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首場雙11晚會目前正在北京水立方上演,在晚會開始前的大屏連線中,身在杭州技術指揮中心的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截至目前當晚8點,手機淘寶的訪問量已經近1.3億,超過了去年雙11最高峰值。“我們的口號是Rock The World!我們希望能夠再一次用中國消費的力量震撼世界。”
今年是阿里巴巴在雙11第一次全力投入移動端,“all in無線”戰略執行到底。張勇稱,根據移動購物的特點,雙11的精彩24小時,每個小時都會有驚喜,讓全世界都來見證中國消費的力量。
為了適應消費者在移動端的行為變化,今年天貓特意準備了雙11“上班下班”兩場大促銷,讓消費者在路上也能參加雙11,“堵車不堵心”,同時雙11下午還會有限時優惠活動。
此外,雙11晚10點30分,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將為2015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特別舉行遠程開市敲鐘儀式,這是紐交所首次為一家中國的互聯網企業舉行此類儀式。
為了保障天貓雙11順利進行,包括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的技術大拿都匯聚在雙11技術指揮中心。張勇說:“每一年雙11都是我們阿里技術的一次大練兵,讓阿里的技術更上一層樓。在去年每秒創建8萬筆訂單的世界紀錄基礎上,我們技術團隊今年希望實現每秒鐘支持12萬筆訂單創建、6萬筆訂單支付成功,這將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雙11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稱,阿里雲為這次的雙11做了大量的技術更新,將接受用戶訂單的挑戰。據記者了解,他將在明天詳細解讀這些技術。
全球化是今年雙11的主題,此前公布的預售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對全球商品的購買熱情高漲,13個國家館預售的進口食品已經賣空,10個海外商家和品牌預售額破千萬、向億元逼近。
此外,今年除了天貓準備的過億紅包之外,商家首次能夠直接向消費者發送紅包。在過去的一周,發掉的紅包數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總量,並且還在不斷攀升。
今年的雙11也是阿里巴巴全渠道新商業生態的首次整體呈現。數字經濟和線下商業全面融合,蘇寧、銀泰、北汽、首旅集團等千余商家,將全渠道打通用戶管理、商品管理和服務、物流等,聯動全國超330個城市18萬家商場或門店,共同參與雙11狂歡,與消費者實現雙11萬店互聯。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全球化元年,今年雙11全面升級,以全球化、全渠道的新商業面貌和“消費+娛樂”的全新互動形態,與消費者共同打造一場全球狂歡。
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COP21)中,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發布報告稱,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世界已經達到煤炭消費峰值,而對電煤的需求正在萎縮。
IEEFA金融主任桑梓樓(Tom Sanzillo)認為,“這種趨勢在2015年不斷增強,重要煤炭市場消費出現大幅下跌。”
他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成本快速下降,同時,人們意識到世界正在發生轉型,現在應抓住機遇,因此新政策和投資戰略不斷湧現。
上述報告所列出的八個跡象包括,首先,重要國家的煤炭占發電比重不斷下降。IEEFA認為,下降速度超過了許多分析人士的預期。
其次,海運電煤需求下降。IEEFA認為全球煤炭交易市場可能在2014年已經達到峰值,約為1113噸,並預測2021年還會下降30%至762噸。
IEEFA表示,作出上述預測的前提是,認為中國、西歐和日本可能在2013至2014年已經達到進口需求峰值;印度對電煤進口的需求在2015年中期達峰。
第三,技術創新和規模經濟共同拉低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本。
