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摩王」短炒變收租投資

1 : GS(14)@2010-11-27 11:42:0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1127/News/ea_eaa2.htm


【明報專訊】近日市場消息稱,「摩王」黎汝遠持有的金鐘力寶中心半層「摩貨」(未成交前已轉售)正在放售,並接受買家議價約5%。自上周五政府出招後,黎汝遠首度回應稱,由於出招主要集中於住宅,料住宅市場短期會有波動,但工商物業市場則不會受太大影響。他又稱,該層成交期至明年約9月,並已支付約一成樓價,故決不減價放售。據悉,現時該盤意向價約1.53億元,呎價約1.88萬元,較上月買入價約1.3億元高約18%。

市場消息稱,黎汝遠逐漸脫離「摩售」行列,尤其在住宅上,現時手上約35 個住宅單位,已於今年初起陸續全部作出租用途,大部分位於港島區,由於全部均約於07年至今年初買入,故租金回報約5厘水平。據悉,「摩王」持有的北角新都城大廈單位,面積801方呎,剛以月租1.5萬元租出,呎租約19元,該單位於07年底以233萬元買入,租金回報高達7.7厘。

「白旋風」物業轉收租

「白旋風」陳清白觀察政府出招後一周,認為樓市仍會有調整壓力,現時持有約10多伙的中細價物業,大部分均會作收租用途。「97年樓價大跌我受過傷,鶽家獱住物業都係早前低價買入,且位於港島區,故會作收租用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780

招股書明年2月 「無紙化」

1 : GS(14)@2010-11-27 11:48:3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1127/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每有新股出台,可說是「樂了股民,苦了地球」,因大批無人索閱的招股書,白白浪費了大量紙張。為配合環保的大趨勢,港交所(0388)及證監會落實招股書「無紙化」,明年2月1日開始,新股可選擇刊發「電子招股書」,但要在每家收票行備存最少3本實物招股書,供投資者查閱。

另外,刊發電子招股書的新措施,對於經營紙業或印刷的企業,例如上市公司卓智(0982),則可能有負面影響。卓智的主要業務,是提供財經印刷服務,當中有大比重收益是來自印製招股書。

印刷股卓智料受打擊

現行《上市規則》及法例要求新股申請表,必須附以招股書,但大部分投資者都捨書不取,或是取而不看,以致不少招股書淪為廢紙。證監會早年的調查指出,每次招股活動,最少有三分之一招股書無人索取。根據環保團體的統計,假設每年有90家新股,每家印備1萬本招股書的話,每年便要消耗超過1700公噸紙張,砍伐逾2萬棵樹。

選電子版 須於招股前5天通知

港交所昨日刊發「混合電子/紙張上市文件」諮詢總結,結果顯示市場普遍支持招股書「無紙化」。明年2月開始,新股可選擇不派發實物招股書,改為經由互聯網刊發電子招股書(惟不能以派發光碟取代),但要在每家收票行,備存最少3本實物招股書供投資者查閱。

不過,假如有投資者要求索取實物招股書,保薦人也要提供,保薦人最好亦能提供熱線,供有意索取實物招股書的投資者預先登記。

根據新措施,新股倘選擇刊發電子招股書,保薦人要在新股招股前5天,通知市場招股安排(例如電子招股書會如何發放、公眾可在那處查閱實物招股書等)。港交所不會要求保薦人最少印備多少份實物招股書,但保薦人有責任確保上市資訊公平及有效地向外發放,例如要確保發放電子招股書的網站運作暢順等。萬一電子資料中斷發放超過4小時,保薦人要停止採用電子招股書,並作出補救行動。

環保團體銀行界表示支持

環保團體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對港交所的安排表示歡迎,因可減少印備實物招股書的數量。但他認為港交所亦要研究,簡化招股書的內容,或是容許新股印備精要版招股書,港交所審批新股上市時,也要計及企業從事的業務會否危害環境。港交所上市科主管狄勤思表示,會繼續鼓勵新股編製更精簡易讀的招股書。

不過,有投資銀行界人士指出,他們亦認同刊發電子招股書較方便,亦可節省成本及環保,但對於大型新股來說,印備實物招股書供投資者排隊索取,有時確可做到造勢及宣傳效果。

明報記者姜靜嫻報道
2 : abbychau(1)@2010-11-27 23:52:45

很好
3 : GS(14)@2010-11-28 10:42:17

我覺得不好
4 : abbychau(1)@2010-12-01 15:11:33

我認為想要實體的應該要有途徑可以拿到會比較好
5 : GS(14)@2010-12-02 20:39:38

我也這樣認為,它每間擺三本都是沒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781

加國醫企港設附屬 進軍內地

1 : GS(14)@2010-11-27 11:49:29


  2010年11月27日

【明報專訊】加拿大跨國醫療器材企業IDEAL LIFE,看準港商進攻內地,可享稅務優惠等優勢,特別在本港設立附屬公司,伙拍山東製藥企業,將嶄新的健康監控系統引進當地約15間社區醫院,預計將有逾10萬名病人應用。若反應理想,不排除會日後透過CEPA進軍內地其他市場。

港玩具商助拓遠端健康監控

IDEAL LIFE香港附屬公司董事朱其崑,本身是大南玩具實業總裁,亦是香港玩具廠商會前會長,經營玩具生產逾30年。他坦言,該廠一向有為IDEAL LIFE生產電子醫療器材,是次開拓內地醫療器材市場,是希望將業務作多元化發展,「不能說是轉型,我對玩具業仍抱希望,但業務不可只限玩具!」

朱其崑昨日聯同IDEAL LIFE行政總裁Harvey Goldberg,以及山東「諾和諾泰生物製藥」首席執行官劉振平和總裁鄭雲峰,在本港簽訂合作協議,授權「諾和諾泰」以分銷商和持牌人的身分,將IDEAL LIFE研發的「遠端健康監控系統」引入中國市場。

港商名義到內地 免雙重徵稅

透過有關系統,病人每天在家中量度血壓、血糖等資料,可透過電腦系統自動記錄,並即時傳送到所屬醫院由醫護人員監控,病人在有需要時才須入院,亦可從減少不必要的求診,最終可達節醫療資源之效。

IDEAL LIFE選擇在本港簽訂合約而非內地,是考慮到本港法制及版權保障等優勢,以香港公司身分與內地進行生意經貿,亦可免雙重徵稅,勝於其他海外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7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