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地方AMC“增開班次” 僅剩33席遭民資瘋搶

地方AMC(資產管理公司)翹首以盼的松綁政策終於落地。

日前,銀監會下發《關於適當調整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下稱《調整函》),不僅放寬了地方AMC每省一家的名額限制,更為重要的是,戴在地方AMC頭上的“不良資產不得對外轉讓”的緊箍終於摘除,這意味著地方AMC終於具備了一家AMC本應擁有的最基本職能。

“事實上,對外轉讓是不良資產投資中最為重要的手段,在此前,同為AMC,只允許四大對外轉讓,卻對地方AMC禁止;對外轉讓放開之後,對地方AMC來說是重大利好。”一位地方AMC內部人士對本報說。

民資積極布局“壞賬銀行”

“今年3、4月份,銀監會召集地方AMC在北京開一個座談會,當時這些提法也在會上提及,原來說是年中的時候相關文件會出來,如今已快到年底。”上述地方AMC內部人士說。

根據《調整函》,允許確有意願的省級人民政府增設一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但同時指出,省級人民政府增設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應當考慮以下因素:一是當地不良貸款余額較高,不良貸款處置壓力較大;二是不良資產增速較快,不良資產轉讓需求較高;三是已設立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正常經營並已積極發揮作用。

這就意味著,每省可以開設兩家地方AMC,而在此前,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銀監會已經批複了26家地方省級持牌AMC,具體地區涉及第一批的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安徽;第二批的重慶、北京、遼寧、福建、天津;第三批的廣西、山東、湖北、吉林、寧夏;第四批的河南、內蒙古、四川、湖南、陜西;以及後續的江西、山西、河北、西藏、青海、甘肅等。

迄今為止,僅剩新疆、雲南、貴州、海南、黑龍江等地仍未成立地方AMC。

在《調整函》之前,地市級城市已經在積極申請省內的第二張AMC牌照,去年下半年以來,包括山東青島、福建廈門和江蘇蘇州等三個地市級AMC相繼獲批成立。在此前,這三個省份已經分別成立了省級的資產管理公司。

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刨除香港、澳門、臺灣後,如果按照每個行政區2家地方AMC名額來計算,一共62個名額,放開限制後,如今還剩33個地方AMC名額。

本報同時從業內了解到,上述《調整函》下發之後,包括廣東、上海、天津等地的第二家AMC牌照有望落地。

在地方AMC的資本構成中,民營資本一直活躍其中,典型的諸如由海德股份的下屬子公司海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西藏自治區首家AMC。

事實上,最早由民資控股的地方AMC為安徽國厚,其控股股東為合肥博雅商貿有限公司,持股49%,其他股東包括深圳市朗潤集團有限公司占股21%、蕪湖厚實商貿有限公司占股10%。

吉林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控股股東為宏運集團,占股80%,宏運集團是遼寧省一家實力較為雄厚的民營企業。寧夏順億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睿銀金控集團聯合寧夏當地的實力企業共同投資設立,睿銀金控總部位於上海,定位為全國性民營金控集團。另外,江西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由江西省金控集團聯合4家民企組建而成。

“據我了解,剩余的地方AMC牌照都是民間資本在搶奪,在參與不良資產投資領域,民間資本的積極性很高。”廣東某民間不良資產處置機構負責人對本報透露。

與“四大”之間的距離

但隨著地方AMC數量的增加,競爭也必然加劇,此前地方AMC內呼聲較高的跨省經營在此次《調整函》中並未涉及。根據此前的《關於地方資產管理公司開展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認可條件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地方AMC定位為參與本省範圍內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收購和處置業務。

非跨區經營將地方AMC限定在本省範圍之內,這也是地方AMC與四大之間仍然存在的差距之一,但由於收購而來的不良資產標的物所在區域存在不確定性,這就使得地方AMC們的業務實際上已經出省。

“我們從本地銀行手中收購的不良資產包里面也有大量分散在各個省份的標的物,所以在處置的過程中,我們通常和當地的律師等其他民間不良資產處置機構合作。”上述地方AMC內部人士認為,行政牌照的區域割斷只是暫時的,隨著資產管理公司的逐漸成熟,市場化主體的逐漸豐富,打破地域限制是必然的趨勢。

正是考慮到不良資產標的物所在區域難以局限,所以在此次《調整函》中,不僅放開對外轉讓的限制後,同時也特別指出,對外轉讓的受讓主體不受地域限制。

“地方AMC對外轉讓的限制放開後意味著地方AMC參與不良資產處置的渠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原來以自己處置為主,其處置的手段、方式相對單一,如今已基本上享有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最基本的處置功能,增強地方AMC的處置能力,特別是受讓主體不一定是當地企業這一條,等於打通了流通領域的限制。”廣東衍恒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偉忠對本報記者說。

“從之前的監管文件來看,銀監會也是反對不良資產簡單粗暴的倒買倒賣,希望地方AMC在不良處置方式上更多的是推動債務重組,在實際操作中,如果債務重組實在進行不下去,經過公告等其他手段後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再進行賣斷,監管部門實際上也是允許的。”上述地方AMC內部人士說。

除了跨區經營外,此前地方AMC呼聲較高的還包括給予其金融機構的定位,據了解,目前地方AMC與四大不同的是,其並非金融機構,所以在融資渠道和融資成本方面受到限制。

而不良資產投資又屬於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一方面,批量收購銀行不良資產包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通常在億元級別之上,另一方面,整個清收處置過程複雜冗長,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回款周期短則1年,一般在2年左右,長則3-5年甚至更長。地方AMC的資金主要來源於股東註資和債務資金,包括銀行借款、發行債券等。

方偉忠認為,如今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已經從過去的不良資產處置逐步發展成為綜合性的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只是其業務板塊的一部分,地方AMC松綁之後剛好強化了這一方面,不排除未來四大與地方AMC聯手處置的可能。

“民間處置機構正好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機會深度參與其中,例如,某個區域內的不良可由地方AMC收購,當地政府指導,民間不良資產投資機構參與處置,形成這種鏈條式的處置模式,降低地方性金融風險。”他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96