太陽能成本繼續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下降。太陽能在越來越多的國家迅速邁向市電平價。隨著電池技術成本的迅速下降,能源分配解決方案的利用速度不斷提高,進一步影響了現有化石燃料資產的商業回報。
第四,投資資本迅速從煤炭向可再生能源轉移。
在過去十年,投資者已向以太陽能和風能為主的清潔能源領域投資1.5萬億美元,並在2014年創下新高。可再生能源的產能增長速度甚至更快。這些趨勢引發了金融市場的巨大轉變,越來越意識到煤炭的結構性衰退和提高低排放投資項目產能的需求。
IEEFA舉例稱,該領域的重要進展包括,今年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挪威政府養老基金從煤炭領域撤資,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安聯緊隨其後。這兩項決定將對100億美元以上的投資產生影響。
第五,煤電行業產能過剩。中國的燃煤電廠已超過配套能力,印度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成績顯著,美國開始關閉燃煤電廠。
第六,煤炭公司陷入深度財務困境。由於能效提高、電力需求減少、燃煤向燃氣產能轉型、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擴張以及汙染防治法規的影響,煤炭生產商面臨困境。
第七,煤炭需求結構性下降日益成為共識。全球煤炭市場不斷萎縮已從外圍觀念逐漸成為主流共識。
第八,全球銀行正將重點轉移到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意識到,監管壓力將不斷增強,同時化石燃料的資產擱淺風險將不斷上升。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從我們公司的發展歷史來看,“下半場”剛剛開始。
i黑馬訊 7月15日消息,近日,新美大CEO王興在一次內部講話中透露,在剛剛過去的6月,新美大全平臺日訂單峰值已經突破1150萬單。同時,他提出中國互聯網和新美大已經進入“下半場”。
以下為演講內容節選:
剛才我們看了過去半年各個業務的大致情況。
今天,我們到底在一個什麽樣的時間點上,可以講很多內容,比如我們有什麽樣的機遇,什麽樣的挑戰,但是,如果只用一個概念、一句話,我想說,“下半場”剛剛開始。
大家知道今天是7月2日,上半年剛剛過去,下半年剛剛開始。上半年有一部分精力我們花在了團隊融合上面,下半年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下半年的工作剛剛開始。但我這里所說的“下半場”,不僅僅是說2016年的下半年要開始,我想,從我們公司的發展歷史來看,“下半場”剛剛開始。
過去我們“打了”很多年,大眾點評是2003年成立,美團是2010年成立,後面百團大戰、千團大戰,到千家變五家,五家變三家、三家變兩家,去年10月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並之後,就像兩條大河匯在一起。我們花了三個季度的時間基本完成了團隊融合,團隊融合很重要,也很不容易,但是公司永遠要對外創造價值,過去有那麽多同事共同努力,我們有了一個不錯的基礎,我們完成了這個融合,獲取了更高的市場份額,那之後,我們要繼續證明自己的價值,我們要真的對外創造價值,並通過創造價值兌現我們自己的價值。這是“下半場”剛剛開始。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對於整個中國的互聯網也是剛剛進入“下半場”。之前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人口紅利,不管是早期PC網民的迅速增加,還是過去幾年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激增,大家發展的方式哪怕粗糙一點、成本高一點都不要緊,因為用戶在快速增長,每年賣幾億部智能手機,大家的業務跟著水漲船高。但是現在可以看到,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智能手機的年銷量已經不增長了,總體網民的增長也大幅趨緩。這個時候兩條路:要不開拓海外市場,可能還有更多用戶,但是國際化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不你就得精耕細作,把原有的用戶服務得更好,通過每個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對於整個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而言,需要增長模式的轉變,之前大家粗放一些,跟著網民數量的增長水漲船高,現在這個紅利已經基本結束了,接下來考驗的是大家的真功夫,這麽多人你能不能更好地服務他,創造更多價值?可能需要不一樣的增長模式,需要不一樣的組織能力,在很多方面也需要不一樣的商業模式。
