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國四季度GDP增長放緩 2014全年增速創四年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799

UsEconomy

連續兩個季度強勁複蘇後,美國經濟增速在去年四季度放緩,但全年增速仍創四年新高。

美國商務部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去年四季度GDP初值環比增長2.6%,增速較二、三季度的4.6%和5.0%回落。這意味著2014年全年美國GDP增長2.4%,略好於2010-2013年間2.2%的均值。

因勞動力市場加速回暖和油價下跌,四季度美國消費者開支增速創2006年一季度以來新高。 盡管消費支出對美國經濟增長貢獻度超過2/3,但商業投資和出口增長放緩,以及政府開支下滑,對當季GDP構成了拖累。

美國政府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6月以來,美國汽油價格下跌了43%,留給家庭和企業更多可支配收入。路透社預計低油價可為美國GDP增長貢獻至少0.5個百分點。

穆迪高級經學家Ryan Sweet在數據公布前告訴路透

消費者承擔起了支撐經濟增長的任務,我認為這種趨勢在今年上半年也不會改變,因為汽油價格下跌為他們省下了很多錢。

但是GDP的其他主要構成均顯示美國經濟在四季度呈現出了一些新的疲態跡象:

企業削減了設備開支,商業投資僅增長1.9%。因國防開支減少,政府開支下滑2.2%。

出口增長繼續緩慢。伴隨著亞洲和歐洲經濟不景氣,出口增速從三季度的4.5%回落至2.8%。

盡管房屋營建自去年夏季以來加速增長,但房地產市場表現仍然不盡人意。四季度地產投資增長4.1%,較三季度的3.2%有所增長。

美聯儲本周三決定繼續維持超低利率,並表示委員會一致同意對加息將保持“耐心”。 在本次FOMC聲明中,美聯儲稱對經濟更樂觀,並指出新增就業強勁,但預計通脹近期會下降。

果不其然,今日公布的另一項數據顯示通脹進一步偏離美聯儲目標。美國四季度PCE物價指數初值同比下降0.5%,創2009年一季度以來新低。扣除能源和食品價格後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初值環比增1.1%,符合預期,但也是2013年二季度以來的新低。

美國去年第四季度PCE物價指數初值同比-0.5%,預期1.5%,前值1.5%。

美國去年第四季度核心PCE物價指數初值環比1.1%,預期1.1%,前值1.4%。

美國去年第四季度核心PCE物價指數初值同比1.1%,預期1.2%,前值1.4%。

不及預期的GDP數據公布後,黃金短線走高,美元指數下跌:

QQ圖片2015013021354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953

美股下跌 美債黃金重挫 美油周漲幅創四年最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82

周五,美國非農數據強勁,美股早盤上漲;但此後歐元集團要求希臘在2月16日前申請延長援助時間,美股下跌,但道指本周漲幅創兩年最大。美油本周累計漲7.2%,創近四年來最大。

標普500指數跌7.05點或0.34%,報2055.47點;道瓊斯工業指數跌60.59點或0.34%,報17824.29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20.70點或0.43%,報4744.40點。

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性指數(VIX)上漲2.61%,收17.29。

20150206_EOD4_0

周五,美股幾乎平開,隨後震蕩走高,美東時間中午12點起,美股開始滑落,收盤時三大股指全線下跌,標普本年收負。美國非農數據強勁,投資者對美聯儲於6月加息的預期增強,外加希臘必須在2月16日前請求延長援助時間,是美股下跌的兩大原因。銀行股上漲,公用事業類股票重挫。盡管周五美股下跌,但本周道指累計上漲3.8%,創兩年來最大單周漲幅。

美國經濟數據方面,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為25.7萬,高於預期的22.8萬。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重回勞動力市場,因此1月失業率小幅上升至5.7%,高於預期的5.6%。美國1月薪資增幅反彈,平均每小時工資環比大增0.5%,為2008年11月以來最高,預期為增長0.3%;同比增2.2%,高於預期的1.9%。

美債收益率暴漲,黃金重挫,WTI油價大漲。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強勁,增加了市場對美聯儲最早於6月加息的預期,美債和黃金大跌。10年期美債收益率暴漲12個基點,收報1.94%。4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重挫2.2%,收於1234.6美元/盎司,創三周新低。黃金重挫,與美元大漲也有關系。投資者預計未來原油生產商可能減產,周五油價繼續大漲。3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上漲2.4%,收報51.69美元/桶。本周油價大漲7.2%,創近四年最大單周漲幅。

