萬的一半,動員能力強)領導黨內。只要十萬黨員中有三萬是黃復興,黃復興就能決定一切,這個黨的競爭力就結束 了;因為這群人的觀點保守、是社會的思想少數,卻對黨有重大的影響力,顯然國民黨和民意脫節。 撰文 / 口述•姚立明 整理•賴若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