現在都說“互聯網+“,對應的,早期互聯網是不做“+”的事情的,做的都是純線上的事情,慢慢的發現,光做純線上的事情不行了,就開始往線下走,我們做了O2O,但從開始到現在,我們也只做了很薄的一層,主要還是線上引流,也就是幫助商戶做營銷,做整個產業鏈最後的那一小段。
往後看,“互聯網+”要做的是各個行業從上遊到下遊的產業互聯網化,不是僅僅停留在最末端做營銷、做交易那一小段,而是真正能夠用互聯網、用IT全面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我之前說過“少談一些顛覆,多談一些創新”,我認為整天講“顛覆”是沒有意義的,“互聯網+”根本上還是要靠創新服務於各行各業,靠互聯網、靠IT技術為各行各業的各個環節提升體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如果以此為目標,那“互聯網+”需要的能力和之前就不太一樣了,對我們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回顧之前我們的發展,基本還是“上半場模式”,就是猛抓用戶、猛接商戶,然後做“營銷交易”這比較薄的一層。現在進入“下半場”的時候,就需要新的能力,之前我們並沒有太多的積累,只能說有一些探索,比如電影的選座,酒店從團購模式到預訂模式,到綜在不同的細分也有不斷深入的嘗試,餐飲在配送上也有一定嘗試。但總體看,這種積累是有限的,目前我們還沒有很完整的深入行業的能力,當然這對我們是巨大的挑戰,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這對我們而言也是機遇,因為絕大部分互聯網公司目前也沒有這個能力,尤其是一些互聯網巨頭,他們也沒有這方面的能力,甚至某些巨頭由於歷史原因,更難具備這樣的能力,這對我們而言是個好事情。如果發展所需要的能力別人有,你沒有,你就處於天然不利的狀況;如果這個能力,同行對手都沒有,那倒不用太擔心,我相信我們團隊的學習熱情、學習能力,同時我們在服務業的各個細分行業多少還都有些積累,如果彼此借鑒,綜合起來一起推進,我們是有機會比較快速的具備這種能力的,或者說比別人更早、更好的獲得這種能力。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是我們隨著中國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的出發點。
從最宏大的角度來講,整個中國經濟也進入了“下半場”。黨和政府講“新常態”差不多要兩年了,從去年年底到現在,也在反複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果你去細看這些提法背後的論述,你就能看到這些論述並不是中央領導的“拍腦袋”和“心血來潮”,而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了這個階段,確實是需要轉變增長模式,過去那種粗放的高速增長已經一去不複返了,不能再簡單追求GDP的數字,中國經濟也是進入了“下半場”的狀態。
那麽回到我們自己,我們要通過互聯網與各行各業深度整合,構建新的能力,我們面臨的情況是差不多的,之前基本靠“用戶紅利”,靠粗放增長,現在“用戶紅利”所剩不多,我們需要真正去創新、真正通過精耕細作來服務好用戶,從而發掘用戶價值。
現在的時間點是7月2日,上半年剛剛結束,下半年剛剛開始,我們還有很多很多事情需要做。希望大家能從“下半場”剛剛開始的角度,去思考我們下一階段的各項工作。
2016年7月2日
北京
"房地產投資歷史需求峰值已過。"7月30日,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在參加一樓市主題論壇時表示。
劉世錦在演講中稱,構成房地產投資70%的城鎮居民住宅的歷史需求峰值是1200到1300萬住戶,2014年已達到了。達到以後,房地產投資總量上來講就是持平,然後逐步回落,這反映在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上,過去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經常是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更高,去年已經降到了2%。而實際上從去年9月份以後,房地產投資的當月同比已經出現了負增長。
