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地建屋難張炳良:挫敗感好強
1 :
GS(14)@2017-01-21 03:33:21【本報訊】公屋輪候冊3年上樓目標落空,一般家庭目前最少輪候4.5年才獲編配公屋單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出席房委會大會時稱,輪候冊人數有增無減,主要是房屋供應追不上需求,又指政府不會輕率更改上樓目標,否則只是「搬龍門」或掩耳盜鈴。但他承認,現時覓地建屋困難,欠缺土地建屋也感到「挫敗感好強」。房委會昨舉行周年大會,討論2016/17年度機構計劃。政府文件顯示,本年度目標要興建1.9萬個公屋單位,以及3,000個資助出售單位。但房委會今年上半年只能興建約4,900個公屋單位,當局強調正採取一切措施加快興建公屋單位。
■政府稱會加緊建屋,追趕3年上樓目標,圖為重建中的蘇屋邨。資料圖片
指改上樓目標是「搬龍門」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兼房委會主席張炳良承認,公屋輪候冊一般家庭輪候時間已由3年獲編配公屋的目標,增至4.5年。他稱,主要因為整體房屋供應追不上需求,又指長策周年目標雖然定下10年建屋目標,但「得出供應目標,唔等於有地」,又指有時候未有土地建屋「挫敗感好強」。有意見認為政府現時不能達至3年上樓目標,應考慮更改標準。張炳良認為,政府不會輕率更改3年上樓目標,否則只是「搬龍門」或掩耳盜鈴,「?家有偏差係唔好睇,但係咪改咗等於唔需要努力(建屋)?」對於被指公營房屋單位供應不足,政府應該提出租管或租金津貼,張炳良重申租管或租金津貼不能解決問題,「我地畀咗津貼,業主又加租,市民都係改善唔到居住環境,根本解決問題方法係增加供應」。此外,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稱,每年建屋開支約220億元,按此推算,2019/20年就要開始注資。他建議應以5年公營房屋建築開支,制訂財務底線,即只要現金及儲備結餘僅有1年建築費用,就需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記者譚靜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0/19903215
張炳良搶閘暗示不留任
1 :
GS(14)@2017-01-25 07:34:49【本報訊】下屆特首寶座花落誰家暫時未知,而現屆梁班子問責官員中,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圖)率先暗示不會留任,昨指5年前答允梁振英加入管治班子時,已經以只做一屆為目標。今年65歲可申領長者卡的張炳良,在新一屆班子大換血前夕,搶閘暗示不留任。他昨出席電台節目時被問到換班後去留時指,5年前接受梁振英邀請加入管治班子時,已經以只做一屆為目標,認為「體制內轉換新血,有新作風、新思維永遠係好事」,暗示無意多做一屆。
或重返教育界
他坦言對房屋政策有進一步想法,但社會未必接受;至於離任後去向,張指「未諗任期之後嘅事」,不排除重返教育界。離任前最棘手問題包括高鐵一地兩檢,張炳良期望趕及明年第3季通車,並能實施一地兩檢,稱任內至少有六至七成時間是處理交通事務,過去亦多次就相關事宜與內地交涉,希望做到不牴觸《基本法》,又能確保高鐵達至最大效益。張於2012年7月1日獲任為運房局長前,是香港教育學院(即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入政府前擔任不少公職,曾任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及消委會主席。近期處理橫洲風波時,張炳良曾指摸底會面沒有紀錄、拒絕公開詳情而被指講大話。除了張炳良外,「梁粉」食物及衞生局長高永文早前稱,誰人擔任特首影響其去留決定,暗示不一定留任。而由勞工及福利局長「升呢」至政務司長的張建宗則稱只要下屆特首提出邀請,願意留任,並指任何崗位亦不介意。■記者許偉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4/19907026
