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要做上帝


實踐耕作生活後,才發現箇中的學問,很有趣。

例如,小時候依稀學過,粟米有雄花和雌花,卻不知道原來雌花就是平日用來煲湯的粟米鬚。每一條鬚,都有機會長成一顆粟米,鬚愈濃密粟米粒就愈多。

還有一個關鍵。就是粟米鬚要經過雄花的授粉,才能結果。當種植的數量不多,風力不夠,授粉不均勻,長出來就變成了有一顆沒一顆的「崩牙粟牙」。

為免失收,可以嘗試人工授粉。把雄花摘下來,掃在粟米鬚上,纏上花粉。於是每當雄花一出,大家就睜大眼留意,哪一棵是「全場最強壯的男性」,留種雪藏備用。原理,有點像人類的「精子銀行」,原來植物也有「花粉銀行」!

播了種,就要解決蚜蟲。蚜蟲會伏在粟米果實上,吸吮甜甜的汁液。有機園圃不用農藥,所以我們只能徒手捕捉蚜蟲,一隻一隻拿下來。

最興奮的是,想捉蚜蟲時,竟看見飄蟲!超迷你的萌樣子,圓鼓鼓的背上,鋪滿鮮紅色波點,真的就跟小時候,讀過那套以飄蟲命名的兒童英文故事叢書當中的造型一樣!當然,更實際的理由,是因為飄蟲是蚜蟲的死敵。有牠們在,可省卻很多除蟲的功夫!

那麼,有沒有方法,令園圃只有飄蟲,而沒有牙蟲?我們傻傻的問。這時,高人給我們一個很玄的答案。飄蟲,要吃蚜蟲為生。既無蚜蟲,又何來飄蟲?世事萬物,不能奢望有利而無害,只有期望利害相生相剋。

耕作既是管理的學問,也是放手的學習。即使是粟米,在大自然中,若粟米田夠大,雄花量多,風又夠猛,自會播種,根本無需人工授粉。高人說,耕作的最大秘訣,是凡事相信大自然的魔力與平衡,不要自己來當上帝。(耕耘記/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16

理解用戶需求需要上帝視角,但不能把自己當成上帝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7/161519.shtml

理解用戶需求需要上帝視角,但不能把自己當成上帝
藍狐筆記 藍狐筆記

理解用戶需求需要上帝視角,但不能把自己當成上帝

你真的了解用於需求嗎?

本文由藍狐筆記(微信ID :lanhubiji)授權i黑馬發布。

幾乎所有產品經理的口頭禪:做產品一定要把握住用戶的需求。這已經是行業的共識。但是共識並不等於真正理解。

有多少人真正理解這句話?做產品永遠不是搭框架、梳理流程、確立功能、排優先級那麽簡單。它最重要的問題永遠是:你真的了解你的用戶嗎?

在信息流投放廣告,有兩個文案:

1.“理財利率高達7%”;

2.“2017年再也不用去銀行了,理財利率高達7%”

想一想,那個點擊率更高,轉化率更高?

看看你的判斷是否正確?

如果不能在2秒之內作出判斷,敢說自己對用戶很了解嗎?標題二只是比標題一多了是多幾個字,但點擊率翻倍,轉化率也提升。

從這個角度看,所有的產品和運營本質上是社會科學的試驗。雖然事後我們可以總結歸納說,標題二比標題一多了一句話,產生了對比,凸顯了利率,引起了用戶關註。但有人也會說,標題一更加簡潔直接,更加有效。

分析怎麽說都是對,但在現實面前,最重要的是用事實說話。

創業是產品試驗,運營試驗,投放試驗的集合體。創業本質上就是一場綜合性的社會科學的試驗。連蘋果這樣的公司投放廣告都要歷經幾十個版本的測試,比如朋友圈信息流廣告投放前,會先做幾十次小範圍素材的測試,經過不斷分析,最終確認效果最好的進行大規模投放。