今年一季度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帶動了整個房地產市場預期的改變,房地產銷售一度增長50%左右,房地產投資出現了9%左右的正增長,這種變化在背後又拉動了一系列正在去產能的(行業),包括鋼鐵、鐵礦石、煤炭、石油、石化包括建材等一系列重化工業的回升,但劉世錦本人表示,回升時間不會太長,大概就是一個季度的時間,過去以後還是會回調的,因為基本面沒有變。
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
12月13日消息,今年的“雙12”被淘寶命名為“親親節”,也正是取意從線下到社群、從電商到內容,從貨品到服務,新的淘寶生態讓用戶的關系更“親上加親”。據第一財經獲悉,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在這一天,各種因為共同愛好組織起來的消費者社區,充滿奇思妙想,各種好玩的故事,當然也有各種新鮮、創意的商品,通過淘寶直播、遊戲等形式充分交流互動,社區化、內容化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數據顯示,目前每天觀看淘寶直播用戶達到千萬級,雙12當天的直播峰值已經超過今年雙11。
四成直播觀眾會訪問相關店鋪
數據顯示,目前淘寶平臺每天直播場次近5000場,有超過40%的消費者會在觀看直播的過程中訪問相關店鋪。——而在雙12當天,不僅直播觀看峰值超越了雙11,用戶觀看時長也有提升。
而淘寶上達人網紅、潮玩酷客、設計師群體等群體帶來的原創內容,與店鋪的結合更裂變出巨大能量。
雙12預熱期間,LIN家、周揚清、大喜、張大奕、張沫凡等紅人紛紛創下直播UV過百萬的成績。而雙12當天張大奕一場兩個小時的直播,獲得了240萬人的觀看,她剛剛開業幾天的內衣店,也在雙12開場預售中實現銷售過百萬元。
雙12千萬用戶在線上互動
除了直播外,淘寶頭條、知識分享等平臺“問大家”在1212將互動內容與消費者的購物場景進一步融合,也呈現了淘寶生態中不一樣的鏈接。數據顯示,每天有3000萬人正在淘寶上享受“知識分享”帶來的便利,通過“問大家”來完成消費決策。
而在1212期間,有超過500萬人在“問大家”平臺上進行提問尋求指導,近千萬人在問大家上幫“親們”支了招,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得。與此同時,雙12期間,大量明星紅人經典IP湧上“淘寶頭條”參加“問答”遊戲。
數據顯示“淘寶頭條”目前MAU(月活用戶)已經過億。淘寶正在通過各種工具(如直播、微淘、數據產品等)賦能商家,讓每一個商家生產自己內容,並更好地運營自己的粉絲和社群。
社群聚個性化需求
而消費者在參加問大家討論之後,還可以直接加入對應的興趣圈子,尋找自己的興趣同好。目前淘寶上就形成接近1500個社區圈子,興趣愛好的分享成為了社區圈子另一個重頭戲。
首次參加“雙12”的淘寶便利店商家也在這次活動中獲益匪淺,這是淘寶於今年6月份推出的服務,因“一小時送達”而深受都市人群歡迎,在此次雙12當天,上海有超過20家的店鋪出現爆單。
美國家庭負債已經於2017年初達到了創紀錄的最高點,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峰值。
紐約聯邦儲蓄銀行5月1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家庭債務總額實現11個季度連續增長之後,達12.73萬億美元。這一數額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歷史高峰12.68萬億美元,並且比2013年第二季度的較低水平上漲14%。房貸占比雖然占家庭債務總額的68%,但低於2008年峰值的73%。
盡管總額創歷史新高,但美國家庭債務在GDP的占比仍處於較低水平,一季度家庭債務占美國GDP總額的66.9%,而在2008年第三季度這一比例是85.4%。
最新家庭債務數字是美國經濟長期緩慢複蘇中的另一里程碑。債務水平的上升,從另一方米昂也顯示出,眾多在經濟衰退時期處於困境的美國人已經修複其信用,符合了借貸資格。同時也說明銀行和其他貸款機構對於經濟增長更為樂觀。
事實上,美國人在2007年至2009年經濟衰退期間和之後已大幅度削減債務,在2008年第三季度觸及峰值至2013年第二季度期間下滑12%。
“近九年來,美國家庭債務總額終於超過了2008年的高峰期,但債務構成和借貸人的情況都與之前大不相同。創紀錄新高的家庭債務不值得慶祝,但也不必因此恐慌。”紐約聯儲研究員Donghoon Lee表示。
