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吴光权重组中航国际 运营中心“定都”深圳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26/zMMDAwMDE5NDMzMw.html

总资产361亿元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国际)重组旗下产业,将运营总部正式“定都”深圳。

8月25日下午4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与深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中航国际的运营总部放置深圳,并送予深圳两大礼包:设立中国航空研究院深圳分院、在深圳建设航空电子和汽车电子产业群基地。

在签约仪式上,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表示,中航工业将在深圳设立中航国际运营总部的目的,是为“全力打造以航空为本、贸易物流为主、适度多元经营、相关产业领先、高度国际化的跨国公司”。

中航国际前身为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技),为中航工业旗下十大业务板块之一民品业务旗舰,其全资子公司深圳中航于1979年由王震将军率领八大军工部门之一的中航技至特区成立。

2009年,中航国际为整个中航工业贡献30%左右的销售收入,而深圳中航则占据中航国际销售收入的近6成,并囊括中航国际6家上市公司中的5家,故此次“定都”被誉为实至名归。

借力深圳中航

林左鸣曾公开表示,下辖6家上市公司的中航国际,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境外整体上市,并计划到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500亿元,跨入世界500强行列。

“运 营这一块,中航国际希望借助深圳这一个市场化机制比较完善的地方,让中航国际在运营这一块更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实现未来数年30%左右的复合增长。”深 圳中航总经理由镭告诉记者,中航国际计划2010年销售收入达600亿,其中深圳中航300亿,未来深圳中航与中航国际运营中心将会深度合作,为冲击世界 500强立基。

2006年,林左鸣担任中航工业总经理,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管理架构和产业结构的重组,使之成为一个有整体竞争力和统一品牌的大型央企。由中航技、中航工业供销总公司、北京瑞赛科技有限公司重组而成的中航国际,成为惟一的民品业务发展平台。

2008年深圳中航董事长吴光权升任中航国际董事长;2010年3月12日,吴光权被任命为中航国际主席,深圳中航在中航工业集团序列中的位置就变得十分清晰。

经 过三十年的发展,深圳中航目前旗下拥有深圳中航集团(0161.HK)、中航地产(000043.SZ)、深天马(000050.SZ)、飞亚达 (000026.SZ)、天虹商场(002419.SZ)五家上市公司以及深南电路、中航物业、格兰云天、上海宾馆、中航商贸等知名企业。

“对 深圳中航来说,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基本上处在一种体制外、市场中讨生活、谋发展的状态,游离于航空工业系统的边缘,自成体系而获得发展壮大,其适应市 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最终获得了航空工业系统的认可,自此更可融入整个航空工业体系而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珠三家民间经济观察家金心异分析。

金心异认为,在林左鸣对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进行的大整合中,中航国际作为十大业务板块之一、民品业务的主要发展平台,将更加看重深圳公司的经验,依重深圳中航集团的产业实力,这恰也将给深圳中航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这种趋势已在近两年内有所体现,而未来将会更加清晰。

海外整体上市

中航工业副总经济师、资本运营部部长李平透露,2009年11月5日,中航国际新引进了两家战略投资者,分别是香港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银投资)和全国社保基金。

李平说,中航国际与中银投资的战略投资协议已经签署完毕,中银投资将出资10亿元,获得20%的股份。

2010 年1月7日,中航工业宣布,集团与下属的中航国际、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四方签署了《社保基金增资入股协议》,根据该协议,社保 基金将采取增资方式入股中航国际,增资后的中航国际,中航工业占67.38%股份,社保基金占16.31%股份,中银投占16.31%股份。

2010年2月2日,飞亚达、中航地产、深天马公告显示,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中津创新(天津)投资有限公司,变更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中津创投分别持有中航国际80.5%、19.5%的股权。

对于中航国际此新一轮的整合重组,事实上也是为未来整体上市奠定基础。吴光权解释,中航国际可能有二三十个子公司,将来可能都是一个独特的创新性的公司。“我不是按哪个产业链做哪一段,我是从产业来审视我投多少钱,但是我控制这个产业的最高端,获得最高的价值”。

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顾惠忠表示,该公司极为器重深圳位置及市场、资本等方面作用,未来“加大力度同深圳的合作,特别是要发展航空非航空产品基地和第三产业基地的作用,取得更大的发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84

獨家深入 宸鴻戰情中心

2010-10-11  TCW




二○○七年一月九日,一個令宸鴻 光電董事長江朝瑞、執行長孫大明,難忘的日子。

剛到宸鴻上班的第一天,孫大明接到江朝瑞的通知,不用到廈門,反而直飛美國舊金山,參加蘋果電腦(Apple)宣布發表第一代iPhone的日子。

藍底印著蘋果Logo的看板上,寫著「The first 30 years is just the beginning」(成立三十年來的嶄新開始)。站在台上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說,「這一刻我等了兩年半,」背後螢幕iPhone正式和世人見面,全場響起如雷歡呼,坐在台下VIP區的孫大明和江朝瑞早已感動流淚。

距離這個日子,已經過了三年多,但是講到這一刻,孫大明在《商業周刊》記者面前,仍全身顫抖,語帶哽咽,彷彿重回那個場景。

當記者試圖化解氣氛,開玩笑的問:「江朝瑞有沒有也當場淚流滿面?」

孫大明這會兒才清醒過來說:「我一個大男人,在那裡流眼淚怕被別人看見,就趕快把臉給摀起來了,那有時間去注意他有沒有哭啊!」

接下艱鉅任務 二十七天內,要讓iPhone如期出貨

能讓理工背景出身,在摩托羅拉(Motorola)工作二十年又五個月,一路坐上摩托羅拉中國區總裁的孫大明如此感動,是因為蘋果將手機的使用推到一個全 新境界,超越了原本美國第一大手機公司摩托羅拉手機事業發展的可能與想像,而讓這位科技老將有此感觸。

回到廈門,孫大明知道,他要展開一場科技革命之旅,在短短的二十七天內,他要完成艱鉅任務,讓iPhone在二○○七年六月二十九日準時出貨。

iPhone的三‧五吋玻璃投射式電容觸控螢幕上,布滿肉眼看不到,由四萬四千個一平方公釐的感應點,交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子。當你手指輕點,數萬個細 小感應點會吸取手中微小電流,感應你的指令,讓使用者的命令隨著手指的直覺移動,操縱整部手機的所有功能。

玻璃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的原理,就像是筆記型電腦上的觸控板,使用者可將手指放在觸控板上滑動,取代滑鼠,而那塊不透光的塑膠觸控板換成「玻璃」,貼合在 液晶面板上。

蘋果是全球第一個運用此技術的開發者,宸鴻則是全球第一家要量產此觸控技術的公司。

遇上良率瓶頸 試產僅八%,成立戰情中心應戰

二○○七年六月一日,宸鴻正式量產,第一天試產,「成功產出兩百片」,「良率只有八%」,這是孫大明拿到的數字。當天,他們和客戶開會直到凌晨一點半,一 結束,所有主管接著開會到四點半。

「就像是原本飛機在跑道上跑,正要take off(起飛)的moment,成敗就看這一刻。」宸鴻賭上了十二億資金和五年半的開發時間,如果墜機就永不翻身,孫大明形容當時的驚險和壓力。

六月二日,宸鴻成立「戰情中心」,總指揮官孫大明拴緊生產線的每一根發條,每小時回報,戰情中心裡貼滿每小時更新的報表,隨時翻閱、瞭解進度。

個位數的良率,導因於電容觸控技術有九十道工序,「中間經過太多站,無法重新去拼湊,挑戰就是能否快速抓到root cause(根源)。」孫大明解釋。

每個問題一來,孫大明至少會問五次為什麼,直追到根源。發現問題,「馬上我把聚光燈照在你身上,一小時後,要報告改善狀況。」孫大明說,「把鍊子收的很短 很短,讓你迴旋空間有限,一直緊收,緊收著,馬上corrective(修正)。」就這樣在每一道工序上,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拉升良率。

兩個禮拜後,產量由兩百片提升了二十倍,不到一個月,他把良率由八%拉升到八○%,終於趕上蘋果六月二十九日的iPhone全球出貨日。

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分析,從八%提升到八○%只是第一步,但良率要從八○%進步到九○%,這其中的每個百分之一,難度比起八%到八○%更難。

孫大明將「戰情中心」全面資訊化。當我們走進這個戰情中心,牆上的A4紙報表,換成了一百二十八台液晶螢幕,布滿三面牆,這間約二十六坪的戰情中心,監控 超過四萬坪的產線。

過去以「小時」計算的回傳率,現在是以「秒」為單位,即時回傳兩、三公里外的生產線資訊。牆上數字不斷跳動,螢幕上大大小小類似汽車轉速表圖的圓形圖示, 只要指針一偏紅色警示區,馬上追查哪一個產線的哪個作業員發生問題。現在,整個戰情中心更連結營收系統,可以即時計算良率,機動調整產線。

然而,iPhone全球熱賣,全球各大面板廠無不積極搶入這塊市場大餅,宸鴻的優勢,能維持多久?

