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李婷 每經編輯 賈運可
德爾惠是來自福建晉江的體育運動品牌,在和周傑倫超過十年的深度合作中,也曾紅極一時。對於不少80後和90後來說,周傑倫那句“德爾惠,on my way”的廣告詞至今仍能脫口而出。
然而,時至今日,和晉江“同門”安踏、361度、特步等命運殊途,在經歷了“財務造假”、創始人病故、折戟IPO等一系列風波後,2017年,德爾惠品牌的運營主體已經變更為凱天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最新消息顯示,德爾惠欠債6.36億元,廠房、土地及倉庫均被抵押,公司目前也已經停業。
《每日經濟新聞》於1月6日報道了該消息後,引發眾多網友關註熱議。1月7日,記者采訪到了悉知德爾惠十余年來發展的知情人士,並獲得了事情的更多內幕。同時,記者註意到,德爾惠天貓旗艦店仍在正常營業。
十余年前周傑倫的代言,將福建體育品牌德爾惠推向了巔峰。盡管周傑倫不是體育明星,但以其在青少年中的影響力,幫助德爾惠成為備受當時年輕人喜愛的品牌。
據了解,在福建晉江當時紮堆誕生了上百個體育品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請大明星代言、重金投廣告的營銷模式風靡一時。有一段時期,央視體育頻道的主要黃金時段廣告都被晉江體育運動品牌包攬。
據報道,彼時,德爾惠和安踏一度發生“周傑倫爭奪戰”。懶熊體育報道指出,雙方輪番上陣和周傑倫團隊單獨洽談,價格也一路交替上漲。最終德爾惠定下了談判口徑——承認與安踏之間的差距,但有信心和周傑倫一起成長,從而贏得了周傑倫的心。在策劃專家何苦加盟之後,2002年,德爾惠的銷售總額突破了3.5億元。
2018年1月7日,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了這段往事。其同時透露,盡管最終德爾惠獲得了周傑倫代言,但並非是依靠更高的花費,而是源於周傑倫對當時德爾惠發展理念的認可。該人士進一步表示,實際上,德爾惠在廣告營銷方面的投入比同行要少得多,可以說過於保守,甚至只有同行的十分之一(同梯隊品牌)。
和周傑倫的合作確實使得德爾惠的品牌和銷售都有了很大改觀。關鍵之道體育咨詢CEO張慶對記者表示,當時德爾惠聘請周傑倫代言突破了傳統的營銷理念,一度引發了爭議。從今天的互聯網思維來看,周傑倫屬於當紅明星,而且是“帶貨能力”非常強的明星,能夠直接轉化成經濟效應和品牌效應。當時籍籍無名的德爾惠,藉此快速成為晉江系二線品牌,並成為當中知名度較高的品牌。
據了解,德爾惠自2003年起與周傑倫簽訂代言協議10年,2013年結束。2013年10月,何苦曾在個人微博表示“與周傑倫開始第十一年合作”,從公開信息來看,雙方2014年還合作過一段時間,但之後就沒有發現相關的消息,德爾惠官方微博與周傑倫相關的宣傳活動也定格在2014年12月。
2017年年末,刊登在《福建日報》的一則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的資產處置廣告揭示了德爾惠目前的狀況:德爾惠(中國)有限公司和德爾惠股份有限公司欠債6.36億元,德爾惠廠房、土地及倉庫均被抵押,公司目前也已經停業。
目前德爾惠官方網站仍然可以正常瀏覽,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該網站400電話卻被提示不存在。隨後記者搜索德爾惠在天貓的旗艦店發現,該網店經營正常。德爾惠網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德爾惠公司雖然已經停業,但品牌主體在去年已經變更給凱天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記者註意到,德爾惠天貓旗艦店共計306件寶貝,月銷4093件。相比之下,安踏天貓旗艦店則擁有691.1萬粉絲,僅熱門單品月銷量就超過1萬件。
依靠大明星代言走紅的德爾惠,曾被外界質疑“除了周傑倫,還有什麽?似乎德爾惠的文化底蘊比鞋底兒還薄!”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事實上,請了大明星代言但最終卻走向沒落甚至死亡的案例並不少,其中大部分都不是代言明星的問題。一時跟風花重金聘請大明星或許能帶來短暫的銷量攀升,但由於企業最終未能調整制定清晰的發展戰略,在曇花一現之後最終消失在了公眾的視野。
