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1/xOMDAwMDIxNzYxOQ.html
南方稀土整合再掀“圈地运动”,“国家队”中国五矿集团(下称五矿)和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已加速抢占资源阵地。
1月20日,本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五矿和中铝正在南方各个地区洽谈稀土业务合作。而中色集团等央企也在争取成为稀土“国家队”中的一员。
其中,五矿和中铝的稀土战略有诸多相似之处——都以获取资源为目标之一,均有发展稀土下游深加工产业的计划,都侧重获取中重稀土。
这意味着,“国家队”在稀土整合上难免发生激烈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五矿与湖北竹山拟合作开展竹山县稀土等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而中铝也与广西、广东清远洽谈稀土合作业务。这标志着五矿、中铝等稀土“国家队”在整合地方稀土资源方面获得初步进展。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在研究稀土矿权改革,以有效推进稀土资源整合。
而国资委主任王勇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国资委支持五矿中铝等有实力的央企整合地方稀土资源。
“国家队”加速地方圈矿
1月19日,中铝投资规划部相关人士透露,中铝拟与广西有色集团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开发广西境内的稀土资源。
本报记者获悉,在中铝之前,另一家央企中色集团也与广西自治区政府签订了合作开发稀土的协议。
广西有色集团某一级子公司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色有意整合广西稀土资源,并承诺帮助广西有色集团旗下唯一稀土业务平台金源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不过,由于“中铝开出的条件优于中色”,加上中铝在广西有色金属领域的多年深耕,广西自治区政府最终选择与中铝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
中铝整合地方稀土资源的另一斩获是江西钨业集团(下称江钨)。上述中铝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铝借助江钨整合江西的稀土资源已在计划之中。
除了广西和江西,中铝还正在与广东清远洽谈稀土合作项目,但目前尚未签订任何协议。
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铝进入广东稀土业“有难度”,因为广东省已将广晟有色集团作为唯一稀土业务平台。
上述人士还告诉本报记者,除了计划整合上述地区的稀土资源,中铝还在与其他地区洽谈稀土合作业务,但目前尚不方便公开。
另一位中铝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铝将通过多种途径发展稀土业务,“江钨和广西就是两个不同模式”。中铝不会局限在获取稀土采矿权,当然,能获取资源是中铝的最佳选择。
五矿则集中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圈矿”。
本报记者获悉,尽管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已新立门户,但五矿并未放弃湖南的稀土资源,还计划扩大湖南稀土冶炼企业的产能。
此外,五矿还在湖北稀土业崭露头角。
与中铝一样,五矿还在广东、四川、江苏等地寻找新的稀土整合机会。
至此,中铝和五矿已经明确成为稀土“国家队”的主角。
五矿暂时领先
在稀土业务上,和五矿相比,中铝算得上是“新兵”。
据本报记者了解,五矿在稀土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湖南、江西拥有稀土产品冶炼加工企业,拥有13600吨/年的稀土分离能力,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质量最好的离子型稀土分离企业集团,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稀土产品经营商。
中国稀土学会的一位专家告诉本报记者,虽然五矿目前没有稀土采矿证,但实际拥有的中重稀土产量是全国最多的。而未来随着整合力度的加大,五矿有望成为正宗稀土开发商。
此外,五矿在矿产资源勘探方面的实力较强,这为五矿整合地方稀土资源带来优势。因为地方政府往往不具备勘探技术和资金实力。
五矿在稀土业务上的优势还表现在出口贸易方面。五矿集团总裁周中枢表示,2010年,五矿的稀土出口海关排名第一。
而中铝在稀土业务的实力相对薄弱。不过,中铝依然凭借其资金实力和研发能力成为稀土整合龙头。
在中铝的多金属战略中,稀土发展计划的重要性仅次于中铝的传统产品铝和铜。而面对基础薄弱的现状,中铝在发展稀土业务上采取了“聚焦重点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攻略,力争在3-5个稀土元素上形成绝对优势。
重视稀土新材料研发
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对本报记者表示,在稀土整合中,有实力的大型央企应该重视下游深加工技术,特别是稀土新材料的研发,这是中国稀土业的薄弱环节,也是我国稀土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而发展深加工技术,进行稀土材料创新研发,一般只有大型企业才有条件和实力。”林东鲁表示。
发展稀土新材料,正是中铝和五矿的发展计划。
中铝总经理熊维平对本报记者表示,中铝不会专注于稀土分离,因为国内分离产能已过剩,中铝将注重高端稀土材料的研发。
尽管五矿是我国最大离子型稀土分离企业,但周中枢明确表示,今后,五矿将加强稀土功能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据本报记者了解,五矿股份的六大业务中,科技是其中一大板块业务,五矿的科技板块将以长沙矿冶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大冶金等方面的科研投入。而我国金属类企业很少有单独的科研业务板块,研发能力弱小一直是金属类企业发展的掣肘。
林东鲁表示,我国稀土业的未来是技术创新,谁占据了技术的制高点,谁就占据了稀土业的未来。
但发展稀土加工技术的前提是保障资源供应。因此,五矿和中铝将继续在各个地方“圈矿”。
周中枢表示,对于稀土等市场地位较为显著的商品,五矿将着重提高上游资源配置比重。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303/2216472.shtml
每經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五礦集團於2月28日發佈公告稱,公司擬於近期用45億元收購北京第五廣場用作辦公樓。同時,五礦集團表示,將於近期發行兩期短期融資券,募集資金合計50億元,用於補充公司及子公司的營運資金。
作為21家獲批保留地產業務的央企之一,五礦集團醞釀的這場收購,在整個住宅市場面臨調控、商業地產受青睞之際,引來關注。
「目前在整體市場受到調控,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不可否認相比普通的開發商來說,央企在融資渠道方面有優勢,在這個過程中,加大房產持有力度,或是轉投商業地產,都是很自然的選擇。」昨日 (3月2日),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則表示,「這種想法(投資商業地產)比較迫切,可以看到很多央企現在都有這樣的變化。」
「從去年開始,整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轉折,大家開始意識到這是進入商業地產的好機會,很多大型房企包括華潤、萬科都作出了這樣的轉變。」戴德梁行華北區研究部主管魏冬告訴記者,不管從企業長遠發展還是投資回報考慮,商業地產相比住宅地產來說長期的優勢較為明顯。
記者致電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宣傳部,其負責人稱收購一事還未最終確定,具體情況不是非常清楚。
