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周日趣 BLOG BLOG:唔怕熊出沒 最怕狼來了

1 : GS(14)@2012-03-25 13:42:2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87493

股市除了反映企業表現外,亦是對香港前景信心的指標。個半月之前,全城都以為唐英年順利當選做特首,殊不知到最後關頭,梁振英挾民意登基在即。如果說過去一周港股只是跟隨中國或歐美股市下跌,我諗是大家想得過份簡單。
連串不尋常事件,在投票前一周發生,陰謀論推測,事件與選戰可能有千絲萬縷關係。雖則說政治市對股市影響短暫,但未來五年由一個善於狡辯、難以猜測的人當道,難保另一個八萬五會推倒重來,或令港人再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
識時務者為俊傑,何解過去一直聽中央指示而行的李嘉誠,今次罕有抗旨不賣賬,背後或有深層意義。第一是維護既有利益,今次唐梁兩營,壁壘分明,前者有四大孖沙力撐,為的是保障既有利益延續下去。
另一邊廂,一直被擠壓的中小型發展商,憧憬新特首能改變遊戲規則,不再向大孖沙政策傾斜,甚至於有機會反枱重新洗牌,不用每次投地,皆是陪玩性質。

中資財團癲價奪地

董伯伯年代的八萬五政策,對大孖沙可謂打擊沉重,部份甚至陷入財政危機,因此不難想像,倘若新特首上台後再玩鋪勁,掌管香港地經濟命脈之一的地產,或者真的再變天。
股榮相信李澤鉅撤資論並非無的放矢,而最神奇是埃克森亦打算撤資,退出與中電( 002)合資的青山發電廠,疑似買家是中資背景的南方電網。如果成事,是香港公用事業資產近年罕有的重大權益轉讓。
無獨有偶,上周兩塊地皮亦由中資財團以癲價奪得,成功爭贏本地大孖沙。鴨脷洲地皮 麪粉價已超過萬一蚊,西貢地每呎樓面地價更達 2.1萬元,刷新新界地王紀錄。阿爺發功,非同少可,今次選戰中央積極干預,對於大孖沙唔聽話,唯有叫自己人落場玩,背後潛台詞可能是「你(大孖沙)有本事敢撤資,我叫人落嚟玩,以後你想玩都冇份。」
今年股市非牛非熊,坦白講,即使熊出沒,最多一、兩年已能脫苦海,迎接牛市新希望,但如狼來了,真的難以想像未來五年是否適合炒股。今日我希望各選委珍惜手上的一票,憑良心投下神聖一票,我仍然相信奇蹟會出現。
股榮
2 : traveller(1405)@2012-03-25 15:23:50

新世界似乎轉咗向,純官剛才站在CY陣營中
3 : 鱷不群(1248)@2012-03-25 15:31:10

非八萬五不能傷大孖沙,但亦同時令港人再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港人與大孖沙本坐同一條船,部分港人竟然因為仇富心理,寧願引狼入室

未來五年除了MPF外,相信我再不會有新資金投入港股
4 : Ben(10970)@2012-03-25 15:45:37

3樓提及
非八萬五不能傷大孖沙,但亦同時令港人再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港人與大孖沙本坐同一條船,部分港人竟然因為仇富心理,寧願引狼入室

未來五年除了MPF外,相信我再不會有新資金投入港股



好悲哀…
5 : 龍生(798)@2012-03-25 20:55:56

我都覺.....有得嬴無得嬴都好

最怕洗牌
6 : GS(14)@2012-03-26 21:26:16

2樓提及
新世界似乎轉咗向,純官剛才站在CY陣營中


我咁先驚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445

老鼠出沒 上海地鐵大亂

1 : GS(14)@2012-08-19 16:37:5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819/16616225
上海地鐵於繁忙時段,竟有一隻大老鼠跑進了地鐵車廂,旋即引起乘客倉皇出逃,不明原委的乘客更嚇得雞飛狗走,場面一度混亂,短短五分鐘裡,所有乘客都被這隻「不速之客」逼下車!

前日上午8時25分許,上海地鐵站正值上班高峰潮。當時一輛由地鐵1號線常熟路站開往上海火車站方向的一節車廂正準備關上車門,突然車廂內傳來一聲尖叫,然後是無數尖叫聲,再之後大家就爭相往前後車廂湧過去,亦有人拚命往門外擠。有人不停問「甚麼事呀?」但因車廂內太嘈雜,根本沒人聽到只是一隻老鼠,五分鐘後,車廂內已經空無一人。

大多數「逃跑」的乘客後來在月台上面面相覷,根本不知道發生甚麼事。乘客夏小姐回憶道:「我也跟著一起逃了。下車之後往列車後方走,一眼看出去車廂全部是空的,月台上一片狼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106

