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同業代付放表外 - 信報九月十九日 (完整版) 迷宗, 迷思

1 : GS(14)@2012-09-30 11:28:31

http://matzyh.blogspot.hk/2012/09/blog-post_19.html
......版面有限,又要賣廣告,信報老編刪了大段,原文在此........
看財務公司的電視廣告,情義兄弟氣杖義相助,高挑美媚善解人意,為小民清還卡數,形象討好。但無論你是以信用卡簽賬消費,還是找財務公司代找卡數,都是借貸行為。如有個人資產負債表,就是要在表上,記下你欠下銀行或財務公司的借款數字。不為自己的借貸好好作記錄,表上無字心中無數但數還在,自欺欺人而已。
表外表內,還是放在竹籠內好呢?
原來內地銀行在貿易融資下有所謂『同業代付』,是銀行同業間的借貸行為,但就一路都不記在表上,會計術語謂之放在表外。管他甚麼表外,目的是把數字人為壓抵而已!而此等表外借貸據內地券商估計,有1萬億到2萬億,甚至3萬億,佔國內融資市場的份額可不少也!今年初,中國銀監會就出了一份意見徵求稿,要求銀行撥亂反正,把此等借貸放回表內。但利字當頭,無人理會。直到上月20日,銀監再按奈不住,正式出台管理辦法,要所有銀行在本年底前,按國際會計慣例把此等業務全部入賬!但這會一下子把國內1萬多二萬億的銀行信貸砍掉!對內銀盈利,國內總信貸規模和經濟的負面影響可謂不小,此話怎說呢?
藉此降低貸存比率
先看何謂同業代付吧。簡單來說,就是銀行為自己所開出的貿易信用證,在承諾到期付款之日,找來另一家銀行代他向信用證持有人付出貿易貨款。法理上來說,是內銀貸出一筆貿易融資給信用證申請人即買家,用來支付到期要付的貨款。而資金就來自另一銀行的同業貸款,並由該行代為付給貨品賣家。同業代付多在有外匯管制的國家盛行。以中國為例,銀行或企業要買賣或借入外匯,一定要在國際貿易中即經常賬下才可。國內外匯供應一路集中在中行,利率和供應量也因管制和壟斷而跟國際市場不接軌。內銀和企業就利信用證,向海外銀行以同業代付形式在國際市場貸入美元,供應量既多,利率匯率按真正市場力量來決定,更公平也!再者,美元利率比人民幣低得多,前幾年大家又看人民幣升值,短美元實為穩賺的套利行為。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開通後,也令代付業務大幅增長。原因何在呢?國內早在07年把三個月以上的對外外幣信用證或同業代付納入短期外債指標管理。所謂外債指標,是外管局為內銀定下的外債上限或額度。銀行若以代付形式貸入美元,最長也只可是三個月,否則,就會用去和佔用了他的外債指標。外管局的目的,就是要削內銀舉外債之能力,壓下當時外匯儲備的增長。09年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開通後,內銀可開出人民幣信用證到海外,人民幣是主權貨幣而非外幣,就不用受外管局三個月期限的限制了。內銀由此就可要求海外銀行為他們代付到期的人民幣信用證,而融資期限也就可由本來三個月,大幅延長至經常賬極限的365天。這就正好讓內銀繞過和規避外債指標,讓企業到香港享受較低的人民幣借貸利率!
外債指標是規避了,但還有銀監會的貸款存款比率指標要解決。國內銀行此幾年的平均貸存比率達60多70%,銀監設下的最高比率為75%,即業務增長空間不多了。如能把部份貸款利用各項會記手法放在表外,不當為貸款,就可降低貸存比率,那就法規照樣避,生意繼續做了。但明明是貸款,如何可以一路都不放在表內呢?筆者也木宰羊,只知有不少內銀曾按國際核數師建議,要求海外代付行在貸款文件中加入該代付款是國內進口商客戶直接要求代為支付的貨款。即借款人由內銀變內企,內銀身份就變得如同擔保者。但代付業務的精髓就是以銀行同業借貸形式來代替一般客戶貸款,省卻代付行在信審上的要求,時間和降低風險成本。試想海外銀行如真要對內地客戶逐個審批,又要開戶,這樣時間要多久?業務又能做得多少?最後當然沒有海外銀行配合。怪不得銀監不得不出手,內銀把代付變為表外業務,根本是亂來也!
把表外客戶債務從表外放會回表內,估記會把內銀的貸存比一下子提高2到3個百分點!再看今年7月和8月的新增銀行貸款分別為5400多億和7000多億,如銀行真要停掉共2萬多億的代付業務,對市場上銀根和內銀業務的負面影響就可想而知。加上國內利率管制逐步開放,銀行利差一路收窄,內銀業績和股價大家也不能看好了。
企業藉利差套戥獲利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問銀監的新措施豈非跟中央和人行要保住經濟增長和放鬆銀根的政策大打對台。但銀監擇善固執,這才令人敬重!其實同業代付都只是內銀用來避規各種監管條例的手段,也讓企業利用境內外的匯價和利率的差價作套戥賺取利潤,再告訴大家國內代付業務一點基本的操作吧。內企先把本來要付的進口貨款,抵押給內銀,再由內銀安排信用證和海外代付。海外美元的借貸利率如比國內的存款低,加上鎖定匯率的安排,就有利可圖。但此等安排只有有實力和強大現金流的大企業才可做,真有融資和週轉需要的企業就用不著了,即是說此產品對實體經濟的推動有限,管之有何可惜?況且現在只是把他放回正軌吧!就試想如你不好好記錄你自己的卡數,後果會如何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610

