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駭人聽聞的跨年夜群體性侵案發生超過半年後,德國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BKA)10日向媒體公布了最終調查結果。該部門表示,在2015年跨年夜,科隆、漢堡、斯圖加特、杜塞爾多夫等德國主要城市共有超過1200名性侵受害者,而大多數施暴者至今“下落不明”。
2015年12月31日跨年夜,在靠近著名的科隆大教堂的主火車站外廣場發生了大規模性侵事件。同一天,德國其他城市亦發生了類似事件,但科隆的性質最為嚴重。
據悉,由於涉案人員外貌多為北非裔,為了顧全難民危機爆發後的所謂“政治正確”,直到此事發生後數日,德國媒體方才首度予以報道。
德國總理默克爾第一時間要求徹查此事。此事亦導致了時任科隆警局局長Wolfgang Albers下臺。
如今,時隔半年後最終得出的調查結果在兩個層面出乎外界的預料:
首先是受害人數眾多。在超過1200名受害者中,有約650人是在科隆遭到性侵,400人在漢堡,其余在斯圖加特、杜塞爾多夫等地。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向德媒表示,共計有881起犯罪行為,其中642起為“單純的性侵”,239起則為所謂的“複合侵害”,即性侵外加對受害人手機或現金的盜竊。
其次,近九成嫌犯至今下落不明。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表示,目前僅抓獲了120名嫌犯。而據知情人士向德國權威媒體透露,嫌犯總數至少在2000人以上,且大量嫌犯為集體作案。
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局長Holger Muench對此坦言:“我們不得不得出這樣的結論——在經過調查後,大量的犯罪行為仍無據可查。”
即使對於已抓獲的120名嫌犯,當中有多少人最終將被罪,亦需要經過長達數月的庭審後方能知曉。
截至目前,德國法院僅對跨年夜性侵涉案人員作出了4起宣判,當中有2人被宣布無罪,另外2人獲刑一年,緩期執行。
不過,據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公布的信息,已抓獲的120名嫌犯大部分來自北非國家,幾乎沒有來自德國最主要難民來源國敘利亞的嫌犯。
9月27日消息,聯想今天發出公告,宣布進行全球範圍內的裁員,此次裁員的崗位來自於摩托羅拉部門,聯想稱裁員人數不及全球員工的2%,聯想全球員工大約為55000人,也就是將在摩托羅拉部門裁員1000人左右。
聯想集團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進行的最新一輪裁員“是聯想與旗下摩托羅拉移動智能手機業務正在進行戰略組合的一部分,目前聯想正在優化器組織架構,簡化產品線,從而更好參與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競爭。”
聯想表示,他們決定依然將摩托羅拉移動的總部設在芝加哥,芝加哥以對技術精益求精而聞名,作為其智能手機業務的全球研發樞紐,聯想希望利用當地的人才來繼續開發摩托的產品。
此前有媒體猜測,聯想會裁撤芝加哥摩托羅拉移動總部,可能將剩下的員工轉移至北卡羅來納州聯想的其他辦公室。
在聯想發出公告之前,DroidLife網站援引兩名消息人士的說法稱,聯想此次裁員人數大約為700-1200人,均來自摩托羅拉移動部門。至少一名摩托羅拉員工在Facebook上確認了這一消息。這名員工表示,他已在摩托羅拉工作超過20年時間,而最後工作日將是本周五。
摩托羅拉移動於2011年被谷歌收購,之後又於2014年被賣給了聯想。目前MOTO移動業務的員工總數才1200人,此次裁員砍掉了MOTO一半以上的員工,勢必會對MOTO內部在此進行大換血。
除了對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動刀,由於最近一年來聯想智能手機終端業務的持續下滑,整體表現疲軟,聯想對自身的移動業務也動過刀。今年六月份,聯想移動部分就曾裁員50%。
摩托羅拉最近推出了MOTO Z這款比較創新的產品,證明了摩托羅拉依舊有創新的能力,但是競爭力與市場影響力已經不複往昔。
賈躍亭說他背後有人......
Morning,艾瑞巴蒂
昨天早上靜靜剛發完早報,突然看見京東用戶數據遭外泄的新聞,心中猛然一緊——存著靜靜全部身家的銀行卡綁定著京東錢包呢!於是靜靜用百米沖刺的速度跑到樓下自動取款機,插卡輸密碼一氣呵成,看見屏幕上顯示余額250的時候松了口氣,原來一分沒少。
好了,和靜靜一起帶著劫後余生的喜悅,來看今天的早報吧
1、京東超12GB用戶數據遭外泄 官方稱源於3年前漏洞問題
據稱,此次有一個12G的數據包外泄,數據包括用戶名、密碼、郵箱、QQ號、電話號碼、身份證等多個維度,數據多達數千萬條。京東在12月11日淩晨發表聲明,稱該數據源於2013年Struts 2的安全漏洞,已經完成修複。京東在聲明中表示,在Struts 2的安全問題發生後,京東迅速完成了系統修複,同時針對可能存在信息安全風險的用戶進行了安全升級提示,當時受此影響的絕大部分用戶都對自己的賬號進行了安全升級,但確實仍有極少部分用戶並未及時升級賬號安全,依然存在一定風險。
@說好了的美好時光 : 敢不敢向泄露的用戶推送通知讓用戶防範啊
2、關於樂視的兩條新聞
12月底樂視汽車將公布產業園重大進展
昨天在中企領袖年會的私享會上,樂視董事長兼CEO賈躍亭更願意用“風波”而不是“危機”來形容樂視過去一個月的狀態,對樂視公司所遭受質疑與攻擊、樂視生態模式的現狀與未來、供應鏈、資金與汽車等等諸多外界關心的問題一一進行正面回應。
對於備受質疑的樂視汽車,賈躍亭同時宣布兩大事件:樂視超級汽車在浙江莫幹山工廠地塊已經正式受讓,並擬在12月底公布產業園的重大進展情況;樂視戰略合作夥伴FF首款量產車即將在明年1月3日CES上正式發布。
樂視股票暴跌是對手故意背後幹擾
2016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閉幕式前夕,樂視控股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賈躍亭,以本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主席的身份,舉行了一場導師私享會。在私享會上賈躍亭表示,12月6日樂視網股價的暴跌來自於競爭對手幹擾。
“過去一個月樂視每天都被各種聲音包圍,幾乎每天都是媒體頭條。龐氏騙局、德隆系、瀕臨破產……各種聳人聽聞的標簽都打在了樂視身上,這一切要感謝一些人在背後的‘策劃’。真正把人送上領獎臺的不是朋友而是競爭對手。”賈躍亭說。
@阿牛遊天下:樂視這一系列鬧劇是不是該結束了
3、中國人最愛網購? 英媒:網購方面領先發達國家
據新華社電 英國《金融時報》 日前刊發匯豐銀行亞太區零售銀行業務和財富管理部門主管凱文·馬丁的署名文章說,中國消費者在網購及移動支付應用方面,比很多發達國家的消費者超前很多年,“他們正在徹底改變消費金融在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操作方式”。
@奧利奧餅幹臉:雙十一一天的資本流量湊起來夠買一個國家了吧
4、首家中國郊區蘋果店開業:30分鐘排隊近千人
12月10日,蘋果大中華區第45家門店上海七寶店開業。位於店面前方從地面延伸到天花板的巨大玻璃門是這家店的特性之一。七寶地處上海西南角閔行區,位於上海外環之外,靠近虹橋國際機場和虹橋火車站。據記者現場估算,開業後的10分鐘內有500人排隊,30分鐘後有近千人入店和排隊。
@沒脖子能把腦袋丟了:乍一看以為8代出了呢,為什麽要排隊?
