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小社交】她理財創始人車勇:10萬用戶女性理財社區誕生記,如何抓住感性人群的理財需求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5/145472.html

i黑馬註:據數據統計,女性掌管著家庭70%的支出,她們不但是家庭消費的主力,也是投資的總管,遺憾的是現在的理財社區都太過於“男性化”(例如股吧,雪球等當下流行的理財社區),完全沒有顧及女性人群的理財心理與需求。

她理財就在正確的跑道上,專註於女性的理財社區,理解女性偏好低風險,樂於聽取大眾意見等特性,目前已經積累了10萬用戶。
 

\她理財的創始人車勇,原來也是做媒體的,2000年就進入《互聯網周刊》,一直做到總編的職位,後來走上了創業之路。她理財算是車勇第二次創業,他還曾在2006年創立過我用網,一個技術主導型網站,主要是為用戶提供服務器和相應的定制、收藏、和主題分享服務的平臺。

車勇創立她理財是在2012年時的想法,當時在華創資本,和同事聊起金融服務行業。國外有一個Learnvest(美國當時的女性理財網站,後轉型為理財規劃網站)很火,受此啟發,2012年,車勇開始招兵買馬。搭建自己的團隊。因此,她理財算是華創資本內部孵化的項目。

在車勇看來,女性理財是區別與男性,有其特定屬性的。

首先,女性風險偏好較低,保障第一,收益第二;

第二,女性理財更多是為了怎樣達到生活目標,而不是單純地積累財富;

第三,樂於聽取專家意見,常常跟隨親朋好友進行相同的投資或理財活動,願意委托理財,而男性更傾向於獨立判斷;

第四,女性往往擁有家庭的消費和投資決策權。同時,基本上無論男性女性,都更希望理財能夠簡單易懂,而不是被專業術語拒之門外。而且,理財的女性往往更加獨立、生活態度積極樂觀、更有責任感、言語中表現出健康的正能量。所以,如果能讓女性用戶們更好地學習理財,並相互分享和鼓勵,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萬事開頭難,整個2012年,她理財都是在不斷試錯中度過的。這一年,車勇帶著團隊盲目做了太多事情,缺乏驗證,嚴重失焦。因此,第一個1萬用戶來的異常艱難。直到去年,通過強化理財日誌,把其他各種功能折疊隱藏,再加上余額寶們啟蒙大眾理財意識的東風,終於才將社區推進入了一個明顯的上升通道,獲得第一個10萬用戶的速度快了很多。

她理財的用戶大多是22-35歲的職場女性。由於所處的生活階段和自身財富的逐漸積累,理財越來越成為她們的剛需。她們想要理財,但是由於資金和知識的門檻,不知道從何下手。

除了在社區里學習和分享理財知識與經驗,她們特別需要專業可靠的咨詢服務。而傳統的金融機構,對於這些資產有限人群是基本忽視的。余額寶帶來了一些改變,但還遠遠不夠。理財是一種複雜需求,涉及到收支安排、財務保障、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諸多方面。每個人有自己現在和未來的生活目標,在財務上,都需要妥善的綜合安排。這些,不是通過購買一兩款多少收益率(風險不詳)的產品就能解決的。

於是從去年開始至今,她理財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研發了國內首創的在線理財規劃服務——“好規劃”,通過互聯網和智能算法,為想理財但感覺無從下手的年輕奮鬥人群,提供量身定制的理財規劃和資產配置方案,並以個性化的咨詢服務持續與用戶產生互動。為此她理財以六位數資金購買了“guihua.com”的獨立域名。

在線下,做一份理財規劃的成本在千元以上,而且找不到熟人還做不了,做出來還看不懂,解釋權在理財師(其實是銷售經理)手中。而在好規劃里個人的財務規劃是可以免費完成的。

目前她理財主要在做兩個業務,這似乎有悖於所謂的“專註”原則。但車勇覺得事情不能這麽教條地去看。對於服務業的互聯網化來說,“社區+服務”是一種理想的模式,兩者可以相互促進和支持。在公司的使命和願景層面上保持專註就可以了。

