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4個字 讓團隊為你往前衝


2014-03-17  TCW
 
 

 

情境1:會議尾聲,眾目睽睽,全場等著你總結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這樣很好!

解析:一般人通常會說,「不對!我跟你們講……這裡……那裡……」,這種命令式說法,透露出主管的不信任,員工會越來越懶得思考,累死老闆。相反的,「這樣很好」短短四字,不僅鼓勵員工練習決策的精準度,還降低一人決策風險。

每週五王品集團固定開一整天中常會,董事長戴勝益平均講不到十分鐘、一百句話;他最常在集體表決完後,就迸出同樣的口頭禪:「這樣很好」,肯定部屬的集體智慧。

對戴勝益來說,「這樣很好」不是說說而已,背後代表他對每個決議的可容忍風險額度,也就是若結果不如預期,容許虧損多少。王品中常會都是高階主管,如果決議的專案負責人是中常會主管,風險額度是一千萬,經理級三百萬,店長級一百萬,連店舖工讀生都有十萬的風險額度。

只要通過的決議在這個範圍內,戴勝益一律說「這樣很好」;如果決議超過風險範圍,戴勝益會重新分析一次,然後讓員工再投一次票。「如果還是通過,我就認了」,戴勝益說。

事實上,「這樣很好」是戴勝益「忍」十幾年的成果。

一開始,他自己站在前線殺價、找資源,做得比員工好,所以每逢決策總會嘴癢手癢,脫口而出的口頭禪是「我跟你們講……,」結果自己越來越能幹,部屬就在旁邊聽指示。於是他開始要求自己「忍」,近五年才把「這樣很好」說得琅琅上口。

「我只能做一件一百分,他們可以做一百件七十分,不就七千分?」戴勝益說,「老闆要忍受瑕疵,才能製造空間給員工;是要培養他們能幹,又不是我要能幹?才能讓公司永續經營。」

情境2:業績難看,老闆帶著撲克臉,找你「聊一下」

雪芃廣告創意總監林智豪:我們還能做什麼?

解析:一般部屬常回應:「我們會自我檢討。」但公司表現不佳的理由老闆最清楚,不缺員工的分析,這樣只是再次回顧過去錯誤,頗有落井下石之感。「我們還能做什麼」可讓老闆知道你與他同一陣線,且透過思考後續做法,帶大家立即脫離悲觀氣氛。

公司的危機,也可能是你的轉機。當老闆宣佈壞消息,如何把握機會讓他對你留下印象?也為同事打氣?

林智豪建議,此時通常是展現領導力的時候,要讓大家拋開情緒、回到理性討論,最好的方法就是討論下一步以及現在的補救措施。首先,用「我們」,讓老闆知道你與他休戚與共;「還能做什麼?」則可帶大家開始思考可能對策,把話題拉到當下、未來。

他回憶,一次總經理召集他與一級主管,臉色凝重的告訴大家「上面說我們今年業績表現不好……」會議室頓時陷入沉默,他想安慰總經理,又覺太矯情,因此,他直接把安慰的話化作討論:「那我們還能做什麼?」

「我們曾經拿下某某客戶啊,和他同類型的廠商也可以試試看吧!」「我也可以去找我熟的產業……」頓時,氣氛從低潮轉向理性討論,總經理也開始分派任務。

林智豪形容,當會議結束,大家都像是「要出門找獵物」般積極,和剛開始開會的神情完全不同。

情境3:部屬面臨難題,找你給建議

台灣奧美集團董事長白崇亮:需要我的時候,隨時告訴我!

解析:一般主管常會說:「你想辦法解決」;但是,白崇亮這句話的力道,在於將主管和部屬綁在一起,創造「我群」(we group)之感,激勵員工放手去做。

這句話做為主管的口頭禪非常貼切,好說,好聽,卻很弔詭,因為它可以是口惠,也可以是承諾。

去年有家公司遭逢營運危機,找上奧美公關做危機處理,要求三天內止血;白崇亮知道後跟同仁說:「你們一定可以處理得很好,需要我的時候,隨時告訴我。」

週日早上七點半,白崇亮準備出門做禮拜前接到電話,要求他當天下午兩點出面說服對方董事長,他捨棄家庭聚會,下午早到兩個小時瞭解狀況,然後說服客戶,甚至跳脫原先傳播媒體領域,建議客戶調整內部流程,有助解除危機。客戶聽從白崇亮建議後,順利在三天內終止媒體追逐。

「說這句話必須不能讓他們失望,出手一定要能解決;真的解決不了就一起面對,」白崇亮說。原來,口頭禪是累積員工向心力的最小單位。

情境4:分派新任務給屬下,但他一臉猶豫

宇瞻科技董事長陳益世:怕什麼?

解析:一般主管可能會說:「這是你表現的機會,好好考慮吧!」讓對方自己去思考,徒增變數;陳益世這句話,在部屬猶豫不決的時候,立刻提出承諾、讓對方知道將能獲得哪些資源,斷絕所有「怕」的因素。

「怕什麼?」現在已經是陳益世鼓勵員工的口頭禪,但真正讓他知道這句話的魔力的,其實是二十年前的宏?硍偎帠郈鴗H施振榮。

當時,學管理出身的陳益世,被施振榮徵詢接下IT部門主管的意願,負責建構宏?皏?球的MIS系統。但是,陳益世因毫無技術背景,在驚訝之餘只能回答:「我可以嗎?」

「結果,Stan(施振榮英文名)很快就笑了,說:『你手下的人都是專家,你怕什麼?』」

陳益世回憶,施振榮只靠一句話,就給了他commitment(承諾)和支持。隔天,他接下新職位,從此改變人生。

他說,自己過去的個性相對謹慎,凡事沒有五成把握不敢出手。但接了MIS後,才發現有主管的支援,其實跨領域並沒有自己想的困難。

不過他也分析,「怕什麼?」這句話要能夠起作用,並且在正確的時機,為部屬推一把,更重要的是提供一個「不必害怕的理由」。

宇瞻科技現任營運長羅雪茹,就是「怕什麼?」所激勵出的人才。

十六年間,她從市場行銷部,換到採購部,再從半導體事業處處長,成為硬體廠中少數的女性營運長。

如果不是陳益世的支持,恐怕連她也無法相信自己能勝任這麼多種職務。

「怕什麼?反正有好幾個團隊都會支援你,有不懂的事,把供應商叫來簡報就行啦!」

二十年後,陳益世用同一句話,打造出自己的子弟兵,也證明要員工跳出舒適圈,比起階級、薪水等拉力,保證與支持,可能是更有效的推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0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