5、Nvidia自動駕駛汽車開始在加州公路測試
在12月10日獲得加州車管所(DMV)的許可之後,Nvidia已經開始在加州範圍內的公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技術。目前在加州地區,包括Google、奔馳、特斯拉、福特和通用等知名科技企業和汽車廠商已著手進行測試,此外還吸引了Faraday Future和NextEV這樣的初創企業。顯然在獲得許可之後,Nvidia馬不停蹄的進行了公路測試,有群眾在灣區拍攝到了Nvidia汽車的身影。
@自知or之明:中國企業奮戰於新能源汽車的時候,美國同行則投身於無人駕駛技術,基於國情?
6、日本發射無人貨運飛船“鸛” 試驗清理太空垃圾
據日媒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與三菱重工業公司當地時間本月9日晚上10點26分在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通過H2B火箭發射了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的無人貨運飛船“鸛”6號機。據悉,“鸛”6號機將於13日飛抵空間站,由宇航員操縱機械臂與空間站對接。轉移物資後將裝載廢棄物品脫離空間站,用一周左右的時間開展以清理“宇宙垃圾”為目的的實驗,之後進入大氣層燃燒殆盡。
@zhixing:真是愛幹凈的國家
7、蔚來汽車100億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落戶武漢 將投資汽車產業鏈
12月11日,蔚來汽車、蔚來資本宣布與湖北省達成戰略合作,與湖北長江產業基金、武漢東湖高新區簽署正式協議,蔚來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落戶武漢,並在武漢東湖開發區建設長江蔚來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蔚來資本由蔚來汽車、紅杉資本、高瓴資本聯合創立,管理的首期蔚來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總規模100億元人民幣,專註於智能電動汽車關聯產業鏈創新企業的投資。
@廣州桔子:基礎設施跟不上 買了自找煩惱
8、風雲四號衛星升空 可監測霧霾
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首發星風雲四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顯著提升我國靜止軌道衛星研制和空間觀測應用能力。風雲四號攜帶的高光譜分辨率成像儀觀測資料可以反演大氣氣溶膠光學厚度,監測大氣汙染物的時空變化,這是靜止氣象衛星的最大特點,為汙染監測及防控提供重要數據。
@一枚窮人:不用他我們肉眼就是檢測,可是有什麽用呢
今日思想
創業的價值就在於,要麽極大提高效率、要麽極大降低成本、要麽極大改善體驗。如果你做的事情痛點不痛、剛需不剛,又無法依靠高頻次來打市場占有率,未來註定不會站在行業風口,能夠創造和獲得的價值就註定不會太大。
—佚名
希捷蘇州公司所在的蘇州工業園區官方微博日前發布通報稱,近幾年希捷蘇州公司和無錫公司的訂單持續減少,產能嚴重過剩。
上述通報顯示,希捷集團在全球有三家硬盤制造公司:蘇州公司、無錫公司和泰國公司。希捷蘇州公司於2003年1月在蘇州工業園區註冊成立,前身為邁拓科技(蘇州)有限公司,2005年底邁拓科技被希捷收購,主要生產自主品牌(Seagate)的筆記本電腦硬盤、臺式機電腦硬盤和企業級服務器硬盤。
上周據路透社報道,希捷科技公司宣布,該公司關閉了開設於中國蘇州的工廠將,並將裁減2000多名員工。
通報還稱,希捷蘇州公司關閉是希捷集團基於整個市場變化和集團自身產能狀況作出的正常調整。希捷在中國工廠的產品以磁頭驅動的傳統硬盤為主,但是新型固態硬盤已經占據了市場主要份額且呈逐年上升態勢,導致近幾年希捷蘇州公司和無錫公司的訂單持續減少,產能嚴重過剩。
附希捷科技(蘇州)有限公司關閉的情況通報全文:
連日來,希捷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簡稱“希捷蘇州”)關閉的消息引起了社會廣泛關註,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希捷蘇州基本情況
希捷集團在全球有三家硬盤制造公司:蘇州公司、無錫公司和泰國公司。希捷蘇州於2003年1月在蘇州工業園區綜保區西區(原出口加工區A區)註冊成立,前身為邁拓科技(蘇州)有限公司,2005年底邁拓科技被希捷收購,主要生產自主品牌(Seagate)的筆記本電腦硬盤、臺式機電腦硬盤和企業級服務器硬盤。
二、希捷蘇州關閉是集團優化運營效率、整合資源和控制成本的組成部分。
希捷蘇州關閉是希捷集團基於整個市場變化和集團自身產能狀況作出的正常調整。希捷集團在中國工廠的產品以磁頭驅動的傳統硬盤為主,但是目前新型固態硬盤已經占據了市場主要份額且呈逐年上升態勢,加之硬盤應用的電腦等終端產品的需求降低,導致近幾年蘇州公司和無錫公司的訂單持續減少,產能嚴重過剩。希捷蘇州2015年外貿進出口額19.2億美元,2016年的進出口額12億美元左右。希捷集團考慮到優化運營效率、整合資源和控制成本的必要性,進行相應戰略調整。
據希捷蘇州的聲明顯示:關閉公司是出於持續優化運營效率的考慮,本次提早解散希捷蘇州是希捷集團2016年7月宣布的縮減全球生產規模,以更好地適應現在及未來市場需求的措施之一。從去年7月至今,希捷集團已在全球範圍內采取了幾次類似的行動。
三、園區管委會切實依法保障希捷蘇州員工的合法權益。
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部門在獲知希捷蘇州關閉消息後,始終關註希捷蘇州相關動態情況,多次走訪和協調企業有關工作,圍繞具體事宜與企業管理層進行多次反複溝通,在確認關閉消息後,高度重視並積極跟進和應對關閉事項,確保關閉過程依法依規。
一方面,指導企業依法依規完成相關程序,做好員工遣散預案。勞動保障部門根據希捷蘇州組織架構、工資水平、工齡狀況以及三期女職工等特殊職工的現狀,指導希捷蘇州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制定提前解散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方案,並征求工會和職工代表的意見。勞動保障部門相關負責人到場向職工解釋相關政策法規,並分批組織職工與公司管理層進行溝通協商。希捷蘇州也根據員工溝通過程中提出的訴求,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對方案進一步進行了修改完善。希捷蘇州將經濟補償方案向職工公布之後,有少量職工希望有更高的補償標準,勞動保障部門也及時做好了相關政策法規的解釋工作。
另一方面,要求企業切實依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勞動保障部門派駐了工作人員進駐希捷蘇州,做好政策解釋,並提供失業登記、推薦再就業等服務。