張炳良大埔豪宅連跌三年
1 :
GS(14)@2017-03-22 00:33:37【本報訊】樓價近月回升,差餉升幅卻顯著放緩,部份屋苑甚至錄得跌幅。掌管房屋政策的運房局局長張炳良位於大埔半山的豪宅盈峰翠邸,租值連續三年錄得下跌。差估署最新重估租值結果顯示,張炳良在盈峰翠邸的單位下年度租值約46.62萬元,按年跌5%。
唐英年物業租值330萬
差估署最新重估租值結果顯示,部份高官及名人的住宅物業在2017/18年度的租值錄得跌幅或不變。當中以運房局局長張炳良的大埔盈峰翠邸物業跌幅最勁,其單位租值按年下跌5%,由16/17年度的49.08萬元,跌至17/18年度的46.62萬元。盈峰翠邸1998年入伙,距離大埔墟港鐵站數分鐘車程,因地勢略高,處於半山上,鄰近大埔滘自然保護區,環境清幽翠綠,張於2012年購入相連單位自用,物業屬低密度發展。至於因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被判入獄的前特首曾蔭權,其於跑馬地麥當奴道碧雲樓單位的租值,也同樣按年下跌2.8%至55.6萬元。行政長官梁振英在山頂貝璐道裕熙園的大宅,下年度租值約439萬元,租值不變。剛「升呢」做財政司司長的陳茂波於跑馬地禮頓山單位的租值同樣無升跌,下年度租值約91.32萬元。本港豪宅租值普遍錄得跌幅,但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於九龍塘約道的物業,其大宅下年度租值不跌反升。差估署估值顯示,大宅下年度租值約330萬元,微升2.2%。■記者譚靜雯、鍾雅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21/19965089
張炳良︰或換屆前處理一契多伙
1 :
GS(14)@2017-04-06 07:34:51【本報訊】近期有一手新盤出現有本地首置買家,以一張合約購買多個單位,以迴避繳付15%新印花稅。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圖)主動談及事件,指政府正研究相關數據,如果發現是普遍趨勢,會不經預告採取行動,強調若問題嚴重,相信等不到6月底政府換屆前便會處理,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不應等到情況普遍才作出行動。
待研究是否已成趨勢
張炳良在立法會上指,關注近期報道指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買家以一份文書購入多個住宅物業,以迴避新稅率,稱政府正了解情況,「究竟只屬極端個案,抑或已成為普遍趨勢」。但民主黨涂謹申批評:「2013年我已經話你知呢個係大漏洞,你當時就掉以輕心,話唔會嘅,其實你係咪應該辭職呢?」但張否認當年他是主導局長,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才是當年主導印花稅的官員。涂謹申則稱:「你哋一齊做㗎嘛,你仲話了解緊,有冇可能呀?呢個咩政府呀?」工聯會麥美娟亦認為情況已違背了當日政府訂下15%新印花稅去控制投資需求的原意,「明顯地有人走法律隙,我認為你毋須睇係咪趨勢,要一千幾百人做才做」。張炳良重申政府已掌握到一些資料,稱過去一份合約包括多個物業,通常是相連單位、車位或天台等,但近日看到較多值得關注的情況,如已經成為普遍趨勢,政府將會採取行動而不會有預告,但並無透露具體行動內容。張炳良重申去年11月公佈新措施後,須要繳交新稅率的交易宗數由約2,360宗跌至今年2月近400宗,跌幅逾8成,認為措施有效減少投資需求,如政府不「出手」,樓市亢奮會更熾熱。另外,有議員關注近年出現多個「納米樓」新盤,張炳良指上屆政府、林鄭月娥仍是發展局局長時曾推出限呎地,故理論上可同樣在賣地時加入條款要求單位最細面積,但需由發展局研究。■記者鍾雅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06/19981565