在郭毅看來,央企通過收購獲得商業項目並非謀求短期的利潤增長,而是借此實現長期資產保值和增值。
商業地產市場會不會出現更多央企的身影,多位業內人士都表示了肯定。北京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資金較為寬裕的央企在今年會更多地轉移到商業地產市場上。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406/2270138.shtml
昨日(4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五礦資源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五礦資源)官方網站上獲悉,五礦集團旗下公司——五礦資源4日公開宣佈,有意以全現金約65億美元要約收購EquinoxMinerals餘下 權益,公司預計將於3個星期內正式啟動要約並於年中完成收購計劃。
記者瞭解到,若此次收購成功,將是中國企業對澳大利亞資源企業進行的最大規模收購,同時這也將成為中國海外併購史第四大海外併購案。
同日,接受記者採訪的行業人士稱,此項收購的意義主要在於增加五礦資源自身的資源量,對整個銅行業影響不是很大。
五礦資源購礦業巨頭
4月4日,五礦資源發佈公告稱,公司有意擬每股現金7加元共計約63億加元(約65億美元)收購EquinoxMinerals所有已發行的普通股,每股收購價較EquinoxMinerals在4月1日於多倫多交易所收市價溢價23%。
五礦資源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AndrewMichelmore公開表示,五礦資源對Equinox的要約符合公司的發展策略,能夠進一步增強公司全球生 產項目組合,「對Equinox股東,要約具有吸引力,因為這不僅提供給Equinox股東顯著的溢價及實現股份價值的確定性,更提供了相比 Equinox建議收購lundin的更為優秀的方案」。
公開信息顯示,Equinox是一家於加拿大及澳大利亞兩地上市的國際礦業公司,旗 下Lumwana礦在贊比亞擁有大規模銅礦,現時年產能為14.5萬噸,計劃於未來5年內擴大至26萬噸,另在沙特阿拉伯的JabalSayid項目每年 平均銅產量約6萬噸,計劃於2012年內投產。
記者瞭解到,上述有關收購尚需得到發改委、大股東五礦集團及澳洲當局等的批准。
收購尚有一「障礙」
「對Equinox出價已是最好價錢,無 意 提 價 。」4月4日 ,AndrewMichelmore同時表示,收購資金來源將包括公司現金儲備、來自中資銀行的貸款及中國機構對五礦進行的財務投資所籌得的資金等。
4月5日,中國鋼材網分析師田新晗對此表示,如果收購成功,五礦資源將獲得Equinox手中豐富的銅礦資源。「我國政府一直在積極鼓勵本國企業收購海外資源,可能會在貸款和政策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再加上強大的資金後盾,五礦資源的此次收購值得期待。」
Equinox4日也發佈簡短聲明稱,董事會將很快召開會議評估這一收購報價,預計將在未來幾天內提供最新相關信息。
儘管五礦資源對上述收購表現出了足夠的信心,但其通往成功道路上仍面臨不少障礙。
記者瞭解到,就在五礦資源發出要約時,Equinox同時向加拿大礦業公司lundin發起了敵意收購。更為緊迫地是,Equinox股東將在其後一週 即4月11日就收購後者事宜進行投票。因此,五礦資源要想在上述併購中真正掌握主動權,還必須迫使Equinox作出相應改變。
五礦資源管理層對媒體稱,「為使能夠獲得五礦資源要約所提供的優越條件,Equinox股東應於4月11日Equinox召開的就收購lundin的股東大會中投票反對,並利用所持有股票支持五礦資源的收購要約。」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中國企業外出收購資源不同的是,雖然Equinox在澳洲上市,但其多數資產都在非洲,因此澳洲政府不太可能阻撓。
難改銅礦對外高依賴局面
上述收購若得以實現,按照現有產能計算,五礦資源每年將獲得銅資源量大概在20萬噸左右。「收購的意義主要在於增加自己的資源量,但對整個銅行業影響不是很大。」一名不具名分析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
「如果上述收購成功,可能對國內銅礦需求有一定緩解,但作為一家貿易企業類型的上市公司,五礦資源在減輕國內銅礦依賴方面並不強。」我的鋼鐵網銅行業分 析師郭立新表示。據悉,現在國內銅礦對外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銅礦的進口越來越接近于于鐵礦石進口的局面,「現在中國每個月的銅進口量基本上都在30萬噸左 右,至少也要有20萬噸。」郭立新表示。
相關新聞
湖南有色擬3.86億元全面收購澳金屬勘探公司
每經記者 張國棟 實習生 王國信發自北京
繼三年前斥資5.37億人民幣收購澳大利亞金屬勘探公司AbraMiningLimited(以下簡稱Abra)74.57%股份後,湖南有色 (02626,HK)於4月3日晚間發佈公告,公告稱公司將以每股0.4澳元(合2.69元人民幣)全面收購Abra,作價反映Abra的市場總值約 3.86億元人民幣。公告同時披露,投標資金將通過湖南有色之現金儲備支付。
Abra為一家位於澳洲西部的礦金屬資源公司,主要開採全資擁有的鉛、銀、鋅、銅、金礦床及位於西澳中西部地區周邊的SouthBangemal項目。由於Abra礦床蘊含資源豐富,項目開發前景較好,湖南有色希望進一步加大對Abra的控制權。
4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目前湖南有色是Abra的最大股東。從2008年3月開始,湖南有色就開始「有計劃」地收購Abra股份。到2008年年中,公司獲得約74.57%的股權,成為Abra的控股公司。
據悉,今年3月,湖南有色曾以每股0.32澳元提出收購。Abra收到湖南有色的收購方案後,立即成立不包括湖南有色指派到Abra董事會成員的獨立董事委員會,以考慮要約條件。經過溝通後,終決定每股股價提升至0.4澳元。
如今,作價每股0.4澳元的收購方案較要約訂立前上一個交易日(3月29日)的收市價0.2澳元,已有1倍溢價。這就意味著,湖南有色全部購入Abra僅一步之遙。
湖南有色及Abra管理層均表示,目前收購作價對股東及期權持有人都非常有吸引力,會使這次收購十分順利。「董事會歡迎湖南有色的增持要約,落實增持不 但為Abra股東提供套現的機會,而且可以加強公司繼續開發Mulgul項目,以及捕捉其他機會的能力。」Abra主席RobertAnderson此前 表示。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49007&time=2011-04-16&cl=115&page=all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海外發起的最大規模敵意收購,前途難測。
4月3日,加拿大銅礦企業伊奎諾克斯礦業公司(Equinox Minerals Ltd.下稱伊奎諾克斯)總裁威廉姆斯(Craig Williams)收到來自一家中國公司的收購通知。次日,五礦資源有限公司(01208.HK)披露,計劃以63億加元(約合430億元人民幣)收購伊 奎諾克斯。當天,在加拿大多倫多和澳大利亞悉尼同時交易的伊奎諾克斯股票,應聲上漲33%和29%,收於7.55加元和7.43澳元,高於五礦資源的7加元報價。
七年前的春天,五礦資源的大股東五礦集團也曾來到多倫多,目標是將世界第七大銅生產商、第三大鎳、鋅精礦生產商諾蘭達公司併入囊中,但因交易未獲有關部門批准,最終鎩羽而歸。
2009年6月,在其他中國企業澳洲收購屢屢受挫的情況下,五礦卻成功抄底。在大宗商品處於價格低谷時,五礦通過旗下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五礦有色)收購了澳大利亞上市公司OZ礦業旗下部分資產,價格為13.86億美元(約合90億元人民幣)。在此基礎上組建了MMG公司。當時,五礦 集團總裁周中樞曾表示,將以MMG公司為平台,展開海外資源的收購。這顯示,五礦對資源的飢渴遠未滿足。
收購伊奎諾克斯將是場艱苦的戰爭。4月7日,伊奎諾克斯的管理層以「出價過低」為由,拒絕了五礦資源的收購要約。市場普遍預期五礦為成功完成收 購仍會提價。4月12日,五礦資源披露了收購伊奎諾克斯資金來源,並表示仍將向伊奎諾克斯股東寄發收購函,顯示自己仍未放棄收購的努力。
