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企業債市場的怪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190

08年金融危機以後,信用評級機構連續成為市場的焦點。先是誘發金融危機的次貸證券曾獲得最高AAA信用評級,接著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評級機構的聲譽已經備受質疑。 最近,《經濟學人》還發現企業債市場出現了一個與信用評級相關的奇怪現象——因為全球主要央行持續維持寬松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發展,市場的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已經被壓低至歷史低位,這可能扼殺了高信用評級存在的意義,而且過去幾年垃圾債價格經歷大漲以後,投資級和垃圾級的區別已經不再明顯: ...大型評級機構把上規模的債券發行授予從AAA最高級到D違約級的信用評級。評級在BBB-或更高的債券被歸類為投資級(IG),而評級在BB+或更低的債券被歸類為投機級,或更多地被成為垃圾債。部分投資者從來不會碰垃圾債,但大部債券基金要麽專註於投資級債券,要麽專註於垃圾債。 ...BBB和BB級別並不存在根本性區別。來自最大評級機構標普的數據顯示,評級為BBB的美國企業債券最近三年的違約率為1.1%;而BB評級的數據則為4.8%。相反,14.7%評級為B的債券在三年里已經無法償付本息,C評級的數據則為41.7%。歐洲債券的數據也類似。 對股東來說,現在高信用評級已經不是什麽好事,市場追尋收益的行為已經導致債券市場向信用評級中部靠攏,除了可以滿足投資者對收益率的需求,還滿足了股東最大化資產負債表利用率的訴求。 債券市場的“中產化”已經在發生。債市的“貴族”——評級為AAA的債券發行者,已經幾乎都消失了。AAA評級已經不再有太多的好處——股東更希望公司把閑置的資金用於分紅以實現更高的收益,或通過借更多的資金充分利用稅收減免的優勢來增加資產負債表的“效率”,因此損害了“貴族”的地位。 現在大部分債券都集中在中層。大約68%的歐洲垃圾債是BB評級的,同時BBB評級的債券占據了投資級債券的約44%。 然而,這種市場的同質化真的是向好的發展趨勢嗎?起碼,這已經證明了QE已經扭曲了投資者和企業的風險癖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9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