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郵政要收「份子錢」 吃著政府的補貼,看著快遞的錢包

http://www.infzm.com/content/92492

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即將出台的消息,令快遞企業如坐針氈。這個消息意味著,中國郵政在多年來享受政府補貼之後,開始向諸多快遞企業伸手要錢。但已經進入世界500強行列、贏利頗豐的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為何還需要強收「份子錢」?過去所獲的巨額政府補貼究竟花在了什麼地方?

2013年7月8日,美國《財富》雜誌發佈2013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郵政集團」)營業收入位列第196位。從2011年郵政集團第一次入選《財富》500強,排名逐年上升:343位、258位、196位。

當亞太速遞商論壇中國區首席代表雍虎看到郵政集團殺入前200名的消息,多少有些無奈。亞太速遞商論壇是美國聯邦快遞(FedEx)、聯合包裹(UPS),以及歐洲DHL和TNT這四大國際快遞巨頭的行業協會,總部在新加坡。

雍虎與多家中國大陸民營快遞企業正在熱烈討論一個「傳聞」:郵政普遍服務基金(以下簡稱「普遍基金」)將在2013年國慶期間「強推」出來。這個消息尚未得到印證,不過2013年2月,各家快遞企業曾被召集參與討論收取這項基金的最終版草案。

郵政的普遍服務,是指政府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通信權,承諾以一種相對較低的郵資,保障公民在全國範圍內任何一個地區的郵遞需求。從全球範圍來看,這些郵遞需求多半以信件寄遞為主。

在中國,郵政普遍服務的內容既包括信件、單件重量不超過五千克的印刷品、單件重量不超過十千克的包裹以及郵政匯兌業務,還包括機要通信、國家規定報刊的發行以及義務兵平常信函、盲人讀物和革命烈士遺物的免費寄遞等特殊服務業務。

普遍服務的資費,2007年12月至今沒變。比如信函,本地是0.8元-1.2元,外地是1.2元-2元,明信片全國統一0.58元。

而一直在討論中的普遍基金,將向所有快遞企業收取。但有關這項基金的公開信息很少,業界只知道最新的意見稿裡提到,普遍基金的收取標準是,每遞送一件同城快遞,將被收取0.1元,異地快遞收0.2元,港澳台快遞每件收1元,國際快遞每件收2元。

之所以說是「強推」,是因為普遍基金不被業內接受。「民營企業比較怕政府,希望少收一點,但外資快遞則認為一分錢也不應該收。」雍虎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令快遞企業感到不解的是,郵政集團既然已經連續三年進入世界500強行列,為何還需要通過普遍基金來補貼?該公司過去三年的利潤分別是13.069億美元、30.58億美元以及40.82億美元。

一個原因是郵政集團多年來一直負責著中國的郵政普遍服務業務。不過,財政部每年都會對負責郵政普遍服務業務的郵政集團進行數十億元的補貼。

普遍服務每年的虧損額到底是多少?在進行財政補貼的同時為什麼還需要徵收普遍基金?這是業界的普遍質疑所在。

這些問題也是泰和泰(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吳飛所關心的問題。2013年5月8日,他以公民身份,就普遍基金向國家郵政局和財政部同時發出信息公開申請。吳飛的主要訴求是要求公開《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

但吳飛告訴南方週末記者,2013年5月24日國家郵政局回覆他說,此事應該找財政部。6月24日,財政部回覆說,上述信息不在公開範圍內。

解密「意見稿」

截至2011年底,國家郵政局發放了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7500個。2013年可以徵收10億元,2015年可以徵收20億元。

從一位快遞業人士處,南方週末記者獲得了那份意見稿,以及一份起草說明。

據這位人士透露,這份意見稿是在2013年2月,各家快遞企業被召集在國家郵政局參與最終版草案討論時發下來的,但會後即被收走。

意見稿規定,「普遍基金」的徵收範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取得快遞經營許可的企業(包括郵政集團旗下快遞企業)。但是,從業人員20人以下或者營業收入200萬元以下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免徵。

向國家郵政局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前提是,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經營的,註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五十萬元,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營的,註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一百萬元,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註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二百萬元。

來自國家郵政局的數據是,截至2011年底,國家郵政局發放了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7500個。按照這份意見稿的規定,一旦實施之後,這些企業在每月15日之前,要報送上個月投遞業務量申報表,並將上個月應繳的基金全額繳入財政部為郵政管理機構開設的中央財政匯繳專戶。

基金的徵收標準,實行從量定額計征的辦法。即根據快件量來收取普遍服務基金。意見稿裡提供的估算結果是,快遞業務平均單價,國內同城7.7元每件,國內異地18.80元每件,國內港澳台88.2元每件,國際快遞155.7元每件。意見稿認為,可以按照平均單價的1%-1.5%徵收普遍基金。具體則是同城快遞每件1毛錢,國內異地快遞每件2毛錢。港澳台1元一件,國際快遞2元一件。

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快遞業務量36.7億件(僅含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快件),實現業務收入758億元。按照上述標準測算,2013年可以徵收10億元,2015年可以徵收20億元。

意見稿透露,目前中央財政對郵政普遍服務的補貼,主要是用於鄉鎮郵政局所的管理和運營,而村郵站、信報箱等郵政普遍服務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缺乏資金。

因此,普遍基金將重點用於郵政普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和必備的設備購置,以及農村村郵站運營補助。其次是補助產權單位不清或破產等原因而無法實施的城鎮居民樓信報箱補建。最後是郵政普遍服務安全、監管、科技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這塊的費用不得超過普遍基金總支出的5%。

意見稿還載明,普遍基金的收支將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郵政普遍服務收入全額上繳中央國庫,實行以收定支,專款專用,並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檢查。

基金從何而來

一旦開徵,快遞提價在所難免。甚至有的企業老闆已經想好了出路,即把公司拆分成多個20人以下或者年營業額200萬元以下的小公司,這樣可以不用被征普遍基金。

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前任司長達瓦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中國在2001年之前,對於普遍服務是否應該納入到公共服務範疇內,尚有諸多爭議。2001年發生的「9·11事件」以及背後的信件安全問題,結束了上述爭議。2003年達瓦參與起草郵政法時,普遍基金開始進入他們的視野,但對於具體徵收的細則沒有過多討論。

直到2009年,「開徵普遍基金」被寫進了當年實施的新郵政法。郵政法提到,國家要出台郵政專營和普遍基金的細則。但這兩個細則都沒有出台。其中,專營權的細則草案在2009年便已出台,但遭到了民營快遞企業的激烈反對,擱淺至今。

2011年9月,財政部提出了按照每單5毛錢的徵收標準開徵普遍基金,遭到業內反對。2012年,財政部和國家郵政局的調研組,在廣東和甘肅做了一輪調研。據雍虎透露,調研組在廣州找了一些民營企業的地方分公司負責人座談。這些分公司的負責人以為收費勢在必行,在座談會上跟調研組進入討價環節,比如草案提出國內快遞每件收1毛,這些分公司負責人提出收5分錢。

2012年年底,財政部再次舉行研討會,與中國物流協會、申通物流有限公司、廣東港中能達物流有限公司、順豐速運集團等多家快遞企業進行了座談,並對辦法進行了調整,最終形成了意見稿。

2013年2月,包括順豐、宅急送等二十多家企業在國家郵政局參與了最終版草案的討論會。

「10億元是整個中國民營快遞業20%的利潤。」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秘書長劉建新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2013年8月1日營業稅改增值稅將在全國範圍推開,物流快遞行業在這項稅制改革中將會很吃虧,因為用工成本佔據總成本一半以上,卻沒法進行增值稅的抵扣。「如果再被徵收普遍基金,將有一大批企業倒下。」

過去幾年,中國快遞業發展迅猛。據國家郵政局的統計,2009年至2011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分別實現業務收入479.0億元、574.6億元、758.0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達17.3%、20.0%和31.9%。

