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SENSE隨筆140403 創意從何而來(二) 液態網絡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4/03/sense%E9%9A%A8%E7%AD%86140403-%E5%89%B5%E6%84%8F%E5%BE%9E%E4%BD%95%E8%80%8C%E4%BE%86%E4%BA%8C-%E6%B6%B2%E6%85%8B%E7%B6%B2%E7%B5%A1/

SENSE隨筆140403
創意從何而來(二) 液態網絡Liquid Networks
By Thomas

緊接上篇申述了 “創新的七項條件” 的首項「鄰近的可能性adjacent possible」,本文討論另一項促進創新的條件—「液態網絡liquid networks」。
一般形容新念頭idea產生的過程, 都會用 “靈光一閃、火花、頓悟、當頭棒喝” 等隱喻,仿佛念頭的產生只是一瞬間爆發的孤立事件。這些隱喻都沒有掌握到要害,事實上念頭是一組網絡。

觀察大腦的思考過程,會發現神經元之間在不停地連接,然後重組網絡。而新念頭之所以能在大腦產生,有兩項先決條件:
第一, 網絡的大小要足夠;
第二,網絡的性質要有彈性plastic。

地球的演變史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元素不停碰撞而產生新的物質。過程中有兩個關鍵導致創新:元素連結的能力; 及元素相互碰撞的「隨機化」環境。
電腦科學家Christopher Langton發現最有創意的系統是處於「混沌邊緣edge of chaos」,一種介乎混亂及有秩序的狀態。 以物理學作隱喻,氣體就是最混亂的狀態,固體就是最有秩序的狀態,而液體則介乎兩者之間。氣體有最隨機性的特質,但點與點之間連結弱,因而趨於混亂。固體有條不紊,但欠缺彈性,不易隨機改變狀態。只有液體兩者兼得,因此「液態網絡liquid networks」是創新的最佳環境。Steve Johnson解釋:「 “液態網絡” 造出一個允許系統探索鄰近可能性的環境;分子間的隨機連結能建立出新的組態,而系統本身又不至於太不穩定而不斷破壞自己新創的作品。」
140403

我們有那些具體環境可以引證這個理論呢? 綜觀人類歷史,社會發展史與創新的關係是個很好的類比。狩獵社會就像氣體一樣,部落之間連系鬆散,欠缺組織。雖然遊團之間可以隨機碰撞,但沒有系統讓知識保存。因此那時期的進步及創新極慢,數百至千年才有一次重大發明(包括思想和政治制度等)。
及至所謂的「軸心時代Axial Age」,社會發展成為較有組織。尤其是希臘城邦制及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便相當於液態網絡。那時候不同的觀念能夠互相碰撞,新思想不斷誕生。在西方,有希臘各派哲學思想的湧現,在東方則是戰國百家爭鳴,那是人類創造力爆發的時代。然而,到了羅馬以基督教一統思想信仰,秦漢獨尊儒術,社會便進入高度集權的穩定時期,創造力也開始下跌。西方的天主教會層級制與中國的科舉制,便如固體般牢固地鎮壓著創意的產生。史學家也稱西方這時期為「黑暗時代Dark Age」。

及至十四、五世紀,頻繁的地中海貿易孕育了義大利半島分立的城邦。這時期的義大利北部好比一張液態網絡,人口高度流動和商人階級的興起,令這地區從一個太多秩序規範的中世紀文化網跳脫出來。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及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便在這時期釋放他們的創作力,「文藝復興Renaissance」便是誕生於這時期。
這張液態網絡不斷發展,隨著封建制度的消失與民主制度的興起,令整個西方慢慢地進入創造力爆發的現代社會。現代社會的最大特色是自由市場,它不講等級,更網絡化,經濟生產決策權散播到廣大的個人心智網絡中。
反之, 中國明、清二朝的皇權則極度專橫強固,知識分子的地位成反比例削弱,士大夫淪為奴才。專制統治機器空前絕後的發展,令社會結構成為固態,最終令創造力也空前衰敗。

「液態網絡」的觀念令我們重新了解到,創新孕育在一個有系統、而又高度彈性的組織制度和社會環境之內。*** 觀乎現在擁有最多創新的美國,她的民主制度令社會兼具系統及彈性,因而造就了各式各樣創新。其實民主制度本身也是液態網絡社會的產物,它們互相強化, 鞏固著美國社會的創造力。
反觀,出身於儒家文化的企業家往往欠缺民主素養,一般以「家長式」管理企業,強調企業內部「和諧」的重要性。在看似混亂的西式企業會議桌上,往往成就了他們意想不到的發明。日本著名企業顧問大前研一,便經常批評日本企業內「井然有序」的開會方式阻礙了創新。
心理學家Kevin Dunbar在研究創新工作的過程時發現,新發明往往發生在互相質疑與探索的激烈會議裏。他解釋:「一個人的推理結果被另一個人引用到自己的推理去…使研究進行方式在各個層面都有大幅度的變動。」所以建立液態網絡的組織制度,是孕育具創造力環境所不可或缺的。
下一篇將會介紹另一個孕育創意的概念「緩慢的預感the slow hunch」。

以上學理出自:
Steve Johnson《創意從何而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1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