做任何事情,成功的思維模式都是要把“自我”放在後面,把“TA我”放在前面。用上帝的視角做產品沒錯,但千萬不能把自己當成上帝。

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到上帝的視角,張小龍、馬化騰、喬布斯也不行。但可以借助很多工具和累積的經驗開啟上帝的視角。比如數據的試驗,用AB test,比如灰度發布,比如跟用戶混在一起等。只有跟用戶在一起,才能逐步抽象出典型用戶特征,才能根據這部分用戶的需求來進行產品設計。這個時候才能說,懂得用戶需求。

為什麽很多傳統企業做出來的互聯網產品難用?本質上是老板太過於相信自我的判斷,因為自己成功,站在高位,理所當然認為自己的判斷更對,但最好的判斷來自於數據的實驗和大量用戶的接觸累積。這個一線的員工,有靈氣的員工,有心的員工應該是最了解用戶的。一線的員工比經理了解,經理比總監了解,總監比老板了解才是自然的事情。

當一個公司數據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任何人都得警惕自己的判斷。因為你可能只代表了少數的用戶群體,更多的用戶是你根本無法理解和觸及的。比如說你是一個高富帥的理財用戶,你是永遠無法真真切切理解小貸用戶的需求的。用戶可能的生活困窘,可能的需求場景,都可能是無法理解的,無法同理心的。不要用自己的需求偏好來設計這個產品。當你無法理解用戶的時候,更好借助數據說話,更好地觀察用戶,跟用戶交流。

美國第二大信用卡公司Capital One市值超300億美元,創始人Rich Fairbank曾經分享:他們在實際的運營中,對比試驗策略是最重要的手段。他們不會爭議這樣的話題:給客戶郵寄開卡函是用藍色信封,還是白色信封。他們只看試驗效果:隨機發給兩組5萬人,一組白色,一組藍色,再對比兩組帶來的訂單差異數據作為決策標準,那組帶來的訂單量多,接下來的所有客戶都會收到勝出顏色的信封。

根據Facebook前工程師覃超分享的案例,Facebook首頁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多次改版的提議,其中一次較大的改版是在2013年,由一位很有話語權的副總裁帶一堆很豪華團隊推動。他對改版有自己的理論,且非常有說服力。比如說用戶生活節奏快,圖片的信息豐富,吸引眼球,遠比文字好。比如說用戶時間越來越碎片化,沒有大片時間停留,所以把東西集合放在左邊,並用圖片顯示最高效。一聽上感覺非常有道理,且做出來的效果很漂亮。大家都認同,然後就開始改版,半年時間,60人的團隊全身投入。做完之後,進行內部測試,數據並沒有提升,但大家反饋還不錯,畢竟很漂亮。但當發布給1%用戶,進行對比測試就得出結論,使用新版的用戶停留時間和活躍度都下降,且降幅高達20%。不過團隊說,一開始用戶可能不適合界面,需要時間,需要優化。接著,團隊又做了半年時間,用戶開放到12%,數據依然沒有好轉,18%的用戶活躍度下降,在線時長也在下降,造成近20%的收入損失。最後結果是只能回滾到之前版本。

是不是諸如此類案例很多。藍狐也有過類似經歷。在做產品時候,以為通過一些清晰的全景提醒給用戶帶來方便,但結果是轉化率有5%以上的下降。放棄“我執”是產品經理的重要素質之一。

理解用戶需求需要上帝視角,但是不能把自己當成上帝。要通過工具不斷去接近上帝。這個方面百度的俞軍是中國罕有的頂級產品經理,他總結出的方法論堪稱教科書般的經典,值得所有產品經理學習。

他提到:

“產品的本質是讓人的生活更美好,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成為產品,甚至是一篇文章、一種理念、一個宗教.....給用戶創造價值就是一切產品的本源。

但產品設計的本質是利益分配,所以你要掌握好各方利益的平衡,比如要讓用戶的凈收益最大化。用戶凈收益=(新體驗-舊體驗)-切換成本,所以一個新的產品或產品升級,要盡可能提升新體驗,盡可能將舊體驗降為零,盡可能將切換成本降為零。

