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諜變----正在成熟的中國股市 立春

http://xueqiu.com/9428236477/29000823
不論今天的中國股市在媒體的筆下有多麼不堪,慨嘆起昔日人頭湧動的投資者們「都到哪兒去了」,公允的說,今天的中國股市,相比最初的那個十年,越來越成熟,越來越進步,越來越有效率,越來越聰明了。

一屆一屆的證監會,雖然讓一些股民恨得想拿桶黑墨去潑他一遭,但同樣,縱觀下來,放到大歷史背景中去看,他們還是不斷推動中國股市向良性軌道邁進,變革是如此的不易,處在一個風箱老鼠的位置上,又想做點事情,兩頭受氣是必然的,被唾罵也是必然,弄死都不奇怪。

在一個官員任命制的體系裡,一面要維護體制,一面又要突破,甚至是和體制對立,這個無疑是極有難度的,維護舊的太過頭,和先進作對,開倒車,自然過不了市場關,想突破,和成熟股市靠近,又不能步子邁的太大,太大舊體制篤定吃不消,搞不好船都弄翻了,所以對證監會,中短期的期許值不能太高,他們是自覺的在做一個推動者,還是被動的做一個推進者,或者是無意中做了推進者,我想這三個角色不同時期是混搭的,從結果上看,內中必有些明白人,畢竟喝過洋墨水,也見過市面,因此今天的中國股市,發展方向和路徑是正確的,積累起來看,整個過程,不是蛻變,不是漸變,簡直就是諜變!

因為它的服務主體,正在悄悄發生質變,相比最初建立時的想法和設計,走到今天,它就是諜變,它讓民營企業獲得越來越重的地位,並且正在把那些低效率,佔盡社會各項資源,投入多產出少、腐敗叢生的國企央企逐漸邊緣化,迫使他們面對現實必須做出改變,所謂的混合經營體制,就是一個羞答答的轉身,現在還半推半就,今後會你追我趕,否則其命休矣,當然整個過程的完成,還需要十年以上,變革是漸進的。

市場的直白訴求,和最後政策的落地總是有巨大的差距,雙方在拉鋸戰中不斷取得平衡,十年前的國有股減持,拉鋸數次,讓市場在最好的實體經濟發展背景下不斷走熊,最後終於妥協,股權權益的強烈不公終得以修正;現在的優先股,實際上也是一種拉鋸平衡,是對那些大型國企央企貪得無厭,沒完沒了向資本市場要錢的一種束縛,本質上,根本談不到利好,因為它終究是來要錢的,無非是對這種相對無止境的貪婪加一道鎖鏈,不能要了錢,還要流通權,兩次給市場壓力,可以給你優先分紅收益,但要限制流通權,相對公平,這種所謂的利好,把兩次禍害改成一次性的,對於大型企業無度圈錢的現狀,算得是相對利好,等於告訴在老虎板凳上的受刑者,你腳下原本加六塊磚,現在給你拿掉一塊,歡慶吧!

可是就這樣的歡樂,最終也沒徹底給到,因為這個優先股到頭來還是可以轉股的,優先股起源於英國,在美國發揚光大,是一種很好的融資手段,但好在哪裡,是非常複雜的,根本上,主要是那個發優先股的企業,你是真的好,那優先股就是好的,比如高盛,08危機時候請老巴出手相助,承諾優先股,危機一過,就迅速從老巴手裡贖回,因為長期在投資方手裡,企業付出太多,不合算,這是好企業的特徵,它對收益錙銖必較,贖回它單向支出會少些,對全體股東更好;所以中國的那些掙紮在淨資產上下的央企國企,你是真的好企業,說實話最終也無所謂你轉不轉股,好企業的股權價值總是不斷升值的,問題在於,你常期萎靡,徘徊在淨資產上下,體制上又明顯落後,需要變革,至少過去的歷史證明,他們好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所以優先股目前看是一種妥協,是強大舊勢力和新興發展過渡轉換的一次較量,大利好談不上,但多少緩解了市場的承接壓力;

有了優先股這塊破木板的支撐,再加上 創業板走牛的信心效應,騰出手來推進新股IPO,確實是迫不及待的事情;

和大多數人的看法不同,我舉雙手贊同應該把新股IPO的發行盡快常態化,市場化;而且要大大偏向民營企業,讓更多的中小民營企業獲得上市機會,新股的踴躍上市,本質上是經濟活躍,發展積極的一種表現,坊間把民營企業的上市,說成是快速造富,積極套現,吸股民血,完全是一部分人骯髒心理之下的醜化和污名化,是有這樣的人和事,也有制度上的漏洞和缺陷,讓一些人鑽了空子,但整體上,多數企業是好的,否則中國經濟的的年年增長從哪裡來?