當前的美國家庭債務與2008年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房貸、學生貸和汽車貸是主要債務來源。
截止第一季度,房貸余額達8.63萬億美元,占美國家庭債務總額的67.8%;2008年第三季度是,房貸占比達73.3%;學生貸款占家庭債務的比例從2008年的4.8%上升至10.6%;汽車貸款占家庭債務的比例從2008年的6.4%上升至9.2%。
值得註意的是,由於學費上漲,學生貸款目前達1.3萬億美元,占家庭債務總額將近11%,比2008年第三季度的5%高出一倍多。同時有超過十分之一的學生,貸款用戶拖欠還款,違約率超過紐約聯儲銀行跟蹤的其他任何家庭貸款種類。
相比之下,住房貸款借款人和違約情況均有所改善。報告顯示,第一季度借款人信用分低於低於620的房貸占比為3.6%,遠低於十年前的15.2%;借款人信用分高於760的房貸占比為60.9%,較2007第一季度的23.9%有大幅提升。而一季度,房貸90天逾期未還的比率僅為1.7%。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融360最新數據顯示,9月,全國首套平均房貸利率升至5.22%,年內第9次上漲。但值得註意的是,與此前幾個月不同,房貸利率漲幅呈放緩趨勢。
數據顯示,從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走勢來看,9月全國首套房平均利率為5.22%,相當於基準利率的1.06倍,環比8月上升了2.01%,上漲速度呈放緩趨勢;同比去年9月的4.44%,上升了17.66%。全國首套房平均利率最低的城市前十名分別為上海4.89%、廈門4.99%、大連5.03%、東莞5.06%、西安5.08%、昆明5.10%、烏魯木齊5.11%、沈陽5.13%、成都5.15%、太原5.15%。
具體來看,在全國35個城市533家銀行中,有137家銀行首套房利率上升,占比25.70%;房貸利率下降的有13家銀行,占比2.44%;與上月持平的有367家銀行,占比68.86%。此外,有36家銀行分(支)行因額度等原因暫停受理房貸業務。
二套房貸方面,9月二套房平均利率5.60%,較上月保持平穩上升,去年同期為5.39%。533家銀行中,除36家停貸的銀行分(支)行外,二套房貸執行基準利率的銀行有2家;278家銀行執行基準利率上浮10%,較上月減少62家;執行基準利率上浮15%的有44家;上浮20%的有149家,較上月增加33家;16家銀行執行基準利率上浮30%,較上月新增5家。
融360分析師李萬賦表示,自從2014年降息以來,銀行一直進行資產重新定價的工作。期間,受到資產荒和壞賬風險暴露的影響,也進行資產結構的調整,結合房地產去庫存,住房貸款成為大量銀行優先配置的資產,提供了較多利率折扣,房貸供給顯著擴大。但隨著流動性收縮、銀行負債成本上升,資產收益下行,導致銀行的收入及利潤承壓。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加上信貸額度的限制,逐步減弱房貸折扣、提高房貸利率就成為銀行的必然選擇。
但值得註意的是,融360分析師李唯一表示,9月平均利率漲幅已有降低,一線城市中,除上海有提供優惠利率的銀行外,北京、廣州、深圳平均利率破5.15%,已無優惠利率。一線城市利率變化速度快,時效性強,經歷前幾次的調整變化後,9月未出現大面積變動。
因此,李唯一認為,就目前來看,一二線城市已大體完成利率上浮的調整,出現再次大幅變動的可能性較小,總體會處於微調狀態,峰值或將臨近。
此外,因銀行額度受限,房貸放款時間或再度延長。融360監測數據顯示,超過90%以上的銀行表示,目前均面臨額度不充裕的問題,放款時間由以往的15至60天延長到60至180天不等,部分銀行房貸業務受額度影響已進入排隊等候辦理狀態,少數銀行分支行暫停新增房貸業務受理。
在放款時間方面,以北京為例,23家開展房貸業務的銀行中,僅大華銀行、民生銀行15日放款,興業、渣打、農行、建行、中信等執行30日放款,中行、匯豐銀行、華夏銀行、渤海銀行等則延至60日。上海的24家銀行中,已沒有銀行15日放款,興業、農行等13家銀行執行30日放款,工行、浦發等45日放款,招行、交行、光大等則60日放款。
李唯一表示,進入四季度後額度問題將會更加明顯,銀行嚴格控制房貸增量,預期明年額度問題不會得到大幅度緩解。真正有效緩解額度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保障居住需求,市場通過擴大供給保障類房、租房等,分批解決住房問題,避免短時間內購房需求過度集中。
