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文唔掂都有得救!紐約首推中文救護車

1 : GS(14)@2016-08-07 02:03:43

紐約唐人街獨居長者眾多,大部份不諳英文,即使患病亦甚少求醫。有見及此,有醫療機構在紐約首次推出「中文救護車」,專為華裔居民服務。推出三個月以來反應良好,救護車數量由當初只有3輛大增至7輛。醫療機構病人服務總監希望服務能解決華裔與救護員及醫生溝通上的障礙。駐紐約記者:鄭柏齡總部位於布魯克林區的先鋒救護車公司,今年起推出中文救護車服務,由救助熱線以至車上救護員及司機,皆懂得中、英文雙語,如廣東話、國語、福州話甚至台山話等,是紐約市首項針對華裔的救護服務。公司病人服務總監任詩雅接受《蘋果》專訪時說,「中文救護車」服務推出至今3個月,獲得良好評價,十字車數量亦由3架增至7架。
Jan是先鋒救護車華裔急救員之一,會說廣東話的他指,長者電召救護車的意識不高,不少病人需要經診所醫生轉介才知悉病情嚴重性,立刻召救護車送到醫院。在他的急救經驗中,曾有中風、肺炎等個案,「最重要可以同佢溝通,知道佢邊度痛」,而救護員亦會協助病人在醫院急診室登記。急救員Danny是美國出生的韓裔人,加入救護車公司兩年多,最近加入專責亞裔病人的團隊。他表示,許多人多數在最後關頭才召喚救護車,最嚴重一次他需要在車上不停替病人進行施心肺復甦術,一直至送到急診室保命。現時,先鋒救護車服務範圍集中在華人較多的曼克頓唐人街、布魯克林、以及皇后區法拉盛;據任詩雅指,他們每日平均接到5至6宗華人救助,多數為長者。她又指中文救護車服務與其他公司收費無異,且適用於醫療保險保障範圍內。市政府數據顯示,居住於紐約市的華裔長者超過6萬人,逾半英語程度有限,難以跟醫護人員溝通,即使出現重病,華裔長者亦往往只選擇到附近普通診所求醫,令病情不能即時控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05/197240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570

森美留鬚似羅樂林:一日死五次都唔掂

1 : GS(14)@2016-08-16 06:28:06

藝人喺圈中打滾多年,歲月催人老……即使係當年嘅「小鮮肉」,難免留下少許歲月痕跡,好多人想知藝人步入中年似邊個,42歲森美近日留鬚,增添幾份男人味,森美昨日喺facebook貼出自拍相,寫道:「我支持林丹,所以留鬚,佢哋話我係支持,劉丹!」講自己個樣似劉丹,不過,唔少網民都覺得佢似67歲羅樂林,無論神情同輪廓都係似羅樂林多啲!事後,森美都喺網上留言:「Haha…似呀!今次一日死五次都唔掂!」有網民稱「原來係羅樂林,我仲以為係森美」、「連個眼神都似,唔知全盛時期嘅森美一日可以死幾多次」、「我又諗起後生嘅麥長青似林峯…」、「羅樂林靚仔好多」及「真心覺得羅樂林靚仔,假假哋做過楊過」,羅樂林曾於1976年《神鵰俠侶》演楊過,當年仲有李通明做「小龍女」,米雪演俏黃蓉。未知森美老咗會唔會似前輩羅樂林咁有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16/197382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096

