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寨卡病毒殺入了新加坡,中招個案突破300宗時,香港也不見得能獨善其身,上星期本港再有一宗登革熱確診個案,令人重新關注蚊患問題。「其實寨卡離我哋愈嚟愈近。」廿六歲的鄭國鏗(Henry)認真地道出,屬九十後的他年紀雖輕,但原來已碩士畢業,唸的正是環保政策。他於去年夥拍老友鄺耀宗(Woody)創立了「觀林蟲害」,應用美國的綜合蟲害管理(IPM)方式對付蛇蟲鼠蟻。 二人在去年成立公司,在開業初期因「後生就是原罪」而受盡質疑,最差時一個月只有數千元的盈利。也曾經被嚇人的個案嚇得一身汗。「當時我一做焗霧就逼到啲蟑螂出晒嚟,嗰刻有差不多八十多隻,講緊嘅係五百多呎嘅單位。」日子過去,見蟲多過見人的他們漸漸儲落一班熟客,說到底專業及細心是絕對可打破別人對這年輕一代的標籤。 價錢公道行「暖男」路線 九十後常被社會標籤為唔捱得又態度差,但偏偏兩位老闆卻以細心有禮成功「入屋」。客人劉太指不少滅蟲公司收到電話留言後卻沒有回電,感覺像在等運到,而致電Henry後他很快就回電,並問及種種問題如木蝨出現了多久,家中有沒有工人等,感覺受到重視。「問有冇工人嘅原因係推算木蝨會唔會係由佢哋嘅中轉站帶嚟。」他解釋蝨類通常也是由街外引進室內,而高危物品包括旅行皮喼。滅蝨主要分四個步驟,先檢查後以蒸氣機高溫消毒,再噴藥落粉。「其實蝨子受高溫六十度就會死,而蒸氣機高達百幾度可以滅埋菌。」眼見滿頭是汗的Henry熱得保護眼罩上出現了一層霧氣,但仍然穩戴頭燈,拿起工具細心檢查蝨子出現的行跡,真的極考心神及專注力。他們收費主要按場地大小及嚴重程度而釐定,Henry指會到現場檢查後才會確定費用實數。不願上鏡的客人劉生指,在四至五間滅蟲公司格價後決定選用二千五百元一次的「觀林蟲害」,更指收過最貴的報價是二萬元。「貴都唔緊要,有公司話『上嚟做唔係問題,但我唔包搞掂o架!』聽到都幾反感。」被木蝨困擾長達四個月的劉生說。Henry指滅蝨須按次數收費,但若三次後仍未能杜絕,往後就會提供免費服務,直至一一把牠們消滅為止。「我哋做嘅係杜絕蟲患而唔係單純滅咗就算。」另外,他們也會為杜白蟻的客人提供一年保養。 內地的太毒貴也堅持用外國藥 「有某啲係內地製造,更有啲係無出產地及成分。」常在街邊的路邊攤檔買到只需十元八塊的滅蟲藥,原來平得如此貼地是有原因。「內地嘅太毒未必係好事。」Woody解釋若家中有小孩及寵物的話,使用這些會有一定危險性,沒必要用太毒的藥劑。他指店內選購的多數是歐美進口的大廠藥,例如是德國或美國。「有啲可能貴至二、三千元,但就全部受認可,始終安全係最緊要。」學士及碩士也同樣唸環保政策的Henry指,當初決定入行正因希望以較環保的方式滅蟲。「例如我哋用蚊砂去滅蚊,而唔係用屬石油副產品嘅蚊油,氣味較細亦較環保。」而他們選用的美國綜合蟲害管理(IPM)方式,當中生物、物理、環境及化學的原理,最希望達到的是避免不必要使用化學物,就如店名叫「觀林蟲害」,關注的是整個樹林、宏觀的大環境。 找出蟻后像收服「啟暴龍」興奮 而當夏天人人熱得叫苦連天之時,各類蛇蟲鼠蟻卻在暗處歡呼,當中白蟻更會搞到人家無寧日。滅木蝨後的翌日,二人再次出動到一個舊式屋邨單位中滅白蟻。「一直都無發現,直到有次屋企突然停電有人上嚟檢查,先發現連電線都被蛀爛晒。」單位負責人無奈地道出。幸運地,兩人檢查不久後就在千瘡百孔的蟻路下極速攻破了主巢,在客廳的組合櫃中尋得大約有兩個蟻巢之大的白蟻基地,而櫃內的木早就被蛀成空心,情況極為嚴重。當記者與屋主同被成千上萬、極密集的白蟻群嚇得要定一定驚時,二人卻氣定神閒地安置好珊瑚狀的蟻巢,專注地找蟻后。白蟻是女人當家,旗下有無數隻士兵蟻及工人蟻負責覓食及照顧初生蟻,而她則不停生育以建立強大王國。「蟻后一般比其他白蟻大約三倍,佢通常都唔郁,出入就要兵蟻們搬抬,過住正宗嘅貴妃生活。」