「這是因為2009年郵政法裡提到的兩個重要問題,專營範圍和普遍基金的事情都被擱置了,沒有出細則,所以才給了民營快遞的發展機遇期。」一位要求匿名的某直營制快遞企業負責人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不過,雖然行業這幾年在高速發展,但是利潤並不高。

中國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目前大部分的民營快遞的淨利潤在5%-10%之間。例如,北京同城快遞的配送價格在6-7元左右,基本上也就0.5元左右的利潤。如果不提價,按照普遍基金的徵收標準,征走0.1元,意味著利潤損失20%。

徐勇跟全國排名前十名的民營快遞公司的老闆們一一討論了普遍基金的問題,大家紛紛表示,一旦開徵,快遞提價在所難免。甚至有的企業老闆已經想好了出路,即把公司拆分成多個20人以下或者年營業額200萬元以下的小公司,這樣可以不用被征普遍基金。

「不讓我們做,還要收我們的錢」

差不多20年過去了,除了意大利,歐盟沒有一個國家真正開徵普遍服務基金;美國建立了普遍服務基金,可是沒有向UPS和聯邦快遞徵收普遍服務基金,而是由美國政府補貼。

意見稿一開始就提到,選擇快遞企業徵收普遍服務基金是國際通行做法。例如,美國郵政普遍服務基金的資金以財政撥款為主,還包括郵政業務、郵政債券收入等。德國、意大利等國規定,持有許可證的非郵政企業,或進入郵政市場及經營郵政業務的經營者要交納一定數額的普遍服務基金(意大利稱為普遍服務補償金)。

不過,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前任司長達瓦對南方週末記者透露,歐盟在1990年代頒佈了「郵政指令」,提出如果普遍服務虧損,可以徵收普遍服務基金。但差不多20年過去了,除了意大利,歐盟沒有一個國家真正開徵普遍服務基金。

雍虎介紹,意大利是全球唯一真正開徵了普遍服務基金的國家。但是意大利是在開放普遍服務業務之後,才開徵的。開放市場以後,非郵政企業也可以申請普遍服務許可證,然後繳納基金。據雍虎透露,2000年到2004年,歐洲主要國家開放以後,通過開放競爭,它的業務收入、利潤率不斷上升,遞送率、服務質量也不斷上升。

「很多人願意申請做普遍服務,是因為通過提升效率,普遍服務也能賺錢。」雍虎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意見稿認為,之所以向快遞企業徵收,是因為中國快遞企業集中在有盈利的城市和線路上,廣大農村、偏遠和經濟欠發達地區依然由郵政企業提供普遍服務。

但快遞企業認為,並非他們不願意進入這些偏遠地區,而是目前郵政法規定,普遍服務業務歸郵政集團負責。中國民營快遞企業在幾年前就申請過承包郵政集團的普遍服務業務,但被拒絕。

達瓦介紹,開放的效果有兩種,一種是非郵政企業替代郵政企業,成為普遍服務的主力軍,且通過提升效率等解決了虧損問題。另一種是開放後依然是郵政企業主導普遍服務業務,比如德國郵政,成功解決了普遍服務虧損的問題。

中國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美國建立了普遍服務基金,可是沒有向UPS和聯邦快遞徵收普遍服務基金,而是由美國政府補貼。而且,考慮到信件寄遞等普遍服務的需求量在全球範圍內的萎縮趨勢,美國郵政通過每週減少一天派送的方法,減少了普遍服務的虧損。

FedEx聯邦快遞一位內部人士則說得更加直白:「外資不允許經營信件,普遍服務讓外資做的可能性也比較小,不讓我們做,但是還要收我們的錢,我們覺得難以接受。」

雍虎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歐盟已經連續好幾個月詢問中國財政部關於普遍服務基金的問題,並提出了「貿易是否對等」的質疑,但中國財政部沒有回應。

各種各樣的補貼

各地都把信函的普遍服務放在次要位置,主要精力都放在利潤較大的儲蓄、速遞、集郵、物流等業務上。

國家對郵政系統的補貼持續了幾十年。但財政補貼是被用來扭虧的,而不是改善普遍服務水平。具體做法是,各地都把信函的普遍服務放在次要位置,主要精力都放在利潤較大的儲蓄、速遞、集郵、物流等業務上。

「只要你去問問地方郵政部門是否收到過財政補貼,就什麼都明白了。」一位接近郵政集團的匿名行業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早在1998年之前,中央財政就對郵政系統進行補貼,但「補貼的資金並沒有被用到普遍服務上,而是用來發展新業務電信」。於是郵政的虧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由電信補貼的。

1998年郵電分營之後,郵政虧損凸顯,當年虧損160億元。為此,財政部制定了「8531」補貼計劃,從1999年到2002年,每年補貼郵政80億元、50億元、30億元和10億元。2001年,中國郵政業務收入達到470億元,利潤達6000萬元,實現了扭虧目標。

上述匿名人士透露,扭虧靠的是郵政儲蓄。1999年後,郵政儲蓄額增長迅猛,到2002年末郵儲餘額已達7364億元。達瓦也對南方週末記者證實,2003年,中國郵政總收入的三成來自儲蓄。並且郵政儲蓄業務至今依然對郵政集團有著補貼,數額不詳。

2003年,補貼計劃結束,郵政繼續跟財政部要錢。達瓦透露,當時郵政拿出的普遍服務資金需求申請額是兩百多億元,這個數字不被財政部認可。雙方討價還價後,最終在2005年左右,郵政和財政兩個部門達成共識,即財政部每年對普遍服務的補貼原則上不超過59億元的上限。

2006年,郵政獲得了稅收上的支持。當年,財政部聯合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關於郵政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免徵營業稅的通知,對國家郵政局及其所屬郵政單位提供郵政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業務(具體為函件、包裹、匯票、機要通信、黨報黨刊發行)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達瓦透露,每年的稅收減免大概在30億元左右。

從2010年開始,郵政普遍服務虧損財政補貼預算制度得以建立。

南方週末記者從財政部網站上查詢得知,2010年中央本級支出決算表,郵政支出52.3億元,其中郵政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支出50.41億元。其他郵政業支出只有0.05億元。

2011年,中央財政有92.2億元進入郵政業的支出裡。其中,郵政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的花費是50億元,其他郵政業支出40.23億元。這裡的「其他郵政業支出」具體內容不得而知。

2012年的數據尚沒有公佈,應該是略有減少。因為財政部的網站信息顯示,2012年,交通運輸支出331.11億元,完成預算的82.7%。低於預算主要是據實結算的郵政普遍服務補貼支出減少。

此外,郵政還獲得很多隱性補貼。比如,浙江、青海、云南、江西、貴州等省政府部門出台了部分和全部減免郵車通行費的政策,為郵政運輸減輕了壓力。上述匿名人士透露,國家發改委每年也會補貼郵政好幾億元,主要是負責郵政網點30%的建設資金。

資料鏈接

一波三折的普遍服務基金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巡視員何永堅今天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郵政普遍服務基金怎麼徵收、怎麼使用,還有一系列規定要制定。

——2009年4月25日,《法制日報》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昨日表示,國家將建立普遍服務基金,當經營普遍服務的郵政企業收入彌補不了成本時,新郵政法規定政府要對其進行補貼。

——2009年6月14日,《第一財經日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公佈,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郵政法第十七條規定,國家設立郵政普遍服務基金。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徵收、使用和監督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公佈施行。

——2009年10月1日,中國政府網

國家郵政局與財政部近日組成了聯合調研組,在各地開展關於徵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的調研。

——2011年7月21日,《第一財經日報》

10月9日,北京,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第42屆世界郵政日致辭中表示,「十二五」時期,將推動設立郵政普遍服務基金,繼續推進郵政普遍服務業務和競爭性業務分業經營、分賬核算。馬軍勝同時透露,「十二五」時期,將加快郵政速遞物流改制上市步伐,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2011年10月10日,《東方早報》

國家郵政局向快遞企業徵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的計劃遭遇阻力。20日,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發佈《關於暫緩徵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的呼籲書》,明確提出在多數快遞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徵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不符合國務院關於為物流企業減稅減負的政策要求。

