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100多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如何參保 錢從何來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0789

5月15日,《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外公開。《條例》共10章44條,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這是中國第一部系統規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規。

其中,《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這是我國首次明確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須依法參加社保。

3000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如何參保尚未明確

國務院法制辦、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人就條例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國現有事業單位111萬個,事業編制3153萬人。

按照現行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與企業人員不同,這3100多萬事業編制工作人員,退休前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由財政統一支付養老金。這種「雙軌制」養老保險制度一直備受爭議。

新出台的《條例》規定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需依法參保,但並未明確規定參保的具體步驟。學界的一些專家也認為,有關事業單位人員從7月1日起統一參保並不現實。

《京華時報》報導,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教授認為,新政的出台並不會使廣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今年7月同步參加社會保險,尚需一系列配套實施文件的出台。不過新政還是會對加快推進養老金雙軌制的並軌,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新京報》報導,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已明確: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條例》提出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參加社保,系對《決定》的貫徹實施,再次釋放「養老金並軌」即將啟動的信號。

但他也同時強調,如何解決資金「缺口」,即在職人員此前「欠繳」的養老保險,是「養老金並軌」的難題,「《條例》沒有涉及,這方面應該還會出台配套制度」。

《南方都市報》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認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支付部分直接從工資部分扣除的可能性不大,畢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並不高,必須先建立工資增長機制漲工資才可行。更重要的則是,如果有政府財政支付單位繳納部分,以每年每人1萬元計算,政府一年將多支付3000億元。而在此之前,財政只需要支付這些人退休後的養老金。

事實上,早在1992年,原人事部就曾下發《人事部關於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在云南、江蘇、福建、山東等省開始局部試點,但最終由於各地試點不統一以失敗告終;2008年年初,國務院出台《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又確定了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五省(市)作為事業單位養老制度及分類改革試點,但這幾個試點目前也未見捷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