歐洲股市大多下跌。歐元集團拒絕了希臘短期融資申請,稱希臘必須在2月16日前請求延長援助時間,以保持歐元區對其金融支持。標普公司將希臘評級從B下調到B-,展望負面,未來或再降級。泛歐績優300指數上漲0.2%,創七年新高,本周上漲1.7%。周五10年期德債收益率波動不大,本周累計上漲7個基點,分析師稱主要受美債收益率走高影響。希臘與債權人對話艱難推進,希臘股市下跌2%。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強勁,美元暴漲,歐元重挫。烏克蘭再現緊張局勢,德法領導人飛往俄羅斯,試圖阻止烏克蘭危機升級。

亞洲股市漲跌不一。滬指再度大跌,收跌1.93%,創一個半月新低;創業板指跌2.44%。除醫藥商業板塊上漲外,其余板塊普跌,電力、軟件、機場航運、軍工、雲計算跌幅居前。下周有24只新股密集發布,新股發行數量創IPO重啟以來新高,預計將凍結2.6萬億元資金,規模創歷史新高。盤後消息顯示,證監會禁止證券公司通過代銷傘型信托、P2P平臺為客戶提供融資類相關服務。券商1月業績分化,八成上市券商營收環比下滑。恒指跌0.35%,內房股、煤炭股、中資金融股下跌,博彩股、香港地產股上漲。日本股市漲0.82%。

大宗商品市場走勢:

commodity

美債市場走勢:

treasury

外匯市場走勢:

forex

隔夜全球市場收盤情況:

標普500指數跌0.34%;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0.3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0.43%。

泛歐績優300指數收盤上漲0.2%,報1490.63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18%;德國DAX指數跌0.54%;法國CAC40指數跌0.26%。

日本股市漲0.82%,恒指跌0.35%,滬指跌1.93%。

富時環球指數漲0.64%;富時新興市場指數漲0.37%。

美元兌歐元大漲,美元兌日元大漲。

4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重挫2.2%,收於1234.6美元/盎司。

3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上漲2.4%,收報51.69美元/桶。

10年期美債收益率暴漲12個基點,收報1.9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70

在岸人民幣創四年半收盤新低 2016年何處去?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3083.html

在岸人民幣創四年半收盤新低 2016年何處去?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12-30 22:38:00

對於近期人民幣的跌勢,簡單的原因有年末較強的季節性外匯需求。同時,隨著開年個人5萬美元的年度購匯額度得到刷新,在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影響下,市場對於年後是否出現個人集中購匯的情況存在諸多顧慮。此外,外匯局即將推出新的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又收緊了境內機構外幣現鈔收付的相關規定,進一步加深了市場的憂慮情緒。

12月30日(周三),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4895,較前一日再跌31個基點,創2011年5月來新低;在岸人民幣(CNY)兌美元收盤跌0.1%,報6.4912元,創2011年5月以來最低收盤紀錄。離岸人民幣兌美元(CNH)則從16點起在短短40分鐘從最低6.6105升至6.5719,急漲逾300點,日內震蕩劇烈。

眼看2015年即將收官,今年波動尤為劇烈的人民幣在2016年又將何去何從?

人民幣12月跌勢擴大

周三,在岸人民幣創下四年半收盤新低,而本月至今,在岸人民幣即期匯率下挫近1.5%,至6.4912元人民幣對1美元,今年至今的跌幅擴大至4.4%。

境外媒體分析稱,中國央行周三把人民幣中間價調降至2011年5月以來最低,這增強了對於央行正在引導人民幣走低以提振經濟增長的預期。

其實,進入12月以來,即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後,人民幣在岸和離岸市場都出現走弱趨勢。隨後央行更是推出發布包括13種貨幣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觀察人民幣匯率主要看一籃子貨幣),各界當時紛紛猜測——央行是否意在推行人民幣對美元貶值鋪路?

