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銀監劍指同業與理財

2014-01-27  NCW  
 

 

是再次虛晃一劍後的沉睡,還是有實質性動作的改革預備會?

◎ 本刊記者 吳紅毓然 霍侃 文wuhongyuran.blog.caixin.com|huokan.blog.caixin.com 在2014年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會議上, 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指出,理財業務和同業業務的治理體系改革“最為緊迫,需要齊抓共管” ,銀監會將從這兩類廣受社會關注的業務入手,推進銀行業的改革。

他同時要求,相關監管部門于2014年4月末要拿出具體改革方案,6月末要見成效。

財新記者獲悉,銀監會擬將同業及理財業務權限上收至各行總行,理財業務成立條線事業部單獨運營,同時實行分級持牌制,風險控制能力低下的銀行將被禁止做理財業務 ;同業業務成立專營業務部門,其他部門和分支機構不能做同業。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前述監管工作會議上指出,目前有的銀行仍然按照慣性思維, “信貸不行就用非信貸來補,表內不行就用表外來補,信貸受限就湧進信托,信托受限就借道證券,通道受限又湧進同業,仍然在走規模擴張的老路” 。

近年來,商業銀行將信貸類業務借助信托、證券、保險、基金等通道轉換 為非標準化債權資產(下稱非標資產) ,並通過銀行理財、同業等業務形式進行運作。在2013年上半年,銀監會出台《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業內俗稱8號文) ,部分銀行轉以自營資金投資非標債權,使表內非標債券投資規模大幅增長。

具體來看,一是理財業務中的信貸類投資,從2011年底的1.41萬億元,持續擴張到2013年3月末的2.74萬億元,之後因監管趨嚴而降至11月末的2.53萬億元。

二是同業業務中的買入返售資產,前些年餘額基本保持在4萬億元左右,2012年起期,買入返售資產規模超常規快速擴大,到2013年3月末達到9.36萬億元的歷史峰值,之後回調到11月末的7.41萬億元,近兩年來約增85%。

三是投資項下扣除債券投資後的其他類投資,其規模在前些年基本保持在2.5萬億元左右,占總資產比重約為 2.4%;自2012年起,其他類投資餘額逐步增長,到2013年3月末達到4.78萬億元,占總資產的比重上升到3.45%;之後,隨著理財和同業業務監管強化,其他類投資業務出現迅猛增長,到11月末達到了6.44萬億元,占總資產的比重進一步上升到4.43%,短短八個月的時間新增1.66萬億元。

因此,截至2013年11月底,近兩年來非標資產規模達16.38萬億元,較2011年底的7.91萬億元翻了一倍。

據監管部門調查,同業買入返售和其他類投資業務超常增長部分主要集中在信托受益權、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和他行理財產品上。業內人士指出,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主要是券商的通道類業務;他行理財產品主要是以同業存款買的理財產品。

監管層指出,銀行理財和同業業務不規範發展,直接助推了資金空轉,抬高了融資成本,加大了資金期限錯配和流動性風險,增加了銀行體系的系統性風險。監管部門認為,必須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作為當務之急去改革。

同業新政框架

銀監會指出,目前已成立銀行業改革領導小組,由尚福林任組長,目標是完善公司治理、業務治理、風險治理和行業治理體系改革。

監管高層透露,在業務治理體系改革中,重點是在鞏固前中後台分設的基礎上,適應銀行集團化發展要求,信用卡、理財、私人銀行等業務可推行條線事業部制,由總行事業部統一設計產品,其他部門和分支行只負責產品銷售 ;同業、投資等業務可實行專營部門制,由法人總部建立專營部門單獨經營,其他部門和分支機構不再經營; 信托、租賃、基金等非銀金融業務,實行子公司制,獨立經營,嚴格建立“防火牆” 。

銀監會表示,銀行同業業務快速擴張、負債的穩定性下降。同業業務對市場的反應非常敏感、波動性強,尤其是一些中小機構過度依賴同業資產進行規模擴張、容易出現流動性缺口。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指出, “有些中小銀行就是掙一筆快錢,定位不明。 ”銀監會內部數據顯示,商業銀行各項存款占總負債的比重由2006年末的87.5% 下降到2013年三季度末的82%,而同期同業負債比重則由6.6% 上升到13.4%。