——2011年10月24日,《北京日報》

曾引起軒然大波的郵政普遍服務基金(郵政「份子錢」)破題在即。昨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多個渠道瞭解到,郵政「份子錢」可能會於年內起徵收,快遞企業將因此損失四成淨利。

——2012年4月24日,《北京商報》

記者昨天從國家郵政局獲悉,討論3年之久的《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已起草完畢,並於前日組織部分快遞企業徵求意見。

——2012年12月29日,《新京報》

(南方週末實習生王雙紅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普遍服務欠賬真相

郵政多年來實行的是混業經營,這意味著其可以用財政補貼普遍服務的錢,來發展郵政其他業務。

云南省是中國普遍服務虧損最嚴重的省份之一。云南郵政局官網披露的數據是,該省農村郵政支局(所)普遍服務虧損總額每年2.5億元左右。

即使按照中國內地31個省級政府每個省的普遍服務虧損都以2.5億元計算,財政部每年接近60億元的補貼也足夠填補普遍服務的窟窿了。

但實際情況是,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底,中國城鎮居民信報箱安裝率不足40%,在農村這個安裝率更低。這一數字遠遠沒有達到《郵政普遍服務標準》的基本標準。

財政部每年都補貼郵政的普遍服務虧損。按理說,這些錢應該被用來建立村郵站、補建信報箱等基礎設施投入。但實際上目前普遍服務基礎設施的建設中,一直是地方政府在唱主角。

以浙江餘杭為例。財政部網站信息顯示,餘杭地區每個村郵站建設資金標準為6000元,其中省郵政公司補助1200元,其餘4800元由區財政與鎮鄉(街道)按6︰4比例分別承擔。村郵站日常運行經費及村郵員薪酬由區、鎮、村三級分擔,其中區財政對每個村郵站每年定額補助5000元,其他經費由鎮、村按規定統籌安排。

巨額補貼的背後是普遍服務的高投訴率。徐勇的調查數據是,普遍服務投訴率連年居高不下,其中2012年比上年上升80%多。100封平信發出去,大概只有79封能被收到。

那麼每年補貼的錢被用到哪裡去了?

目前郵政集團下面兩塊,一是競爭性的速遞物流,一是普遍服務業務。

中郵速遞物流(EMS)的招股書信息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該公司2011年營收是258.85億元,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是9.02億元。招股書還顯示,2011年,EMS的國內速遞業務收入在全國排名第一,佔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業務國內業務總收入的29.46%。

多年來,郵政實際上實行的是混業經營。這也意味著可以用財政補貼普遍服務的錢,來發展郵政其他業務。徐勇透露,比如,很多地方規定郵車在路上停車不收錢,但這些車跑的是競爭性的業務快件。

此外,並非所有的普遍服務業務都是虧損的。

云南郵政局的網站信息顯示,在普遍服務中,虧損的是黨報黨刊,傳遞成本居高不下。其次是機要文件必須是專車雙人押送,不計成本。此外,農村匯兌業務也是虧損的。云南省外出打工人數多,每年通過郵局匯入的打工款,郵局要支付運鈔費等。

不過,國家還允許郵政在開展普遍服務業務的同時,代辦很多業務。徐勇的調研數據是,11項主要的普遍服務業務中,只有4個是虧損的。郵政儲蓄、水電氣繳費、保險和機票等代辦業務是盈利的業務。

達瓦認為,最好的辦法是開放普遍服務的經營主體限制;次優的辦法是放棄向快遞企業收錢,把目前的財政補貼和免稅收入結合起來,將這筆近百億元的補貼,統一作為普遍基金。

「但目前最迫切的事情,是公開普遍服務的真實虧損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285

看著歷史書,卻不相信愛情了 李承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2ed7u.html
1368年,當世第一大屌絲朱重八終於逆襲成功了。

 

站在應天城高高的台上,這個開國皇帝、也是帝國最資深的叫化子,不能忘懷當年正是貪官污吏讓他流離失所,父母差點死無葬身之地。他心如明鏡,官場貪腐讓橫掃天下的大元瞬間崩潰。他下定決心:絕逼要弄死丫們這些貪官污吏。是的,絕逼!

 

那一年,他四十歲。

 

他精力充沛,偵察和分析官員異常財務狀況時像一部云計算機。他肅貪苛細,宣佈凡貪污60兩以上銀子的官員將被剝皮揎草,殺得興起,乾脆下令「不足60兩也殺掉」。早年的坎坷使他對貪腐恨之入骨,按現在紀檢的說法就是對貪腐「零容忍」。在已知的素材裡,可以看到親任政法委總書記的他抓過的一些案子:「收賄襪子一雙、鞋兩雙」、「書籍四本、衣服一件」、「圍脖一個、網巾一個、圓口衣服一件」……這讓他看上去像個收破爛的。

 

一方面出於叫化子護食的本性,另一方面,貧苦出身的他認為亂世就得用重典。殺、殺……他成立了親軍督尉府,就是後來人們在影視劇裡很熟悉的錦衣衛。又啟用檢校,那些軍人、官員、太監甚至和尚的職能很像現在的紀檢或者巡視組,四處打探官員的負面。一經查實或不經查實,就會迅速砍掉那些人頭。

 

他花了十五年率兄弟們打江山,花了十五年殺掉五萬貪官以穩住江山。可貪官越來越多,那時出現這樣一種景象,官員正在庭上牛逼哄哄審問犯人時,忽然被一撥更加牛逼哄哄的錦衣衛衝進來抓走,弄得下面跪著的犯人也莫名其妙。又由於官員已不夠用,只好留用一些犯了事的官吏讓其戴枷辦公。主審的官員和被審的犯人一樣戴著枷鎖,官員後面站著監視他的錦衣衛,一俟審畢,再把官員拖出去打板子。這景象,十分壯觀。

 

多年以後,我們看到同樣可愛的景觀:早上在報紙上看到市委的李書記嚴厲批評官風不正,晚上就在微博得知書記已被紀委帶走了;剛剛看到紀委的曾書記抓了貪官,不一會兒就因涉黑被「雙規」……新近的廣州白雲區肅貪,由於被立案查處的幹部多達81名,更由於常務副區長、副區長及原區委書記在內的3名主要領導涉案落馬,查處幹部太多,導致開會人數湊不夠。

 

中國的官場史,一部按了循環播放鍵的濫劇。

 

還是讓我們回到明朝。話說貪官屢抓不絕,往往早上抓了三個,晚上又出現五個。資深叫化子決意祭出群眾路線。那時還沒有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僅限於內閣,他就向全國普遍發行了《大誥三編》,在《民拿害民該吏三十四》裡,他不忿地宣佈:那些官員都是傻逼,現在我要動員德高望重的老人和見義勇為的豪俠們來幫我舉報官員。後來更規定:任何一個百姓可以直接衝進官府,捉拿不滿意的官員,當官的若敢阻攔,則「夷誅全族」。於是通往首都的路上,常見一群群老百姓押解官員前往南京的盛況,活像黃金週旅遊,那些當官的甚至下跪向百姓求饒……真是大快人心。

 

群眾路線夠徹底,視覺上也有種大革命的波瀾壯闊。可是官員們仍然貪污,變花樣兒貪污。

 

他鬱悶。而且新情況出現了,一方面全國書生們如過江之鯽報考公務員,另一方面,人人自危的京官們每天上朝前要站在家門與妻兒訣別,哪個親戚欠了錢未還、房契在哪兒、下一代往什麼方向培養、小升初找誰走後門……誰也不敢肯定這天上班之後還能不能再回來。一些官員想辭官。不行,「奸貪小人誹謗朝廷」。

 

這個橋段由來已久……多年以後,一個叫劉志軍的大官隔著鐵柵欄告訴女兒「千萬別沾政治」,被官媒批評「中傷政治」。還有一個叫趙光華的四川小官因受不了維穩壓力辭去了副鎮長的職位,被當成反面教材,被迫上網發表聲明。

 