栢芝帶仔返港長住「碌昆」九月開學

1 : GS(14)@2015-08-06 08:46:21

栢芝自從2011年同前夫謝霆鋒離婚,一直帶住兩個仔謝振軒(Lucas)及謝振南(Quintus)過住「遊牧民族」嘅生活,前年傳佢同仔仔移居加拿大,又真係生活咗一排嘅,跟住上年就同仔仔再去新加坡住兼喺當地讀書,更不時被網民捕獲野生栢芝,成日帶埋啲仔仔去行街街買嘢,昨日有周刊指,栢芝今次同啲仔返嚟香港停留,係因為栢芝決定由新加坡回流香港,Lucas同Quintus亦順利考入同一學校。據周刊報道表示,栢芝早年曾幫大仔Lucas報讀沙田ICS國際學校,當時張堅庭同鄧萃雯幫手,搵牧師幫Lucas寫推薦信,Lucas都有去面試,最終都PASS唔到,不過今次栢芝想留喺香港長住,又要仔仔Lucas入ICS,今次搵咗鄭明明幫手,Lucas終於成功入讀,與同Quintus喺今年9月正式開學,到時一家三口會搬番香港,據知,呢間學校唔止學費唔平,要入讀都唔係咁易。其實栢芝同霆鋒離婚初期,Lucas當時考到入香港仔加拿大國際學校,不過嗰陣栢芝心情低落,成日帶住兩個仔周圍飛,就連去拍內地外景都要帶住啲仔,2013年喺加拿大國際學校開學日就缺席,校方要求家長解釋,兼落最後報到限期,點知栢芝仲潛埋水,Lucas最後被取消入學資格。目前Lucas同Quintus順利考入ICS,栢芝都決定同仔仔搬番去舊居世紀大廈嗰個過億元單位住,出入安排司機接送仔仔,周刊又指,栢芝一直想搬返嚟,因為家人都喺香港,起碼有咩事都有照應,得閒又可以見下佢教會朋友,返內地做嘢,都可以返嚟見個仔。話晒早前有傳栢芝同大佢12年嘅內地富商孫東海過從甚密,今年初更被內地傳媒影到栢芝喺北京工作,喺對方豪宅住咗2晚,據悉男方係為咗方便栢芝喺北京及新加坡往返,先專程喺機場邊買豪宅,依家搬咗返香港,返嚟似乎更加快。另外,栢芝今年三月仲用咗佢個姓氏,加兩個仔個名嘅單字,成立「張南軒」慈善基金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806/192449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962