雷雨夜宮女列隊 神獸出沒

1 : GS(14)@2015-10-11 01:39:37

【靈異傳說】北京故宮自90年前由政府接管以來,宮中靈異傳說就不斷。包括50年代初,晚上巡查保衞的人員經常看見有一種奇怪的動物,說像老鼠但特別大,說像豬又跑的奇快,有人說這是皇族養在宮內的「鎮宮之獸」;當局曾組織搜捕,但除了老鼠別無所獲。有傳說指,1992年某日雷雨天,有遊客突然驚見故宮紅牆有宮女列隊行走。於是有專家解釋稱,故宮紅牆塗料含有四氧化三鐵(錄音磁帶原料),古時閃電碰巧有宮女經過,宮牆即相當錄像帶功能記錄下來,再有閃電巧合時,或激活重現影像。還有傳說稱,某年夏天故宮消防中隊做完演練在儲秀宮休息,一名隊員被涼風吹醒,睜眼一看「哇!我怎麼睡到殿門外走廊了!」起身又回殿裏睡,醒來發現又被移到走廊外,初以為是其他隊員惡作劇,但問了不是。從此他再不敢進儲秀宮。還有北京網民憶述,小時考試沒考好,跑去故宮僻靜處傷心啼哭,哭着哭着,隱約聽到自己哭聲中還有另一人的哭聲,開始以為是回音,仔細聽那哭聲不一樣,是個女人聲音。他害怕了起身就往外跑,還聽見身後傳來一聲很長的嘆息。不過,對所有那些宮中恐怖靈異傳說,故宮當局的回答是:子虛烏有!流傳的那些靈異故事,都是人們在茶餘飯後道聽塗說、添油加醋編造而成。《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10/193278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016

【飲食籽】香港仔出沒 魚湯艇仔粉

1 : GS(14)@2015-11-01 23:13:42

粉艇只有流叔一人,除了淥粉備料外,還要掌舵。



【飲食籽:故味重嚐】有誰仍記起它?光陰荏苒,流水滔滔。它靜靜沒落了,逝去無聲。我們都知道,香港原是小漁村。有人群聚居的地方,便自然凝聚一個小社區。昔日香港漁民分佈於沿海不同社區,起居飲食均在作業漁船上解決。漁船停泊在避風塘,大量食艇應運而生,其中專賣燒味粉的「粉艇」,憑一碗獨門魚湯走天下。那來自大海的味道,是水上人獨有風味,亦是避風塘飲食文化之一。它,注定是一個傳奇。默默地為我們的飲食歷史,留下重要一章。漁業式微,如今只餘下不到五隻粉艇繼續經營。尋尋覓覓,到發覺的時候,原來一切已走到了盡頭。


一如以往,各種小艇舢舨在海面繁忙地穿梭。我站在香港仔珍寶海鮮舫碼頭,和攝影師靜候它的來臨。遠處傳來隆隆響的聲音,一架小艇隨風迎來,一中年男子緩緩掌舵,驟眼看,小艇的外形和一般舢舨無異,船內升起縷縷白煙,在白煙襯托下,他的出現竟有點像武俠小說的世外高人。這個「高人」叫林流,今年61歲,廣東中山人,1982年已在香港仔做粉艇,每日開朝十午四,一直至今。「我不是水上人,本來在岸上做廚房雜工,最初見同鄉在艇上賣粉,覺得很過癮,加上開工時間有彈性,原艇主年紀大退休,我便付了萬多元頂手費經營。」



海鮮食到厭 水上人貪燒味香口

小艇面積不足百呎,開放式的廚房,一個掛檔,一塊砧板,還有兩個爐頭用作熬湯和淥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他獨個兒的舞台。一人身兼多職:備料、掌舵、淥粉、斬料、收銀,忙個不停,靠他一雙勤勞的手,養活一家人。每天清晨到鴨脷洲大街買貨備料,燒味如叉燒、雞、燒鴨來自老店牛記,每日新鮮燜製牛腩,還有取自水上人自製的小量魚片魚蛋,配料選擇頗多,粉只有河粉及米粉,另備白飯。「水上人每次一出海捕魚,便要至少數天,他們在船上捉到甚麼便吃甚麼,日日只能吃海鮮,吃得多都嫌悶,所以粉艇一定要有燒味,貪夠香口。」他說,昔日岸邊有不少木棚仔,艇主會租用放置燒味爐,自己出品燒味,但由於燒製太花時間,加上大部份粉艇已退役,所以現已轉用來貨。以為流叔行蹤神出鬼沒,怎知他說每天有既定路線,早上開船到魚市場,為漁工提供早飯,中午則到遊艇會繼續做生意。隨他在香港仔海面轉了一圈,當駛至停泊在魚市場的數架大船,不少穿着圍裙、踏着水鞋的漁工揮一揮手,像在路邊截的士,向流叔大聲高呼:「照舊一罐啤酒,一碗艇仔粉!」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已是多年的熟客。由於粉艇不能載客,淥好粉後,流叔就立即將湯粉遞上大船,漁工即席蹲在船邊吃。「我們在船上工作,不方便到岸上,粉艇每日提供餐食,最重要是味道特別對胃口,你們在岸上吃不到這種風味。」不願上鏡的漁工城哥說。那獨特的湯底味道,是為水上人口味設計的。「我們一定是魚湯,有別於岸上的豬骨湯底。每日向相熟的蜑家佬取魚,一般會用梭羅魚,但有時無貨便以九棍魚代替,加入炭燒的大地魚乾,至少熬數小時。」粉淥熟後,還要添些自製豬油及甜豉油,最後撒上自磨的胡椒粉。呷一口湯,較一般的濃厚,帶點鹹香卻清甜,為這湯底專程前來總算值得。