Henry一邊逐少地切開蟻巢,一邊解釋。而要真正地杜絕白蟻,打倒蟻后是唯一方法。面對此情此景,二人分享開業初期曾被數百隻蟑螂一同出現的情景嚇到,但原來最難搞的並非蟑螂及白蟻,而是極聰明的老鼠。「老鼠有三個月記憶,所以捉到通常係啱啱出生嘅細老鼠,而大嘅中過伏就唔會再上當。」此話未完,Henry就突然高呼找到蟻后,當大家以為他會手起刀落把牠殺掉,他卻是小心翼翼地把蟻后放進膠箱,說要帶回家研究。萬萬猜不到在工作時已經要日見夜見蟲蟻的Henry在家中也收藏了不同的蚊蟲。「我哋仲係初始階段,主要研究佢哋嘅生命周期,例如喺唔同時期嘅生產率有幾多。」他雙眼發光地說,可見活捉到蟻后絕對拍得住收服「啟暴龍」那麼興奮。 兄弟檔齊上齊落捱出頭 Henry與Woody是中學同學,當年中五更巧合地一同留班,名副其實地「齊上齊落」。大學期間大家雖進了不同學科,但唸的同是城大,在同一屋簷下上學。有相關工作經驗的Henry主力落場與蟲蟻交戰,在他背後的Woody也不見得輕鬆,運用他的商科背景及人脈幫助推廣,更成功把「觀林蟲害」之名推上搜尋器的上方,以令更多人留意到他們。在開業初期常因年紀輕而受盡質疑,淡季時一個月只得數千元盈利。「嗰陣有杜白蟻的客人一見面就不停問我哋幾多歲做咗幾多年,又急急要我哋卡片,表現得好緊張。」用行動去證明自己是最實際,一年過去,他們成功儲落一班熟客。「現時有七成係住宅客戶,兩成係商業客戶,例如餐廳及寫字樓,係定期嘅滅蟲工作,剩下就係物業管理公司。」Henry指最早六時多就坐頭班車出發,有時做到夜晚點幾兩點才走,一星期七日不停不休,連女友也見少了。「忙就一定忙,但有得忙好過無得忙。」他抹着汗笑說,看來社會要為這班年輕人下新的定義了。 開業資料(04/15) 租金*:$22,500器材:$65,000裝修:$12,000宣傳:$4,500商業登記及成立公司:$5,500總投資:$109,500*兩按一上 營業資料(08/16) 營業額:$45,000租金(與其他公司合租):$6,500 室內裝修:$9,600藥物及雜費:$4,000薪金#:$12,500盈利:$12,400# 3名兼職共$9,000,一名實習生$3,500 撰文:黃綺敏攝影:關永浩攝錄:廖健昌[email protected] |
曾經有香港富二代講過:「後生仔睇少啲戲、去少啲日本,就能夠儲錢俾首期上車。」而身為九十後的黃傲邦及陳偉恆,在過去三年日本照去、戲照睇,每人依然儲到三十萬。「其實儲錢都唔係太軍訓式生活,唔使去到捱麵包日日咩錢都唔花。」對比不食人間煙火的前者,二人未過二十歲就開始從事飲食業,三年來儲錢進度理想,卻志不在買樓,反而在三個月前一擲五十多萬在元朗開了「稚•居酒屋」;開業初期不但達到收支平衡,每月更穩袋五萬元,令簡單的日式住家料理「貓飯」成為熱賣。對比還在唸書的同齡年輕人,腰繫圍裙的二人指無悔走此路,「如果讀一科無興趣嘅,或喺無意思去投身嘅行業,不如早啲出嚟做嘢,搵屬於自己嘅方向。」儲錢講規劃非死慳 問到過去三年如何生活,有否慳到連旅行都不捨得去時,年僅廿一歲的阿恆與廿三歲的阿邦異口同聲回應:「梗係無,我哋都有去日本同台灣!」環顧開放式廚房設計、只有三百呎的居酒屋,這裡的一枱一櫈也是出自二人多年來的積蓄,丁點也沒靠「父幹」。「其實唔使太刻苦耐勞,只係有啲嘢你無得再成日買,例如我要戒咗儲波鞋一樣。」畢業於中華廚藝學院、投身社會已有一段時間的阿邦解釋。同樣從事飲食業、以往在酒吧做調酒師的阿恆指出,會規劃每天使費在一百元之內,如某些日子約了朋友玩樂或計劃去旅行,就再多除少補。「以前返夜班人工會較高,有萬七至萬八元,因公司包食,所以我日常使費就喺交通上,大約二千蚊,另外四千蚊俾家用,再有三千蚊喺日常消費,剩番一萬蚊就會儲起。」說到尾,儲錢跟做人一樣要講平衡,不能只剩下生存而沒有生活。 