實際上,有時候用戶需求會將很多產品經理帶入誤區,所以我們要從用戶的反饋中區分什麽是事實,什麽是觀點,也要從數據中看到需求的強烈程度。

這可以通過內部分享失敗或成功案例加強學習,一個好的產品是基於每一個Case的分析,每一個Bug的掌握。我每設計一款產品,即使簡單如用戶界面,也會用大量的數據和事實去解釋自己每一處設定的理由,這些論據來自於我對各種數據的長期監測和分析。

當然,你也要清楚產品生命周期的更叠總是從具有顛覆性的新技術開始的,但當一個產品無論怎麽努力去改進,其對於用戶體驗的提高已經微乎其微了的話,那它的光芒與風頭被另一個產品替代,也將是一種必然。”

當你的用戶量級達到百萬,超過千萬之後,如果不借助數據工具都是黑燈瞎火的。不管你是誰都是無法看到全貌的。喬布斯做不到、紮克伯克、馬化騰、張小龍也做不到。沒有人敢說自己站在那里高瞻遠矚,洞察一切。

但不影響這些超級牛人做出很好的產品。因為他們會善用工具,善於測試,善於總結,善於複盤,最終為我所用。

用戶需求 產品經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144

上帝的沈默



為了殉道,可以去得幾盡?

一個人最極致的付出,是自我犧牲。但對殉道者來說,死亡不可畏,反而求仁得仁。然而,假若決志殉道的是自己,最後犧牲的卻是別人,又如何?

馬田史高西斯磨劍二十八年,一套《沈默》表面上叩問的,是上帝眼見信徒被逼害,何以忍心一直沈默。但更值得思考的或許是,奉信仰之名的堅持,究竟真是上帝的旨意,抑或只是人類驕傲的自以為是?

17世紀的日本,封殺天主教,但不會把傳教士置諸死地,因為傳教士的死,往往凝聚更多信徒。他們要的,是傳教士公然叛教,傷盡信徒的心,教會不攻自破。若不就範,政府就把農民信眾搜刮出來,逐一用最殘酷的方法處決。

作為傳教士,妥協不?若不妥協,想保護的,是上帝的名,抑或自己的清譽?明明可以叫停殺戮,為甚麼不?他在筋疲力盡之際望向湖面,倒影出耶穌的臉。恩師罵他,你以耶穌自比,但外面那些呻吟掙扎的百姓,他們甚至沒有你那殉道者的光環,卻為了你白白犧牲。

傅教士不能接受,當年冒死到日本傳教的恩師公然叛教。他認為死者的血不能白流,所以要戰鬥到底。恩師卻說,我現在擁有的一切:名字、妻子、孩子,都繼承自被砍首的日本信徒!為了不再流血,更要妥協。傳教士罵日本政府逼害信徒,日本政府說,不,是你的堅持,逼死他們。

電影長達三小時的辯證過程,大大衝擊着教徒的信仰基礎。當世人批評猶達斯出賣耶穌,彼得後悔三次不認主,《沈默》卻仿彿在說,寧願信念不出櫃,也不要烈士的光環,更不要生靈塗炭。

難道沉默的終極答案,就是臨終時手心的蚊型十字架?抑或是傳教士身邊那個賴死不走的小人物,徒然在永恆的犯錯與告解當中,無限循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56

郭敬明:我瘋狂了這麽久 上帝為什麽還不把我毀掉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24/164811.shtml

郭敬明:我瘋狂了這麽久 上帝為什麽還不把我毀掉
花兒街參考 花兒街參考

郭敬明:我瘋狂了這麽久 上帝為什麽還不把我毀掉

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令其瘋狂,可是我瘋狂了這麽久,上帝為什麽還不把我毀掉?