現在主要是魚市場的漁工(左)幫襯,有時未見流叔影蹤,會致電他落柯打。

燒味雙拼,湯清味甜,是水上人風味。$27



政府不發牌 粉艇勢成歷史遺物

昔日香港仔避風塘熱鬧,每逢打風,漁船和私人遊艇都會駛進避風塘,避風塘飲食文化亦在此時逐漸成形。最高峯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量食艇聚集,每隻艇只賣一種東西——海鮮艇粉艇麵艇生果艇酒水艇縱橫交錯,至八十年代,香港仔仍有至少20隻粉艇。「以前海上多住家艇,漁民又生得多小孩,一艇住十多人,在艇上總要吃東西,粉艇賣的食物夠經濟實惠。」流叔回憶道。漁業式微,由過去日賣數百碗減至現在近百碗。「做粉艇日曬雨淋,每逢打風落雨最多生意,因為多船埋岸收工。現在幫襯的都是多年熟客,做得幾耐得幾耐,沒辦法,靠海為生的人越來越少。哈哈!現在外國人見到我隻艇最開心,好像看怪獸般瘋狂影相,覺得好新奇。」自政府不再發牌,加上粉艇的持牌人過身後,牌照不能轉給家人繼續經營,粉艇已成為買少見少的歷史遺物。



湯底加小量自家製豬油,增添甘香。

食材有最基本的叉燒、雞及燒鴨,還有魚蛋和牛腩。



流叔粉艇香港仔碼頭一帶



筲箕灣粉艇 上岸變身粉麵店

粉艇如今在筲箕灣已成歷史。八十年代初,港島東海面因興建地鐵港島線而進行多項填海工程,筲箕灣避風塘面積被削減,最後一隻粉艇亦在十多年前結束。當中有不少粉艇如朱記、華記、波記等,一度遷往東大街開店繼續營業,但如今只餘下金東大一間。店由布袋澳水上人布有輝開設,找來家族原本經營粉艇的兩兄弟梅志明和梅志華掌廚。兩兄弟原是長洲原居民,有六兄弟姊妹,家中有四艇,一家八口分住兩隻家艇,一家輾轉移居至筲箕灣避風塘,爸爸負責經營粉艇,媽媽則駕駛舢舨,載人來回兩岸。



雜河粉內有豬肚、粉腸、珍肝、蝦及叉燒,是極豐富的組合。$25

鴨肋(左)和鴨髀(右)體形雖有別,但由於肋位價錢便宜得多,更受歡迎。



水上人湯底秘方 梭羅魚加大地魚乾熬製

「當時開粉艇的,大半都是岸上人,其實水上人不懂得做燒味,但我爸認識不少燒味師傅,邊做邊學,至今搬上岸我們仍是自己做燒味。六七十年代生意最好,每日開工數小時,一小碗賣斗零(5仙),已夠養活一家人。」大哥明哥說。最原始的粉艇是用搖櫓艇,即沒有摩打,要靠人力划船,後期才改用機動船。「以前粉艇一定二人坐鎮,輪流划船,一人淥粉,一人斬料,我十幾歲便上艇幫爸爸忙,最記得划到手都痠。」每隻粉艇售賣的食材最基本要有燒味,包括燒鴨、雞及叉燒,叉燒要切得薄,肉質軟腍,方便拌湯之用。「最貴是燒鴨髀,所謂『有錢食髀,冇錢食肋』,肋即是前髀,體積較小,但肉質同樣軟滑,價錢可平一大截,所以最受水上人歡迎。」有別於其他粉艇,明哥還提供剝殼蝦仔,一般是紅蝦或赤米,還有將燒味餘下的內臟用來做雜河粉,粉只得河粉及瀨粉選擇。「我們水上人首選河粉,將粉連湯滑進喉嚨,湯飲得一乾二淨,一定不用生麵,因為會影響湯底的味道。」湯底是精華,沿用當年秘方,指定用梭羅魚,加入大地魚乾、雞鴨骨頭。「細魚多骨,難賣得好價錢,水上人便用來熬湯,以前用的是體積較小的黃尾梭羅,更鮮味,現在用的梭羅則較大條,味道難比當年。」除了粉麵外,店內還提供滷水雞腳,水上人愛用麵豉、柱侯醬等做滷水汁,平日叫上一碗湯粉、一碟雞腳、一碗白飯,已是最簡單的日常配搭。