自成一格:成吉思汗都搞唔掂的危機

1 : GS(14)@2016-09-02 05:49:04

全球經濟好似穩定番,其實內裏暗藏危機,除了以委內瑞拉為首的產油國在破產邊緣外,其實仲有一個近在眼前的國家,亦都面臨緊重大經濟危機。講緊嘅就係同我地隔住個中國,兼係一帶一路成員國之一的蒙古國喇!上月18日,蒙古國新任財政部長巴圖高科食咗誠實豆沙包咁,坦白地承認蒙古國正處於經濟危機,政府各部門運營成本及工資已無法支付,料今年蒙古政府債務佔GDP比重將達到78%;當地央行亦將基準利率從10.5%升至15%。市場反應就最現實,蒙古國政府債券當時即刻插晒水,主權信用評級亦由B下調至B-的垃圾級別。據悉淨外滙存底僅剩下4.29億美元,所以全國上下要勒緊褲頭過日子,總統等高層人工大減三成,基層政府開支則減少20%,聽聞奧運選手糧都無得出。此外,蒙古國貨幣圖格里克(Tugrik)亦於8月中創下歷史新低,每美元兌2,197圖格里克,成為全球貶值最多的貨幣,較2011年最高位約1,200圖格里克大挫近五成!點解會搞成咁呢?原本蒙古國資源非常豐富,加上與中俄關係友好,煤、銅、甚至黃金礦產源源不絕向外輸,就好似東亞版的沙地阿拉伯咁,越養越強大,經濟增長一日千里,2011年經濟增幅甚至高達17.3%,跑贏大市幾條街。有咁多資源做靠山,財源滾滾來,有錢途又有前途,蒙古國就好似富二代咁有潛力。可惜,2012年突然推出條《限制外國投資法》,覺得自己好威啦有寶咁,企圖囤積居奇,處處刁難海外投資者,嚇走咗好多外資公司。條例實施前(2011年),蒙古全年外資流入達46.2億美元,到2016年上半年,得番3,500萬美元;單是今年計,當地註冊的13萬多家企業,有逾6萬家企業停業呀陰公!外資大減都算喇,再加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商品需求,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大挫,直接影響蒙古國生計,經濟雪上加霜;蒙古國經濟嚴峻程度就好似委內瑞拉咁,認真無眼睇,成吉思汗翻生都搞唔掂,睇吓今次IMF會唔會出手救國啦!越野兔
https://www.facebook.com/Sailorrabbit/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2/197568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147

【關仁隱事】火爆哥粗口鬧爛導唔掂

1 : GS(14)@2016-09-11 05:50:28

「爛導」製作出名唔掂,但勝在識擦鞋,成日搵到老闆打本畀佢開戲。早前火爆哥就落搭接咗爛導一部中港合拍劇,火爆哥一睇劇本就鬧唔掂,場場戲都話要改。有幕後人員爆料,話火爆哥喺現場日日捉住導演嚟鬧,仲試過喺片場爆粗:「X你,仲衰過TVB!問啲嘢連唔連戲,我點知呀?全X部都唔專業!」火爆哥開始變本加厲,有時化完妝都唔去開工,要人三催四請,不過講到尾火爆哥都唔敢同爛導正面衝突,咪又係搞着班細㗎囉。撰文:關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11/197669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619

與官摸底傾唔掂數 收地賠償 鄉事索價高5倍

1 : GS(14)@2016-09-27 07:10:09

■姚松炎指若果鄉事不滿收地金額,應該公開叫價。



【橫洲黑幕】【本報訊】元朗橫洲公屋發展用地規模大縮水,據了解其中一個原因是鄉事與政府就收地賠償金額「傾唔掂數」,有原居民「獅子開大口」,收地賠償金額索價每平方呎3,000元,較政府賠償價高逾5倍。若以屏山鄉委會主席曾樹和經營的橫洲停車場中,約8.5公頃私人土地推算,收地賠償高達27.4億元,與地政總署現時收地政策只賠償4.24億元,相差多達23億元。記者:譚靜雯 陳建平



候任立法會議員姚松炎昨在《城市論壇》中稱,據他了解,橫洲車場的持份者反對建公屋計劃,是認為政府收地賠償金額不足,他說有消息指有原居民曾開價,要求政府每平方呎收地賠償金額3,000元,「鄉事派話摸底時(政府提出嘅收地賠償)唔夠價」。



