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它讓MIT氣球 賣到一百二十國

2011-11-21  TCW




印上了麥當勞、OPEN小將圖樣 的氣球;日本知名連鎖商品店大創的陳列架上,或是非洲奈及利亞國慶日上的氣球裝飾,居然都來自於唯一一家MIT的氣球廠大倫氣球。

為了保有MIT的特色,一顆最便宜只能賣到三毛錢的氣球,大倫花了二十二年完成全自動化,讓這門專業有本錢留在台灣。

成立超過半世紀的大倫氣球,以款式眾多聞名業界,舉凡長條、圓形,放氣時會飛及鳴叫的造型氣球,到用於國際慶典一百八十公分長的特殊氣球都有生產。光是每 年出貨的氣球數量,就可以鋪滿七百三十個小巨蛋。

目前,MIT氣球熱銷到遠至北歐挪威、南至非洲奈及利亞等世界一百二十個國家,外銷占了營業比重九成;去年營收一億二千萬元,這是台灣中小企業平均年營收 的兩倍。

曾有氣球製造王國美譽的台中豐原、神岡,七○年代全盛時期約有二十家業者,如今,除了大倫,一家都不剩;同業都做不下去,走了,大倫卻有自己的堅持。「在 這裡沒有競爭力,到中國死得更快,」大倫總經理游善伯表示。

導入自動化日產量從上千顆變兩萬顆

為了擺脫受制於人力需求的壓力,大倫第一步就是導入自動化。「沒有這方面的人才,也沒有相關的設備,」游善伯回憶,一九八三年從歐洲採購一條半自動設備, 結果卻是「洗膜(編按:沖洗製造氣球模具的功能)的效率幾乎是零。」

為了怕買第二部,又發生同樣情況,游善伯決定召集廠內技師,自己來改造眼前「不甚理想」的設備。不斷的組裝、拆解,這一起步就是一條不歸路。一九九九年, 才開發出第一條全自動生產線;二○○五年時真正結束手工製造氣球。

自動化後,產值立即顯現。一天八小時生產線不停,過去僅能生產上千顆,現在每天生產跑出來的氣球就有兩萬顆。

歷經十關卡讓脆度、耐度和彩度穩定

氣球是非常「因地制宜」(看天吃飯)的產品,因為溫度、濕度等變數無法掌握在自己手上,要確實做到脆度、耐度與彩度三方面品質的平均穩定度,至少要經過從 調製乳膠液到包裝超過十道以上「沖、浸、吹、拉」關卡的檢驗。

在脆度上,每顆大倫生產的氣球都要泡過「溫泉」才能出廠。「要做一顆『健康』氣球,關鍵在『熱燙脫酸』這個步驟,」游善伯進一步解釋,氣球原料是橡膠,會 產生酸性物質,經過熱燙脫酸「泡溫泉」方式,氣球的保存期限和光澤可以增加一倍。這也是勝出中國低價品的關鍵,因為多數廠商為了省下占成本十分之一比例脫 酸溶液費用,就減少這道工序。

為了確保彩度,以及氣球著色時不會因黏度不夠,在浸漬色彩時像「流鼻涕」一樣掉下來,造成氣球受色不均,生產線上的每顆氣球,浸乳膠液十秒、浸顏料十秒、 捲吹嘴一秒,每顆氣球都在精準秒數掌握中產出,以增加氣球的平均色度;接著氣球脫膜到脫粉烘乾,可以讓不到一個小指頭大的氣球濕度,又降低一○%,一來一 往間,掌握了薄度又加強了彈性。

「六條生產線的良率高達九九%。同時還可做到六種顏色同時生產、同時分類的效率。」站在五彩繽紛的氣球生產線前,游善伯得意的說。「做到八十分就能活下 來。什麼叫好?就是穩定。市場分散的穩定、品項分配的穩定,每個分數都拿到,自然就不會跛腳,」說是做到八十分,其實不放過每項細節與變數,這是游善伯的 體會。

穩定品質背後的思維,是讓「八十╱二十法則」效益發揮到最大。台灣氣球藝術協會理事長謝馨嫻指出,相較美國知名品牌Qualatex十吋氣球一包批價動輒 五、六百元,同樣尺寸,大倫氣球批價不到一半,「款式齊全,便宜又大碗。」她說。

「一場活動用的氣球多達五百個,充氣、打結無捷徑,也是對製造商的檢驗。」謝馨嫻指出,氣球遇到高溫就會膨脹,品質不良,一到中午敵不過陽光照射,就會破 掉,但大倫氣球九成以上可以經過考驗。

開起博物館觀光工廠遊客四年增三倍

四年前,冷峻的工廠多了一塊新招牌「台灣氣球博物館」,原本單純生產氣球的廠房,多了孩子的歡笑聲,搖身成為介紹氣球文化的觀光工廠。五十年的製造業身 軀,開始注入文創服務的新血液,「或許營業比重不到母公司五%,但更重要的是品牌影響力。」本身是二代回鄉、掌管氣球博物館的執行長游琬渝表示,剛成立時 只有七千造訪人次,去年達三萬人,短短四年成長三倍多。

小氣球跨出製造的限制,開始賣起文化與歡樂。「透過美感加值,代工製造才能跨出去,找到永續舞台,」逢甲大學行銷學系副教授簡士超指出。

大倫氣球,證明了一件事:沒有活不下去的終極變數,只要抓住每個變數就能站穩腳步,就如生產線上歷經十道以上檢驗的氣球一樣,通過了,一顆繽紛的氣球展現 的是歡樂與收割的歡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8

它讓面板關鍵供應鏈 快300倍

2012-03-26  TCW



三月六日,《商業周刊》採訪團隊 來到南科高雄路竹園區,位於南台灣民間信仰代天宮廟宇正對面,日商東麗尖端薄膜(TAF)建造中的鋼骨架構建築,在三十.三度的高溫下,閃閃發亮。

眼前,東麗這座從占地一萬六千多坪面積上拔地而起的新廠,預計六月中落成,十二月第一條液晶電視導光板保護薄膜生產線開始量產,明年夏天初期產量可達每年 一萬七千噸,「東麗薄膜加工,台灣廠是(海外)最大,」東麗尖端薄膜總經理久保田浩一說。

供應鏈速度,將從七天變三十分鐘

東麗來台設廠生產的光電用保護膜(Protect-film),全世界市占率達六五%、全球第一,是以PE(聚乙烯)為基底製程三層的壓出成型模,大量應 用在LED關鍵零組件導光板,讓裁切製程時,邊緣不易剝離混入雜質,達高品質、高良率,被視為業界標準。

由於這是極少數具指標性世界技術大廠首次來台投資設廠,不只生產製造,也有高比重的技術研發會移入台灣,就近有研發生產據點,可融入台灣面板供應鏈,能讓 面板關鍵供應鏈,從七天縮短至三十分鐘,快了三百倍,更快速反映客戶的產品驗證或製程調整等新產品開發需求,提升台灣相關產業鏈價值,等於打開台灣光電聚 落任督二脈。

已有八十六年歷史的東麗集團(Toray),二○一○年年營收達一兆五千四百億日圓、每股盈餘(EPS)三十六.四一日圓;除了合成纖維與化學材料,還擁 有環境、能源、碳纖維複合材料、電子材料等核心事業,是間具頂尖研發實力的全球知名大廠。

東麗客戶、部分產品彼此也是競爭關係,日商住華科技總經理黃建銘透露,原本東麗評估要去中國新建海外光電薄膜加工生產據點,住華「推了幾把、鼓勵它來。」 原來,前年夏天,東麗集團旗下的東麗薄膜加工會長山口進選址時,考慮過上海、蘇州、深圳等地,台灣最終何以雀屏中選?