壓力山大,明朝的一些官員很愛得抑鬱症。有的真抑鬱,有的裝瘋。那時並沒有太多高樓以供官員跳下來,割靜脈自殺的法子也還沒有流行開來。但喜歡明史的朋友都知道,有個叫袁凱的監察御史為了保命就裝瘋,他裝瘋的辦法很有創意:吃屎。

 

從南派三叔小說的角度,六百多年後的官員就是六百多年前的轉世殭屍。看,龍岩的鎮長又上吊了。而之前,福建莆田市市長張國勝在辦公樓跳樓自殺,天津市政協主席宋平順自殺,洛陽公安局紀檢書記張廣生跳樓自殺,浙江高院副院長童兆洪在衛生間上吊自殺……

 

好吧,還是讓我們回到明朝。朱元璋真心鬱悶,俸祿雖被抱怨不夠養師爺,但你們又為老百姓做了多少事呢?雖說殺掉一些官員是為剷除異己,但很多官員的確貪腐得不成體統。聽聽那些刑罰:挖膝蓋、抽腸、用開水淋再用鐵刷子刷、鐵鉤把人吊起風乾……什麼《電鋸驚魂》弱爆了。朱元璋奇怪得那張瓦刀臉快形成一個巨大的問號:「法數行而輒犯,奈何?」。為了幾個破錢,丫們不怕死麼?

 

滿朝文武,沒人告訴他「渴馬守水,餓犬護食」這個道理。一個叫桂彥良的大臣卻發表了忠誠卻相當二百五的意見:「用德則逸,用法則勞。」陛下該鼓勵道德,樹立官場道德模範。

 

朱元璋深以為然,開動所有國家機器宣傳道德,極品道德文章「八股」也在這時集大成了。他這麼推理,把聖人思想像軟件一樣植入未來官員的腦子裡,官員有道德了,國家自然昌盛了。這個推理影響久遠,連後來推翻它的「清」也效仿。甚至幾百年後的紅朝也號召「流著道德的血液」,公務員統考時聖人、道德、高尚、和諧等字眼躍然紙上。未來公務員搖籃的大學,則有幸深刻傳達了《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

 

朱元璋恨不得在所有官員腦門上紋上「道德」二字,可帝國的吏治仍糟透了,它總共的十六任皇帝中,不乏勤勉之人,可直到末代的崇禎亡國,回天無力。

 

帝國只相信兩樣東西:一是道德,二是酷刑。可從邏輯上,如果道德對約束官員有用,要那些下三濫刑罰幹什麼,如果酷刑是靈丹妙藥,鄉試、殿試何不考《論剁去貪官手腳、耳鼻製成人棍置於醬缸對未來吏治的可持續性發展》,至少字面看上去更有震撼力。

 

它從未想到過「法制」、「憲政」這些東西,也不知道差不多在朱重八站在應天城高台上決定玩死貪官的時候,一個叫英國的地方有下議院了。它不知道,錦衣衛、東廠、檢校這些並不是監督,而是監視,而監視只會讓貪官更狡猾、更堅定地朋黨結私,形成連皇帝也撼不動的利益集團。

 

總之,這個精心設計的帝國亡了。在它亡之前,有一個被人忽略的情節:1583年,萬曆皇帝在會試時出了一道匪夷所思的題目:朕越勵精圖治,官場卻越腐敗、法紀越鬆懈,到底是朕缺乏仁愛,還是太優柔寡斷呢?在神聖的全國統考時居然出這樣的題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見萬曆皇帝對吏治真是愁死了,憋得把本該給貴妃娘娘的私房話都劇透出來。

 

多年以後,紅朝擁有了八十一萬紀檢幹部,平均一個紀檢幹部監視八個官員。這比大明的錦衣衛和檢校還要多。外加中央巡視組和四十五個中央督導組,就是八府巡按的套路。這些日子,有些官員聽說巡視組督導組駕臨,前列腺都嚇得掉褲襠了,每天上班前,說不定也深情回眸一眼平日愛搭不理的黃臉婆……最近我們常欣聞某某貪官「閃電落馬」。可是,現在閃電了,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幹嗎去了?親愛的閃電俠們。

 

雖然不再四書五經六藝,但要堅持三個xxxx,世界上最神奇的道德就是,劉志軍剛跟女孩做了「紅樓夢」,就向領導感言「中國夢」。和明朝的貪官別無二致,他們被抓之後總愛玩這感恩呵夢想呵這些調調,彷彿只是誤入紅塵,內心還是小清新的。

 

不同的是,明朝寧錯殺一千,也不放走一個。當今是:誥命夫人被判死緩,銀行行長被判死緩,法院院長被判死緩,公安局長被判死緩,劉志軍果然也死緩。在爭論是否「廢死」時,我們只好調侃「不是取消死刑,而是取消死緩」。但認真你就輸了。就算回到大明,抽腸、凌遲、、開水淋再鐵刷子刷、鉤起來風乾……把懲治貪官基本具體成一個製作醃鹵食品的過程,也不會嚇跑貪官。

 

大明朝不也就出了一個海瑞嗎。

 

何況海瑞也弄得大家不開心。一個清官無錢葬母,這就不是大時代,也不是小時代,是宵小時代。

 

算了,不說影視,說明朝……《萬曆十五年》開頭,黃仁宇先生專門寫到1588年事情,英國大破西班牙無敵艦隊。他沒有提到的是,整整一百年後,也就是1688年,英國的光榮革命誕生了,原本也貪腐、朋黨、專制、國內形勢亂七八糟的英國開始君主立憲,聰明地用分權、憲政、監督等手法治理國家,成為一時世界霸主。而此時,中國的政權已移交到了「清」,清仍延續覆滅的「明」的道德+酷刑,甚至還採用了一個輔助戰術,「文字獄」。帝國從此走下坡路。所謂康乾盛世是教科書上塗抹的口紅,潛伏的危機,均被四庫全書那些才子們用修辭手法輕輕抹去。

 

然後大家都去看熱播電視連續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去了。靠,傻逼和紳。哇,牛逼紀曉嵐。生生把歷史看成了言情。

 

幾千年來,中國的官場從不缺肅貪,妓院最愛假裝打掃內部衛生了,中國官員也是最愛講道德,婊子最愛述說自己清純的愛情。很多時候,我們被迫在既有那麼多肅貪、又有那麼多道德的邏輯矛盾裡,相信,麗春院發生過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

 

就像相信人民日報的大標題,死緩彰顯了法治精神。其實無論斬立決和還是死緩,都與彰顯法治精神一根腿毛關係都沒有,只與聖上一拍腦門的力氣大還是利益集團拖後腿的力氣大,有至深關係。

 

公元1644年,崇禎自殺前寫下遺詔:「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就是說,你們這些負心人,平時白養你們了,關鍵時刻一個都不見,是你們搞死我的呀。

 

276年前,帝國的第一任皇帝站在城頭上發誓要搞死那些奸臣,經過276年卓越的努力,帝國最後一任皇帝終於死在歪脖子樹下,哀怨認為自己是被奸臣搞死了。

 

看著這枚循環播放鍵,到底是該不相信歷史,還是不相信愛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659

看著8591「偷跑」 同業:我們沒膽!

2014-09-08  TCW
 
 

 

數字科技遭新北地檢署起訴一案,八月二十八日拖累第三方支付類股,智冠、遊戲橘子、網家和商店街(PChome Store)等,網家股價跌幅一度超過三.七%。沒想到才隔了一個週末,九月一日傳出《第三方支付專法》將在立法院本會期通過,這些個股盤中又相繼攻上漲停,讓市場看得一頭霧水。

為何第三方支付會讓業者不惜跑在法令前面,急著要政府鬆綁,股價也是冷熱兩樣情?

