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朋友以4.42元買了一萬七千股,共花了七萬五千多元,今天市值只剩下一千四百元,賬面輸掉了98%,真是欲哭無淚。
如今再來個二十股合為一股,再一股供三股,每股供0.69元,供股之後再三股送九股「反攤薄股份」,所謂「反攤薄股份」是什麼東西真是令人摸不著頭腦。經過這麼一合股及供股,估計朋友是不會供股的,如此一來,手上那原有的一萬七千股日後變成了八百五十股,隨時股價稍為再跌一跌可能就變成一文不值了。
較幸運的是另一位朋友,當年於2.07元買入之後於2.11元稍有微利沒有走貨,隨時股價跌至1.5元水平自然不會止蝕,幸好當年多得中石化(386)擬入股,永暉才得以反彈至2元水平,朋友才得以於1.9元水平止蝕賣掉,哪料到後來中石化因為一些問題而取消入股,其股價從此一沈不振,竟然跌至0.145元之後停了牌,今天更跌至0.082元,要是當年朋友不肯止蝕,今天慘矣!
朋友雖然幸運,她的朋友就沒那麼幸運了,當年以4.2元買了五萬股,今天於0.086元才來止蝕,結果損失了二十多萬元,真慘!
據CNN報道,全球最大的飛行器 Airlander 10 在英國倫敦北部進行第二次試飛,在空中飛行了一個半小時之後準備著陸時,機身失去平衡,撞上電線桿,駕駛艙遭到損毀,所幸並無人員受傷。
Airlander10 的制造商混合空中飛艇公司(Hybrid Air Vehicles,HAV)在聲明中表示:“ Airlander 遭受了一次沈重的著陸,駕駛艙前身有一定程度損壞,目前我們正在評估受損狀況。”但該公司並未解釋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
這架超級飛行器機外形像巨型的飛艇,身長92米,比世界最大型客機空客A380還長18米,被網友戲稱為“飛天屁股”。
Airlander 10 在其上周的首次試飛的過程中也並不順利。首先由於技術問題,首飛被推遲了 3 天,然後當天的起飛也推遲了幾個小時,原計劃 90 分鐘的飛行,最後也只進行了 20 分鐘。
起初,Airlander 10 是美國軍方計劃項目,隨後美國軍費裁減的大潮中於 2013 年出售給 HAV 公司,HAV 公司後又因資金不足而停止開發,並停泊在貝爾福德郡。2015 年,通過英國當局的資助和 HAV 的眾籌,改造得以繼續進行。
這架“巨無霸”采用最新型材料,配備最新科技,最新航空電子設備以及最新的電腦軟件,是21世紀的飛行器。嚴格來說,它是飛艇和直升機的綜合體。跟一般飛機不同,它不需要跑道,也不局限於在陸地降落,可在水面、冰、沙漠等平面都可以著陸。
今日,多家媒體報道稱,複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的金融證券專家謝百三,因病不治離世。
9月初,謝百三教授發文認為,巜資本市場將服務脫貧地區》的意見是完全錯誤的。
同時,網上流傳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悼念全文如下:
獲悉謝百三教授逝世的噩耗,內心十分沈痛!對謝教授突然離世表示哀悼!我剛到證監會時,接到了謝教授給我的公開信。謝教授對證監會的政策始終十分關心,曾多次表現出率真的批評。“百家爭鳴”永遠是科學發展與政策完善的不竭動力。逝者如斯,謝教授的那份率真,對我來講顯得彌足珍貴!謝教授,真誠地感謝您,您一路走好!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劉紀鵬發微博稱,驚悉謝百三教授逝世,不勝悲痛,萬分感慨。我與百三相識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都是中國資本市場自1990年誕生以來的歷史見證人和建設者。26年來我們與中國資本市場,同呼吸共命運。既為這個市場的茁壯成長而歡愉。也為她的一次次挫折而傷心。今天這位與中國資本市場有著深厚感情的人走了。而他要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國資本市場的宏願還沒有實現。這不得不說是百三遺憾和紀鵬傷感。壯誌未酬身先死,縱使英雄淚滿襟。
謝百三,複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複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的金融證券專家。曾著述、主編《中國當代經濟政策及其理論》、《投資中國--迎接21世紀的曙光》、《十年一個億》、《中國巴菲特》等著作。
至於蘋果是不是剝奪了用戶的基礎選擇權神馬的,excuse me?
昨天,和蘋果的一位經銷商朋友閑聊,順便問了下他對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蘋果“降頻門”事件的看法。出乎意料,這位經銷商朋友非常淡定,“不驚訝,掃了幾眼新聞,就忽略掉去忙別的了。” 據他說,在國內經銷商圈子里,大家對這個事情根本不在意,也看不出對他們的生意有什麽實質影響,該買的還是會買。
要知道,這個經銷商群體可是為蘋果貢獻了近乎一半以上的出貨量。
這是一件蠻吊詭的事,不賣貨的吵得不可開交,賣貨的反而不太在意,當然,買貨的群體大部分也都默不作聲、安靜看戲。也許,我們真的高估了“降頻門”對蘋果的影響?