「非常單純,台灣有導光板世界非常強的客戶(奇美實業、輔祥等)。」久保田浩一不諱言,接近客戶、現地生產,是集團現階段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

受訪中,他邊在紙上先畫出一條四十五度往下的直線,代表販售價格;接著,畫出另一條代表製造成本的水平線,再向記者說明,產品售價不可避免一定會越來越 低,一旦通過「死亡交叉」,就會從有利潤的黃金三角變成死亡三角,「(避免)沒利潤,成本一定要跟著下降。日圓很貴,原料也當地採購、從台灣調度,是降成 本的一種方法,不這樣做無法維持利益。」

近一年日圓升值的趨勢,就讓東麗原定三十五億日圓的資本額,變成只要三十二億日圓,來台灣當地蓋工廠,賣產品給台灣客戶還可不受匯率影響,節省約十個百分 點的匯損,有助確保獲益率。

南科管理局局長陳俊偉補充,包括友達、奇美電在內,「做面板生意,全世界產量三分之一市場在台灣,」日商來台投資,接近市場、人才、親日心理都有關。

經濟部常務次長黃重球觀察,擁有面板關鍵零組件技術的東麗來台投資,有考慮客戶、成本的因素,也有和客戶群聚、互動再加值的因素。他比喻,LCD技術製程 就像一層層的夾心酥,來台除了可達安定生產條件,當客戶要求製程改配方時,一定能和台灣產業連結,「關鍵材料生產者,來越多對台灣越好。」

跟客戶共同開發,有益台灣產業

相較中國、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台灣在IC、光罩、設備、材料、軟體設計等上下游光電產業聚落最完整,在台有生產據點可提供材料的東麗,不只能融入台灣面 板供應鏈,也能和客戶共同開發新產品,有助台灣面板產業競爭力。

「不這樣做(編按:指和台灣客戶共同研發),沒有到台灣的意義。」久保田浩一說,過去台灣客戶要求測試產品,往返日本至少要三天、一週才能有後續反應,資 訊難以直接傳遞;現在,電話打一打,三十分鐘就到,很容易直接掌握客戶對材料需求的正確資訊,一旦新產品驗證時間短,開發週期也能越來越短,就能在當地隨 客戶開發出更好的產品。

從最長的七天縮短到三十分鐘,算一算,相較過去能省下後續反應時間,也等於是另一種競爭力的提升。

此外,從結果來看,東麗選定來台設海外薄膜加工生產基地後,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才正式生效。但,這一中國內需市場的商機,則是東麗投資 台灣另一附加紅利。

兩岸關係越來越好,東麗也越有機會從台灣出發,和中國做生意,「在台灣蓋廠,隨台灣客戶產品一起過去(中國)是好時機,」久保田浩一認為,大陸也慢慢會有 光學薄膜產品使用者,他並透露,未來也考慮和台灣合作在中國蓋廠,目前正規畫中。

「日本人把台灣當跳板也是一個概念,」黃建銘觀察,以日商謹慎個性,不太可能一下考慮長期投資,如果有一百的資源,多會選擇先行投資二十,其後再逐步投 三、四十,等五年、十年後政經局勢變化,有其他條件更好據點,才做一個跳板過去。

這次接下東麗在台灣拓展薄膜加工生產據點任務,不會說中文的久保田浩一接受本刊專訪時,花了近十分鐘,邊畫圖邊用日文向記者解釋,就像中國古時代經商的絲 路,這次則是從日本出發,經韓國、台灣、印度,到全亞洲甚至歐洲,台灣正是東麗薄膜加工跨出海外的重要據點。

深怕我們不理解,他還特地用中文說了一個關鍵字:「橋頭堡」,再次強調台灣的戰略意義。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東麗集團購併由三星集團分離出來的世韓(Saehan),另成立東麗尖端材料韓國(TAK),久保田浩一曾負責東麗尖端材料韓國龜尾廠 薄膜和薄膜加工事業的規畫。

「要做一間不輸給韓國的好公司!」問他繼韓國據點後,這一次又協助集團來台拓點的心情,久保田浩一這樣回答。

將與工研院合作,把技術留下來

由於東麗集團的材料供應角色和研發能耐,不只能應用在液晶顯示器,還包括太陽能電池零件、觸控面板,甚至能源、生物科技等領域高階薄膜。久保田浩一也在訪 問最後透露,觸控面板薄膜來台投資的機率很高。

二○一○年十月和東麗高層接觸、順利輔導東麗來台投資案,雙方常互動的行政院全球招商聯合服務中心日本小組組長洪麗玲就觀察,東麗技術夠深、態度開放,不 只不排除和台灣企業購併機會,近日也表示要和工研院材化所、顯示中心等研發單位展開技術合作,預期會對台灣產業帶來極正面效益。

擁有高品質生產和管理人才的台灣,如能搭上在高分子化學、有機合成化學等基礎化學領域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東麗,雙方若共同研發產品,台灣就有機會從全球供應 鏈的配角,進階到不可或缺的要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37

它讓羊穿外套 只為做出頂級西服

2012-4-30  TCW

今年三月,在台北一○一,國際精 品在台灣的一級戰區,出現了一個唯一只鎖定男性、來自義大利的頂級品牌傑尼亞(Ermenegildo Zegna)。

傑尼亞,這個以頂級羊毛布料聞名的百年家族企業,在義大利,它是唯一專注男裝、又能做到十億歐元以上規模的家族企業。

過去兩年,當歐債風暴拖累全球景氣,傑尼亞的營收連續兩年兩位數成長,去年達到歷史新高的十一億歐元。因為,精品業復甦的主要動能,正是其專長的男裝產 業。

長期追蹤精品市場的貝恩策略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統計,近兩年,男裝市場表現都優於女裝,去年,男裝成長幅度達一四%,幾乎是女裝的兩倍。

全球精品男裝產值約二百四十億歐元,雖然精品男、女服飾市場是四六比,但男性消費力道不容小覷。二○一○年,頂級精品愛馬仕(Hermes)首次單獨為男 裝設立品牌旗艦店。擁有古馳(Gucci)和聖羅蘭(YSL)等大牌的法國PPR集團,去年底買下另一個義大利頂級男裝家族品牌布萊奧尼 (Brioni)。就連倫敦時裝協會也宣布,今年六月,要首度推出男裝專屬的時裝週。

男裝過去是精品服飾的利基市場,現在,面對國際大集團準備大舉分食版圖,像傑尼亞這樣專注男裝的家族企業,要如何競爭?