李嘉誠內地物業:僅剩“21 個足球場”大小

編者按

近些年,李嘉誠旗下企業一方面不斷拋售中國內地物業,一方面持續加大在英聯邦國家的投資力度和廣度。目前,一個鮮明的對比結果是,其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產業,不是溢價便是增值;而受到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影響,其在英投資策略雖不像外界傳言那樣失敗,其產業所遭遇的負面影響卻顯而易見。從未有過投資失手的李嘉誠,下一步將如何布局?第一財經聯動內地、香港和英國記者,制作了“李嘉誠產業觀察”專題,以饗讀者。

“決定一件事時,事先都會小心謹慎研究清楚,當決定後,就勇往直前去做。”李嘉誠這句廣為人知的名言,在過去數十年里,已經通過他在內地的投資和套現得到良好驗證。

2016 年10 月26 日,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下稱“長地”,01113.HK)宣布以200 億元人民幣拋售上海世紀匯廣場。這是李嘉誠至今在內地單筆出售金額最大的一個商業項目。最近幾年,他一改常態,不斷拋售內地物業,這引發了各種猜測和關註。

2015 年,李嘉誠曾表示,“繼續看好中國經濟”。但他此番舉措,愈加加重了人們對他的猜疑。隨著這個占地面積5 萬平方米項目的出售,如今,李嘉誠在內地持有的投資性物業面積只剩下了15 萬平方米,僅相當於21 個足球場大小。

年已耄耋的李嘉誠或者說他背後商業帝國的頭腦,意欲何為?

“內地的地價已經被搶得很高”

李嘉誠發力於內地投資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

上世紀90 年代前後,當不少外資撤出中國之時,李嘉誠選擇逆流而上。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副院長劉福垣在接受第一財經1℃記者采訪時表示,李嘉誠是個會看經濟形勢的政治家,“1989 年以後,在別人都跑的時候,他來了。”

1992 年,鄧小平登上了南下的火車,他通過南方談話釋放了一個重大信號:要保證改革開放繼續下去。對於外商來說,中國內地將迎來一次空前的機會。從這時開始,李嘉誠以勇猛態勢進軍內地市場。

1993 年,和記黃埔有限公司(下稱“和記黃埔”)獲準入股鹽田港,持有70%的股份,和鹽田港一起共同投入60 億元建設集裝箱碼頭。這是當年內地最大的外資引進項目。同期,李嘉誠簽下了北京一大型城建工程項目,就是後來著名的東方廣場。東方廣場由此成為李嘉誠在內地投資地產物業的標誌。據2013 年專訪李嘉誠的《南方周末》報道,這一年,李嘉誠內地項目已經占到了集團資產的四分之一。

在過去數十年間,地產業務成為李嘉誠在內地獲取財富積累的主要來源。至2015 年,李嘉誠旗下“長和系”的總市值高達1.222 萬億港元,成為香港第一大家族性財團。而在上世紀70 年代上市之初,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江實業”)市值僅1.57 億港元。

“長和系”是李嘉誠旗下上市公司所構建的企業集團的總稱,集團核心為兩大上市旗艦——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長江系”分別包括長江實業(00001.HK)、長江基建集團(01038.HK)與長江生命科技(00775.HK);“和記系”則包括和記黃埔(00013.HK)、和記電訊(00215.HK)、和記港陸(00715.HK)和電能實業(00006.HK)。此外,長和系參股的港股公司還有TOM 集團(02383.HK)。

2015 年1 月,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合並後分拆為長地與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當年6 月3 日,長地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全數接手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的全部地產業務,總物業估值達到4201 億港元,由此成為香港地產商中的航母。

在長地估值達到4201 億港元的總物業中,香港物業組合估值約2690 億港元,占比高達64%;內地達1380 億港元,占比32.9%;海外約130 億港元,占比3.1%。

長地2015 年年報顯示,該公司2015 年的營業額為587.93億港元,同比增長82%。物業銷售利潤為155.22億港元,香港、內地及新加坡分別貢獻47.69億港元、100.93億港元和6.88億港元。

長地的銷售額還在增長。2015 年,該公司內地物業銷售額為2014年的5.13倍。2015年內地物業銷售294.05 億港元,而2014 年的數據顯示為57.31 億港元。同樣,長地2016 年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收入為275.6 億港元,與2015 年同期的190億港元收入相比,業績大幅上漲了45%。中報說,這是“內地房地產市場在去庫存政策支持下,銷售量及房價均有理想表現,帶動集團在內地銷售及收入”。

與此同時,根據長地2015 年年報,目前,長地擁有約1360 萬平方米的可開發土地儲備(不包括農地及已完成物業,但包括發展商於合作發展項目的權益),其中約70 萬平方米、1250 萬平方米及40 萬平方米分別位於香港、內地及海外。

長地上述儲備土地有91%在內地,且大部分在2005 年以前獲得。但自2013 年以後,“長和系”在內地再沒拿過地了。“如果價格合理,公司也想買,”李嘉誠在2014 年的公司業績記者會上說,“但是內地的地價已經被搶得很高。”

他還會回來嗎?

長地持有的內地投資物業已經不多了。長地2015 年年報顯示,該公司目前持有約150 萬平方米的投資物業。其中,在香港持有約130 萬平方米,而在內地僅剩20 萬平方米。

這130 萬平方米的投資物業是長地旗下四大業務板塊之一,其他三大板塊分別為發展物業、酒店及服務套房、於上市房地產投資信托的權益。其中,投資物業占比29% ,總估值高達1233.31 億港元,主要包括寫字樓、零售、工業物業及停車位,以估值金額計算,96%的投資物業位於香港。

隨著5 萬平方米左右的上海世紀匯廣場的出售,長地目前在內地僅有15 萬平方米投資物業,相當於21 個足球場大小。

李嘉誠非常欣賞《左傳》中的這句警句:“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不管李嘉誠近年來陸續拋售內地地產物業基於何種考慮,他從拋售的這些物業中卻獲利頗豐。

比如,此次出售的世紀匯廣場項目交易價格為200 億元人民幣,根據長地董事會預計,此次交易,集團將獲得未經審核得益約62.2 億港元(約人民幣54.3 億元)。

世紀匯廣場項目是長和系在2004 年拍下的。項目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濰坊路179 號,地處上海目前唯一四條地鐵線交匯的商業據點。

