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芊陌:全職?半職? 三高媽媽的抉擇
1 :
GS(14)@2012-12-30 14:00:20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21230/18117309
在職女性生兒育女後,應當繼續留在職場拼搏,抑或專心一意回家帶孩子,這問題糾纏了我好多年。記者生涯毫不輕鬆,但打拼多年,收入尚算穩定,最重要是當記者是我從小的志願,有多少人小時想得天花亂墜,長大後可以願望成真?但陰差陽錯下當了媽媽,我的理想與抱負,在小悠小芊的哭鬧聲中,漸漸潰不成軍。
近年社會上越來越多探討三高(高學歷、高職位、高收入)女性轉為全職媽媽的現象。統計處的人口普查發現,雖然無酬家庭從業員由2001年的23,599人,減至去年的14,932人,但當中擁有專上教育的比例不斷向上升,由01年的9.3%升至去年19.8%。國內調查也顯示,廣東省有34.5%的母親選擇全職照顧孩子,其中高學歷女性的比例逐年增加。一項國內的網絡調查更誇張,指90.28%的全職媽媽擁有大學以上學歷,其中9.03%為碩士或博士,9.72%曾在海外留學。
有人極端地認為,曾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工作十年八載便回歸家庭,是浪費社會資源。然而理論歸理論,當你不甘心孩子因疏於調教下,變得橫蠻嬌縱、或照顧不周而體弱多病;當你每天身心俱疲地回到家中,眼見一枱功課無人看管,你一光火就天天家嘈屋閉……潛伏女性體內的賢妻良母基因被激發得越趨活躍。與其工作、家庭兩邊不討好,是否應該撇脫地作出選擇?
三位母親的故事,或許可給大家作參考,也給我自己打打氣。在回家當全職媽媽前,S是一間銀行的部門主管。香港大學畢業,再花兩年全職攻讀碩士學位,無論如何都是一副戰鬥格。「那時人人都以為我很career minded,外表的確是,但其實我內心好傳統,始終認為相夫教子是女性的天職。」回家的想法,是五年前當長子升上一年班時開始出現,「小學是小朋友成長的重要時間,我好想和他一起經歷。」
結果還是拖拉了兩年,「始終要放棄一份優差,自己讀了那麼多年書,不工作似乎很浪費,而且看錢份上也應該繼續幹下去……但那時回到家中,肉體上離開了工作崗位,腦海仍充斥着工作的種種,覺得很不是味兒。」對於三年前的抉擇,S一點不後悔,「旁觀者會覺得好『嘥』,但我覺得好值得,女強人畢竟是少數。」她強調,要當全職媽媽,財務安排很重要,她慶幸與丈夫都從事金融業,一向着重投資,離開職場不需太大的掙扎。
相對於S在財政上的餘裕,K的犧牲算是更徹底。「我以前有兩個工人、兩部車,連同公公婆婆,一家六口一年至少去兩三次旅行。現在?我變了家中的工人,車只有一部,旅行一年一次。我們很想搬大屋,但不敢了,情願穩穩陣陣,錢要留給女兒將來升學用。」K回歸家庭前從事珠寶業,負責接單、見客,專門出席展覽會,一天到晚四處飛。「那時我每天上班,大女就會跑過來邊哭邊抱着叫我不要走,可能因為妹妹剛出世,她又升上了幼稚園,變得缺乏安全感。」
在哭聲感召下,K終於放棄了事業。「是我自己拿揑不準工作與家庭的平衡。也可能是自己的情意結,總覺得將女兒的一切假手於人,無論如何都做不到我心目中的理想。」現在回想,假若當日可狠下心腸,女兒或許可以獨立些,但「從頭再來也會選同一條路,現在我們感情很好,她總有很多秘密告訴我。」
三高媽媽在社會上獨當一面,強勢回歸家庭,對小孩難免構成一定的壓力。S坦言,當初的確對兒子有很大期望,但隨着時間過去,終於認清了現實。「我有時會想,我們兩公婆也不太差,為何兒子會這樣?這種想法其實不太好,我也要慢慢調節。」K也說當全職媽媽的初期,很易行為失控,「以前要上班,回家總覺虧欠了她們;但當回全職媽媽後,日夜對着她們,我的發癲指數經常爆燈。」現在女兒已升小六,轉眼就是中學生了,「現在不敢癲了,怕再過兩年,她也不理我了。」
全職媽媽的工齡其實很短,子女升中已開始和你越行越遠,上了大學,等於媽媽被迫要退役。K很怕自己會變成師奶、黃面婆,本來打算休業兩年便重投職場,結果變成無了期。「到了一定年紀,脫節時間越長,越難重新搵工,高不成低不就,而我自己也實在有點懶……」
鄭太的經驗較為正面。當了十一年的全職媽媽,女兒今年往美國升讀大學,適逢老友開拓珠寶批發生意找她幫忙,但不是其專長會計,而是亞洲區的展覽負責人。她一直向我大力傾銷女性在家教育子女的好處,「當然,金錢上的損失很大,社交圈子也沒有了,但自己調教,不請工人及補習老師,孩子會比較聽話和自律。」她的女兒屬尖子一族。鄭太其實是工作狂,現在終於可以重回忙得不開交的工作生涯,她開心得不得了,「重返職場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譬如我計數好快,但為怕生疏,每項數目都會再三核實,幸好合作的是老朋友,對我會包容。」