橫洲屬丙區農地

涉建屋計劃的橫洲棕地屬「丙區」農地,即遠離市區、不擬計劃發展的地域,按地政總署的收地賠償政策,現時「丙區」每平方呎官方收購價約463.5元,以曾樹和經營的橫洲停車場佔地約17公頃為例,當中約8.5公頃屬私人土地,若按政府標準收地價推算,賠償金額約4.24億元;若以原居民「開價」每呎3,000元計,收地賠償高達27.4億元,兩者相差多達約23億元。現時已經公開涉摸底的文件,及官員交代的摸底內容,均沒有提及收地賠償金額及準則,未知官鄉議價過程及個別地主有否參與。姚松炎稱,若果鄉事不滿收地金額,應該公開叫價,「我呼籲原居民同埋鄉議局可以企出嚟,清晰話畀市民聽,到底佢係要求政府乜條件,先肯將棕地攞出嚟」。他更加促出席論壇的上水鄉事委員會主席侯志強「出價」,「大家介唔介意話畀我聽,其實新界原居民開乜價錢?」侯志強否認開天索價,指政府賠償金額有既定制度,鄉事難以主動開價,「原居民咁多次收地,都未曾同政府講過價錢,只係因應政府嘅(賠償)等級,因而去接受」。雖然侯稱難開價,但他在2014年底,談及當局擬收地建農業園時,強調要「甲級價」才賣地予政府。鄉事與政府就收地賠償拉鋸有迹可尋,2014年4月,有報道引述時任元朗區議會主席梁志祥稱,橫洲土地多已出租,「預期回收土地建屋會遭業界及土地持有人反對」,梁更加指「即使政府以最高補償額只有約800多元1呎左右收購……他認為政府並不容易與業權人談判成功」。《城市論壇》主持蘇敬恆昨表示,梁志祥、鄧慶業、曾樹和及鄧達善等多名曾與政府摸底的鄉事派人士,及發展局官員均拒絕應邀出席。當局昨未有回應橫洲收地賠償問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26/197820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056

【每日笑一笑】狗狗床鋪被貓佔又拉又扯都唔掂

1 : GS(14)@2016-10-02 13:35:24

狗狗的床舖被「貓霸」佔領!狗狗先是在床鋪附近走來走去,但「貓霸」毫無意慾離開。狗狗用嘴巴用力拉扯床舖,似是想宣示主權,用力得整張床舖也被拉動,「貓霸」卻依然賴在床鋪中,甚至像「大爺」躺下享受,毫不理會狗狗。片段最後狗狗還是趕不走「貓霸」。
faceboo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2/197886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962

【飲食籽】麩質敏感麵包薄餅唔掂得 無麩質食材有啖好食

1 : GS(14)@2017-04-08 19:40:38

由於 Mefaso(左二)對麩質敏感,家人對他的飲食均非常小心。



【飲食籽:識飲惜食】今年約一歲零七個月的 Mefaso,與其他小朋友一樣精靈,但有少許不同的是,麵包、蛋糕以及薄餅等大多人難以抗拒的食物,對於他來說,竟是糖衣毒藥,因他只要進食含麩質食物,身體便會出紅疹。



Mefaso於7個月大時,因吃了一小口烏冬而出紅疹。父母起初不明所以,亦未懷疑是食物敏感,媽媽謝彩如(Karen)指:「看過數名醫生,他們都說小朋友只有7個月,年紀太小,可能長大後會改善。」由於食物敏感需抽血作檢查,故醫生建議Mefaso兩歲後,才按當時情況決定抽血與否。雖然如此,但作為全職媽媽的Karen發現自那次起,兒子只要進食含麩質食物,如麵包及薏米水,身體會出紅疹。「當時沒有太擔心,但需注意的事情多了。如有別人請他吃東西,或由其他人照顧他時,就會較擔心,要再三提醒,不可吃麩質食物。」Karen慶幸自己可以全職照顧兒子,而其三歲女兒杜泳沂(Doremi)亦相當懂事,當記者問家姐,弟弟有甚麼不能吃時?她很理解,並道出原因。Karen表示,女兒會告訴親戚們弟弟對麵包敏感,會阻止他們餵弟弟吃致敏的食物。


酒樓飲茶 自備食物

成年人稍不留神,亦會吃下致敏食物,避無可避,更何妨一位不足兩歲的小朋友呢?照顧食物敏感的小朋友,很多平日看似簡單的親子互動,都要小心。「當我吃麵包時,雖然他想我分給他,但我真的不能給他。」爸爸杜文正(Simpson)無奈道出。像一家人飲茶,Mefaso曾因吃了致敏食物而出疹,自此父母需打起十二分精神。Karen體會甚深:「酒樓的點心,坊間食譜雖說沒有麵粉,惟酒樓的食譜有否麵粉,我們就不得而知。所以每次去酒樓都自備食物,不想再冒險。」所以兒子吃的,由她操刀最安心,幸好坊間有不少無麩質食物選擇。「我會整小食給他吃,包括米餅、芝士蛋糕。米餅比較簡單,以米及芝士做調味,如果喜歡其他味道,可加入番薯、南瓜、紫菜。」訪問期間,Mefaso吃得滋味,父母的心思令他不用再有得睇,冇得食。提到最擔心莫過於兒子將來入讀幼稚園,未知學校可否配合。另外,現時坊間對於麩質敏感的認知太少,「與十個人講起,有九個人感到驚訝,都不知有這問題存在,希望慢慢大家了解多一點。」



Karen以米及芝士做調味,製作米餅。

無麩質芝士蛋糕,令Mefaso可一嚐蛋糕滋味。

記者:湯珮然攝影:鄧鴻欣、林栢鈞、鄧永發、王國輝編輯:蕭家慧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07/199819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596

【真●數學難題】意大利靚仔博士挑機認麻將 心算又掂唔掂?