傑尼亞第四代傳人、總裁吉多.傑尼亞(Gildo Zegna),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表示,「市場高成長代表更多機會。」他不畏懼競爭,關鍵就在於,傑尼亞擁有五十年垂直整合的經驗。

向上整合紡織廠為品質,連工廠水源都管

在瑞士、義大利都有紡織廠的傑尼亞,一年生產的布料長達兩百萬公尺,可以從台北拉到北京;除了供給全球手工訂製西服店,也供給一線精品使用。因為紡織業需 要大規模量產才能獲利,在成本考量下,許多擅長設計的國際精品,如亞曼尼(Armani)、古馳、普拉達(Prada),不會選擇向上整合紡織端。

一九一○年,在阿爾卑斯山區小鎮,從四台紡織機起家的傑尼亞,從毛料選購開始,累積逾百年經驗,「為了選出最好的羊絨,就連紡織配方,像工廠所在地的水源 也要經過挑選,因為水質的純淨度,直接關係到兩股纖維絞合時的緊密度。」為了追求頂級原料,傑尼亞還特別設計出一種特殊外套,披在羊身上九個月,保護羊絨 的純淨。

主打「黃金羊毛」限量訂製,最貴賣兩百萬

追求極致,傑尼亞用「微米」來看纖維的品質。最頂級的「黃金羊毛」,取自羊脖子最裡層的毛,整條纖維最高紀錄細到只有十.八微米,是一般亞洲人頭髮直徑的 六分之一,能達到最頂級「黃金羊毛」的標準,傑尼亞就會用等重量的黃金向農場交換。

掌握住好原料後。傑尼亞跨入成衣市場時,從原料到零售端的know-how,統統都在它手上,「從零售點就知道消費者的反應,回到源頭做開發。」

甚至訂製西服業者也是幫傑尼亞「嗅」市場的夥伴。像台灣訂製西服業者,就向提供布料的傑尼亞反映,毛料的西裝太熱;傑尼亞去年買下蠶絲工廠,經過上百次研 發實驗,今年推出柔軟舒適卻又堅挺的全真絲西裝。

一條龍高度垂直整合的策略,竟然也為傑尼亞帶來意想不到的邊際效應。

一九八○年代,傑尼亞進入了內蒙古尋找頂級羊毛,因為地緣之便,九一年在北京開了第一家專賣店,「進入了當時還不存在奢侈品行業的市場,」傑尼亞成為全世 界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精品品牌。

二十多年經營,讓亞洲銷售比重占傑尼亞整體營收高達四六%。

目前,傑尼亞一套成衣西裝九萬元起跳,若是用一年限量三十套的頂級「黃金羊毛」做的西裝,價格更高達近兩百萬元。在精品市場,傑尼亞與亞曼尼同屬頂級精 品。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大型精品集團必爭之地,先入者的優勢,很可能很快會消失,面對大型集團更具成本競爭力的優勢。傑尼亞選擇在這兩、三年積 極擴點,進入中國內地內蒙、巴西與越南市場,這讓其衝高了營收,但因展店成本尚未回收,所以獲利仍未回到海嘯前水準。

借力配件市場與精品合作推出男性皮鞋

但吉多‧傑尼亞不擔心競爭,他說,會繼續「只做對的事」,就像堅持垂直整合一樣,傑尼亞還是要專注在男裝市場。同時他也懂得借力使力,像傑尼亞就與菲拉格 慕(Ferragamo)合作推出精品皮鞋,把握與男裝同樣快速成長的男性配件市場商機。

「男性精品市場只會越來越大,」研究機構精品研究所(Luxury Institute)執行長佩德拉薩(Milton Pedraza)指出,這,就是如傑尼亞般保守的義大利家族企業,選擇在海嘯期間放手一搏的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1

三萬元搞定 它讓基因解碼低價化

2014-08-11  TCW
 
 

 

生技股是近兩年全球投資市場的顯學,但對於許多投資人來說,投資生技股就像是買一個夢,光要搞懂新藥的市場需求和研發過程就是一大門檻。再加上得長時間等待取得國際藥證和臨床實驗的結果,馬上令人望之卻步。

但是,美國一家公司Illumina,對投資者來說,卻較容易理解,因為從商品到競爭優勢都可以用幾句話就說完。

獲利飆高:單季毛利達67%

首先,它提供基因組檢測儀器與服務,專攻解開人類遺傳密碼所需要的設備,特別是針對特殊遺傳性疾病。目前在全球基因測序儀器市場中,市佔率高達七成。它的股價雖稱不上生技類股股王,但漲幅相當驚人,近五年來漲幅超過四.六倍,同期美國生技指數漲幅僅二.六倍。

這家公司的客戶,主要是大型醫療研究機構與醫學中心。光是靠賣檢測儀器和服務,就讓這家公司從二○○七年到二○一三年,每年度營收均比前一年度成長二五.一%,同期淨利成長幅度更高達二七%。

在剛出爐的第二季財報中,單季毛利高達六七%,同時單季淨利和營收都創下新高。如果只是財報成績斐然,並不足以為奇,公司未來發展性如何,對投資人來說更重要。

根據外電報導,這家位在美國聖地牙哥的基因組測序公司,今年初剛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選為全球最聰明的公司,出乎意料的打敗美國科技與網路龍頭臉書、Google、蘋果,評選委員更形容它是遺傳基因測序市場的「英特爾」。

同時,英國衛生部更在七月十一日宣佈,決定選擇Illumina,做為英國政府所推出十萬人全基因組測序專案的最優合作對象。英國政府希望藉此取得有關癌症及一些罕見疾病、遺傳疾病的研究資料。

而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也為此撥款一億英鎊(約合新台幣五十一億元),專案預計將在二○一七年底完成,這是目前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全基因組測序計畫。

縮短工時:120天變2天

令人好奇的是,為何這家公司能受到從學界到市場積極的追捧?它的核心能耐,說穿了,就是降低成本和縮短工時。

早在二○○三年四月,由美國主導、聯合多國科學家,完成了第一個人類基因組測序工作。這項工作歷時十三年,耗資二十七億美元;到二○○七年,全基因測序須花費四年,耗資一億美元;而到二○○八年,基因定序時間縮短為四個月,耗資一百五十萬美元。

但現在只要用Illumina產品和技術,就可用不到一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三萬元)的價格,解碼人類全基因序列。換算後,等於每個基因組測序的單位成本,已降低至不到一美元,更只需要花費一至兩天。

這樣的進步速度,甚至比半導體界所推崇的摩爾定律(編按:指每十八個月IC性能就會提升一倍)進步速度更快。而這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之所以推崇這家公司的主因。