目前還沒有跡象顯示這樁收購遇到了來自國內的阻力,但國外監管者正以懷疑的目光審視中國公司,特別是國有控股公司。加拿大總理哈珀4月6日表示,他對任何不以商業目的為出發點的收購表示擔憂。
更成熟的五礦
「中國人重新回歸收購遊戲。」總部在多倫多的第一資產投資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約翰·斯蒂芬森說。該投資管理公司管理20億加元(約合137億元人民幣)的資產,其中包括伊奎諾克斯公司的股票。「他們需要伊奎諾克斯公司,志在必得。」
在國際礦業交易中,「蛇吞象」式的大膽收購並不多見,五礦卻屢屢為之。2004年9月對諾蘭達集團提出整體收購要約之時,諾蘭達在全球礦業公司 中排名第19位,五礦的總資產比收購目標要少近10億美元(約合68億元人民幣)。不過,國家發改委遲遲不肯為交易放行,五礦因此無法獲得國家開發銀行的 貸款,最終導致錯過了獨家談判期,被迫放棄收購。
這次收購令五礦元氣大傷,當時參與收購的部分核心骨幹離開。五年之後的2009年2月,五礦捲土重來,試圖對澳大利亞第三大礦業集團OZ礦業 (OZMinerals Limited)發起全面收購,但因部分資產位於軍事禁區而遭到澳大利亞政府的否決。五礦隨後靈活地放棄問題資產,將其餘的鉛鋅礦收入囊中。
對OZ礦業的收購成為五礦最成功的收購之一。2010年10月,五礦有色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徐基清表示:「自去年(2009年)收購至今,粗略 估算,MMG給五礦有色帶來五分之一的收益和一半的利潤。」五礦有色隨後以18.46億美元(約合12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將MMG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五 礦資源。
2011年4月初,五礦欲重演「蛇吞象」。此次五礦資源對伊奎諾克斯的收購總價是63億加元(約合430億元人民幣),遠超過五礦資源當天25 億加元(約合170億元人民幣)的總市值。收購勢必導致五礦資源負債率提高,但分析人士指出,五礦大股東五礦集團更看重另一點——居高不下的資源價格給生 產者帶來巨大利潤。倫敦金屬交易所2月15日的銅三個月價格高達10190美元。彭博綜合分析師意見稱,明年銅的年均價格將為10150美元。
五礦資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德魯·麥克莫爾(Andrew Michelmore)在4月4日香港的記者會上說,五礦資源研究伊奎諾克斯已經超過一年,並在2010年獲得了後者4.2%的股份。他認為,收購計劃與公司的長遠發展完美契合。
伊奎諾克斯在贊比亞的Lumwana 礦山是世界上最大的銅礦之一,目前產能為每年14.5萬噸,預計未來五年內產量上升至26萬噸;另外,該公司在沙特阿拉伯的Jabal Sayid銅礦項目將於2012年投產,預計年均產量為6萬噸。「如果收購成功,五礦的銅產量將從目前的30位躍升至14位。」麥克莫爾說。
加拿大《環球郵報》發表文章說,此次敵意收購表明中國公司在收購領域已從幼年進入成年。
一位已離開五礦的收購諾蘭達團隊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五礦從原有的貿易公司轉型到資源類公司的決心很大,近年來發展戰略更清晰,執行得也更有力度,更大膽。
另一位有多年海外併購經驗的投行人士則認為,這次五礦很有策略。將香港上市公司作為收購主體,而不是國有集團公司出面;站在台前的是以麥克莫爾 為代表的澳大利亞管理團隊。這都向外界傳遞一個信息——這是一場純粹商業利益的收購,而麥克莫爾等西方面孔也有助於西方世界的接受。
必須提價
但「求婚」一開始就遭到拒絕。加拿大《環球郵報》評論說,伊奎諾克斯的股東想要更甜蜜的要約。五礦資源的出價是7加元,比前20個交易日的股價高出33%,但是隨後的股價暴漲使得五礦資源的報價反倒低於當前股價。
4月8日,伊奎諾克斯礦業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威廉姆斯發表聲明說,五礦資源選擇的收購時機是「明顯的機會主義」,目的是挫敗其對Lundin 礦業公司的收購。威廉姆斯說,7加元的價格比伊奎諾克斯公司宣佈收購Lundin公司前的20個交易日加權平均股價大約溢價9%,和最近其他金屬類資源公 司收購價格相比,溢價太低。
總部在新加坡的HDH資本管理公司的一名基金經理表示:「如果打算在未來兩到三年內繼續持有該股票,7加元的報價真不算多。」該基金公司擁有伊奎諾克斯 100萬股。他表示,9加元是他能接受的最低價。
除了去年剛成為股東的五礦公司是戰略投資者,伊奎諾克斯其他股東多為機構投資者。最大股東是CDS & Co,持有66.17%的股份。第二大股東是National Nominees Ltd,持有5.56%。 前20大股東共持有伊奎諾克斯91.92%的股份。
這些機構股東不好對付。加拿大Manulife資產管理公司的資金管理人Ted Whitehead就對媒體表示,相比較對Lundin收購投贊成票,他更傾向於管理層迫使五礦提高收購價格。
截至4月13日,伊奎諾克斯在多倫多和悉尼股票交易所的股價分別達到7.46加元和7.50澳元,顯示出市場對更高收購價格的強烈預期。
「收購往往會經歷『討價還價』的過程。五礦在海外收購上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應該是做好了充分準備。」前述接近五礦的人士認為,五礦最終提價並贏得收購的可能性很大。
但多數分析人士和投資人士表示,其他公司很難與五礦競爭。一名投行人士表示,尋找其他競標者不容易。首先,這個價格不算低。再者,並不是所有公 司都願意承受在贊比亞和沙特阿拉伯的政治風險。第三,中國公司資金雄厚,很少有公司能和中國公司叫板。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澳大利亞投行人士認為:「相信 五礦資源會稍稍增加報價,但大幅增加不太可能。」
4月12日,五礦資源進一步披露收購資金來源,聲稱有三家中資銀行提供不少於46億美元的公司債務融資。此外,一家中資機構將給五礦資源6億美元股權投資,在收購成功後兌現。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將提供不少於7億美元的無抵押貸款。
一位參與此次五礦收購融資的中資銀行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目前有意願提供貸款的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三家銀行已分別設計了貸款方案,但還未對具體模式和條件達成統一。
接近五礦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伊奎諾克斯的贊比亞銅礦是成熟的優質資產,但該公司在沙特的Jabal Sayid銅礦是一個純粹的綠地(greenfield)項目,還處於勘探階段。「伊奎諾克斯去年花了十幾億美元買下這個綠地項目,曾飽受業內質疑,到底 值不值這麼多錢恐怕五礦心裡也沒底。」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26/2MMDAwMDIzNDk2MA.html
綜合媒體報導,此前中國五礦資源(01208)的敵意收購目標澳大利亞銅礦商伊奎諾克斯 ,4月25日已經與全球最大黃金生產商巴裡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下稱「巴裡克」)達成73億加元(合76億美元)的收購協議。
據香港《明報》報導,巴裡克此次報價較之前五礦65億美元的報價溢價約16.4%,且每股8.15加元(8.57美元)也高於五礦之前提出的每股7.2美元的報價。
巴裡克方面表示,此項交易將使其獲得在智利的巨大產量增長潛力,預計今年將生產黃金780萬盎司和3億磅銅,收購伊奎諾克斯後其銅產量有望增加三倍。
同時,伊奎諾克斯方面已經同意巴裡克每股8.15加元(8.57美元)的收購建議,此收購價較伊奎諾克斯上週四收盤價溢價9%。
此外根據協議,伊奎諾克斯如果接受其它競購者更高的報價,將向巴裡克支付2.5億加元(2.63億美元)的解約金。目前巴裡克已持有伊奎諾克斯約2%股權。
4月4日,中國五礦資源以每股7.2美元作價65億美元發起敵意收購,遭到伊奎諾克斯的明確拒絕,稱公司價值被低估。4月12日,五礦公開宣佈已為收購伊奎諾克斯做好了約60億美元的融資安排。
另據最新消息,26日五礦資源宣佈停牌暫停買賣,暫未知原因。
http://stock.hexun.com.tw/2011-05-09/129423200.html
一場全球業界矚目的跨國併購行動,何以在三週時間,從公開亮相忽然轉向終止?