1 : GS(14)@2017-05-18 01:11:34

意大利型仔博士Pietro對打麻雀表示好奇。



意大利型仔博士Pietro Boselli近日來港,號稱有「完美Package」的他,來頭一點也不簡單。他6歲時已被Armani發掘,開展其模特兒生涯。鏡頭以外的他亦是一名高材生,除了是倫敦大學學院機械工程博士生,他亦曾於母校擔任數學講師,更創下100%學生出席率的佳績。難得訪問數學型男,果籽當然要藉這個機會考考他數學!想知Pietro表現如何?心算、麻將,甚至大寫數字這些奇怪的挑戰又能否難到他呢?去片!



記者:黃穎妮、張欣頤攝影:黃子偉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Pietro的笑容迷倒不少女生。

早前大家樂與Segafredo Zanetti合作推出意大利咖啡,並邀請Pietro Boselli出席活動。

看來揚威海外的不只Pietro一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7/200234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197

【今日笑一笑】招積狗食薯片無芝士醬堅唔掂

1 : GS(14)@2017-06-11 16:09:13

人要人權,原來狗有時都會爭取「狗權」。外國一名女主人原先想獎賞她的拳師狗吃薯片,怎知狗狗堅持不吃,直至女主人把薯片沾上芝士醬,狗狗才乖乖吃下,其後女主人再次嘗試以原味薯片餵牠,狗狗依然拒絕並別過面去,最後主人唯有就範,再次把薯片沾上芝士醬,狗狗才得戚滋味的吃下薯片,似是為自己爭取到「應有」權利而自豪。
YouTub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1/200523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317

閂埋門傾唔掂 羅老太 孻仔否定救家業 老臣子爆料「無羅嘉瑞 無今日鷹君」

1 : GS(14)@2017-07-03 03:01:58

2017-06-21 NM

鷹君(0041)爭產風暴愈吹愈烈。上周五,羅家子女在「九缺四」下舉行家庭會議。曾稱家事不應在報紙上討論的羅老太一方會後見傳媒,羅老太親證控告受託人滙豐是涉及家族信託增持鷹君股份,並炮轟對方拒絕她的要求「食屎」、「等天收佢」,令她再度成為焦點人物。

當羅家爭拗升級之際,市場不斷流出八十年代初鷹君陷入危機的「新版本」,矛頭直指肩負經營家族生意重擔的三子鷹君主席羅嘉瑞。鷹君前董事孻仔羅啟瑞,上周亦公開否定羅嘉瑞臨危受命拯救公司的說法,羅老太更指當年是「公司救佢」。

然而跟已故創辦人羅鷹石打江山的鷹君老臣子,卻向本刊抖出三十多年來的往事,堅稱羅嘉瑞不單挽救了家族事業,更是將鷹君變成如今坐擁六百億資產淨值的最大功臣,可說是「無羅嘉瑞就無今日鷹君」。市場人士估計,羅氏閂埋門似已「無得傾」。

城中豪門鷹君羅氏家族的爭產紛爭沒完沒了。上周五,九十七歲的羅老太在家庭會議後見傳媒,透露三子羅嘉瑞、四子「上海姑爺」羅康瑞、五子羅鷹瑞及大女羅慧端並無出席,亦無通知理由。

她更首度開腔證實,控告滙豐信託涉及增持鷹君股份。「係因為叫佢買鷹君股票唔買,去年開始叫佢做咩都唔聽,仲寫信話我冇權。但啲錢係我同先生辛苦捱番嚟,點會冇權?」

至於滙豐為何不聽指示,羅老太暗指「有人有勢力,有人撳住」。滙豐更建議羅家基金「分家」成九份,另安排一億給她養老,但她「唔接受」。

被指開家庭會議「無影」,羅嘉瑞一方透過公關回覆本刊,指五月廿六日曾去信各兄弟姊妹,提出三個開會日子以供選擇,但一直未有共識。六月七日突然收到以羅老太名義發出的信,要求上周五舉行會議,羅嘉瑞和羅康瑞即時回覆,指當日出差未能出席,不過會議依然照開,因此「不知對方意圖」。