水上人梅志明(左)和弟弟梅志華原經營粉艇,後因颱風吹襲無家可歸,遷岸上居住。

湯底是精華,熬上數小時至奶白色,配料甚多。

筲箕灣避風塘高峯期有七八隻粉艇,如今已成為歷史。



金東大粉麵筲箕灣東大街59-99號地下6號B舖



魚湯之秘密



梭羅魚多骨少肉,價雖賤,但經煎香後再滾湯,味鮮甜。

大地魚乾,傳統做法是經炭燒,有陣陣炭香味。



後記:尋找五隻粉艇講緣份

據說全港只餘下不到五隻粉艇,集中在香港仔、銅鑼灣及屯門的避風塘。他們沒有名號、沒有地址、沒有電話,以海為根。若要找到其蹤影,除了靠腳骨力外,還要一張嘴。我曾向在香港仔碼頭工作的船員查詢,他們說除了流叔外,還有一隻粉艇,中午前多停泊在深灣一帶,但到訪三次,最終未能尋獲。受中環灣仔繞道工程影響,銅鑼灣避風塘較往日冷清,等上大半天,同樣艇蹤沓然。至於屯門粉艇,船家為一對老夫婦,在屯門水務署碼頭被發現,卻謝絕拍攝。要食到這獨特的避風塘風味,還要講緣份。



記者:何嘉茵攝影:林栢鈞、許先煜編輯:謝慧珊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101/193539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645

【美圖晒晒】露肩「蝦妹」夜市出沒 網民:太正了!

1 : GS(14)@2016-05-21 17:49:30

facebook粉絲團「我是中壢人」,分享正妹照片發文「『蝦妹』出沒,中壢夜市悶鍋蝦生意爆好,大家吃過了嗎?」只見照片中正妹穿着粉紅色露肩裝,認真地為客人服務,在熙來攘往的中壢夜市裡特別令人眼前一亮。原來這位「蝦妹」叫做宋芸臻,有「中壢鬼鬼」的稱號,不時幫忙家裡看攤檔。有網民留言:「我好像很久沒吃蝦」、「晚上來逛夜市」、「太正了吧!」
facebook/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19/196186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697

萬南 二五中環 碎股黨出沒 搵潤啤着數

1 : GS(14)@2016-08-07 02:29:45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315887&search=1

金融界好多叻人,見到實食冇黐牙嘅機會當然唔會錯過,最新例子係華潤啤酒(291)(圖)大折讓供股,由於優先畀碎股超供湊夠一手,於是大批久未出動嘅碎股黨又出嚟玩,以多個名義各持1股,博大霧額外供1,999股。以昨日收市價計,每個戶口輕鬆執6千零蚊,假設每人拆做5個戶口,接近零風險袋3皮嘢。
老友股神M向來食大茶飯,今次都有參與做碎股黨,佢早兩日去合和嘅過戶處,發現九成排隊人士都係搞潤啤供股,工作人員可能知道大家都係供1,999股,費事佢哋問長問短,索性提供模擬支票,畀人照抄寫幾多銀碼。M哥話好多師奶股神都係拎個背心膠袋去過戶處,入面袋滿股票非常疊水,佢仲話佢哋集團式經營,以前靠供碎股搵落唔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728

【專題籽】土炮特技化妝 喪屍團出沒

1 : GS(14)@2016-10-29 13:23:22

【專題籽:胚芽故事】「Zombies Paradise」成員劉俊邦(Rex):「去年聽到有人說:『嘩!他們的妝容比主題公園更厲害!』希望大家會見到我們的努力。」下周一是萬聖節,奉旨搞怪嚇人,唔怕個妝唔靚,只怕嚇你唔驚。要扮鬼扮馬,有人選擇參考當紅電影角色造型,有人堅守信念只扮喪屍。香港自組喪屍團體Zombies Paradise成團五年,由最初只得四、五人自己玩,發展至今已有40個成員,年紀橫跨初中學生至父母輩,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其無師自通的土炮特技化妝。