對於近期人民幣的跌勢,中金公司研究部負責人、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近日撰文表示,簡單的原因有年末較強的季節性外匯需求。同時,隨著開年個人5萬美元的年度購匯額度得到刷新,在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影響下,市場對於年後是否出現個人集中購匯的情況存在諸多顧慮。此外,外匯局即將推出新的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又收緊了境內機構外幣現鈔收付的相關規定,進一步加深了市場的憂慮情緒。

不過,個人的購匯行為是否將左右人民幣未來的趨勢?梁紅對此持否定意見。

她表示,個人購匯與資本流出性質不同。由於外匯不能用於境內支付,市場情緒改善會很快帶來外匯存款趨勢的變化。因此,個人購匯行為更多影響的是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而非其趨勢。

其實,真正影響人民幣匯率趨勢的無疑是機構。“外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是機構而非個人,因而機構行為才是人民幣匯率的主要決定力量。今年前10個月,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量是零售市場上銀行與其客戶之間總交易量的3倍之多,而後者主要是來自於企業(尤其是進出口企業)的金融活動,而非個人購售匯。因此,個人購匯或可觸發市場過度反應,導致人民幣匯率短期超調,但其影響渠道應是通過觸發機構的激烈應對行為。匯率的中期走勢主要取決於經濟基本面因素,受個人購匯行為的影響有限。”梁紅指出。

2016年人民幣料適度貶值

如此動蕩的12月也不免讓市場擔憂2016年的人民幣匯率走勢,明年匯市又將何去何從?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指出,“從估計結果來看,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大概高估約5%左右。因此綜合考慮國際收支順差、經濟基本面和其他非市場因素,我們認為2016年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應該在5%以內(到年底)。”

瑞銀和國泰君安也紛紛預計,美元對人民幣到2016年末將貶值至6.8的水平。

“近日央行提出新型貨幣籃子指數CFETS,我覺得央行是在提醒大家,人民幣的匯率並不只盯住美元,實際上是參考一攬子貨幣,未來央行會用一攬子貨幣指數來衡量人民幣。” 美銀美林大中華首席經濟學家喬虹表示。

既然要看一籃子貨幣,除美元從去年7月便強勢升值近20%之外,幾乎所有貨幣在2015年都對人民幣呈不同幅度貶值。在一籃子貨幣中,美元的權重為26.4%,歐元占比為21.4%,日元為14.7%,後兩種貨幣近年來由於QE政策而大幅貶值。

各大機構預計,伴隨著加息進程,美元指數到2016年末或進一步升值至105的水平,當前為98.34。隨著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的推出,在這一過程中,人民幣或無需再像過去一樣軟性盯住美元而同步走強。

“人民幣從以美元為錨到以一攬子貨幣為錨,加大了人民幣的波動率。如此也就加大了人民幣預期的不確定性。”法巴銀行亞洲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預測,人民幣匯率貶值到6.7、6.8都有可能。

盡管2016年人民幣對美元的適度貶值格局基本確立,但中國央行仍然維持著一定的維穩空間。中國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此前便撰文表示:“最近十年來,我國從未放任人民幣升值,多數時候人民幣是被低估的,短期人民幣即使有貶值壓力,貶值幅度也不會太大。”

在盛松成看來,中國匯率長期升值趨勢並沒有改變。“目前中國的利率遠高於美國,未來中美利差仍將存在。”在人民幣升值中長期趨勢並未改變的情況下,人民幣國際化前景廣闊。盛松成建議提高人民幣使用範圍,需要進一步擴大人民幣金融市場。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96

收盤分析丨A股三大股指均創四連陽 管理層釋放重磅信號

周二(10月11日)隔夜外圍股市的反彈帶動A股早盤高開,昨日重挫的房地產板塊首先企穩反彈,帶動大盤上攻,其間“債轉股”板塊爆發,“南北船”合並預期再升溫,帶熱軍工板塊,鋼鐵、煤炭等板塊皆逐漸走強,股指穩穩地站上3050點。臨近尾盤,快遞物流、券商、國際貿易等板塊等皆有不同程度的拉升,滬指成功實現四連陽。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065.25點,上漲17.11點,漲幅0.56%,成交額1,837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782.31點,上漲40.62點,漲幅0.38%,成交額2,798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210.86點,上漲2.39點,漲幅0.11%,成交額740億元。

在資金方面,周二是節後滬港通的首個交易日,截至收盤,資金凈流入逾10億元。另外,央行周二進行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公開市場有1300億元逆回購到期,今日凈回籠資金達到1000億元,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市場的資金面仍然偏緊。

熱點板塊:

受國務院發布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的消息刺激,債轉股板塊今日集體大漲,海德股份(000567)、長航鳳凰(000520)強勢封板,陜國投A一度沖板;恒大借殼深深房A ,深圳國資改革板塊繼續成為市場焦點,通產麗星(002243)、深物業A(000011)強勢封板,但午後隨之打開,深深寶A、深振業A大漲;午後物流板塊後來居上,怡亞通(002183)快速封板,艾迪西(002468)隨後漲停,普路通(002769)、華貿物流(603128)跟風大漲。跌幅榜方面,鈦白粉、豬肉板塊領跌。