目前,希捷蘇州職工情緒穩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手續正在有序辦理。截止1月14日中午12時,提前解散終止勞動合同的1900名員工中已有1214名職工按照公司的計劃辦理了離職手續。
四、園區全面加快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步伐。
在全球化產業體系中,兼並重組是產業轉型中經常出現的現象。園區始終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踐行發展新理念,全面加快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步伐,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希捷蘇州關閉僅是園區企業兼並重組中的一例,理應客觀理性看待。
近年來,園區企業加速成長、企業對外兼並收購也非常活躍。在制造業領域,2015-2016年,僅四家園區上市企業異地收購金額就達20億元人民幣,既擴大了企業的產能,又提升了其市場份額。在服務業領域,同程旅遊正在推進對同行業部分旅行社的整合工作,完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旅行社集團。在信息化產業領域,更有園區企業通過數十億美元的海外收購,實現互聯網資源的國際化布局。
更值得一提的是,園區近年來堅持創新驅動,加快發展新經濟、積聚新動能、培育新業態,發展質效持續提升,創新效應加速顯現。據統計,2016年,園區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50億元,同比增長7.2%左右;R&D投入占GDP比重達3.36%;區研發機構總數突破500家;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雲計算產業分別實現產值470億元、380億元、350億元,增長24%、36%和25%。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中科院電子所等重大平臺開工建設,中科院生化細胞研究所、培東納米技術聯合創新中心、牛津大學蘇州先進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簽約落戶。目前,園區大專以上人才占就業人口比重超過40%,碩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占比超過12%,總量和占比均居全國開發區前列。
“十二五”期間,園區累計實際利用外資95億美元。博世汽車、三星電子、禮來醫藥、羅氏診斷、強生制藥、飛利浦等一大批跨國企業先後在園區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和智能工廠。僅2016年,就有華大半導體、韓森家居等一批項目簽約落戶,西門子中國研究院蘇州分院等研發機構落戶,可容納1500名研發人員的微軟蘇州研發中心新大樓正式啟用。
扶貧工作進入到最後幾年的攻堅階段,摘掉貧困帽子的地方越來越多。但在成績背後,扶貧中出現的腐敗問題也開始顯現。
最高檢察院1月5日通報的數據顯示,2016年前十個月,全國檢察機關依法立案偵查扶貧開發領域職務犯罪案件1623人,同比上升94.6%。其中,立案偵查貪汙賄賂犯罪案件1351人,同比上升94.9%;立案偵查瀆職侵權犯罪案件267人,同比上升102.3%。2013年到2015年,全國檢察機關共依法查辦扶貧開發領域職務犯罪2295人,占全部職務犯罪案件人數的1.4%,其中2013年為579人,2014年783人,2015年933人。
綜合上述數據,2013年至2016年的四年間,全國檢察機關查處的扶貧領域違法犯罪人數近四千人。扶貧領域發生的腐敗不僅導致扶貧資金大量流失,也導致扶貧項目的弱化和虛化。如何最大程度遏制扶貧中的腐敗問題,應當成為扶貧制度設計中的重要一環。
一個縣級扶貧辦的集體“淪陷”
如果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扶貧開發辦公室(下稱“扶貧辦”)是一個自然人的話,他肯定不會想到自己竟然會犯罪。而這個單位的三名當事官員,最初可能也沒料到這一嚴重結果。他們也許並不知道這是一個縣級扶貧機構的法律和道義上的淪陷。
這是一個具有索要扶貧款回扣慣例的機構。
在當前的扶貧要求下,作為行政事業性單位的扶貧辦,越是基層,工作越辛苦,而且容易出現經費緊張的情況。通道扶貧辦就是這樣,單位不僅沒有任何物質補貼,很多人工作上發生的電話費都要自掏腰包。於是扶貧辦的幾位負責人決定,讓分管項目的吳江(化名)向發放補貼多的貧困村張口,以扶貧款回扣來解決經費緊張難題。
2011年年末,該縣江口鄉古沖村的一個金銀花種植扶貧項目到了驗收季。吳江便找到村黨支部書記粟某,向其承諾會將種植款8萬元全部撥付該村,但要求返還一部分錢給扶貧辦。粟某滿口答應,不久後便將8萬元中的2.8萬元給了吳江。
一招得逞便不可收拾。
2012年下半年,吳江告訴時任黃土鄉盤寨村委會主任石某,扶貧辦經費緊張,希望該村拿出幾萬元資金給縣扶貧辦彌補開支。2012年春節前,石某個人拿出5萬元以盤寨村的名義交給吳江,並要求吳江今後幫助盤寨村多爭取一些扶貧項目資金,以解決該村修路欠款的問題。
同樣在2012年下半年,坪陽鄉橫溪村稻田養魚項目和油茶林撫育項目需要驗收時,吳江也以同樣理由找到時任村委會主任的吳某,要求該村拿出幾萬元資金給縣扶貧辦彌補開支。2013年1月,橫溪村得到20萬元的種養殖資金後,經村委同意,吳某從中拿出5萬元交給了吳江。
作為扶貧辦不法行為的延伸,古沖村收到金銀花種植款後,粟某將扶貧款中的8000元與另外兩名村幹部私分。8萬元的扶貧款,由此變成了4.4萬元。
後經司法機關判決,通道縣扶貧辦這一機構與扶貧辦主任和吳江一起犯單位受賄罪,被免於刑事處分。
而從國家審計署歷年公布的信息來看,基層扶貧辦為解決自身經費問題打扶貧款主意的案例並不罕見。
“蠅貪”成為主要問題
2016年6月和2017年1月,最高檢2次共公布21起扶貧開發職務犯罪案件。21名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或是村“兩委”負責人等基層幹部,或是市、縣兩級扶貧辦負責人。涉及的罪名包括了貪汙罪、受賄罪、挪用公款罪等。
通過梳理紀檢監察機關、檢察機關的相關通報,以及法院公布的相關判決書,第一財經1℃記者發現,扶貧開發職務犯罪案件多發生在基層,涉案人員多為基層“小官”,如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會計等“兩委”成員和村民組長等村組幹部,以及鄉鎮站所工作人員和部分縣級職能部門工作人員。“蠅貪”“蟻貪”問題突出。
2016年6月,最高檢反貪汙賄賂總局四局局長宋寒松在通報中曾提到,一些省份村“兩委”負責人案件超過了整個涉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的半數,有的市縣更高達70%至80%。
在所涉及的案情中,貪汙侵吞類型的犯罪最為常見和突出。不少此類案件涉案金額並不大,但都是關乎貧困群眾切身利益的資金,如危房改造補助金、扶貧救助資金、低保金等。案件多發生在扶貧資金的最後分配發放環節,涉案人員多采取弄虛作假或隱瞞政策的方式,冒領侵吞扶貧資金。