市場人士估計,羅家雙方陣營閂埋門已「無得傾」。而在爭產白熱化之際,市場近日流出大量針對羅嘉瑞的流言蜚語,猶如章回小說,章章緊扣,幾乎都是否定他八十年代初臨危受命,協助鷹君轉危為安的功勞。

否認羅嘉瑞救家業

到上周五,羅老太公開爆料,指當年羅嘉瑞表示在美國只能當「三等公民好受氣」,父親於是叫他回港,是「公司救佢就真」。早於三十多年前,羅鷹石已抱怨「早知唔好叫羅嘉瑞返嚟」,原因是對方「摎攪」。相反,二子羅旭瑞「幫得老竇好多」,但幾個子女「鬥叻」,有人「踢咗佢走」。

兵分兩路,在鷹君股東大會被轟出董事局的孻仔羅啟瑞,上周一已率先發炮,強調羅嘉瑞八十年代臨危受命救鷹君並非事實。七九至八一年香港經濟如日中天,公司根本不用拯救。「唔好再講鷹君瀕臨破產要拯救,咁係抹殺咗爸爸嘅功勞同貢獻!而且家族生意,有起有落有乜咁出奇?」他又質疑,羅家有其他做開生意的兄長,何須醫生出身的羅嘉瑞出馬。

然而,有跟隨鷹君已故創辦人羅鷹石打江山的老臣子向本刊堅稱,事實並非如此,羅嘉瑞確是當年挽救鷹君的最大功臣。對於他的功勞遭「抹殺」感到十分氣憤,希望將自己掌握的事實抖出來,還原這段歷史真相。而這一切,要從七二年鷹君上市說起。

求速壯大埋下危機

鷹君由祖籍潮州的羅鷹石創立,七二年上市,最初資產淨值約四千萬元,市值一億二千萬,與當年「華資五虎」之一的長實看齊。其時剛大學畢業的長子羅孔瑞,以及二子世紀系主席羅旭瑞,先後投身家族事業。

羅鷹石作風本來保守。據一名鷹君老臣子憶述,至七十年代後期,全球資金泛濫,大量熱錢湧入香港,股樓起勢升溫。「情況同依家有啲相似,當時監管無咁嚴,問銀行借錢好易,大部分地產公司都過度借貸。舉個例,買地成本一百蚊,銀行會借夠一百零五蚊畀你。嗰陣啲資產同通脹升得好犀利!」

在兒子壯志雄心下,羅鷹石遂透過股市和舉債以快速壯大。七六年,集團斥資五千九百萬收購尖東酒店地皮;翌年收購九龍城啟德地皮,建成今日的富豪東方酒店。七八年,鷹君再斥資四億八千萬,收購灣仔鷹君中心。

七九年,羅嘉瑞由美國回港加入鷹君,八○年獲委任董事。至八一年,羅鷹石趁大牛市,先後分拆富豪酒店(0078)及百利保(0617)上市,變成坐擁三間上市公司。八一年,胸懷大志的羅旭瑞更以百利保掛帥,聯同「公司醫生」韋理狙擊中巴(0026),可惜無功而還。

然而鷹君這連串大動作,背後卻隱藏殺機。就在八一年,美國聯儲局為打擊惡性通脹,將利率狂加至二十厘,本港的資產市場開始受到衝擊。「到八二年中英談判,九月中國決定收回香港。八三年九月市場恐慌到達高峰,港紙兌美金跌到九個六。十月港英政府實施聯繫匯率,穩定人心。當時香港經濟真係好差,鷹君中心啱啱落成都未租得出。」

增持鷹君圖挽信心

股樓皆瀉下,包括鷹君在內一眾孭重債的地產商,噩夢亦隨之開始。「當年地產公司以買地起樓為主,無乜租金收入。啲樓賣唔出,資金鏈就出問題。其實嗰陣銀行都唔掂,八三至八六年,起碼有七間銀行執笠。」