業主欣賞自願減租裝修被呃廿萬 他倆以二十出頭之齡創業,兩顆初心有人賞識也有人利用,一切絕非一帆風順,而第一關要過的就是找鋪位。「我哋一心想搵二百五十呎嘅鋪位,一嚟因為資金有限,二嚟想同客人親近啲,唔想被廚房同樓面所分隔。」阿恆以日本家庭式的居酒屋為開店藍圖,但香港地鋪面積普遍也在他們目標之上,結果大大超出了其租金預算,曾一度想放棄的二人最終在戲劇性的發展下,落腳於近朗屏西鐵站的一個三百呎鋪位。「我哋向業主介紹咗理念後佢好支持,於是將租金減咗一成半至二萬一千元,喺一年死約後先回升原先開嘅價位。」不願上鏡的業主余先生指:「咁後生創業好難得,唔想因為鋪位問題而阻攔到佢哋。」第一關雖在富人情味的結局下順利通過,但卻在第二關裝修時撞板被呃。「當時我哋搵咗間喺網上見到嘅公司,佢話包一條龍裝修及出牌,點知接近交貨日子時都未睇到完工嘅日子,於是我哋就開始驚,搵咗另一間公司上嚟睇,一睇就知大件事。」原先的公司只把他們的餐廳作一般家居裝修處理,無論是門高或廚房設備等全都不合出牌規格。中了「大伏」的二人立即更換公司收拾殘局,雖然業主願意加長免租期,但最後也延遲了開店日子,總共花了四十萬才完成裝修。額外花多二十萬之經歷可謂痛到入肉,但二人卻沒怨天尤人,阿邦只輕托眼鏡道:「其實翻查記錄就知佢哋係慣犯,有一部分都係因為我哋無睇清楚信錯人。」 半島學廚出身《深夜食堂》貓飯成熱賣 踏上廚師之路已超過五年的阿邦,在選擇中三輟學與面對裝修被呃一樣,同樣有承擔。「當時屋企人當然反對,認為至少要有中六學歷,但問題係我深知自己非讀書材料,點解唔快啲搵出自己喺社會嘅定位。」不依從家人決定,決心由揸筆讀書轉到揸鑊鏟,阿邦從中華廚藝學院畢業、到過中環鏞記酒家學師,再到半島酒店嘉麟樓跟鄧聰能師傅學廚,除了練出一手「老鼠仔」外,更學懂了對食材有所要求,在最基本開始把關。「炸蠔選用日本廣島蠔,而甘栗子薯餅同樣都係從日本入貨,因為試過國內生產同日本生產真係有很大分別,呃唔到自己。」現時店內設各款咖喱、定食及小食串燒,餐牌三版望晒,午市定食另設學生優惠,只收四十元就有整個連味噌湯的套餐。食物款式雖然不多,但阿邦每朝九時就回去備料。「我們嘅咖喱融合咗甘口同辛口兩種味嘅日本咖喱磚,另外會加蘋果蓉入去,帶出自然嘅甜味。」食客譚先生指看到《食在元朗》的網民推介而慕名而來,點叫了鰻魚定食、關東煮及招牌貓飯。「佢哋態度好好,關東煮都夠入味。」二人坦承食店在被推介後曾一度爆場,門口現二十多人的人龍,但深知熱潮終會過去。回歸基本,他們最着重的是日本的住家料理,而當中更設曾出現在日本著名漫畫《深夜食堂》的貓飯。「其實貓飯即係醬油拌飯,入面有牛油、日本醬油、紫菜絲及木魚花等。」材料不複雜,是日本的傳統飯食之一,卻意外深受食客歡迎成為店內熱賣。 廚房內外合作無間家人義務幫拖 對比阿邦,阿恆每天會遲兩小時回鋪頭,他並非偷懶,而是二人定位分明。「我哋嘅分工係廚房內同外,佢專心煮食,以外嘅包括請人、樓面等全包在我身上,所以每晚佢搞掂完廚房嘅嘢我會叫佢早啲返去休息,我會埋完數先走。」店內除了有一名全職及兩名兼職員工,每到午市更會出現另一名女士的身影,細問下才知是阿恆的家姐。只比阿恆年長三歲的家姐Connie微帶嘲笑道出:「我都無見過有人清潔廚房要擦成兩個鐘,佢哋真係好誇張!但我諗正因為佢兩個事事有要求,啲客先會再嚟。」當初決定不再升學,阿恆家人如阿邦的反應一樣,但到今時今日,Connie已改變想法。「佢雖然得廿一歲,但好有心,就算真係做唔到落去都可以從頭開始。」雖然開業撞板,但二人其後愈走愈順,更預料年半時間就可回本。「平均閒日有四至五千元嘅營業額,假日可以去到六至七千元。」調酒師出身的阿恆表示,未來希望引入香港本地的手作啤酒,真真正正令「稚」成為一間具本地特色的居酒屋。 營業資料(11/16) 營業額$150,000 入貨$50,000 薪金$27,500# 租金$21,000 盈利$51,500 #包括一名全職及兩名兼職薪金 開業資料(10/16) 租金上期$21,000 按金$63,000 貨存$7,500 裝修$400,000 廚具及餐具$10,000 出牌費$15,000 總投資$516,500 撰文:黃綺敏攝影:梁正平攝錄:廖健昌[email protected] |