不過,投資人更想問的是,這家公司是真的抓到了大趨勢,還是只會開出短暫的火花﹖

其實,早在過去幾年,一般人對這項技術的認知並不深刻,直到去年好萊塢性感女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被檢測出,帶有容易罹患乳癌的基因後,毅然在未發病之前,就將最具女性象徵的乳房切除。另外,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Steven Jobs),也曾採用這樣的基因測序方法來預防癌症。

擴大市場:5年後破千億

在名人效應加持下,消費者對個人基因狀況的興趣度,越來越高,商機自然也跟著出現。

根據美國市調公司Marketsand Markets調查,去年全球基因分析市場規模為二十六億美元。預估隨著測序費用下降,五年後,將達到四十三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二百九十七億元)。隨著這樣高毛利且不斷成長的市場,也出現了新的競爭者。例如,今年二月的《富比世》(Forbes),就介紹一家可能是Illumina未來最大競爭對手的公司GenapSys。該公司的幕後股東就是曾經成功投資臉書、Zynga、Groupon的俄羅斯富豪米爾納(Yuri Milner)。

這家公司的競爭策略,就是針對它而來,相較於Illumina的客戶,必須花費高達百萬美元成本,建置相關設備。GenapSys推出一款類似iPad的儀器,不僅操作簡單,且號稱基因檢測成本,也接近一千美元,每個客戶都可以買回家自己測,並且在自己的手機或平板上,立即讀到報告內容。

這樣的競爭戲碼,對許多經歷過個人電腦發展的消費者來說,或許不陌生。因為這就如同當初微軟挑戰IBM;後來蘋果挑戰微軟一樣,是一代新人戰舊人。

打入中國:賺新生兒3,000億商機

Illumina也非坐以待斃,今年更加快切入新興市場的腳步,特別是中國。它找上專長產前檢測的大廠中國貝瑞和康,針對產前基因測序儀銷售和服務進行合作。畢竟中國每年新生兒約兩千萬人,以每次人民幣三千元來計算,近人民幣六百億元(約合新台幣二千九百四十九億元)的市場,實在不容小覷,也是替該公司未來幾年業績加上一份保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746

【每日黑馬】出海玩:遊艇一年維護費用50萬,它讓每個人都玩得起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4/147941.html

來源:i黑馬

作者:婁月

遊艇和帆船一直是少數人消遣的項目,一次出海的成本動輒上萬元。“出海玩”網站(chuhaiwan.com)卻要將其改造為普通人都可以消費得起的大眾海洋文化旅遊產品。出海玩由知名投資人麥子趙領投,這是目前國內首款涉足海洋文化的旅遊項目。

\出海玩已經上線內測,邀請了陳升、左小祖咒等好友前來體驗產品

出海玩的聯合創始人、Pre-Angel投資人麥子趙告訴i黑馬記者,出海玩的定位是“遊艇和帆船界的Airbnb”,即將閑置的遊艇帆船資源利用和開發起來。它和Airbnb相似的地方在於“分享經濟”和“本地社交”,一方面讓船主將船只租賃分享,從中獲利,提高船只利用率;另一方面讓普通大眾也能體驗出海遊玩。

根據出海玩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國的註冊遊艇帆船約有1萬艘,閑置率高達90%以上。與之相對應的,船主每年都要為遊艇支付高達30萬-50萬的維護費用,包括泊位費、養護費和人工費(船長、水手)等。而我國擁有1.8萬公里的海岸線、9萬個湖泊和6500個島嶼,這些旅遊資源遠未充分開發。在麥子趙看來,這些海洋和湖泊資源完全可以利用遊艇和帆船進行開發。

出海玩商業模式的第一個思維是降級,把遊艇和帆船這類高大上的項目變成人人都可以參與的項目。一般來說,每個城市的船主由企業、個人和俱樂部構成。由於俱樂部的運營和接待能力較強,這使其成為出海玩目前主要的簽約對象。

麥子趙算了筆賬:一艘78尺的遊艇若每天開4小時,油費成本是6000元,加上其他費用,一天的成本約在8000元。而這艘遊艇一天出海4次,每次載30人,按每人收取500元費用計算,完全可以覆蓋船只的成本。

不過,僅靠租賃船只遠遠吸引不到足夠的遊客,所以出海玩又加入了內容和社交元素,為當地的活動達人提供平臺,由他們發起活動、設計旅遊產品和招募遊客。出海達人由出海玩進行認證,出海玩幫助達人導遊,並對活動做推廣。

“現階段,出海玩只是一個類似天貓的平臺,由我們向船主租賃船只,然後提供給達人,收入完全歸達人所有。目前對雙方暫不收取任何費用,當流量足夠大時才會考慮像Airbnb那樣收費。”麥子趙說。

針對旅遊人群臨時性聚集的特點,出海玩下一步將開通“一鍵建群”的功能,購買同一產品的遊客自動建群,可在群內交流和分享照片。活動結束後,該群自動消失。

雖然當下出海玩並不介入具體的活動執行,但麥子趙表示,未來把模式做重是大勢所趨,“當運營由自己掌控之時,也是利潤最厚的時候。”

麥子趙認為,出海玩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義。過去買遊艇是虧錢的,但當遊艇和帆船成為盈利的工具時,購買遊艇不再純粹為了個人興趣和接待需求,而是成為一種熱門的投資生意。

目前,出海玩已經上線內測,邀請了陳升、左小祖咒等好友前來體驗出海玩產品,並且已與攜程網、飛票網、去哪兒開放平臺等達成了戰略合作。出海玩下一步將擴大產品數量,同時啟動跨境旅行產品。

\黑馬企業信息

廈門出海玩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Kevin Cao、麥子趙、David

上線時間:2014年11月7日

所在地區:廈門

主營業務:遊艇帆船租賃、海洋/湖泊旅遊產品平臺

融資情況:正在進行天使輪融資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483

全台10萬戶 它讓無殼蝸牛期待、投資客害怕、鄰居擔憂 完全解析社會住宅

2015-04-13  TWM
 
 

 

房價過高、租屋市場不健全、社會住宅過少,是台灣居住正義的三大禍源。

未來8年,全台至少將推出十萬戶社會住宅,其中一半坐落在居住壓力指數最高的台北市。

它,影響的將不是一戶一樓,還將改變台灣人每一代渴望安身立命的命運。

無論你是無殼蝸牛、房東、投資客、想買房子的人,或者屋主,社會住宅政策都與你息息相關。

製作人‧楊紹華 撰文‧鄧麗萍 研究員‧黃家慧從台北圓山捷運站下車,過一條街,不消三分鐘就走到大龍峒公營住宅。這裡,是台灣最大的整棟社會住宅,也是台北目前戶數最多的社會住宅。

落成三年多,大龍峒公營住宅看起來依然乾淨新穎,雖然沒有健身房、閱讀室等公共設施,卻有一片公園綠蔭,只見小朋友在這裡騎腳踏車,成群玩樂。這裡,讓許多沒有自有住宅的年輕人與中低收入者,找到了一個安身立命的小窩。