貪汙、套取扶貧資金是最常見的犯罪手段,具體手段包括:對上虛報冒領,對下隱瞞實情,直接或變相冒領、騙取、套取各項涉農扶貧補助款;利用代領、代發補助金的便利,直接克扣、截留、私分扶貧資金;虛列戶頭、重複報賬以及收入不入賬等方式侵吞各類扶貧補貼資金。
除直接侵吞資金外,扶貧物資也成為貪占的對象。2014年10月,時任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紅崖子鄉紅翔新村黨支部書記王明海,利用職務便利,在協助政府分發扶貧羊只過程中,偽造發放名冊,私自截留扶貧羊139只,後將上述羊只變賣7.784萬元留作私用。這類現象並非少數。
首個省級扶貧辦主任涉罪
除了“蠅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扶貧辦(下稱“自治區扶貧辦”)原主任趙國明成為近年來扶貧開發領域落馬的最高級別官員之一。
2015年8月,趙國明在自治區扶貧辦位置上被查。他在2002年出任自治區扶貧辦副主任,在扶貧系統任職長達13年。
落馬前,曾有關於趙國明的大量舉報。舉報人反映趙國明“扶貧先扶親、吃飯必喝酒”。中紀委網站曾發文,證實了這些舉報屬實。文章提到,趙國明喜歡喝酒。有一天臨近中午,他帶一名處長到某企業去吃飯,看到沒有上酒,就對企業老板說:“我們這個處長,沒有酒,不吃飯!”還有一次,趙國明到某地檢查工作,吃飯時該地主要領導沒有陪同,喝的又是當地產的酒,趙國明很不高興,當場表示要調整該地的扶貧資金安排計劃。趙國明的親家韓某從事農業項目,在趙國明安排下,大量扶貧資金優先進入韓某企業囊中,韓某成為趙國明執掌下的扶貧龍頭企業項目的最大受益者。
2016年12月7日,烏魯木齊中級法院對趙國明受賄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認定,2004年至2015年期間,趙國明利用擔任自治區扶貧辦主任的職務便利,為他人或單位在認定扶貧龍頭企業、發放扶貧貸款貼息等方面提供幫助,先後多次收受財物價值共計539萬余元。趙國明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趙國明的最大一筆受賄金額為184萬余元,來自哈密長河工貿集團有限公司。趙國明為這家公司在獲取扶貧龍頭企業貸款貼息時提供了幫助。
趙國明的受賄事實共26項,其中有21項涉及扶貧龍頭企業認定、發放扶貧貸款貼息,這兩項都是扶貧辦直接掌握的權力。紀檢監察機關的通報稱,趙國明隨意插手幹預扶貧資金分配,挖空心思把自治區的扶貧重點,向與自己有親屬關系和特定關系的私人企業主傾斜,肆意輸送利益造成政府財政貼息資金重大損失。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扶貧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暫行辦法》,新疆扶貧龍頭企業的認定標準為:在貧困地區采取公司加基地加農戶形式直接帶動貧困農戶的龍頭企業;以貧困地區為原材料基地的龍頭企業;大批量吸納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勞動力就業的企業。認定程序是由縣市州的扶貧辦提出申請,經自治區扶貧辦審核,最終由自治區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綜合認定。自治區扶貧辦主任擁有很大的話語權。
被認定為扶貧龍頭企業所獲取的直接利益便是可以享受銀行的貸款貼息。所謂貸款貼息,是指銀行確定優惠的貸款利率後,由政府財政安排資金對企業所發生的貸款利息進行補貼。貸款人只需要規劃本金或少部分利息。
2015年,新疆對金融機構最終落實推薦項目貸款實行年利率3%的據實貼息結算。該自治區確定扶貧貼息結算項目202個,貼息結算總規模達20億元。由此可見,扶貧辦手中掌握著多大之權力。
“非典型犯罪”
2016年9月,山東蒙陰縣法院對蒙陰縣扶貧辦原副主任劉某涉嫌濫用職權、受賄罪進行了審理。
根據法院的判決書,2013年至2014年,劉某在擔任蒙陰縣扶貧辦副主任期間,在分管實施省級、市級重點貧困村扶貧開發項目暨“整村推進”項目過程中,違反規定將專項資金中購置苗木的777784.16元資金挪用於建設基礎設施,並通過偽造驗收材料的手段達到項目驗收合格,給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弄清了劉某“違規操作”的原因:
按上級要求,“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項目資金主要用於主導產業建設,基礎建設資金不能高於30%。蒙陰縣在實施該項目時,主導產業確定為果品種植,但是該縣果樹發展較早,果樹種植面積大,供應苗木沒有土地種植,村里積極性也不高,紛紛要求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比例,所以主導產業達不到70%,部分用於了基礎建設。
蒙陰縣扶貧辦主任在作證時說:這一情況我們也向上級扶貧辦匯報過,上級意思是原則上按規定辦,實在不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劑,但扶貧資金不能挪用,要用在扶貧村和扶貧項目上,但是沒有書面文件規定。“整村推進”項目在開始的時候,我們按實施方案制訂的內容進行招標,也就是70%的主導產業,30%的基礎設施。中標後我們要求供苗木的盡量供苗木,實在供不了的,我們聯合鎮上、村里對實際供應的苗木數量進行統計,確定剩余資金,按照剩余資金數量再和村里商量建些什麽工程。
劉某自己稱,為了驗收時不出問題,在驗收手續上是按水利工程30%,苗木工程70%準備的驗收材料。
最終,法院認定劉某濫用職權罪不成立,但其犯受賄罪,免於刑事處罰。
1℃記者接觸的部分基層幹部里,有一些人在評價劉某案時對其抱有同情,認為其根據實際情況對資金使用進行調整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也的確突破了相關規定的紅線。
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比如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某貧困原村黨支部書記譚某,因擅自將相關專項資金挪用於本村公路建設,受到留黨察看處分,而他自己私下的看法則是:修路是當地脫貧的頭等大事。
此類非典型性的扶貧領域腐敗案件說明,扶貧政策的具體化千頭萬緒,但在實施過程中如何把握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度,需要在頂層設計上及時發現並扭轉。
監管任重道遠
2016年3月,最高檢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下發工作方案,決定從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全國範圍內共同開展為期5年的集中整治,以及加強預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