最後,李唯一指出,政策調控使得房屋回歸居住屬性後,投資用途的交易會大幅度降低;銀行對於購房貸款審核以及額度把控將會更加嚴格,其他途徑的貸款使用範圍也將受到監管,總體流入房貸市場的資金會受到限制。因此,無論是購房市場還是中介市場,都將迎來一定的變革。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條碼支付業務正式斷“直連”之後,網聯清算有限公司(下稱“網聯”)和中國銀聯正在抓緊接入更多的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全線推進條碼業務,爭奪這一市場。
在4月24日的2018第二屆中國移動金融發展大會上,中國銀聯閃付事業部副總經理蔣海儉與網聯技術負責人強群力先後介紹了雲閃付金融創新和網聯的現狀與發展。
強群力表示,截至4月22日,網聯平臺已接入344家商業銀行和109家支付機構,並正在加緊推進剩余110余家商業銀行、6家支付機構的接入工作,可覆蓋超過95%以上的銀行賬戶、99%以上的支付賬戶,全面覆蓋直連模式下的銀行和機構渠道。
蔣海儉則介紹稱,截至2018年一季度,銀聯二維碼支付業務已上線APP共174家,銀行類APP為134家,非銀行類APP為40家,支持商戶450萬。
去年12月,央行發布《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明確指出,銀行、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支付業務涉及跨行交易時,必須通過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或者具備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處理,且實施時間為今年4月1日。這也被視為切斷條碼支付業務“直連”的“大限”。
就在條碼支付斷直連“大限”當日,銀聯宣布與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正式開展微信支付條碼支付業務合作。微信支付將其條碼支付業務接入銀聯,由銀聯提供轉接清算服務。
蔣海儉在前述論壇上還介紹稱,在二維碼支付業務之外,銀聯手機閃付產品業務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累計接入銀行138家、借記卡113家、貸記卡85家;線下非接POS終端數量持續增長,月活躍終端超1000萬臺;累計發卡4700余萬張,月均活卡700萬張。
而強群力表示,將全線快速推進條碼業務。他稱,在前期完成系統對接、聯調測試和生產驗證等系列準備工作基礎上,網聯順利與財付通簽署條碼業務合作協議,已可向市場機構全面提供開放和接入渠道;同時,網聯平臺也在穩步推進與支付寶的合作。
強群力還透露了網聯在條碼支付業務方面與其他機構的合作情況。他表示,網聯平臺積極推進收單側機構接入工作,合作機構覆蓋包括18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10余家市場規模較大的支付機構在內的市場主流機構,目前,渤海銀行、建設銀行、平安銀行、聯動優勢、易寶支付、匯付數據、中信銀行、美團錢袋寶等機構已完成與網聯平臺上線投產,其余若幹銀行和支付機構正在進行開發、聯調工作。
此外,農信銀已支持農信機構接入網聯開展條碼業務,並於4月18日完成上線投產,由農信銀為全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接入網聯條碼系統的方式,實現統一合規的轉接清算處理,拓展農信系統條碼收單服務覆蓋範圍。
易觀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網聯和銀聯二者關系十分微妙,在同一個市場上肯定將直面競爭。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而言,有兩家清算機構,也多了一個選擇,同時為監管機構梳理行業打下基礎,由此也將促使銀聯加速轉型。
對於斷直連後條碼業務後續發展,強群力表示,網聯平臺將加快推進條碼收單機構接入,並協助各家機構完成與微信-財付通、支付寶的系統測試聯調、對接和遷移工作,落實“斷直連”的監管要求。同時,網聯平臺將持續推進網聯條碼聯碼通用方案,增強賬戶側與收單側業務厚度。
在斷直連後,交易經由網聯或銀聯進行清算處理,能否經受“雙十一”以及“春節紅包”等高並發極值考驗,也是社會熱議的話題。
據強群力介紹,目前網聯平臺在平穩運行狀態下可處理12萬筆/秒交易峰值。而根據支付寶此前公布的官方數據,去年“雙十一”當日的支付峰值達到25.6萬筆/秒。
強群力指出,實際在“雙十一”當日所有交易中,僅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交易需要通過網聯平臺進行轉接清算,而通過支付賬戶余額、余額增值產品和消費金融產品等進行支付的交易,支付機構在支付環節均無需與銀行“交互”。除去支付寶內部閉環處理部分,按照銀行端和機構端系統處理能力推算,支付寶涉及銀行賬戶的交易峰值約在7萬筆/秒左右,財付通在春節紅包時也是類似峰值。