在創業圈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創業是九十九死一生。
在創業圈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創業是九十九死一生。這話一點兒不假。不過,它不只適用於創業公司。對那些已經成為行業巨頭的企業,在遭遇瓶頸時如果不能及時轉型,也將面臨著這樣的困局,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麽多“紅巨星”公司的出現。
我們細數2016年那些倒下(或被絆倒)的企業,是希望讓別人的失敗成為你的成功之母。
1.孔雀之死:孵化器現倒閉潮
事件:
2016年孵化器流年不利。
2016年5月,深圳老牌孵化器孔雀機構在歷經六年輝煌後轟然倒下。
成立於2010年的孔雀機構,在被拆前,其占地面積已發展到3000到4000平方米,擁有22家聯盟企業,在該平臺上的孵化項目達到三四十個,堪稱深圳最大的孵化器之一。可是,這家孵化器界的巨無霸卻走進了被物業強拆、被租客討租金的尷尬境地。
很難想象,它被拆的直接導火索居然是因連續三個月拖欠租金以及物業管理費用,遭到中正物業的強行拆除。2016年4月10日中正物業發出通知,申明要中止與孔雀的關系,也就是要清場;4月20日,中正物業工作人員開始發傳單,再次表示要清場;4月21日開始砸東西。孔雀這次被砸掉了600萬元。這不是孔雀機構第一次遭遇強拆,早前就曾發生因租金未按時交被砸耗費200萬元的事件。
無獨有偶。孵化器的倒閉,孔雀機構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在其倒閉之前兩個月,地庫就已經宣布倒閉。繼孔雀之後,聯合辦公空間Mad Space也於2016年10月26宣布破產倒閉。
反思:
2016年,為創業者提供註冊、財務、場地等幫助的孵化器為何如此慘淡收場?
一是供過於求。科技部火炬中心2016年1月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近3000家,面積超過8000萬平方米,此外還有2300多家眾創空間。孵化器如雨後春竹般開設,但是大部分孵化器的“上座率”極低,而租金成本又在不斷攀升,孵化器入不敷出,在連續燒錢之後以失敗告終就不難理解了。
二是盈利模式單一,未能提供多元化創業服務。孵化器也需要盈利多元化,依賴收租不能長治久安。總之,隨著雙創進入精耕細作期,孵化器以及聯合辦公等創業服務行業也需調整自身,以適應市場發展。
2.360個人雲盤停牌:網盤的中國式死亡
事件:
2016年10月,360雲盤發布公告:決定停止個人雲盤服務,2017年2月1日起關閉所有的雲盤賬號並清空數據。具體而言,就是自2016年11月1日起停止雲盤上傳服務,公告發布日起至2017年2月1日,無論剩余多少天會員,均全額退款。
360雲盤關閉之後,能用的大牌網盤基本上就只剩百度網盤和騰訊微雲了。國內排名前十的網盤服務中,早已陸續有華為網盤(5月3日停止用戶數據存儲分享服務)、新浪微盤(6月30日關閉免費個人用戶的存儲服務)、金山快盤(4月27日停止個人用戶存儲服務)等停止個人用戶存儲服務。
老大的日子不好過,小兵們就更沒有了活路。115網盤、迅雷雲服務、UC雲盤更是早早的退出了市場。
反思:
誰是將網盤推入末路的殺手?
