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太古城本月已錄10成交

1 : GS(14)@2016-08-07 09:32:26

【明報專訊】太古城繼上月錄34宗成交創19個月新高後,屋苑本月至今已錄10宗買賣,比上月同期的6宗多出66%,當中有五個單位連租約出售。

超上月同期66%

中原地產區域營業經理張光耀稱,太古城最新一宗成交為恆星閣高層F室園景戶,實用718方呎,業主原叫價1060萬元,其後反價至1120萬元,單位最終以1100萬元獲買家承接,實呎15320元。原業主於2004年以385萬元購入,現帳面獲利715萬元,賺幅1.8倍。

香港置業助理分區董事陳俊偉表示,將軍澳天晉3座中層D室,實用536方呎,獲買家追價10萬,以708萬元購入,實呎13,209元。原業主於2011年以464萬元購入,帳面獲利244萬元。

租務方面,利嘉閣地產分行經理梁志偉表示,由賭王四太梁安琪或相關人士持有的赤柱東頭灣道Fairwinds獨立大屋,實用2358方呎,新近以月租16萬元租出,為屋苑今年首宗租務,實呎租約67.9元。業主於2007年以約6500萬元購入,現租金回報約3厘。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602&issue=201608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740

港初創KLOOK再融資4.7億 中港台星已錄盈利 或提早上市

1 : GS(14)@2017-10-29 23:15:18

【明報專訊】本地創企、旅遊平台KLOOK(客路)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約4.68億港元)的C輪融資,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高盛與經緯創投聯合領投,集團創辦人兼總裁王志豪(Eric)表示,集資主要用作拓展歐美業務,進軍國際市場,而KLOOK會視乎情况提早上市或再作私募融資,以配合業務發展。

明報記者 李哲毅

王志豪表示,KLOOK過去3年已集資約1億美元(約7.8億港元),而今次所籌得的6000萬美元將用作開設德國柏林、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紐約及三藩市的辦公室,並且增聘公司人手。

不足一年再融資 搶攻歐美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3月KLOOK才完成B輪融資,獲紅杉資本牽頭投資3000萬美元(約2.33億港元),而不足一年內再完成6000萬美元C輪融資,王志豪表示,平台並無資金短缺問題,「上輪嘅資金都未點用過」,惟集團希望預備足夠的資金,盡快搶攻亞洲旅客前往北美與歐洲等長途路線及歐美旅客入境亞洲的旅客人潮,保持業務高速增長。

他透露,大部分地區的業務已收支平衡,甚至開始錄得盈利,包括香港、中國內地、台灣、菲律賓及新加坡等地,目前KLOOK的網站及手機App每月流量達900萬人次,每月訂單數量約100萬宗,當中約九成用戶來自亞洲地區,期望日後歐洲地區用戶佔比有明顯增長。

指規模達上市標準

市面上不少傳統旅行社開始進軍網上平台,王指出,大多數傳統旅行社舉辦旅行團為主,而KLOOK已發展旅遊體驗預訂平台多年,無論技術及產品種類上均有優勢,不擔心會出現競爭。他表示,不認同傳統旅行社為上市公司、發展資金較集團多的說法,他認為,KLOOK的業務漸趨成熟,並已獲國際知名投資者認同,反問「有幾多間公司可以在3年間籌到超過1億美元?」

被問到集團是否晉身成為獨角獸企業(即市值達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王未有直接回應,但表示坊間有很多估計數字,但只有IPO時所公布的估值才具認受性。他強調,集團規模已達上市公司標準,但不排除會再作一輪融資,或視乎情况而提早上市。

倘港拒同股不同權 料科企美掛牌

他又指,大部分科技公司也是同股不同權,而集團尚未決定上市地點,即使港交所推出同股不同權,亦要視乎當中監管細節,首要考慮是為股東爭取最大利益。他表示,世界各地的投資環境各有不同,尊重本港投資業界對同股不同權的意見,但認為若港交所最終拒絕同股不同權,大部分科技企業將會選擇到美國掛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974&issue=201710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83

WeLab﹕今年已錄盈利 研究上市

1 : GS(14)@2017-11-12 16:49:40

【明報專訊】香港網貸平台WeLab周三宣布獲得17億元融資,且獲阿里巴巴入股。WeLab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龍沛智透露,這輪融資獲得超額認購,而且是溢價融資(up-round),意味這輪融資公司的估值,比上一輪更高。

市場估值超過10億美元

事實上,2015年的B輪融資後,市場已估計WeLab估值超過10億美元。但龍沛智昨日不肯披露該公司的估值,僅透露今年WeLab已首次錄得盈利,且無論內地或香港業務都有盈利。下一步公司會認真研究上市,因為近期看到不少同期成立的初創企業都走到上市之路,故WeLab亦會密切注意。

WeLab為網絡貸款平台,在內地及香港分別以「我來貸」和「WeLend」的品牌經營。以貸款金額計,現時內地及香港的比例為9比1。龍沛智透露,公司在今年已有錢賺,過去幾年的收入亦有倍數增長,未來會循多方面拓展業務,首先是研究如何與戰略投資者合作。這次B+輪融資,參與方分別有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國際金融公司、瑞信及建銀國際。

未來提升B2B業務比重

他又預期,未來B2B業務比重會提升。現時WeLab主要收入來源為B2C業務,即面向個人客戶的網絡貸款業務。但近期先後與多家金融機構合作,拓展B2B業務,包括輸入技術與系統等,他期望未來B2B佔業務比重達50%。

另一方面,WeLab亦正拓展交叉銷售,透過大數據的分析,向客戶銷售合適的信用卡、保險等產品。海外方面,他亦計劃拓展業務至東南亞,目標地區是年輕人口多但銀行滲透率低的國家,例如印尼、越南及菲律賓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51&issue=201711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