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千與千尋 於 2014-11-27 10:51 編輯 京能清潔能源(579.HK):入股中廣核 新增投資亮點 作者:徐曼 i) 公司介紹 公司為北京地區最大的燃氣熱電供應商:公司於 2011 年 12 月上市,主要業務包括燃氣發電及供熱、風力發電、中小型水電、光伏發電和其他清潔能源。截至 2014年底,燃氣機組裝機容量達到 4418 兆瓦,占北京市燃氣裝機量五成,是北京地區最大燃氣熱電供應商。 ii) 投資邏輯 我們對京能的推薦邏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公司層面: (1)從裝機量上來看,公司下半年將陸續投產三個較大項目,分別為隸屬西北熱電中心的高井項目(1305 兆瓦)、高安屯項目(845 兆瓦)和未來城項目(240 兆瓦)。公司年底裝機容量將由 2028MW 增加至 4418MW; (2)從收入結構來看,公司主營業務仍然還是燃氣發電,風電和太陽能行業的調整對於公司整體收入影響較燃氣部分較小。2014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燃氣售電 381 萬兆瓦時,同比增加 10.7%,實現售電收入 19.8 億元,同比增加 21.4%。收入增加除了機組利用小時數增加至售電量增加外,主要還有北京市發改委上調燃氣發電上網電價至 0.65 元/度所致。另外京能入股中廣核,料將增厚利潤 4.9%左右。 (3)從資金層面看,上周央行下調貸款利率,我國將進入降息周期,有利於資產負債率 70%的京能清潔能源提高盈利能力。 行業層面: (1)北京“煤改氣”,燃氣發電利用小時數和燃氣價格均有保證; (2)順價機制已經成熟; (3)9 月發改委上調氣價至 3.05 元/方,已經接近 2016 年中俄氣平均價格,我們認為可能調價已到位;(4)區域燃氣發電成為未來趨勢,公司在北京市內享有獨家開發權。 iii) 估值 我們預測 2014-2015 年公司 EPS 分別為人民幣 0.201 和 0.336 元,我們重申 “買入”評級,上調目標價至港幣 5.04 元,相當於 14/15 年 PE20/12 倍。由於貸款利率下調和入股中廣核,我們預計將在近期上調盈利預測。 iv) 風險提示 1)建設進展不達預期;2)利率風險;3)限電風險。(安信國際) |
中廣核上市的時機再好不過,霧霾壓力之下,中國發展清潔能源的決心愈發堅定;福島核事故已被遺忘。一場核電運動即將開場◎ 財新駐香港記者 楊剛 記者 黃凱茜 文yanggang.blog.caixin.com | huangkaixi.blog.caixin.com 隨著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電力,01816.HK)12月10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亞洲第一家純核電資產的上市公司即將誕生。資本市場對中廣核電力的追逐,成為香港市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11月24日,中廣核電力在香港香格里拉大酒店開啓了上市路演,包括集團董事長賀禹在內的四位公司高管與持票入場的投資者見面交流。對於很多外圍投資者及小型基金,這場投資者午餐會的入場資格一票難求。“ 每位入場者都要查票進入,挨個登記,好久沒見過查得這麼嚴的路演了。”一位進入該路演現場的投資者向財新記者透露。根據中廣核電力的招股書,公司計劃發行88.25億股股份,招股價每股在2.43-2.78港元之間。以此計算, 募資金額最高可達245.34億港元。此外,公司還可以授予簿記管理人不超過上述發行的H 股股數15% 的超額配售權。全部行使超額配售權後,融資金額可達到282.14億港元。中廣核電力上市已醞釀多時,現在上市恍若天賜良機。其融資體量、央企背景及新能源概念,從未像現在這樣受到香港資本市場的歡迎。中廣核電力此前已經兩次上調募集金額,由最初的10億美元上調至20億美元,而目前公佈的集資金額已超過30億美元。投資者相信,在中國目前鼓勵清潔能源的大背景下,停滯多年的新建核電項目即將重新啓動核准,一場核電運動即將開場。新股“凍資王”“ 中廣核電力的IPO 火熱得不得了,多家機構都在爭當基石投資者。”一名接近交易人士向財新記者說道。由於中廣核電力的獨特業務頗具吸引力,目前公司已鎖定總發行股份的40% 配售給18家中外基石投資者,大型國企、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紛紛為中廣核電力此次上市“ 保駕護航”,其中包括新加坡主權基金GIC、國開行、中國信達、中國人壽、香港中電集團、高瓴資本、奧氏資本、惠理基金等。