一是公開分享。用戶將私密儲存的內容進行公開分享之後,其它用戶就能免費獲得該內容,侵害了版權方的利益。而且,公開分享還有可能夾雜著色情等不良內容,更是“毒瘤”。
二是弱審查。不少用戶吐槽百科里的內容不夠權威,新聞媒體平臺的內容,更是經常被“扒皮”,究其根源在於平臺方對內容的弱審查,人員少內容多,不能完全對內容進行審查過濾。
三是一是盈利模式的單一甚至沒有,任何產品的推出都應該有著清晰明確的盈利模式和發展定位,缺乏自我造血能力。
3.三星Note7炸機:炸飛了190億美元市值
事件:
2016年10月11日,三星宣布全面停售、停產Galaxy Note 7。而此時距該款手機發布僅兩個月。
因電池缺陷,Note 7這款被三星寄予厚望的產品,在發布一個月後,發生了多起爆炸和起火事件。三星一共向市場投放了306萬部Note 7手機。2017年1月,三星已完成召回總數量96%的Note 7,召回工作預計於1月底收官。
一連串炸機事件,給三星帶來品牌聲譽不容計算的破壞性影響之外,也炸飛了三星電子逾190億美元的市值,以及96%的利潤(根據三星電子2016Q3財報),使其移動部門利潤降至1000億韓元,創下歷史最低。
反思:
Note 7爆炸事件儼然成了一個全球性事件,不僅引發了輿論關註和聲討,讓Note 7成為燙手山芋,也令三星突現品牌聲譽、收入和市值危機。一款手機的“失敗”,瓦解的卻是一個品牌長期積累的信任。華為則要感謝三星讓出的市場空間,讓其順利在高端智能機市場切到最大的蛋糕。
4.神奇百貨倒下:資本瘋狂押寶90後的代價
事件:
2016年1月,年僅17歲的王凱歆以一身cosplay裝扮,用95後特有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北京衛視《我是獨角獸》的創業真人秀節目中,她主打95後人群的電商創業項目,贏得了來自經緯中國領投,真格基金和創新谷跟投的2000萬元A輪投資。
2015年9月份上線安卓版,10月份上線iOS版。王凱歆更是在2015年公司內部年會中提到,“產品累計用戶數在短短三個月之內突破30萬,累計訂單也高達十幾萬單,累計銷售額接近一千萬元。”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創始人的明星範為其帶來了巨額融資,也是創始人的不羈個性將之推向了深淵。
2016年5月,GQ智族的一篇以“17歲CEO王凱歆:風口少女的神通與孤獨”為題的報道,將王凱歆推向了風口浪尖。文章為大眾刻畫了一個野心勃勃,但又任性妄為、不講信譽的90後創業者形象。這不僅將王凱歆個人拉下“90後創業典範”,也將由其創辦的神奇百貨推向了深淵。
2016年10月,由於B輪融資未能到賬,已連續數月被負面信息籠罩的神奇百貨走向“終結”。公司爆出所有員工被清退的消息,神奇百貨購物內容被清空,官網無法登陸。
反思:
年輕不能成為任性妄為的資本,個性不能成為不講信譽的借口。90後創業明星王凱歆被高高捧起,又被重重地摔下。這無疑是給主打90後概念的某些投資機構敲下了一記重重的響錘。
5.Theranos矽谷騙局被戳破
事件:
如果要總結創業領域2016年度詞語,里面一定有一個詞叫“矽谷騙局”。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
早在2015年,海外媒體就曾指出,Theranos嚴重誇大了其技術能力,驗血儀器“愛迪生”所宣傳的高準確度,其實是由造假數據而來。自此,Theranos受到的質疑聲從未間斷。2016年10月,其宣布裁員340人,並關閉臨床實驗室和健康中心。12月,其估值也從2014年的90億美元,跌為8億美元,縮水90%。
Theranos身處投資最熱的生物醫藥領域,投資人有甲骨文創始人,董事會成員包括兩名前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和喬治·P·舒爾茨。創始人19歲斯坦福輟學,31歲成美國女首富。然而,2016年7月9日,華爾街日報指出Theranos被衛生監管部門予以處罰,吊銷了其血液實驗室的經營執照,並規定在兩年內不得重新營業。
有人認為,這怎麽看都像是一個完美創業故事,只剩最後納斯達克的敲鐘了。但數據造假和專業化程度不夠,在醫療領域,足以決定一個公司的成敗。