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2007年的“財務造假”風波是德爾惠經營開始走向下坡路的重要節點,但外界對此事的一些捕風捉影的中傷和謠言讓德爾惠受到了更大的傷害。
在德爾惠營銷專家何苦的個人微信公眾號上,曾刊登了一篇悼文,也曾提及一些往事:“德爾惠先後獲得了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等稱號,連續7年被世界品牌實驗室評定為中國品牌500強。丁明亮(德爾惠創始人)勤奮好學,率先垂範,誠實內斂。他的夢想就是把德爾惠打造成一個富有進取精神的百年品牌!2007年,德爾惠受到重大挫折,一些競爭對手采用最卑劣的手段,對德爾惠品牌造成了傷害……”
雖然德爾惠也曾經采取了一系列動作,並開啟上市計劃。但在危機過後,德爾惠未能如願上市,隨後數年公司品牌和業務“一落千丈”,而隨著體育運動品牌進入調整期,德爾惠也逐漸淡出了絕大部分消費者的視野。
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真正重創德爾惠的是丁明亮因病離世。雖然公司接任者為丁明亮的兄弟,但在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上卻和往昔不可同日而語。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近幾年德爾惠和銀行的借貸糾紛也有不少。與同業相比,德爾惠的命運似乎更波折。知情人士認為,原本德爾惠如果能夠順利發展,實現上市,也能夠挺過行業寒冬。
張慶認為,這幾年里,很多二三線體育運動品牌在大浪淘沙下,淡出江湖。不過,一些報道將晉江系品牌的這種競爭生態說成是敗局則有些誇大其詞。在其看來,晉江系的模式並不能因為一些品牌倒下去了就被否定,應該看到安踏、特步這樣能夠最終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甚至躋身全球前五大的品牌(安踏)。這足以證明晉江模式是成功的,而且晉江在支持當地企業產業發展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在當地也形成了完整的上下遊產業鏈。
這一年周傑倫38歲,坐擁十億投資帝國。
來源 | 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
作者 | 柴佳音
17年前,《JAY》專輯面世,上面寫著:“傑倫,對音樂的野心大到你看不見。”
數年後,封面上那個面露稚嫩的歪著頭的男生,結婚生子,野心依舊。只是,這份驕傲的野心不僅停留在音樂上。
音樂及它的一切
2017年,傑倫半開玩笑地囑咐歌迷朋友:“即將上市的新專輯,我寫了12首歌,聽就好,可以不用買,因為我不是靠這個掙錢。”
主業不再是音樂,但傑倫依舊是那個酷酷的傑倫,他愛著音樂及它的一切。
1月14日,耳機品牌萬魔聲學(1More)宣布,已於去年12月獲得C輪融資。而在股東名單中,我們看到了熟悉的名字:周傑倫。
據悉,2016年,周傑倫將自己創辦的耳機品牌“TiinLab耳一號”並入“1MORE萬魔”耳機,並以股東身份加盟萬魔,擔任創意官。而萬魔一直是小米生態鏈企業,累計耳機出貨量3300萬條,2017年初正式啟動上市事宜,目前估值超10億元。
而傑倫背靠小米這棵“大樹”的事情,還要從創立Tiinlab說起。
Tiinlab,也就是“聽的實驗室”,創立於2002年。傑倫希望,以“專業、時尚、平價”的理念,提供消費者與精品品牌同等級聆聽環境。而“TiinLab耳一號”更是被稱為“耳機界的傑倫”。
總結來說,Tiinlab是一家小而美的公司,在內地知名度不高。上次爆出熱鬧,還是AKG的廣告原封不動地抄襲了Tiinlab的圖片,甚至連周傑倫照片上的頭發絲都一絲不差。
除此之外,Tiinlab的營收數據並不好看。草草關門或是隨意“賣身”?這在單純的生意人眼中或許是理性的選擇, 但我們都知道,周傑倫不是那樣的人。
他的耳機夢還在繼續,他在尋找最合適的合作夥伴。最終,以beats為敵手的1More打動了傑倫,Tiinlab被收入麾下。
為何如此執著於做耳機?周傑倫也給出了他的答案:“ 以前常做音樂,現在也希望可以做好產品,並駕齊驅,大家可以隨時隨地的享受好的音樂 。耳機不只是聽歌,也可以是一種時尚的打扮,希望大家耳機里都能有周傑倫的歌曲。”
因為熱愛,開心就好
周傑倫最早試水商業,是在2005年和導演鄺盛合資在臺北東區的巷子里開設的古董店“Omni by JFK。”。為了幫Omni宣傳,周傑倫曾特別將他在《斷了的弦》MV里出現過的“粉紅賓士小甜甜”擺去充當鎮店之寶。