翻查資料,八三年九月底止年度,鷹君三間上市公司出現翻天覆地的動盪,合共虧損高達廿四億,資不抵債暴露於人前,股價一度由高位大跌九成。「由於現金流問題,鷹君瀕臨破產邊緣。當時KS私人借咗三百萬畀公司,加埋羅伯自己嘅錢,用嚟還銀行利息,先避過破產一劫。三百萬當年係大數目,我哋翻睇帳簿,唔見其他兄弟出過錢幫公司。」老臣子說。

其時鷹君的資產負債比率,已飆升至一點七倍極危險水平,令人咋舌。另一名鷹君老臣子回憶,當時主要由羅嘉瑞負責收拾爛攤子,與債權銀行周旋。為挽回銀行信心,他從那時開始私人增持鷹君股票。

三十多年後,有人暗指羅嘉瑞多年來密密增持鷹君,威脅家族信託的大股東地位,該名老臣子說︰「當年債權銀行見KS真金白銀擺落鷹君,覺得佢肯出錢出力,對談判有幫助。鷹君咁多年嘅日常運作,包括所有項目、發展路向、投標、出價、買賣、日常匯報等等,我哋都係向KS請示,無乜見細仔參與。」

及至八四年,鷹君為求減債大賣資產,包括以「蝕本價」向羅旭瑞及韋理出售富豪酒店及旗下百利保。事實上,羅鷹石當年對鷹君的處境,確實憂心忡忡。有資深財經記者引述他曾向傳媒「呻」自己穩打穩紮,並不急功近利。「我常告誡子女,做生意切記不要貪心,不要衝動,一定要衡量後果,計劃周詳而行事。辛苦賺的錢,若為投機性活動倒流出去,那就是經營上的失敗。」

逆市撈底升值大賺

為求重組債務,羅嘉瑞八四年同時出售跑馬地雲地利道項目。翌年再供股集資兩億元,令鷹君負債比率下降,自始由谷底翻身。八六年站穩陣腳後,羅嘉瑞力主趁市道低潮時出擊,如先後收購山村道、灣仔峽道,以及發展淺水灣寶晶苑地皮等。

翌年,鷹君夥拍永泰及麗新收購中半山御花園、中半山寶樺台及淺水灣蔚峰園。又再出手收購地利根德閣。

有老臣子形容,羅嘉瑞上場後,表現出父親穩打穩紮的作風,銳意建立更穩定的資產負債表和經常性現金流。他特別提到八九年羅一手策劃投資金鐘「花園道三號」甲級商廈,成為今日鷹君系最貴重的收租物業,市值近四百億。

八九年六四事件後,香港人心惶惶。羅嘉瑞主張出擊,鷹君以二十七億元投得花園道地皮,與永泰、嘉里及福誼合作發展「萬國寶通廣場」(即花園道三號),總投資額五十五億元。

「以鷹君當年財力,承擔好大。KS兩星期內傾掂花旗銀行參與,對成個項目好重要。首先,花旗購入二十萬平方呎樓面,鷹君可套現十億。然後,花旗租多十萬呎樓面,成為香港總部。第三,花旗入股項目百分之五,更聯同滙豐提供三十三億無追索權貸款,令鷹君喺呢個項目面對好低風險。」一名當年有份參與入標的鷹君老臣子憶述。

其後,鷹君與土地發展公司合作,重建旺角昔日紅燈區,前後耗時十五年收地和興建,發展成今日旺角地標「朗豪坊」,將集團聲望推上高峰。二千年鷹君趁經濟低潮時,以一億五千萬向士發公司購入項目五成權益。現時朗豪坊估值達二百七十五億。

跑贏藍籌地產股

九四年,鷹君再度伸至酒店業,九四年收購現今尖沙咀朗庭酒店。翌年,羅嘉瑞衝出海外投資,包括九六年收購倫敦朗廷酒店,後來在港建立朗庭酒店集團及旗下品牌,躋身世界豪華酒店行列。

及至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正面衝擊,一名投資鷹君多年的基金經理直言,市場曾經重燃對鷹君負債的憂慮。「當時鷹君趁個市未大冧配股集資十億。到○四年朗豪坊落成,公司負債同利息支出幾沉重,好彩有Citibank Plaza同朗豪坊租金收入頂住。○六年鷹君再將Citibank Plaza分拆做冠君產業(2778),套現過百億兼派特別息,基金界算幾滿意。」