來源 | 花兒街參考(ID:zaraghost)

文 | 林默

1

小學二年級那年,郭敬明收到了人生第一筆稿費,5塊錢 。他發給報社200字的一篇短文,被刪成60多個字,發表在《少年先鋒報》的中縫位置。

這個日後的職業作家對第一筆稿酬,並沒有像《摔跤吧爸爸》里,把獎金充滿儀式感地夾在冊子里珍藏。

郭敬明立刻用這五塊錢去買了一大堆零食,多年後郭敬明回憶起,依然帶著濃郁的滿足感“那真的是,好大一筆錢”。

因為寫字賺了好大一筆錢的郭敬明,很快因為寫字,差點兒遭遇了他爸的一頓毒打。他的語文考試只得了88分,在一道看圖說話題里,他沒按照試卷上圖片的順序寫一個故事,而是自己重新理解了幾張圖的前後關系,另寫了一個邏輯的故事。

老師不為這個少年的邏輯買賬,他丟掉了12分,依然為自己辯解說“這幾張圖又沒標順序,當然兩種寫法都可以”。

不過,在此外的大部分時間里,郭敬明都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

他初中時考年級第二,高中時徘徊在年級十幾名,便經常為了不能再度進入前十名的段位焦慮不已。

在四川自貢那座小城里,郭家的條件算得上優渥。

郭敬明的一切,都在符合小城主流審美的軌跡里運行。那時的世界,沒有任何讓他自卑的話題,哪怕身高。

140cm與180cm的身高差距,根本追不上他拿下兩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拉開的人生差距。

在同齡人還沒get到青春的騷動如何憂傷地輸出時,郭敬明寫下了“在讓我疼痛的夜晚,已經沈澱的往事又會被攪動起來,一個一個排成隊從我心里爬過,所過之處一片喧囂。而當一切驟然退去的時候,心上擱淺下來的東西會讓我唏噓。”

2

上個世紀末,郭敬明的身上還貼著那個年代小城文藝青年所有的流行標簽:熱愛校園民謠、搖滾,言必及青春、憂傷、孤獨和流浪,內心或者至少姿態上抗拒世俗生活和商業社會。

他聽沈慶、葉蓓和樸樹們的歌,覺得林夕的詞太偏重於城市里的愛情,痛心於金錢至上的社會把校園民謠逼到了死角。

不過,不同於那些傻不楞登、一路文藝到撞墻的文藝青年,彼時的郭敬明就展現了身段柔軟、實用主義的一面。他在高二那年拿到了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緊接著又馬不停蹄地參加了第四屆,原因很簡單,獲得一等獎的高三學生,當年高考可以加分30到50分。

然而,他卻再一次因為寫作,招引來一頓毒打。這次揮著棍棒來的不是他爹,是高考。

60分滿的高考作文,他只考了30分,新概念大賽一等獎的光環沒能把他送去第一誌願上的廈門大學,而是發到了上海大學。

許多人的人生在讀了第一誌願還是第二誌願時,走到了分岔口,郭敬明也是這樣。但他被分叉的原因,是沒去成文藝的發芽的廈門,而是去了浪奔浪流的上海灘。

郭敬明在上海大學讀影視編導,他說自己的同學,是一水的上海本地藝術生。這是一個特別多金的描述。

這個驕傲的小城少年,忽然被投擲到了這樣一個群體中,多年後他關於大學生活的記憶依然是,“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麽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1381450429387

十里洋場的燈紅酒綠,照在郭敬明身上。他低頭看到自己的影子很短,自卑卻很長。

3

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里,描繪過一個讓外省青年們又愛又恨的巴黎:這是物欲橫流、浮華拜金的罪惡淵藪,這也是財富、文化和權力的中心,為懷揣夢想、野心勃勃的他們提供了攀爬到上層階層的階梯。

對於外省青年郭敬明來說,上海就是他的巴黎。

20140403095431663

那一年,為了參賽拿獎,他買了7本《萌芽》雜誌,填了7張報名表,研究了兩屆大賽一等獎的文風,足足寫了7篇5000字的文章。

現在,他要征服上海。

“我覺得應該是一種弱肉強食的城市法則。你只要在這個城市很成功,沒有人care你來自哪里,沒有人care你是不是上海人。”,“那時我就暗下決心要闖出一番事業,用才華、能力證明外來者的地位和價值”。