「觸控面板,不是只有宸鴻能做,但我們領先業界,至少有三年的優勢。」宸鴻技術長張恆耀指出。

熬出競爭優勢 三道技術關卡,能領先對手三年

由於玻璃投射式電容感應度百分百,對比電阻式感應率只有九五%,一般電阻式觸控面板業者若想跨入電容式技術,有三大難關待突破。

第一難:資金門檻高,電容式技術投資門檻是電阻式技術的十倍。

若要生產觸控面板,電阻式技術每投資一元,相對應的電容式技術需要投資十元。張恆耀解釋,電容式技術難在良率,因此一定要用自動化設備和無塵室生產,這就 考驗資金門檻。

走進宸鴻的廠房,會有到晶圓廠的錯覺,穿著白色無塵衣的操作員四處走動。孫大明解釋,此技術類似半導體製程,對於潔淨度要求僅次於晶圓代工和LED磊晶, 甚至高於晶圓封裝,電阻式則無此要求。

第二難:製程時間長,電容式技術的耗費時間是電阻式技術的七倍。

傳統的電阻式製程類似印刷機,將電路印上導電玻璃,一天可做作好幾片。但由於電容式的生產技術,需要進行光學曝曬與顯影製程,因此整個生產流程需要一定的 時間才能完成,從生產線一啟動到完成,要花上七天時間。

第三難:工序更複雜,電容式技術工序是電阻式技術的五倍以上。

維持良率的難度也顯現在工序,電阻式製程有十五道工序,而電容式最多需要九十道工序,是電阻式的五倍以上,良率一旦下降到八五%以下,就等著賠錢。

特別是後段貼合製程,電阻式技術是塑膠貼上玻璃,屬於軟貼硬,電容式技術是硬貼硬,玻璃貼玻璃,只要一點氣泡跑入就是報廢。元大投顧最新報告指出,手機觸 控面板要價十五美元,加上面板等材料價格為四十美元,貼壞成本是四十美元。

這也是追兵勝華科技,即便打入蘋果供應鏈,卻還是連著九季虧錢,今年上半年毛利只有六%的主因。

目前宸鴻良率已經可以提升到九成以上,領先業界,比勝華多十個百分點。

這中間的巨大差異,就是因為「宸鴻是為了觸控而生,所有的生產線、機器設備都是訂製設備,很多競爭者都是由面板廠轉型,舊設備要改成新製程,花費金額高於 購買全新設備。」張恆耀說,因此一般面板廠的生產設備拿來製作電容式觸控面板,並不具備經濟效益。

尤其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平均每支手機的壽命只有十個月,一支觸控手機的面板出貨高峰在前六個月,隨後產品便準備進入下一個世代,「每支手機的觸控面板的規 格都不同,是個講求客製化的市場。」張恆耀說,宸鴻可針對每支手機提供客製化的團隊服務,這是與「大量製造」的面板廠,完全不同的思考邏輯。

獲得大廠信任 五成員工做品管,至今零退貨紀錄

這還不夠,孫大明說,「我們最大credit在於field return(出貨後品質異常的產品)。」至今沒有一塊產品出貨後召回。他在檢測布下重兵,將宸鴻二萬二千名員工的一半,約一萬名員工放在後段檢測工作 上,「quality goes in before brand goes on(先談品質才有品牌)。」孫大明深知國際大廠的風險意識。

對蘋果來說,iPhone或iPad的觸控面板若出問題,直接傷害的是五百七十四億美元的品牌價值(《富比世》(Forbes)估算)。

今年隨著投射式電容將超越電阻式技術,成為手機觸控主流,宸鴻啟動第三階段垂直整合策略,買下之前和導電玻璃廠OPTERA合資公司,掌握前段ITO玻璃 製程,又買下後段貼合設備廠,提升垂直整合能力。

宸鴻計畫明年第二季產能擴增,大尺寸產能一舉增加兩倍,迎接供不應求的訂單,同時在激烈競爭白熱化前,一舉拉開和對手的差距。

不做簡單的事,在每個關鍵布下天險,是宸鴻得以領先對手三年以上的心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01

兩岸三地:國際金融中心唔易做 Uncle Ray

2010-11-30  AD




 

內地貪污問題嚴重,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私募基金市場情況會怎樣?

上周到深圳見一位客戶,言談間得悉他是早年的「海歸派」,與筆者一位在內地甚吃得開的「海歸派」基金經理朋友相熟。

談起這位星級基金經理,由於在美國惹上官非,最近十分頭痛。內地的潛規則是,如果私募基金成功入股某內地公司,該公司的大股東一般會私底下付5%至10%入股金額作回佣。在文明國家,這當然犯法,但是在內地則十分普遍。

美資私募舉報私下回佣

問題是朋友所屬的私募基金是一家美國公司,相信是「分贓」不勻,有人向美國公司舉報,美國人始終是文明人,把基金經理解僱,還鬧上法庭。

大概兩、三星期前,上海A股跌停板,股評人各有解說,當時已有傳某內地大型基金公司負責人,由於內幕交易被「雙規」。11月22日,中證監確認,前上海重陽投資首席投資官李旭利涉嫌內幕交易,被中證監調查。

內 地金融行業充滿古怪東西,如此這般混亂制度,想取代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很難使人信服。不過,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領導的聯交所,能否保持香港 金融中心的地位?比亞迪(1211)最近公佈第三季業績,盈利大幅倒退,比亞迪沒發盈警,聯交所未有反應,是否怕了股神畢菲特?

Uncle Ray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51

在鳳梨田裡打造全亞洲最大暢貨中心 招商天后王香完改寫台灣Outlet史

2010-12-20 TWM




位於高雄縣大樹鄉的義大世界廣場即將開幕,其中最大賣點是匯集三百家國際知名品牌開設直營暢貨中心(Outlet)。一手主導招商的王香完,過去戰功彪炳,這回要以﹁高級化、複合化、免稅店化﹂,企圖刷新大家對購物中心的傳統認知。

撰文‧梁任瑋

一個距離高雄市區車程四十分鐘的偏僻鄉村,如何吸引頂尖精品品牌GUCCI、YSL設立直營店?而且還是在台灣從未嘗試過的暢貨中心(Outlet)?仲量聯行台灣區零售物業部總經理王香完就是幕後關鍵人物,她是如何辦到的?