反思:
醫療創業絕對來不得半點不科學,因為它影響的是人類的健康。而矽谷騙局的主角Theranos卻在追逐商業利益時,丟掉了基本的商業道德。它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6.中概股私有化折戟
事件:
歡聚時代2015年7月9日宣布進行私有化。時隔近一年後,2016年6月15日,歡聚時代宣布,公司董事會特別委員會收到了來自董事長雷軍和CEO李學淩為代表的買家聯盟的通知函,稱將撤回2015年7月9日提交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主要是出於對近期市場條件欠佳的考慮。此次撤銷將即刻生效。
實際上,關於歡聚時代暫停私有化的消息早在一月個之前的5月就曾已經傳出。暫停私有化消息傳出後,YY的股價就一直在不斷刷新低點。
在2016年掀起的中概股私有化回歸浪潮中,YY是失敗的第一家,也是中概股私有化回歸失敗的代言人。
反思:
追逐更高的估值顯然是中概股公司規模私有化回歸的核心動力。但它們都受到了監管收緊的影響,紛紛折戟。那些跑在前面的公司,比如分眾傳媒,享受到了私有化紅利,而那些失敗的公司則只能“無可奈何花落去”。
7.拍拍網正式關閉
事件:
2016年4月1日,繼2015年關閉旗下電商平臺“拍拍網”後,拍拍網旗下板塊拍拍二手也被宣布正式關閉,至此,京東從騰訊接盤過來的C2C電商交易平臺徹底宣告死亡。
拍拍網曾是騰訊旗下的C2C電商交易平臺,對標的是淘寶。2014年,京東與騰訊達成電子商務戰略合作關系之後將拍拍網收歸旗下。接手後,京東在2014年對拍拍網進行大幅的流量補貼。
2015年10月,京東又正式上線了拍拍二手APP。
反思:
拍拍網的徹底關閉意味著騰訊在電商上的探索徹底失敗。電商,成為“小馬哥”心中永遠的痛。
8.博湃養車倒閉:汽車後服務市場陷入困局
事件:
2016年4月5日,博湃養車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宣布破產倒閉。這家創立於2014年4月,規模最大的O2O洗車及養護平臺最終還是落拓而歸。
“上門安全檢測,專業技師+專業設備”,中國消費者享受到了養車上門服務的4S店服務。2014—2015年,博湃養車領頭的上門服務O2O席卷中國汽車行業,一度引發整車廠及4S店經銷商“恐慌”。
2015年5月,博湃養車宣布已於3月底完成1.1億元人民幣的第二輪融資,其中京東、易車參投,為博湃養車帶來了呈量級增長的用戶流量。
市場的熱度引來了大量的進入者。而汽車保養又是低頻服務,消費者最大的痛點其實是服務的質量和信任,而不是價格。通過資本補貼累計的訂單量只會對融資有幫助,卻與業績無關。
反思:
博湃養車是拿到京東、易車投資後,盲目全國擴張,補貼搶用戶,最後燒光投資卻遇到資本寒冬猝死的。
從2013年開始,中國先後湧現出100多個上門洗護類創業項目,絕大部分在2013年和2014年完成了A輪融資。但這些創業項目業務類型相當,而快速擴張贏得市場的利器就是補貼比拼,背後比的是誰最快融資,誰最後能剩下。O2O浪潮過去,像博湃養車這樣的公司屍橫遍野。
9.蜜淘倒閉:跨境電商風口上的豬也飛不動了
事件:
2016年3月,據創業家&i黑馬記者調查,蜜淘已倒閉。蜜淘,前身為CN海淘,創立於2013年10月,2014年7月獲千萬美元A輪融資,11月獲30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5年5月,各大電商逐漸進入年中大促,蜜淘在宣傳自己的618全球購的同時,還不忘跟京東喊話:“彈藥已備足,京東玩不過我”。
此後,蜜淘CEO謝文斌曾方言:“未來海淘電商是誰的天下,一年後見分曉。”沒想到,還沒到一年時間,海淘市場已重新洗牌,謝文斌還沒等到和巨頭們幾分天下,就已宣告出局。
反思:
業界把這兩年切入海淘市場的重量級玩家分為三類:
1.傳統電商巨頭如國內的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國外的亞馬遜海外購;
2.電商相關企業,例如順豐海淘、銀聯海購;
3.其他企業,例如門戶巨頭網易推出的考拉海購。