郭敬明說的才華、能力,是那支曾把他拽向命運分岔口的文筆。

在這件事上,他並不是一個當了XX還要立牌坊的人。小城文藝青年郭敬明45度角仰望天空、鄙薄商業與金錢,闖蕩上海的外省青年郭敬明幹脆利落地轉身、低頭,打定主意要“把寫出來的東西很好地賣給別人”。

他又攀著那支文筆,升騰了起來。

他在《夢里花落知多少》里,寫北京的幾個官二代富二代的肆意放縱,他們的生活被野心勃勃的屌絲闖入、打亂,美麗的鱗片被一片片抽走,最後只剩下支離破碎。

他寫《小時代》,背景就安放在大上海,青春仿佛一把燃料,都獻給了極致的欲望。

他依然寫迷惘和混亂的青春,卻為無數困守家鄉的小城青年們打開了一扇窺視紙醉金迷的大城市和另一種華麗、懸浮生活方式的窗。

他不厭其煩地在文字里堆砌各種奢侈品名詞,由此招徠無數嗤笑。但那又如何,他喜歡,他的讀者也喜歡。

成功如願降臨,接連幾部小說的出版迅速把他送上了最具商業價值的暢銷書作家的寶座。

4

“童年陰影就是個子小,大學陰影就是不夠富”,郭敬明曾如此自陳。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童年和青春期的經歷將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這套理論未必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放郭敬明身上卻能窺見其呼嘯而過的痕跡。

對於財富、成功的欲望,讓他不滿足僅僅當一個碼字兒的作家。他開始成立工作室,接著又成立自己的文化傳播公司,出版刊物、用打造偶像藝人的方式打造自己的簽約作家,精明而精準地在國內多年來死水微瀾的出版市場上掘金——中國現有傳統文學期刊的全部發行量加載一起,才僅抵上郭敬明公司旗下5本雜誌的發行量。

手里攥著眾多暢銷書的郭敬明,也站上了電影市場呼啦啦而來的IP風口。《小時代》系列雖然有著豪華PPT之稱,但扛不住無數少女為之買單,近20億的總票房足夠酸死不少老派電影人。

同時,早在2015年,郭敬明就通過協議轉讓的形式獲得樂視影業500萬股,占比0.6%。同年,郭敬明成為新三板公司和力辰光前十大股東,股權占比為4.05%。根據協議,未來5年,雙方將優先合作9部影視劇作品。2015年,騰訊影業和郭敬明也達成了戰略合作,將就《爵跡》IP進行全平臺的合作,在文學、動漫、遊戲以及影視方面進行聯動。

這個曾經的小城文藝青年憑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撐起了一個龐大的文娛帝國。

這時,當被問及藝術與商業如何選擇時,他大方地表示:“如果硬要選的話,我會選擇商業的一端。”

就像多年來抄襲醜聞纏身,但他並不以為然,“無論你回應也好不回應也罷,這件事情總會消失的,可能半年、一年、三年或者五年——我的書一樣在賣啊,人氣也一樣在啊。”

5

在攀上世俗成功高峰的同時,對於郭敬明來說,或許內心的陰影也開始呼嘯。

4-141120102447

他熱愛名牌、華服、party和美酒,瘋狂地買各種奢侈品,坦言是“帶著一種快意的恨在買”,“我想也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人體受損後的過量愈合”。

他熱衷於給自己打造一個完美的人設,不僅要穿著時尚,而且長相上也越來越向自己筆下的美少年形象靠攏,時不時還在微博上秀裸體出浴圖曬肌肉。

喜寶說:“如果沒有愛,那麽很多很多的錢也是好的。”但人性從來就是貪婪的,如果有了很多很多錢,自然還想要很多很多愛。

擱郭敬明身上,這變成了混合了金錢、權力、同性戀、包養等狗血元素的混亂緋聞。

一個巨大的錦繡斑斕的氣泡,戳破它卻只需要小小的一根針。

這根“前旗下男作家控告郭敬明性侵”的針迅速引爆一場全民大圍觀。從醜聞爆發當晚開始,與郭敬明“有關系”的男明星都被陸續推上微博熱搜。

有人爆料,郭敬明和朱梓驍曾在一起的那段時間,朱梓驍資源很好,拍了很多電視劇,上過最小說的雜誌封面,還被送過一套北京世貿天階附近的房子。而且,朱梓驍在參加《百科全說》時,就被中醫直接指出有肛裂……