「我真的很幸運,能夠抽中社會住宅,至少有五年時間,可以在台北安心生活和工作。」七十五年次的廖小姐,是大龍峒公營住宅的承租戶。

她目前是師大附中代課老師,月薪約四萬元,社會住宅每月一萬一千二百元的房租,占薪水約四分之一,仍在可負擔範圍內。

出生在台北的她,從小父母離異,她一歲多時就和妹妹跟著姑姑住,搬到大龍峒之前,姊妹倆和姑姑、爺爺在南港區福德街租房子,四人擠在二十二坪、兩房的老舊公寓,租金一萬元,一住十年。

二○一一年,她幸運地抽中了大龍峒公營住宅,那一年,妹妹考上新竹市特教老師,她和姑姑則搬進這裡。四十九歲的姑姑,過去在貿易公司上班,靠著三萬多元薪水養大兩個姪女。三年前,公司結束營運,她頓時失業,所幸兩個姪女都已長大,而且抽中社會住宅,讓她鬆一口氣。

「很難抽到吧?」這是大多數人對社會住宅的印象,總覺得「看得到、吃不到」。的確,四年前全新落成的大龍峒公營住宅,一一○戶住宅招租,吸引逾一二七○人申請,平均中籤率僅八.六%,其中,廖小姐抽中的一房型最搶手,中籤率僅二.七%。

不過,這樣的「超低中籤率」可望開始改善。在一四年底縣市長選舉時,六都之中十二位候選人都承諾大力推動社會住宅政策。而根據台北市政府最新民調,柯文哲就任台北市長百日,卯足全力推動社會住宅,成為他最受市民肯定的作為。

四月七日起,柯文哲推動公共住宅首部曲,把捷運聯合開發案中,台北市所分得的五七○戶轉作社會住宅,以「只租不售」的方式、租金打八五折出租給年輕人,以解決民眾買不起房、住不起房的問題。

現況》釋出聯開宅,轉作社會宅五七○戶只租給年輕人,租金打市價八五折這五七○戶,僅僅是柯文哲提出五萬戶社會住宅目標的百分之一。而若放眼全台,據各地方政府規畫,未來八年,全台至少將推出十萬戶社會住宅,其中一半、五萬戶,坐落在居住壓力指數最高的台北市。從無殼蝸牛、房東、投資客、想買房子的人,以及屋主,社會住宅政策都與你息息相關。

在形態上,除了捷運聯開宅之外,社會住宅還有多種形態,包括整棟興建的公營住宅、都更分回戶、出租國宅,以及中繼住宅(編按:都更住戶暫時安頓之地,後轉為社會住宅)等。在名稱上,前市長郝龍斌時代叫作「公營住宅」、柯文哲時代叫做「公共住宅」,無論怎麼稱呼,都是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

走進廖小姐位於大龍峒的家,虛坪面積二十六坪,室內約十五坪,一房一廳,有相當寬敞的廚房和陽台,採光良好,市府還提供衣櫃、床架、窗簾等基本家具。更重要的是,交通便利,鄰近捷運圓山站,信義線通車後,她搭一班車就能到師大附中教書。

「社會住宅的政策很不錯,尤其在台北工作、面對高房價的人,很需要這項政策,來讓自己安心拚未來。」廖小姐說的「安心」,不只是有房住、租金相對便宜等層面,還包括了居住環境。

「以前住的南港老舊公寓,環境較複雜,缺乏管理,晚上不時聽到有人在街頭吵架,而且,和隔壁棟之間沒有防火牆……。」如今,同樣是付一萬元出頭的租金,居住品質卻大不同。

大龍峒公營住宅管理良好,不僅門禁森嚴,進出電梯都要刷卡,踏進家門,須先把鞋子收進屋內鞋櫃,走廊顯得乾淨整齊,完全顛覆了一般人刻板印象中「社會住宅造成居住品質下滑」的迷思。

里長說:我挺社會宅政策!

現在年輕人薪水低,若沒有政府幫忙怎麼辦「政府作為房東,執行住戶公約比一般民間更有執行力。」台北市政府委託管理公共住宅的物業管理公司督導吳明智說,社會住宅有計點扣分制度,讓生活環境維持得很好。

轄內包含大龍峒公營住宅、有四個小孩的大同區至聖里里長王清標感嘆說,現在的年輕人薪水低,若沒有父母幫忙,根本買不起房子。「雖然有些里民擔心影響房價,但我很支持社會住宅政策。」大龍峒公營住宅租約屆滿三年後,最近開始辦理續約,只要年所得仍符合申請條件,原住戶就能再住兩年。讀教育研究所的廖小姐,一直努力考正式老師,她正準備要去台南應考,社會住宅為她提供了五年的安心居住空間,能專心準備考試。

「希望政府蓋快一點、蓋多一點。」廖小姐這麼說;因為她知道,像她一樣需要社會住宅政策支持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很多。

根據內政部一一年三月底進行的調查,全台社會住宅的需求量達三十三萬戶,其中,大台北地區就有八萬三千多戶,占了四分之一。然而,全台現有的社會住宅僅七三四一戶,以全台近八百四十萬家庭戶數計算,比率僅○.○八%。

即使未來全台興建十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達陣,比率也僅一.二%,距離歐美二○至三○%、香港逾三○%的水平,仍然差很遠。

雖然台灣自有住宅率高達八成五,但這項數據是以「每戶」為單位,並非以「人」為單位;換言之,如果年輕人與父母同住,就不會被納入「無殼蝸牛族」行列。事實上,根據《今周刊》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公司在三月底進行的「青年居住大調查」顯示,全台二十五歲至四十歲的青年族群,有高達五○%的人與父母同住,二四.四%的人租屋而居。

本刊調查發現,這些青年當中,有四四%想申請社會住宅,其中,租屋者逾五五%有申請意願,台北市和新北市的受訪者,有意申請者亦高達五二%。

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租金便宜是選擇社會住宅的首要考量,其次是交通方便、生活機能完備。其中,八七.四%的受訪者表示,能接受的租金水準是一萬元以下,其中更有五四.六%希望租金水準在七千元以內,若以租金不超過薪水三分之一的理財建議來看,也是月薪22K者較能負擔的範圍。

學者說:這是社會福利!

提供經濟弱勢者,暫時安身立命的過渡期調查也發現,超過八成五的受訪者認為,擁有自己的房子是人生中很重要的夢想;從交叉分析來看,大多數夢想擁有房子的人認為社會住宅的租期是三至六年,其次是三年以下。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分析,調查結果符合社會住宅的基本定位,「是一種社會福利,是年輕人在準備買房過程中一個短期的過渡階段。」對許多人來說,社會住宅是「住一陣子,而非一輩子」,讓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和經濟弱勢者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但在台灣,建社會住宅,為何那麼困難?