十二月十三日,距離義大世界開幕前一周,美國服飾品牌POLO店內擠滿許多大陸觀光客,「日本、韓國的Outlet我都去過了,像台灣這樣大規模的outlet還是第一次逛到。」來自北京的婦人蘇明明,手中拿滿休閒服準備結帳。

這裡是高雄縣大樹鄉,原本是盛產鳳梨的山林,現在搖身一變成為時尚中心。十二月十八日,全球知名品牌匯集在此同時開幕,最新潮流折扣精品在櫥窗中展示著。

在 遠離繁華都會的地方開設精品Outlet,「剛開始招商時,請一百家廠商去高雄看場地,有九十九家中途就說不做了。」為了避免廠商拒絕,負責招商的仲量聯 行台灣區零售物業部總經理王香完索性先不帶客戶到現場,用書面簡報介紹環境,但是「真的做得起來嗎?」這個疑問依舊存在客戶心中。

儘管仲量聯行是美國上市公司,但台灣招商團隊著實吃了很多閉門羹。為了招滿三百個櫃位,仲量聯行接洽過的國際品牌至少有一千七百家,成功率僅一八%,「所有你想像得到的精品品牌,我們都談過。」王香完說。

地點太遠?化劣勢成優勢

義 大世界定位為Outlet,賣的就是各品牌最新的折扣商品。招商過程首先面對的是各品牌國內分店的反彈,「如果可以在義大買到比專櫃還便宜的包包,誰還要 來專櫃消費。」代理商的抱怨如雪片般飛來,讓仲量聯行招商團隊無法招架。但她把地點偏遠的劣勢轉化為優勢,指出義大遠離高雄及台北市中心,反而可以區隔客 源,避免折扣品造成的價格破壞,成為經營Outlet的利基點。

此外,王香完一反台灣過去零售市場根深柢固的百貨公司消費模式,將Outlet高級化、複合化與免稅店化,則是她定位成功的三個關鍵。

為了打破國外Outlet就是賣過季商品的印象,王香完大膽建議林義守將義大世界朝高級化發展,不僅地板鋪上大理石,而且因應南台灣氣溫較高,義大世界全部設計為室內商場,不論天氣好壞,消費者都可以逛街,這也讓義大世界成為亞洲面積最大的室內Outlet。

為 了留住客人消費時間,義大世界設置了電影院、冰宮、摩天輪、飯店、主題樂園等設施複合化經營,也是國內購物中心創舉。另外,王香完又突發奇想將專櫃免稅商 店化,增加業種的豐富性。過去不曾進駐outlet的化妝品業者,也在義大世界設置櫃位,「一次買五條口紅,還可以打七折」,吸引不少台北上班族專程南下 採購。

一手促成義大Outlet成軍的王香完,過去在台灣零售市場其實是戰功彪炳的商場招商女王。

大學念日文系,原本只是貿易公司的小祕書,後來進入室內設計公司擔任企畫副理,認識很多零售業者,因為一次新光人壽與日本三越百貨規畫案,她擔任當時諮群不動產顧問公司總經理、已故仲量聯行董事長王治平的翻譯,開啟進入零售業的大門。

早 期台灣百貨公司少,廠商設櫃要排隊、 靠關係,百貨公司從不擔心招商。一九九五年各地方政府開放工商綜合區,開發商掀起一波興建購物中心風潮,也讓零售業招商需求大增,更讓王香完搭上近二十年 來台灣零售業起飛的年代,加上仲量聯行的外商品牌,從早期的遠企購物中心、環亞百貨到台北一○一購物中心,只要有購物中心開發案,她幾乎不曾缺席。

王 香完最經典的招商案例是二○○三年,位於太平洋SOGO百貨斜對面的忠孝東路四段Bistro98商場要興建,因為單層實際面積只有六十五坪,不論作為旅 館、住宅或商場都有局限性。王香完有一天與女兒在附近逛街,一直找不到好的餐廳,讓她發覺SOGO商圈餐飲業大有可為,於是乾脆將商場「立體化」,將三樓 以上到十一樓整棟全部規畫為餐飲,因為廣告效益強,尚未動工就招租滿七成,至今仍是東區最醒目的地標。

戴德梁行協理薛惠珍表示,零售業招商毛利低、服務時間長、市場規模小,早年都是個體戶在經營,王香完是少數由本土顧問公司轉型為外商招商團隊的成功案例。因為購物中心招商橫跨服飾、餐飲,對每個業種都要很熟,這樣的人才更顯得稀少。

用拍電影的格局做招商

「開 百貨公司是拍連續劇,開購物中心卻要有拍電影的決心。」王香完說.百貨公司的專櫃就好像電視台簽約的固定演員,一齣八點檔可以演兩百集還沒殺青,但因為同 質性太高,只能靠打折生存;但購物中心應該因地制宜,「沒有不能做的地點,劇本要重新編寫,找對演員,就能拍出好的電影。」這兩年,義大世界招商進入尾 聲,但平均一個廠商要看八次以上場地,為了服務這些客戶,王香完已整整兩年沒有休過假,光是高鐵南北通勤,一年就花費三十萬元車資,「很累,但做完義大世 界,幾乎沒有什麼事情克服不了。」

王香完

出生:1960年

現職:仲量聯行台灣區零售物業部總經理、義大世界廣場總經理

學歷:輔仁大學日文系

經歷:金車飲料日籍主管祕書、諮群不動產顧問公司副理成績:在台招商面積逾20萬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54

離岸中心誰與分羹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61721&time=2011-05-21&cl=115&page=all

不論有多少個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競爭者,中國亦有可能找到資本項下不完全可兌換的人民幣國際化路徑
財新《新世紀》 記者 王紫霧 張宇哲 特派香港記者 王端

 

  繼續傾力培育香港試驗田?還是同時扶植新加坡人民幣市場?抑或是考慮一下倫敦金融城伸出的橄欖枝?跨境人民幣結算的井噴式增長正在促使中國央行做出抉擇。

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官员在本月于公开场合表示,希望人民币以香港作为离岸中心,多“飞一会儿”再回来。Bobby Yip/Reuters

央行貨幣政策二司官員在本月於公開場合表示,希望人民幣以香港作為離岸中心,多「飛一會兒」再回來。Bobby Yip/Reuters


  央行有關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香港這個人民幣離岸試驗田的進展有待調整之處:「人民幣在香港並沒有充分流動起來,香港在推進外循環方面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人民幣外循環」即指央行貨政二司一位副司長近日在一個公開場合提到的:「讓人民幣通過香港這個離岸市場在海外多『飛一會兒』。」匯信資本董事總經理葉翔亦表示,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在於增強海外派生能力。

  此時,新加坡和倫敦金融當局「乘虛而入」,向中國央行尋求設立人民幣清算中心的機會。新加坡金管局主席吳作棟於近期會見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表 示了希望新加坡本地銀行能成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務清算行的願望,認為這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而倫敦金融城的市長亦提出,倫敦願意在人民幣離岸市 場中「分一杯羹」,設立清算中心。

  國家外管局國際收支司有關官員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解釋:「美元或歐元在成為離岸貨幣之前,已經成為可兌換貨幣,或可兌換程度已經很高,所以不需要設立清算中心。之所以需要在境外設立人民幣清算中心或清算所,因為人民幣還未實現可兌換,還需要很多管理和監測。」

  儘管如此,上述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中國明確要扶持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只有香港,「我們不可能再支持別的境外離岸中心。」他認為,清算行的設立,與人民幣離岸中心是兩回事,「而且這些申請還沒有提上日程。」

  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產品中心王增武博士則認為,短期來看,五年之內,在目前政策支持導向的情況下,因其高度國際化、金融市場化發展程度等優勢,香港很有可能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長期來看,如果從純粹市場角度比較,十年之內,新加坡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業內人士則普遍認為,離岸中心肯定不止一個,但新加坡、香港及倫敦孰優孰劣,要看哪個市場更能吸引市場參與者、並在實體經濟和貿易中更多持有和使用人民幣。

讓人民幣「飛一會兒」

  香港人民幣存款正在火速增長。從去年初的600億元到香港金管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香港人民幣存款總額已達4514億元,月增12.9%。

  「去年年初香港的人民幣大部分是個人存款;到目前為止增加的存款中,2000多億元來自企業,1000多億元是個人存款。」香港金管局有關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自去年底配套政策大致齊備後,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速度很快。

  香港金管局5月17日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通過香港銀行進行的人民幣貿易結算已達3108億元,達到去年全年的84%。據央行統計,2011年第一季度人民幣結算金額累計達3603億元,去年全年僅為5063億元。