作者:蕭煒春(
[email protected])
2 :
cambo(29079)@2012-12-30 14:54:32做叻女人難,做叻女人&母親更難,做佢地嘅丈夫更加難上難。
女方唔返工,男方於是要獨力撐起頭家,樓、食、教育、醫療、交通、雙親.......全部支出都要由男方支付,以今日香港的情況而言,唔係普通中產家庭做得到。
太太轉全職主婦 保險儲蓄須重整
1 :
GS(14)@2013-05-31 12:53:1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531/news/ec_ecv1.htm
丈夫成支柱 購按揭保障壽險
兩夫婦結婚前以九成按揭買入一個約400萬元的物業,分25年還款,每月供款約1.6萬元,現在物業未償還貸款約為330萬元。由於Daniel是家庭唯一的收入來源,故筆者建議Daniel先為自己購買一個按揭保障計劃,將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若不幸身故,保險公司便會支付物業未償還按揭餘額。這個計劃的好處是,保費會按照末償還的貸款的變動而遞減。以Daniel的年齡和現時330萬元未償還貸款計算,每月保費大約400元。
兩夫婦於多年前已為自己購買了人壽及危疾保險,但由於家庭多了一位新成員,因此建議他們應增加個人的人壽保障,加大的保障金額應至少足夠支付囡囡由出世到成年(即約20年)的總生活費用,假設囡囡每年的生活費為8萬元,保障金額應不少於160萬元。另外,Daniel亦應為太太購買一份全面的醫療保險,以取代過往由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障,以Anna現在的年齡,一份全面的醫療保險計劃約為每月460元。
醫險保障女兒 月存3500元教育基金
一般保險公司於嬰兒出世後15天便會受保,建議Daniel為囡囡購買一份包含住院、手術費用及兒童危疾的醫療保險計劃,來應付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由於囡囡只有2個月大,因此保費亦相對廉宜,每月保費大概370元左右。
Anna的親戚朋友都定居澳洲,因此她亦有打算將來送囡囡到澳洲升學;現時澳洲的一年學費加生活費約25萬港元,以3年的大學教育年期,加上每年通脹3厘計算,18年後大約需要預備130萬港元作教育開支。筆者建議兩夫婦可每月儲蓄3,500元,假設每年的回報為5厘,18年後便有足夠的金錢作教育經費。
提防加息 月供可增5000元
Anna改為全職主婦之後,除了放棄了每月薪金外,亦影響了她的退休計劃,因為她的強積金亦因此而要暫停。兩夫婦應盡早額外為退休作出安排,因為愈早開始,時間為回報帶來的複式效應就愈明顯;兩夫婦的目標退休年齡為60歲,並希望準備1,000萬元作退休生活費用;現在距離退休年齡尚餘30年,Daniel的強積金預計可為退休費用帶來300萬元,其餘的700萬可以同樣以月供儲蓄計劃,假設年回報為9厘,每月儲蓄4,000元便可達標。
最後,筆者亦建議兩夫婦為加息周期作好準備,每月預留足夠的額外盈餘;現時,按揭利率處於極低水平,約為2厘左右;假若將來回升至5厘水平,兩夫婦的每月供樓開支有機會會增加5,000元。
卓啟雄
專題:快樂Freelance全職阿媽
1 :
GS(14)@2013-07-11 01:28:26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10/18329491
美甲師Shirley:享受仔仔黐身
現時34歲的Shirley,本身是月入三萬的製衣公司OL,2011年懷孕時已心大心細,到底是繼續工作還是留家湊仔,「本身份工時間穩定,收入又唔錯,諗住生完繼續做,但個仔出世後總係唔放心工人湊」。和朋友分享經驗,原來她們每日要上網透過閉路電視監查,心掛掛又無法專心工作,「嗰刻我就決定辭職,錢係搵唔曬,費時兩頭唔到岸」。
兒子出世後,她不後悔花多了時間陪伴,但又總想為家庭增加點收入。一直愛好美甲的她,早年已考獲美甲證書,於是膽粗粗以此創業。「初初幫朋友修甲扮靚,佢哋又再介紹,慢慢就變成一份freelance喇」。雖然現在每月得幾千蚊收入,但她覺得能夠看著孩子成長,兼且擁有自己的事業已經很滿足,「老公都叫我唔使做,但我唔想靠老公,好易會自卑」。