這些基石投資者認購後將進入半年鎖定期,其間不可以賣出中廣核股票。中廣核電力國際配售剛進入第三天,市場上即已爆出超額7倍的消息。而一位接近交易人士在香港路演媒體會上向財新記者透露,“ 超額倍數其實已經超過了這個數字。”國際配售完成後,香港本地散戶的瘋狂認購更把中廣核電力IPO 推向最後高潮。12月3日公開招股截止後,香港有媒體匯總了本地各大券商散戶申購情況,報道指出,中廣核電力獲得了超過13萬份新股申購申請,公開發售超購逾286倍,總計凍結超過3500億港元的申購資金,成為新股四年來“凍資王”。目前中廣核集團的三大業務板塊中的兩個已赴港上市,鈾礦資源資產——中廣核礦業(01164.HK)早在2003年8月就已在香港掛牌。自今年9月中旬,中廣核集團旗下的清潔能源平台——中廣核美亞(01811.HK) 完成上市後,香港資本市場就已經展現出對“ 中廣核”概念的熱捧。中廣核美亞的IPO 共獲得556倍超額認購,凍結資金約996億港元,是港股今年凍結資金第二位高的股票。投資者在此後更緊盯中廣核電力的上市步伐,四處“拿貨”。若以上限定價,中廣核電力市值將達1226億港元,有望成為香港今年最大新股,並躋身年內全球前五大IPO。在彭博行業研究高級分析師約瑟夫· 賈克貝里(Joseph Jacobelli)看來,中廣核電力的盤子足夠大,流通股的占比較為可觀(約20%),是吸引投資者將其放在投資組合當中的原因。而另一方面,若能達到上限發行價,基於中廣核電力2014年淨利潤的預測水平,其市盈率(P/E) 為17.8倍, 市淨率(P/B)則預計達2.01倍,這兩項指標都高于亞太地區上市電力公司12.1倍和1.3倍的均值。此外,核電項目的穩定現金流和收益率以及純核電資產的特殊性,都幫助中廣核電力具備了熱門新股的諸多要素。重啓核電一步之遙中廣核電力成立於今年3月,由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對核電業務重組改製而成。其在招股書中稱, 截至今年6月,公司共運營和管理11台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11624兆瓦。中廣核電力所占權益裝機容量達9416兆瓦,占中國在運核電機組總數的一半,總裝機容量占中國核能發電總裝機容量的59.3%。上市之後,中廣核還將繼續給上市公司注入權益裝機資產。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核能發電企業,中廣核電力將受益于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政策、提升清潔能源占比的驅動。尤其是在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影響逐漸減弱的情況下,為了完成已出台的核電規劃目標,陷于停滯狀態的新建核電項目審批有望在明年重啓。而中廣核和中核今年啓動上市計劃,也有利於推動核電項目管理的透明度和增強安全監管力度。2013年,全球核電比例占發電量的11.3%,而中國核電發電比例僅占2.1%,未來開掘的空間廣闊。來自中國電力聯合會的數據顯示,國內核電發電量比例在2001年時僅有1.18%。根據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和環保部聯合發佈的《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到2015年的在運營核電裝機容量要達到40吉瓦(等於4萬兆瓦),在建容量目標為18吉瓦,並力爭在2017年年底實現50吉瓦的運營核電裝機容量和30吉瓦的在建裝機。然而截至2013年底,國內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數只有17台,總裝機14.83吉瓦,在建容量為31.6吉瓦,距離規劃目標還有一定缺口。越來越嚴酷的環保壓力,給資本火熱追逐的核電又添了一把柴。根據中美兩國在今年11月APEC 會議尾聲簽訂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計劃到2030年前後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並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 左右。減排任務艱巨,重啓核電的預期繼續提升。國家發改委在2013年6月下發的《關於完善核電上網電價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也無形中給了中廣核正面支持。