  另外,香港人民幣債券發行在今年前四個月已經達到185億元,超過了去年人民幣債券發行總額358億元的一半。「香港現在人民幣流動性雖多,基本上沒出路,發債成本很低,錢放在銀行裡邊利息是半釐,發債券利息是2到3釐,相比就也很不錯。」一位香港金融界人士說。

  按照香港金融界的傳統思路,本應順應市場而為,有必要開發一些循環機制,「比如說,直接投資渠道允許多一點人民幣進入內地。」香港金融界一位人 士稱這並不影響已有的審批機制,可看做幣種方面多了一項選擇。一位外管局相關人士也表示,央行正在加緊研究人民幣直接投資項目,由於牽涉部門較多,這一政 策可望在半年內出台。

  「香港的方向需要調整。目前過於關注打通與大陸的回流渠道,而非向海外推進人民幣。」匯信資本董事總經理葉翔評價說,金融機構不應僅盯著國內利率高、有升值潛力的思路,而應向東盟國家多發放人民幣貸款,促進境外實體經濟中對人民幣的使用等,才是深化人民幣國際化的真諦。

  央行貨幣政策二司官員在本月於公開場合表示,希望人民幣「以香港作為離岸中心,多飛一會兒再回來。這是最密切、最現實的考慮。」

  央行相關人士也表示,在人民幣「外循環」方面,香港還有很多事可以做。

  來自央行的信息顯示,目前跨境貿易的境外國家和地區已達126個;截至2011年4月末,已有20家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從事現券買賣,包括部分中央銀行;也有部分央行已經表達了對持有人民幣資產作為部分外匯儲備的興趣。央行前述官員表示,這些都顯示人民幣境外的接受程度。

  香港金管局有關人士介紹,今年的一個工作重點,是到海外進行路演,推介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提供的一站式人民幣服務平台。今年3月香港金管局在澳大利亞舉行的活動吸引了當地的主要企業和金融機構超過300名的高層代表出席,反映理想。接下來會到更多的地方,包括俄羅斯等。另外,2010年香港人民幣債券等金融產品的發行總額超過360億元,購買者包括本地以及海外的投資者。

境外清算行

  前述央行官員表示,內地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之所以倚重香港,乃是因為其已經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備的人民幣清算體系。

  中銀香港是央行制定的香港惟一跨境人民幣結算的清算行。按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香港人民幣清算行可以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從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兌換人民幣和拆借資金,兌換人民幣和拆借限額、期限等由中國人民銀行確定。

  雖然央行已經和11個國家地區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互換總額達8342億元人民幣,但貨幣互換協議畢竟不等同於清算行能獲得的人民幣清算額度。 接近央行的人士解釋說,清算行獲得的人民幣是通過「購買」的方式獲得,而貨幣互換協議則是以「借貸」人民幣的形式取得,二者的成本不一樣。且啟動貨幣互換 協議需要一事一議,「借貸」的利率、期限等事項每次均需單獨商定。去年中銀香港用完人民幣清算額度後,啟動200億貨幣互換協議就被業內人士視為「無奈之 舉」。

  對於設立境外人民幣清算中心之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與美元、歐元成為國際貨幣的路徑迥異之處。美元、歐元的清算中心均設在本土,而不是境外。

  前述外管局相關人士分析指出,美元或歐元在成為離岸貨幣之前需要做的事情和我們不一樣。人民幣還未實現資本項下可自由兌換,因此還需要通過境外 的清算行幫助央行監測資金動向和風險管理。「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和美元、歐元成為國際貨幣的路徑截然不同,所面對的情況更複雜、更多挑戰。」這位人士坦 承。

  業內人士亦認為,中國對於資本項下的資金流動是管制的,從而才有境外清算行這一「中國特色的人民幣國際化產物」。王增武博士認為,清算中心相當 於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央行,在初期階段是有必要成立的,以便於央行的管理和風險控制。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的最大挑戰是防止離岸資金對在岸資金的衝擊,目前 監管部門採取的是內外分離的形式,嚴格限制人民幣項下的自由兌換,屬於中國模式的人民幣國際化路徑。

  美銀美林資深亞太區經濟學家陸挺則認為,美元、歐元、日元的國際化路徑並非單一模式,如日元並也非真正意義的國際化。如何實現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和本幣在風險管理方面的平衡,是一大課題。

  央行前述官員亦闡述了央行的管理思路,即「不能完全將跨境人民幣視做外匯業務的一個幣種進行管理。跨境人民幣既是參與跨境結算的國際貨幣,又是 中國本幣。」她同時表示,目前75%的資本項目都處於部分可兌換、基本可兌換或完全可兌換狀態。「人民幣目前有可能走出資本項下不完全可兌換的國際化路 徑。」

  一位央行人士亦透露,香港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寫入了國家「十二五」規劃,不可能再有第二個離岸中心,「即使在新加坡指定一家清算行,也不一定和香港的清算行地位一樣。」

多個預備隊

  儘管香港是「欽點」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其他金融中心依舊虎視眈眈。

  新加坡金管局主席吳作棟近日公開表示,希望新加坡本地銀行能成為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的清算行。工行於今年3月在新加坡設立海外人民幣服務中心, 成為首家將新加坡作為東南亞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和人民幣計價產品中心的中國內地銀行。工行方面亦表示,「對於清算行的資格,正在積極爭取中。」

  據新加坡金管局數據顯示,2010年新中雙邊貿易達950.3億新元(約合人民幣5014.7億元),年增26%,中國已成為新加坡第二大貿易夥伴,有3000家中國企業在當地有業務,並有150家是新加坡的貿易夥伴。

  葉翔表示,企業都有自己的經濟圈,大中華地區的企業可能願意通過香港進行交易,而東南亞的企業偏好於新加坡市場。如果新加坡也成為離岸市場,那麼新加坡和香港應能在各自的經濟圈中發揮作用。目前,在與中國進行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國家和地區中,東盟佔了最大比重。

  支持新加坡一方的人士認為,新加坡在大宗商品和期貨方面有優勢,如要推出相關產品,如人民幣計價的期貨產品,那麼新加坡已經比香港多了一重基 礎。毅聯匯業電子經紀亞太地區總經理傑夫·沃德(Jeff Ward)認為,香港的優勢是和內地聯繫的更緊密,但新加坡的市場體制更為靈活,產品也更豐富。

  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在亞太區,新加坡是除了日本以外的最大的外匯中心,「香港跟它很接近,但新加坡更超前一些」。最近匯豐剛在新加坡成立了一個新的交易室。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亞洲外匯主管藍國聰認為,新加坡外匯產品齊全,日本雖為亞洲第一大外匯市場,但主要是以日元交易為主,而香港主要是貿易結算中心,並不是外匯交易中心。

  奧地利奧合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分行吳錦圖認為,香港政府在政策上更依賴於中國政府而比較被動,相較而言新加坡政府的政策更靈活彈性。這 是認為新加坡更有可能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一種普遍聲音。「香港政府給人的感覺就是『等啊等啊,在等政策』,而新加坡政府就更為靈活而且野心也更強一 些。」

  但更多受訪業內人士認為,香港目前已有了先發優勢,無論從人民幣資金池、結算量上來說,都遠超新加坡,新加坡要在短期內趕上是比較困難的。如果從更加長遠的角度去考量,要看哪個市場更能推出吸引參與者的產品。

  除了新加坡,近期表現積極的還有倫敦。倫敦金融城市長白爾雅此次訪華,在簽訂與上海的城市合作協議的同時公開表示,要爭取人民幣離岸市場。據銀 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人士透露,倫敦金融城市長將於近期拜訪交易商協會,離岸人民幣中心將會成為其到訪的主要議題之一。此外,去年業內亦有傳聞提及台灣也表 露了類似意願,但由於政治上的阻礙,可能性不大。

  接近央行的人士分析認為,要成為離岸中心,三個條件不可或缺:第一,這個貨幣所在國的經濟在世界上具有廣泛影響力;第二,這個國家必須有一個足 夠廣和足夠厚的金融市場,以及靈活有效的監管體制;第三,或早或晚,人民幣資本項下實現可兌換。「如果在新加坡、倫敦、紐約都設立人民幣清算中心,人民幣 國際化會發展特別快。關鍵是我們自己,準備好了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84

五年轉型大改造 馬志綱鐵腕作風拚生存 環球購物中心從虧一億到賺一億的關鍵

2011-6-13  TWM




馬志綱是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的么子,三十歲那年匆促接下環球購物中心執行副總,五年內歷經兩次經營危機,他如何從門外漢變成購物中心專家,更拿下新北市購物中心龍頭寶座?