她笑言freelance令她EQ提升,還學懂不少執生技倆,不像以前做寫字樓般死板,「試過差啲成盆洗腳水倒瀉,又試過喺劏房咁細嘅地方美甲,功具逼到要放喺大脾」,她說有些客人家中突然走出上半身赤裸的彪形大漢,還有女仔左手整甲右手吸煙,「惟有低頭默默工作,好彩我每次都帶口罩,腳臭都聞唔到」。她說怪人雖多,但由於是靠口碑介紹,故遇上壞人的機會很低。
兒子現在已經一歲半了,她也成為一個快樂的freelance阿媽。「阿仔每日起身第一個要見嘅人一定係我,好黐身,有時星期六出外工作,老公就幫手湊仔,關門嗰刻佢實喊,所以我每次工作完就趕返屋企見個仔,如果做全職肯定唔得」。
植睫毛師Win:陪上堂進步神速
同樣是OL出身的Win,今年才27歲,也在生仔後轉做freelance,「因為冇人幫我湊仔,所以三年前一知自己有咗嗰刻,已經決定辭職,仲選擇咗上門植睫毛嘅freelance嚟幫補收入,起碼賺多個錢去補習班呀」,為實現這個目標,她大著肚便去考化妝和植睫毛的國際證書。
如今她慶幸自己當時作出這個決定,由於工作時間自由,才有時間參與家長會,和陪兒子去各種興趣班,「而家學校仲要求家長逢星期三下午陪同子女上潛能訓練班,如果唔係做freelance,邊抽到時間上堂吖」。她說多了時間相伴,孩子上學後表達能力也進步神速。
「有時知我出去工作,個仔即刻嗱嗱聲自己著衫要跟我出去,仲叫『媽咪帶埋我去街』,每次聽到心都軟」。她說做母親的,時時刻刻都想聽聽孩子的聲音,回程時也會不斷打電話回家,這種狀態,已不可能做全職女性了。
胡孟青:子女成長不能用錢衡量
47歲的獨立財經分析家胡孟青便是典型freelance媽媽,自2004年小產後離任滙豐金融副總裁一職,轉職做freelance股評家,「嗰陣個個星期飛大陸睇廠,就喺北京到天津嗰程車,將我肚裡面八週大嘅BB跌咗出嚟,嗰陣反思錢係咪真係咁重要呢?有好多嘢唔係用錢計算到」,2006年終再度懷孕,「一知道再有時就即刻辭職,因為我已經係高齡產婦,唔可以再出事,加上我唔鍾意屋企有陌生人,所以我唔會考慮請工人」。
她深明孩子10歲前的成長期好快就過去,「生得出就要教好佢,工人只係幫你睇實個仔,唔會幫你教好,聽見朋友個仔問『媽媽你係咪真係識照顧我㗎?』真係好心酸㗎」,她承認從小身教對孩子的品德發展非常重要,也感激丈夫的體諒和配合,才能成為成功的freelance阿媽。
我的全職炒股經驗 周顯
1 :
GS(14)@2014-06-12 14:51:10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4122
要當全職炒股者,最基本要擁有的,是第一筆資金,我稱為「種子本金」。這筆種子本金是怎得來的呢?答案是,多半是在業餘炒股時,賺回來的,也往往正是因為在業餘炒股時,賺到了不少錢,所以才會興起了雄心壯志,去當起全職炒股來。
以我自己的經驗為例子,本來,在1999年,我在《新報》寫社論,再加上其他零零碎碎的寫作收入,大約是有五萬元一個月的收入,但我大手大腳,一個月的支出是七至八萬元之間,永遠是入不敷支。
在1999年中,運氣來了,由於得到蕭若元的賞識,在他旗下的「天網」(當時的股票編號:577)任職執行董事,月薪六萬元,但我還可以保留寫作的收入,換言之,收入突升至十萬元以上。蕭先生對我很好,另外還加上了3%的「天網」認股權,最高時刻它的市值是十多億元,3%認股權就是數千萬元的面值了,但當然,這筆認股權得在三年之後,才能認購。
除此之外,蕭先生還指點了我炒股票的基本門路,在短短的半年間,我從問哥哥借來的十萬元本金,贏了大約八百萬元,對外便宣稱是齊頭的一千萬元了,相比起三國時代的赤壁之戰,曹操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號稱「八十萬大軍」,我的虛頭已經是很踏實的了。總之,我在半年之間,從一無所有,變成了十多萬元月薪,再加上數千萬元的認股權,還有七、八百萬元隨時可變回現金的股票,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奇迹了。
然而,隨着2000年之後,科網泡沫爆發,我手頭的股票價值也已蒸發了大半,幸好早在先前贏錢的期間,我已經買樓並且全數付清了樓價,縱然在股票投資上虧蝕了大部分,但總括而言,輸掉了的部分,也只是當日賺來的四成左右而已。
從一無所有到小暴發,花了半年,算是快如閃電,但從小暴發打回一無所有,卻只花了三個月,簡直比光速還要快。到了這個時候,我非但沒有工作,也不容易找回一份像樣的工作。我算過,如果找一份編輯之類的,可能可以賺到兩萬元左右,我當然也可以選擇另找一個月薪五萬以上的機會,但這可能要經過一年以上的尋找過程,在尋找期間,也是沒有薪水可收的。