「我們沒有修讀任何課程或學特技化妝,純粹是為興趣去做。」Zombies Paradise創團成員之一的姚葦瀚(Dicky)解釋,他們臉上的特技妝容都是看過一、兩套網上教學短片後領悟出來的,有人讚他們效果專業,但他們自覺還有可進步之處,「希望每年都有突破。」訪問當天,Dicky跟團員孔樂施(Samantha)用約兩小時化特技妝容,原本清秀可愛的Samantha頓變遭長螺絲貫穿臉龐的女僕喪屍,配上似是廿日沒睡好的黑眼圈妝及似笑非笑的神情,煞是可怕;Dicky則由健談男孩變身血肉模糊、牙齒外露、目無焦點的沉默喪屍軍人,如果獨自在夜間路上碰到他們,大概真的會以為自己闖進甚麼恐怖國度。


解放壓力 妝後變另一個自己

別以為這些恐怖妝容所費不菲,放眼化妝枱,最「專業」的只有一瓶嗅上去帶鹹魚味道的乳膠及數十顆像真度極高的道具牙齒。「其實我們用的主要材料都很簡單,都是些棉花、紙巾,也不是很高成本。」另一創團成員謝尚哲(阿哲)笑道。看他們拿着一盒盒自製的傷口凝血往面上塗,逐層逐層建起似被活生生撕開半張臉的創傷,便知道整個過程最具挑戰性的不是資金充裕與否,而是心思和耐性夠不夠。見坊間化一至兩個傷口的簡易喪屍妝工作坊動輒數百元,他們最希望的是把這門技巧傳揚出去,讓大家高興。「因為好玩,希望讓這件事情更普及,也不希望扮喪屍這件事變得商業化。」事實上,團員只需付出材料費用便能加入,阿哲說最理想的是:「今年我幫你化妝,下年你幫人化妝。」把這股「屍毒」傳播開去。其實每次變身喪屍動輒也要兩個小時,香港人哪來這麼多時間?為何團員們卻玩得如此死心塌地、樂此不疲?「我猜每個人都有陰暗面,我覺得一年裏有一天讓自己放鬆是可以接受的,至少化了妝沒人知道我是誰,可以做很多平常不敢做的東西。」創團成員馬沛錕(馬仔)形容,戴上白色隱形眼鏡、穿上戲服後,自己就會自然代入喪屍角色,「在街上大叫或者不穿衣服也好,那天是不會有人理會你的,是最放鬆的一天。」原來他口中「不敢做的東西」,只是使出渾身解數嚇人兼順道過過戲癮。有人為紓壓,也有人享受尖叫聲帶來的莫名興奮。今年亦有參與主題公園嘩鬼表演的Rex,最享受抓住眾人眼球一刻,「一邊走,會發現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你身上,那種滿足感和虛榮感是很大的。」主題公園的尖叫聲未夠滿足你嗎?「兩者最大的分別是,主題公園比較公式化,驚嚇位置和方式也有專人訓練,我們自己組團玩,扮演喪屍時少了許多局限。」這個喪屍團不只局限少,也鼓勵個人創作,Rex去年萬聖節帶上了一隻被掰開半顆頭顱、棉花上盡是血漿的電影《TED》熊仔到中環遊走,不只成為眾人焦點,甚至引來途人跟他搶奪,玩味甚濃,「你會看到香港人並非如新聞所說,每天上班下班然後回家躺着,每隔一段時間便去旅行,香港其實不是這麼悶的一個地方。」



所有會暴露在戲服外的身體部份也會畫上相應妝容,中了毒的紫色血管不可少。

自製的傷口凝血,半乾濕狀態跟爛肉的質感很相似。

喪屍團找來空膠瓶加工,搖身一變成喪屍專用的靜脈輸養液器皿。


先在肌膚上畫紫藍色的血管,再塗上白色乳膠,逐層鋪出假傷口。

乳膠層夾雜着數塊紙巾和棉花,製造凹凸效果。

道具牙齒要逐顆貼上,少點心機也不行。


完妝後的Dicky,渾身散發生人勿近的喪屍氣息。

本身在女僕咖啡室兼職的Samantha,化完妝後再不卡娃依,取而代之是滲出絲絲寒氣。

■除購買現成道具,他們也會拿舊物如舊地盤頭盔來改裝成所需道具。


玩得有意義 協助籌款

喪屍團不乏主題公園的「老鬼」嘩鬼演員,非常享受嚇人樂趣,他們的舞台不限萬聖節當天,不少慈善活動也見到他們蹤影,「到澳門幫喪屍遊行活動教學或在一些香港市集裏替奧比斯、宣明會等慈善機構籌款,我們跟客人拍照再出售照片,再把籌得款項捐給他們,能幫忙別人,我們又有機會享樂,一舉兩得。」團員林瑩錫(Davy)說。為何要扮鬼扮馬?相傳萬聖節源於歐洲中部凱爾特人(Celtic)的傳統節日「Samhain」,它標誌着冬夏交替的日子來臨,因冬季的肅穆而讓人聯想起死亡。凱爾特人相信,10月31日晚上眾靈會重返地面大快朵頤,人們認為只要扮演成眾靈的同類便能隱身,安全度過一夜。古時候的萬聖節人人自危,現在呢?這群喪屍卻可愛兼有愛得多。