撰文‧梁任瑋

走進環球購物中心中和店,執行副總經理馬志綱一邊說話,他突然一個箭步蹲下撿起地上的小紙屑,小動作透露他實事求是的個性。

國賓影城成為吸客利器

室內面積兩萬四千坪,新北市規模最大的環球購物中心中和店,成立六年,去年中和店與板橋店合併營收五十億元,成長率二○%,遠高於其他購物中心平均值。今 年中和店與板橋店合併營收要挑戰六十億元,不僅成為大股東冠德建設轉投資金雞母,近一年更迅速在林口機場捷運站A8、A9等插旗,在購物中心市場走出自己 的路。

二○○六年初,剛開幕兩個月的環球購物中心中和店,因總經理沈政毅閃電離職,面臨經營第一個危機。「當時沈總剛走,我完全不懂如何經營購物中心,第一年又 虧八千萬元,銀行團也不認同我們,要招商又要說服銀行繼續支持……」馬志綱回想○六年二月一日剛接副總時內外交迫的場景,仍歷歷在目。

那年三十歲的馬志綱血氣方剛,一上任心裡很著急,眼中看到的只有危機,他的鐵腕作風讓人心渙散,「當時台灣沒有購物中心經營成功,我高壓的領導風格,員工 都在容忍,很多原本從建設公司調任至商場的員工,甚至受不了走人。」馬志綱不諱言,當時的口頭禪是:「不要告訴我失火了,要告訴我怎麼救火!」環球購物中 心營業本部部長石傳捷說,初期每周二開業務會議,一開就是從下午兩點開到晚上八點結束,「一櫃一櫃檢討啊!會議結束後,幹部周三、周四得與廠商全部溝通 完,隔周就要看到績效,那時候壓力很大,怕時間不夠。」「我每天都在想如何生存。」馬志綱說完,悄悄地撇過頭看了同時接受採訪的父親|| 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的表情。原本在美國投資銀行工作的馬志綱,當年在父親一通電話後,辭職回台進入家族企業。當時環球購物中心已動工,馬玉山父子與日本 顧問永旺購物中心︵AEON Mall︶之間也有很多磨合。

馬玉山印象很深,當時環球結構體已蓋到一半,馬志綱建議在頂樓增加有七個廳的電影院,「要不要蓋,只有十八天可以決定」。最後馬玉山還是尊重兒子的決定。事實證明這個選擇是正確的,現在國賓影城成為環球最重要的吸客機。

○七年,環球購物中心地下室的日系量販店佳世客︵JUSCO)因不堪虧損撤店,留下五百坪的空間,讓馬志綱面臨第二次打擊。馬志綱說,當時環球的問題是平 日下午沒有什麼客人,「專櫃小姐比顧客還多」,也沒有資格和廠商談坪效。他仔細研究,環球若堅持走購物中心這條路,就要更符合台灣人的消費習慣,勢必得 「爆炸性的改變」,與百貨公司區隔。

說服廠商進駐新北市

於是他大膽引進日本寵物店品牌Pet Plus到一樓開設專門店,並強化餐廳品牌,用美食帶動人潮,將三樓的美食街擴大,清楚定位為生活、寵物、餐飲美食。在策略奏效下,環球中和店開幕第三年就完成業種定位,並同時開始獲利。

曾擔任環球招商顧問的仲量聯行零售事業總經理王香完說,環球後來鎖定餐飲業種很正確,因為板橋、中永和人口多,光靠區域內的外食人口數,生意就做不完。

事實上,馬志綱對於購物中心的執著,也展現在他對客戶的鍥而不捨。今年五月一日才進駐的﹁無印良品﹂,馬志綱竟爭取了五年,等於環球剛開幕就鎖定。無印良 品總經理王文欣說,過去無印良品一直覺得進軍新北市的時機還未成熟,後來發現中和消費潛力大,所以新北市第一個據點開在環球。她坦言,馬志綱提過很多位 置、方案讓他們選,「他是一位很有誠意的年輕人」,按照他的經營精神走下去,環球要不成功很難。

馬玉山四十二歲才生下馬志綱,隔年就忙著創辦冠德建設。馬志綱印象中,父親的一生都奉獻給事業,假日不是巡工地就是視察購物中心。在兒子心目中,「父親的 纏鬥力特別強。」在馬玉山眼中,馬志綱從小就很有責任感,一定會把事情做到最好,很放心把零售業交給他。「我是在幫老爸圓夢!」馬志綱記得父親曾告訴他, 冠德建設蓋過這麼多房子,賣掉之後沒人記得,希望購物中心可以永遠成為冠德的代表作。

由於北市中心已進入購物中心飽和階段,未來新北市是大品牌兵家必爭之地。尤其今年年底,遠東集團在新板特區投資的「中本大遠百」即將開幕,因此環球也在四月進行五年來第二次改裝,希望更鞏固新北市購物中心的龍頭地位。

馬志綱

出生:1976年

現職:環球購物中心執行副總經理經歷:冠德建設董事長特助、環球購物中心業務專員學歷: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金融企管碩士

環球購物中心

成立時間:2005年

資本額:45億元

股東結構:

冠德建設82.5%

齊魯企業(國民黨黨營事業)17.5%

負責人:馬玉山

據點:中和、板橋車站、林口捷運A8、A9站、屏東漸入佳境!

—— 環球購物中心近五年營收獲利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營收(億元) 17.84 19.32 23.60 28.55 38.00 稅後純益(億元) -0.74 0.25 0.17 1.03 1.50 每股稅後純益(元) -0.20 0.07 0.05 0.27 0.30 註:以上為中和店數字,不含板橋店數字 資料來源:環球購物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53

8個台灣人 臉書蓋出購物中心

2011-8-1 TCW




如果,有一座涵蓋全球的購物中 心,坐擁七億會員,他們每星期主動報到近一百分鐘,而坐在電腦螢幕前的你跟我,都能開店當老闆,這筆生意,你做不做? 這座購物中心的名字就是臉書(Facebook),讓它從社群網站搖身一變,成為無國界購物中心,你必須要找到淘金之門—「魔集客臉書線上開店平台」。

服務多吸金?台產開店平台團隊,五家創投追捧

五月底,嬉遊紀數位資訊創辦人李育維帶著魔集客到北京參加微軟BizSpark創新企業大賽,在大中華區六百五十隊中脫穎而出,得到紅杉資本、北極光創投、金沙江創投等國際資金的最高評價。

李育維從微軟全球執行長巴默(Steve Ballmer)手中接下獎盃後,原本當天回台的班機,被五家創投的邀約硬是延後了一天。「他們那時候才剛下頒獎台就不見了,原來是被創投給帶走了!」微軟開發工具暨平台推廣處經理王穎可回憶。 市場有多大?