我在無法可想,無路可走之下,想到在這一年之間,我也算是對股票略有所識,至少在科網股爆破之後,雖未至於毫髮無損,但總算可以「半」身而退,相比起本金,也贏了數十倍利潤,已算是十分輝煌的成就了,對於自己的炒股能力和天份,也有了一定的信心。況且,在我的努力經營之下,也搭通了不少人脈,算得上是半個股壇中人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也沒有甚麼路可走,惟有惡向膽邊生,把房子賣掉,連上手頭的現金,當起全職炒股者來。
我之所以把以上的心路歷程寫出來,是企圖向大家說明,我的進入全職炒股生涯,純是因為命運驅使,並非有意如此。也必須在這裏明確的勸喻大家:全職炒股的路並不好走。
辭掉正職而全職炒股 周顯
1 :
GS(14)@2014-09-22 22:07:33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6516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鋤大弟的高手,曾經有兩年的時間,每個月都能夠贏到三十萬元,仗此為生。
這對我財務上的好處是:從此不用在股票戶口上提取現金,作為生活之用,可以任由股票戶口的資產慢慢增值,這自然有利於提高投資成績。如果用比較專業和抽象的說法,則是:當你擁有穩定的經常性收入,可以提高你的投資成績,因為你不用再心急賺快錢,而是可以追求更豐厚、但卻更波動、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等待收成的股票。
我的炒股拍檔梅偉琛,本來是個資深會計師,在「四大」會計師樓工作,高薪厚職……大家別誤會,所謂的「資深會計師」,只是他的銜頭有「senior」一字而已。他其實只是一個二十六歲的年輕人,前途無可限量。

不少打工仔在股市賺了點錢便心雄起來全職炒股,這是很危險的做法。
梅偉琛在大學期間,已經開始「沉迷」炒股,當然曾經試過輸光收場,交了昂貴的學費,但這幾年終於收成了正果,贏到了第一桶金,我指的是數千萬元,足夠一個普通人舒舒服服的活一輩子了。現時這位年輕人開的是平治,出入富豪飯堂,正在九龍站物色一間豪宅。
他的全職炒股,和其他大部分人的同樣決定,有甚麼不同呢?答案是:他在股市贏到了第一桶金後,有了本錢,才去全職炒股,這當然是一種穩陣做法,因為他的本錢,全都是從股票市場得來,縱是有一天輸光了,也是完全沒有吃虧,頂多是丟了一份薪高糧準的工作而已。
然而,大部分人之投身全職炒股,卻是因為在股市賺到了一點錢,嘗到了一點點甜頭,便心雄起來,把多年積蓄、銀行存款也提光出來,作為全職炒股本錢,然後辭職,投身炒股,這自然是很危險很危險的做法。
另一個很流行的可能性,則的確是在股票上贏了不少錢,因而投身全職炒股,但問題在於:贏得不夠。例如說,我認識的一位美女空姐,月薪三萬多元,這當然是一間很好的航空公司,才有這般高的收入。她在贏了一百多萬元之後,便辭去令人羡慕的工作,全職炒股了。
她的做法的問題在於,相對於三萬多元的月薪,一百多萬元代表了三年以上的年薪,這在表面上,自然是一筆很大的數字。但是,如果碰上了大跌市,本金輸掉一半,是常有的事,一百多萬元就變成了數十萬元,假設每個月的支出是兩萬元,五個月就是十萬元了,到了這個時候,她的手上儘管還有數十萬元的股票,但是股票不能當飯吃,如果把部分股票賣掉,換成了現金,則買股票的本錢又少了,翻本的機會更渺茫了。面對茫茫的熊市,不知何時完結,這正如林子祥在〈海誓山盟〉的歌詞:「無止境的等,不禁心動搖,一分一刻,也感到寂寥。」
梅偉琛的一個門生,本來在法國國家巴黎銀行,當基金經理助理,也是在股票之上,贏了一百多萬元,也是辭去了正職,全職炒股。但在這一個案,我則不反對,因為第一,他的薪水只有一萬五千元,食之無味,隨時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第二,他遇上了一位名師,梅偉琛,和這位年輕的高手合作炒股票,應該是很有前途的「正職」。
全職捱打「人肉沙包」月入8萬
1 :
GS(14)@2014-11-23 13:43:21