與這些重量級玩家相比,無論是在資金、流量,還是供應鏈,都不是蜜淘這類創業型企業可比的。再加上相關政策的改變,讓這些海淘創業企業的唯一一點紅利也消失殆盡。
10.淘在路上遭遇C輪死
事件:
2016年6月,創業家&i黑馬報道,淘在路上已遭遇C輪死。
2016年4月,淘在路上創始人陳偉曾一度否認其融資失敗。兩個月後,淘在路上發出公開信,宣布電商平臺將停止運營,所有員工已強制離職,公司將進行資產重組以謀求新的商業轉型,相關債務清理及清償工作已經開始。
從2013年4月4日“淘在路上”上線開始,這個豪華背景的創業團隊僅用了8個月時間便服務了大概10萬人次,這相當於攜程度假兩年半的成績。淘在路上一度達到了600%以上的增長。
反思:
波瀾壯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旅行市場依然誘人,很多創業團隊沖進去。因為離錢近,做旅遊不會輕易陣亡。淘在路上這樣的C輪公司,居然因團隊內耗而掛掉的,只能一聲嘆息。
眾裡尋「它」千百度,尋找一份合適的工作跟覓得愛侶一樣難;而每次的工作面試也好比跟心儀對象約會一樣來得膽戰心驚。今年廿四歲的陳謹熙(Taylor)於科大環球商業管理學系畢業,過五關斬六將後成功加入跨國諮詢公司,擔當商業諮詢顧問。泊得好碼頭、被視為成功例子的他卻毅然辭職,成立P2P(個人對個人)求職顧問平台——XpRelay。其後更找來中學師弟、現為港大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二年級生的「小鮮肉」倪兆宗(Elvis)加入,望助同輩取經突圍,尋得好工。是次請來言論出名「惹火」、曾與高登仔就「壓大學生價」而大戰的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Alexa)點評此平台,見盡各代求職者的她指平台理念不俗,同時貫徹其一語中的之作風作出質問:「你點知班顧問係咪真?你有無核實過佢哋嘅資料先?」我點sell?取經實戰打大佬! 「好多時新一代都知第一份工唔會係佢哋最後一份工同唯一一份工。」說的不單是Taylor對大學生的觀察,其實更像他個人的取態。一年前放棄四萬月薪的工作,偏向創業虎山行,第一個反對的當然是家人。「如果我同佢哋講我做生意,係開一間餐廳或係賣衫的話,佢哋可能會較易接受,但依家佢哋認為我冒嘅險太大。」更豪言,上一代人以覓得一份「連經濟差時也不會被炒」的工為目標,但這一代已早早改變觀念了。「佢哋着重嘅係工作本身會帶嚟咩快樂,所以Google及facebook呢類新型、工作環境唔錯嘅公司會受歡迎。」平台目前提供一般諮詢、改履歷表和求職信及模擬面試三種服務,收費由顧問自定,由三百至五百元一節不等,交易成功後平台則會分別向顧問和用戶收取當中兩成及一成作服務費。「每一個人出嚟工作後,會有八萬個工作小時,所以做咩工係好重要。」正值大學黃金時期、今年只有二十歲的Elvis直言投身搞XpRelay是他對工作的選擇;但非每位學生對自身前途也如此清晰。「好多人都係透過篩選嘅方式去選擇工作,呢樣唔做嗰樣唔做後就以為剩下嘅就想做。」Taylor指不少學生對很多熱門的行業只採「人報我又報」的策略,但對實際工作毫不了解。「呢個平台,正正希望佢哋了解到有關行業嘅真正景況,而唔係單純靠道聽途說。」 專家盤問 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Alexa)T:陳謹熙(Taylor)E:倪兆宗(Elvis) A:你們會如何核實顧問身份,有沒有查核過他們的文件?T:顧問可以在平台直接登記,那我們會有標誌,記下一些我們個人認識的,或是在我們舉辦的聚會中交換過咭片、聊過天的。而線上登記的他們須連接LinkedIn的賬戶,除非他們LinkedIn也是作假資料,那我沒法子。 A:(續問)但真的有人會造假的,無論是咭片或是LinkedIn,那你們會如何查明他們的身份?E:未來在查核背景上,我們可能會要求他們提供職員證,於電郵上做核實的步驟,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改善的。 A:你們如何證明顧問真的做到他應有的責任?T:用戶會先付款給我們,過程完結後他們是有時間評分及留言,如果他們認為過程中顧問可能是在胡說八道、只是作古仔的,又可能是失約的話,經證實真有此事後我們會全數退款。