消息面上:

1、10月1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登了《“保險姓保”是行業價值的根基》一文,署名為保監會主席項俊波。項俊波在感言中表示,當前保險業抵禦化解風險的能力明顯提高,但個別公司在經營中偏離“保險姓保”的發展理念,偏離保險保障的主業,存在潛在的風險隱患。對此監管部門將更加居安思危,把防風險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監會副主席梁濤昨日指出,要堅持不懈增強保險公司治理有效性。

2、截至2016年10月10日,滬深兩市的融資融券余額為8817.86億元,當日融資余額為8784.11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增加了97.46億元。當日融券余額為33.75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增加了2.61億元。具體來看,滬市融資余額報4901.32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增加47.64億元;深市融資余額報3882.79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增加49.82億元。

3、上海銀行(601229)在上交所發布《初步詢價結果及推遲發行公告》。公告顯示,因市盈率高於最近一個月行業平均靜態市盈率水平,原定於10月12日進行的網上、網下申購將推遲至11月2日進行,原定10月11日的IPO網上路演也相應推遲至11月1日。本次上海銀行發行價格為17.77元/股,對應的市盈率為8.26倍,為今年發行價最高的銀行股。

機構觀點:

廣州萬隆表示,周一傍晚,中國政府網發布的文件指出,國務院要求有序引導儲蓄轉化為股本投資。有分析認為,在企業降杠桿的過程中,領導層發出如此聲音,表明資本市場的重要性絲毫沒有降低,股市被需要的預期有所提升,在短期內會使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提升。毫無疑問,這又是一股政策暖風。從國慶後的成交量可以看出,資金的參與熱情正在增加,市場短期風險偏好確實在提升當中,這種樂觀情緒是節後市場有所表現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無論是11月的美國大選,還是美聯儲議息,四季度資本市場面臨的都是一個大寫的問號,在這種顯而易見的不確定性下,增量資金能否持續進場還存在疑問,因此股指中長期內還是保持區間震蕩居多,難有單邊向上的大行情。

巨豐投顧認為,節後的放量上行,使得節前挖坑蓄勢判斷得以印證。而隨著次新股的重新走強,題材股有望重拾升勢,特別是在政策傾斜以及權重股的托底下,兩市有望呈現難得的繁榮。此外,節後三季報行情即將開啟,深港通開通在即,國企改革加速,市場一片向好下有望迎來跨年行情。但是,這個行情不會太猛,更多的是緩慢進行,需要有一份耐心。機會上,繼續布局國企改革、一帶一路以及政策傾斜的PPP等概念,同時對於題材股可考慮調倉換股,短線博弈次新股、高送轉等熱門概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195

10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升至52.4,創四個月新高

11月3日發布的10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錄得52.4,高出9月0.4個百分點,為四個月以來最高。

財新中國綜合PMI數據(包括制造業和服務業)顯示,第四季初,中國整體經濟活動創下2013年初以來最顯著增速,綜合產出指數從9月份的 51.4 升至 52.9。

 

10 月份調查數據顯示,雖然服務業經營活動較上月有所增長,但整體經濟活動出現擴張的主因是制造業增速改善。月內制造業產出錄得 2011 年初以來最顯著擴張率。服務業經營活動增速溫和,為 4 個月以來最佳。10 月份,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經季節性調 整)從 52.0 升至 52.4。

第四季初,新接訂單總量的增速也有所上升,兩個行業的企業皆提到市況基本面改善,客戶需求相應回升。10 月份制造業的新訂單增速 創下逾兩年來最高紀錄。服務業新業務的增速雖然尚小,但已是今年 6 月以來最大。制造業新訂單明顯回升,服務業新訂單加速增長, 因此新業務綜合總量創下 2014 年 11 月以來最強勁增幅。

10 月份,制造業繼續壓縮用工,但壓縮率已放緩至 2015 年 5 月以來最輕微。服務業用工連續第二個月恢複擴張,擴張率微升至今年 1 月以來最顯著水平。增加人手的企業普遍提到業務擴張計劃,以及生產經營活動預期增長。整體而言,中國綜合用工總量輕微下降,降 幅在當前持續 17 個月的下降期內算是最輕微。

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積壓工作量在 10 月份皆有所上升,兩個行業的受訪企業皆表示原因是新接訂單增加,對產能造成壓力。制造業積壓工 作的整體增幅溫和,而服務業則是在今年 5 月份以來首次錄得積壓工作量上升(雖然升幅輕微)。兩者綜合,月內整體積壓工作量雖然升幅 尚小,但已是 2011 年 3 月以來最顯著。