4月4日,一項涉資63億加元(約430億元人民幣)的敵意收購由中國五礦集團旗下在香港上市的五礦資源有限公司(metals Resources Limited,下稱五礦資源,01208.HK)公開發起。
當日,五礦資源以每股7加元的價格對澳大利亞、加拿大兩地上市的伊奎諾克斯公司(Equinox erals Limited,ASX/TSX:EQN)進行敵意收購。這也成為中國企業迄今為止在海外發起的最大一起敵意收購項目。
僅過22天,該要約便因競爭者的出現而被五礦資源放棄。4月26日,五礦資源發佈公告稱,在伊奎諾克斯建議其股東接納巴裡克公司的要約計劃後,決定 撤回此前的收購要約。此前一天,伊奎諾克斯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已同意世界最大黃金生產商巴裡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oration,TSX/NYSE:ABX)對該公司提出的73億加元(約500億元人民幣)收購方案。
五礦資源首席執行官安德魯·米歇爾摩爾(Andrew Michelmore)表示,五礦資源對伊奎諾克斯的價值進行了詳盡評估,「雖然我們認為伊奎諾克斯的資產與五礦資源的戰略相當吻合,但巴裡克的出價超出了我們最為認可的價值」。
伊奎諾克斯在贊比亞的Lumwana礦山是世界上最大的銅礦之一,目前年產能為14.5萬噸,預計未來五年內升至26萬噸。另外,該公司在沙特阿拉伯的Jabal Sayid銅礦項目將於2012年正式 投產,預計年均產量近6萬噸。
該收購意味著五礦資源首次進軍非洲銅礦帶及中東地區。此次收購還將拓展五礦資源的現有生產項目組合,並大幅延長其營運礦山組合的開採壽命至2030年以後。
即便如此,五礦資源依然決定在競爭者出價後的第一時間宣佈放棄競價。「這跟集團操作還是五礦資源操作無關,資金也不是制約因素,問題的關鍵是商業價值的判斷。」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五礦有色)副總經理、五礦資源非執行董事徐基清對《財經》記者說。
醞釀已久的收購
對於收購伊奎諾克斯,澳大利亞人米歇爾摩爾已醞釀許久。
早在2009年6月五礦有色完成對澳大利亞礦業公司OZ erals收購併成立MMG(erals Metals Group,後被五礦資源收購)之時,米歇爾摩爾的管理團隊就已經把伊奎諾克斯列為潛在收購目標。
在給《財經》記者的郵件回覆中,米歇爾摩爾表示,「伊奎諾克斯位於贊比亞的Lumwana銅礦具有世界級銅礦的潛力,而其規模也符合五礦資源發展的需求。同時,贊比亞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全球銅市場的價格波動帶來了階段性收購時機。2009年底,希臘債務危機爆發,進而引發歐洲主權債危機,給世界經濟的復甦蒙上了陰影。受此影 響,國際銅價迅速下滑,伊奎諾克斯股價從年初最高4.47加元跌至2月底的3.31加元。五礦有色旋即與MMG成立聯合小組,著手對伊奎諾克斯進行調查和 評估。
2010年7月,聯合小組完成了對伊奎諾克斯的評估,提出了一份價值超過40億加元的收購計劃,折合每股超過4加元。
MMG的收購計劃卻為快速變化的市場形勢所累。在倫敦銅庫存持續減少及全球銅市供應趨緊的支撐下,銅價振盪上漲,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連創新高。2010年9月,伊奎諾克斯股價每股超過5加元。MMG遂暫停收購進程。
「第一次嘗試收購從準備到決定擱置經歷了近半年的時間,最終放棄是因為當時的股價上漲太快,超出了我們的估值。」曾為伊奎諾克斯項目評估小組成員之一的徐基清對《財經》記者說。
徐基清稱,還有兩方面原因讓收購計劃一直處於擱置狀態。2010年第三季度末,五礦集團著手推進海外資源戰略,利用五礦資源向母公司五礦有色收購MMG資產,從而將五礦資源打造為其有色金屬海外投資平臺。這也被彼時的五礦有色、五礦資源、MMG作為第一優先級事務。
此外,伊奎諾克斯於去年10月開始,斥資12.5億澳元(約合12.3億美元)對澳大利亞Citadel礦業公司進行收購。Citadel主要 資產Jabil Sayid銅金礦位於沙特阿拉伯,該項目於2009年12月完成可研報告,並於2010年5月取得開採許可證,但並未投產。該交易的達成意味著五礦方面必 須重新對伊奎諾克斯進行評估。
時間窗口再現
當收購時機再次出現時,五礦資源決定出手。
今年2月28日,伊奎諾克斯發佈公告,宣佈斥資48億加元收購加拿大倫丁礦業公司(Lundin ing),後者市值約為38億加元,在歐洲經營銅、鋅及鎳礦,並持有位於剛果的大型銅鈷礦Tenke-Fungurume的24.5%股份。今年1月,倫 丁剛剛宣佈和因梅特礦業公司(Inmet ing)的價值90億加元(約合91億美元)的重組計劃。
受此影響,伊奎諾克斯股票從前一交易日收盤的每股6.27加元暴跌超過9%,當天收於每股5.73加元。此後,由於市場擔心收購倫丁可能會產生高達30億美元的債務,伊奎諾克斯股價連續下跌,3月最低跌至每股4.84加元。這一價格重回五礦資源認可的估值區間。
4月4日,在伊奎諾克斯收購倫丁的報價到期前一週,五礦資源宣佈展開對伊奎諾克斯的敵意收購,其每股7加元的報價較該公司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溢價23%。
「伊奎諾克斯對倫丁公司的收購,意味著五礦資源必須在2011年4月宣佈對伊奎諾克斯的要約」,米歇爾摩爾在郵件中稱。
五礦資源在公告中稱,收購伊奎諾克斯的前提條件是,後者取消收購倫丁的計劃。
業內人士分析稱,伊奎諾克斯與倫丁的交易一旦達成,將迫使五礦資源提高報價,亦會攤薄五礦資源的持股比例。MMG在未被五礦資源收購前,就已經開始收購伊奎諾克斯股票。截至敵意收購前,五礦資源已持有伊奎諾克斯4.2%的股份。
五礦資源的收購計劃遭到了伊奎諾克斯的抵制,後者認為其要約是「明顯的機會主義」,23%的溢價是基於伊奎諾克斯發起對倫丁收購後下跌的股價計算而得,而按要約發出前20日的平均加權價格計算,溢價縮水到9%。
伊奎諾克斯董事長彼得·湯姆塞特(Peter Tomsett)稱,「五礦資源提出如此低價,嚴重低估了我們的價值,並無視公司的發展潛力,尤其是在銅價不斷走強的情況下。」