監管高層指出,同業業務改革的關鍵是回歸其作為銀行臨時性、短期性資金頭寸調度手段的本性,控制同業業務的規模和比重。

周慕冰強調,對於同業業務,要重點檢查利用同業往來科目規避監管和規模控制方面的真實情況,包括違規的方式方法、會計核算手法等。

當前,銀監會擬讓銀行上收同業業務權限到總行,即銀行進行專營部門制改革,分支機構不能做資產轉讓、賣出回購、買入返售等同業業務,分支機構不得在銀行間市場獨立開戶,已開立的賬戶要限期銷戶。此舉如果真的落實,無疑對市場震動巨大。

據接近銀監會人士透露,銀監會擬對同業資金納入集中度管理,但具體比例將被調整甚至刪除, “幾乎每個銀行都會合規” 。

景林資產分析師倪軍指出,同業專營部門制改革有利於監管成本的下降,同時對中小銀行流動性影響較大。他分析稱 :第一,各地銀監局並不清楚各家銀行分支行的同業規模,如果成立專營 部門制,對銀監會而言,總行對總行的業務往來和規模就很好查 ;第二,以往各家分支行都能突破信貸管制,通過同業項下來擴張規模,總行也沒法管,現在明確權責上收,有利於總行進行戰略調整。但倪軍也提醒,同業創新行為是不可能被完全禁止的。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上述政策在實際操作中的執行難度頗大。一方面,利潤導向的考核和規模衝動將激發進一步和監管“躲貓貓”的“金融創新” ;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衝擊下資金成本的上升逼迫銀行必須提高風險偏好,通過變通的方法獲取更高的資本收益率。

世界銀行東亞太平洋金融發展局首席金融專家王君則認為,同業業務、通道業務種種亂象的深層次原因,是銀行的激勵機制和長期形成的預期。如果不採取根本性措施,僅僅靠緊縮流動性提高銀行間市場利率是無效的。銀監會應該讓銀行明白無誤地知道,如果出現經營問題,會採取嚴厲的監管措施。比如資本充足率未達標,應該有非正式的警告或窗口指導;嚴重情況下可有正規的處罰措施,比如吊銷執照、對高管和相關人員進行處罰等。 “不然銀行沒有破產的威脅,即使利率再高,都還是會在同業市場上拆借,導致資不抵債、經營失敗的銀行還是能在同業市場上存活。 ”1月17日,興業銀行召開投資者關係電話會議。在電話會議上,興業銀行投資者關係科人士指出,同業業務是興業銀行的傳統優勢,同業業務未來不可能禁止,會有一些調整,但仍然有發展的空間。他認為,同業的根源在於信貸管制和需求不匹配,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需要資金,但銀行對此有信貸限制。興業銀行預期,未來可能會出台限制地方融資平台的信貸政策,對此銀行會及時調整。

興業銀行在業內有“同業之王”之稱,每一次規範同業業務的消息傳來,市場便相當關注該行如何應變。

曾剛指出,同業專營部門制有利於銀行的戰略部署和統一管理。從長遠看,若某些銀行同業業務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從風險隔離的角度可成立專門的法人機構,進行持牌經營。

理財事業部制

近年來,銀行理財產品規模迅速膨脹,且以短期理財產品為主。據銀監會內部數據,截至2013年11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理財產品餘額達10.6萬億元,其中,一個月以內短期理財產品的比重為16.6%、11月當月發行的理財產品中,一個月以內產品所募集資金比重為52.9%。Wind 數據統計,2013年銀行共發行了4.9萬只理財產品,其中一到三個月的短期產品占到60%。

“銀行通過理財產品獲得資金來源,集合成較大的規模,比如10億元,委托信托公司發行單一資金信托計劃,以同業存款的形式存入另一家銀行。 ”一家總部在北京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負責 人透露。2012年初,監管部門曾窗口指導叫停信托公司發行同業存款的短期理財產品,但這一操作以更多的名目存在。

中小型商業銀行的資金承壓相對較大,因此,這些銀行往往將理財產品通過同業存款來回操作。

銀監會認為,當前理財業務發展不夠規範,具體表現為業務前後台不分,機構總行分行不分,產品設計和資金運作按照信貸管理的權限劃分,總行分行多頭開發產品,層層代理外部產品,隨意接受飛單業務等。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影子銀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 (即國辦107號文)將部分理財業務納入了影子銀行範疇。