另外,早在2014年有人撰寫的《郭敬明和他的金絲雀們》一文也被再次瘋轉。據說這篇文章描述的是郭敬明和“現任”陳學冬的日常。娛樂圈紀委王思聰還看熱鬧不嫌事大地轉發過。

還有人說,郭敬明有著無法掩蓋的自戀情結,他的每一個緋聞男友都像他筆下理想中的自己,愛自己,所以也愛著理想中的自己。

但現在,這個擁有無數華服、名下財富足夠砸死99.99%網上看客的成功商人,再一次回到了被人揪著身高嘲笑的童年。

我不知道現在的他,有沒有曾回想起,16年前的那次大賽上寫的那一篇《假如明天沒有太陽》。他說:“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令其瘋狂,可是我瘋狂了這麽久,上帝為什麽還不把我毀掉?” 

郭敬明 IP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936

出庭前復職 陳志雲:感謝上帝 助無綫唱片公司修好 暫不管藝人

1 : GS(14)@2010-11-17 23:32:18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5-212906?category=m




出庭前復職 陳志雲:感謝上帝
助無綫唱片公司修好 暫不管藝人

涉嫌串謀詐騙及貪污的無綫業務總經理陳志雲,於下周二(23日)在區域法院出庭前夕,昨日突然高調復職,會見記者時高呼「感謝上帝!」據悉他除了將出席本周五(19日)的無綫台慶慶典外,亦將修補跟4大唱片公司的關係。
無綫強調董事局知悉廉署對陳的指控,但仔細考慮後仍決定恢復其職務,但他暫不會從事藝人管理及選角等工作。
案件中控方證人多達60人、當中包括多名無綫藝人。本報昨日向廉署查詢陳志雲復職會否對相關藝人構成壓力時,廉署發言人稱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便評論;無綫外事部發言人則指出,董事局已仔細考慮其指控性質及實質,相信復職是最好的安排。
TVB:工作不涉調查目標
陳志雲昨晨8時45分由司機接載返將軍澳電視城上班,之後馬不停蹄出席數個例會旁聽,至下午約4時才向在電視城外等候的數十名傳媒,發表約1分鐘談話。
換了一個清爽髮型、穿着筆挺西裝的他,雖較事發前消瘦,但精神飽滿,臉色不俗,言談間一直展示招牌笑容、令臉上小酒渦呈現,跟今年3月被捕後憔悴與落寞的神態,大相逕庭。
他甫見記者,便感謝上帝及無綫,讓他復職,又表示最高興能全程投入工作,他表示日後會做好工作,製作更多好的電視節目,說罷便離開,對於記者提問「六嬸如何讓你復職」及「你覺得案件審訊中復職是否是適當時機」等問題,他一概沒有回應。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00511)昨日在開市前,透過港交所發出聲明,指董事局知悉廉署對陳志雲提出的指控,是聲稱跟管理及其一項演出工作有關,但他在公司內其他權責及工作,並非廉署調查目標,考慮指控性質、公司及股東利益及企業管治原則後,決定讓他復職,但暫不會從事藝人管理及選角工作。
周五出席台慶 下周二應訊
據了解獲「六嬸」方逸華力撑復職的陳志雲,除會出席本周五無綫成立43周年台慶外,亦會着手修補因版稅問題、而跟無綫鬧翻的4大唱片公司關係;雖然六嬸昨未有返電視城,但消息指過去數個月,她一直有跟陳志雲聯絡。
自今年3月陳志雲涉貪被捕後,過去8個月他一直停職,但期間照支薪;雖然廉署早前控告陳志雲、其前助手兼思潮廣告董事叢培崑,以及無綫市場及營業部業務拓展主管陳永孫,串謀收賄及欺詐等8項罪名,但本月初提堂時,控方卻以未有合理入罪把握為由,撤銷陳志雲及叢培崑3項行賄及收賄罪,餘下5項控罪則於下周二轉至區域法院審理。
撰文:吳婉茵、曾秋文
2 : 龍生(798)@2010-11-18 11:44:26

