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水淹來大狂潮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986710

港交所(388)日前發表《現貨市場交易研究調查2012/13》,研究發現過去十年來自內地投資者的交易額,複合年增長率達27%,是所有香港以外單一來源地最高,反映內地投資者對港股的興趣持續上升。這又回到我們舊文「內地莊家大時代」的重點觀察——「港股A股化」。

根據調查,單純計算海外投資者的參與情況,按交易金額計,最大比例的美國和英國分別佔28%26%(美國投資者一年前為32%)。亞洲投資者佔海外投資者的比例由20052006年的20%,三年後上升至超過25%,過往新加坡是亞洲投資者當中的市場,20062007年起被內地取代。

但更重要的是,按交易金額計,內地投資者參與比例為11.5%,高於一年前的8.5%,若一併計算本地和海外投資者,內地的比例為5.1%。這批參與港股的內地投資者當中,以交易量計算,39.3%來自散戶,26.9%來自機構投資者,相對來說,幾乎所有外來投資地區,包括美國、英國、歐洲及澳洲等,超過90%的交易額都是來自機構投資者。這除了反映「內地人買港股愈來愈多」之外,同時顯示出,來買港股的內地資金以「散戶」為大多數。

上述數字指出,我們應進一步研究A股「散戶」投資者的喜好,例如他們「喜小厭大」及着重故事、比較願意押注於未有業績的公司等,再據此發掘一些相對遭低估的股份。這讓港股市場內被絕大部分機構投資者,即俗稱的「大戶」遺忘的股仔有重生的機會,而過去一年,最佳例子來自「香港創業板」。

回顧舊文「內地莊家大時代」是寫於去年6月,「香港創業板」每天成交額則由4月的1.6億元逐步攀升,至12月達到6億元;雖然未及當年科網狂潮的15億元紀錄,也算是近年新高。而且跟同期主板成交呈相反走勢,箇中除了因為出現新一輪科網熱潮,包括IGG8002)、神州數字(8255)及亞博科技(8279)等科網股相繼在創業板掛牌,帶動交投增加之外,創業板內很多「非科網股」的成交也激增。

據聯交所統計,去年12月,十大活躍創業板股份之中,超過一半並非科網股,包括譽滿國際(8212,酒樓股)、中國聯盛(8270,燃氣股)、新銳醫藥(8180,醫藥股)、中國信貸(8207,信貸股)及同仁堂(8138,中藥股)等;可見除了受科網熱帶動,創業板「復活」還有其他原因。

信報專欄作家高天佑的一篇文章提供了一個可作參考的「故事」。『……筆者一位居港的內地朋友分享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因為他正是去年開始參與買賣香港創業板股份的散戶之一。他說,內地一直有很多富人跟他一樣,即使沒有辦投資移民落戶香港,亦會把部分資產轉移來港以分散投資。然而,他們南下投資的選擇其實很狹窄,從前多數會買樓,但「樓市辣招」變相封殺了這條資金出路,只剩下選擇放在銀行收息或買股票。

據他了解,自從樓市辣招出台後,不少內地人增加了投進香港股市的資金(楓按:這一點林少陽早前已講過,樓市資金會流向股市),但他們的喜好跟港股原有的投資者(包括本地及海外機構)不大相同,最明顯分別是內地客「喜小厭大」,不吼大藍籌,反而專攻小型股、話題股及故事股等。

這其實就等於A股市況跟港股的分別,很多人都說去年A股慘淡,其實只是就主板而言,但A股創業板指數去年勁升83%,因為A股股民熱愛小型股份。內地的「土豪」南下香港的同時,亦把這種投資喜好帶進港股,喜歡在小型股份尋寶。他們的人數和資金規模仍然不大,若投放在港股主板可能像滄海一粟,不會掀起波瀾;但在原本每天只有幾千萬元成交的創業板,就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足以帶動成交激增,讓創業板重現起色,甚至進而吸引其他「非土豪」投資者。……

上述「故事」在2007年已經形成更大的趨勢,因為部分本港投資者亦已加入在創業板「尋寶」,參與本潮內地莊家大時代,期望股價進一步水漲船高。事實上,大家明白這個大趨勢是一個只有前進沒有後退的發展。因為港交所過去數年所做的,正是積極改善市場結構,為日後資本賬開放、內地投資者可自由來港投資作準備;例如在上海籌備已久的市場數據樞紐近日投入服務,目的當然是要讓內地投資者更快、更方便獲得港股訊息,增加他們參與港股的興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