在理財領域,從社區到服務是一個自然的延伸。不管是做女性理財社區還是互聯網財富管理,在垂直領域,深度決定一切,必須切入到垂直行業價值鏈的核心環節,形成閉環。單純的社區,變現始終是讓人頭疼的事,說是行業難題也不為過,那是因為離行業價值鏈的核心環節太遠了。

因此,她理財目前的商業閉環可以簡單闡述為:搭建她理財社區,積累和沈澱用戶,建立好規劃,為用戶提供財務規劃模型。後期通過為用戶推薦相應的理財產品從中收取一定的費用。

做了這兩年多,也因著華創資本的資金支持,她理財一直堅持一個“慢公司”的節奏,耐心地打造產品和服務,耐心建立壁壘,耐心組建起現在這樣金融和互聯網融合的一流團隊;不要虛榮指標,不依賴流量生存,目前她理財平臺上產生的理財內容已經引起其他平臺關註,並且已經有一些平臺提出轉載合作需求。

車勇說:“我們做不了快速成功的事,太多的人擁擠在快速成功的路上。我們只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團隊互信,日拱一卒,我們看得清楚腳下的路。”

社區類型:女性興趣社區

創始人:車勇

上線時間:2012年8月

所在地區:北京

團隊人數:48人

融資狀況:華創天使投資

她理財無疑抓住了理財人群中的一個分支——女性,圍繞女性理財人群為她們提供需求,形成社群。只研究一個人群快速為她們提供服務,總是容易成功的。她理財是【小社交】的成功實踐者之一。

附【小社交】系列開篇:《小社交時代開啟:“秘密”們的風口 》

1995年的MSN,1999年的OICQ,2004年的Facebook,再加上其後的Myspace、人人......從90年代末一直到2010年之前,互聯網一直處於大型社交網絡平臺越快速發展時期。

但從近兩年開始,整個互聯網世界以矽谷為起點,刮起了一道"小社交"風潮。私密社交應用PATH用戶數超過2000萬,估值10億美金;Facebook花費10億美元收購照片社交應用Instagram;“閱後即焚”應用Snapchat拒絕了Facebook和Google高達30億美金的收購邀約;知識問答社區Qura估值9億美金......

大型社交網絡平臺越來越傻?

互聯網一直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隨著網民越來越多,大型社交網絡逐漸處於過載的狀態,最具代表性的Facebook如今有10億用戶,QQ有8億用戶。

大型社交網平臺上,一個人的人際網絡逐漸會變得冗雜,很難區分邊界,逐漸失去真實的群體感。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認為自己屬於各種不同的群體:文學愛好者,程序猿,動漫愛好者,旅行愛好者,父母等等。

但現在的大型社交網絡已經大到讓人感覺“虛無”的狀態,人們上社交網絡是為了維護真實的社交關系,或者尋找自己需要的社交關系,但是龐大的社交網平臺上,上億人產生的信息太過泛濫,無始無終——信息爆炸了。每個人想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時,都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亦或是說他們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時,信息早已經被信息的汪洋淹沒。

美國實時數據分析平臺Spinnakr市場負責人Rishon吐槽說:

“作為一個市場營銷人員,Facebook 和 Twitter 是我工作的必要成分,而且它們現在的影響力依然很大。但作為一個普通人,我想要的是一個更加人性化的東西。我渴望互聯網原本所提倡的互動和關註。毫無疑問網絡帶給我們巨大的溝通能量,但我們為什麽要把它浪費在刷彼此生活瑣碎的更新上?”

社交網絡的分叉路已經出現。要麽大而不倒,要麽小而美——而對於做社交網絡的創業者們,機會就是小而美。

在我接觸的幾個案例中,已經有很多創業者在小而美的社交網絡領域開始嘗試,他們的做法總結起來就是:把大型社交網絡中冗雜的關系和信息,按自己的設計的標簽抽離出來,然後按這個標簽去設計產品,以滿足相應人群的需求。

而其中的關鍵點,便在於對社交標簽的抽取能力,以及後續對這個標簽化社交需求的滿足能力。

以下是一些我接觸過的案例。

社交標簽化之:場景?