股票波動反映了投資者們的意願:他們對伊奎諾克斯收購倫丁表示擔憂,對伊奎諾克斯被收購卻似乎樂於接受。在五礦資源宣佈收購計劃後,伊奎諾克斯 礦業股價連續兩天攀升,該公司在加拿大多倫多股票交易所的股價4月5日收於7.56加元,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的股價收於7.43澳元,均高於五礦資源報 價。伊奎諾克斯當日市值達到65億加元,而五礦資源的市值僅為25億加元。
但是,對於這筆以小搏大的收購,五礦資源早有資金安排。
4月12日,五礦資源公佈收購計劃的融資安排。其中46億美元來自三家中資關係銀行的債務融資,大部分年期超過六年;6億美元來自一家中資機構股權投資;大股東五礦有色將提供一筆不少於7億美元的無抵押收購融資貸款,年期五年;餘額將以公司現金儲備支付。
意外的競爭者
「我們當初在做預案時,就設想過一些競爭對手,但沒有想到最後竟然是一家非基礎金屬公司。」徐基清說。
就在五礦資源公佈要約計劃,尚未正式出價之前,4月25日,加拿大巴裡克黃金公司與伊奎諾克斯同時發佈公告稱,雙方已就一份涉資73億加元的收購方案達成初步協議。
總部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巴裡克黃金公司是一家以黃金勘探和開發為主的跨國礦業公司,2010年年產黃金776.5萬盎司,銅約16.7萬噸,凈利潤32.7億美元。
在這份協議中,巴裡克將以每股8.15加元的價格收購伊奎諾克斯股份。該報價相對於2月25日伊奎諾克斯宣佈收購倫丁公司當天的多倫多股價溢價 30%,相對於五礦資源宣佈收購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4月1日的股價溢價42%。總收購方案比五礦資源的方案多出10億加元,增長16.4%。
對於這樣一份更加豐厚的報價,伊奎諾克斯方面頗為滿意。伊奎諾克斯主席湯姆塞特稱,「巴裡克考慮到公司的價值和潛力,向我們的股東給出了一份具有吸引力的報價。我們對這一交易非常滿意。董事會與財務顧問、法律顧問一起,對我們可行的選擇進行了全面的評估,最終確定這筆交易是讓我們的股東實現價值的極好時機。」
伊奎諾克斯首席執行官克雷格·威廉姆斯(Craig R. Williams)也向股東推薦這份收購方案,他表示,巴裡克的報價反映了公司的價值,「這是在銅價處於歷史高位時期,伊奎諾克斯股東可大幅溢價進行現金交易的好時機。」
而根據上述協議,伊奎諾克斯同意撤回對倫丁公司的要約收購,並且不持有倫丁股份,原定於5月6日舉行的關於收購倫丁的股東大會因此取消。協議同時規定,伊奎諾克斯不能主動徵求其他要約,但有權審議第三方提出的收購建議。這也意味著,五礦資源仍有機會繼續出價。
但是五礦資源迅速決定放棄。米歇爾摩爾對《財經》記者解釋稱,放棄伊奎諾克斯收購計劃的根本原因是基於估值。「我們非常遺憾沒能讓伊奎諾克斯成 為五礦資源的資產,我們本可以隨時提高我們的報價,但是正如我們那時(宣佈放棄的公告)所說,巴裡克的報價高出了我們最樂觀的估價,而更高的報價則可能損 害我們的股東價值。」
據瞭解,中國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也表示了對這一決定的支持:「我們與五礦資源一樣對沒有成功收購伊奎諾克斯感到失望,因為我們堅信收購該公司對於五礦資源來說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我們認為五礦資源的決定是明智的。」
量力而行的止步
拋開不知內情的議論與猜測,業界人士更傾向認為,無論是對於五礦資源,還是背後的五礦集團來說,放棄伊奎諾克斯並未對其資源戰略造成重大影響。
某位接近五礦資源的金融界人士透露,「很快還會有交易報出來」。對此,徐基清不置可否,但他表示,這次交易與過去五礦集團洽購諾蘭達以及收購OZ erals沒有什麼不同,「只是資源戰略中的一步」。
徐認為,本次案例對五礦今後的資源戰略是很好的指導。在全球經濟從金融危機的陰影中逐漸復甦的情況下,資源的稀缺性與旺盛的市場需求正推動世界 資源價格走高,資源領域的併購愈發激烈,競爭對手無處不在。在明確了企業戰略的前提下,遵循商業化運作模式,對收購量力而行,這對中國企業進行海外併購頗 為重要。
力拓因收購加鋁而陷入困境,以及OZ erals遭遇金融危機瀕臨破產的例子也給了五礦很大啟示。此次收購中,為避免負債收購給公司未來經營帶來財務風險,五礦資源將負債上限設定為70%,並 且索洽的融資多為中長期。「如果按公告中的融資結構算,不止這個比例。」徐基清的另一身份是五礦有色的財務總監,他解釋說,「但欠大股東(五礦有色)的 錢,可適當延期,甚至以註資方式從負債中消抵」。徐告訴《財經》記者,保障現金流是財務穩定的關鍵。2010年,僅MMG的資產就產生了超過4億美元的凈 利潤,在產資產也可產生豐厚現金流。
米歇爾摩爾認為,五礦資源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加之母公司的強大融資能力,將對未來五礦資源進行國際併購提供有力支撐。不過,他強調這並不意味著收購時會不計代價。
此次收購伊奎諾克斯,46億美元融資計劃順利落實,給了米歇爾摩爾率領的國際團隊極大信心,也給了行業一個強烈的信號:恪守價值投資策略的五礦資源,已經獲得五礦集團的認可,並將持續踐行資源戰略。
「大股東與我們的關係,就好像是嘉能可(Glencore)與斯特拉塔(Xstrata)的關係。」米歇爾摩爾曾在私下場合對徐基清說。
斯特拉塔公司為全球礦業巨頭之一,比肩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英美資源。該公司在快速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得到大股東嘉能可的支持,這讓斯特拉 塔即使在自身現金不足的情況下,也可以執行現金收購,同時避免自己被敵意收購。斯特拉塔的礦產品交由嘉能可銷售,後者擁有發達的銷售渠道,斯特拉塔還頻繁 收購大股東嘉能可的優質資產,並將其價值在資本市場上放大。
「我們並不在意眼前的得失。」徐基清說。五礦集團要力爭五年內進入世界礦業第二陣營,在5年-10年內進入第一陣營,五礦資源則是戰略的執行者。
米歇爾摩爾則在給《財經》記者的郵件中轉述了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的表態:「五礦資源有很多合適的增長選擇,包括澳大利亞Dugald River這樣的未開發項目。五礦集團承諾將支持五礦資源,使其不斷擴張並給我們以及全體股東帶來長期回報。」
http://stock.hexun.com.tw/2011-05-09/129423200.html
一場全球業界矚目的跨國並購行動,何以在三周時間,從公開亮相忽然轉向終止?