傳統電子商務,一年就有十九兆

李育維的魔集客服務受到微軟、雅虎的注意,更引來國際創投的追捧,因為它代表一股社交網站背後的電子商務新商機,切入摩根大通預估,二○一一年,全球電子商務高達六千八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十九兆六千億元)的市場。

魔集客就是一個讓臉書會員,在臉書上開商店的平台,通過它,就可以藉著在臉書上開店,搶進電子商務商機。

從此只要「按讚」,加入企業粉絲團,就像推開商店大門,連上金流系統的臉書,讓企業在你和朋友之間,用「購物車系統」運出一車、一車黃金。只要你有臉書帳號,將龐大人流「兌現」的大餅,你也吃得到。

客群在哪裡?架好平台,上臉書就能做全球生意

魔集客上線約半年,已成立一千一百五十四家線上商店;大陸年營收近新台幣九十億的凡客誠品、有五百個店家的統一夢時代,都投向魔集客的平台。

「他們都想要從我們英文版的平台,走向海外。」李育維笑著說,全世界每十個人就有一個臉書用戶,在臉書上開店,等於開了一扇通向全球市場的門。未來一個月內還有金融業、量販店和傳統電子商務網站等通路業者,等著「過門」、走進無國界的購物環境,搶錢、搶讚、搶粉絲。

二○○九年七月,在美國有一家名為「1-800 flowers」的網路花店,在臉書上開出第一家店,引來各界注意,臉書從此也可以進行電子商務服務。

李育維由此得到靈感,決定投入臉書商店的開發。在臉書上打造開店平台,就像蓋一座建築,除了各店面的內部設計,還要配合水電、通訊等結構性系統。要在擁有七億用戶的臉書內部蓋出購物中心,是魔集客最大的優勢也是挑戰。

「你 要非常了解臉書系統,它每個月都在改變。加上要串接金流、購物車、店家後台等線上購物系統,然後再把它平台化,讓每個業者可以自己操控。」李育維表示,一 般電子商務業者,只要將基本的線上購物功能串接完備,就能供給店家使用,但魔集客除了各個子系統的串接,還要隨時跟著臉書平台做更動,帳號認證制度也掌握 在臉書手中,「難度至少多了一倍!」

優勢在哪裡?貼消息就能賣東西,不用廣告費

李育維設計的臉書商店平台,加上頁面客製化的服務,大幅降低臉書開店的成本。「多一點大概要上百萬吧!」李育維指出,「中小企業根本負擔不了。」

台灣電子商務發展成熟,雅虎奇摩、PChome網路家庭營收都曾破百億元,在原有的各種平台激烈競爭下,魔集客的模式憑什麼勝出?

李育維從○四年就在網購平台上經營自有品牌,他觀察,曾經是中小型業者最佳創業平台的電子商務,如今已變成紅海,除了上架費、交易抽成和行銷費用等負擔,各網站的會員制,又在台灣一千七百萬網路使用者間築起牆,為了跨越,業者不得不承擔登上各平台的重複花費。

相較之下,走過魔集客這扇門之後,不管對於業者或者消費者,七億會員的臉書,有如一塊雲端上的自由大陸。在臉書上開店,等於所有臉書會員都是潛在客戶。這正是才成立一年四個月,只有八個人的嬉遊紀數位資訊,能成為微軟全球總部、雅虎奇摩指定合作開發團隊的原因。

除了無疆界的特色,社群力量,更是驅使群雄登上臉書開店的關鍵。

根據美國團購平台網站ChompOn統計,商品在臉書被分享一次,平均可帶來十四美元的銷售。在臉書上開店,等於開了一條路,讓龐大的社群力量,直接導成金流、「按讚」成金。

擁有三萬多個粉絲的美妝品牌慕妮佧創辦人林山富說,「(臉書)擴散力很強,比電視還有力量!」在臉書上發訊息,成本不但近乎於零,透過消費者的分享,效果更勝廣告,「我曾經放了一張照片,竟然有八萬多個人來看!」

雖然市場廣大自由,但對賣家而言,如果店家持續增多,魔集客這扇門通往的,不過只是另一片紅海。但臉書的粉絲團機制,不花一毛錢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 傳統電子商務平台上,顧客根據購買品項進行搜尋,以保養品為例,一次搜尋可能有幾百個結果,消費者的忠誠與否,就決定在各選項間幾公分的距離。靠著粉絲團 的經營,長尾效應發威。「保養品這種每天都用的東西,粉絲就一直跟隨(粉絲專頁)、哪一天用完了就回來買。」林山富靠著四樣產品和粉絲團,每個月創造近十 萬的收入。

潛力在哪裡?團購、優惠券未來也會納入

從上線至今約半年時間,魔集客的全新模式,吸引超過一千個業者開店,超越當初雅虎奇摩超級商城成立一年後的店家數,而這,還只是個開始。

以美國最大的臉書開店平台業者Payvment為例,目前已經有六萬個店家,並以每天四百家的數目成長。全球最大消費品牌寶僑(P&G),六月份,也將旗下所有品牌的粉絲團都架上金流系統,進駐臉書商城。

對李育維而言,花了一年打造的開店平台只是第一步,最終目標是把所有電子商務模式都帶進臉書,「我們把系統都做成模組化,之後讓店家去選。」除了最原始的線上購物模式,團購、電子優惠券未來都將登上臉書商店。

【延伸閱讀】臉書開店,好友幫你免費打廣告 ——臉書商店與網路商店比較

行銷管道與費用臉書開店平台:發送粉絲訊息、辦活動(主動、免費) 傳統網路開店平台:網站廣告點擊(被動、付費)

消費客群臉書開店平台:全球臉書會員傳統網路開店平台:網站註冊會員

後台管理臉書開店平台:可掌握消費粉絲的基本資料和互動情況傳統網路開店平台:無消費者行為分析資料

客服管道臉書開店平台:臉書即時訊息、塗鴉牆留言傳統網路開店平台:Email、電話

品項要求臉書開店平台:無限制傳統網路開店平台:多,建議定期推出新款

客製化服務臉書開店平台:可利用臉書平台外加應用程式(遊戲、活動網站、影音等)傳統網路開店平台:無

社群效果臉書開店平台:臉書會員,包括親朋好友傳統網路開店平台:網購平台會員

顧客關係管理臉書開店平台:需建立忠誠度、品牌形象傳統網路開店平台: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82

招商銀行小企業信貸中心體制創新紀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dse6.html

2011年08月11日 10:28金融時報

 

有一家公司成立不到3年,初始註冊資本僅有50萬元,固定資產20多萬元,年銷售額只有1000多萬元,那麼,這樣的微小企業能從銀行貸到多少資金?答案 是1000萬元;銀行審批這麼一大筆貸款需要多久?答案:兩天!這家企業就是浙江南通盈訊網絡工程有限公司,為這家企業提供授信的銀行是招商銀行,準確地 說是招商銀行小企業信貸中心。該中心通過專為小微企業推出的訂單貸產品,為南通盈訊授信1000萬元。那麼,銀行為什麼敢於為南通盈訊提供巨額授信?又為什麼能夠在兩天時間內就放款?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都是一個,就是我們成立了一個准法人的離行式的小企業信貸中心。招商銀行總行小企業信貸中心總裁楊少偉說。

獨立是一種優勢

  經過近些年的探索,銀行業在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中,已經明確了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核心就在於抵押物,如何能夠靈活快速地根據企業特點找出並迅速完 成整個放款流程,成為各銀行紛紛發力創新的核心。招商銀行認為,只有從機構的層面上根本創新,才能理順整個小企業服務的流程,提供真正符合小企業需求的服 務。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招商銀行領先同業於2008年建成了國內首家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曾經將招行小企業信貸中心與總行的關係比喻成婆媳關係小企業信貸中心叫專營機構,婆婆(總行)管得少,自主性就強了,才能貼近市場搞對象。你只有密切接觸,才能瞭解他(企業)的人品,瞭解他的技能,瞭解他的這個長處,能不能白頭偕老,這是根本。

  楊少偉說:憑藉相對獨立的機構設置,我們的優勢就不僅僅是單一的機制和產品優勢,而在於我們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這是別人難以做到的。

 

  截至今年6月末,招商銀行小企業信貸中心一般貸款餘額280.23億元,較年初增長94.98億元,增幅51.27%,比去年同期多增加36.98億 元,增幅63.75%。有貸款餘額小企業客戶數4769戶,較年初新增1634戶,增幅52.12%,比去年同期多增加631戶,增幅62.91%。小企 業信貸中心貸款增長速度明顯快於全行對公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並且貸款額和客戶數的增量、增速在全行分行級機構中均排名第一,貸款新增額更是第二位分行的 3倍。今年1-6月,小企業信貸中心當年新增貸款加權利率平均上浮28.8%,6月末不良貸款率僅為0.18%。

