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前文對內地三家券商的營運分析,早步了解到中信証券(6030)最受惠IPO重啓、融資融券擴容及資產管理收入增加;中國銀河(6881)則最受惠股市成交額及佣金回升;海通證券(6837)則較中庸。今天,我們繼續引用信報的另一篇分析文章,看看它們的利潤情況及營運質素。
首先,按利潤情況看,中信、海通及銀河的經紀業務佔它們的稅前利潤比重分別達39.9%、37.6%及107.4%(銀河因資產管理及其他項目均錄得稅前虧損,所以令經紀業務佔比提高),而經紀業務的利潤率雖然較前數年大幅下跌,但由於今年內地股市成交額回升及佣金率回穩,各券商在2013年上半年的經紀業務利潤率回升至40%,至60%水平【圖1】。
以三間公司比較,上半年中信經紀業務利潤率最低,只有39%,其次是銀河,業務利潤率約50%,而海通利潤率則最高,約59%;由於銀河的經紀業務佔比最大,加上利潤率回升,故最能受益於今年股市成交額回升,我們預計銀河整體業務收入及盈利有望造好。至於海通,雖然在2013年上半年其經紀業務利潤率高於銀河,但由於其業務佔比較低,業務盈利提升效應未及銀河;而中信的經紀業務無論在利潤率及佔比都遜於銀河及海通。
其次,在交易業務的利潤方面,中信、海通及銀河的交易業務佔它們的稅前利潤比重分別達37.4%、42.7%及22.1%。近年,海通的交易業務收入佔比不斷上升(由2010年7%升至2013年上半年29.2%),上半年公司透過股權投資及套利活動等令業務取得83.7%的稅前利潤率【圖2】,成功帶動公司整體利潤率上升。
至於銀河,2013年上半年交易業務稅前利潤率約63%,但由於其收入佔比只有12.6%,對公司的利潤貢獻有限。另中信的交易業務稅前利潤率約32.3%,遠低於於海通及銀河,公司指會繼續擴大做市服務的規模和範圍,並豐富金融創新產品。我們相信未來三間公司的交易業務佔比的繼續提升,將有效抵禦傳統經紀業務收入增幅減少的影響。
然而,成本方面,值得留意的是,由於銀河專注經紀業務,去年公司員工約8601人,當中經紀、銷售及交易員工已佔全公司員工的91.2%,而中信及海通的經紀員工佔整體員工比例只有72.3%及64%,結果導致2013年上半年,銀河的員工成本佔比最高,約28.8%【圖3】,而中信及海通的員工成本佔比則為24.8%及16.7%。而員工成本佔比高將影響銀河邊際利潤率表現。
按財務狀況看,銀河融資成本佔比較低,淨現金水平高;中信融資成本則急增。2013年上半年,中信融資成本佔比急增至15%【圖4】,主要是公司於4至5月期間發行了5年期、利率約2.5%的8億美元債券,另於6月又發行了5年期、利率約4.65%的30億元人民幣債券及10年期、利率約5.05%的120億元人民幣債券,因此,上半年須繳付債息約3.8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的3187萬元大幅增加,融資成本上升有機會影響其盈利表現。發行債券亦令公司的貸款額由年底的1.5億元,增至上半年的213億元。雖然如此,公司的現金水平充裕,截至6月,公司淨現金水平仍有54%,財務仍穩健。
至於海通及銀河,2013年上半年融資成本佔比都有上升,但升幅温和。海通的貸款金額由去年底86億元,升至2013年上半年96億元,淨現金水平73.7%;銀河去年底並無貸款金額,而2013年上半年短期貸款額升至70億元,計入5月上市所集資的65億元,淨現金水平高達167.5%。三間券商都維持淨現金,但銀河的淨現金水平則較高,財務狀況相當穩健,有利公司發展創新業務。
三間公司中,若撇除減值損失及得益,中信及銀河的總成本佔比較高,分別為63.2%及62.2%,而海通則為47.1%【圖5】。銀河無論在員工成本及其他營運成本佔比均高於中信及海通。而中信則因融資成本大增而令總成本佔比上升。海通各成本佔比都較低,以致其邊際利潤率造好,其利潤表現最佳。
另外,受惠交易業務貢獻,2013年上半年,海通的邊際利潤率最高,約40.1%,其次是中信,約28.6%,最低是銀河,約25.3%【圖6】。海通在2010至2012年的邊際利潤率一直維持在30%水平,而2013年上半年利潤率提升主要是公司交易業務的佔比愈來愈大,加上上半年該業務利潤率升至83.7%,另外其經紀業務同樣造好,帶動整體利潤率上升。中信因交易業務利潤率大幅下跌(由去年同期53.1%跌至32.3%),而該業務佔比又較去年同期上升,加上融資成本增加,以致整體利潤率下跌。銀河因以經紀業務為主,所以在缺少較高利潤的創新業務收入下,其整體利潤率亦較低。
最後,按2013年12月尾估值分析,中信、海通、銀河、光大証券(165)及國泰君安(1788)的平均預測市賬率約1.43倍,而彭博顯示中信的預測市賬率為2.04倍,估值偏貴;海通證券的預測市賬率為1.63倍,估值合理;銀河的預測市賬率為1.5倍,估值合理。
總括而言,由於2013年是證券行業創新發展政策全面實施之年,券商經歷了不斷加大創新業務的投入階段;長遠而言,隨着創新業務收入佔比提升,將能減低它們對傳統經紀業務的依賴。進入2014年,若股市氣氛改善及成交額上升,銀河將因客戶群大而帶動經紀業務造好,而海通的交易業務亦同樣可受惠。然而,由於2014年初的滬深股市將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國策及銀根鬆緊等),現階段選擇最能受惠IPO重啓、業務較多元化及資產規模最大的中信証券,可能是短線投機的最佳選擇;加上其融資融券業務餘額佔市場第一位,相信對公司未來盈利亦有正面影響。
當然,中信証券的估值偏貴、融資成本上升,是其風險所在,因此,若純以投資考慮,可能趁A股氣氛進一步走弱才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