三月三十一日傍晚七點,台北市忠義國小舉行了一場「公辦都更及中繼住宅計畫」公聽會,都發局、教育局、都更處等北市府官員一字排開,聆聽南機場公寓住戶的想法。

在這之前,台北市政府已舉行過四十九次公聽會,但漫長的時間過去,二千多戶的南機場公寓都更案,依舊躺在市府書架上的報告裡,任由這些五十年老舊公寓,成為被遺忘之地。

柯文哲上任後,公辦都更案重新動起來。從九二一地震後被列為危樓、學生僅約二百人的忠義國小,被選為中繼住宅預定地,是推動社會住宅和公辦都更的「活棋」。中繼住宅在都更完成後,住戶搬離,市府會逐步規畫成社會住宅出租。

然而,當地居民對忠義國小併校、興建中繼住宅及都更的容積率、貸款等問題,看法相當分歧。從南機場公寓的公辦都更,到忠義國小改建為中繼住宅和社會住宅,一場又一場的公聽會,在協商、溝通的過程所遇到的困難,就是歷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推行住宅政策時,停滯不前的縮影。

一名市府公務員感嘆說,「由於涉及土地、資金、設計、施工等複雜議題,各方的意見很難統合,公部門往往碰到困難就只是開個會、做了會議紀錄,但從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過去三十年,全台灣只蓋了五萬戶社會住宅,而且大部分都賣掉,剩下約七千三百戶。相比之下,亞洲最晚推行社會住宅政策的韓國,在短短二十年內,就蓋了一百多萬戶,平均一年蓋出五萬戶,是全球每年蓋最多社會住宅的國家。

困境》執政者沒魄力、社會阻力大牽涉龐大利益,「喬」了幾十年也談不攏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彭揚凱指出,即使韓國政黨輪替,住宅政策仍會延續,社會住宅頂多是換個名稱,卻是韓國歷任總統和首爾市長最重要的政績。反觀台灣,從二○一○年五都選舉拋出社會住宅議題之後,地方和中央的進度緩慢。

「過去幾年,看不到執政者的決心。社會住宅淪為政治口號,而非國民基本權益。」彭揚凱指出社會住宅政策停滯不前的原因,在於掌權者缺乏執行力。

曾旅居台灣十二年、目前定居在新加坡的《蘋果日報》前執行副總編輯王德寶感嘆,台灣遲遲無法推行社會住宅政策,原因在於缺乏專責的統籌部門,也缺乏強大的政府作後盾,「台灣可學習新加坡模式,成立專責部門,主導公辦都更和社會住宅推行。」政府魄力不足的另一面,是社會阻力。當台北市政府釋出捷運聯開宅作為社會住宅,卻面對聯開宅的管委會主委和住戶跳出來反對,擔憂這項政策會讓房價狂跌。反對者的思惟是:「會去承租社會住宅者一定都是沒錢的,沒錢的人素質都很低,他們住進來,會破壞現有的居住品質」、「社會住宅會拉低房價,造成我們的房子貶值」。

對此,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不動產投資學系副教授花敬群直言,「房價本來就正在下跌中,不必牽拖或怪罪社會住宅。」他指出,提高社會住宅的供給,對房價不會有影響,租金可能稍有影響,但社會住宅戶數很少,且符合申請資格(家庭年所得在四十分位點以下)的民眾不到半數、中籤率低,造成租金比價效應的影響偏低。對透過租金養房的投資客,利率的影響大於租金,即使社會住宅供給量達十萬戶,占全台總戶數也僅一.二%,不致成為壓垮房市的最後一根稻草。

相反的,他認為,興建社會住宅,政府將會投入大量資源,例如設立托兒和育老中心等社區營造,對鄰近地區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機能,反而是加分。「台北市民以後一定會搶著求柯P蓋社會住宅。」台北市前副市長、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也指出,「租屋和房屋買賣是兩個不搭軋的供需市場。」真正造成房價上漲和需要有房子住的人,基本上是不同的兩群人。「現在是弱勢的人沒叫,有錢人卻在叫。」張金鶚認為,這種扭曲的現象,造成社會住宅被汙名化,政府在推行政策時,宜先做好溝通。

住宅不是商品,居住是人權。誠如台北市都發局局長林洲民所說的,「這些社會住宅的承租戶,是我們的親人、朋友、鄰居,他們在人生過程中的特定階段,需要這樣的支持。」未來》四年內蓋2.5萬戶要落實居住正義,得靠全民的同理心除了解決基本的居住功能外,林洲民指出,「興建社會住宅真正的企圖心在於只租不賣、屬於市府世代經營的智慧綠建築,目標是做良好的社區營造。」未來四年,台北市政府決心要蓋兩萬五千戶社會住宅,以過去十倍的速度,解決居住問題。林洲民坦言,完成這項目標,要涉及的人力龐大,要推動的決心是超乎想像的困難。但是,「政府用公有的土地和資源去興建公共住宅,是天經地義的事。」林洲民說,一個城市的房價飆漲十倍,是病態社會下的不當現象,因此,從公共居住原則下,推動社會住宅是「一天都不能等!」台北市地政局日前也已完成全市公有土地清查,其中約有四.八公頃、一○二筆土地未來將可無償提供作為興建社會住宅使用。

從現在開始,各縣市政府正跨出落實居住正義的第一步;倘若失敗,台灣的住宅政策恐將又走回老路;如果成功,影響的將不是一戶一樓,還將改變台灣人每一代人渴望安身立命的命運。而成功與否,正考驗著執政者的決心,以及,全民的同理心。

小辭典

租屋、抱屋的 都該關心社會宅● 社會住宅是什麼?

由政府興辦或獎勵民間興辦,採「只租不售」模式,以低於市場租金或免費出租給所得較低的家戶或特殊弱勢對象的住宅。

● 社會住宅有哪些?

由於來源不同,社會住宅有各種形態,包括:1.公營住宅(整棟出租,也稱公共住宅)2.聯開宅(捷運聯合開發住宅分回一部分,用作社會住宅)

3.都更分回住宅

4.出租國宅

5.合宜住宅(政府招商投資興建的平價住宅,其中5%~10%用作社會住宅)6.中繼住宅(提供民眾短期、急難或都更的居住需求,部分或全數轉作社會住宅)7.其他如青年住宅、勞工住宅、老人住宅、原住民住宅等8年內,全台要蓋10萬戶社會住宅—— 各縣市社會住宅分布圖過去30年,全台僅蓋了5萬戶社會住宅,且大部分出售,僅剩7341戶,比率只占全國家庭戶數0.08%。如果扣除老人、原住民、婦女等特定對象的出租住宅,社會住宅的實際戶數更少。2014年縣市長選舉,各縣市共喊出1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選舉支票未來能否兌現,全民都在關注!