「職場壓力大想發洩?遇到不順心的事想打人?別着急,請找謝水平。」中國捱打王謝水平以「人肉沙包」為業,從最初5元(人民幣下同)打3拳,到現在的2萬元出場費月入8萬。看盡冷暖,他說捱打是在傳遞正能量。捱打專業人士謝水平近日在重慶接受挑戰,武館老闆全力飛踹襲擊,他僅單腳後退;記者助跑打到手痛,謝紋絲不動。他的收費捱打規則是:不能用武器,只能打腹部,單腳退一步算平,免費;雙腳都退算輸,他賠錢。10月份做了7場表演,除去吃住行及拆賬,他袋8萬元;今月收入應該也差不多。49歲的謝並非肌肉男,甚至還有肚腩,捱打的本事全靠16歲時跟賣藝的堂爺爺學氣功。十幾年前他離開湖北老家農村去廣州打工,求職艱難,做建築工又被走數。2000年偶然嘗試表演硬氣功抗擊打,2004起索性全職捱打,最初5元3拳,50元酒吧表演,初期他被要求簽免責協議,遇到醉酒鬧事的客拳打腳踢扇耳光仍要陪笑……妻子嫌他的職業沒尊嚴,帶着兩個女兒離開了他。近兩年謝頻上電視,他的出場費節節上升,商演要價高達2萬。曾有人提出3萬元學費,不學氣功,只想跟他上電視,但他堅持不收徒。《重慶晚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123/18944656
新城派30大信封家燕姐Bob全職變兼職
1 :
GS(14)@2016-01-13 08:33:51■(左起)思敏、關嘉美、范振鋒、薛家燕、Jackie、Bingo和Bob主持的《開心家天下》昨日最後開咪,之後僅餘一周一次新節目《開心大派對》。
新城電台大地震!昨日是新城高層朱明銳和黃紫盈在電台工作最後一天,傍晚有節目主持人及辦公室文員(幕後)各15人,合共30人收「大信封」,據悉包括出道23年的DJ路芙(曾潔)、董敏莉、科林、陳禮賢等,薛家燕、林盛斌(Bob)和范振鋒則由全職變兼職,一直主持的《開心家天下》停播,只能轉做每周六下午新節目《開心大派對》。另外,昨日亦是港台《晨光第一線》元老級DJ羅啟新和程振鵬最後一日開咪,大氣電波瀰漫一片愁緒。早前暗示「被退休」的銳哥昨日在返工前於facebook寫了一篇千字文,直言心情悲喜交集:「我這麼多年親手在電台培育的一班有夢想年輕人、今天跟我一齊離開這個夢工場!宿命如此、大家且快樂時要快樂、等到落幕人盡寥落!」
■路芙(左)和董敏莉無得留低,路芙嘆見盡人情冷暖,見到好多「偽人」。
路芙:預咗喺list度
傳聞是裁員名單之內的路芙亦在fb跟大家說再見,並指今次事件見到好多「偽人」,她做完節目後說:「預咗喺list(裁員)度,老闆都走咗,咁我點啫。」她承認一朝天子一朝臣,問是否看盡人情冷暖?她說:「係feel到某啲同事突然間陌生咗,但呢個世界係圓,你自己蝕底啫。」路芙拍檔董敏莉則說:「之前(陳)少寶哥冇機會,但我認為作為一個主持人係有責任同聽眾道別。」 科林傍晚亦收到大信封,連夜晚節目都立即被out,他直言好難受:「好多行動鬼祟,私下唔畀同事講,又冇被人通知過,前幾日仲要喺牆上poster全部消失,講聲先都冇所謂啦。」
■Bob要由全職變兼職,部份DJ同事更被裁走,新城電台一片愁緒。
家燕姐、Bob和范振鋒都有安慰離職同事,家燕姐認為係資源問題,精簡人手在所難免,但會盡力幫被裁同事,她說:「都會爭取番喺出面做活動時請番嗰啲同事幫手,因為大家都好有默契。」而傳是下任副台長的林柏希表示未收到通知,新城管理層回應指基於資源共用情況下,才有今次節目改革,但人手精簡後,新節目表難免要學亞視,滾筒式重播節目。採訪:盧妹攝影:陳俊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109/19444648
【扮靚籽】賺錢係其次 全職刺繡女
1 :
GS(14)@2016-09-17 17:53:40Kube喜歡冬天去旅行,所以一年其餘時間便努力工作儲錢,是她的工作動力。
【扮靚籽:潮女熱學】香港市集也有潮流,一時流行皮革製品、一時流行乾花或插畫,人們就隨波逐流被牽着鼻子走。手作刺繡品最近越來越多,質素卻參差不齊,因為刺繡的好與壞得看手作人投放多少時間重複練習和創作,是一門沒有捷徑的手藝。要數最吸睛的本地刺繡手作品牌,相信非「小騙子」和"Hallo, goobye."莫屬,分別由兩個女生主理,她們雖不是古代女紅,卻選擇傳統工藝創作新派刺繡,整天閉門密密縫,工時長,收入不穩定,更不像其他手作般容易傳授他人。她們從沒想過在眾多手作人中突圍而出,反而想做好自己,最重要是堅持想法和風格。這絕對是賺不到錢的一門手藝,卻是一門賺了無數故事和支持的手作生意。
立體刺繡 工序繁複能量塔
「小騙子」主理人Kube Kan理工大學視覺傳意系畢業後,一路嘗試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在香港純創作比較困難,假如將自己的創作商品化反而能夠生存和養活自己。」然後因為她較熟悉針黹,於是順理成章選擇刺繡創作。當初以接freelance加上兼職刺繡維持生計,後來發現自己適合擔當創作角色,便於年半前轉為全職刺繡手作人。不要以為全職便等於輕鬆自由,她說反而要更加自律,規定每天工作八至九小時,如限期殺到埋身,甚至要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不過她慶幸自己可透過創作減壓,比一般打工仔要放工後才能紓緩累積的工作壓力幸運得多,更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這種工作模式辛苦得來卻讓她十分享受。除了從日常生活獲得靈感外,她所欣賞的人物、書本、歌詞或電影對白中的字句,都會用電話或筆記簿記下,即使是朋友的經歷、對社會或政治的看法、由大自然引申出來的想像,都能成為刺繡的畫面。