4月4日,一項涉資63億加元(約430億元人民幣)的敵意收購由中國五礦集團旗下在香港上市的五礦資源有限公司(metals Resources Limited,下稱五礦資源,01208.HK)公開發起。
當日,五礦資源以每股7加元的價格對澳大利亞、加拿大兩地上市的伊奎諾克斯公司(Equinox erals Limited,ASX/TSX:EQN)進行敵意收購。這也成為中國企業迄今為止在海外發起的最大一起敵意收購項目。
僅過22天,該要約便因競爭者的出現而被五礦資源放棄。4月26日,五礦資源發佈公告稱,在伊奎諾克斯建議其股東接納巴裡克公司的要約計劃後,決定 撤回此前的收購要約。此前一天,伊奎諾克斯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已同意世界最大黃金生產商巴裡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oration,TSX/NYSE:ABX)對該公司提出的73億加元(約500億元人民幣)收購方案。
五礦資源首席執行官安德魯·米歇爾摩爾(Andrew Michelmore)表示,五礦資源對伊奎諾克斯的價值進行了詳盡評估,「雖然我們認為伊奎諾克斯的資產與五礦資源的戰略相當吻合,但巴裡克的出價超出了我們最為認可的價值」。
伊奎諾克斯在贊比亞的Lumwana礦山是世界上最大的銅礦之一,目前年產能為14.5萬噸,預計未來五年內升至26萬噸。另外,該公司在沙特阿拉伯的Jabal Sayid銅礦項目將於2012年正式 投產,預計年均產量近6萬噸。
該收購意味著五礦資源首次進軍非洲銅礦帶及中東地區。此次收購還將拓展五礦資源的現有生產項目組合,並大幅延長其營運礦山組合的開採壽命至2030年以後。
即便如此,五礦資源依然決定在競爭者出價後的第一時間宣佈放棄競價。「這跟集團操作還是五礦資源操作無關,資金也不是制約因素,問題的關鍵是商業價值的判斷。」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五礦有色)副總經理、五礦資源非執行董事徐基清對《財經》記者說。
醞釀已久的收購
對於收購伊奎諾克斯,澳大利亞人米歇爾摩爾已醞釀許久。
早在2009年6月五礦有色完成對澳大利亞礦業公司OZ erals收購併成立MMG(erals Metals Group,後被五礦資源收購)之時,米歇爾摩爾的管理團隊就已經把伊奎諾克斯列為潛在收購目標。
在給《財經》記者的郵件回覆中,米歇爾摩爾表示,「伊奎諾克斯位於贊比亞的Lumwana銅礦具有世界級銅礦的潛力,而其規模也符合五礦資源發展的需求。同時,贊比亞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全球銅市場的價格波動帶來了階段性收購時機。2009年底,希臘債務危機爆發,進而引發歐洲主權債危機,給世界經濟的復甦蒙上了陰影。受此影 響,國際銅價迅速下滑,伊奎諾克斯股價從年初最高4.47加元跌至2月底的3.31加元。五礦有色旋即與MMG成立聯合小組,著手對伊奎諾克斯進行調查和 評估。
2010年7月,聯合小組完成了對伊奎諾克斯的評估,提出了一份價值超過40億加元的收購計劃,折合每股超過4加元。
MMG的收購計劃卻為快速變化的市場形勢所累。在倫敦銅庫存持續減少及全球銅市供應趨緊的支撐下,銅價振盪上漲,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連創新高。2010年9月,伊奎諾克斯股價每股超過5加元。MMG遂暫停收購進程。
「第一次嘗試收購從準備到決定擱置經歷了近半年的時間,最終放棄是因為當時的股價上漲太快,超出了我們的估值。」曾為伊奎諾克斯項目評估小組成員之一的徐基清對《財經》記者說。
徐基清稱,還有兩方面原因讓收購計劃一直處於擱置狀態。2010年第三季度末,五礦集團著手推進海外資源戰略,利用五礦資源向母公司五礦有色收購MMG資產,從而將五礦資源打造為其有色金屬海外投資平臺。這也被彼時的五礦有色、五礦資源、MMG作為第一優先級事務。
此外,伊奎諾克斯於去年10月開始,斥資12.5億澳元(約合12.3億美元)對澳大利亞Citadel礦業公司進行收購。Citadel主要 資產Jabil Sayid銅金礦位於沙特阿拉伯,該項目於2009年12月完成可研報告,並於2010年5月取得開採許可證,但並未投產。該交易的達成意味著五礦方面必 須重新對伊奎諾克斯進行評估。
時間窗口再現
當收購時機再次出現時,五礦資源決定出手。
今年2月28日,伊奎諾克斯發佈公告,宣佈斥資48億加元收購加拿大倫丁礦業公司(Lundin ing),後者市值約為38億加元,在歐洲經營銅、鋅及鎳礦,並持有位於剛果的大型銅鈷礦Tenke-Fungurume的24.5%股份。今年1月,倫 丁剛剛宣佈和因梅特礦業公司(Inmet ing)的價值90億加元(約合91億美元)的重組計劃。
受此影響,伊奎諾克斯股票從前一交易日收盤的每股6.27加元暴跌超過9%,當天收於每股5.73加元。此後,由於市場擔心收購倫丁可能會產生高達30億美元的債務,伊奎諾克斯股價連續下跌,3月最低跌至每股4.84加元。這一價格重回五礦資源認可的估值區間。
4月4日,在伊奎諾克斯收購倫丁的報價到期前一週,五礦資源宣佈展開對伊奎諾克斯的敵意收購,其每股7加元的報價較該公司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溢價23%。
「伊奎諾克斯對倫丁公司的收購,意味著五礦資源必須在2011年4月宣佈對伊奎諾克斯的要約」,米歇爾摩爾在郵件中稱。
五礦資源在公告中稱,收購伊奎諾克斯的前提條件是,後者取消收購倫丁的計劃。
業內人士分析稱,伊奎諾克斯與倫丁的交易一旦達成,將迫使五礦資源提高報價,亦會攤薄五礦資源的持股比例。MMG在未被五礦資源收購前,就已經開始收購伊奎諾克斯股票。截至敵意收購前,五礦資源已持有伊奎諾克斯4.2%的股份。
五礦資源的收購計劃遭到了伊奎諾克斯的抵制,後者認為其要約是「明顯的機會主義」,23%的溢價是基於伊奎諾克斯發起對倫丁收購後下跌的股價計算而得,而按要約發出前20日的平均加權價格計算,溢價縮水到9%。
伊奎諾克斯董事長彼得·湯姆塞特(Peter Tomsett)稱,「五礦資源提出如此低價,嚴重低估了我們的價值,並無視公司的發展潛力,尤其是在銅價不斷走強的情況下。」
股票波動反映了投資者們的意願:他們對伊奎諾克斯收購倫丁表示擔憂,對伊奎諾克斯被收購卻似乎樂於接受。在五礦資源宣佈收購計劃後,伊奎諾克斯 礦業股價連續兩天攀升,該公司在加拿大多倫多股票交易所的股價4月5日收於7.56加元,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的股價收於7.43澳元,均高於五礦資源報 價。伊奎諾克斯當日市值達到65億加元,而五礦資源的市值僅為25億加元。