從2013 年8 月開始,李嘉誠就陸續拋售內地投資性物業套現,到了2014 年其更是加快了減持進程。2013 年8 月,李嘉誠以26 億元出售從1997年入手的廣州西城都薈廣場項目,該項目位於荔灣區黃沙大道8 號,總建築面積約8.8 萬平方米,位於地鐵1 號線及6 號線黃沙站上。

盡管西城都薈住宅部分直到2008 年樓市處於冰封時才開始出售,但出售價位卻高達1.5 萬元/平方米。到2011 年,最後一批住宅的售價已高達2.5 萬元/平方米,粗略測算,住宅部分為整個項目創收至少達20 億元。

2013 年10 月,李嘉誠家族以71.6 億元出售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東方匯經中心建築面積超過11 萬平方米。

東方匯經的售價是當初拿地時價格的8 倍還多。根據當時和記黃埔的公告,出售東方匯經中心50%股權將凈賺18.4 億港元。

2014年4月,李嘉誠次子李澤楷旗下的盈科大衍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盈科地產”,00432.HK)宣布,以72.01 億元出售北京盈科中心。根據盈科地產當時估計,出售該項目稅前盈利26.46億元。

對於李嘉誠的上述動作,有人說,這是他看空中國房地產的表現,也有人說,這僅僅是他做出的短暫性選擇。劉福垣的觀點屬於後者。“他(李嘉誠)還會回來的。他現在是看哪里好就往哪里走,但這僅是短暫性的。”

“應該說,(這)是一個生意人非常理性的做法,即哪里盈利水平高,資金就會流向哪里。”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與劉福垣持有同樣的觀點。他向1℃記者表示,“從這個角度看,可以理解為李嘉誠在全球資產配置方面有其獨到的和前瞻的眼光。”

嚴躍進分析說,以李嘉誠投資的思路,他若認定部分物業價格高估,即會采取拋售的做法來回籠資金,進而增加對其他投資機會的把握。

李嘉誠賣掉的上述4 個物業給他帶來了369.7 億元的現金流。

縱觀李嘉誠幾十年的商海歷史,人們很容易發現,他時刻都在保證手中有充足的現金流。有人曾提問李嘉誠“成功的關鍵是什麽?”他的回答只有兩個字:“保守”。

如果,以“保守”來看待李嘉誠家族在中國內地一些商業舉措的話,無論是項目正常銷售還是拋售,都獲利頗豐。那麽他在英國的投資呢?能用“保守”、穩健來形容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14

李嘉誠內地物業:僅剩“21個足球場”大小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1-23/1055314.html

20160317_65417.thumb_head

“決定一件事時,事先都會小心謹慎研究清楚,當決定後,就勇往直前去做。”李嘉誠這句廣為人知的名言,在過去數十年里,已經通過他在內地的投資和套現得到良好驗證。

2016年10月26日,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下稱“長地”,01113.HK)宣布以200億元人民幣拋售上海世紀匯廣場。這是李嘉誠至今在內地單筆出售金額最大的一個商業項目。最近幾年,他一改常態,不斷拋售內地物業,這引發了各種猜測和關註。

2015年,李嘉誠曾表示,“繼續看好中國經濟”。但他此番舉措,愈加加重了人們對他的猜疑。隨著這個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項目的出售,如今,李嘉誠在內地持有的投資性物業面積只剩下了15萬平方米,僅相當於21個足球場大小。

年已耄耋的李嘉誠或者說他背後商業帝國的頭腦,意欲何為?

“內地的地價已經被搶得很高”

李嘉誠發力於內地投資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

上世紀90年代前後,當不少外資撤出中國之時,李嘉誠選擇逆流而上。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副院長劉福垣在接受第一財經1℃記者采訪時表示,李嘉誠是個會看經濟形勢的政治家,“1989年以後,在別人都跑的時候,他來了。”

1992年,鄧小平登上了南下的火車,他通過南方談話釋放了一個重大信號:要保證改革開放繼續下去。對於外商來說,中國內地將迎來一次空前的機會。從這時開始,李嘉誠以勇猛態勢進軍內地市場。

1993年,和記黃埔有限公司(下稱“和記黃埔”)獲準入股鹽田港,持有70%的股份,和鹽田港一起共同投入60億元建設集裝箱碼頭。這是當年內地最大的外資引進項目。同期,李嘉誠簽下了北京一大型城建工程項目,就是後來著名的東方廣場。東方廣場由此成為李嘉誠在內地投資地產物業的標誌。據2013年專訪李嘉誠的《南方周末》報道,這一年,李嘉誠內地項目已經占到了集團資產的四分之一。

在過去數十年間,地產業務成為李嘉誠在內地獲取財富積累的主要來源。至2015年,李嘉誠旗下“長和系”的總市值高達1.222萬億港元,成為香港第一大家族性財團。而在上世紀70年代上市之初,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江實業”)市值僅1.57億港元。

“長和系”是李嘉誠旗下上市公司所構建的企業集團的總稱,集團核心為兩大上市旗艦——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長江系”分別包括長江實業(00001.HK)、長江基建集團(01038.HK)與長江生命科技(00775.HK);“和記系”則包括和記黃埔(00013.HK)、和記電訊(00215.HK)、和記港陸(00715.HK)和電能實業(00006.HK)。此外,長和系參股的港股公司還有TOM集團(02383.HK)。

2015年1月,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合並後分拆為長地與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當年6月3日,長地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全數接手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的全部地產業務,總物業估值達到4201億港元,由此成為香港地產商中的航母。

在長地估值達到4201億港元的總物業中,香港物業組合估值約2690億港元,占比高達64%;內地達1380億港元,占比32.9%;海外約130億港元,占比3.1%。

長地2015年年報顯示,該公司2015年的營業額為587.93億港元,同比增長82%。物業銷售利潤為155.22億港元,香港、內地及新加坡分別貢獻47.69億港元、100.93億港元和6.88億港元。