由平面到立體,Kube證明只要肯花時間,手作還是存在很大的創作空間。
結合金字塔傳說 傳遞正能量
Kube笑言自己有「密集興奮症」,不斷重複的刺繡步驟能令她覺得放鬆。刺繡多為平面創作,不過對於金字塔略有研究的她,從傳說中得知金字塔內有種特殊能量微波,集中在金字塔底部中心,即是法老王房間的位置,據說這令法老王的屍體保存得很好,便想到將刺繡結合金字塔的傳說,創作了全新的立體刺繡系列,以品牌「小騙子」推出的立體能量塔,每個刺繡作品如金字塔的外形,希望如金字塔般充滿能量,再傳遞給其他人。立體刺繡的難度比平面更高,因為不是每樣東西都可以立體化,要是做出來不好看,她寧願不做。曾在圖書館讀到日本傳統工藝書,書中介紹「彩球」刺繡法,她便利用相同原理製作立體刺繡,有時更需要繡在硬物上,工序繁複,所以每個金字塔就像模型般細緻。她覺得刺繡是由線堆砌出來的畫面,就像畫畫一樣,所以「小騙子」說不上是純刺繡,而是加上插畫技巧的混合創作,作品品質視乎手作人的功架,不是輕易模仿得來。很多手作人慣性提供個人訂製服務,「小騙子」則差不多一年才接一次定單,其餘時間Kube寧願埋首創作。她認為即使是全職手作人,當一個人長期在固定空間工作,外來衝擊少了,定必會感到沉悶和缺乏靈感,所以透過接定單去聆聽別人的故事,感覺似做社工,代入對方的角色將故事用針線創作成實物,好些客人更因訂製貨品而成為朋友。
能量塔是頸鏈飾物,有不少客人都會將製成品吊起來當裝飾欣賞。
她在東京奧多摩獨自行山時懷疑遇到黑熊的經歷,將刺激的回憶築構成刺繡。
金字塔刺繡半製成品,記者覺得作品甚為精緻,攝影師笑說繡到眼都盲。
客人仔細描繪故事,再交由Kube用針線製作出畫面,這是個在北京發生的愛情故事,是男方經常送給女方的太陽花。
客人Jennifer與同學三人行去完畢業旅行後感受很深,於是找Kube訂製這個熱氣球,以紀念那段好時光。
旅行風景和經歷帶給Kube無限啟發和思想衝擊,她覺得大自然就是智慧所在,於是將山水樹木化作圖案融入刺繡。
查詢:facebook「小騙子」
人物刺繡 講求樣貌相似度
Hallo, goobye.主理人Goob Wong回想初次接觸刺繡,反而沒有太深刻的印象,只記得中學經常買布做小手作,那時開始拿起針線密密縫,她說當時喜歡畫畫多於針黹。在CO1設計學校平面設計系畢業後做過多份設計工作,有感工作沉悶於是尋找新方向,由自己熟悉的針線開始,於是在年半前決心做刺繡,轉為全職手作人。因為喜歡貓,所以從簡單的貓咪系列開始,雖然她沒養貓,可是電話內儲有貓咪相簿全集,閒時上網看貓咪照片,以掌握貓的姿態和神髓,得出重點是在刺繡時要顧及貓毛和紋路是否順滑,出來的效果才像真。喜歡看電影的她亦經常以電影人物創作刺繡,首個作品誕生因為朋友很喜歡電影《Taxi Driver》的主角Travis,所以參照他的樣子做刺繡,後來發現很好玩又充滿挑戰性,因為人物刺繡講求樣貌相似度,有如以針線代替畫筆。最近備受注目的港產熱血電影《點五步》是Goob其中一齣很喜歡的電影,「電影描述兩個主角成長的遺憾和無奈,我只想略盡綿力幫助香港電影,於是才會有主角阿龍的人物刺繡出現。」大部份的電影人物系列都採用愛情電影的主角,她說因為主角令人感受最深刻,才想將角色以針線方式重現。
針法技巧易掌握 花時間考耐性
Goob的眾多作品中,在網上被share得最多的,相信就是穿藍衫的梁天琦吧。當時正值新界東補選,她雖不能投票支持,卻希望能用針線繡出梁天琦的樣子,讓更多人認識他。除了自己挑選的刺繡主角,她也會問朋友有沒有甚麼人想介紹給人們認識,「聽過去年過身的巴西超級足球迷費南迪斯老伯伯的故事後,便依照他的樣子完成刺繡,雖然他不是甚麼名人,不過他是超級球迷,很明白人需要支持的力量。」所以她決意將刺繡轉化為力量,支持愛情路上跌跌撞撞、心靈上有缺失,甚至是持相同理念的人。她直言刺繡不算困難,只要對針黹有少許認識便很容易掌握針法技巧,重要的是你能花多少時間和耐性。要完成一個人物刺繡,由起稿到完成需要一天多的時間,幾乎由朝早十點密密縫到晚上十二點。全職做手作刺繡,聽落好像有很多自由時間,事實是她幾乎每天都不停工作,有時去街更帶備工具在搭車時開工,可謂針不離手。她當然明白當全職手作人要面對殘酷現實,就是沒有固定收入,惟有靠接freelance幫補生活,其餘時間就全力創作,擺市集、寄賣和接網上定單。不過做十件作品並不代表會賣得光,食粥食飯還是要看自己是否勤力,縫出千奇百趣的新作。