以小噴壺盛着已稀釋的液體血漿,方便製造血花四濺的效果。

化妝桌上,最「專業」的化要數這瓶乳膠,不論製作假傷口抑或黏合假螺絲等附加物,也全靠它。



首次參加喪屍團的葉宝然(Boey):「現在的化妝技術把人變漂亮很簡單,但要做到這些特別效果就不是人人都會,大家走在街上很搶眼。」

團員Rex認為特技化妝重點是透過妝容表達角色曾經歷的恐怖災難,「不會要求把自己化得有型,而是希望觀眾覺得:『嘩!好恐怖!』」



團員馬仔認為扮喪屍發揮空間很大:「不需複製任何角色,喪屍是任何職業也能做的,可以是掃地、做地盤甚至是廚師,我也可以是喪屍。」

團員Davy:「喪屍給我感覺是肚餓、很想找東西咬和吃,像沒有靈魂的軀殼。所謂行屍走肉其實不是在說喪屍,而是我們,即現今社會的人。」

IG:zombiesparadise場地:The Space@D2 Place、Vintage Maze


噴槍化特技妝 最快兩分鐘完成

要化上萬聖節妝容,傳統會利用乳膠和假牙齒、仿皮膚道具,製造視覺錯覺,但現時也有更快捷選擇──噴槍。已為海洋公園哈囉喂擔任化妝師九年的Alex,擅長以噴槍化特技妝容,「平常我一人要化約30至40隻鬼的妝容,最快的話每隻需時二至五分鐘。」但講究的是對陰影位置的掌握及培養美感觸覺。跟傳統使用仿真道具貼上的方式比較,使用噴槍的妝效相對細緻,無論漸變陰影或是幼至兩三毫米的線條也能化到。



特技化妝師Alex

Alex近期大愛Iwata的噴槍$2,655(a)

以噴槍化出的特技妝效,透過光影來造出浮突效果。

a.Smooth Investment co.LTD旺角大南街16號地下



記者:黃樂雯攝影:徐振國編輯:謝慧珊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29/198152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025

【午夜馬路】路燈醫生on call 24小時 唔怕鬼最怕野豬出沒

1 : GS(14)@2016-11-27 14:28:22

入黑後,阿崑便會坐上梯車的升降台檢查和維修路燈。



每逢入黑,路燈亮起為香港人照亮都市。當路燈運作,亦是一班路燈維修員行孖咇出勤的時候。冼成崑(阿崑)22歲入行,一做便做了15年,算是這一行的老師傅,「我不是一個普通醫生,我是一個路燈專科醫生。」

貪新鮮入行畏高唱歌分散注意力

路燈緊急維修多是晚上工作,阿崑平常多是晚上7時開工,做到翌日早上。日夜顛倒的工作未必人人適應,阿崑是貪新鮮入行,「以前試過做十多個行業,大部份是室內相對悶。做這行新鮮感大得多。」入黑工作不怕黑和鬼嗎?他笑說:「小時候住村長大,荒山野嶺都會去玩,所以不怕。」若你以為維修路燈好像屋企換燈膽就大錯特錯。街燈最高達12米,平常工作都要坐上有升降台的梯車,入行首先就要克服它。阿崑提起兒時經歷,「以前我有畏高,連天橋都不敢行,只敢低頭行中間位置。入行之後沒有辦法要克服,但起初上真的很害怕,會唱歌、大叫、望別處分散注意力。」唱一兩句聽聽?他哼出伊健的《一個為你甘去蹈火海的人》:「最愛的,無害怕……」似乎真的怕高多過怕鬼。



