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市盈率與市場 可愛的時光

http://xueqiu.com/3756444242/29086696
談市盈率和市場之前,我們要先談談做股票的邏輯。

做股票的邏輯,其實就2個字,預期。無論是有效市場,還是半有效市場,股票的股價都反應市場對其預期如何。所以,要想在股市中提高獲利的成功率,你需要有2個技能:1市場對某支股票的預期 2市場預期是否高估。 要解鎖這2個技能,並沒有看起來那麼容易,這牽扯到的因素太多,但今天,我只是想談談市盈率和市場預期的關係。

什麼是市盈率?老生常談了,就是P/E,股票市場價格除以每股收益,我們如果假設最終結果為10倍,可以理解為,當公司將每年的淨利潤都拿來分紅的時候,剔除通脹因素,且公司這10年的淨利潤不發生變化,那麼投資人10年後可以靠分紅收回本金。

10年算不算久? 其實不算久,如果有確定性的話,這好像還是筆不錯的買賣,畢竟我們的10年定存達不到單利10%收益。 但很遺憾,如果股票的確定性高的話,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家破人亡了。所以股票市場都會對無風險定存有一定的溢價,而不同風險的股票溢價也會不同,這個我就不在這裡探討了,這次談的是不同市盈率,市場的預期。

有的公司,市盈率有100多倍,比如掌趣科技;有的公司,市盈率有50多倍,比如機器人,樂視網,三全食品;有的公司,市盈率20-30倍,比如中國汽研,探路者,陝鼓動力;有的公司,市盈率低於10倍,比如中國建築,格力電器,各種銀行公司。

PS:本次市盈率討論範疇,不包括發展前景好,但前期常年虧損的公司,以及夕陽行業,已經處於虧損的公司。(討論的股票基本為我自己持有,或者關注中的股票,因為有一定的熟悉度,所以作為討論的例子)

100多倍,如掌趣科技,其實這種公司的特點就是,市場看好,市值較小,炒作空間大於業績成長空間。要敬畏市場,但同時也要懷疑市場,就算是發達國家,對於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或者高速發展中公司的判斷,時長3年以上的準確度要遠低於3年以內的準確度。所以,我們的邏輯,就是想辦法搞清楚市場對於這類公司3年內的看法。100多倍,其實相當於樂觀估計要100多年收回成本,這顯然是不行的,但這種公司,未來3年什麼樣的複合增長率才能符合市場的胃口? 一般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有3-5年的高速成長期,之後會處於發展期,然後就是成熟期。如果我們認為發展期的行業為30倍左右市盈率的話,那麼從100倍市盈率,3年到30倍,需要怎樣的成長性呢?通過計算,複合增長率大概在50%,這對於A股的上市公司來說,還是很難實現的。所以從這個市盈率區間,我們得出基本邏輯,就是1個字,炒。這類公司,大多數業績難以為繼,最終將難逃股價大幅下挫。所以要想在這類公司身上賺錢,你需要獲得的能力是,比大多數人更早的發現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

50多倍,如機器人,樂視網,三全食品。這種市盈率區間的公司,往往處於行業高速發展的中後期,矛盾點在於,大家在對這類公司未來高增長時長上的意見並不統一。這類公司有的確定性較強,比如機器人,手中訂單數量對其未來業績保證性較高,且自動化行業是一個發展速度依然較快的行業;有的公司確定性一般,但前景似乎不賴,比如樂視網和三全食品,他們都是短期進行市場擴張,在相關領域達到較高市場佔有率,犧牲現有利潤,在客戶粘性足夠的時候,釋放其業績。這類公司,也許短期業績對其股價的影響並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市場對其成長性的判斷邏輯是否有改變。比如樂視網,如果1年後,市場發現其客戶的續費率非常低,即便其電視賣的再好,也可能出現股價大幅下挫,因為市場是基於對其用戶續費模式的期待才給予其目前的估值水平;比如三全食品,如果在2-3年後,其市場佔有率已經足夠高,但依然沒有形成有效的毛利壁壘的話,市場也會將其狠狠的拋棄。

20-30倍,如中國汽研,探路者,陝鼓動力。這種公司,在中國的市場較為常見,有的公司在上升期,有的在下降期。上升期如中國汽研,探路者。這2個公司所屬行業,一個是汽車技術服務,一個是戶外產品及服務。這2個行業,都是不錯的行業,我本人甚至認為這2個行業並不亞於TMT之類的,至於其成長邏輯,我也不談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對於這類公司的預期,大家普遍認為行業處於發展期,成長率可能在未來幾年保持15%左右的增長,且能維持的年限會比較長,一般會超過3年。而市場對其的預期往往也和50倍,100倍市盈率的預期判斷點有所不同,後者往往是以發展理念是否成功作為判斷依據,而20-30倍市盈率的判斷,往往是業績的成長性。公司如果要想持續保持這個市盈率區間,那麼需要保持業績的常年穩定增長,一單某年業績出現大幅度下滑,可能股價的重挫也就隨之而來,參見電科院。雖然不瞭解電科院,但我認為其基本面並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在這個市盈率區間,還有一種公司,就是行業處於下滑期,但並非夕陽產業,比如陝鼓動力。這是一家較為優秀的公司,但其上市以來,股價一路下挫,市場對其預期邏輯為,行業景氣度持續下滑,其短期業績難以維持。現在看來,這幾年市場對其的判斷是蠻正確的,同時,這個公司也讓很多投資者陷入價值陷阱。對於這類公司,市場往往認為,公司所處行業依然低迷,何時見底,不清楚。一旦業績有反轉跡象,這類公司的股價會迅速回暖,但業績出現惡化跡象,股價還會繼續陰跌。所以,這類行業景氣度處於低谷也短期看不到回暖跡象的公司,買入時,需要很好的耐心。

最後,就是10倍以下市盈率的公司了。其實這些公司,往往有一些共同點,比如市值較大,往往都是幾百億起;比如行業處於成熟期,未來很難有爆髮式發展;比如負債率較高,似乎多了一些財務風險。中國的A股市場有自己的偏好,就是盤子大的公司,都給予一定的折價,無論其市場前景好壞。比如長城汽車,即便是其成長率最高的幾年,市場也不過給予其13倍左右的市盈率;上海汽車,常年6倍市盈率;各種銀行,5倍市盈率;各種大型基建公司,6倍市盈率;格力,美的,7,8倍市盈率;雙熊,常年10倍市盈率趴著。他們所屬的行,往往支撐起了現有社會體系,但這種市盈率,往往是一種崩盤的預期。顯然,一兩個行業崩盤,還可以說的通,但這些行業都崩盤,似乎有點邪乎了。如果非要讓我說,那我寧願相信,這些行業之所以處於這個市盈率,是因為市場的資金不足所致,並非大家都認為中國經濟真的要崩盤了。

說了一通,邏輯有些混亂,但主要是為了自己思考,也為了能和耐心看完的人進行交流。最後再說句,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人們對市場的預期邏輯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我們要做的,除了要搞明白市場的預期邏輯之外,還要搞清楚市場預計邏輯的變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2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