Goob喜歡以電影主角作為創作靈感。
每次製作前都要先起草稿,所以畫畫對刺繡也有幫助,也是她抒發心情的創作途徑。
因訓練而曬得一身古銅色肌膚的《點五步》主角阿龍(林耀聲飾)的人物刺繡,連球衣上「沙燕」二字亦跟到足。
女生都對電影《心跳500天》有不少共鳴,Goob於是把男女主角做成刺繡,帶出自己的想法,就是感情隨着時間逝去便能放下。
電影《無痛失戀》講述一對情侶分手後即使抹去記憶,再遇時還是會重新喜歡對方,Goob對男女主角印象深刻,以針線把兩人重現。
首個人物系列是電影《Taxi Driver》主角Travis(左)。
她不是新東選民,不過覺得現時的香港要作出改變,於是繡出梁天琦,讓更多人認識他。
巴西超級足球迷費南迪斯老伯伯。
沒養貓,但首個刺繡系列以貓為主角。
查詢:facebook“Hallo,goobye.”
記者:畢慧婷攝影:徐振國、許先煜、陳健邦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場地提供:白紙工作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17/19772633
全職被包養甜心寶貝:唔會約會窮人
1 :
GS(14)@2016-11-06 15:49:03英國北安普敦郡一名妙齡女子,全靠當上甜心寶貝過着奢華生活,住大屋、出席不同派對、買名牌手袋,每月使費達4,000鎊(約3.87萬港元),全部由富豪埋單。她堅稱自己不是伴遊女郎,但坦言「不會與窮人約會」。25歲的圖恩(Simone Toon)透過約會網站認識「甜心嗲哋」,藉此獲得優質生活。她說:「甜心寶貝就是要有優質的生活方式,住得豪華。豪宅由甜心嗲哋提供,你只是被一名年長的男性照顧。」她每月洗費約4,000英鎊,倫敦服務式住宅、健身室會籍、海外假期、名牌衣服、手袋、手錶、汽車、隆胸手術費用等,統統由甜心嗲哋包辦。她每日睡到日上三竿,而且從未試過下廚。圖恩曾與6位甜心嗲哋「拍拖」,伊人承認與其中一位62歲男子有代溝,她喜歡較自己年長約15年的男士,「他們看著你就似看著女兒或甚麼的。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噁心,但我的意思是他們會照顧你」。「我不會約會沒錢的人--不成功的男人一點都不吸引。」圖恩當甜心寶貝時堅持一個原則,就是首次約會絕不上床,要約會6至7次她才決定是否留在甜心爸爸身邊,「女伴遊每小時接客,我不是,我專屬地約會同一個人」。圖恩這種生活方式獲父母支持,她亦懶理其他人的批評。她說:「有人問:『你怎能靠男人過活?』我不介意,我不在乎他們說甚麼,對我來說這是可行的。」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06/19824578
【14份兼職】跨國公司管理層 病後全職做義工
1 :
GS(14)@2016-11-26 14:02:22許美玲(Irene)有份參與的廣東道排檔「雄記好」成為不少街坊的聚腳點,大家買菜均會到來閒聊。
高薪厚職是不少香港人的心願,不過擔任跨國郵政設備公司管理層的許美玲(Irene)三年多前選擇放棄經理職位,成為全職義工,一日三餐加車費不過一百元,「大家都知道要過節儉的生活是很辛苦,有人認為我很儍,問我為甚麼不打工而要捱。」事實上,她手頭上有14個正進行的項目,她是社區導賞員、社區藝術平台的顧問、護樹行動的核心成員、新來港尼泊爾人士的中文老師、排檔助理和畫班助教等等,全都跟她關心的社區議題有關,為她帶來滿足。
手術後即被追生意額
Irene十多歲時已開始做義工,直至三年多前辭職,全情投入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和社區。她本身任職跨國郵政設備公司的管理層,「四年前因病入院做手術後一天,上司打電話來追生意額,同房的女士建議我不如重新思考自己想做甚麼,那時一出院便回公司遞辭職信。」自己做生意做了半年,就開始了她的全職義工生涯。自由身的日常時間表彈性高,但一點也不空閒,Irene一星期工作六天,每天都去至少三個地方工作,問她過去三多年有沒有掙扎過,她想也沒想便回答:「那倒沒有,我很享受這種生活,幫助到別人令我感到很開心。」不願透露現時收入的她認為,每個人需要金錢的數量不同,過多的財富反而造成浪費,因而她反璞歸真,過着基本的生活,衣服也不多買一件,依靠積蓄和津貼過着快樂的生活。
開排檔助長者增收入