我其實很驚訝,蘋果這麽快就出來道歉了。以前,我一直很羨慕在蘋果做公關的人,悠閑輕松,無論是之前的燒屏還是電池爆炸等各種負面事件,蘋果的態度一直都相對冷漠、遲緩,幾乎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動作。這是不是意味著這次的“降頻門”事件真的令蘋果感到不安了?也不見得,我覺得更多的還是給國內洶湧逼人的媒體們一個交代——不管你們信不信,我真的是為用戶好,我也願意讓步,把更換電池的費用大幅降低,這事就暫告一段落吧,“友商們”差不多行了。
事實上,除了要“告倒蘋果”的那些美帝人,國內很多“果粉”早就已經原諒了蘋果,這從社交媒體上可以明顯看到。“除了原諒它,還能怎麽辦?我就是喜歡用蘋果,其他真不稀罕。”多位用蘋果手機的朋友向我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也可能,很多“果粉”壓根都沒怪罪過,誰知道呢?“被代表著”,從來如此。
我一直覺得國內的消費者並不成熟,尤其在特定的文化氛圍下、在新消費群體苦於尋求情感和身份認同的當下,盲目、從眾消費的特點依然非常明顯。蘋果之於國內消費者,其實更類似於一個符號、一個圈層身份,手機本身的功能屬性並不那麽重要,對手機的價格敏感度更是幾乎可以忽略,畢竟國內正席卷著消費升級的浪潮,浪潮里的人們支付能力也越來越強,即使貴如iPhone X,對很多人來說也不過是小小的數字,稀缺的反而是諸如蘋果這樣的事物背後所代表的東西,而且目前沒有任何一款其他手機可以在這些層面挑戰蘋果。
想必我們都對科技界最帥KOL林誌穎頻頻化身蘋果手機“爆料帝”不陌生,據說按蘋果對經銷商的規定,在其首發日節點前序列號是不能激活的,一旦檢測到,則一臺機器要罰款25萬。但你看,土豪們並不在乎。而且,也沒多少人花大價錢買個蘋果手機,是為了用“一輩子”。
如果我們稍微關註下如今的網紅現象,就會發現那些當紅、不當紅的主播們,基本都是左手一個X、右手一個X,仿佛你沒有幾個X都不好意思出來做直播一樣。這樣的現象已經蔓延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社交生活的方方面面,蘋果手機有時候化身成了獎品,有時候化身成了禮物,有時候又化身成了談資、個性、交際通道……等等。這其實才是蘋果最可怕的地方。
我甚至覺得,蘋果的霸道、強硬對其用戶群體來說反而是巨大的加分項,沒有“霸道總裁”般的蘋果,又和三星們有何不同?
在用戶這個層面上,蘋果唯一需要擔心的,也許只是下一代產品是否在外觀、性能上有區別、有辨識度。正如一位資深果粉對我說的,這次“降頻門”事件削弱的只是老機型,不是新機型,這是關鍵,一定要清晰認識到這一點。
這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釋為什麽蘋果8、8P銷量不好,這倆貨外觀和7非常像,誠意不足嘛,不像X,又是全面屏,又是齊劉海,外觀的區別和辨識度非常明顯。而且,蘋果8上市一個月左右就宣布即將發布蘋果X,這也導致了很多用戶選擇等待X的到來。從這個意義上講,蘋果對用戶的吸引力和統治力並沒有減弱,對於最新款機器的追逐仍在持續。
當然,蘋果的超前統治力也在經銷商層面上顯露無疑,這也是我認為“降頻門”短期內不會對蘋果造成實質影響的重要原因。
我們不妨繼續用蘋果8來舉個例子。蘋果8首發當日破發,讓很多黃牛大跌眼鏡,據知情人士透露,當時蘋果的策略是大部分貨給直營,不給經銷商,想自己掙錢,結果被打臉,首日破發導致黃牛大批退貨,直營店根本無法消化。不過,一開始很多經銷商不願意接盤,畢竟不賺錢嘛,蘋果於是出臺強硬政策,向經銷商施加壓力——你掙錢的時候點我,不掙錢的時候就不管我了?不點蘋果8的貨,就不給你蘋果X,不和你合作了,嚇得國內經銷商們紛紛接盤。很多經銷商賠錢出8,甚至有渠道以低於大部分經銷商500元的價格拋售,這相當於賣一臺再多虧500,只為向蘋果表忠心,以便拿到更多的X,可見蘋果的強勢。
有人可能有疑問,經銷商們也不傻,不賺錢憑什麽還要這麽伺候蘋果?其實沒有完全穩賺不賠的生意,但蘋果給了這些經銷商們過去賺大錢的經歷和未來可以賺大錢的預期,階段性的虧損也是不得不為之,除非真的不和蘋果合作,但是,這不可能啊,經銷商們也不傻。
在用戶層面和經銷商層面都享有極強統治力的蘋果,註定了還會繼續強硬下去,這次出來道歉了,當然是好事,但即使不道歉又能怎樣?經銷商們還是在千方百計想從蘋果那里多拿幾臺貨,用戶們還是會在元旦、春節到來時紛紛曬出用X拍出的高逼格生活,那些用著小米、OPPO千元機的“務實派”,興許還在盤算著,要麽哪天去換個X裝下X?日子照常過,一切並沒有什麽不同。
至於蘋果是不是剝奪了用戶的基礎選擇權神馬的,excuse me?這是什麽東東,我們有過嗎?