最高檢公布的信息顯示,檢察機關將重點查辦發生在特色產業脫貧、勞務輸出脫貧、易地搬遷脫貧、生態保護脫貧、教育脫貧、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脫貧、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脫貧、資產收益扶貧、關愛服務體系中的職務犯罪,以及交通、水利、電力建設,“互聯網+”扶貧、農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環境整治中的職務犯罪案件。特別將依法嚴懲擠占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的職務犯罪。
除了查辦案件,最高檢還提出,加強與扶貧部門的協調聯動,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通報機制。特別是建立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信息監管共享平臺,實現貧困人口數量、區域分布、扶貧項目清單和扶貧資金安排等扶貧開發基礎數據的有效共享,有針對性加強預防。運用檢察建議,促進建章立制。
透過諸多個案可發現,扶貧資金的來源和投入渠道較為分散,統籌管理不夠,監管措施主要是事後審計,種種原因給了一些別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機。
2016年6月29日,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1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時稱,在審計扶貧資金分配管理使用情況過程中,重點抽查了17個省的40個縣,審計發現,1.51億元扶貧資金被虛報冒領或違規使用,8.7億元扶貧資金閑置或損失浪費。
據審計署前不久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蹤審計結果》,通過審計發現,金融扶貧等3項扶貧政策措施落實中,存在扶貧到戶貸款貼息執行進度較慢、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政策執行不到位等問題;抽審10個省的部分地區扶貧資金統籌整合不到位,涉及易地扶貧搬遷、金融扶貧貸款財政貼息等資金1.47億元;28個單位和11名個人通過偽造合同、虛假票據列支、虛報工程量等方式騙取套取、侵占扶貧資金,或在扶貧工作中借機牟利,涉及金額957.02萬元;32個扶貧移民安置工程等扶貧項目效益不佳,涉及資金6371.87萬元;煙葉產業基地、公路硬化等5個扶貧項目推進緩慢,涉及財政資金1708.9萬元。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國家正在加大對扶貧工作的監管,不少地方也出臺了專門針對扶貧的地方性法規。改變正帶來實際成效,但要達到精準扶貧“管好每分錢、用好每分錢”的理想效果,還任重道遠。
對於蘋果的下一個革命性的產品,外界一直猜測紛紛:有人說是無人駕駛汽車,有人說是人工智能,還有人說是流媒體電視機。但是庫克曾經在多個場合暗示過的增強現實AR技術,他並不只是說說而已。能夠為蘋果iPhone帶來“改變遊戲規則式”的變化的,目前看來最有可能的就是AR。
庫克已經在為AR大動幹戈了。根據彭博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庫克的團隊已經在內部認定AR就是下一代讓人們像如今使用iPhone手機般沈溺的科技產品。蘋果的任務就是讓AR產品的未來變得像iPhone那樣普及。關於AR,庫克曾說:“以後的某個時間起,AR會變成像一日三餐那樣的平常,會變成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手機一樣。”
所謂增強現實技術,就是在現實的場景中疊加圖像、視頻和遊戲等虛擬世界中的元素。目前增強現實技術已經開始起步。最基礎的應用就是像Pokemon Go這樣的遊戲,讓現實的場景中跳出一個個虛擬的小怪物。但是Pokemon Go的技術還是非常初期的,智能手機的芯片也還沒發展到能夠支撐完全實現AR的程度。
虛幻引擎(Unreal Engine)發明者、EpicGames創始人CEO Tim Sweeney近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對AR發表看法:“AR體驗是為了讓現實和虛擬世界交融,對光影和拍攝效果非常敏感,尤其是當硬件設備向高端化發展後,有些AR遊戲是簡單的卡通圖像在真實世界里的疊加,另一些AR遊戲則是電影畫質融入整個現實場景。這些具有美感的畫面優勢一下子就顯現出來了。”
Unreal已經開發出一種軟件工具,利用新的圖像捕捉技術,對現實物體進行畫面的疊加,就能實時渲染出“電影畫質”的效果。目前這種還僅限於遊戲和電影制作級別的應用。但Sweeney相信,隨著手機芯片技術的發展,未來AR一定能達到非常逼真的效果,以至於讓人們分不清是虛擬還是現實。
庫克的雄心壯誌就是要實現Sweeney所說的在手機上體驗“電影畫質”的效果。為此,他招兵買馬,整合了硬件和軟件部門的資深元老,並添加了外部專家,整合了一支由杜比實驗室前高管Mike Rockwell領導的無比龐大的上千人的新團隊。團隊成員不乏參與Oculus和HoloLens VR硬件項目的開發者。Rockwell曾經是Meta公司的顧問,後者由杜比投資,已經擁有一款價格950美元的AR眼鏡。
根據彭博社的消息,蘋果正在開發多款AR相關產品,包括幾款能夠無線連接iPhone的數字眼鏡。用戶戴上眼鏡後,就能呈現出電影、地圖和其他內容,取下眼鏡後,這些AR的功能就能立刻在iPhone上顯示。不過蘋果對此不置評。
Sweeney認為,AR時代一定會在VR之後。但蘋果很顯然在提前布局市場。根據研究機構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數據,到2024年AR產品的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650億美元,並以80%的高速增長。Loup Venture分析師Gene Munster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蘋果別無選擇,AR未來將會取代iPhone,蘋果必須在人們轉變使用硬件方式的時候保證自己不掉隊。”
和VR相比,目前人們對AR了解得更少。VR能夠獲得關註主要是因為在遊戲方面的應用,盡管全球VR硬件設備目前的出貨量不到200萬臺,Oculus和HoloLens等頭顯設備也遠未變成主流。但蘋果相信AR設備會更好賣,原因是它不像VR那樣需要讓人進入。“沒有人喜歡被框在一個東西里面。”庫克曾經這樣表達自己對VR的看法。
而AR的設備就不同了,它可以小到像一副眼鏡一般輕便,但是功能很強大,未來每只眼睛的分辨率會達到4K左右。蘋果作為“輕薄之王”,在AR的市場上會更加有所作為,有望做出一些“小而強大”的產品。
所以對蘋果來說,要把AR的功能加到iPhone手機里並不困難,而最大的難題就是怎麽把一副眼鏡做成主流產品。蘋果此前對於穿戴設備的嘗試只有智能手表,但是Apple Watch並沒有成為主流。因此眼鏡的嘗試也極具挑戰性。