○六年九月羅鷹石離世,羅嘉瑞接掌大權出任鷹君主席。至○八年,鷹君將朗豪坊的商場和寫字樓注入冠君,套現超過三十億,將負債比率進一步降至單位數,因而安然度過金融海嘯。一三年,羅嘉瑞再分拆酒店業務朗庭(1270)集資,鷹君變成淨現金公司,並自八四年後再度擁有三間上市公司。

本刊翻查統計資料,由○六年羅嘉瑞接過帥印算起,鷹君至今連同派息等分派的總回報超過兩倍,大幅跑贏同期的本港藍籌地產股恒地(0012)、新地(0016)、新世界發展(0017)、信置(0083)和恒隆地產(0101),令羅氏家族坐擁總市值逾六百億的上市王國。無怪乎不少鷹君老臣子都異口同聲說︰「可以話無KS,就無今日嘅鷹君!」

孻仔沽鷹君之謎

羅老太自爆控告及要求撤換家族信託受託人滙豐,是對方拒絕增持鷹君股份。孻仔羅啟瑞則借「朋友發夢」,暗示有人密密增持鷹君,信託的大股東地位恐防不保,二人都視鷹君如寶貝。

然而投資界對於羅啟瑞○六年十月,即父親羅鷹石辭世後一個月,以折讓價大手沽出個人的鷹君股份,套現超過十四億元,不單令剛失去創辦人的鷹君股價一度受壓,更導致羅家在鷹君的總持股量大減,其動機至今依然是一個謎。

翻查資料,根據投資銀行高盛當年指出,時任副董事總經理的羅啟瑞按每股二十七元,配售五千五百萬股鷹君,套現逾十四億八千五百萬。配售股份後,估計羅啟瑞已近盡沽本人直接持有的鷹君股份。而羅氏家族在鷹君的實際持股量因此由六成三,大幅下降至五成四。

高盛當年特別提到,鷹君業務主要由羅嘉瑞負責營運,羅啟瑞並不活躍於日常業務,相信他減持不會對鷹君構成任何基本影響,與鷹君老臣子的言論脗合。一名基金經埋笑言當年羅啟瑞沽貨,在金融市場鬧出小風波。「當時傳出鷹君『K S Lo』配售舊股,市場誤以為係主席羅嘉瑞,其後先知係細仔掟貨,因為羅啟瑞英文名都係『K S Lo』。」

鷹君72年上市後大事件

1972  鷹君上市,資產淨值約4000萬,市值1.2億。

1976  斥資5900萬收購尖東地皮發展酒店。

1977  收購九龍城啟德機場地皮發展機場酒店。

1978  斥資2.4億收購灣仔鷹君中心。

1979-80  三子羅嘉瑞加入鷹君,後獲委任董事。

1981  富豪酒店及百利保上市。

1982  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談判,港股暴跌。鷹君中心落實,未能租出。

1983  鷹君因現金流問題面臨破產,酒店落成但未能還債。羅嘉瑞私人借出300萬予公司還息。為挽銀行信心,開始私人增持鷹君股票。

1984  鷹君向二子羅旭瑞及韋理出售富豪及百利保股權。

1985  鷹君完成重組,並供股集資2億。資產負債比率大降至16%。

1986  鷹君開始轉守為攻,先後收購多個地產項目。

1987  與永泰及麗新合作發展中半山御花園。

收購半山地利根德閣。

1988  興建羅家山頂大宅憩苑。

1989  開始投資提供經常性現金流的投資物業。以27億港元投得萬國寶通廣場(即花園道三號)地皮。獲花旗銀行購入20萬平方呎樓面,並獲花旗和滙豐提供33億港元無追索權貸款。

1992  萬國寶通廣場落成。

1994  收購尖沙咀香港酒店。

1995  開始收購海外豪華酒店。

1998  用了10年時間完成收地及清拆旺角朗豪坊項目。

2004  朗豪坊落成。

2006  分拆冠君產業信託上市。

2008  將朗豪坊注入冠君產業。

2013  分拆朗庭酒店上市。

2014  以每平方呎3300元收購大埔白石角住宅發展地皮。

2015  收購上海虹橋Cordis酒店及上海新天地朗廷酒店股權。

撰文:財經組︱攝影:攝影組︱設計:美術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