二○一三年,中國最大第三方支付「支付寶」年交易額達到人民幣三兆元(約合新台幣十四兆 六千億元),年增率超過二○○%;反觀台灣,行政院才剛審議完成,專法還在前往立法院的路上。專法若順利通過,未來不論是在實體或網路,都可以第三方支付方式進行交易,估計五年內可達到總交易額三至四成,突破一兆元大關,讓業者急著想吃到這塊肉,同時也擔心境外業者兵臨城下。

法律跟不上創新會員得開兩個戶,交易量降三、四成

藉由數字科技的案子,更讓迫切性躍上檯面。「法律跟不上創新!」七個字,數字科技總經理吳聰賢在公開說明會上,說了三次,網路圈業者紛紛跳出來抱不平。

投入網路業十年、網勁科技執行長游士逸在臉書上直指:「當法律跟不上科技時,社會進步的代價是否需要先烈們來付?」一樁單純的起訴案,頓時變成金管會和網路業的戰爭。

「申請也不會過!」目前從事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業務的大偉科技總經理王建民表示,之前所屬綠界科技公司和歐付寶合作,他們曾經送件到金管會三次,三次都以「沒有發行實體卡(類似悠遊卡、iCash)能力」理由被拒,但網路公司的交易都在雲端,怎麼會有實體卡?「條件沒過,根本進不了流程,連見科長(指負責單位)一面都很難,」他無奈的表示。

被金管會擋在門外,這些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的「非銀行業者」,如網路家庭旗下「支付連」、智冠旗下「智付寶」、歐買尬轉投資「歐付寶」,只能在與銀行合作下,逐步發展業務。

至於能不能做8591的儲值功能,「我們沒膽!」歐買尬董事長林一泓說,目前只能在法律規範下做事,等待《第三方支付專法》開放。

與銀行合作最讓主管機關放心,但是卻也讓市場效率大打折扣。「會員罵以前開一個(帳戶)就好,現在要開兩個戶,」吳聰賢指出,數字科技在去年九月依法和代收銀行合作,不少會員覺得要另外在銀行開戶很麻煩,導致交易量降約三至四成。

「8591這件事情,明顯就是金管會要告訴業者,就是要跟銀行合作!」王建民認為,雖然和銀行合作,可以從事電子錢包、自動扣款等業務,但這都是十年前的概念,根本無法和眼前的中國和歐美競爭,「專法沒有過,只是鴨子划水。

行政、司法手腳不協調檢方刑重情輕,恐造成產業原地踏步

林一泓剛從肯亞回台,他看到當地人只要有行動電話號碼,就可以在市集裡的小商家購物。他說,肯亞之所以能成為行動支付發展最快的國家,是因為當地法規較開放,科技發展空間較大;反觀台灣,卻因法規無法與時並進,反而阻礙產業進步。

「通過後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對應線下)才正式開始!」王建民認為,可用範圍從網路擴大到實體店,這將是國內第三方支付新里程碑。

不過,林一泓認為,期待之餘,必須仔細審視專法的退場機制,「要做第三方業務只要三億元,門檻太低,」他分析,專法通過後,投入的業者將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短期大家都能賺到錢,但經過五、六年後,規模較小的業者必然面臨一波淘汰潮,屆時該如何退場,也是立法前必須思考的問題。

明沂法律事務所律師陳以蓓,就這次案情分析,數字科技在上櫃前先是設立國泰世華信託專戶,最後完全委託玉山銀行的做法,「結果已經是合法」,在他們改正的過程中,新法律還未修正、且並未造成損害(若沒挪用、短少會員的儲值金),檢方卻以如此嚴苛的態度來處理,「造成了所謂刑重情輕的現象。」她認為創業者的眼睛和腳步走在前面,立法、司法機關也該有sense跟上去。

這種行政、司法「手腳不協調」的現象,透過數字科技一案,剛好可以揭開其中的爭議點,讓各界用放大鏡仔細看看,在阿里巴巴即將以史上最大市值掛牌的同時,我們要選擇追上,還是站在原地不動?

【延伸閱讀】 中、美先起跑,台灣還在等立法—第三方支付3種模式

1.法規〈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使用範圍:儲值型跨業別交易服務現行例子:台北市悠遊卡、高雄捷運一卡通、台灣通、遠通E通卡、統一iCash優點:提供消費者儲值缺點:卡片、機器成本高,只能實體商店使用

2.法規〈第三方支付定型化契約〉使用範圍:信用卡付費、超商代收的跨業交易服務現行例子:PChome支付連、Yahoo奇摩輕鬆付、歐付寶、智付寶優點:可以在網路商店使用缺點:不能在實體商店使用

3.法規〈第三方支付專法〉(立法院審核中)使用範圍:業者可以獨立提供儲值、跨境服務現行例子:美國PayPal,中國支付寶、財付通優點:網路、實體商店皆可使用缺點:線上、線下系統整合建制時間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160

何去何從,你自己看著辦吧!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z5k.html

    今天,股市又一根大陰棒橫掃下來,有人說,股災4.0爆發!股指暴跌至2749點,從最高點5178點至今累計跌幅47%。這股市工業4.0概念還未炒完,股災4.0倒已發生。

何去何從,你自己看著辦吧!
↑ 大盤日K線圖

    “股災接踵而至,股市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這還怎麽玩?股市趨勢看來徹底惡化,我算看透了!明天開盤我就全清了!”一位朋友萬分沮喪,有點絕望!這殺千刀的A股,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說朋友啊,忍無可忍,還請再忍忍、再忍忍吧!因為“股市是一個根本性的多頭市場,股指向下是有限的,而向上是無限的。做空需要有膽量,而做多只需有耐心。”(參見本人昨天的小文《你是要膽量還是要耐心?》)股災4.0都來了,牛市1.0還會遠嗎?倘若你一味地這樣順著趨勢想,而一丁點兒都不願逆向思考問題,只恐怕你會賣在最低點,因為這時趨勢是最壞的;而在以後買在最高點,因為那時趨勢是最好的。何去何從,你就自己看著辦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264

微信支付:進軍日本年底做滿1萬家店,支付寶和line在看著你……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8/156398.shtml

微信支付:進軍日本年底做滿1萬家店,支付寶和line在看著你……
劉雪兒 劉雪兒

微信支付:進軍日本年底做滿1萬家店,支付寶和line在看著你……

微信支付瞄準國人跨境遊大國日本,計劃年底覆蓋日本店鋪1萬家。

i黑馬訊 據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3月,中國赴日遊客達到49.8萬,比2015年同期增長47.3%,占日本海外遊客的四分之一。2015年中國遊客在日總消費額達1.4萬億日元,居所有赴日旅遊國家之首。這其中影藏的巨大商機,也讓不少日本商家和中國支付企業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6月6日,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在日舉辦“日本策略發布會”,闡述了微信跨境業務的發展戰略。騰訊將與從事訪日遊客口碑分析業務的Hottolink公司展開合作,推動零售店引進微信支付,計劃在2016年內使使用微信支付的日本店鋪增加到1萬家。

在這種模式下,店鋪需要在iPad等平板計算機上安裝專門應用軟件,消費者掃取商家二維碼進行支付,中國建設銀行負責外匯兌換的實時結算業務。

圖片1

兩相利好:商戶+用戶

對於商戶來說,由於微信支付是微信的一個子功能,所以可以借助微信公號等其他功能向消費者推送消息,如優惠信息、退稅方式、註意事項、會員卡等。消費者也可以在公號的商城里購買商品,幫助商戶提升用戶體驗,增強用戶粘性和忠誠度。

對用戶來說,微信支付免去了換匯的風險和麻煩,既可以降低兌換貨幣的不便,也可以減少提早兌換帶來的匯率波動損失。同時,用戶還可以享受到商家不定期的優惠活動,提高購物性價比。

提早布局,放眼境外

截止到2016年第一季度,微信用戶達7億6千萬,微信支付綁卡用戶超過3億,每月轉賬用戶中有60%以上使用2次或以上,覆蓋的國內門店超過30萬家。

在如此大的存量基礎上,為了應對中國遊客的出境熱潮,微信在2015年11月九發布了跨境支付解決方案,方案的核心在於實現“人民幣支付,外幣結算”。在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微信跨境支付日均數是春季的2倍。

目前,微信支付較普及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泰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美國、新西蘭,同時,印尼、馬來西亞、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也在積極拓展中。覆蓋的知名商家包括中國香港華潤萬家、華潤堂,香港759阿信屋,韓國新羅免稅店,日本Mr.max連鎖,中國臺灣的家樂福及韓國、泰國的7-11便利店等。

微信支付 日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203

孫宏斌,帝君在看著你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8/164186.shtml

孫宏斌,帝君在看著你呢
花兒街參考 花兒街參考

孫宏斌,帝君在看著你呢

人吧,都喜歡倒著思考別人的人生。

來源 | 花兒街參考(ID:zaraghost)

作者 | 林默

1

推開公司的門,都是債主;打開新聞,全是唱空;看一眼大盤,被你家個股帶的全盤跳水;攤開微信,都是關於自己的親密合作夥伴跑、境外投資項目被管控的消息。生活還能更糟糕一些麽?