最大的問題是電池。手機可以做得重一點,但是眼鏡必須要輕薄。蘋果必須解決眼鏡所顯示的3D內容的強耗電和電池輕量化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目前看來是不可調和的。內容是另一個挑戰。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持AR的視頻、遊戲和其他媒體的內容,那麽人們戴上它又有什麽意義呢?第三方面的挑戰來自於芯片。眼鏡本身的操作系統可能需要一種全新的芯片解決方案。最後是價格的問題,如果要做到普及,必須要賣得足夠便宜才行。
為了獲得AR領域最先進的技術,蘋果已經購買了多家擁有AR硬件技術和致力於3D遊戲VR軟件開發的公司,包括FlyBy和Metaio,並且已經將一些初創公司整合進了蘋果的相機部門。去年夏天,庫克甚至還跑去了神秘的AR初創公司Magic Leap參觀,並對這家公司的技術表達出濃厚的興趣。不過Magic Leap對此不置評。
知名蘋果分析師、凱基證券分析師郭明池最近針對iPhone新機型發布的報告指出,iPhone 8的前置相機系統,除了現有的前置相機模組,還將追加紅外線發送模組和紅外線接收模組,借此可以進行臉部識別、虹膜識別,還可進行3D自拍。這意味著該相機系統可應用於遊戲、自拍、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等需要3D建模的功能,而這將會很大程度上受益於蘋果2013年收購的另一家以色列公司PrimeSense的深度體感技術,後者是微軟Kinect體感操作早期的技術供應方。
“整整兩個月,周邊一直彌漫著尷尬的裁員氛圍,每個人都在擔心自己會是這一波走的人,這比去年的閃電裁員還要令人難受。”王青(化名)是珠海魅族公司的一名員工,已經在珠海呆了四年的她早已把魅族當做了自己另一個家,但從今年開始,家“變樣了”。
3月27日,有媒體援引魅族內部人士稱,魅族近期在進行新一輪裁員。和去年2016年初魅族“高調”聲明裁員比例不超過5%不同,此次裁員頗為低調,但規模更大。
魅族官方發言人對第一財經記者確認了裁員的信息,並表示“今年魅族確實有10%的裁員計劃,但與去年類似,是正常的人員流動優化。”但據多名內部人士透露,此次裁員涉及多個部門,屬於“全員性”裁員。
“可能不止10%,人事部門下達的裁員硬性指標要在這個月31號前完成,每個部門幾乎都有涉及,到月底裁員人數估計超過1000人。”王青對記者說,這幾天大家都過的“異常焦慮”,今天還在上班,明天可能就卷被子走人了。
可以看到,在智能手機行業增長放緩的大環境下,從去年開始不少手機廠商進入調整期。Counterpoint研究總監閆占孟對記者表示,此次魅族對於國內市場的調整很大程度上出於對利潤的考慮,精簡人員,準備邁向中高端市場。
“魅族去年除了魅藍外,幾乎少有叫得出的明星機型,並且如果要上市的話,基準年是不能虧損的,魅族此時的賬面必須要有盈利數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對記者說。
“黑色”三月
在一場魅族的內部會議上,黃章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雖然不來公司,但當魅族出現重大危機的時候,我一定會出現。如果魅族不在,那我也不想在了。
在員工看來,魅族創始人黃章沒有食言。
今年的2月10號,黃章通過微博宣布回歸,表示“將重新出山打造夢想機,去迎接魅族15周年。”據內部人員介紹,今年黃章對於產品的投入可謂是付出了120%的精力。但對於此時的魅族來說,黃章的出現也許並不能阻止二次裁員的到來。
“現在是黑色三月,不管是被裁的還是留下的,大家情緒都不是很好。”王青告訴記者,從年初開始,魅族的人事部門就開始通知“需要對於冗余的人員進行優化”,而這種優化更像是“被分配了指標”,沒有什麽合理性。“比如某某組必須要在31號前完成裁員,但對於部門管理人員來說,裁員的名單上寫誰都不合適,做決定很痛苦。”
員工似乎把矛盾的焦點放在了人事部門身上,有人評價“這是一場沒有績效標準的考核,也有人稱既然要裁員,為什麽在過去兩年仍然進行大量招聘。
2015年,魅族的銷量增長了350%的同時,人員規模也增長到接近四五千人,2014年年中,魅族對外宣布了“將視銷量為第一目標”的企業戰略。在更早前,黃章對這家公司的追求是“小而美”,要“做心中的手機,賣給喜歡的人”,並非服務大眾市場。
對於戰略的轉變,當時魅族總裁白永祥表示,從以前的利潤優先,變成了銷量優先,這樣才能(讓手機)成為移動互聯網入口。於是,可以看到,這兩年魅族成為手機圈中發布會開得最多的廠商,產品型號紛繁複雜。
但從目前市場的表現看,魅族的轉型也許算不上成功。
閆占孟對記者表示,魅族手機去年國內的整體銷量在2200萬部到2300部之間,但一些魅族老員工稱,魅族手機2016年實際銷量為1990萬部,如果不包括魅藍系列,銷量不到300萬。而在天音控股的投資說明書上,魅族科技2016年上半年營收為70億元,凈虧損為3.04億元。
明星產品的缺失也讓經銷商的日子不太好過,一位經營魅族產品線多年的深圳經銷商對記者表示,整體銷量並不理想,但對於魅族的裁員,他表示理解。“希望留下的都是想做些事的人,而不是貪便宜的所謂的職業人。”
利潤壓力加大
“本次魅族人員調整的賠償方案是合理合法的。”魅族發言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王青告訴記者,此次的賠償方案是N+1,N是員工在魅族的工作年限。
“現在調整已經基本完成,公司與離職員工的賠償、談話、溝通工作基本完畢,賠償都是按照勞動法標準進行,可能有些員工情緒上有點偏激。其實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流程。” 魅族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人力調整方面主要是結合人力結構的飽和度,從控制人力資源成本的角度做出的調整。在這個過程中,也在增加新的校招、社招名額。
也有消息指,魅族準備上市,在人力資源成本、產品銷量、市場投入上都有新的考核指標,
事實上,2015年魅族引入阿里巴巴作為戰略投資者時,就已經有了登陸資本市場的計劃。黃章曾喊出“穩增長、創利潤、挺進 IPO”的目標。
“魅族要實現銷售目標不難,但是要實現利潤增長,對於現在的手機廠商並不容易。”孫燕飈對記者表示,上市的硬指標就是基準年不能虧損,2017年魅族對於財務利潤的要求會比往年都要高。
根據證監會2015年底【第123號令】《關於修改〈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的決定》,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必須在盈利數據方面滿足如下條件:“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五千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者為計算依據。”
而A股的上市要求則更高。
“魅族2016年實現了盈利。”魅族發言人對記者強調。
但智能手機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從功能機換代到智能機的紅利幾乎已經消失殆盡,電商增長進入瓶頸期,線下渠道OV組合牢牢占據,此時,魅族的機會窗口還有多久?