有人透露,當年這間店單是租金連裝修都要400萬臺幣。周董調侃說:“老實講,我做的很多品牌都是倒的,誰會買古董,但就是為了興趣。”
古董店不賺錢是真,但周傑倫會做生意也不假。多年來, 傑倫非常懂得將自己的標簽打在自己投資的生意上 。2006年,傑倫將《不能說的秘密》開成了“MR.J義法廚房”;2012年把《頭文字D》開成了“藤原豆腐店”;2013年把《天臺愛情》開成了“天臺食堂”。這也慢慢演變成了傑迷們到臺灣旅遊的經典線路。
而值得一提的是,一番折騰後MR.J成為了周傑倫個人IP延伸的代表 。2014年開始,MR.J將品牌延伸經營潮牌服飾、生活用品、文創、動漫產品。隨著事業的發展,周傑倫聯手其他藝人,將MR.J朝產業化發展。
此外, 傑倫更是希望把MR.J打造成明星藝人品牌界的“阿里巴巴” 。於是,他建立起電商平臺“星品庫”,就連愛妻昆淩的潮牌也在星品庫獨家入駐。
一個被唱歌耽誤的電競選手
如果說傑倫“小公舉”還有一個人盡皆知的標簽,那一定是“LOL重度玩家”。
2015年英雄聯盟四周年慶典明星表演賽上的前一個月,周傑倫在騰訊互娛旗下的直播平臺龍珠進行了自己的LOL直播首秀。據工作人員透露,周傑倫開播十分鐘不到,觀看人數就突破200萬,服務器一度無法承受直接罷工,最終有1700萬的觀眾通過直播圍觀周傑倫打遊戲。
光看看哪里過癮?2017年初,周傑倫豪擲1800萬,在深圳打造了一個“地表最強”的奢華網吧。網吧占地1700平方米,簡約風的裝修,暗黑系的家具,設有賽事比賽專區、直播專區、桌遊專區和餐飲水吧。
當然,生意頭腦發達的傑倫開設網吧的目的絕非單純的娛樂大眾 。傑倫希望,利用網吧場地與國內知名遊戲公司合作舉辦各種賽事,發掘優秀的電競選手與賽評,推薦到國內各頂級俱樂部,幫助草根玩家有機會進入職業俱樂部的殿堂。
事實上,酷愛電競、戰績不凡的周小公舉早已開始布局。2015年,本身就是《英雄聯盟》重度玩家的周董,宣布與多位前電競比賽選手合作,打造“MR.J”戰隊。
2016年初,周傑倫入股中國數碼文化集團(8175.HK),按一千萬股份的持股計算,其目前的股份市值為630萬元(以2018年1月15日股市大盤數據計算)。不僅如此,傑倫還打算與該公司合作,共同成立一家兩岸三地電子競技戰隊公司。
“聽媽媽的話”
周傑倫說:“我的所有投資,都是和媽媽討論後才做決定,其實媽媽的投資理念比我好。她還是希望我做和音樂有關的投資,像鋼琴、KTV都和音樂有很大關系, 以後投資的重點也是既要符合我的身份,也要符合商業規律,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缺少藝術 。”
因此,早在2007年1月26日,周傑倫就已經悄悄地為其新音樂公司註冊並完成了登記,取名為“傑威爾”(JVR)。JVR是周傑倫(Jay)與方文山(Vincent)楊峻榮(JR)三人英文名縮寫的組合。
該公司除了2007年參與投資周傑倫執導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以外,目前主要以制作、發行唱片、籌辦演唱會為主,公司現已有周傑倫、楊瑞代、袁詠琳、南拳媽媽、浪花兄弟等藝人。
在音樂領域,周傑倫還和南拳媽媽的宇豪一起創立新鋼琴品牌Secret。2011年年底,中國銀行與“西泠拍賣”合辦的一場拍賣會上,一架估價50萬元的“Secret”自創品牌手工鋼琴,最終以65萬元成交。
鋼琴的設計者正是周傑倫。
不僅如此,周傑倫還與新三板掛牌公司愛尚傳媒進行關聯整合。據資料,愛尚傳媒主營業務為省級衛視影視劇推廣營銷服務,該團隊先後參與了《中國夢想秀》《超級演說家》《少年中國強》等近30余檔大型綜藝真人秀影視節目推廣,此外還參與了《楚漢傳奇》《紅高粱》《步步驚情》《武媚娘傳奇》等30余部電視影視作品推廣。而目前愛尚傳媒董事長大股東戴炎成,也已經入股成為星品庫、MRJ兩資產的控股大股東。
寫在最後
十七年來,娛樂圈眾賓喧嘩,偶像如韭菜般更替了一波又一波。而傑倫,無出其右,始終屹立在高點,一直到今天。
而十七年前的周傑倫不是這樣的。他蟻居在一個地下室里,寫著一些沒有人用的歌。
既然無人認可,那就自己唱吧。
《範特西》的幻想,是無人料想。畫面定格在周傑倫被記者圍堵的那一刻,他把自己埋在帽子里,羞怯不言。內向的少年並不擅長,也不想應對人前的瘋狂。他怯生生地央求每個宣傳主辦方,讓他少講話,多唱歌。
這一年周傑倫22歲。
畫面跳轉回2017年,《中國新歌聲》的現場。周傑倫位列導師席,鏡頭前的他泰然自若,氣定神閑,不時還冒出一兩個冷笑話。
這一年周傑倫38歲,坐擁十億投資帝國。
從前從前,我們愛你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