  從成立至今,招商銀行小貸中心已先後獲得了銀監會、中國金融工會、江蘇銀監局、深圳市政府和蘇州市政府等部門頒發的獎項20餘項。

專業產生效率

  在回答為什麼敢放款之前,我先回答為什麼我們能夠在兩天時間就完成授信,也就是專門機構怎樣提升了我們的服務效率。楊少偉說,簡單來說叫三個專,即專門的機構,專業的隊伍,做專門的業務,從而從體制上保證做小企業業務的專注、專業、專一』」

  招商銀行是在總行層面建立了小企業信貸中心管委會,下設風險管理委員會和薪酬考核委員會,制定管委會議事規程、專門委員會規程和中心章程,管委會在總 行行長室領導下,總行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委員身份參加決策。總行對管委會充分授權,中心的許多重大決策都通過管委會決定,提高了中心的決策效率。

  根據小企業區域集中的特點,小貸中心在小企業最集中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和海西地區設立了34個分中心,組建了近70支專門服務小企業的專業團隊。

  同時,小貸中心搭建優質小企業客戶發現渠道,即建設夥伴工程,主動加強與分中心所在地小企業相關部門合作,如與政府部門,工商聯、行業協會和商會、擔保和風投公司、專業市場、網絡運營商等,借助這些機構的網絡和渠道,發現優質客戶,同時與這些機構一起專門建立服務小企業的金融安居工程,為小企業提供貸款融資、政策諮詢、互助成長等服務。

  在網絡和渠道具備的條件下,小貸中心打造了小企業專屬品牌小貸通,成為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的專家,為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解決方案,產品體系包括五大系列、30多種產品。今年開始,小貸中心還創新建立了一批集群開發、批量處理的產品,解決同類客戶的快速融資問題。

  在定價機制方面,小貸中心也不同於傳統對公信貸,而是通過對資金成本、經營成本和風險成本等綜合測算來確定基礎利率水平,在參考當地市場小企業平均利率水平的基礎上進行適當調整,從而形成一套符合小企業特點的定價機制。

  改變過去傳統的審貸會模式,小貸中心採取雙人審批制度,並且實行無紙化24小時全天候在線審批,一筆貸款平均審批時間只要2至3天,一筆貸款從發起到 放款平均也只要10天左右的時間,均比傳統模式縮短了一半以上。集中審批、集中放款、遠程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在這樣靈活的體制支持下,兩天完成1000萬 元貸款的審批也因此不再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效率高不意味對風險失控

  把為什麼敢放款的問題放在最後,是因為我想強調,正是在這樣的機制下,實際上風險控制能夠得到加強,而不是像許多銀行擔心的那樣,對風險失去控制。楊少偉說。

  招商銀行小貸中心根據小企業信貸風險特徵設計建立了一整套的風險管理體系,簡單的來說就是創新建立了小企業風險五項管控機制道德和操作風險的五崗分離制約機制信用風險五重防範機制老相識+新技術為特色的信貸技術。

  五項管控機制就是風險經理前置機制、高效雙簽審批機制、遠程集中放貸機制、快速預警反應機制、創新的後督察機制。而五崗分離制約機制就是把小企業貸款 流程劃分為五個崗位,即客戶經理、風險經理、審貸官、作業崗和放款崗,並對五個崗位進行分離,由五個人做,各崗位形成相互制衡的關係,從而防範道德風險和 操作風險。五重防範機制就是建立企業自身抵押擔保、企業主個人無限責任擔保、行業專家顧問風險提示、政府再擔保基金、政府風險補償基金等一整套信用風險防 範補償措施。

  可以想見,這樣的風險控制機制要在原有銀行信貸條線下實現將有多大難度。而在小企業信貸中心,這些都是順理成章的,甚至更進一步,結合小企業特點推出了老相識+新技術這一特色信貸技術。

  老相識就是本土化熟人文化,一線營銷人員和審貸團隊都是非常熟悉當地市場環境的專業人員,同時中心還借助當地的商會、行業協會的行業專家、顧問瞭解當地的企業。新技術就是一把尺子一部雷達一個平台一把尺子是統一的風險管理技術控制信用風險。一部雷達就是信息監控系統。該系統全面覆蓋客戶營銷、客戶管理,小企業信貸中心總部可以監測每一個客戶的業務過程,甚至客戶滿意度情況,控制道德風險。一個平台是後台集中作業平台,所有後台業務都通過這個平台進行集中化、批量化處理,集中和獨立的作業能夠有效控制操作風險。

 

我的感想:

    招行以創新聞名,但創新不是全部!說實話,我不讚成其向南通盈訊授信1000萬元。通觀這篇報導的全文,我找不到能夠正面回答這樣做的理由所在。這家公司 的歷史太短了,即使再是「老相識」,恐怕也難以判斷其中的風險吧?根據文中提供的信息,我認為南通盈訊最需要的是風險投資,或者是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03

北京銀泰中心被曝涉嫌違規改建 多次反映無人受理

http://big5.jrj.com.cn/gate/big5/house.jrj.com.cn/2011/09/20164211091502.shtml

 近日,姚明因銀泰中心房產再次進入人們視野。據稱姚明在北京長安街銀泰中心購買的三套房產,現價格已漲到每平米10萬元。

  姚明因購買銀泰中心房產賺了,而開發銀泰中心的北京銀泰集團更是賺了個盆滿缽溢。但是有讀者反映北京銀泰中心在建設過程中涉嫌違規,姚明所購房產其實是違法建築。

  從長安街自西向東經過銀泰中心大樓,巍峨挺拔的三座大樓下兩個玻璃框架的購物中心與其他建築顯得格格不入。某設計人員講:“這原是銀泰中心的地 下停車場的兩個螺旋狀入口,但銀泰公司在施工中把這兩個出口改造成兩個玻璃殼的商業中心。”“有人多次向北京市規劃部門反映銀泰中心東配樓玻璃殼無規劃手 續,但一直無人受理。”一位銀泰置業業主講:“我們的購房合同裏沒有這個樓,規劃裏也沒有,但銀泰公司卻蓋了起來,我們已經與銀泰集團為這個小樓正在進行 仲裁。”據記者了解,2009年北京仲裁委裁決北京銀泰公司違反規劃賠付3000萬元。

  北京市規劃部門相關負責同志說:“銀泰中心最初的規劃是兩個螺旋狀出口,後來在施工中,他們把出口封了起來,建成兩個三層小樓,估計有3000 多平方米。從規劃上說,這屬於違法行為。有單位反映過幾次,我們也很重視,認定是違法建設沒有問題。我們向銀泰公司發函希望配合調查,但這家公司只來過一 次,就再沒有任何消息。我們將繼續發函,怎麼處理將由市政府決定。”記者在銀泰中心裙樓的頂部還發現,該裙樓的頂部建起了四合院模樣的建築物,類似此前盤 古大觀的違法建築。

  號稱北京長安街第一高樓——北京銀泰中心竟然違反規劃私搭濫建,這是長安街第一座被曝光的違法建築。這個違法建築也牽出了北京銀泰中心違法建設地種種黑幕。

  據有關施工人員講,北京銀泰中心是2003年10月開工,2005年12月19日封頂。但北京市規劃等建設主管部門卻證實,銀泰中心在建設過程 中多項手續不全,大部分手續是後續補辦的。如土地手續,在沒有土地證的情況下,北京銀泰置業2002年就獲得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2005年3月30日 獲得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2005年4月25日獲得了北京市建委頒發的工程施工許可證;2005年 5月12日取得東樓預售許可證;2006年5月13日、5月27日分別取得其他樓盤預售許可證。據一些知情人透露:“銀泰中心‘正負零’已經施工完畢之 時,許多手續都還沒辦。”一些施工人員也說,2004年期間,北京銀泰中心已經基本完成了三座大樓的結構施工,而當時,銀泰中心的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 尚未領到手。