企業家是一群不同於常人的人,獲取財富只是他們人生目標中的附屬標的,如果有100家企業,其中有20個企業家是這樣做的,這個國家的經濟就不缺乏活力,讓這些企業上市的股市就不會差,現在國內媒體和股評界有一種很幼稚可笑的集體性看法,就是有100個企業來上市,你必須給我做到100%都是好東西,都是挑不出任何毛病的,都是業績必須槓槓上升的,不能一兩個季度就變臉的,這種認識,是對商業生產和經營的極大誤讀,哪有那麼好的事,對於較成熟經濟體的歐美來說,能做到世界500強的企業,平均壽命也才40--42年,一般企業的平均生存年限是12.5年;而對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根據普華永道的統計,集團型企業7年左右,中小企業2.5-2.9年,上市公司總體資質要強很多,但業績中短期波動實在很正常,幾年下來,一批企業不斷走下坡路完全正常,這在任何資本市場,都是投資人必須接受的事實,任何發行體制,都管不了企業的生老病死,所以作為投資人,擦亮眼睛,不斷學習,才是保護自己的最根本,媒體苛刻和監督是好事,但是誰也改變不了基本的統計規律;

股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優勝劣汰,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100家企業上市,幾年後,被兼併、被退市、被重組,能剩下20家優質企業,就挺不錯了,指數的編制,也逐漸向這20家企業靠攏,長期累計下來,指數永遠向上,這是全世界所有資本市場的公開秘密,當然實際操作中還沒我說的這麼慘烈,80%都將遭到淘汰,其中不少企業被兼併也是一條很好的出路,所以,當下中國投資界把IPO視作絕對利空是不對的,應該區別對待,至少,對中小板和創業板,IPO長期停滯,是絕對大利空,於整體產業發展,於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都不利,今天的中小板創業板企業,更接近現代企業制度,近幾年在他們中間發生的許許多多的兼併收購案,正是一次實實在在的大裂變,和過去主板那種爛掉賣殼的假重組,真腐敗有天壤之別,中國沒有藍籌股,現在的所謂藍籌都是偽藍籌,而中小板、創業板正在通過個中強勢企業一次次的兼併製造真正的藍籌股,藍籌巨人的最大特徵就是成長中的數次混血,在這個過程中它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生產效率,釋放高額股息,並因此登上藍籌寶座,中小創業板中,像東華軟件、科倫藥業,就是典型的藍籌股雛形,未來十年,這個被今天很多人痛斥的中國A股,將會製造一批真正的藍籌企業,就像過去十年境外股市唯中國打造的准藍籌的中資企業,騰訊,阿里和百度一樣。

比較遺憾的是對產業界這麼大的質變,股評和一些媒體冠之於「講故事」來調侃,是有一些公司喜歡投市場所好,但那不是主流,兼併重組這麼大的事情,胡亂決策是要付出慘重代價的,對嚴肅事業的嬉皮化,是可笑的,無任何專業性可言;總體上,今天的中國股市,從多個方面都要明顯好於10年前,制度建設,對壞人壞事的監督,對業績的重視,對增長質量的評估,對新產業的敏感度,對政策的理性程度,等等,都不可同日而語,而且中小板和創業板也給了投資人很好的回報,主板的問題,實際上就是中國發展的深層問題,股市用六年熊市,無視所謂的極具吸引力的財務數據,把股價打到淨資產之下,直接抽絲剝繭給大眾看了,完全不是李大霄和劉紀鵬所說的市場出了問題,胡亂炒作,沒聽說過中小創業板要在體制上改制改造的,主板的核心企業真的好,被低估,又何來體制改造一說呢?

今天的中國A股非常冷靜理性的在反映和預言實體經濟,牛市有,牛票更多,但是對那些冥頑不化的群體,就以嚴寒對待,創業板漲幅巨大,階段估值也高,需要調整,但隨著時間推移,調整到位,新股新血液不斷加入,還會再度走高;主板因改革產生激變預期,因滬港通產生估值差異,客觀上具備改變頹勢的條件,希望它能有所擔當,因為當下中國經濟,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上,房地產已經走到了一個嚴重的吸毒模式的地步,持續漲就OK,一跌就像吸毒者斷了貨,鼻涕眼淚全來,乃至滿地打滾,要死要活,哪一種經濟和體制是可以長期容忍這種現象存在的?!又有誰敢說這種情況是健康的?

房價在當下走衰,如果股市跟著繼續疲軟,並繼而引發通縮,那經濟轉型也好,增長也罷,都不要談了;反之,房價回歸理性,股市能夠結束多年熊市,反身向上,溫和通脹,這個背景下,對調整消費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將作用積極;

十五年前的五月,中國曾有過一次人為啟動的牛市,市場熱情在短短的幾週之內就被點燃,人們很快就跟著瘋狂,所以不必擔心股市的人前冷落鞍馬稀,它天生就不是被冷落的主兒,逐漸成熟起來的中國A股,再被人造並不好,但是應該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預示未來的能力,所以接下來會怎樣,還是讓時間來具體驗證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9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