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4/4/21 讀書筆記 By Alex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hc1.html
 

今天看了1963年巴菲特的信,最開始依然是介紹了道指漲跌情況,今年上漲了20.6%,巴菲特合夥公司的收益率是38.7%,然後再是介紹了三種主要的投資方法。

   最重要的是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套利類投資,Texas National Petroleum

   德州國家石油是一家小公司,以生產石油天然氣為主要業務,存在被另一家公司收購的可能。巴菲特對於此類的投資是在收購確切宣佈之後,再進行投資,不會通過打探內幕消息等。然後是通過分析交易時間和收購中的風險去博取市價和併購家之間的差價,雖然差價不大,但是時間比較短,風險適中,可以通過一定的財務槓桿獲得良好回報。對這個公司的套利,巴菲特採取了三種方法,第一種,購買利率為6.5%的債券,可以在被贖回之前照常獲取利息;第二種,以公司被收購時可以獲得每股7.42美元的價格購買了六萬股股票;第三種,購買了65萬份可以以3.5元每股的價格行權的認購權證。在巴菲特確定採用不管何種形式的稅務抵扣交易都可以成功。因此,在最終公司被收購的時候可獲得滿意的收益。

   第二個例子是一種控股類公司,Dempster Mill製造公司

   這個公司在1962年的信中有提到,該公司的股價遠少於其淨資產值,(淨資產為72,買入股價為16~25),可以看出該公司可以進行控股之後再出售。但是巴菲特對此公司採取的方法是長期持有。在買入公司之後,巴菲特僱傭經理人對公司進行整頓和管理提升,通過銷售存貨、投資有價證券、削減成本和管理費用等重新配置了資本。最後以提升資本。這個是區別於買入盈利能力強,不干涉營運的做法的。

1964年的信,基本上還是先介紹業績,然後對比道指。並且巴菲特會一直堅持比較收益率,巴菲特分析了其他投資公司,沒有超過道指的原因:1.集體團隊,這樣會有失偏頗;2.公司一些投資政策太過死板;3.「中庸」制度的限制,使得去冒險沒有任何必要;4.堅持分散化投資;5.機構的惰性,形成體系之後,不願意輕易改變。

然後是「保守」和複利的問題。巴菲特指出了自己的觀點:真正的保守投資來自於大膽的假設、真實的數據和嚴謹的分析。客觀一點兒的話,就是在市場下跌時,投資收益的表現才是真正的檢驗方法。再說複利,就是長時間加上高利率就等於收益奇蹟。

   對於目標,在未來的20年至30年中,估計道指年平均復合收益率在6%-7%之間,能夠獲得高於這個收益率十個百分點的收益。

   再就是投資方法,在以前三種的基礎上加入了新的分類「Generals-Relatively Undervalued"(「相對價值低估類投資」),是在原來「General」的基礎上分出來的,原來的「General」改為「Generals-Privateowner basis」。 「Generals-Private ownerbasis」是一般意義上被低估的股票,主要取決於其數量標準和質量因素,主要的條件就是價格便宜,即企業的整體估值大大低於私人擁有者認為的該企業的價值。對於這種股票,首先是定量,即價格便宜,其次定性,比如好的管理,但是仍然要注重價值。「Generals-RelativelyUndervalued"指的是那些與同類可比證券相比價格較低的證券,這類股票首先要和現有的評估標準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通常情況下由於規模太大)不被私人擁有者感覺是有意義的選擇。這要求在多數情況下,瞭解關於這個行業或這個公司足夠多的信息來做敏感性分析,否則就不會買入。具體的投資配比,要根據具體的市場情況分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8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