阿崑與拍檔會乘梯車出勤,梯車最高可達12米的路燈。

工作前阿崑會預備各款式的燈膽。


八號波出勤大鐵枝飛越險過剃頭

每次上梯車,阿崑的裝備接近幾公斤重,雨季和冬天環境下工作更辛苦,「下雨便要着雨褸和水鞋,冬天甚至試過落雹,手指僵硬都繼續做。」除了晚上工作,遇到緊急情況,例如路燈被撞斷或有漏電情況,天氣多惡劣都要立刻出動。阿崑試過在一個八號風球晚上,因街燈被樹打中漏電趕去維修,「警察或消防未必懂得處理漏電街燈,所以我們立刻趕到現場處理。那次『cut棟』(行內稱路燈為『棟』,『cut棟』即移除路燈損毀部份,是維修的一部份)中途,忽然聽到天空有聲,一抬頭看到帆布和兩支一架車長度的鐵通從頭頂飛過來,嚇一嚇。如果那時避不到,戴着安全帽都應該冇用,那次真的很危險。」如此危險,不害怕嗎?他就說這些都比較罕見,反而最困難是遇到他們的天敵。有一次,有路燈不停跳掣,他檢查超過十次,幾乎把整個街燈解體才找出原因,「原來有隻老鼠躲在裏面。有時牠們還會咬電線而死,一打開掣箱有很大的氣味,就知『大鑊』!最惡心是處理它們的屍體。」遇着小的動物還算容易,最難應付是再大型點的動物。「見過有些真的有垃圾桶那麼高的野豬乸,還有野豬仔跟着牠找食物,嚇到我不敢下車。」有時阿崑還需要處理厭惡性工作,例如曾接報某間餐廳投訴外面燈柱有白鴿屎影響衞生,他都親自清潔:「試過連貼反光貼都沒有用。最後與路政署商量,圓頭街燈太方便白鴿便溺,決定轉用特別款式尖的燈頭才解決問題。」



阿崑工作時使用儀器量度路燈電流。

基於安全問題,路燈維修出勤時多是行孖咇。


犧牲踢波唔敢諗旅行換來使命感

做了夜班工作十多年,對生活有沒有難免有影響,結婚數年的阿崑思索一會回答:「太太一向很支持。反而當朋友去玩、去婚宴、卡啦OK就很難安排。起初和朋友感覺距離很遠,後來他們開始接受,甚至覺得我對香港有貢獻,就會體諒。」不過總有犧牲吧?他直言已放棄了多年來的興趣,「我其實很喜歡踢足球,但真的不可能,根本約不到人踢。至於旅行,我三十幾歲只搭過一次飛機和太太去麗江。其實很多地方都想去,但實在太難安排。即使放大假都想留在香港,希望與同事保持聯絡,處理突發事情。」為何堅持這份工作?他直言是滿足感,「不時有市民會親身跟我們道謝,感覺很有成就感。這個已經不再是一份工作,而是確實我為香港做點事情,才會繼續做下去。」


路燈小知識

1.全港由路政署管轄的路燈約有146,000盞。2.路燈的高度分別為5米、8米、10米和12米,5米多見於行人路,8米和10米多見於馬路,至於12米則常見於高速公路。3.路燈開關主要由兩個儀器操作,一是日規時間掣,跟據天文台日出日落時間而開關燈。至於感光器則感應附近光源,天色暗時靠感光掣自動開燈,保障在天氣惡劣情況底下會感應到光暗變化而開關。記者:鍾藹寧攝影:梁志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7/198466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249

【恐龍出沒注意】闖夏威夷侏羅紀公園 防空洞探二戰真蹟

1 : GS(14)@2016-12-09 00:04:16

位於夏威夷歐胡島、人稱侏羅紀公園的古蘭尼牧場,是個相傳幾代的家族牧場,由裘德醫生後人所擁有,至今已有160幾年歷史。



平日去旅行逛電影拍攝場所,總覺得是電影唯美的鏡頭把本來的場景加持,置身現場感覺不比銀幕上看到的震撼。直至前往拍攝《侏羅紀公園》及《侏羅紀世界》的Kualoa Ranch(古蘭尼牧場),看到宏偉壯觀的火山地貌和美麗寬廣的大草原,才相信有些風景用眼睇才不會浪費。



位於夏威夷Oahu(歐胡島)、人稱侏羅紀公園的古蘭尼牧場,原為古代夏威夷國王卡美哈美哈國王三世所擁有。1850年,國王把牧場其中600英畝土地租給了同為傳教士及國王顧問的裘德醫生(Dr.Judd),他在土地上種植甘蔗,成為島上首個甘蔗園,然而20年後,甘蔗園因為一場旱災而被摧毀,漸漸發展成一個相傳幾代的家族牧場,由裘德醫生後人所擁有,至今已有160幾年歷史。現在,有4000英畝大的牧場成為夏威夷必到旅遊景點之一,牧場活動多元化,騎馬、越野車電影場景探索、空中飛索、雨林探險、浮潛等亦有得玩,牧場導遊解釋:「我們牧場除了是旅遊景點,也有發展農業,種植夏威夷水果和養牛。基本上牧場都是由自己員工打理,牧場南邊則有55英畝地租用給本地農民使用,種的都是有機農作物,在本地售買。」奇特的火山地貌、寬闊的草地、美麗的海岸線,令古蘭尼牧場成為許多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場地,除了《侏羅紀公園》,《珍珠港》、《哥斯拉》、電視劇《LOST》等大型製作也在這裏拍攝;而牧場裏的防空洞,則是二次大戰時遺留下的歷史痕迹,「防空洞是涉及珍珠港事件,當時美軍沒想過於北海岸防守,直到珍珠港事件,這邊南面海港被偷襲後,他們就在山上設防線,位於半山的防空洞是指揮中心。」記者:王秋婷攝影:林栢鈞