10 月份,制造業投入成本錄得自 2011 年 9 月以來最顯著漲幅,廠商的報告顯示原料成本上升。同時,服務業的投入成本錄得溫和升 幅。相比之下,制造業成本增幅更加顯著,是導致綜合投入價格錄得可觀增幅的主因,本月綜合投入價格創下略逾 5 年來最強勁升幅。

與成本趨勢一樣,制造業產品銷售價格錄得 2011 年 2 月以來最顯著漲幅,許多受訪廠商表示原因與投入成本上漲的傳導效應有關。服務 業收費價格則環比持平,部分企業提到競爭壓力加劇,限制了企業的定價力。不過,由於制造業加價幅度顯著,綜合產出價格本月創下 2011 年 4 月以來最顯著漲幅。

服務業界普遍預期,經營活動在未來一年會有增長,而且樂觀度升至 8 個月來次的高點。調查顯示,市況改善、市場份額預期擴張、新 項目開發等因素,皆預期會提振經營活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92

12月財新制造業PMI升至51.9 創四年來新高

1月3日,2016年12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公布。

12月財新制造業PMI為51.9,預期50.9,前值50.9,為2013年1月以來最高增速。

對此,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評論稱,數據創下2013年1月以來最高值,表明中國經濟繼續好轉,年末制造業擴張有所加快,這一趨勢與統計局PMI有所差異。

分項中,產出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達到多年高位,投入和產出價格指數仍保持高速上漲,通脹壓力未減輕。12月中國經濟繼續好轉,大部分分項指數似乎展示出了一片樂觀景象,不過補庫存和物價上漲的可持續性存疑,經濟的切實企穩還需進一步觀察。

此前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12月份,官方制造業PMI為51.4%,保持在擴張區間,為年內次高點,且連續5個月位於臨界點之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43

美國去年貿易逆差升至5023億美元 創四年來新高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商務部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全球需求疲軟和美元升值等因素影響,2016年全年美國貿易逆差小幅上升至5023億美元,為2012年來最大年度貿易逆差額。

數據顯示,去年全年美國貿易逆差較2015年增加19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約為22094億美元,較2015年下降2.3%;進口總額為27117億美元,同比下降1.8%。

根據美方統計,因進出口額雙雙下降,去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約為3470億美元,較2015年下降5.5%;對歐盟的貿易逆差約為1463億美元;對墨西哥貿易逆差約為632億美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經濟顧問曾表示,美國巨額貿易逆差導致就業崗位流失,並威脅要對中國、墨西哥等國采取嚴厲的貿易懲罰措施,以降低貿易逆差。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這種方式無助於解決美國貿易失衡問題。美元近期大幅升值是抑制美國出口、貿易逆差擴大的原因之一。特朗普政府承諾的減稅、放松監管等政策可能導致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

美國智庫凱托學會貿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伊肯森表示,宏觀經濟失衡是美國貿易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但貿易逆差對美國經濟並不意味著壞事。他說,美國已維持貿易逆差41年,但期間美國實際經濟規模增加2倍,制造業實際增加值增加3倍,美國創造的就業崗位數量也幾乎翻了一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821

人民幣日內大跌逾百點,在岸創四個月內新低

5月21日,美元走高,離岸、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走弱,日內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38關口,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39關口。

截至今天收盤,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報6.3888,較上一交易日跌128點,創近4個月新低。

2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852,較前一交易日下跌89個基點。

中美兩國19日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雙方同意,將采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為滿足中國人民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和促進高質量經濟發展,中方將大量增加自美購買商品和服務。這也有助於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雙方同意有意義地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將派團赴華討論具體事項。雙方就擴大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貿易進行了討論,就創造有利條件增加上述領域的貿易達成共識。雙方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同意加強合作。中方將推進包括《專利法》在內的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工作。雙方同意鼓勵雙向投資,將努力創造公平競爭營商環境。雙方同意繼續就此保持高層溝通,積極尋求解決各自關註的經貿問題。

市場人士指出,中美兩國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或令美國經濟增長略偏樂觀,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可能繼續升溫,短期內美元指數仍有反彈動力,對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主要非美貨幣形成一定壓力。

近期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強勁、通脹及加息預期升溫,再度拉升美債利率,並進一步點燃美元多頭情緒。市場人士分析,短期來看美元漲勢仍未完結,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有調整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5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