孫宏斌告訴你,可以的!天空中還能飄來一個聲音說,樂視這麽明顯的龐氏騙局看不出來嗎?投資樂視的人不是智商有問題就是職業操守有問題,然而機智的本帝君早已洞穿了這一切。

孫宏斌擡頭找了半天,沒看見仙蹤啊。低頭在手機里翻了翻,原來是騰訊的五位創始人之一曾李青,發了個帝君附體的朋友圈,說不跟這些人做朋友了。

13.webp

這時候忽然有諸葛亮降臨,感覺就像考試過後,老師敲著黑板說,“這明明是一道送分題,我都強調多少次了,你怎麽做錯了呢?你不配當我這個班的學生”。或者眼看著有人掉進坑里,站在另一條街上的路人甲說,“眼看著這麽大個坑,你怎麽就掉進去了呢?你不是真瞎就是裝瞎”。

老師對一個重點題目的強調來的最猛烈的,就是考試之後;眼看著是那麽個大坑,你怎麽不早說一聲;既然一眼看穿是個龐氏騙局,為啥等到瓜皮都快被媒體啃爛的時候,才宣布不跟大家做朋友?

我的一個做投資的朋友說,哪怕曾李青是半年前站出來說這些話,我都對他是滿滿的敬意,現在......

14.webp

順便說一下,被帝君的盆友圈嫌棄的投資過樂視的名單包括,李開複老師的創新工場,馬雲爸爸的雲峰基金,思聰老公的普思資本,柳傳誌的聯想控股,陳峰的海航集團,投出過一百多家上市公司的深創投,闞治東的東方匯富,景林資本,華夏人壽,中泰證券,中建投信托,以及孫宏斌的融創。

2

究竟是多麽彪悍的帝生經歷,能用這麽任性的手法清理朋友圈?

1998年,28歲的帝君跟四位少年一起創立了騰訊。一年後,他開始擔任這家公司的COO,這一任職一直到2007年,騰訊上市三年後,曾李青離開了騰訊。在他離職一年多前,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執行董事劉熾平加入了騰訊。

37歲的帝君,實現了我輩的想象力都沒有到達過的財務自由。但還沒到面朝大海的退休年齡,得去幹點兒啥吧。自己拉扯出來那麽偉大的一家公司,商業智慧得去照耀下誰吧。

於是,帝君去投資了。

投資怎麽做?帝君一開始的態度是非常清高的,得跟騰訊避嫌啊。

於是帝君投資了幾個服裝的項目、旅遊的項目、乃至地產的項目,投了三四千萬。投資的成績帝君曾這樣跟媒體說過“有的公司從投資到關門,連一片葉子都沒看到。無所謂,就當交學費了”。

當年采訪帝君的記者說,“他回憶起起當年的失敗,似乎在講述別人的故事”。

有一種人,在撞了南墻後,不僅立刻掉頭回北墻,且自此只貼著北墻的墻根走。

在陌生的世界受到了傷害後,帝君決定不跟企鵝避嫌了,他不僅把投資調回了互聯網,且把投資對象謹慎調整為“騰訊的員工肯定是首選,但也不排除熟人推薦的個別項目”。

3

帝君公布的投資項目里,特別出名的有兩個, 一是曾經的騰訊“QQ寵物”項目總監汪海兵做的淘米網;另一個是幾年前對簿公堂的快播。

江湖一度傳聞,當年舉報快播的正是樂視。樂視此後回應稱,自己只舉報了快播侵權,並未舉報快播涉黃。

而曾被帝君定義為最滿意項目的淘米網,在上市三年後,市值僅余當年上市時的三分之一。時至2016年,淘米網以每ADS3.767美元完成了私有化,而當年淘米網的上市首日價,是每股8.23美元。

2008年,深創投投資了樂視網。2010年,樂視網在創業板上市,成為首家在A股上市的網絡視頻公司。深創投隨後也跟進了對樂視網和樂視汽車的投資。

2012年,李開複的創新工場投資了樂視致新。2013年,樂視TV智能終端總銷量突破120萬臺,其中超級電視銷量30萬臺。

開複老師和深創投一定是沒見識過,這麽入戲的龐氏騙局。

2015年,跟樂視體育CEO雷振劍吃了一頓飯的王思聰,敲定了對樂視體育的投資。而在一年前,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對於樂視體育的投資,思聰想表達的,也許是一種方向正確。

2017年,融創確定了對樂視的投資,孫宏斌真金白銀地掏出來150個億後,又把自己陷入了漫天討債聲的董事會。

沒人會覺得老孫真傻,也不會猜想他拿自己的錢裝傻。

每個投資筐里的爛蘋果,當年都是個好蘋果的模樣,或者還有被切割切割做成水果拼盤的希望。就像當年的快播,當年的淘米網。

誰沒做過一籮筐的蠢事,不想認領曾經的自己?誰的portfolio,不是一堆天不遂人怨的千瘡百孔呢?

4

秦朔今天發了一條朋友圈,懟了曾李青。

秦老師說的挺好,一個動輒把別人當成極化對象的人,自己往往也是極化的化身。

曾李青早年做投資時,《創業邦》曾報道說,他見創業者,首先會提醒對方,如果接受我的投資,就要有做好職業經理人的心態。“我出錢,我就是老板,你可以不同意,找別人去拿錢好了”。

後來他接受媒體采訪時,又表示,自己對於自己在所投資公司扮演的角色有非常清晰的界定,不會像有的投資人那樣過多幹涉甚至直接去經營,“都要你自己去經營了還投資給別人做什麽”?曾說:“很多投資人要擺正自己和創業團隊的位置”。

人生在世,要擺正的又何止是投資人和創業者的關系。誰還真能在人間活成帝君啊?

16.webp

今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條評論說,如果曾李青當年把投資的錢都用來買騰訊的股票,賺的一定比現在多。

人吧,都喜歡倒著思考別人的人生。用自己一角的聰明鄙視他人一個片區的愚蠢。可是誰又沒有一個片區的愚蠢呢?

孫宏斌 曾李青 投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831

24個月融不到資,我眼睜睜看著它死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0/164232.shtml

24個月融不到資,我眼睜睜看著它死去
創業家 創業家

24個月融不到資,我眼睜睜看著它死去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來源 | 創業家(ID:chuangyejia)

采訪 | 王根旺 智曉峰

作者 | 智曉峰

編輯  | 劉建強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王小波所說的這種憤怒,蔣擎有刻骨的感受。

兩年前,曾就職於BAT的蔣擎作為聯合創始人加入創業公司“友友用車”。作為技術和產品方面的聯合創始人,蔣擎參與了產品開發、團隊搭建、公司轉型、融資等。然而終因行業不成熟、團隊基因短板等諸多問題,近24個月未獲得融資,項目於四個月前停運。

期間,蔣擎曾使勁渾身解數去盤活項目,但終是無力回天,他選擇了在項目停運前幾個月離職。“那種感覺最糟,深深的無力感。我即使踮起腳尖,拼命爭取也無濟於事。”

這猶如一個人看著自己親手打造的大船,慢慢滑入那無盡的深淵,無力調整方向。幸運的是他提前幾個月下了船,不幸的也是提前下了船,因為畢竟這只船是他和他的兄弟傾註了幾年心血的作品。

以下來自蔣擎自述,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咬不住了”