台北市 6230戶 目標5萬戶新北市 844戶 目標7000戶

桃園市 目標2萬戶

新竹市 目標1500戶

台中市 目標1萬戶

高雄市 267戶

花蓮縣 目標1000戶

註:

1. 台北市的6230戶中,也包含即將出租的聯開宅如美河市等570戶,另外也包含其他類型住宅如婦女中途之家、老人住宅等。

2. 新北市的844戶中,除了已出租的永和青年住宅(11戶)、即將出租的板橋浮洲(440戶),也包含其他如老人、原住民等社會住宅等。

3. 高雄市的社會住宅主要為原住民住宅、老人住宅及勞工租賃住宅等。

整理:黃家慧

能省錢,44%青年想住進社會宅—《今周刊》青年居住大調查發現1 無殼蝸牛,對於社會宅的需求最高請問你想申請社會住宅嗎?

想 44%

不想 27.1%

不確定 28.9%

交叉分析居住狀態

% 想 不想 不確定

租屋者 55.6 16 28.4 與長輩同住者 40.6 25.1 34.2 自有住宅者 40 41.1 18.9 發現2 便宜、交通方便是首要考量你選擇社會住宅的主要考量是?(複選,最多3個) (%)

租金便宜 75.9

交通方便 51.2

生活機能完備(學校、醫院等) 42.2

環境單純 27.7

住宅設備及管理良好 23.1

緊鄰市區 12.8

其他 1.4

發現3 87%認為租金1萬以下最優你能接受的租金水準是?

7001元~10,000元 32.8% 7000元以內 54.6% 10,001元~13,000元 8.9% 13,001元~16,000元1.8% 16,001元~20,000元 1.1% 20,001元~25,000元 0.4% 25,000元以上 0.4% 發現489%同意在家附近蓋社會宅如果你家附近蓋社會住宅,同意嗎?

非常同意 17.9%

同意 71.7%

不同意 8.8%

非常不同意 1.6%

發現5 讓弱勢優先入住是共識社會住宅的承租門檻,最重要條件是?

無自有住宅(包括本人、配偶、戶籍內之直系親屬及其配偶) 37.9% 家庭年收入限制 32.8% 特殊情況及身分(如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單親等) 23.2%

申請者年齡 5.6%

其他 0.5%

發現6 46%認為3至6年租期最好你會建議社會住宅的租期是幾年?

3~6年 46.1%

7~10年 16.5%

10年以上 15.7%

未滿3年 21.7%

說明:《今周刊》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公司執行調查,對象為25歲至40歲的台灣人,調查期間為2015年3月30日至4月2日,共回收有效樣本數1099份,在95%之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96個百分點。

台灣社會住宅比率偏低

—主要國家社會住宅現況 占住宅總量比率(%)荷蘭 34%(240萬戶)香港 30.4%(78萬戶)韓國 6.5%(116萬戶)日本 6.1%(346萬戶)新加坡 4.5%(5.3萬戶)台灣 0.08%(7341戶)

整理:黃家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94

1號顛覆者》手頭資金不想只做定存? 它讓你用閒錢助人圓夢 還年賺五%

2015-12-28  TCW

在倫敦,一群小人物正在破壞金融遊戲規則,他們看見銀行做不來、太慢、太貴的現況,從借錢、匯款到投資,靠著手機、網路,幫用戶搞定。

未來,你的金錢觀將因此重新改寫。

在倫敦金融區邊緣,超過八百年歷史的巷弄Fetter Lane,與金融區地標「小黃瓜」遙望。

一六五一年,政治哲學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在這條巷子完成社會契約論著作《巨靈》(Leviathan);三百五十四年後的二○○五年,全球第一家點對點借貸公司Zopa在同樣地 點,用科技的去中介化,讓貸放雙方在網路上達成共識、進行撮合,堪稱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契約」。

點對點借貸(P2PL)被《經濟學人》指為金融科技裡成長最快的業務,Zopa今年邁入第十年,目前有六萬名貸款人、十五萬名放款人,今年預估累計貸款額 度近六億英鎊(約合新台幣二百九十八億元),占英國個人信貸市場的二%,明年預估成長到十億英鎊,目標是五到十年內將市占率提高到三○%。

你能決定借錢給誰、做什麼事走進Zopa辦公室,無裝潢隔問,每個部門是個通鋪,一百多坪的空間裡擠進技術、客服、行銷、風控等部門共九十多人,連管理團 隊都與茶水間共用空間,意味著員工隨時看得見,也可以任意進出高階主管辦公室;今年八月新上任的執行長傑納達那(Jaidev Janardana),光著腳丫在辦公室裡忙進忙出。

辦公室光景也反映出Zopa的中心價值:透明。他們是如何用「透明」,讓消費者願意掏錢出來借人?

第一,最直接的透明,你知道你借錢給誰。

傳統銀行靠放貸存款賺利息獲利,但存戶不知道自己的錢被借給誰,相較之下,所有的P2PL平台都讓放款人知道錢借給多少人、借款目的、拿你的錢要做什麼,繳款進度也會陸續回報給放款人。

Zopa對放款人沒有金額限制,但放款金額被切割成十英鎊一個單位,由演算法按照放款人選擇的利率(三.五%或五%),為放款人搭配五種風險係數的貸款人組合,最後再將名單提供給放款人。

「那一瞬間,你不再覺得你在借錢,你覺得你在投資,也在幫別人圓夢,然後還有高於定存的利息,為什麼不做?」中國信託數位金融處副總經理周郭傑說,「P2PL重新定義了放款,這是銀行做不到的。」第二,十年堅持一種貸款服務,無擔保小額信貸,一看就懂。

不像一般銀行依貸款對象不同而有不同商品,諸如創業、買賣房地產、中小企業,Zopa十年來堅持只提供平均利率三.五%至七%,額度一千英鎊到二萬五千英鎊的無擔保小額信貸。

貸款人在網路上選擇借款金額、年限、原因和個人資料後,核過者一天內接到通知,Zopa的核准率僅二0%,不但是全球五大借貸平台(Lending Club、Prosper、SoFi、RateSrtter和Zopa)中最低,也比實體銀行低。

點對點借貸平台的利潤繫於放款規模,但因Zopa對商品設計的堅持,變化不如後進平台,放款金額成長速度是五大平台中最慢的,但0.六%的平均違約率,是 所有平台最低,甚至低過實體銀行平均的五%、六%水準;等於犧牲利潤換來高品質客戶。「因為錢不是我們的,錢是大家的,」Zopa發言人蓋斯利 (MatGazeley) 說,「單純把一件事做徹底,是我們讓消費者信任的關鍵。」第三,放款金額不分大小,收益率都一樣公平。

Zopa不管放款人願意出借多少錢,都只有年息三.五%(兩、三年期)和五%(四、五年期)兩種固定收益產品可選擇;若貸款人提前還款,放款人可選擇要繼續放款或拿錢出場。

蓋斯利解釋,放款人可選擇的是金額、利率、時間,以及是否再投資。除此之外,不管是百萬富翁,或普通人,投資越多當然拿回越多,但投報率都一樣-三.五%或五%;「網路上沒有VIP,否則就跟現在的銀行沒兩樣,要公平才會透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06

為了它,年輕人一年花費1萬多,因為它讓人“找到戀愛的感覺”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15/1154016.html