107號文要求,要嚴格監管金融機構理財業務,各類金融機構將理財業務分開管理,建立單獨的理財業務組織體系,歸口一個專營部門;建立單獨的業務管理體系,實施單獨建賬管理等。

銀監會表示,對於銀行理財業務,要加快建立組織、管理、監管三個單獨 的體系,嚴格執行“三不”規定,即理財資金不得與自有資金混用,不得購買 本行貸款,不得開展資金池業務,推動理財業務規範化、陽光化發展。

監管高層指出,理財業務改革的關鍵,是要按照國際通行原則,建立風險防範隔離牆,實現理財業務機構和運營,與存貸款業務機構和運營徹底分離,把理財從與存貸款業務的交織關係中剝離出來,單獨加以管理和監管。

銀監會擬讓銀行進行條線事業部制改革,由總行設立理財事業部,統一設計產品、核算成本、控制風險,其他部門和分支行只負責產品銷售,不能開發產品。目前,多家銀行的理財業務被歸在金融市場部、資產管理部等部門進行管理。

同時,對不同銀行也要進行分類管理, “不是所有銀行都能做理財,風險控制能力弱的銀行原則上不能做理財業務” 。前述監管高層指出,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風控能力的評級結果要和分級分類管理相掛鈎,在機構業務准入上區別 對待,管控能力強的多做業務,風險頻發的少做或者停做業務,充分發揮非現場監管對準入的指導作用。

多位業內人士均指出,理財事業部制運行,有利於理財業務回歸本業,而非附加銀行信用 ;未來銀行理財業務或可獨立持牌,甚至具備獨立法人地位。

“事業部的基本前提是獨立核算、獨立考核。 ”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表示,理財事業部制有獨立的人財物體系,跟自營部門正式區隔,有利於銀行的理財業務引入市場化的人才和機制,以提高銀行的投資管理和風險控制能力。

一位信托經理表示,上述規定對銀信業務開展會產生操作中的影響。他指出,以往信托公司與銀行的分支行業務往來較多,形成買入返售“三角鏈” ,理財事業部制後,審批權上收到總行,信托公司會覺得比較麻煩,總行對市場也沒有分支行敏感。

“把理財部門剝離出來僅僅是第一步,未來是不是可以將資管部門獨立作為一個法人機構來管?”寧波銀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馬宇暉此前表示,要從法律上對理財產品有更清晰的界定,到底理財屬於委托代理,還是信托代理。這樣才能真正明確銀行理財業務的定位。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也指出,在沒有確立法人地位之前,理財事業部制的運行,兜底方仍然為銀行本身, “資產負 債管理責任並沒有改變” 。同時,他認為,各家銀行成立理財事業部,仍然是同質化產品。因此,事業部制並不是理財業務得以規範的必要充分條件。

東方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金麟則指出,目前銀行基本滿足監管層對理財資 金池一一對應的要求,但銀行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非常糟糕,需要強化信息披露制度。

2013年12月6日,中國銀行業理財網上線,希望此網站能服務于投資者,為其提供行業理財產品資訊,同時進一步強化行業自律。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人士向財新記者指出,中國理財網依托于中債登平台而建設,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在該網進行事後報備。

再查“非標”

1月17日,A 股銀行股繼續承壓下行,銀行股“破淨” (指股價跌破每股淨資 產)隊伍增至13家,五大行均在其中。

財新記者獲悉,央行金融穩定局召集上市銀行開會,瞭解資本市場對銀行股看法。銀監會高層也指出,銀行股跌破淨值,已在資本市場敲響了風險警鐘。

監管高層指出,目前美國貨幣政策已進入實質趨緊,中國貨幣政策將持續穩健。因此,要充分認識到,在國內外貨幣政策變化的大背景下,銀行業資產 負債管理方式面臨新的挑戰,要下決心把經營管理的重心,從單純注重資產規 模擴張轉向資產負債平衡匹配管理,提高穩健貨幣政策環境下的流動性管理水平,提高經營模式的適應性。

