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信,很多認識本blog的讀者都是源於林少陽的文章;而若要親身跟他互動、交流,相信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始終還是要乖乖向Quamnet進貢4000大洋,成為其收費專欄Subscriber才能有所接觸。
2014年1月28日,林少陽在其《問與答》欄目內有感而發地寫到:『我對「請問一大抽(堆)股票現價是否值得買入」之類的便宜問題,有越來越嚴重的敏感症。真的對不起……,我的回覆不是針對任何一位讀者,但如此不能長大家智慧甚至有損問答雙方智力發展的問題,日復日年復年地重覆,對付費及收費雙方,均沒有好處──便宜的問題,只會得到便宜的答案,結果大家的青春便平白地在沒有內容的對話中浪費掉了。
如果讀者的識見長期維持於這個層次,《問與答》不如停了它,我收少一點錢,免傷大家和氣好了。』事實上,大家還是要明白,要依賴財經專欄揾食的,不是林少陽,而是Quamnet,因此,若林少陽要改革其專欄,絕對是處於主導位置!
隨後一日,林少陽補充說:『要在投資市場獲利,技術含量未來只會越來越高,不能與時並進,只會被市場所淘汰──作者如是,讀者亦然。因此,《答客問》是每日或每周答一次不重要,重要的是討論的質素及效率。若認真對某隻股份有興趣,一些最起碼的公司背景資料、最新業績、為何對相關股份有興趣,亦請發問前先交待一下,多謝大家合作。
因此,由今天開始,本欄將選擇對大部份讀者最有價值的問題作答,上限以5至10條為限(視乎問題質素而定),希望借此機會提升答客問的討論層次。請大家不要誤會,我絕對歡迎具質素的對話,甚至不介意不收費資助具質素的《答客問》(其實這個欄的正名應該是討論區,而非單向的問答區)讀者。對於如此吸引具質素的提問,我會跟Quamnet負責本欄的同事再作商議,與此同時歡迎大家多提供意見!』
非常明顯,林少陽想在這個甲午馬年改變一下他的專欄性質。細心的「陽粉」應該不難發現,基於港股客觀環境,林少陽基金已經逐步降低了港股,尤其是流通性低的細價股的組合比例。這個改變也間接地影響了其財經專欄的內容取材,還有他寫專欄的「興趣」。以上是我從林少陽角度猜測他要求改變的原因。
問題是,從subscribers的消費角度看,事情相對簡單,簡簡單單的冧巴,再加幾時買幾時賣,就是那4000大洋性價比最高的使用方法。林少陽的專欄進一步走「授人以漁」之路,到底是否趕客?那不是林少陽的關注點。事實上,處理專欄作家與subscribers意願的落差問題,絕對是Quamnet的職責;而最好的安排,當然是引導要求「授魚」的subscribers轉向其他提供相關資訊的專欄作家。
平心而論,作為一個成熟的市場參與者,習得技能永遠較直接接收獎品重要。因為今天的救生圈,難保明天不會漏水;任何財經專欄都有休刊的一天。因此,既然林少陽要求讀者升呢,大家不防將自己的視線提高一些,目光看遠一點。如是者,結果不難發展為皆大歡喜的win win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