長地的銷售額還在增長。2015年,該公司內地物業銷售額為2014年的5.13倍。2015年內地物業銷售294.05億港元,而2014年的數據顯示為57.31億港元。同樣,長地2016年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收入為275.6億港元,與2015年同期的190億港元收入相比,業績大幅上漲了45%。中報說,這是“內地房地產市場在去庫存政策支持下,銷售量及房價均有理想表現,帶動集團在內地銷售及收入”。

與此同時,根據長地2015年年報,目前,長地擁有約1360萬平方米的可開發土地儲備(不包括農地及已完成物業,但包括發展商於合作發展項目的權益),其中約70萬平方米、1250萬平方米及40萬平方米分別位於香港、內地及海外。

長地上述儲備土地有91%在內地,且大部分在2005年以前獲得。但自2013年以後,“長和系”在內地再沒拿過地了。“如果價格合理,公司也想買,”李嘉誠在2014年的公司業績記者會上說,“但是內地的地價已經被搶得很高。”

他還會回來嗎?

長地持有的內地投資物業已經不多了。長地2015年年報顯示,該公司目前持有約150萬平方米的投資物業。其中,在香港持有約130萬平方米,而在內地僅剩20萬平方米。

這130萬平方米的投資物業是長地旗下四大業務板塊之一,其他三大板塊分別為發展物業、酒店及服務套房、於上市房地產投資信托的權益。其中,投資物業占比29%,總估值高達1233.31億港元,主要包括寫字樓、零售、工業物業及停車位,以估值金額計算,96%的投資物業位於香港。

隨著5萬平方米左右的上海世紀匯廣場的出售,長地目前在內地僅有15萬平方米投資物業,相當於21個足球場大小。

李嘉誠非常欣賞《左傳》中的這句警句:“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不管李嘉誠近年來陸續拋售內地地產物業基於何種考慮,他從拋售的這些物業中卻獲利頗豐。

比如,此次出售的世紀匯廣場項目交易價格為200億元人民幣,根據長地董事會預計,此次交易,集團將獲得未經審核得益約62.2億港元(約人民幣54.3億元)。

世紀匯廣場項目是長和系在2004年拍下的。項目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濰坊路179號,地處上海目前唯一四條地鐵線交匯的商業據點。

從2013年8月開始,李嘉誠就陸續拋售內地投資性物業套現,到了2014年其更是加快了減持進程。2013年8月,李嘉誠以26億元出售從1997年入手的廣州西城都薈廣場項目,該項目位於荔灣區黃沙大道8號,總建築面積約8.8萬平方米,位於地鐵1號線及6號線黃沙站上。

盡管西城都薈住宅部分直到2008年樓市處於冰封時才開始出售,但出售價位卻高達1.5萬元/平方米。到2011年,最後一批住宅的售價已高達2.5萬元/平方米,粗略測算,住宅部分為整個項目創收至少達20億元。

2013年10月,李嘉誠家族以71.6億元出售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東方匯經中心建築面積超過11萬平方米。

東方匯經的售價是當初拿地時價格的8倍還多。根據當時和記黃埔的公告,出售東方匯經中心50%股權將凈賺18.4億港元。

2014年4月,李嘉誠次子李澤楷旗下的盈科大衍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盈科地產”,00432.HK)宣布,以72.01億元出售北京盈科中心。根據盈科地產當時估計,出售該項目稅前盈利26.46億元。

對於李嘉誠的上述動作,有人說,這是他看空中國房地產的表現,也有人說,這僅僅是他做出的短暫性選擇。劉福垣的觀點屬於後者。“他(李嘉誠)還會回來的。他現在是看哪里好就往哪里走,但這僅是短暫性的。”

“應該說,(這)是一個生意人非常理性的做法,即哪里盈利水平高,資金就會流向哪里。”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與劉福垣持有同樣的觀點。他向1℃記者表示,“從這個角度看,可以理解為李嘉誠在全球資產配置方面有其獨到的和前瞻的眼光。”

嚴躍進分析說,以李嘉誠投資的思路,他若認定部分物業價格高估,即會采取拋售的做法來回籠資金,進而增加對其他投資機會的把握。

李嘉誠賣掉的上述4個物業給他帶來了369.7億元的現金流。

縱觀李嘉誠幾十年的商海歷史,人們很容易發現,他時刻都在保證手中有充足的現金流。有人曾提問李嘉誠“成功的關鍵是什麽?”他的回答只有兩個字:“保守”。

如果,以“保守”來看待李嘉誠家族在中國內地一些商業舉措的話,無論是項目正常銷售還是拋售,都獲利頗豐。那麽他在英國的投資呢?能用“保守”、穩健來形容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014

支持率僅剩4% 法國總統奧朗德不再謀求連任

當地時間12月1日晚間,法國總統奧朗德宣布不再競選下屆總統,他不僅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史上民調最低的總統,也成了史上第一位不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

“權力和行使權力並沒有使我失去清醒。我意識到我的候選人資格將為大多數(社會黨)造成的風險。”62歲的奧朗德在電視講話中表示,“因此,我決定不再謀求連任總統。”

奧朗德的講話暗示了他在左翼內部一直受到的壓力,近兩個月來,左翼在媒體間一直傳出的都是警告奧朗德不要自找其辱的聲音,而在1日法國社會黨初選報名當日,就有包括其不少舊部在內的7人報名競選,暗示奧朗德施政的無能。奧朗德宣布棄選,預計將為法國總理瓦爾斯參加社會黨一月的初選鋪平道路,而考慮到目前左翼陣營的低迷,瓦爾斯參選的目的,恐怕不僅僅是謀求2017年總統大選如此簡單。

黨內山頭林立

奧朗德此前曾放出豪言,如果解決不好失業問題,他絕不會參加2017年的總統大選。目前,法國失業率仍然常年在9%~10%左右徘徊,不僅如此,從奧朗德2012年擔任總統算起,失業人數反而比之前高出了56.77萬。據法國媒體爆料,奧朗德私下抱怨:“我就一點運氣也沒有!”