但是,對於這筆以小搏大的收購,五礦資源早有資金安排。
4月12日,五礦資源公佈收購計劃的融資安排。其中46億美元來自三家中資關係銀行的債務融資,大部分年期超過六年;6億美元來自一家中資機構股權投資;大股東五礦有色將提供一筆不少於7億美元的無抵押收購融資貸款,年期五年;餘額將以公司現金儲備支付。
意外的競爭者
「我們當初在做預案時,就設想過一些競爭對手,但沒有想到最後竟然是一家非基礎金屬公司。」徐基清說。
就在五礦資源公佈要約計劃,尚未正式出價之前,4月25日,加拿大巴裡克黃金公司與伊奎諾克斯同時發佈公告稱,雙方已就一份涉資73億加元的收購方案達成初步協議。
總部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巴裡克黃金公司是一家以黃金勘探和開發為主的跨國礦業公司,2010年年產黃金776.5萬盎司,銅約16.7萬噸,凈利潤32.7億美元。
在這份協議中,巴裡克將以每股8.15加元的價格收購伊奎諾克斯股份。該報價相對於2月25日伊奎諾克斯宣佈收購倫丁公司當天的多倫多股價溢價 30%,相對於五礦資源宣佈收購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4月1日的股價溢價42%。總收購方案比五礦資源的方案多出10億加元,增長16.4%。
對於這樣一份更加豐厚的報價,伊奎諾克斯方面頗為滿意。伊奎諾克斯主席湯姆塞特稱,「巴裡克考慮到公司的價值和潛力,向我們的股東給出了一份具有吸引力的報價。我們對這一交易非常滿意。董事會與財務顧問、法律顧問一起,對我們可行的選擇進行了全面的評估,最終確定這筆交易是讓我們的股東實現價值的極好時機。」
伊奎諾克斯首席執行官克雷格·威廉姆斯(Craig R. Williams)也向股東推薦這份收購方案,他表示,巴裡克的報價反映了公司的價值,「這是在銅價處於歷史高位時期,伊奎諾克斯股東可大幅溢價進行現金交易的好時機。」
而根據上述協議,伊奎諾克斯同意撤回對倫丁公司的要約收購,並且不持有倫丁股份,原定於5月6日舉行的關於收購倫丁的股東大會因此取消。協議同時規定,伊奎諾克斯不能主動徵求其他要約,但有權審議第三方提出的收購建議。這也意味著,五礦資源仍有機會繼續出價。
但是五礦資源迅速決定放棄。米歇爾摩爾對《財經》記者解釋稱,放棄伊奎諾克斯收購計劃的根本原因是基於估值。「我們非常遺憾沒能讓伊奎諾克斯成 為五礦資源的資產,我們本可以隨時提高我們的報價,但是正如我們那時(宣佈放棄的公告)所說,巴裡克的報價高出了我們最樂觀的估價,而更高的報價則可能損 害我們的股東價值。」
據瞭解,中國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也表示了對這一決定的支持:「我們與五礦資源一樣對沒有成功收購伊奎諾克斯感到失望,因為我們堅信收購該公司對於五礦資源來說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我們認為五礦資源的決定是明智的。」
量力而行的止步
拋開不知內情的議論與猜測,業界人士更傾向認為,無論是對於五礦資源,還是背後的五礦集團來說,放棄伊奎諾克斯並未對其資源戰略造成重大影響。
某位接近五礦資源的金融界人士透露,「很快還會有交易報出來」。對此,徐基清不置可否,但他表示,這次交易與過去五礦集團洽購諾蘭達以及收購OZ erals沒有什麼不同,「只是資源戰略中的一步」。
徐認為,本次案例對五礦今後的資源戰略是很好的指導。在全球經濟從金融危機的陰影中逐漸復甦的情況下,資源的稀缺性與旺盛的市場需求正推動世界 資源價格走高,資源領域的併購愈發激烈,競爭對手無處不在。在明確了企業戰略的前提下,遵循商業化運作模式,對收購量力而行,這對中國企業進行海外併購頗 為重要。
力拓因收購加鋁而陷入困境,以及OZ erals遭遇金融危機瀕臨破產的例子也給了五礦很大啟示。此次收購中,為避免負債收購給公司未來經營帶來財務風險,五礦資源將負債上限設定為70%,並 且索洽的融資多為中長期。「如果按公告中的融資結構算,不止這個比例。」徐基清的另一身份是五礦有色的財務總監,他解釋說,「但欠大股東(五礦有色)的 錢,可適當延期,甚至以註資方式從負債中消抵」。徐告訴《財經》記者,保障現金流是財務穩定的關鍵。2010年,僅MMG的資產就產生了超過4億美元的凈 利潤,在產資產也可產生豐厚現金流。
米歇爾摩爾認為,五礦資源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加之母公司的強大融資能力,將對未來五礦資源進行國際併購提供有力支撐。不過,他強調這並不意味著收購時會不計代價。
此次收購伊奎諾克斯,46億美元融資計劃順利落實,給了米歇爾摩爾率領的國際團隊極大信心,也給了行業一個強烈的信號:恪守價值投資策略的五礦資源,已經獲得五礦集團的認可,並將持續踐行資源戰略。
「大股東與我們的關係,就好像是嘉能可(Glencore)與斯特拉塔(Xstrata)的關係。」米歇爾摩爾曾在私下場合對徐基清說。
斯特拉塔公司為全球礦業巨頭之一,比肩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英美資源。該公司在快速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得到大股東嘉能可的支持,這讓斯特拉 塔即使在自身現金不足的情況下,也可以執行現金收購,同時避免自己被敵意收購。斯特拉塔的礦產品交由嘉能可銷售,後者擁有發達的銷售渠道,斯特拉塔還頻繁 收購大股東嘉能可的優質資產,並將其價值在資本市場上放大。
「我們並不在意眼前的得失。」徐基清說。五礦集團要力爭五年內進入世界礦業第二陣營,在5年-10年內進入第一陣營,五礦資源則是戰略的執行者。
米歇爾摩爾則在給《財經》記者的郵件中轉述了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的表態:「五礦資源有很多合適的增長選擇,包括澳大利亞Dugald River這樣的未開發項目。五礦集團承諾將支持五礦資源,使其不斷擴張並給我們以及全體股東帶來長期回報。」
http://www.21cbh.com/HTML/2011-6-10/5NMDAwMDI0MzY5Ng.html
入股营口中板厂4个月后,日照钢铁董事长杜双华又开始向中冶科工集团控股的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公司提供“企业管理诊断”。
与此同时,五矿与日钢首创的国有民“营”模式已引起政府高层关注。
发力装备制造业
外界判断,日钢提供“企业管理诊断”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
6月6日,端午节这天,杜双华现身辽宁营口。中冶京诚集团位于营口鲅鱼圈经济开发区的装备技术公司则是杜此行的目的地。
