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博弈「中國式」優先股

http://www.infzm.com/content/99561

最新版優先股辦法是各方利益集團博弈的結果。現在出台的方案,大原則上有了很大改進,對中小股民的利益訴求也有一定讓步。

2014年3月21日,一個優先股的傳聞,讓低迷的銀行板塊集體「暴動」,把已跌破兩千點的上證綜指硬生生拉回2047點。

傳聞在當日下午被證實。股市收盤後,證監會發佈《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規定三類公司可發行優先股,其中,構成上證50指數成份股的10只銀行股,有望成為頭批優先股的幸運兒。

顯然,最新版優先股辦法是各方利益集團博弈的結果。尤其優先股可轉為普通股的敘述,是各方力量爭奪的焦點,後續配套措施和實施細節的博弈還會相當的激烈。不少投資者樂觀認為,「現在出台的方案,大原則上有了很大改進,對中小股民的利益訴求也有一定讓步。」

也有分析師指出,優先股給藍籌股提供新的融資渠道,也給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品種,更重要的是,為防範可能的銀行體系崩潰,優先股提供了政府某種隱性的支持。

優先股:化解銀行危機「神器」

央行釋放推動優先股的信號,防範未來可能的銀行危機。

在國內,由於普通股獨霸天下,一般投資者對優先股還很陌生。但在美國優先股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尤其在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中,優先股名聲大噪——美國政府宣佈用1250億美元購入花旗銀行、摩根大通等9家主要銀行的優先股,華爾街各大型金融機構因此逃過一難。

2013年9月,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央行網站發表一篇題為《資本市場的多層次特性》的文章,引發市場對優先股的關注和討論。

「優先股雖然也叫股,但和普通股票有點不一樣,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債的性質,在清償時具有優先權。」周小川在文章中並不掩飾自己的青睞,「優先股是個有用的工具。」他介紹說,處理美國國際集團AIG危機時,美國政府主要通過優先股這一工具對AIG開展救助。

優先股是金融動盪時期化解銀行風險的一種有效的危機管理工具,但在中國一直被忽視。周小川在文中指出,「在中國股權市場,目前大家呼籲得比較多的,是我們缺少優先股這個工具。」

國信證券一位分析師解讀認為,這是央行積極推動優先股的信號,以防範未來可能的銀行危機。

「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非常漂亮,但不能忽視銀行未來經營業績的隱憂:互聯網金融的衝擊、利率市場化縮小存貸差、地方債的違約風險,以及鋼鐵造船光伏等過剩產能行業造成的殭屍貸款。」該分析師指出。

銀行股價集體跌破淨資產的尷尬,也反映市場對其前景不容樂觀。建設銀行最近公佈的2013年每股收益0.86元,每股分紅0.3元,而其股價只有4元。獨立投資人士揚韜認為:如果按照未來兩年業績增速從現在的年11%下降到兩年增長11%,分紅保持不變,則兩年後,其市盈率將只有3倍出頭,股息率將達到10%上下,「目前的股價,隱含著銀行馬上就要崩潰的前提假設!」

「顯然,如果央行有了優先股這樣的工具,可以未雨綢繆,能更好地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銀行危機。」前述分析師指出。

優先股的一個特點是有固定的股利,但不包含表決權,優先股股東無權過問公司的經營管理。這樣,當政府採用優先股注資時,能保證被拯救金融機構的獨立市場地位,避免控股後的國有化色彩,以及由此帶來的經營僵化、效率低下等國有企業弊端。

在中國,由於長期以來沒有優先股,政府在拯救金融機構時主要採取注資購買其普通股,成為金融機構的控股股東,但效果則乏善可陳。2005年以來,中央匯金公司曾注資拯救了十餘家接近破產邊緣的證券公司。這些券商一度帶上「國家隊」色彩,由於僵化的國企體制,這些券商卻僅僅避免了破產的命運,這些年發展緩慢,導致被一些新銳券商甩在後面。匯金公司前任董事長樓繼偉曾經在數年前的內部大會上發問,「為何匯金旗下的證券公司跑不過一些新銳券商?」