奇特的火山地貌和寬闊的草地,令古蘭尼牧場成為許多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場地,《侏羅紀公園》、《珍珠港》、《哥斯拉》、電視劇《LOST》等大型製作也在這裏拍攝。

古蘭尼牧場除了是旅遊景點,也有發展農業,種植夏威夷水果和養牛。

夏威夷美麗的海岸線,讓古蘭尼牧場成為風景獨特的景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08/198583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797

【爆相爆片】華仔4歲囡囡嗲暈媽咪朱麗倩抱女出沒街市

1 : GS(14)@2017-03-23 06:51:12

【母女買餸】■朱麗倩早前被本報讀者發現抱住囡囡劉向蕙於深水埗街市買餸。讀者提供圖片



劉德華自出院後一直在家卧床休養,至今仍未能落地向前邁出第一步,50歲老婆朱麗倩不離不棄照顧,陪老公打這場仗同度難關,還要分心湊4歲獨生女劉向蕙。早前朱麗倩被本報讀者「爆相爆片」分享她抱囡囡現身深水埗,由保鑣陪同下親自揀新鮮餸菜,想不到天王嫂不光顧高檔超級市場,反而到平民街市買餸,十分貼地,劉德華果然娶得好老婆!



現年55歲的劉德華今年1月在泰國拍廣告不慎墮馬,導致脊椎骨裂硂盆骨多處骨折、肌肉與筋腱拉傷,要由醫療專機急送返港醫治,在跑馬地養和醫院留醫50多日,直至本月10日,才獲醫生批准出院返家休養,至今仍要卧床休息,未能落床行路,出入都要坐輪椅。跟華仔結婚9年的朱麗倩,自老公受傷入院後憂心忡忡,每日頻撲醫院和屋企,分身乏術照顧老公和囡囡劉向蕙,十分辛苦。早前,朱麗倩親自湊囡囡到深水埗街市買餸,身邊有保鑣和工人陪同,被讀者李小姐透過本報「爆相爆片」分享,李小姐接受電話訪問表示:「嗰日下晝兩點幾,見佢一路抱住個女,去完豆腐舖,再去隔籬個菜檔,畀錢先放低個女一陣,跟住又抱番起佢。」問有否街坊認出天王嫂?李小姐說:「又唔覺,(賣菜)阿姐有特別稱呼佢,但見保鑣個樣都幾惡,會成日周圍望,兩個工人姐姐就一直企喺隔籬,買完幫手攞嘢。」



【等候媽咪】■朱麗倩揀蔬果時,囡囡乖巧的在旁邊等候。

【全冇架子】■抱着女兒的朱麗倩與菜販有傾有講,十分親民。

【扁嘴撒嬌】■4歲的劉向蕙嘴扁扁向媽咪撒嬌。


寵物袋當手袋

由李小姐提供的「爆相爆片」所見,零化妝的朱麗倩外表親民,雖然有保鑣和傭人在側伺候,但朱麗倩都不肯假手於人,堅持親手抱4歲囡囡,可見她對女兒非常愛錫,打扮樸素的朱麗倩着鬆身直間連身裙襯平底鞋,最特別是她用法牌Goyard寵物袋做tote bag,這個袋旁邊有拉鏈給寵物唞氣,價錢約20,250元,估計是華仔家裏有養寵物,想不到華嫂會將這個袋一物二用,果然夠慳家。



■朱麗倩於11年回大馬祭亡父,返港時與華仔拖手現身。資料圖片

■華仔拍廣告受傷,要休養多月,廣告於日前出街。資料圖片


同菜販有傾講

雖然身為天王嫂地位不同凡響,但朱麗倩卻貼地親到街市買餸,平日出入會戴口罩遮樣的她,去平民街市就以真面目示人,又與菜販有傾有講,完全沒有架子;而4歲的劉向蕙眼仔睩睩,皮膚白皙好靚女,紮住兩條孖辮仔十分可愛,被媽咪抱在懷中表現乖巧,全程用小手緊緊攬實媽咪好嬌嗲,不時嘟起嘴仔。朱麗倩快手快腳買完餸後,抱着囡囡準備離開,劉向蕙即成個頭挨落媽咪膊頭,身體語言表達了母女情深的畫面,兩母女由保鑣和傭人的陪伴下,一行五人走到停泊在附近的七人車離開。目前停工在家休養的華仔,日前在官網以「硬朗」為題撰文,他留言:「每一天、坐久一點點,每一天、站久一點點,會有一天,向前邁出第一步!我、硬朗!」相信在老婆細心照顧下,華仔一定早日康復。採訪:嵐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323/199668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4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