“像戀愛一樣去工作”的茅侃侃的離去留下一片嘆息。
來源 | 創業家(ID:chuangyejia)
作者 | 麻策
網傳“80後創業明星”茅侃侃今日淩晨不幸離世。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得到了創投圈多位人士的證實。
(茅侃侃最後一條朋友圈: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
34歲。可惜。
過去茅侃侃與李想、戴誌康、高燃並稱“京城IT四少”。與仍然備受關註的李想相比,茅侃侃似乎正被逐漸遺忘——他已經在公眾視野中消失很久。
茅侃侃被“逼到絕路”的消息於去年11月以後相繼傳出。報道稱,他當時已面臨公司瀕臨破產,60名員工仲裁、抵押車房的窘境。
2015年9月茅侃侃與上市公司萬家文化成立合資公司萬家電競,並出任CEO。當時,萬家文化出資460萬元,認購46%股份;茅侃侃出資340萬元,認購34%股權,而其余三位股東分別出資50萬元。
萬家電競的業績並不理想,成立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根據上市公司財報,2016年電競公司實現歸屬於少數股東的損益為-1073.72萬元,期末少數股東權益余額為1199.89萬元。2017半年報顯示,當期歸屬於少數股東的損益為虧損約215萬元;負債合計約為4812.7萬元。
截至2016年底,萬家電競自研的移動遊戲項目共5款,分別為:余燼戰爭2 (RTS類型遊戲);Project TRC (即時戰略競技遊戲);Project貓鼠(休閑競技移動遊戲);一款橫版多人在線戰術競技遊戲;以及同道大叔IP授權戀愛養成遊戲。其運營費用多出自上市公司萬家文化。其中,2015年萬家文化向萬家電競提供資金640萬元。
有報道稱,據茅侃侃本人透露,除了註冊資本金,公司剩余的全部資金是上市公司“以借款的形式提供的”。為減輕上市公司負擔,茅侃侃計劃自己籌措一筆3000-5000萬元的融資。且前期融資進展十分順利。
2016年底,萬家電競迎來了一次良好的融資機會。趙薇旗下龍薇傳媒打算出資30.6億控股萬家文化,新公司將專註於文化娛樂產業。有分析稱,如果此次收購成立,子公司萬家電競將會受到更多的資源支持。但這次“高杠桿”收購備受爭議,最終擱淺。
2017年8月2日,上市公司找到了新買家。萬好萬家集團有限公司股東孔德永和劉玉湘與祥源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將持有的萬家集團100%的股權轉讓給祥源控股。此後公司名稱由“浙江萬好萬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浙江祥源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令茅侃侃想不到的是,此次上市公司控制人變更,卻將萬家電競送上了絕路。
有報道稱,祥源文化從始至終的態度都是希望盡快賣掉部分萬家電競的股權,但並不會出錢參與新一輪融資,也不願意等萬家電競盈利後進行回購。茅侃侃曾自籌一筆資金,但祥源文化方面以不能超過上市公司向其借款的利息借債否則會影響審計為由,要求原路退回。
這導致了萬家電競徹底停擺。
(茅侃侃給上市公司的信)
2017年9月起,萬家電競拖欠員工工資,次月公司關閉。茅侃侃曾向媒體透露,萬家電競實際債務達6000多萬元。茅侃侃此後的經歷可以想象。有接觸過茅侃侃的人表示,茅被逼至絕路,散盡身家給員工發工資。
同年10月31日,包括60位萬家電競的員工,到北京市朝陽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由於人太多,仲裁委員會專門給開了個綠色通道,早上9時開始辦理,下午5時30分都沒辦完。當年的創業明星如今散盡身家對此亦無能為力。
“像戀愛一樣去工作”的茅侃侃的離去留下一片嘆息。此時此刻,創業所帶來的光鮮已無足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