  在調查過程中,記者還發現,北京銀泰置業是一家(在北京市建委登記)二級以下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目前是四級資質。但該企業卻開發了面積高達35 萬平方米的銀泰中心。這明顯違反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在一級以下,嚴禁開發25萬平方米以上樓盤的規定。在建設部門的某位同志告訴記者,35萬平方米以上的 樓盤必須是住建部頒發的一級資質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才能開發。他說:“通過對相關一級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質查詢,沒有北京銀泰置業這個公司。”在北京市房地 產交易網上,北京市建委公佈的北京市銀泰置業有限公司的資質竟然是待定的,2009年剛批准為四級。

  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銀泰中心被媒體關注並不是偶然的。2005年8月,北京市土地局發佈公告,銀泰中心A、C兩座建築的土地使用權被收回, 一時令媒體譁然。2005年12月16日,北京現代商報以《北京第一高樓“非法建築”銀泰中心封頂》為題,報道了銀泰中心在沒有土地使用權的情況違法施工 現狀。

  對於銀泰2005年被收回土地使用權的現象,某位地產人士分析了銀泰百貨資金情況的相關資料後指出,2003年銀泰並沒有多少資金。銀泰中心建 設可謂一波三折,2003年曾經與科學城簽署了合作意向書,雙方擬共同出資1億元,組建北京科學城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比例為科學城60%、中國銀泰 40%,成立合資公司的目的是參與北京銀泰中心項目的建設。但最後不了了之。2004年初,原中保財險公司總裁王毅力排眾議力主購買銀泰中心B座寫字樓, 併為此支付17億元,這也為中保財險公司和銀泰集團今後的糾紛埋下導火索。本報將追蹤報道,請關注《長安街上誰在“空手套白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74

健身中心女王入監前的心情告白 唐雅君:我要很有力量地活下去!


2012-01-16  TWM




二○○七年亞力山大健身中心歇業,檢察官於○八年一月間依背信、詐欺等罪起訴唐雅君、唐心如兩姊妹,一審判緩刑,去年十二月十五日高院二審判處唐雅君、唐 心如一年十月、一年八月徒刑定讞。過去一向樂觀的唐雅君,面對即將入監服刑的事實,有感人的體悟與告白。

整理‧賴琬莉

四年前,我以為人生已經到谷底了,現在回頭看,原來還有更深的谷底。

從律師口中知道必須入監服刑,我整個人傻住,哭了一整個星期。我昨天做禮拜,每個人要分享,我說,接下來我要面臨的事情,不只是我或各位,都只有在電視上 看過,可是這次是真的發生在我身上,每天早上睜開眼醒來,我都希望這是一場夢,可是這是真的,你問我害不害怕,有沒有委屈,其實都有,但我沒有時間害怕, 因為我要在很短時間內去處理一些事情。

躲不掉就去面對 就去做準備第一個,就是安頓家裡,包括爸媽的作息與照護,我爸爸八十一歲,每星期要上醫院兩次,這些都要請朋友幫忙。公司出事,爸爸對我說要去面對,媽媽 說:「我們不騙不搶,為什麼要躲?」我們全家的信念就是,沒有做錯事,就勇敢面對,共同度過難關。

我們家四個人,過去我與妹妹忙事業,常凌晨兩三點還在電腦前面,都是爸媽照顧我們,連一杯水也沒讓我們倒過,現在他們年紀大了,我與妹妹要入監服刑,恐怕 過年沒辦法在身邊,覺得很愧對他們……(哽咽)。

第二就是亞力山大部分,還有很多事要處理。亞力山大只是停止營業,公司沒有結束,陸續在處理會員問題,每年都還要報稅,現在我跟妹妹不能當負責人,公司考 慮結束掉,這些後續都要處理。

我二十二歲時父母賣掉國宅,拿一百萬元給我開舞蹈教室開始,這二十六年,我在這個市場一步一腳印打拚,這一路走來辛苦,我碰過很多困難,也都解決了,對我 來講,公司就像生命、像我的小孩。

○七年十二月十日,十九張支票九千五百萬元跳票,逼得我們歇業,在那之前,的確有資金缺口,我處分大陸亞力山大股權,加上我與我妹賣兩棟房子,拿了二億四 千萬元進來,從頭到尾,我都沒有想要放棄。

當初我是有腹案的,我有亞力山大、亞爵、君SPA可以變賣,也都在處理,後來約都簽了,如果錢進來,就是四億多元。不是我們沒辦法,硬要靠消費者的錢來補 我的洞,而是碰到騙子,讓我們措手不及。(編按:○七年,唐雅君姊妹找到投資者,後來對方未付款,還以資金調度有問題,建議先購入辦公大樓向銀行融資,因 而簽下十九張、共九千五百萬元支票,對方軋進跳票。)二十幾年來,亞力山大有八萬個會員,會員支持我,不是我會騙,而是他們看到我的努力,但我卻害了他 們,這是我一輩子最難過的事。這四年,我做了五次補償客戶權益,包括協助退費、轉移到其他健身會館,或是換保養品,解決近七成客戶合約。我沒有騙錢,我該 做、能做的,都盡全力去做了。

第三部分,就是我上網或找朋友諮詢,了解獄中生活起居,做好心理準備,也讓爸媽知道,讓他們安心,不要說像風箏突然斷了線……(眼眶泛紅再度哽咽);另 外,我知道典獄積分的重要,所以我找一位舞蹈老師,給我講義,如果有機會可以在裡面帶活動,表現好可以提前假釋。我既然躲不掉就是面對,就是要去做準備。

親友、責任是活下去的動力最後,我找律師準備非常上訴與再審,我的詐欺罪刑「不存證、不作為」,國內外沒有這樣判例,法院認為公司財務有問題,要告知客 戶,但財務都是浮動的,企業經營不是那個樣子。雖然非常上訴改變不了我入監的事實,但我相信司法環境會改變,為了清白,就算一直打到老,我都不會放棄。

我經營事業很樂觀,在那之前,我碰到很多問題,不管一氧化碳中毒(編按:○六年,亞力山大台北敦南店發生一氧化碳中毒,造成一死十二傷)、財務危機,甚至 四年前跳票,我都第一時間出面處理,因為我內心坦蕩,我選擇勇敢面對未來那條路。

上次谷底,我還有一個期望,就是把亞力山大品牌再掛上去,我以為我還有事業、工作與學習,所以我勇敢面對每一天,努力解決一些事情,可是我的樂觀害死我, 這次的谷底,我看到友情,還想到我的家人,但我不會樂觀看我的未來與事業了。

自從打官司後,我努力處理會員的問題,我忽略台灣社會一向同情弱者,但大家體諒不到,不管為了我的家裡、我的價值觀,或者要繼續為會員處理,我都要很有力 量地活下去。所以出事後,我很正面、很有力量地讓社會看到我,也一直在工作,但卻得不到輿論認同,好像我就是要很可憐、很悲慘。

我以前就是平淡,現在不過回歸平淡,也沒有在怕。但至少,我知道一件事,我留下的價值就是那麼多人在運動,這是不容易累積起來的;還有我十幾年規畫的舒適 空間,以及訓練出來的員工。那個空間、那個會員愛運動的習慣與風氣、那些員工,都是我這二十多年努力出來的。

我年輕創業,回首過去那條路,很辛苦也很孤獨,現在到谷底了,我才有時間品嘗友情,這段時間,朋友的幫助與打氣,我會珍惜。朋友說,人到谷底是最好解決 的,人碰到誘惑,才最難解決。我不是一個人,一個人要消失很快,但我還有朋友、家人、責任,這就是我活下去的動力。

唐雅君

出生:1960年

現職:亞力山大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經歷:舞蹈老師、創辦雅姿韻律世界學歷:文化大學舞蹈系、政治大學EMBA

家庭:單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