大學畢業以後,我曾在百度、騰訊和360等公司管理過產品和技術。2014年,天使投資人王剛看好P2P租車,投資了友友租車。他們認為,團隊的線下屬性已經很強,有阿里的人也有來自神州懂汽車行業的高管,但產品很弱,就找到了我。

22.webp

(*蔣擎)

我一直很享受自駕的樂趣,曾經租車跑遍了大半個中國。不少年輕人都有開車的需求,但買車、養車不容易,租車的體驗也不那麽方便。我意識到,這或許是友友的機會。

不過,對於用戶而言,把自己的車共享出來獲得收益,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不少競爭對手都是通過補貼的形式教育市場,之後再迅速擴張。友友上線一年多,租客數達到近30萬,車主數上萬,覆蓋了北京、上海以及成都等近20座城市。

當時,在產品的表現上,我們勉強咬住了PP租車,但是銷售、市場以及車隊管理等,友友落後PP不止一個段位。

我曾研究過行業排名第一的“PP租車”的高管名單,各業務線的配置情況。其它線我不完全可控,就說產品技術這塊吧。我算過,當時PP的產品技術團隊是100人左右,友友是20人,最後招到了50人;薪資,他們給的現金比我們多,股票也比我們多,品牌也比我們強一些。這給我們組團隊追趕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

我曾經爭奪過銷售和市場的兩個VP。如果這兩個人能入職的話,友友存在追上PP的可能性。他們之前跟我們聊得很好,感覺都快要入職了。但後來跟進時,由於我們自身的問題,他們還是說更喜歡PP。

在又一起吃飯爭取了一次之後,我回公司路過中央財經大學,繞著操場走了一圈又一圈,最後癱坐在路邊的椅子上,看著周圍同學們走來走去,我有一種整個人都要垮掉的感覺,感覺沒戲了。

後來,這兩個人不僅沒來,還加入了PP。在得知這個消息時,我還在公司樓下。那時公司加班比較多,常常到十一二點。考慮到同事們加班還在工作,我在下面整理好心情,上樓後假裝什麽都沒有發生過。我鼓勵大家:加油幹,下個版本(我們)就能超越PP了!

一開始,我就是要咬緊PP不放,但咬不住了,那種感覺最糟,深深的無力感。我即使踮起腳尖,拼命爭取也無濟於事。

PP租車、寶駕租車以及凹凸租車,這些P2P租車領域曾經的玩家現在基本上都已經轉型。P2P這個模式本身有問題,它無法平衡車主與租客的供需關系。因為普通的車主並不專業,車輛的交接、出險和違章處理無法標準化,租客的體驗會受到影響;此外,車輛丟失的問題也較為嚴重。

pp

形象一點來說,當初在做P2P租車業務時,我們就像一位正在流血的馬拉松運動員,但是一看身邊境況更慘的競爭對手還在不斷拓展城市,就只能選擇繼續奔跑來跟上整個行業的節奏。

P2P租車的失敗,讓我學到了不跟隨、不人雲亦雲、不迷信熱點,而是去做真正能改善業務、滿足用戶需求的事情,盡量抓住業務的關鍵點、突破口,要在行業火熱時保持清醒。

“不得不做的選擇”

在2015年內部討論時,我首先提出轉型至“電動車分時租賃”。分時租賃可以很好地解決P2P租車業務面臨的問題,只不過,這一提議曾遭到團隊的質疑。大家的爭議點主要在國內電動車分時租賃為什麽一直沒有做大,商業模式是否足夠好以及市場是否足夠大等方面。

23.webp

我認為,之前的分時租賃不夠智能化、也沒有精細化運營,而這正是友友這支團隊擅長的。2015年10月,友友正式停掉P2P租車業務,全面轉型至電動車分時租賃。

友友選擇從北汽、比亞迪等車廠直接租用電動車,將它們按需分散至城市的不同地點。在運營端,友友選擇與充電公司、停車場、保險公司等合作。每新建一個網點,我們會聯系充電公司免費建樁,隨之帶動停車場業務。

友友每租一輛車每月就需向車廠支付2000~4000元租金,向停車場支付700元左右停車費,向充電樁支付電費和服務費。每一輛車上還要安裝一臺T-BOX(創業家&i黑馬註: 遠程信息處理器)。這款硬件能夠實現對車輛的控制以及信息的采集。除了上百人的研發團隊,友友還在線下配有一支40多人的運營團隊,負責車輛的調度、充電以及維修等工作。

到去年6月,友友在北京擁有300多輛車,覆蓋70多個網點,單車盈虧比達到90%。

現在回過頭來想,單是有一些技術能力或者運營能力,做到單車的效率很高,是不夠的,你的關系反了。你要有幾千輛車的資源能力,保證不死,然後再去帶著虧損運營、擴張。當擴張到一定程度後,效率才是最重要的,你再優化效率。

但對我們而言,當時又不得不選擇效率。效率是唯一的最優選擇。首先,我們不背靠整車廠或者背靠政府,沒有資金選擇規模。其次,作為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我們本身的優勢是產品技術運營的能力,只能做到行業里效率領先。

比如說,別人一輛車一個月虧2000元,我能一個月只虧500元,甚至一個月一點都不虧,這是我的優勢。如果說資本市場的行情比較好的話,我就是整個行業盈虧比最好的,那就可能會有更多人拿錢給我。但是如果資本市場不好,大家都沒錢的話,比拼的是誰更有資源,誰就不會死。

“坑太多了”

後來,我們開始發現黑產業鏈逐漸變得成熟,電動車也開始丟了。丟失的車基本都能找回來,但找車的成本還是有的。只要涉及到車,就得面對風控問題。車險也是一件很複雜的事,你要怎樣控制賠付率,怎樣跟保險公司談,怎樣跟租客談。你怎樣控制出險:控制得好,保險甚至能掙錢,控制不好,就賠死了,保險費都交不起,特別坑。

還有就是維修。質量差是當時電動車的一個痛點,在需要修理時,相應的車後服務很複雜。比如車一壞,車廠沒有配件,得等20天。在這期間,你的車就沒法運營了,租車的費用就廢掉了。

所以說,這個行業面臨三個大坑:資金、車相關資源、政府關系。你得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才能去考慮掙錢,沒有一定積累是玩不轉的。

分時租賃跟共享單車一樣,都需要有大資本,它比自行車的要求程度還要高一些。首先,汽車比自行車貴。其次,在達到了一定的覆蓋程度後,汽車租賃更需要依賴資本和政府關系,比如,向用戶提供可供自由選擇的路邊停車位。

受制於資金、車資源以及政府關系,重視運營和效率的團隊連布局一千輛車都達不到。一千輛車的錢從哪來呢?一千輛車需要有一千輛車的資源能力和政府關系。

在行業整體不成熟時,有資源是更重要的一件事情,能夠讓你一直活下去,活到天亮的時候。你效率再怎麽高,在資本市場較冷的時候,除非高到整個公司能掙錢,否則30分和59分都一樣,都得重修。沒錢交重修費,你就只有輟學。

在去年、前年的時候,資本市場非常冷淡。現在由於多方面原因,包括共享單車的火熱,資本市場對分時租賃的態度暖了過來。共享的理念教育了市場,很多人一聽分時租賃就懂。

我記得很清楚,一些分時租賃企業的宣傳語清一色全變了:共享自行車都知道吧,騎自行車多沒勁,我還可以開車。他們借共享單車來教育汽車分時租賃這個市場。

友友之前的教育成本很高。新用戶要接受這個事情的話,轉化成本很高。比如,某地新開一網點,剛開始沒人懂,後來逐漸有人知道,原來一點手機就能開走,還挺方便,該網點的單量才會逐漸提升。但它可能需要1個月甚至一個多季度的時間,才能達到一個理想值。

考慮到成本問題,友友主要采取的是“A點取A點還”的模式。這和2VC的模式不同。某些玩家就是“隨意還”,在用戶將車隨意停放後,調度人員得趕緊去把車開走。一輛車一天的停車費需要100塊錢,如果不開走,成本太高。