民調顯示,奧朗德目前的支持率跌到了4%左右,為法國二戰以來的最低點,26%的受訪民眾表示對奧朗德沒什麽感覺,70%的受訪民眾則稱對奧朗德嚴重不滿。

低迷的民調意味著如果奧朗德參選,會在第一輪投票中就被淘汰,這一低支持率令他在左翼黨內備受攻擊,而除就業長期不振,屢遭恐怖襲擊之外,奧朗德民調支持率走低的原因還包括,今年6月社會黨政府使用憲法第49條特別條款,強行通過勞動法改革,得罪了工會,引發了社會黨的分裂。

此前,奧朗德在黨內面臨著兩位強勁對手:前經濟部長阿諾·蒙特布爾和人氣極高的年輕經濟部長馬克隆。

蒙特布爾宣布參加總統大選時稱,在奧朗德手下做經濟部長純粹是“浪費日子”。蒙特布爾代表了社會黨內左派的看法,認為奧朗德的政策過於偏向資方而忽視了勞方利益。蒙特布爾表示,他的競選綱領包括結束緊縮計劃並加大投資,結束減稅,同時還要同全球化作鬥爭。

馬克隆則在9月辭職並專註於經營他自己的政黨“向前進”(En Marche)並稍後宣布以獨立黨派身份參選。今年4月6日,馬克隆創立了自己的政黨,並挨家挨戶敲門宣傳自己的活動。

同時,有跡象表明,表示自己對奧朗德忠誠的瓦爾斯,也在給奧朗德施壓令其放棄競選。在奧朗德做出放棄連任的聲明後,瓦爾斯表示,這才是一個“國家領導人的決定。”

瓦爾斯勝算有限

考慮到左翼陣營內四分五裂,即便瓦爾斯參選,其勝算也非常有限,目前按照民調顯示,瓦爾斯,蒙特布爾或任何左翼的一方都沒有進入第二輪的資格。

不過,如果為了能在2017年之後為未來的政治之路布局,瓦爾斯則不能在此次大選中坐視不管。

需指出的是,奧朗德的退選令法國政壇再生變數:瓦爾斯固然在左翼選民中比奧朗德受歡迎,但左翼一直視其為偏右。與此同時,伴隨中右翼選出前總理菲永作為總統候選人,法國極右翼組織“國民陣線”領導人勒龐已計劃侵蝕左翼選票。

在競選中,菲永提出,要減少1000億歐元財政開支,削減50萬公務員崗位,以及廢除每周35小時工作制等。而國民議會前議長、菲永的支持者阿誇耶(Bernard Accoyer)高興地表示,從數據看,菲永“從國民陣線奪走了10%的選民”。

為此,“國民陣線”則打算“左傾”,進一步在被現任社會黨惹怒的左派選民中擴大基本面。

法國巴黎政治大學教授考特(Bruno Cautres)指出,在菲永勝選後,勒龐將更傾向於吸引那些覺得自己被全球化忽略的選民,那些強烈需要國家保護的選民。

在法國的政治現實中,以往極右翼在全法勝選並不是一個主流選項,但隨著英國脫歐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吹出的全球民粹之風,不禁令人對令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及其領導人勒龐的未來不敢妄下斷言了。

法國駐華大使顧山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的采訪時非常堅定地表示:“目前我不認為他們極右翼有可能選上。”不過,顧山指出,盡管如此,左右兩派的候選人仍要在選舉中針對目前所出現的全球化應對問題加以解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984

中國手機品牌已占據印度市場半壁江山 三星僅剩21%

1月6日消息,據路透報道,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日前發布報告稱,2016年11月,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的市場份額超過了50%,一年前僅為19%。而一年前三星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約為30%,如今卻降至21%。當前,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規模高達100億美元。

在孟買擁有兩家手機零售店的瑪尼什·卡特里(Manish Khatri)稱:“中國品牌智能手機的質量與三星不相上下,但價格更低。在我們所售出的每10部手機中,大約有6~7部為中國品牌。”

在120美元至440美元的中端智能手機市場,中國廠商的市場份額高達68%,同比翻了一番。而期間內,三星市場份額卻下滑了14%。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師Neil Shah稱,中國智能手機廠商能夠獲得低成本的零部件,為低成本手機配備金屬外殼,這使得Oppo、一加和聯想等中國品牌手機的質量要高於三星的產品,後者在廉價機型中使用塑料外殼。

Neil Shah說:“三星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大公司,不可能能像中國競爭對手那樣去比拼價格,這些競爭對手們更註重低成本市場,如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

33歲的印度農民戴尼斯沃·薩德(Dyaneshwar Sarde)之前曾使用過三星手機,如今他想換一部4G手機。他說:“三星的手機還是比較貴,我最終還是買了朋友推薦的聯想手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999

輝山乳業兩名執行董事辭職 董事會僅剩實控人及失聯高管

4月18日消息,輝山乳業發布晚間公告稱,蘇永海及郭學研已辭任公司執行董事,目前董事會僅余實控人楊凱及已失聯高管葛坤。於本公告日期,仍未能聯絡到葛坤,由於董事會不符合公司章程所規定的最低董事人數要求,故目前董事未能在一般情況下代表本公司行事。

公告稱,郭學研先生已辭任本公司執行董事, 該辭任後,郭 先生亦不再為本公司食品質量與安全咨詢委員會成員。盡管從董事會辭任 ,郭學研亦仍 於本集團任職副總裁,主要負責本集團的乳品原料業。蘇永海先生正從近期預約進行的心臟手術恢複,因健康理由辭任本公司執行董事。該辭任後亦已不再為本公司之首席財務官、薪酬委員會 、提名委員會及食品質量與安全咨詢委員會的成員。

公告還稱,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余下董事為楊凱先生及葛坤女士( 仍未能聯絡 ),且董事會董事人數已減少至低於本公司章程細則所規定最少三名董事的要求。因此,除委任額外董事加入本公司及召開股東大會外,董事會不再能代表本公司行事,直至符合最低董事人數要求為 止。楊凱先生正在采取切實可行的行動,以物色適當人選以填補董事會空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870

距選舉日僅剩2天 巴黎槍擊案將如何影響法國大選

在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進入倒計時,法國處於恐襲高度戒備狀態之際,巴黎市中心香榭麗舍大道(Champs Elysees)居然發生了槍擊事件。法國總統奧朗德已將該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