這人在位十年間, 把2台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令tbb一台獨大

其勢力, 影響力, 無可拂界
如今電盈想做起, 王維基又話想起山頭,
此人實是各界勢力必爭的人
成功拉攏過檔, 必可抽出tbb 部份有實力的班底人仕
所以唯有讓他官復原職...
只可憐當日押錯注的人...例如廖x兒小姐...尋日睇報紙
見佢做訪問, 被記者影到一聽陳志雲復職
緊張到成身紅晒.......哈哈
3 : GS(14)@2010-11-19 12:00:14

廖x兒一向不討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633

覓到宇宙質量失落的拼圖 上帝粒子現蹤影

1 : GS(14)@2011-12-14 23:56:5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5890693
科學界研究宇宙起源取得重大突破,歐洲核研究組織( CERN)科學家昨日(周二)宣佈,在大型強子對撞器( 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的最新數據中,找到了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玻色子( Higgs boson)的蹤迹,收窄了可確定它位置的範圍。雖然證實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短期不影響人類生活,卻填補了物理學界解釋大自然最深層結構理論失落的一塊拼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906

胡孟青:特首扮上帝?業主墊屍底?

1 : GS(14)@2012-08-24 11:10:00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A%E5%B1%8D%E5%BA%95
特首一句唔會為遷就市民購買力壓低樓價,話之你住緊大屋個個月袋緊幾十萬人工仲扮曬感同身受、話自己買唔起樓嘅口口聲聲話會出招降溫,但誰說了算、誰說了的不算,大家最清楚,中資機構最鍾意開會,多會開代表夠日理萬機,懶理開會時只全程玩手機,連口徑都未統一,是急就章拉雜成軍的必然後果,留得低者肯定都係骨子裡好想留低之輩。
全港市民被特首一言驚醒之餘,眼見管治班子雖拍馬都稱不上地主會,卻係個業主會樂園,尤其係星球人與勤奮小強,更係物業王,既然大家都係既得利益者,跟各大小業主坐埋一條船,又點會玩自殘?樓價不創新高才奇怪也。關鍵在於要保住自己揸嘅樓水漲船高,樓下就要有更多人墊屍底,自我感覺就更良好。如財仔廣告歌歌詞句句講明,無論係「幾十年舊樓」抑或係「未補地價嘅居屋」都受。受到廣告啟發,索性搞起埋居屋,一招白表免補地價買二手居屋,變相白表自由行,即時掀起一輪居屋炒風。在一國兩制之下,話知你制定唔制,開發香港新界大東北,美其名搞邊界經濟,實質要連北區樓價都炒到飛天,話之你份人工頂唔頂得住,總之業主大曬,難道對改善社會貧富懸殊的承諾,都已被拋諸腦後?抑或有人在扮上帝,大玩「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令你瘋狂」陰招?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218

教宗掀社交網熱潮「如跟上帝對話」

1 : GS(14)@2015-01-19 01:07:46





教宗方濟各(圖)在菲律賓的人氣不只是「地上最強」,網上亦追隨者眾,人未到已掀起社交網絡熱潮。有教徒坦言喜歡跟教宗在網上互動溝通,「如同跟上帝直接對話」。七十八歲的方濟各行事開明又熟用互聯網,他的Twitter官方戶口Pontifex追隨者近一千七百萬,在世界領袖當中雖然只排第二,但推文轉發量比首名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多近十倍,平均逾萬次。這次亞洲行展開前,教宗推文呼籲信眾為他祈禱,就獲轉發兩萬多次。全國最大電訊商PLDT以#DearPopeFrancis收集信眾推文,稍後收錄於特製的教宗手板公仔中,送給方濟各。亦有網友開設條文#ShowThePope打小報告,揭露菲律賓神職人員的「惡行」。網上同時捲起Selfie熱潮,馬尼拉以至多個偏遠堂區和政府辦公室,都準備了一比一的紙板公仔,讓無法親見教宗的信眾跟「替身」自拍放上網,以低成本鼓勵大家關注盛事。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16/190043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332