一位前南方證券員工表示:「當年匯金如果用優先股救券商的話,這些匯金系券商說不定能保持靈活的民企體制和旺盛的生命力。」

賺錢機器

股神巴菲特曾因優先股大發其財,社保基金和保險機構有望成為投資主力軍。

美國2008年通過優先股救助華爾街金融機構後,不僅避免了當時市場對政府「國有化」銀行的擔憂,還因為持有優先股獲得十分美妙的回報。

以周小川文章中提到的AIG為例,2008年金融危機,AIG旗下從事亞洲業務的友邦保險向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發行優先股為160億美元,股息率為10%。最後紐聯儲順利收回注資,還獲利227億美元。目前,美國政府當初的救助投資三分之二以上已經收回。

股神巴菲特也在金融危機中買入優先股而大發其財。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巴菲特曾以50億美元的價格向高盛集團購入了部分優先股,緩解其財務危機,恢復了市場對該投資銀行巨頭的信心。2011年3月,高盛集團宣佈支付55億美元贖回巴菲特持有的優先股,且在此期間,每年獲得派息超過5億美元。巴菲特在2011年致股東的信件中表示,對高盛集團的投資每天帶來超過100萬美元回報。

此外,巴菲特在危機期間出資30億美元購買通用電氣的優先股。這為他帶來高達13億美元的回報。巴菲特對高盛和通用電氣回購優先股股份表示惋惜,「這是他不願見到的事情」。

國內的一些私募投資者也開始關注優先股。一些私募基金經理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已經逐家拜訪上證50成份股中的銀行上市公司,並表達了對銀行優先股的認購意向。

媒體報導,浦發銀行和農業銀行有可能成為頭兩家發行優先股的上市公司。浦發銀行一位內部人士透露,目前正準備優先股的上報材料,社保基金和保險機構也有濃厚的認購意願。

國信證券一位分析師認為:銀行優先股的股息率可能在7%-8%,符合保險資金對整體投資收益率的要求,對社保和保險等機構投資者來說具有較大的吸引力,社保和險資有望成為投資優先股的主力軍。

不過,復旦大學謝百三教授認為這個股息率並不具備吸引力,「現在債券利率這麼高,09懷化債為8.1%利息,08新湖債是9%利息,優先股給買它的股東什麼利息呢?高於債券,上市公司會同意嗎?壓力太大了。低於債券,優先股誰要呢?」

爭議「轉股」

商業銀行非公開發行的優先股,可以轉成普通股。

「我們更希望銀行以非公開方式發優先股,這樣就有轉股條款(優先股轉為普通股),這會增加價值投資者對優先股的需求。」華南一位私募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據我們目前瞭解到的情況,銀行優先股基本都會是非公開發行,帶轉股條例的概率也會非常大,而且發行量很驚人。」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黃岑棟說。

目前,市場投資者有個誤解,認為新出台的優先股辦法不允許轉股。《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第28條規定中確實有「上市公司不得發行可轉換為普通股的優先股」的表述。但大多數投資者還忽略隨後的第33條:「商業銀行可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監管規定,非公開發行觸發事件發生時強制轉換為普通股的優先股,並遵守有關規定」。這一條款意味著:商業銀行非公開發行的優先股,可以轉成普通股。

而在2013年12月13日證監會發佈的《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並無上述限制條款,徵求意見規定:優先股可以轉為普通股,但有價格和時間方面的限制,其中,時間方面必須是36個月之後才能轉股。

徵求意見發佈之初,就遭到投資者反對,不少股民迅速表達了對轉股條款的不滿,認為是變相增發,幫助上市公司圈錢,增加了新的大小非。

3個月後,正式出台的《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則規定「上市公司不得發行可轉換為普通股的優先股」。

證監會最終取消了36個月後可轉股的規定,這就意味著發行優先股的公司不僅每年需向優先股股東支付固定的股息收入,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發行的這些優先股將成為上市公司的一種負債,最終需要由上市公司贖回,上市公司不可能無償佔有這筆資金。

既然如此,上市公司通過優先股再融資只是相當於借債,最終還是要把錢還給投資者的。在這種情況下,優先股就有可能成為相對理性融資的工具。

轉股條款之所以360度大轉彎,也反映各方利益集團博弈優先股辦法的激烈程度。證監會也適當考慮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訴求。

之前,在2013年底的鳳凰財經峰會上,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均曾公開指出,「優先股三年後可上市的制度安排,是證監會與利益集團博弈的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1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