2013年前投入運營的核電項目的上網電價,按照一個機組一個價格的原則根據固定成本和經營成本定價。2013年1月1日後投入運營的核電機組,則給定了0.43元/ 千瓦時的標杆上網電價。這進一步增強了投資者對於中廣核未來盈利增長的信心——要知道2011年至2014年一季度,中廣核核電機組實現的平均上網電價只有0.367元-0.369元/ 千瓦時,比標杆電價低了7分多錢。什麼在支撐投資信心雖然存在安全性風險和建設周期長的問題,核電相比傳統煤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優勢更大,包括更穩定的現金流、可觀的回報率和不斷拉升的投資預期。在國內,僅有三家獨立發電企業具備資格運行核電項目,即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廣核集團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具有很高的准入壁壘,核電站運營牌照和項目審批具有稀缺性,屬於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中廣核一位管理層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從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開始,選擇確定廠址到建成甚至需要20年的時間,每年用于選廠址和啓動建設之前的廠址維護成本,就需要花費數千萬元。項目進入建設期後會有更大開支,照目前在運營和新建擴建核電站每站2-4台機組的數量,單個機組的造價約為100億-200億元。而且隨著第三代核電機組在新建項目應用得越來越多,成本還會進一步攀升。中廣核披露, 此次融資有50% 將用于收購台山核電另外41% 的股權,27.5% 投入在建核電站,10% 用于開拓海外市場及提升其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力。僅有7.5% 的募集資金用于償還債務及補充營運資金。上述中廣核管理層人士認為,資金的用途更多是支撐項目的後續發展而不是償債,主要是中廣核還有十幾台機組在建,需要補充大量資本金。但就單個項目融資而言,亦沒有越過國資委75%的資產負債率紅線。中廣核電力財務總監岳林康表示了對債務水平的信心——負債率目前保持在70% 以下。據他介紹,中廣核核電站的建設資金約由20% 的資本金和80% 的銀行貸款組成;銀行貸款主要是長期貸款協議,占到總債務的70%。他表示,從債務結構來看,中廣核電力有三分之二的債務屬長期,短期貸款的比例很低,一年以內的債務只占到10%,短期償債風險很小。據中銀國際預測,核電項目的內部收益率為20%,中國電力行業的平均內部回報率為15%,火電廠為18%,豐厚的回報促使國內發電集團亦有投資于該領域的積極性。核電項目內部收益率強勁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高于其他發電源的利用小時數。盡管項目籌建周期長、投資量大,但因核電屬於基載電源,不大可能因為電力需求的變化而調整負荷,故一經投產就能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回報。考慮到核電反應堆的安全問題和核燃料使用的效率問題,除了停機檢修的時間,要求核電機組24小時穩定運行,每年運行小時數達到7700-7900小時。而燃煤電站要根據電量調峰的需要安排運行小時數,每年並網小時數約為5000小時,風電和光伏的利用小時數更低,分別約為2000小時和1500小時。從成本結構上看,中廣核電力2013年核材料成本占營業收入的15.3%,折舊成本占12.9%。岳林康表示,近年中廣核電力的淨利潤率保持在30% 左右,內部收益率約為15%,公司的權益回報率也保持在20% 水平上。“ 雖然國際市場上的核燃料價格波動還是比較大,但因中廣核的核燃料成本占總收入的15%,比例較低,而且絕大多數核燃料的採購價格都是用長期合同鎖定,短期的價格和市場波動對經營成本的影響很小,這也是財務盈利能力保持穩定的原因之一。”岳林康稱。市場容量的挑戰中廣核電力此次募集資金的一半將用于收購目前集團旗下的台山核電站,並擁有其51% 的控股權。台山核電站一期工程是由中廣核及法國阿海琺集團合資建設兩台單機容量為175萬千瓦的三代EPR 核電機組,其中一號機組預計將于2015年底並網發電。一旦建成,台山核電站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座使用三代核電技術、並成功建成的發電機組。摩根士坦利研究報告對該項目作出的風險提示指出,由於世界範圍內對三代核發電技術的經驗不足,可能導致項目途中成本超支並出現工程延期。