他表示,目前,網聯平臺在平穩運行狀態下可處理12萬筆/秒交易峰值,再加上6萬筆/秒的冗余處理能力,完全可以經受住“雙十一”以及“春節紅包”高並發極值考驗。
此前處於輿論風波中的聯想交出了新的成績單。
聯想集團5月24日發布的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017/2018財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第四季度聯想的營收同比增長11%至106億美元,而這是聯想10個季度以來首次獲得兩位數增長。
而聯想集團的財報其實在本財年的第三季度已經出現拐點。在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第三季度,聯想集團總營收規模達到了129.39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同比增長6%,當時這一營收規模創下了聯想集團自2014財年以來單季度的最高水平,同時也逼近聯想集團單季營收的歷史紀錄。
在第三、第四季度利好的刺激下,聯想集團的財報在2017/2018財年得到了明顯的好轉,整體營業額較上一財年增長5.4%達到454億美元,創下歷史第二高水平,接近2014/2015財年463億美元歷史峰值。
“聯想已經重新進入了上升通道。滿意,但是更多是一種踏實,水到渠成的結果吧。”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近期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談業績時心情顯然要好上很多。
移動業務加速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從凈利上來看,即使是營收同比有兩位數上升的第四季度,聯想集團實現的凈利潤只有0.33億美元,遠低於市場預估的1.138億美元;而2017/2018財年聯想凈虧損1.89億美元,市場預估1.466億美元。
而這主要是受新的美國稅務法影響,聯想此前計提了4億美元的遞延所得稅負債(Deferred Tax Liability)。
據了解,上述4億美元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主要是受聯想此前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和IBM X86服務器這兩個交易的影響。
不過,聯想同時指出,美國較低的稅率將有利於集團在該地區長期的業務營運。
從具體業務上來看,在聯想當下的幾大業務中,移動業務目前還在控制成本階段。
具體來看,本財年聯想移動業務收入同比減少6%至72.41億美元。
對於智能手機業務,聯想集團在財報中表示,將繼續加強拉丁美洲及北美等核心市場,專註於可盈利的市場,並削減開支,以大幅減少這項業務的虧損。
而聯想移動業務更多集中在海外市場的情況在本財年更加明顯,相比上個財年,聯想集團移動業務在拉丁美洲的銷量增長達40%,北美地區的銷量增長更是達到57%。
此前,楊元慶發布了內部架構調整郵件,聯想將把PCSD和MBG整合成立智能設備集團(簡稱IDG)。
IDG將由聯想集團總裁Gianfranco Lanci領導,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將出任中國區智能設備業務集團負責人,向Gianfranco匯報;MBG中國產品副總裁常程將擔任MBG中國業務代理負責人;高級副總裁兼摩托羅拉業務總裁Sergio Buniac將繼續領導MBG海外業務。
對於未來布局,楊元慶在本次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聯想的願景是要成為智能化變革的領導者,聯想正在圍繞智能物聯網設備、計算力基礎設施和行業智能化解決方案加強競爭力。
PC重回第一
雖然聯想已經逐步擺脫對單一PC業務的依賴,但PC毋庸置疑還是當下聯想的支柱業務。
上述財報顯示,本財年第四季度,聯想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業務營業額同比上升16%,達到了4年來的最快增速,而稅前利潤率也在時隔一年後重回5%的水平。
讓楊元慶真正松了一口氣的是,聯想這一次在商用市場重新奪回全球PC第一的寶座。
在此之前的第三財季,盡管不同機構對PC出貨量的統計標準不同,但關於各大廠商出貨量的排名卻基本一致,前六名依次是惠普、聯想、戴爾、蘋果、華碩、宏碁。