許太冇計劃做媽媽 Sammi:上帝要我生就生

1 : GS(14)@2015-05-25 23:48:40

■許太Sammi的黑色透視裝大為搶鏡,成全場焦點。


李嘉欣、周汶錡、鄭秀文(Sammi),前新聞之花周嘉儀、高芳婷和韓星安宰賢等,昨晚在銅鑼灣出席時裝品牌Max Mara旗艦店開幕,當中安宰賢更吸引過百粉絲駐足。穿上透視裝的Sammi最搶鏡,她表示不擔心春光乍洩:「裏邊我有堅挺胸罩,而家啲衫,有時以為危險卻安全,以為安全但卻會走光,我着得好小心。」Sammi表示稍後會跟台灣型男張孝全拍戲,講述兩人有姊弟戀,她還向男方借種生B。



周汶錡生日零酒精

問到升呢許太的Sammi會計劃為老公許志安生兒育女嗎?她堅決說:「唔想,而家世界風氣同資源唔係適合生育時機,但我支持人哋生,只係自己唔生,上帝要我生就生,我會做足安全措施,生小朋友責任太大。」



■周汶錡陀着8個月B仔,繼續貪靚着4吋高踭鞋出活動。

■已有4歲囝囝的李嘉欣改變主意,無意追女。



Sammi不想生,同場已有一子的李嘉欣表示也無意追女,大肚婆周汶錡卻期待個半月後生B,腹大便便的她昨日仍貪靚穿上4吋高跟鞋撐場。周汶錡前日41歲牛一,與友人共度,壽星女說:「今年生日零酒精,好多朋友關心我個BB,送咗好多補品同嬰兒用品做禮物,我玩到凌晨12點,BB仲喺肚裏邊碌嚟碌去。」周汶錡表示夫婦捐款給尼泊爾賑災行善作為生日禮物。此外,前主播高芳婷離職後首度出席商業活動,她透露正在港大修讀中文系碩士,書展會出新書《七年滋養》:「內容係講我做主播趣事,當中都會講番當日聯署事件感受。」記者問到韓星安宰賢可有看金秀賢的新劇《製作人》,他的經理人即擋駕說:「佢唔想答。」採訪:譚倩宜攝影:陳志嵐



■安宰賢型爆現身,現場有逾百粉絲打氣。

■剛離職大台、結束主播生涯的高芳婷(右)與周嘉儀結伴出活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522/191557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544

自稱「上帝先知」美槍手大鬧國會山莊

1 : GS(14)@2016-03-30 14:41:03

美國國會正處於休會期,但國會山莊在復活節假期間仍有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參觀。當地時間前日下午2時39分,一名男子突然在遊客中心擎槍指向職員,惹來恐襲驚魂。警衞果斷拔槍擊傷持槍男子,並將他制服。事後,警方指該名男子早有闖入國會搗亂前科,相信同恐怖襲擊無關。「趴在牆後面!」本身是壓力團體說客的萊夫憶述事發經過,指當時警衞紛紛喝令在場人士找掩護,「好像有人在我左邊開了兩槍,我以為是電影情節,沒想到是真的。」遊客韋斯特布克說:「當時警察叫所有人趴下,控制場面後,便着我們到會堂確保安全,警察讓所有人都保持鎮定,做得非常好!」混亂中,除了持槍男子,現場一名女子也受了輕傷送院。



白宮封鎖戒備

這宗持槍闖入事件,一度令到國會山莊和附近的白宮要封鎖戒備。警方指被捕男子是66歲、來自田納西州的道森(Larry R. Dawson,圖),他傷勢穩定,正在留院。他去年10月曾在眾議院公眾席上自稱是「上帝先知」,又跟警衞糾纏,擾亂會議進行,被法庭判令要禁足國會山莊一帶。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30/195497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7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