近兩年,網絡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曬貓,“貓奴”、“鏟屎官”也成為人們聚會上交流的熱門話題。甚至有人覺得養貓跟吸毒一樣,“一日吸貓,終生想貓”,貓奴們養貓養得難以自拔,吸貓時能獲得強烈愉悅感,離開之後便意誌消沈。

某日本寵物食品品牌曾發布一則廣告,一位老人和一位女生聊天,他們聊了老人最近的健康狀況,回憶了過去十八年發生的點滴……看到最後,大家才發現,這位老人其實是女生養的貓咪。


▲圖片來源:日本某貓糧廣告

除了讓人無法拒絕的外表之外,貓咪作為寵物伴侶,最重要的價值之一就是通過陪伴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它們並不只是寵物,而是家庭里的一份子,尤其對於單身的年輕人來說,在生活工作的壓力之下有個小生命的陪伴和牽掛,無疑是一種溫暖。

遠離故鄉、親人,獨居生活,缺乏感情寄托,沒有家庭生活……這就是現在發達城市中“空巢青年”的生活狀況。養貓比養狗更好打理,互動瑞士有研究報告稱,如果家里養了貓,主人的幸福度會比較高,而且孤獨感會大為下降,水平等同於正在戀愛,尤其是對女性而言。事實上,女性貓主也確實比男性多很多。

▲圖片來源:狗民網

由於在貓咪身上傾註了大量情感,貓主人在給自家“孩子”的消費上通常也毫不吝嗇,從口糧、零食到廁所、保健品上無一不精挑細選。至於玩具、貓用品之類的非剛性需求更是上不封頂,多多益善。

其實,睡在床上、貓窩或是紙箱里對貓來說並沒有太大區別,主人們買買買的心理主要還是出於自己的執念。很多年輕的貓奴們自己尚在職場苦苦打拼,處於“月光”階段,但在給家里的貓咪消費上從不含糊,甚至一個貓砂盆的價錢能比自己最高級的外套還貴。雖然也會偶爾肉痛,但看到下一個心儀的產品,還是會不假思索地買買買。小編不禁想算一筆賬,養貓到底需要花多少錢?

貓奴們的成本清單:吸貓容易養貓難

小編問了問身邊養貓的朋友們,並讓他們列出一份養貓成本清單。大家紛紛表示,不統計還不覺得,一列單子才發現開銷原來這麽大,頓時想燉貓……

1號鏟屎官:七毛,90後,現居北京

貓:biubiu,一歲母美短,來自無良寵物店,身價2000

Biubiu是七毛未婚夫送給她的求婚禮物,由於對貓舍不熟悉,所以隨意挑了一家不正規的,抱回來才發現已經長了一身貓癬,反複治了一年,導致自己都被傳染。禍不單行,因為室友忘記關窗,biubiu竟然從14層樓上意外跌落了下去,雖無性命之憂,但導致肝破裂,七毛心疼不已,來來回回又治療了幾個月,光是營養膏就不知道換了多少個牌子。

▲七毛的養貓成本清單(中新經緯趙佳然制圖)

Q:給貓治病期間的費用都是你獨自承擔的嗎?覺得負擔重嗎?

A:是我獨自承擔的,那段時間基本都是入不敷出。負擔雖然有點重,但是並沒有太影響我原本的生活質量,所以就覺得還好。就是那段時間挺累的,因為每天要帶她去很遠的醫院打針,晚飯也吃不上,因為如果吃了晚飯去就要加兩百的夜診費。上班也要記掛著她有沒有問題。我甚至買了攝像頭查看她每天在家的情況。雖然花了不少錢,但是之後貓健健康康的就覺得錢花的很值得。

2號鏟屎官:LY&紅白,新婚夫婦,現居杭州

貓:U盤(四歲公),PIZZA(三歲母),中華田園貓,論壇免費領養

LY和紅白戀愛時在廣州居住,在論壇上先後領養了兩只中華田園貓,它們的感情非常好,經常一不留神就開始“虐狗”。幾年後,兩人回到LY的家鄉杭州結婚定居,貓咪們也跟了過來。他們為兩只貓單獨開了個微博,一些喜歡貓的朋友們有時也會寄來貓用品。總體來說這兩只沒怎麽讓人費過心,除了總跟鏟屎官的手機過不去,大概是吃醋了吧……

▲LY&紅白的養貓成本清單(中新經緯趙佳然制圖)

Q:平時貓的用品都是誰來買?

A(LY):都是我和我養貓的朋友一起買的,我老公對這方面平時不關註,不了解,所以放權給我了。

Q:你們兩個人在養貓的開銷上有什麽分歧嗎?

A(LY):沒啥分歧,最近搬到新房,給貓添置了不少東西,小佩飲水機(一種智能飲水機,屬於中高檔網紅貓用品)就是那個時候朋友送的。我們平時的支出還是以中檔為主,也就是之前趁打折買了個雪屋,因為好看嘛。平時洗澡都是在家里洗,一瓶浴液可以用很久,成本忽略不計,有些人家里還有寵物烘幹機,那都太壕了。

Q:你們養貓的圈子里應該會經常分享貓用品吧?會跟著買麽?

A(LY):會的,被種草買過玩具。貓糧也會看人推薦著買,但還是會稍微克制下自己,不會沖動消費。不過我們買其他東西的時候也會考慮到貓,比如新家添置了一臺吸塵器,就是為了吸貓毛,沙發的材料也會特意選不怕抓的。對了,前幾年買了個微單,也是用來拍貓的。

買買買也是養貓的樂趣

目前寵物產業細分領域覆蓋了寵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出生到繁殖到死亡,從基本的衣食住行到高端的美容娛樂培訓,並且還在不斷增加,向著人類日常生活消費看齊。從大的種類來看,主要分為寵物用品和寵物服務。寵物用品包括食品、清潔工具、家具、穿戴、玩具等,而寵物服務有醫療、美容、攝影、寄養、培訓、保險、婚介、殯葬等。

▲來源:國聯證券研究所

根據狗民網2016年的研究報告,城鎮里養貓的用戶多為職場白領和專業人士,月收入主要在6000-12000元左右。統計也顯示,在寵物市場中目前80後貢獻最大,隨著越來越多的90後步入職業生涯,他們的消費潛力也不可小覷。對比來看,80後在寵物的健康和保健上面消費較多,而90後最愛給寵物購買用品和服務。

報告也發現,超過半數的養貓用戶對寵物用品和服務的廣告抱有積極的態度,會主動留意感興趣的廣告,圈子里朋友的互相推薦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本著“多一個不多,萬一貓喜歡呢”的原則,養貓的人家里經常不知不覺就囤了一大堆貓用品。也許幾千元的玩具還沒有一個紙箱子討貓咪的歡心,但當下一個網紅寵物用品上市之時,人們還是會瘋狂剁手,對鏟屎官來說,這本身也是樂趣之一。

來源:中新經緯(ID:jwview) 作者 趙佳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0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