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現任特首上任以來,香港社會矛盾無日無之,早前有新聞報導,港人移民個案再一次攀升。這股新的移民潮中,比較特別的是多了港人選擇台灣,因無論地理位置、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都頗接近,適應上的問題最少;然而,台灣是迴避中國大陸化影響力的好地方嗎?
2003年,香港推行了大陸遊客自由行,這是一個有即食經濟效用,但走上一去無回不歸路的選擇;2011年6月28日,台灣開放了首個「陸客自由行」,到2013年第三季,首三季大陸旅客到台灣自由行的人數大幅成長210.8%,且客源逐漸年輕化,預計今年到台灣旅遊的陸客總數將上看300萬人次。台灣也上路了。
另一方面,台灣銀行的人民幣存款在2013年2月底為390億元,10月上旬已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是銀行系統的8%,有預測年底見1500億元人民幣;台灣人在香港亦存了1000億人民幣,台灣人愛台灣,更愛人民幣。有預測認為,到2020年,人民幣存款是總存款的30至35%。
信報專欄作家張總談到這股大陸化影響力時表示:『微信風行台灣,用戶已達700萬人,已是香港人口了,還有秘密嗎?當然淘寶天貓進軍台灣,不待「光棍節」,已淘了百億元,台灣人會拒用「支付寶」嗎?無可能,那在大陸住的台灣百萬大軍早就用了,實體未統一,虛擬的網上已做到了。當然大陸人也在台灣遍地開花了,大陸2008年贈台的大貓熊團團、圓圓的下一代,大熊貓BB圓仔剛滿半歲,正式面向公眾亮相,吸引9563人入園。雖然仍未做到「喜相逢」,但「不兩立」卻早已過去。……台灣和日本一樣,當了美國棋子都六十多年了,日本如今也要「脫離戰後體制」,不當美國棋子了,台灣能改變思維嗎?』
事實上,台灣在政治方面的思維正在改變。台灣的馬英九總統早前公開表示,願意以「經濟體的領袖」身份在APEC會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實現「馬習會」;反而,大陸國台辦以重申「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中國人自己的事,不需要借助國際會議場合」來婉拒。原來早在2013年11月中,台灣就傳出民進黨內達成「向中間靠攏」共識,具體主張包括:維持事實主權、放棄法理台獨、台獨黨綱沒有存廢問題、不改國旗和國號等「凍獨」考慮。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日強調,為了重返執政,民進黨兩岸政策必須有不同調整與看法,民進黨要積極務實地踏出一步,展現處理兩岸事務的能力,掃除民進黨的刻板印象。「這步踏出去,才有下一步」,「凍獨」符合主流民意,對2014、2016年選舉都有幫助。一旦民進黨改變綱領,則有望爭取到更多中間溫和派選民,兩岸也將破除目前國共交流的單一模式,這是中共所樂見的,所以需要提前布局對台政策。我們則相信,「這步踏出去,下一步就是正中大陸下懷」。
當然,這對國民黨不是一個利好的消息,馬總統自然要加快「破冰」。他在元旦祝詞時就表示,台灣經濟要想更上層樓,必須打破兩岸關係的僵局。馬英九說,惟有打破僵局,加強兩岸經貿合作,同時也要適時因應大陸經濟轉型,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兩岸產業合作,才能有助於台灣拓展大陸市場。他並提出藥方,矢言「讓今年成為台灣的經濟突破年」。
寫到這裡,讀者或會問我有何所指?寫了這許多台灣政、經、民生的近況,作為Trader的我是要指出,台灣正在走香港的老路。此之所以,厭倦香港大陸化的港人移民台灣,只是避得一時;但更大的話題是,以香港為鑑,我認為,以年為單位,現在是投資台灣的好時機。因為在港人開始厭惡大陸化前的早幾年,經濟、資產價格等的即時利好是非常誘惑的。
當然,中台「破冰」方向易看,但trigger時機則要看天。因此,中長線因素以外,短線要看美國復甦力度。事實上,分析認為,台灣屬出口導向型經濟,出口佔台灣GDP達七成,而主要出口產品包括資訊與通訊產品、電子產品、機械、金屬製品及光學器材等。雖然近十年,台灣出口出現結構性調整,美國佔整體出口比重持續下滑,中國大陸所佔比重持續增加;目前台灣約四成出口輸往中國大陸及香港,其次是美國、新加坡、日本及南韓。
不過,利用摩根大通資料並從另一角度看,綜合一個國家或地區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以及對美國需求的反應強度,得出關於亞洲經濟體在多大程度上可能受益於美國復甦的綜合指標【圖】,排在前五位的經濟體分別為台灣、泰國、中國、南韓、新加坡。其中,中國的受益程度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後下降最為明顯,而台灣、南韓和新加坡則對美國的出口彈性在金融危機之後顯著上升。這表明美國的經濟復甦對台灣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小。
事實上,受惠於近年智能手機銷情向好,以及電子消費品需求增加,資訊通訊與電子產品訂單均創歷史新高;這些出口已經令台灣累積大量外滙儲備,截至去年11月底止,台灣的外滙儲備高達4155.59億美元,名列全球第6。
我們留意到,總結2013年中港台股市表現,台灣加權指數由2012年年底的7699點,升至2013年年底8611點的近29個月收市高位,全年升幅達11.9%,表現遠勝中港股市,結果是否令人意外?分析指出,外資流入是台灣股市上升的主因,根據彭博數據,截至去年12月30日止,台灣在12月錄得外資淨流入達14.3億美元,而2013年全年外資淨流入台灣股市達90億美元,在亞洲區僅次於日本和印度。
外資流入台灣股市是否單單基於看好關係到美國經濟復甦的台灣,我們難以在此刻得到確切答案,但現在開始留意亦肯定不遲。說到要投資台灣股市,除了可以直接兌換新台幣買賣台股之外,亦可以透過在港上市的ETF涉足當地市場。目前在港上市的5隻台股ETF當中,其中3隻ETF以實物形式持有台灣股票,另外兩隻則是透過衍生工具追蹤台灣股票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