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他,為何從繳稅冠軍到負債37億?

2014-03-14  TCW
 
 

 

曾經,他每年繳的稅,比台塑王永慶、國泰蔡萬霖還要多。但如今,他卻一度被法院裁定破產,公司經營權更遭市場派虎視眈眈。

三月十二日傍晚,《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各主要日報報社,同時收到一紙匿名傳真,內容是揭露甫辭任三陽工業董事長的黃世惠,已在今年二月十三日,遭台北地方法院宣告破產。

儘管三陽方面表示,經提出抗告,銀行方面已撤銷該聲請,但由於正值今年三陽股東會董監改選,市場派摩拳擦掌搶奪經營權的前夕,格外引發外界注目。而這也讓外界首次窺見,黃世惠自亞洲金融風暴遭遇重創,向政府請求紓困直到現在,亮起紅燈的財務狀況,一直沒有獲得完全改善。

法院裁定書揭財務缺口公司派與市場派掀角力戰

根據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書,黃世惠從二○○○年起,陸續向華南銀等共十五家金融機構借款,但期滿後未清償,且自去年六月起,已停止正常繳息,逾三十七億元的銀行呆帳,遠大於其擁有的一億一千萬元資產,准予銀行的破產聲請。

對此,三陽工業發言人江金鏞表示,黃世惠已辭任董事長,其個人破產事件,對公司財務與業務均沒有實質的影響。然而,這對於三月六日新上任的三陽董事長、黃世惠次女黃悠美,能否穩住公司經營權,卻再添變數。

市場傳言,有心人向媒體舉報破產事件,打擊黃世惠信用,意在鬆動公司派的信心,以利董事吳清源、高力川,與股市賈姓金主等多方市場派勢力的結合,並一舉在今年的股東會上拿下過半董事席次,入主擁有數百億元不動產資產的三陽工業。

不過,公司派也非省油的燈,除找來先前操盤中石化經營權爭奪戰的前立委邱毅、出身媒體的公關界聞人白旭屏等人,打理銀行政商關係;今年初,更發出股市重大訊息,表示將延期處分內湖舊廠開發案,暫緩獲利認列,形同打壓自家股價,藉以嚇退市場派拉攏的股市金主;另一方面,也有利公司以較低成本發行公司債,稀釋股東權益鞏固主導權,雙方互有攻防。一邊是力保黃家三代人基業的陣營,另一方則是已砸下近百億元銀彈的金主群,不到六月股東會前一刻,雙方誓言絕不鬆手。

好醫生不等於好經營者從模範企業變成紓困對象

顯然,「慶豐集團旗下還有許多公司在紓困,我不能退、不能病、也不能死」、「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在兩、三年內還清債務,然後交棒」,八年前,黃世惠在八十歲大壽所許下的生日願望,並未能實現。恐怕也是大半輩子,習慣當個模範生的黃世惠,始料未及的晚年光景。

「他是神經外科領域的前輩、權威,」談起黃世惠,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榮譽理事高明見語帶尊敬的口吻。他說,一直到前幾年,黃世惠還是經常自掏腰包,贊助在台舉行的神經外科國際醫學會議,他對醫學的關心,並沒有因為五十三歲那年,返台接班家族事業而有所中斷。

根據《台灣醫界雜誌》所載,台大醫科畢業的黃世惠,是台灣第一位有美國神經外科專科醫師資格的外科醫師,也是終身職的日本神經外科考試審查委員。一九八○年返台接班時,還帶著神經外科儀器回來,最初幾年並在台北醫學院兼課,顯示其無法忘情於醫學領域。

不只是難得的好醫生,整個八○年代,黃世惠更是國內企業界的模範經營者,進入三陽工業、南陽實業,乃是當年汽車業從業人員的第一志願。一九八五年開始,黃世惠更連續三年,榮膺全國納稅人的第一名。

九○年代,他的經營觸角延伸到水泥、金融和半導體等,是第一個同時和越共、中共兩個共產黨打交道的台商,全盛時期集團營收千億,員工逾萬人,是目前的三倍以上。

不過,這些風光卻在遇上亞洲金融風暴,然而止,和宏國集團、東帝士集團一樣,淪為財政部紓困的對象。這道傷口,對黃世惠的事業體來說,就像遭意外重創的腦傷,只能復健卻難復元,成為如今遭破產聲請的起因。

接手國泰信託埋下敗因風光購併卻扛下百億債務

對照黃世惠的起與落,不禁讓人要問,一個好企業交給一個好醫生,為何卻無法基業長青?

重量級企管名著《基業長青》作者柯林斯(Jim Collins),在《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一書中,歸納出企業衰敗的五個階段,其中有兩個階段:輕忽風險與過度投資,也是壓倒黃世惠當年的重要轉折。

事實上,早在九○年代的海外擴張之前,一九八八年,黃世惠以優良納稅人的良好社會形象,受託於財政部長郭婉容,接手十信風暴遭擠兌的國泰信託(一九九四年改製為慶豐銀行),由於未進行仔細的實地查核,人前的風光購併,背後卻是承受逾百億元債務,埋下日後引爆集團財務危機的地雷。黃世惠即曾提起,蔡家這個爛攤子,他花了二十年才清償一半,並自嘲當年替政府救火,是個標準的「呆子」。

回顧黃世惠事業經營的歷程,爭議最多的,則是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撤除三陽共同創辦人張國安的總經理職務,和張國安、張宏嘉父子埋下宿怨。以及因對海外投資事業看法不同,和合作長達四十年的日本本田(Honda)汽車拆夥,讓外界很多人看不懂他的行事邏輯。

多年前黃世惠接受採訪時曾說,雖然家裡是做生意的,可是父親從來不教他如何做一個生意人,而是教如何做人,因為「當一個有格調的人,比當個會賺錢的生意人還重要」。或許,做生意賺大錢的人,從來都不是今年八十八歲,仍像小孩一樣愛吃冰淇淋的黃世惠,人生最重要的追求。

然而,這回市場派介入經營權存亡之際,他個人又遭聲請破產,黃世惠還是必須以一個生意人的處事方式,奮力一戰,至少,今年這個關口,挺不挺得過,對他這一生來說都意義重大。

【延伸閱讀】接班逾30年,近10多年經營陷困境——黃世惠大事紀1926年 出生,為三陽工業創辦人黃繼俊長子1951年 台大醫學院畢業後,任職台大醫院外科醫生1980年 父病逝,接任三陽工業、南陽實業董事長1985年 連續3年,榮膺全國納稅人第一名1991年 與德國福斯(VW)合資在台投產T4商用車1992年 投資越南,經營水泥、機車、金融等事業1993年 前進中國,合資成立廈杏摩托車公司2000年 受亞洲金融風暴拖累,爆發財務危機向政府請求紓困2002年 宣佈結束與本田長達40年的合作關係,改和南韓現代合作2012年 市場派覬覦經營權,取得三陽工業2席董事2014/2 遭銀行聲請破產,辭任三陽工業董事長,由次女黃悠美接任整理:尤子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6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