秘密、tataUFO、被窩音樂、知乎......

被窩音樂是去年黑馬大賽決賽的八強選手,當時周鴻祎、閻焱評價被窩音樂時說:“雖然我們老人看不懂,但是90後的需求很奇妙,只要產品被人喜歡就有前途”。

被窩音樂的創始人DK,在創造被窩音樂時,設想的場景是一個人窩在被窩里看文字聽音樂,大家一起UGC文字,選音樂,互相溫暖對方。

同樣的,秘密、知乎也是把社交中的場景抽離出來,專門做成一款社交產品。秘密預設的場景是大家在一個圈子里,不知道誰是誰的情況下說秘密(吐槽),知乎是把專業知識分享的場景抽離出來,用問答的形式呈現。

而起源於北大清華兩所大學的約會應用tataUFO,則是在每晚十點推薦一個約會對象給用戶。

對於場景的設定,可以強烈的刺激用戶的社交行為,以及行動力。非常容易聚集目某方面社交需求強烈的用戶。

社交標簽化之:興趣?

面包旅行、高手、Blued......

高手的創始人袁帥說:“小社交是一種必然,大社交體系是無法滿足大多數用戶細分訴求的。特別是對於目的性極強的90後來說,他們天生更喜歡精準化社交的東西”。袁帥參與了今年黑馬大賽TMT賽,他創造的高手APP是“基於興趣的碎片時間知識分享應用”,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分享各種知識,以及找到同興趣中具備領域知識的達人。

面包旅行更為精準,切入的是“旅遊”這個興趣標簽。面包旅行僅僅運營一年就聚集了超過千萬的旅行愛好者,這里面的潛力也是巨大的,在上面銷售的旅遊產品經常被一搶而空。

當然,還有"同性戀"為興趣的社區Blued,以及積累了百萬級用戶。他們在兩個月前才獲得千萬級別投資,目前估值1億美金。小社交往往會比大社交更容易實現貨幣化,而社交標簽化的“社會職能”模式中,這點更明顯。

社交標簽化之:社會職能?

寶寶樹、極客學院、辣媽幫、CSDN、Segmentfault、愛敗媽媽......

業內人士向i黑馬透露,辣媽幫垂直社區,雖然只有百萬級的用戶,但營收規模已經能達到千萬級。而CSDN、極客學院、Segmentfault等以程序員為主的社區,也已經獲得不錯的現金流。

用簡單的每個用戶價值估算,小社交的商業價值也遠遠高於大社交平臺。新浪微博上市之後,市值約在40億美金左右波動,擁有5億用戶,而簡單的平均下來,每個用戶價值約在8~10美元左右。Twitter擁有7億用戶,市值220億美金左右,每個用戶價值30美元左右。Facebook每個用戶價值150美元。

讓我們來看看小社交應用們。中國同性戀社交Blued用戶百萬,估值一億,每個用戶價值100美元。Facebook花費10億收購Instagram時,Instagram用戶為3000萬,每個用戶價值300美金。

也就是說,無論中國美國,小社交比起大社交,每個用戶的價值至少會高一倍以上。這並不難理解,因為小社交更加精準化,用戶的行動力也更強。

社交標簽化之:XXX?

大社交中有若幹標簽,都可以抽離出來做各種小社交應用,關鍵是看抽取的水準,和實現這個社交標簽的能力。我見過最奇葩的社交應用標簽是“胡子”,上面的用戶都是胡子愛好者,交流各種關於胡子的信息。當然,實踐成功。這個細分社交應用的用戶粘性和貨幣化能力都是極強的......

其實騰訊系社交產品和微博已經告訴我們,大而不倒的巨型社交網絡會走向1.流量入口;2.營銷工具。而對於精準廣告、電商化以及O2O來說,小社交才是最好的工具。

作者:劉惜墨

來源:i黑馬, 轉載請註明出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8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