有分析認為,在這個敏感的時刻發生恐襲事件,可能激起法國選民的“求安全”心理,進一步加大反恐問題在選民投票考量中的比重。

39歲的法國人

這起20日晚間8:50左右發生在香榭麗舍大道104號附近的槍擊事件,造成一名警察遇難,兩名警察受重傷,槍手亦被擊斃。法國警方根據槍手留在車上文件已確認其身份,但警方尚未公布其姓名。

據法國當地媒體報道,39歲的槍手生活在巴黎郊區,曾被視為潛在的激進分子。今年2月23日他曾因流露出殺死警察的意圖而被捕,但司法部門後因缺乏證據將其釋放。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對該案負責,表示制造該案的人是該組織一名來自比利時的成員。

法國總統奧朗德將主持安全內閣會議,他說他相信此次襲擊是“和恐怖主義相關的”,並表示安全部隊已經得到了國家的全力支持,並向犧牲的警察致以哀悼。

法國本周日(23日)將會舉行第一輪總統大選,此次選舉是該國歷史上競爭最激烈的大選之一。在槍擊案發生時,此次大選的11位候選人正在參加最後一次的聯合電視拉票,陳述各自的政策。

槍擊案發生後,極右翼國民陣線領導人勒龐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稱:“我支持並和我們的警察站在一起,他們再次成為了(襲擊)目標”。

中間派獨立候選人馬克龍第一個在電視上對槍擊事件作出反應,他稱,保衛人民安全是作為總統的首要職責,同時表示堅定地和警察站在一起。

中右翼陣線候選人菲永則在電視上表示,新總統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恢複國家安全,消滅“伊斯蘭國”,法國應該和包括俄羅斯及伊朗等在內的願意同恐怖主義作鬥爭的國家一起反恐。同時,對前往“伊斯蘭國”參戰的法國青年,將不允許返國;針對所有對法國有威脅的激進分子,在證明其與“伊斯蘭國”有聯系後,立即進行審判。法國人不能再生活在恐怖中。

目前,勒龐、馬克龍和菲永都宣布將取消當地時間21日的競選活動,放棄最後一次遊說選民的機會。

有利於勒龐?

在最近幾次“伊斯蘭國”宣稱負責的襲擊事件發生後,打擊極端組織便成為此次大選的主要議題之一。據法新社的數據,自2015年以來法國有238人喪身於極端分子的襲擊。

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稱,顯然,從客觀上講在競選活動中一直強調安全和移民等問題的極右翼候選人勒龐最可能得益於最後關頭的這場襲擊。但焦慮的選民也可能轉向,反而想要體驗一下保守派政客菲永會如何保守處理這類問題。

截至目前,勒龐、馬克龍和菲永等幾位候選人的支持率咬得很緊,仍有大量選民舉棋不定。據Elabe最新民調顯示,馬克龍以24%的支持率領先,勒龐的支持率為21.5%,菲永的支持率為20%,極左翼陣營候選人梅朗雄的支持率則為19.5%。不過,此前有民調預計,首輪大選最可能的結果是馬克龍在第二輪選舉中對陣勒龐,並在第二輪選舉中擊敗後者。

有分析認為,目前很難說這場襲擊會給選舉結果帶來多大的影響,但可以確定的是馬克龍和梅朗雄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均不是重量級選手。

襲擊事件發生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人們必須強大和警惕。在歐洲,唐寧街的發言人稱:“英國強烈譴責令人震驚的巴黎恐怖襲擊。首相(特雷莎•梅)今晚已經向奧朗德總統表達了慰問。”德國總理默克爾則表示堅強和堅定地和法國站在一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335

高送轉盛宴急速降溫 “10送30”僅剩一家站崗

整治高送轉亂象的監管還在不斷收緊,上市公司加緊修改和調整相關方案。以備受關註的“10送30”高送轉方案為例,在被監管層痛批後,此前推出類似分紅送轉方案的7家上市公司先後調整方案,目前僅剩大晟文化“站崗”。

但強監管觸發的上述公司應對之策,也引來市場爭議。其中以商業決策是否受到行政幹預的討論最為激烈。然而,結合利潤分配方案整體情況,以及監管問詢的要點來看,“高送轉”並非被劃為禁區,仍有高比例送轉方案在推進實施中。利潤分配是否與業績匹配、是否搭載有股東減持、是否存在內幕交易等,才是監管審核的真正用意。

兩家公司利潤分配方案“回爐”

整治高送轉亂象的監管還在不斷收緊。滬深交易所加大對高送轉的問詢和審核力度,上市公司也加緊修改和調整相關方案。但近日,美盛文化和珈偉股份在更改利潤分配方案時,被部分市場觀點質疑“出爾反爾”、董事會違規推翻股東大會決議,引發極大爭議。

美盛文化在去年12月21日就公布了2016年利潤分配方案,擬每10股派1.5元轉增28股。該方案在今年3月1日和22日先後通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但至4月13日,公司董事會審議了《取消原<關於2016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的議案》,並通過了調整後的新方案,擬改為每10股派2.5元轉增8股。上述議案都作為臨時提案,增加到美盛文化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

不久後,珈偉股份在4月17日公布,公司董事會審議了取消2016年原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通過了新方案。根據公告,珈偉股份2016年分紅轉送從每10股派0.5元轉增28股,調整至每10股派1元轉增8股。

利潤分配方案先後回爐,隨即引來關註和質疑。有市場觀點對此表示,董事會無權取消和否決此前股東大會的合法生效決議,上述公司做法違反了公司法相關規定。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對此表示,根據披露的公告內容,上述公司董事會只是提出取消原股東大會的議案,但這份議案最終能不能被取消,最終依然由股東大會決定。“直接推翻股東大會決議”的這一說法,並不準確。

王智斌表示,上市公司利潤分配遵循的是自治原則,由公司通過自身的審議程序自主決定,理性的管理層和股東會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利潤分配方案。但其也同時強調,若存在通過行政窗口指導幹預商業決策的情況,則並不可取。