近年來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變化,主要來自同業業務和理財業務的快速擴張,給流動性帶來一定風險。1月19日午間,銀行間市場利率 Shibor(上海同業拆借利率)幾近普漲,隔夜拆借利率漲107.10個基點到3.888%,七天 shibor 漲155.30個基點到6.329%。

“利率曲線底部在走高,中短期利率水平常態將在5% 左右,到半年底、年底可能常態在6%。 ”一家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交易員指出。

銀監會指出,影響銀行業流動性因素日益複雜多樣,流動性風險的隱蔽性和傳染性顯著增強,流動性的階段性和季節性波動可能成為一種常態。

“其實中國的商業銀行本身沒有流動性風險,因為有高度的流動性管制,比如嚴格的存貸比要求。但大量的資金都去支持非標業務了,非標資產的流動性也很差。 ”一位銀監會內部人士指出。

非標資產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大多實際為信貸資產。因規避監管、收益較高、背靠銀行信用,而給人剛性兌付的印象,非標資產成為近年來社會融資中最活躍的資產。

“回顧過去,雖然8號文對限制非標資產是有作用的,但是並沒有解決非標資產轉到同業這一塊的風險; 8號文實際上也是比較粗糙的,並沒有細化,比如理財資金池怎麼做到一一對應,相關計提資本到底是多少。 ”前述銀監會人士坦承,8號文對抑制非標資產、規範理財作用有限。

按銀監會文件《關於當前宏觀經濟運行及銀行業風險情況的分析》的統計口徑,非標資產包括三類資產:理財業務中的信貸類投資、同業業務中的買入返售資產、投資項下扣除債券投資後的其他類投資。

監管高層指出,非標業務存在諸多風險隱患。

一是非標債權將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信貸業務轉換為銀行與金融同業的投資業務或表外理財產品投資,既不占信貸規模,又能降低風險加權資產規模,提高資本充足率,還能減少撥備計提,繞開存貸比監管和信貸政策投向約束,實質上低估和隱匿了風險。

二是非標資產實質為信貸類業務,但銀行貸前、貸中和貸後管理的規範性以及審慎性遠不及表內貸款,而且因不受貸款投向約束而大量配置到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兩高一剩” (高汙染、高能耗、產能過剩)行業等信貸受限領域,面臨很大的合規風險和政策調整風險。

三是大量短期的同業和理財資金,滾動對接中長期非標資產,期限錯配嚴重,容易形成現金流缺口,引發流動性風險。

四是非標資產的資金成本明顯高于普通存款,也增加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當前,隨著國家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強控制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相關壓 力向銀行業傳導,而非標資產因其資金體量較大,交易鏈條複雜隱蔽、風險管控不到位,一旦宏觀形勢趨緊,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成為風險突發、集中連鎖爆發的領域,有較大系統性風險隱患。

前述銀監會人士解釋稱,非標資產 通過同業進行融資業務。 “一端是信用風險,非標資產裡面有很複雜的交易結構,信息披露非常差,風險不透明,審貸過程也很不好,信用風險沒有很好地控制;一端是流動性風險,流動性一抽緊,信用風險局部爆發,中間的銀行就被擠壓了。 ”他指出,銀監會已經有明確的解決思路,即讓銀行的行為更理性。一方面,控制非標資產本身的融資活動, “什麼東西可以進資金池、什麼不能進,它的成本有多高,怎麼做分層結構,要把這一塊理清楚” ;另一方面,提高資金成本,對信貸證券化有一定的留存比例,解決道德風險問題,進一步增加透明度,簡化結構的複雜性,不能做太複雜的證券化,甚至限制一定的錯配比例。

治理非標資產還需要金融統一協調 機制發揮監管有效性,以及更為宏觀的改革措施配套。一位資深金融專家指出,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的責權邊界不清,難以發揮監管有效性。

“政府高度重視可能的金融隱患是好事。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短期來看,監管的強化會使銀行表內外資產規模增長受到一定制約,對銀行利潤增速也有一定負面衝擊;從長遠看,同業和理財業務規範監管將降低銀行體系承擔的風險,理財事業部制和同業業務專營部門制改革將提升銀行專業化經營的效率,經濟結構調整和金融整治雖影響短期利潤,但可能換來更穩定健康的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