Irene曾在社區藝術團體「活化廳」參與項目,接觸到那裏的街坊,又派飯予無家者、少數族裔人士和基層街坊。慢慢對該區有了情感上的連繫,年前更與廣東道一排檔檔主合辦「雄記好」,每天下午時間都會回排檔開檔。「雄記好」主要是寄賣一些長者做的產品,包括車衣婆婆造的布袋仔和環保袋,還幫傳統花牌師傅王乃忠接定單,「他們都已經退休,不會有人再僱用,我希望幫助老人家有多點收入。」為了多賣貨品,定價並無計租金成本,反而四出回收別人不要的二手物件,在排檔以每件五元擺賣,收入當作行政費。位於天后的咖啡店Les Artistes不時會捐出物品予Irene,包括二手餐具和天后街坊捐出來的日用品,老闆娘Mona說:「我曾經到排檔看,知道她會出售這些物品,但我覺得這不但可以幫助到油麻地的街坊,也是盡用地球資源的好方法。」當天她拿出不少街坊買牙膏送的杯、旅行時多買的手信、家中用不着的雜物掛袋,全部都新的一樣。油麻地屬舊區,不少基層市民居住在劏房,因而五元的定價相當吸引,也成為街坊的聚腳點,Irene說:「老人家不會買完菜就立刻走,他們還想聊天,每天都會在附近流連很久,因為除了買菜、煮飯和聊天,他們的生活就沒有其他事做。」因此她和排檔檔主合作,希望可以保留排檔,讓居民有聚在一起的公共空間。
有冇錢是其次
到了至傍晚時分,她便會上門幫附近的基層學童補習,「他們家庭的收入不高,難以應付昂貴的補習費,有媽媽帶着女兒來,請我幫忙當補習老師。」她又說,做全職義工的好處是可以因應身邊人的需要和急切性調節工作,最近她開始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舉辦畫畫小組,「我十多歲時有機會在特殊學習的機構做義工,開始接觸這群學生,加上之後的義務工作,發覺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很有藝術天份,但主流學校和大型社福機構大班教學的模式未能支援他們,因而我希望以一導師一輔導的小組教學。」有份參與的自由工作者卓翹是Irene的好朋友,他坦言:「我沒有想過做義工都可以是全職的,不過見她在工作時跟小朋友的互動就知道她很享受現在的生活。」他更視Irene為自己未來參與義務工作的學習對象。
25蚊過一日
在上環居住的Irene經常因應工作需要在港九新界周圍走,最大的支出是交通費,雖然她服務的部份機構會提供少量津貼和車馬費,很多工作夥伴和街坊亦會主動請她吃飯,「我現在都有少許積蓄作補貼,但不是長遠方法,始終要考慮金錢的問題。如果要持續做義工的話,先要找方法可以支撐我的膳食和交通費,可以做你想做的事。」她又說一定要過節儉的生活,穿二手衫的她一日三餐加車費通常不過100元,更試過最慳一日只用了25蚊,不過她說:「全職義工要自願幫助他人,出心又出力,生活中會碰到不同的人和事,希望幫到街坊,不會將金錢放在考慮因素,反而以急切性及機遇為先。」這年來,她的丈夫和兒子都開始支持她過這樣的生活,「我的兒子也是做社區工作的,我們都明白,如果要一個社區健康地發展,我們要付出去幫助它,不可以太計較。」寄賣排檔facebook:Hung Kee Good雄記好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記者:列淑華攝影:徐振國、劉永發、鄧鴻欣
INFO BOX
Facebook:Hung Kee Good雄記好
她在檔內擺賣的環保袋、手工花牌和多用途袋仔均是一班老友記的出品,賣得的收入全數交還,讓他們可增加收入。
黃乃忠是傳統的花牌師傅,Irene會向客人介紹花牌工藝,更幫忙落單訂製。
為了幫補排檔的行政費,Irene會到不同地方回收別人不要的二手物品,拍攝當天她便到位於天后的咖啡店取店主Mona(左)和天后街坊捐出的物品。
Irene年少時已開始接觸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她認為現時的教育制度對這群人的支援不足,因此希望以針對性的畫畫小組教學,讓他們可以發揮藝術天分。
這次畫畫小組的導師楚翹是Irene的好朋友,他坦言沒有想過義工都可以有全職,更視她為未來做義工的學習對象。
Irene熱衷參與社區藝術的工作,更獲邀成為藝術組織「Very Hong Kong」的顧問,在街頭舉辦藝術活動中給予意見。
油麻地是她最有感情的地區之一,她眼見基層街坊收入不多,不時參與和舉辦派飯活動,又到油尖旺食物銀行做義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6/1984579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