從上市公司給出的理由來看,美盛文化稱,取消原有方案是基於對監管部門的監管理念和監管導向的高度重視,為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及上市公司規範運作,切實維護廣大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而珈偉股份方面則表示,董事會決議增加本次現金分紅的額度,是因公司未來業績持續穩定增長、進一步提高投資者回報;為防止市場對高送轉概念的炒作,保障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呵護公司的穩健成長,在保證合理的市場流動性前提下,公司董事會同時決定調低原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比例。

被上市公司紛紛提及的監管理念和導向,指的是近一個月來對高送轉亂象的嚴厲整治。

在3月24日的證監會例行發布會上,證監會發言人介紹,2017年以來市場對高送轉更為理性,但是仍有部分公司以高送轉為炒作題材,證監會將嚴格上市公司高送轉監管,高送轉比例應與業績增長相匹配。在4月8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再提高送轉監管,稱“10送30”在全世界都罕見,必須列入重點監管。

在監管層痛批高送轉亂象後,部分上市公司加緊調整高送轉方案。最為明顯的變化是,截至4月8日時,還有合力泰、合眾思壯、金利科技、凱龍股份、贏時勝、東方通、大晟文化等7家上市公司推出了“10送30”的高送轉方案。而截至4月23日,A股“10送30”陣營中僅剩大晟文化一家公司站崗,目前尚未修改原有方案。

“高送轉”並非被禁入

監管驟然收緊,市場談“高送轉”色變。但值得註意的是,高比例送轉本身並未被劃定為禁區,仍有相關方案仍在推進實施中。結合利潤分配方案整體情況,以及監管問詢的要點來看,利潤分配是否與業績匹配、是否搭載有股東減持、是否存在內幕交易等,才是監管審核的真正用意。

讀者傳媒在4月12日公布利潤分配預案,擬每10股派1元轉增10股。公司當日就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函,要求公司披露董事會審議情況,以及提議股東的持股和增減持計劃。次日,讀者傳媒董事會審議通過該方案,上證所再被問詢。

上證所問詢函要求公司披露,在經營業績下滑時推進高送轉的考慮,以及限售股股東的持股和增減持計劃等。讀者傳媒在4月17日回複時稱,公司期刊發行好於行業平均水平,資本公積金相對充裕;但與同行上市公司比較,公司總股本、流通股數量目前均為最小,但一季度末時股價最高,加之交易門檻較高、股票流動性不強,容易引起股價異常波動。讀者傳媒同時公布,限售股股東在高送轉方案發布前後半年里持股變動和增減持計劃的信息。

值得註意的是,讀者傳媒並未更改此前的利潤分配方案。而與讀者傳媒類似,中國武夷在4月7日發布了高送轉方案,擬每10股派1元轉增10股。公司方面給出的理由是,公司股本不足5億股、規模偏小,不利於公司拓展國際業務;而公司資本公積金與未分配利潤金額較高,在結合經營狀況、盈利水平等情況之下,對利潤分配做出上述建議。

該方案同樣被深交所關註問詢。從深交所的問詢要點來看,重要股東與董監高在方案披露前半年是否交易過公司股票、未來增減持計劃,以及方案籌劃過程、防範內幕交易措施甚至近期投資者調研等都被重點提及。中國武夷披露了相關情況和數據,補充了部分主體的不減持承諾,並未更改此前利潤分配方案。

從當前滬深交易所的問詢和審核來看,主要集中在對借“高送轉”題材從事內幕交易和信披違規的核查上,問詢重點包括相關股東和議案提議人此前的持股和交易情況、未來的增減持計劃。同時,利潤分配與業績的匹配度要求提升。部分公司的問詢函中不僅被追問2016年經營情況與利潤分配的關聯,更被要求披露下一年度業績預測,以及分經常損益等情況。

就二級市場利潤分配的整體情況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共有1629家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度的分紅送轉方案。有137家公司每10股送轉超過10股,擬推進高送轉;其中有18家公司每10股送轉比例超過20股。

附:截至4月23日上市公司2016年分紅送轉比例排行

2016年分紅送轉前20.JP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552

另類投資人才流失嚴重 有券商僅剩“光桿司令”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04/1190055.html

曾受益於行業創新發展而快速崛起的券商另類投資業務,伴隨著近一年多來全行業整改而按下“暫停鍵”,多家證券公司另類投資業務團隊也隨之“解散”,有券商甚至僅剩下部門領導一人。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證券公司整改落實及有關部門明確該業務的投資方向,另類投資將回歸本源,專註一級市場的股權投資業務。

近期,中國證券業協會向各家證券公司下發整改相關答複,進一步明確了另類投資子公司的投資方向:另類投資子公司只能投資證券自營業務以外的金融產品、股權等另類投資業務,在合理劃分業務範圍,有效防範利益沖突的前提下,也可以投資衍生品、大宗商品、新三板掛牌公司股票及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投資品種。

“雖然最新規定允許另類投資投向新三板掛票公司股票、大宗商品等,但需建立一套完整的投資管理制度,設立專門的投資決策機構等,所以公司暫時不會考慮。股權投資是成熟業務,已建立起相對完善的風控體系,是公司未來的主營方向,不光是PRE-IPO,更早期的PE、VC階段的投資,我們也會積極參與。”滬上某大型上市券商另類投資業務負責人表示。

不過,在券商直投子公司分拆為券商另類投資子公司及私募基金子公司後,另類投資業務只能用自有資金投資。根據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另類投資的風險準備金及扣減比例比較高,業界普遍預計券商可用於另類投資的資金並不多。同時,證券公司還需將另類子公司納入統一管理,並將其合規和風險管理納入公司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與市場化的股權投資機構相比,業務開展起來受限頗多,因此各家券商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人事震蕩。

一家中型上市券商另類投資部門負責人表示,鼎盛時期該部門共有30多人,但現在團隊已被打散,陸續並入固收、投行等其他部門。

滬上某大型券商資產管理部資深人士也告訴記者,原本他是在所屬券商從事房地產方面的另類投資,不過這一業務現已被叫停。“我現在公司的資管部門從事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PPP也可以找我。”