湯文亮﹕張炳良臨別贈言 實為贈錢
1 :
GS(14)@2017-06-08 00:28:13【明報專訊】不少人都很奇怪,張炳良還有1個月就要離開政府,點解仲要講樓市,况且,5年任期都未能將樓市搞妥,唔通幾句臨別贈言,就能㩒住樓市升勢?倒不如學學教育局長,周遊列國去考察考察。我認為,張炳良現在有多少心有不甘,做了5年工作,即將見到成效就要離任而去,所以臨別贈言,如果大家能夠解讀的話,張炳良其實是臨別贈錢。
張炳良話,政府對樓市治標又治本,意思並不是將樓市變成標本,而是長短棍整治樓市,短棍當然是指現在實施的各項辣招,長棍就是提高供應量。
成效將見要離任 心有不甘
過去兩年,政府官員不斷說在未來三至四年的供應量,由8.3萬個單位提升至9.6萬個單位,以示在這方面的決心,但不少具名氣評論員經常撰文表示政府沒能力將供應量提高至所說的數字,他們甚至話即使政府有能力,地產商有持貨能力,會將供應量維持在每年1.6萬個單位,但是他們還未想到,只要政府不將供應量降低,4年之後,就會有3.2萬個貨尾單位,地產商還有沒有持貨能力,大家拭目以待。
不過亦有人話,即使在未來三至四年,政府可以提供到9.6萬個單位,但仍然不能夠滿足來自內地無窮無盡的購買力。張炳良特別指出,內地人購買香港住宅單位數量只佔整體成交量的1.5%,以去年1.6萬個新樓單位以及大約4萬個二手樓單位成交量計算,只有840個住宅單位由內地人購買,這個數字我都覺得偏低,如果不是由政府官員講,我一定不會相信。
「內地人買起港樓」謠言戳破
現在,事實放在眼前,香港的住宅單位絕大部分由香港人購買,而且當中超過九成是首次置業者,所以,起多多樓都唔夠畀內地人買這個謠言,張炳良在臨別前將之戳破,在這個幻想破滅之後,樓價又如何抵擋源源不住的供應量,如果有人理解到張炳良的說話,就會知道他的贈言即是贈錢。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91&issue=20170606
張炳良:內地口岸區即內地境
1 :
GS(14)@2017-06-18 21:39:04【一地兩檢】【本報訊】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表示,與內地就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方案的商討已到了尾聲,內地人員在口岸區的執法權力範圍是商討重點之一。他指出,將來高鐵旅客進入或未離開西九龍總站的內地口岸區,就等於置身內地境內。政府預料將來會有人就一地兩檢提出司法覆核,會確保方案經得起法律挑戰。政府曾表示,可以在今屆政府任期內提出一地兩檢方案。但張炳良昨被問到本月30日前是否有公佈時,他表示「唔敢講」,與內地商討過程「反反覆覆」,有些方案探討後又因不可行而推翻。但高鐵明年第三季通車,立法會應有足夠時間就一地兩檢本地立法。他表示,西九總站會設內地口岸區,面積與香港口岸區一樣,但內地口岸區是租予內地還是劃歸內地則暫不便透露。內地執法人員會在內地口岸區執行內地出入境、海關及檢疫法例,而執法權力範圍是商討重點之一。
「預咗有人會覆核」
至於高鐵路軌是否納入內地口岸區,張炳良無正面回應。但他指出,出境旅客進入內地口岸區辦理手續後,便等於進入了內地境,而乘高鐵來港的旅客,未在西九的內地口岸區完成出境手續,亦等於未離開內地境。張炳良此說法意味就算路軌不劃入內地口岸區,西九站月台及直至邊境的路軌都會成為實施封閉管理的禁區。他又指出,「預咗有人會JR(司法覆核)」,會確保一地兩檢方案會符合基本法及有穩固法理基礎,經得起司法覆核挑戰。張炳良稱最初答應加入政府目標是處理房屋問題,任內遺憾是「房屋問題可以做得好啲」。對於有指樓市辣招未能阻樓價上升,他辯稱,辣招非完全無效,2015至16年間樓價曾穩定下來,但有些外圍因素是控制不到,包括因量化寬鬆繼續,美國減息周期又因政治原因比預期遲及慢,本地資金無出路於是「買磚頭」,令樓市在去年尾再升。■記者麥志榮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6/2005797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