在消費升級風口的牽引下,洗護品領域仍需要尋求新的突破。
根據英敏特的數據,中國洗護品市場零售額在 2014 年底就已經達 367.38 億元,到 2019 年,這一數字將達到 498.04 億元。雖然零售額巨大,但是增速放緩也是一個事實,2016 年的增長率為 4.9%。目前來看,洗發產品的市場銷量已經趨於飽和,零售額的增長主要靠產品單價的提升來拉動。
洗護市場的增長將主要來自於消費升級,而年輕一代是帶動消費升級的主力軍。消費者們對產品功效、原材料、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度的要求更高,並且願意為這些需求買單。
在個洗護產品的消費升級領域,“黛普”就是一個代表。黛普創立於2014年,公司生產的產品遍布全球14多個國家。黛普創始人張越是一位90後,在短短3年的時間里,就將一個月收入僅50萬元的新品牌,做到了年銷過億元的企業,黛普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麽,黛普又是如何抓住消費升級風口呢?
從洗頭工到創業黛普
張越在做黛普之前,在美發界做的也算是風生水起的。他從一名小小的洗頭工做起,穩紮穩打,短短幾年間就做到大工、店長,並在從業一年後擁有了自己的連鎖美發店。
張越也是一個比較愛美的男孩子,喜歡設計一些新發型,2008年畢業之後,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理發。剛開始只去店里做學徒,不到一年時間就坐上了店長的位置。當時一個月工資有三萬元,但張越認為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想往更高的方向發展。
在事業巔峰的時候,張越不安分的心開始躁動起來,這次他賣掉生意非常火爆的三家店面,選擇了一條從未走過的路——微商。
做微商,並沒有像張越想象的那麽簡單,除了家里人的強烈反對之外,投入、代理、市場等一系列現實問題接踵而來,讓張越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當時家人、朋友和同事都不理解,為什麽要把收入很好的門店轉讓呢?
就在張越一籌莫展進退兩難的時候,他重新組建4人核心團隊,這讓張越重燃做微商的信心,如今黛普集團的團隊發展已經發展到幾千人。
在發廊的短短三年中,張越就憑著自己的努力,從一名稚嫩的洗頭工逐漸升為中工、大工、造型師、店長,更重要的是,在這里他終於找到了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我發現了中國人普遍存在的發質問題和眾多洗護品治標不治本的缺陷,讓我決定從研制全新的洗護品這一目標來開始自己的夢想之旅。
銷售額從2014年9月收入的5萬元,猛增到1200萬元,公司進入快速擴張的階段,如今年銷售額達到11.8億元,產品也開始走出國門。張越認為,有時候成功就是這麽的簡單,堅持不懈的努力,再有正確的判斷和巧妙的抓住時機,黛普集團做到了,他的整個團隊做到了。
品控、渠道、營銷
談到洗護市場的發展,張越闡述三個關鍵字,即“大、亂、好”,第一個字尚好理解,何以後兩字又顯得矛盾呢?張越認為:市場規模與發展空間非常大,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尤其是人們對健康產品的巨大需求將是現在乃至未來市場最大亮點。
但行業良莠不齊,產品競爭白熱化,渠道也是充滿亂象,規範化與品牌化將是未來的出路。不過未來市場前景一片光明,而且好產品也會越來越多,非常值得樂觀。當前,國內洗護品市場基本都被國際品牌覆蓋,並沒有什麽代表性的民族品牌,這也給想要改變洗護市場現狀的人更多的機會。
面對消費升級風口,面對市場慘烈的爭奪,做好服務和品控才是核心。對一款全新的洗護品牌來說,如何讓消費者在開始打消疑慮是關鍵。黛普最開始選擇以女性消費者為切入點,以便於收集用戶的反饋和利於品牌傳播,逐漸擴展到現在男女老少全系產品;其次,黛普產品線比較單一,主要以洗護類產品為主,以便於集中力量突破市場。
在品控上,黛普註意引入健康、綠色的理念,同時把控好產品質量,讓兩者互相融合。以蝸蝸洗護健康系列舉例,選用天然的植物成分,不添加有害的化學成分,純姜洗發露就是采用雲南的優質鳳姜,針對掉發,白發、頭屑、頭癢、頭油等多種問題效果明顯,黛普公司希望從產品創新、差異化、客戶體驗、服務精細化等多個方面去尋求突破。
在渠道建設上,黛普發展覆蓋線上線下渠道的全覆蓋商業布局,同時對黛普旗下品牌進行品牌升級與精細化定位。張越憑借自己在微商領域積累的經驗和團隊,可以在線上進行有效快速的傳播;在線下渠道建設上,黛普發展全國代理商,這樣不僅為洗護產品提供展示的場所,也為消費者提供一個試用體驗的地方。
在營銷方面,戴普註重產品的娛樂化營銷。張越年少有為,對於娛樂圈的涉入也頗有境界。例如,豪擲千萬為團隊成員的母親們奉上“母親節感恩之夜群星演唱會”;贊助冠名《歡樂頌2》、特約贊助《我是歌手演唱會》、特別贊助譚詠麟的《銀河歲月40載演唱會》、2016年,蝸蝸正式與黃聖依簽約成為品牌代言人等等,諸如此類的與娛樂圈深度合作的明星還有很多,蝸蝸也因此開始變得小有名氣。
如今,黛普年銷售額達11.8億,品質達歐盟進出口標準,產品出口迪拜,阿聯酋,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日本等十幾個國家。然而,張越還有更大的規劃,未來將打造微商產業、電商產業、制造產業、實體產業和餐飲產業五大生態圈,實現黛普品牌和實力的升級。
創業不止於商業
張越作為一個年輕的創業者,取得今天的成績也絕非全靠偶然,張越經歷過長時間的磨礪,他總結公司的快速增長離不開四個方面:
一、機會的把握。在微互聯網經濟興起的時候,敏銳的商業嗅覺獲得了先入為主的發展機會;
二、產品的品質。黛普集團創新能力不用累述,做實業,主要是要把控產品品質,不斷推出顛覆市場的健康概念又質量過硬的高品質產品,贏得了競爭優勢;