另一座在芬蘭建設的三代核發電機組已經面臨類似困境。奧爾基洛托三號核電站位於芬蘭西南海岸奧爾基洛托,是世界上第一個采用EPR 技術建造的核電項目。該項目2005年獲得批准修建,但此後一波三折,工期一拖再拖。原定于2010年裝機發電的核電項目,彼時由於福島核電事故而中途擱置,重新審查。而該項目承建商——世界最大核能工業公司法國阿海琺集團于2014年宣佈完成工期延長至2018年,並指出工程由於缺少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地基混凝土及反應堆壓力槽製造方面沒有達標,因而將工程延期四年,建設成本也從33億歐元驟升至85億歐元。摩根士坦利的研究報告還指出,中國東部省份電力需求供過於求,可能成為中廣核面臨的另一大風險因素。由於中國的重工業重心正在由東部向西部轉移,東部沿海省份的電力需求將逐漸縮減,而中廣核在廣東、福建及遼寧沿海未來建設的核電項目,最終可能加劇供過於求的局面。雖然東部逐年遞減的用電需求所導致的結果之一是火電廠的利用小時數下降,並代之以核電的有利契機,但火電站往往由地方政府把控,迅速關停很可能面臨地方政治壓力及國有企業的利益衝突,這樣一來電力需求減少的負擔最終將由火電站和核電站一同承擔。這種供過於求的局面未來幾年內可能在廣東省尤為突出。南方電網所覆蓋的五個省份中,只有廣東省是電力輸入省份,廣西、雲南等省區均擁有豐富的水電及火電資源,是電力輸出的主力軍。數據顯示,2013年電力輸入消化了南方電網25% 的用電需求,其中主要需求來自廣東省。而中國政府還計劃在2017年之前對廣東省增加5吉瓦(5000兆瓦)電力輸送。目前珠三角地區已經成為全世界核能產能密度最高的地區。廣東的電力需求是否已經飽和,繼續建設核電項目是否還有必要,這是中廣核將面臨的風險因素。 |
中廣核(01816)今掛牌業界看升3成 你怎麽看?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新股凍資王中廣核(新上市編號:01816)今日正式掛牌,昨天於輝立暗盤創紀錄成交4.46億元,更較招股價大升23%,今掛牌業界看升三成。 中廣核昨輝立暗盤收市報3.43元,不計手續費,1.4萬申購1手的散戶每人帳面獲利650元。申購500萬元股份以上的乙組大戶,中簽率較低,為低於或約2%水平。 斥資6.1億申購“頭錘飛”(為投資者公開認購可申請的上限股數),僅獲分368萬元股份,以暗盤價計,帳面獲利約86萬元。 輝立證券高級融資主任陳英傑指,中廣核暗盤走勢好,於高位收市,成交金額創紀錄,預期掛牌首日可收於3.8元,較招股價2.78元高37%,若開市低於3.4元可吸納。 你怎麽看中廣核? 推薦閱讀: 大眾情人中廣核:掀起你的蓋頭來 中核VS中廣核:核電兩大龍頭哪家強? 中廣核深度研究:低成本高效率高壁壘成就稀缺性 |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1 11:03 編輯 中廣核礦業(1164):預期開始兌現 作者:Roger 我們此前對核電整個產業鏈進行了詳細研究,指出核電運營和鈾礦是最有吸引力的環節。對中廣核礦業的研究正在兌現,近日公告公司與中廣核鈾業的購股協議之所有先決條件已獲達成,且收購事項已完成。於完成後,本公司將透過北京中哈鈾持有Semizbay-U49%之合夥權益。 公司簡介 中廣核礦業(01164.HK)是中廣核集團核燃料部門中廣核鈾業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主要從事天然鈾貿易、藥品食品銷售和物業投資。公司於2011年8月18日與維奧集團在香港正式進行了項目交割儀式,借殼維奧集團在香港完成上市,2012年1月3日正式完成更名,公司以新英文股份簡稱“CGNMINING”及新中文股份簡稱“中廣核礦業”進行買賣。 2012年公司收入12.32億港元,其中天然鈾貿易部門收入11.67億港元,占比94.72%;2013年公司收入7.97億港元,同比下降35.31%,其中天然鈾貿易部門收入7.43億港元,同比下降36.33%,占比達93.22%。業績的下降主要因為鈾礦價格的下跌。 公司上遊為Cameco、Paladin、BHP等天然鈾供應商,下遊為中廣核電力,目前主要供應集團內部的鈾礦需求,未來致力成為世界一流的天然鈾貿易商。 公司結構 ![]() 公司重大事項 1.約10.31億港元從主要股東中廣核鈾業發展有限公司手中收購北京中哈鈾資源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從而間接持有哈薩克斯坦Semizbay-ULimitedLiabilitypartnership49%的股權(49%的總產量為600噸/年) 2.