另外我們也會抽樣參與某些顧問個案,以作調查。 A:你們預料平台的使用量會有多少?T:香港是一個競爭很大的地方,有很多同學從大學一年級起就開始找實習或暑假工,而他們每一次搵工也不單是搵一間而是搵好幾間以增加機會。只是大學生這個階層每年已經可以有八萬人的數目,如果他們平均使用平台一至兩次的話,每個月已可達數百個交易。除了大學生外,剛剛出來工作的也是我們的目標客戶,因他們仍在尋找及建立自己的事業,轉工及尋求意見的可能性也較大。 終極談判假人問題嚴重有事會被追究 十分滿分我會給七分的。老實說他們是面對不少同類競爭,比如是有很多社交網站平台,跟他們也頗類似,而這行業的入行門檻很低,這種模式是很容易被抄襲,一點也不難。坦白說單價似乎不是太大,每一張也只是數百元,要建立多的數量,未來的收入才會可觀,再者你們也容許或鼓勵普通的意見查詢是不收費的,這也會影響你們的收入。這個世界假的事,坦白說是比你們想像中嚴重,你說是用LinkedIn去核實,其實這些也可以是報假,因此絕對不能算是核實。如真的有假身份出現而用戶追究起來,身為中介人的你們也須負起責任的。 用家點評 現時為三年級生的Barry Wong就讀三大的金融及電腦系,成功在月前被美資銀行聘用為Global Marketing Summer Analyst。「以往面試嘅準備功夫都係靠Google或係講座,但網上嘅資訊通常都太表面,又唔夠具體。」他共跟顧問相約了兩次見面,每次收費也是在五百元以下,認為顧問定價合理。 顧問睇法 於美資投行工作三年的James Wong滿意可因應個別同學情況商討價錢的做法。「我離畢業其實比較近,所以每次同佢哋傾時就好似見到之前嘅自己。」除了一般有關面試的查詢外,他指同學主要想了解該公司的內部文化。「呢類事真係要有人在內做過先會知,例如公司部門點分工,以及金融行業中最新嘅規管同改變等等。」 撰文:黃綺敏攝影、攝錄:關永浩、梁正平[email protected] |
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發表文章稱,去杠桿這事,一定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現在轉向貨幣和信用的雙寬松,基本上可以說是前功盡棄、負向激勵和逆淘汰。
管清友稱,中國的國情使然,市場主體市場化程度不一,政府幹預能力太強,寬松去不了杠桿,緊縮才能出清,出清才能升級轉型。所以,這一輪強監管去杠桿,從政策建議角度不主張放松。
他表示,從傳導鏈條來看,民企到國企再到政府平臺,在緊縮和監管的擠壓下,新陳代謝,破舊立新。要給效率最高的企業和機構形成正向預期和正向激勵,他們能存活下來,未來幾年,一定能夠擴大市場份額,引領行業發展。
現在要做的,就是緊信用、寬貨幣,給量不給價,保持流動性松緊適度,但是,用資金成本這條紅線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打破剛性兌付,釋放風險,並及時處置風險點、出血點,這是排毒的過剩。
管清友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和美國貨幣政策收縮就給我們國內調整窗口時間不多了,必須盡快完成。不然兩面受壓。估計我們還有最多一年時間。必須加快內部改革步伐,全面啟動內需。
管清友認為,去杠桿的成功標誌之一,就是有中小金融機構地方平臺破產整頓,例如城商行農商行、券商、信托、融資租賃公司等等。未來幾年,金融業的日子仍然很難過。
“互聯網金融的很多業態和模式已經在跑路和爆破當中,和其他金融業態一樣,最後一定是頭部化,剩下的都是大機構或者單一業務做得非常強的。”
他認為,要管控好預期,不使緊縮預期逆轉。不光是要讓企業和機構形成去杠桿的穩定預期,也要是地方政府和中央執行層面的部委形成去杠桿的穩定預期,防止政策變形或陰奉陽違的執行。
管清友在文中稱,中國經濟有潛力、有韌性、有空間。只要決心堅定、思路正確、方式得當,這一輪出清過後,中國仍然會迎來幾十年的相對快速且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