三、社會基礎。客戶、合作夥伴的支持,全國廣大代理商們的辛勤努力,讓公司逐漸在市場上站穩腳根;
四、良好的口碑。好的產品遇到好的銷售團隊,好口碑自然會累積。註重口碑營銷的現在,純粹靠產品來獲得好評的良心企業少之又少,而黛普集團,就是少數良心企業中的一員。
如果說帶領幾十萬代理團隊將黛普打造成為國內知名新銳品牌只是開始,那麽讓黛普產品走出國門、暢銷全球近二十個國家和地區就是張越打造世界一流洗護品牌的實踐與野心。
張越說,自己一直以民族品牌華為和小米為榜樣,心中夢想就是中國自己的洗護品牌也能打贏翻身仗,而創業黛普就是為了實現這個夢。
張越還講到,平臺布局和高管的能力都需要一個新的提升,讓公司聯合創始人參加了一次黑馬營的課程,受益良多。
戳“閱讀原文”,為你的高管賦能!
剛完成對觀致汽車股權收購和控股僅半年時間,今日有報道稱,寶能擬出資收購奇瑞汽車股權。
消息稱,寶能集團擬出資250-270億元,以增資擴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車,不過,奇瑞汽車公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資企業如果有任何股份轉移都會通過國資掛牌程序,所以目前任何類似的具體傳言都不屬實。”
記者查閱長江產權交易所官網,目前尚未有相關的掛牌信息出現。同時記者也向寶能集團旗下觀致汽車的內部人士詢問,該人士告訴記者,“我們每月都有新聞通氣會,昨天剛開會,沒有此類信息”。
不過在業內看來,這一消息並非空穴來風。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業內也曾傳出奇瑞汽車將“打包出售”的消息,不過,在當時,奇瑞曾在官方微博上公開表示,“奇瑞汽車並沒有整體打包出售的想法,但是,近年來,由於新能源、無人駕駛等系列新技術的發展,汽車行業一直是資本追逐的熱點,奇瑞也結合新形勢規劃了一系列大動作,資本層面的合作,多年來一直都有在運作”。
另有多位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寶能確實和奇瑞就股權的事情有過接觸。在此前奇瑞轉讓旗下凱翼汽車股份給四川宜賓政府時,有奇瑞內部人士就曾對記者表示說,在奇瑞整體的規劃之中,包括觀致汽車、凱翼汽車的股權轉讓都只是規劃的一部分,奇瑞汽車本身也有股權轉讓的計劃,希望通過這一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
綜合以上信息,記者相信奇瑞引入資本或者投資人的消息應該屬實,但這個投資人是否是寶能,目前並沒有確切消息,另有消息人士表示,並非寶能而是一支基金。
在記者看來,確實如奇瑞此前的官方聲明所言,汽車行業在轉型的過程中,確實迎來了一波資本追逐的熱潮,在控股觀致之後,寶能向奇瑞伸手或接觸,並非完全不可能。此前還有消息稱,寶能在嘗試收購寶沃汽車的部分股份。
“按照姚老板的想法,寶能汽車旗下以後可能並非只有觀致一個品牌。”另一位觀致汽車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自從“寶萬之爭”後,業內習慣於稱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為“野蠻人”,在這之後,寶能集團“脫虛向實”,跨界進入汽車行業,收購觀致汽車,並在全國建立新能源生產基地,也引發業內的關註和爭論。
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寶能已經先後與國內多個地方達成協議,建立新能源生產基地。已經確切有產能規劃的地方包括廣州、西安以及昆明。據官方消息,寶能位於廣州的汽車產業園已經於去年12月26日動工建廠。項目投資約300億元,首期規劃產能50萬輛新能源汽車,首期項目預計2019年底建成投產,未來整車和零部件制造達產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去年11月,寶能還與昆明當地政府達成協議,將在當地建設新能源汽車城,規劃新能源整車產能50萬輛。3月底該項目已經在為地面拆遷進行招標。另外,今年3月,位於西安西鹹新區的寶能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也正式開工。據當地媒體報道稱,這一項目總投資約400億元,規劃產能可達100萬輛(其中一期50萬輛)新能源汽車及配套項目。
不僅如此,去年下半年,寶能其實還與杭州富陽簽署了一個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協議,彼時當地媒體也多有報道,但目前尚未有進一步消息。
在全國大量投建產能,僅上述幾個項目,規劃產能已經達到200萬輛。有質疑認為,寶能並非想要造車,而是想以此“圈地”。不過,接近姚振華的兩位人士告訴記者,“他是真的想要造汽車,姚老板並非外界傳言的那樣,事實上他非常有眼光,也十分勤奮”。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和萬向前董事局主席魯冠球一樣,姚也是每天要看新聞聯播,密切關註國家戰略和風向的企業家。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想必和目前國家極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關系極大。
“這個月寶能要在西安進行千人(汽車類人才)招聘,同時寶能汽車的歐洲研發中心也在籌備之中,很快會揭曉。”上述消息人士告訴記者。
在寶能集團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上,記者也發現了一則寶能汽車西安創新研究院的大型招聘信息,包括新能源研究中心、整車開發中心以及試制試驗中心的多個職位正在招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