這意味著,在聯想這次反超惠普之前,惠普已經連續三個季度穩坐PC銷量榜首。
聯想近期一直在PC出貨量和利潤的抉擇上表現得更側重於利潤。“過去幾個季度,我們比惠普要保守不少。我們放棄了不少低價值訂單,尤其是在北美市場。”楊元慶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透露,聯想此前放棄了一些針對谷歌Chrome的框架PC產品,僅這方面就有超過100萬臺的訂單。
周邊市場大幅震蕩、上市公司債務違約風險頻現等多重利空影響之下,A股破凈個股面積急速擴大,成為了市場悲觀情緒的縮影。
截至5月31日,兩市破凈個股達104只,同時,銀行股依然是破凈“重災區”,多家銀行已觸發股價維穩措施,銀行板塊有15只個股破凈占比過半。
同時,地產股破凈範圍持續擴大,達11只。對於地產板塊破凈股增多,一位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表示:“2016年~2017年地產是大行情,但不可避免的是A股地產公司基本面都有壓力。2018年包括地產龍頭也比不上過去幾年的經營情況,這也導致了許多地產公司市凈率甚至小於了0.9倍。”
百只個股破凈,銀行股成“重災區”
在食品、化妝品等大消費板塊的帶動下,市場繼續回暖,A股三大指數止跌回升,滬指收盤大漲1.78%,再度向3100點關口發起沖擊,收報3095.47點。
指數回暖,但破凈範圍並沒有停止擴散。據東方choice統計數據,周四收盤兩市共104只股票破凈,這一數據甚至遠遠超過了2017年7月17日的階段性下跌,後者跌停股數達527只,破凈個股19只。
今年以來,各個行業的破凈股都有持續擴散的趨勢。房地產、公共事業、采掘板塊破凈個股均大幅增加,分別達到11只、10只、9只。而交通運輸、鋼鐵、機械設備、汽車、輕工制造等板塊破凈數量緊隨其後,分別為8只、6只、6只、6只、5只。
值得註意的是,銀行股持續成為破凈“重災區”,破凈達15只,板塊占比過半。市凈率低於0.8倍的銀行股包括華夏銀行(600015.SH)、交通銀行(601328.SH)、民生銀行(600016.SH)、光大銀行(601818.SH)、浦發銀行(600000.SH)、中國銀行(601988.SH),上述銀行股市凈率分別為0.7倍、0.74倍、0.74倍、0.76倍、0.77倍、0.79倍。
而近期由於市場波動,多家破凈上市銀行股價下跌也觸發了穩定股價的措施。上海銀行(601229.SH)、江蘇銀行(600919.SH)近日發布公告稱,由於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達到實施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而上述兩家銀行均采取了大股東主動增持的方式。
另外,杭州銀行(600926.SH)也是近期破凈的個股之一,或將成為第三家大股東增持的銀行。
多只地產股市凈率小於0.9倍,基本面承壓
今年地產股成為破凈個股最多的板塊之一,上述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市場行情不佳只是影響市凈率的因素之一,基本面下行更應有所關註。“市場下行有可能會導致個股階段性市凈率小於1倍,但現在看地產板塊,多數破凈地產股的市凈率是小於了0.9倍,這主要是基本面導致的。”
據統計,截至5月31日,有5家地產股的市凈率小於0.9倍,分別是*ST新城(000809.SZ)、北京城建(600266.SH)、世茂股份(600823.SH)、福星股份(000926.SZ)、信達地產(600657.SH)。上述地產股本周跌幅分別為-9.8%、-2.4%、-3.1%、-4.3%、-6.7%。
東北證券統計數據認為,房地產行業2017年以及2018 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及凈利潤主要結轉於2015年及2016年的銷售。2015、2016 年的銷售受益於本輪小周期房價上漲,並且土地獲取成本較低,上市房企的盈利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認為盈利能力改善的區域在2018年將持續,隨著2016、2017年獲取的高價地的入市,盈利能力將在2019年承壓。
“上市房企第一季度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0.51萬億元,同比增長14.36%,增長幅度平緩。經營現金凈額則變動較大,2017年以及2018年第一季度的及經營現金凈額分別為 522.6 億元、-1376.48 億元,均處於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