未來將收縮或出售原維奧集團的藥品、食品業務(2012年藥品、食品收入5800萬港元,利潤-8200萬港元。物業出租收入700萬港元,利潤900萬港元;2013年藥品、食品收入4600萬港元,利潤-5800萬港元。物業出租收入760萬港元,利潤-1000萬港元),重心放在發展天然鈾貿易業務。 3.於2013年10月15日,中廣核礦業(作為貸款方)與中國鈾業發展(作為借款方)訂立循環額度貸款合同(「新循環額度貸款合同」),據此,本公司將向中國鈾業發展提供金額不超過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的循環額度貸款(「新循環貸款」),期限由新循環額度貸款合同生效日期,即2013年12月9日起開始,至2014年11月15日結束。 未來盈利分析 ![]() 未來盈利分析的銷售量取自中廣核電力在2014年招股書中提及的預計未來年度需求測算。由於數據有限,不計入海外天然鈾貿易業務,及原維奧集團業務 經計算,因中廣核在2015年後有多座核電站建立,需求會大量增加,所以中廣核礦業的銷售量隨著中廣核電力的增加而增加,而隨著未來鈾礦價格的回升,中廣核礦業的收入也將隨之提高。凈利潤率方面,由於是集團內部交易,在不涉及海外業務的前提下,凈利潤率在1.5%-2%之間,平均1.77%。 中廣核礦業估值 ![]() 中廣核礦業在並入天然鈾業務後,PE在2012和2013年分別為153.8,126.6,平均PE140.2。筆者認為天然鈾貿易業務不足以達到100倍以上的PE,預計未來每年PE遞減10%,逐漸進入合理範圍。 股價方面,由於2015年收入的大幅提升,從而促進每股收益的提升,股價也會隨之收益。 鈾礦資產公允價值 公司以10.31億港元購得Semizbay-U49%的股份。 Semizbay-為哈薩克斯坦優質礦床,采儲量約為24,211噸鈾,資源量39,794噸鈾。以中核集團1.9億美元購入采儲量300,321噸鈾,資源量350154噸鈾的LangerHeinrich25%股份為標底計算,Semizbay-U資產價值在16億港元上下,考慮到中廣核購買LangerHeinrich時為折價購入,則Semizbay-U的正常價值應在20億港元上下 總體評價 中廣核礦業為中廣核集團旗下優質資產,目前市值僅為22億港元。考慮到在Semizbay-U之後,未來母公司中廣核鈾業發展可能註入更多礦床資源,包括目前持有的澳大利亞、納米比亞、烏茲別克斯坦的價值百億港元的多座礦床,這些優質資產的註入,再加上公司未來將會轉讓虧損的原維奧集團資產,這些都會使中廣核礦業的價值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公司目前無負債,經營良好,可塑性極高。 未來10年中國核電站增速迅猛,天然鈾需求量也會大幅提高,這會直接帶給中廣核礦業收入的提升。並且資產雄厚的母公司中廣核集團趁著目前鈾價低迷,多家鈾生產商陷入財務危機,多處收購礦床資源,給中廣核礦業提供充分的供給,並削減得到鈾礦資源成本,從而促使毛利的上升。在坐擁充分供給的前提下,中廣核礦業未來也可發展海外鈾礦貿易業務,來提升收入及利潤。 總體來看,中廣核礦業未來的業績和增長是可以預期的,在沒有相應題材的情況下,股價預計會平穩上漲,但不會有太大的波動。國際貿易業務的發展和母公司註入的資產會成為中廣核礦業股價上升的催化劑,而核安全問題和供給過度會成為影響公司股價的主要因素。 來源:倍霖山觀察 |
第一家上公開市場募資的廣播公司─中廣,日前登上興櫃,股價從推薦券商的參考價十四?四六元,在短 短十二個交易日內暴漲暴跌,到七月中約落在三十多元。雖因股權集中、交易量尚少,在興櫃小型股中見怪不怪,不過以中廣特殊的黨政背景和資產內涵,未來進一 步轉上櫃的發展仍值得關注。 中廣是在二○○七年前後,被國民黨賣給從政壇轉進媒體業的趙少康,其接手後厲行撙節措施,第一年起就扭轉連虧三年的局面,近年EPS(每股稅後盈餘)約近一元。因有全台最多廣播頻道(五十四個),去年在廣播業廣告收入市占率為一八%。 不過,僅靠廣播本業,很難讓投資市場對中廣股價有想像空間,這就讓人關心起它的龐大不動產了。 曾與國民黨約定賣地分利潤 有六十八年歷史的中廣,在黨國不分的年代取得大量不動產,a包括台北市仁愛路的帝寶豪宅,就是它賣掉的土地之一。目前中廣仍有約五十億元帳面價值的不動產,每年當「包租公」的收入也占其營收一八%。 但 尷尬的是,一方面交通部已向法院控告多筆中廣土地應返還政府,包括去年板橋等八筆土地被判返還定讞,讓中廣帳面立刻損失十餘億元資產;另一方面,當年國民 黨賣掉中廣時,有約定日後不動產出售須「利潤分享」,原本就只想買廣播、不要不動產的趙少康,也曾兩度向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申請,將中廣分割為 廣播、不動產兩家公司,以便將不動產交還國民黨自行處理,但因尚有土地訴訟而被NCC否決分割。 