我們只做“A點取A點還”或者“A點取B點還”,盡管體驗差一些,卻不做“隨意還”。在北京,最起碼要布局大幾千輛車,你才有機會實現“隨意還”。我們還是想做到單車盈虧平衡,如果做隨意還肯定就虧錢了。每做一單就虧一單,不算其他的費用,光是車輛本身的成本都不夠。

在調度方面,汽車和自行車完全不同。自行車運用三輪車調度,並且只需調度一部分,其它可以通過用戶自然訂單流轉。但是汽車需要調度的是大部分。在一座城市,除非放眼望去都是一家公司的車,用戶還車沒多久,又有另一位用戶使用,在初期,用戶和車的覆蓋度都達不到。

徹夜無眠

當認清楚這個商業模式時,你會發現,即使單車做到盈虧平衡,整體公司也掙不了錢。我單車虧,也就是每個月多虧幾十萬。我可以控制車的數量,甚至多虧50萬,一年就是虧600萬。

假設虧到600萬,但是我依然打造隨意還的方式,因為用戶就是喜歡,訂單量就是好。我接著往下融資,比如融一個億,故事就可以接著往下講。

0

燒兩年錢,然後錢沒了,我再融一輪。由於積累了一定的口碑和用戶,除非經濟很不好,或者投資突然變得很冷,否則我就不會死,可以繼續這樣擴規模。隨著模式不斷優化,車數量越來越多,用戶消費越來越多,我總能熬到它自己賺錢的那一天。這也是個模式,2VC的一個路徑,無可厚非。

分時租賃的商業模式還不成立。沒有一家說,以怎樣的成本拿車、怎樣的成本運營,能夠把這些錢掙回來,還能保證用戶的體驗。這個模式在中國成立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我在2014年加入友友時,沒有期望真能做成下一個滴滴。我帶了幾個BAT的人加入友友,他們都是降薪在這幹。我的的預期就是,這是一個很好的舞臺,可以很好地鍛煉自己和團隊,把事情做好。我和一些骨幹不求拿多少錢占多少股份。

從一開始追趕PP,到經歷一次完整且成功的轉型,從0開始運營、做到業內領先,這對大家來講,值了。

我在去年10月提出辭職。有一段時間,我感到非常焦慮,整夜都睡不著覺,最後面臨工資都發不了,我要為這些人負責。

如果不是我的話,有一些骨幹早就走了。大家圖什麽?外面的薪資是友友的兩倍,友友的股票也是一分錢不值。本身他們的履歷不錯,友友的經歷對他們來講並不是什麽加分項。後來,大家也都有了還不錯的去處,在友友的這段經歷也確實讓大家有了真實的成長。

現在,我已重回百度,在百度地圖內部做一個類似創業的項目,也比較有意思,有挑戰。總之,可以學的東西還很多。

蔣擎 友友用車 融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892

【七筆思議】詩與胡說:你就慢慢看着一切被連根拔起

1 : GS(14)@2015-08-12 08:27:37

保護國際基金會早前推出了一系列明星聲演大自然的宣傳片,先是看到朋友分享周迅和湯唯的兩條廣東話版。點着點着,卻跑進由外國演員們演繹的原裝英文版本,老實說,更是精采。Julia Roberts聲演「大自然」、Harrison Ford演「海洋」、Penelope Cruz演「水」,還有Kevin Spacey的「雨林」。聽着聲音,看着影像,真會覺得大自然正在跟你講話。不,正確來說,應該是在訓話。樹木製造氧氣、花製造食物、海洋和水提供生命泉源,但人類呢,你們為自然提供了甚麼?零。沒有。NADA。它們訴說着,人類如何把它們視作理所當然的存在,把這一切當作自己的財產,卻總是忘了自己只是在借用這個地方的資源,沒有人真正擁有任何一片土地、一滴水。



【被消失前】■它們伴着多少人成長、上班下班,讓多少人在樹蔭下乘涼避雨;它們是這個地區的居民,與每天在它們下面經過的市民共同擁有。

■人們在憤怒的,不只是政府對市民看法不屑一顧,而是屬於我們香港人的某部份又再一次無聲無息地被削掉一小塊。



百年老樹半夜慘被斬首

人類繼續極速耗盡天然資源,把樹木都砍掉,花草土地都佔用,改建成方便自己的高樓平地。然而,最終吃苦的,並不會是大自然。大自然會永遠存活下去的,但人類嘛,需要吃,需要喝,需要呼吸。它們冷冷地提醒着傲慢的人類,你們自以為如何聰明,如何靈巧,能以科技和頭腦掌控着環境,卻常常忘了: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人類不但沒有在提供,更一直在毀壞。中西區般咸道四棵百年老樹半夜無故被路政署斬首,做法莫名其妙也囂張,這新聞一出來,瞬間惹起四周一片哀嘆怨憤。當然,那個「四周」,也有可能就只有我本人認識的四周,應該還是有一大部份人覺得「樹咋嘛!」「大驚小怪」。我轉發了那段新聞後,還在Instagram被人cap圖罵我說「為反政府而反政府」「咁有冧樹危險就要斬㗎啦」,那年輕人貌似還是負責樹木保育的,說得大條道理。當下忍了沒回,只覺得,香港有着這樣心態的樹木保育團隊,不要也罷。是,我們大部份人都不是樹木專家,也不是城市規劃員,但作為一個市民,還是有常識,也有知情權的。尤其這個政府於樹木保育上的不濟,已有太多前科,憑甚麼要我們單憑你們三兩句就被打發走?官方說法是,因旁邊另一棵老樹前陣子倒下來壓傷途人,且在石牆上發現了裂痕(據說是圍牆上舊有裂痕),加上即將有颱風,所以必須漏夜把另外四棵老樹處理掉。然而,斬草除根真的是唯一方法嗎?外國早已有各種保育樹木的方法,就不能多花點心思去參考研究?敢問這些倉卒下決定的負責人們,你是真的擔心大樹倒下會傷及無辜,還是擔心大樹倒下會傷及你的工作?這麼乾脆利落,是為了保障市民,還是為了保障自己?樹有可能倒,便直接砍掉,乾手淨腳,不留痕迹,也不用再跟進,免卻一切責任,這份工還真好打。但到底誰人能這麼狂妄,認為名銜上寫着甚麼路政署地政署,就能獨自決定這一切?你們「管轄」的一樹一木、一花一草,其實都不屬於你們,怎麼現在連通告都不用,說砍就砍,斬就斬?


■看着住這區三十年伍家謙寫的文,完全能感受那種像是某種記憶被強行連根拔掉的痛。

新的愚蠢蓋過舊的荒唐

這些老樹們,比我們都老,見證着這城市的建設與興旺,大概也沒想到在這地方衰落之時,便是自己命盡之時。它們伴着多少人成長、上班下班,讓多少人在樹蔭下乘涼避雨,它們,不屬於路政署,更不屬於政府;它們是這個地區的居民,與每天在它們下面經過的市民共同擁有。看着住這區三十年伍家謙寫的文,完全能感受那種像是某種記憶被強行連根拔掉的痛。而人們在憤怒的,不只是因為這政府越見明顯的狂妄自大、對市民看法不屑一顧的做法,而更是因為,屬於我們香港人的某部份又再一次無聲無息地被削掉一小塊。對着這個政府,真的很疲倦,荒謬的事不斷不斷地滾過來,一件還沒解決下一單已出現。我開始懷疑這是他們的策略,總之就是一直用新的愚蠢蓋過舊的荒唐,睇你哋追究得幾多。若你認為大家為了幾棵樹大費周章等同煽情,等同小事化大,那我衷心祝君好運。但願到你醒來那刻,香港政府還沒把你喜愛的事物全都鏟除得一乾二淨。




【詩與胡說】

撰文:何韻詩野生菇一粒,活在娛樂圈邊境的自由人。從音樂起步,卻意外地透過創作與生活,看到生命的可能性。「希望」與「公義」就是自己的信仰。
fb連接http://www.facebook.com/hocchocc本欄逢周二刊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811/192504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9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