据接近杜双华的日钢人士透露,杜双华带领的团队将为该公司提供“企业管理诊断”服务。
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公司成立于2005年,由中冶京诚集团联合五矿营口中板公司出资,其中一期、二期工程投资27亿元于2009年5月投产。该公司年产钢铁50万吨,主要为冶金、机械行业提供重型装备。
企业投产之日,曾被赋予“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实现行业重型装备设备国产化、冲刺国际一流水平”的重任。其控股母公司中冶京诚由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改制设立而成,多年来占据冶金行业翘楚位置,上市公司中国中冶拥有中冶京诚87%的股份。
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加之企业配套设施不全等原因,营口装备技术公司投产后效益一直不理想,今年1-5月份亏损近2亿元。
对 于介入该公司的管理,杜双华告诉记者:“有把握不赔钱,但能挣多少现在还不敢说。”杜双华理由是,装备公司和目前的两个企业属上下游关系,装备公司的产品 营板厂和日钢都可以拿过来用,明年营板厂用10个亿,日钢用10个亿,20个亿就可以打平,如果再对外承揽业务干到10个亿,30个亿就能挣钱。杜双华 说:“我一开始就干这个,京华创新就是生产钢管这些下游产品,这个我熟。”
外界判断,日钢提供“企业管理诊断”只是合作第一步,随着合作深入,不排除仿照五矿中板模式由日钢参股托管经营。
入股五矿中板
杜双华说:如果让我干,亏了算我的,挣了咱们平分
五矿中板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忠介绍,截至5月24日,新入股股东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日钢股权为39.96%,居第二大股东。
4月20日,上市公司五矿发展发布公告称,根据2011年2月公司与日照钢铁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日照钢铁以每股1.2092元的价格受让平安信托、营口市资产经营公司、上海霄龙钢板和大连金华金属材料所持五矿中板合计39.96%的股权。
五矿中板在一季度亏损8453万元之后,4、5月份营板厂已开始盈利,累计盈利达7295万元,而在去年,五矿中板亏损为10亿元。
五矿中板注册资本为28.98亿元,目前建有国内外最先进的一条5米宽厚板生产线,年产板材350万吨。五矿中板车间主任孟昭悦回忆说,2006年以前是五矿中板最好的时代,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板材当时有近30%的毛利润。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令五矿中板陷入低谷,此后亏损始终未能扭转。
杜双华介绍说,日钢与五矿此前虽然多有联系,但仅限于铁矿石贸易方面,当初五矿中板托管招标,找了国内5家企业,最后一个才找日钢,日钢用54天时间完成考察等前期准备工作,2月15日签约开始托管。
杜双华说:“企业是好企业,设备至今也是国际一流的。我看了以后说,如果让我干,亏了算我的,挣了咱们平分。以我的判断,以现有的水平盈利5个亿没问题,如果配套搞好了,完成相关技改,一年能达到10个亿。”
国企民“营”
国有企业内部的“近亲繁殖”非外力不足以打破
短 短数月即扭亏为盈,日钢托管五矿中板这样一种国企民“营”模式已受到中央高层关注。接近日钢高层人士介绍,政府高层人士日前曾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 就国企改革模式进行的研究有过批示,其中央企与民营企业如何优势互补,五矿中板与日钢的合作方式成为一个新的“临床试验”。
归纳这种合作的关键节点,大致有三条。一是五矿高层在无前例可循的情况下,以借民企力量打破国企多年形成的惰性;二是不追求指标“好看”,以降低成本为原则;三是管理细化,指标分解到个人。
五 矿以贸易起家,贸易是强项,但相对于五矿中板,这个强项却变成了短板。日钢托管之前,五矿中板的原材料供应和钢板销售全部由集团内部关联公司代理,在钢铁 板材处于卖方市场时,这样一种机制尚能运转,但随着利润趋薄市场竞争加剧,弊病便凸显出来。这也是五矿中板虽然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却陷于亏损的重要 原因。
实际上,国有企业内部的“近亲繁殖”非外力不足以打破。张志忠告诉记者,日钢托管之后公司已放弃了之前的集中采购模式,积极引进新的供应商,已实现多家竞争供货的局面。而在销售方面,也已加大直供比例。
对 于第二条,杜双华在托管五矿中板讲话时说:“日钢最重要的一个效益点不是临海靠港省运费,而是在于创新了低品位矿冶炼,这个成果我们吃了五年。这个低品位 矿冶炼方法在去年得到了省科学创新奖,并且在全国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在五矿中板工作20余年的张志忠说,3月五矿中板100多位管理人员到日钢对标, 回来即开始使用印度低品位高铝矿,仅这一个方面,生铁成本3、4、5月份与2月份相比就下降了81.14元/吨、160.12元/吨和245元/吨。“为 什么国有企业不愿用低品位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指标不好看,像使用低品位矿后高炉利用系数肯定降低了,但由于高品位比低品位铁矿石价格高差不多一半, 综合成本还是低。”
管理细化是日钢的一个特点。日钢在日照刚投产之时,炼钢吨成本与其它钢铁厂相比并无多少优势,杜双华回忆说:“我让厂长 副厂长回家休假,我带队下去蹲点,去时带去一筐电子秒表,从操作工到主任人手一块,一炉炉卡时间,每个环节都明确最好及平均标准,用了一周给拧了过来。” 他当时告诉工人,不要求一下子降低多少,我们就几秒几秒的降行不行?对比托管前后孟昭悦说,过去工人们发工资发多少钱心里没底,现在就不同了,每个指标都 和业绩挂钩,到月底自己算算挣多少钱一清二楚。
谈到国企民“营”这种模式,杜双华说:“这种采取国企由民企代管的模式在大中型企业当中我们 是第一次,作为尝试者,五矿和日钢能不能种好这块试验田,趟出一条国企与民企在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合作的新路子,是压在我们肩上的使命,也是五矿 与日钢此次合作的深层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