“我們之前就是在另類投資子公司做MOM基金,但現在,我們團隊被整體並入資管部門。”某上市券商資管MOM團隊負責人表示。根據新規,證券公司應清晰劃分證券公司、另類子公司及其他子公司之間的業務範圍,避免利益沖突。MOM基金是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雖然不直接管理基金投資,但會從市場上挑選業績優秀的投資管理人對基金資產進行管理,其業務性質更符合資產管理業務的經營範圍。

“公司另類投資部門的人都走光了,只有領導還堅守崗位。”某不願具名的券商內部人士透露,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及另類投資子公司至今尚未完成整改,業務停擺一年多,所以很難留住人才。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王曉宇 圖片來源:攝圖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687

康達爾財報審計再現變數,離退市警示僅剩一個月

康達爾(000048.SZ)4日晚間宣布,將不予提交第二大股東京基提出的《關於聘請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公司2017年度報告審計機構的議案》給2018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同時,康達爾宣布取消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的召開。

康達爾第一大股東華超投資與京基在聘請哪一家審計機構上無法達成共識,以致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2018年一季報難產。

從公開信息來看,由京基提請召開的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定於7月27日召開,以審議聘任審計機構的議案。7月2日前,康達爾無法披露定期報告將成大概率事件,屆時康達爾將面臨退市風險。

京基不願康達爾被退市,否則數年的部署經營將付諸東流。第一財經從京基內部人士處獲悉,今年5月末,京基向證監局遞交了一份解決問題的方案,並表明願意接受監管部門協調。

財報難產或被退市

康達爾與京基之間,綿延著近3年的股權糾紛。從公開信息來看,2015年8月,京基在二級市場以自有資金買入康達爾股份。

但在此之前,2013年,林誌等賬戶買入康達爾,他們被認為與京基關系匪淺。林誌等人持有的股份後悉數轉讓給京基,康達爾對這部分股權有異議,因此在後續的股東投票中不認可京基的有效表決權。

目前,華超投資持有康達爾31.66%的股份,而京基持有31.65%,第一股東和第二股東的持股相差無幾。

事實上,康達爾已無法再維持局面的微妙平衡,也等不及第一大、第二大股東拼出結果的一天。因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17年年報及2018年一季報,康達爾股票已於5月2日開始停牌。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若7月2日前無法披露年報、季報,公司股票將於7月2日複牌,而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若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後,公司兩個月內仍未能披露報告,深交所將可能暫停股票上市;若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兩個月內仍未能披露報告,深交所將可能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康達爾的燃眉之急是,聘請審計機構,展開審計工作,盡快披露定期報告。但問題在於,華超投資、京基在聘請哪一家審計機構上無法達成共識。

康達爾欲聘請的審計機構瑞華此前已與康達爾有數年合作。但瑞華因在執行審計業務過程中未能盡責,被監管部門要求整改。2017年2月28日,康達爾宣布,2016年度審計工作改為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康達爾與中審亞太的合作短暫,當年10月,康達爾已迫不及待宣布,董事會擬聘請瑞華為公司2017年度財務審計機構和內控審計機構。

今年2月,康達爾召開201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但在京基和中小股東的棄權、反對下,此議案沒有得到通過。4月,康達爾召開2018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相關議案依然沒有獲得通過。

來自京基內部的消息是,瑞華曾被要求整改,京基不認同其審計能力。而康達爾董事會認為,瑞華曾為300多家上市公司提供主審服務,可信賴、具高品質的專業能力。

關於瑞華的最終結果是,5月31日,康達爾公告,收到瑞華的函件,函稱經研究,不承接公司2017年度財務審計和內控審計業務。

京基向證監局交方案

在討論下一步的解決方案之間,應須討論康達爾在致力聘請瑞華的過程中是否存在不合規行為的問題。

5月31日,康達爾在那份來自瑞華不承接公司審計業務的公告中,還無意披露了公司與瑞華交往的過程。

公告顯示,康達爾已與瑞華完成前期的審計工作。公告透露,瑞華於2017年11月開始預審;2018年1月3日,康達爾便與瑞華簽訂了年報審計業務約定書及內控審計業務約定書,公司董事會、管理層即與瑞華就審計事宜展開多輪溝通,於1月31日支付了審計費用。而瑞華於4月9日向公司提交報告初稿,並於4月20日提交了最終的審計報告修改稿。

但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修訂)》第6.7條,“公司聘請或者解聘會計師事務所必須由股東大會決定,董事會不得在股東大會決定前委任會計師事務所”。康達爾公司章程也有相關規定。

北京方利律師事務所創始人賈瑞果表示,康達爾的做法有違深交所和公司章程規定,並不合理。

第一財經向一名財務顧問、資深投行人士咨詢,該人士表示:“在得到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前,上市公司與意向審計機構接觸,可進行初步商談、確認費用等,即使簽約定書也無不可,但這份約定書應該是股東大會同意後才能生效。而康達爾不合規的關鍵處是已支付費用,並開展審計工作。”

該人士進一步表明,“上市公司應在上一年度股東大會上便進行聘請下一年度審計機構的工作。”

對於這個指控,康達爾沒有正面回應第一財經,僅表示以公司公告為準。

該人士認為,按目前情況來看,康達爾很難在7月2日前披露定期報告。“但一般情況下,在深交所對康達爾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兩個月內,監管層通常會出面協調。”

來自京基核心人士的消息表示,“5月底,公司已向證監局遞交解決問題的方案及建議,願意接受監管部門協調,盡早解決年審會計師事務所選聘問題”。

京基如今尚未上市,市場普遍認為,京基入股康達爾,一為其土地資源,二為上市平臺。京基自然不願看到康達爾退市的結果。

第一財經了解到,京基的建議主要有兩個方案,一是建議由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或其他獨立第三方推薦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二是建議由華超或康達爾董事會、京基各向股東大會提名一家事務所,由股東大會審議表決。

京基提請的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定於7月27日召開,審議《關於聘任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京基提名的是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

不過在此之前,7月13日,同樣由京基提請召開的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將舉行,目的是審議罷免公司董事長羅愛華的董事職務、總裁季聖智的董事職務的兩份議案。這是京基第三次提請罷免康達爾高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