馬英九月中訪港 談兩岸

1 : GS(14)@2016-06-06 02:58:06

【本報訊】剛卸任的台灣前總統馬英九預定本月15日訪港,出席新聞頒獎禮,並發表以兩岸關係為題的演講,即日來回。今次將是他第4度訪港,亦是他卸任後首次離開台灣出席公開活動,但按規定他必先得總統府批准。馬昨晚出面回應傳媒提問,表示訪港時只會與出版社的人見面。



即日來回免受炒作


今次將是馬英九相隔15年再次訪港,馬英九辦公室昨證實,他將於本月15日出席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於會展舉辦的亞洲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並會發表演講,分享對兩岸關係和東亞形勢的看法。按台灣法例規定,卸任總統須先向總統府申請,獲批才能出國,馬昨晚在自宅外回應傳媒,稱已正式向總統府申請,正等待赴港訪問核准,辦公室亦稱已在網上申辦訪港簽證。馬英九辦公室指,為免有人惡意炒作,馬英九當日將會即日來回,行程透明公開。馬昨晚亦表示「沒有別的事情在那裏辦」,演講後將返回台灣。他又指不會與在香港生活的女兒馬唯中會面,至於會與誰會面,他回應只會跟出版社的人見面。馬指今年1月參加《天下》雜誌年度會議時,雜誌創辦人當面邀請他出席典禮,他覺得是一個不錯的機會,讓國際更了解台灣便應允邀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對中央社分析,馬此次訪港將會重提他的兩岸政策主張,即「九二共識」,相信此行將會得到北京和港府認可。馬英九於1950年出生於香港,他曾經3度訪港,第一次是1997年初,他剛卸任法務部長;隨後他於1998年上任台北市長,先後於1999年及2001年訪問香港,2001年訪港時更與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見面。2005年馬原定會前往香港大學演講及進行一系列的台灣觀光推廣活動,但截至啟程前一日仍未取得到入境簽證,無奈取消行程,並指兩度有香港特區特使游說他取消訪港。當時有消息指拒發簽證是因為馬曾批評大陸擬定《反分裂國家法》,港府認為當時不是他訪港的適當時機。■記者黃兆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2/196378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854

【動畫】重陽節又稱敬老節 九月初九長長久久喻長壽

1 : GS(14)@2017-10-30 00:53:44

現代人一般於重陽節登高祭祖,從古以來坊間有多個說法,不過最為人熟悉的,也許是是南朝梁時期,史學兼文學家吳均的著作《續齊諧記》。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現代人重陽節登高祭祖,習俗起源自古有多個說法,成就了不少以此為據的詩詞歌賦。最為人熟悉的,也許是是南朝梁時期,史學兼文學家吳均的著作《續齊諧記》,即是桓景於九月九日帶家人登山,飲菊花酒避難的故事。



當中提及,東漢時期有一位稱作桓景的男人,跟隨仙人費長房學道多年。某一天,仙人告訴他,於九月九日這一天,村內會有大災難,一定要上山避難。桓景跟足仙人指示,當日與家人戴上名為茱萸的植物登山及飲菊花酒。直到傍晚,他們回村時竟發現,所有家禽家畜死清光。此時桓景才明白,原來動物成為他們的替死鬼。而後人亦發揮想像力,令故事更為戲劇化,改編成不同版本,如將村內的災難具體化,化成稱為瘟魔的妖怪等。



而人們登高期間,會吃應節的重陽糕。材料方面主要以糯米、乾果等製成,口感有點像鬆糕,軟糯香甜。至於當中含意,是取自「糕」與「高」的諧音,登高時吃糕,喻「步步登高」,拿個好意頭。另外,此節日很多箇中意義亦取自同音,另一例子,就是九月九日有兩個九,「九九」與「久久」同音,喻意長長久久,有長壽之說,所以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或敬老節。西方雖沒有重陽節,不過每年10月1日為國際老人節。有些國家如日韓、美加等,均有自己的老人節,日子不盡相同,但所表達的不外乎對老友記的敬意。記者﹕湯珮然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28/201968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