換句話說,中廣的不動產利益到底會是政府的?國民黨的?還是中廣股東的?未來還有戲看。 今年四月,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中常會宣布要返還政府十筆土地,其中就包括中廣被法院判還而提起上訴中的中廣花蓮台土地,讓人搞不清中廣「老闆」到底是朱立倫還是趙少康。 另一個荒謬是,NCC當年同意趙少康接下中廣的附帶條件,是限他在兩年內上市櫃,讓大眾投資、分散股權,但時光匆匆過了六年,中廣才剛上興櫃,NCC也拿它沒轍。 中廣是不是「資產股」,與股民、國民黨員和一般人民的權益都扯上關係了。 【延伸閱讀】1分鐘看中廣 1. 成立:1947年2.董事長兼總經理:趙少康3.營收結構:廣告收入78%、租賃收入18%、其他4%(2014年)4.股權結構:趙少康旗下4家控股公 司98%、中廣員工等小股東2%5.近3年營收、EPS:●2012?營收(億元):7.5?EPS(元):0.72 ●2013?營收(億元):7.2?EPS(元):0.85 ●2014?營收(億元):7.2?EPS(元):0.82 整理:田習如 |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中廣核集團獲悉,英國當地時間10月19日,在第四屆中英能源對話期間,中國廣核集團所屬通用核能國際有限公司(General Nuclear International)在英國倫敦正式掛牌成立,將其作為推進英國核電項目的投資平臺。
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國務部長Andrea Leadsom、英國貿易投資總署投資總裁Michael Byod,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和中廣核董事長賀禹共同為通用核能國際有限公司揭牌。英國貿易與投資國務部長Francis Maude、英國文化傳播與傳媒國務大臣、布拉德韋爾B核電項目所在郡區議員John Whittingdale、中國駐英使館公使銜參贊金旭、英國核能行業協會總裁Keith Parker以及中英兩國相關政府官員及多家能源企業代表共計200多人參加了揭牌儀式。
中廣核是中國最大的核電運營商、全球最大的核電建造商。2007年以來,中廣核加強了國際化的步伐,布局國際核電市場。2007年11月,中廣核與EDF簽署了全球夥伴協議,在聯合投資國內外電站及支持、擴大技術合作和聯合發展新技術等方面進行合作。
隨後,中廣核先後參與了土耳其首座核電站阿庫尤核電項目的招標、羅馬尼亞切爾納沃德核電站3/4號機組的溝通談判、競購擁有2個新建核電廠址的英國地平線核電公司等,加速闖關歐洲市場。
2013年初,中廣核正式參與到EDF主導開發的欣克利角C項目的談判溝通中,中廣核參與英國核電項目的建設受到了英國、法國和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2013年10月份,中英兩國政府簽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協議,鼓勵中英雙方企業參與對方國家的核電項目建設。
同年10月,中廣核與EDF就在英國投資建設核電站簽署了投資合作興趣函。2014年3月,中廣核與EDF進一步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工業合作原則協議(ICP)。
2015年6月30日,中法兩國政府在法國巴黎簽署《關於民用核能合作的聯合聲明》,明確由中國廣核集團牽頭的中方企業牽頭,在英國3個新建核電項目的建設中與法國相關企業開展合作。EDF支持並參與由中國廣核集團牽頭的另外一個英國核電廠址項目開發,並以“華龍一號”技術為基礎聯合開展適應性設計修改,主要滿足英國獨立核監管機構的安全要求並使其具有競爭力。
此次成立的通用核能國際有限公司,是英國核電市場開發進程中的重要節點。賀禹在揭牌儀式上表示,在中英法三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在英國新建核電的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中廣核成立通用核能國際有限公司,將成為落實與法國電力公司(EDF)在欣克利角C、塞茲韋爾 C、布拉德韋爾B等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上全面合作的平臺,也是推動中英法三國在供應鏈領域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