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電視延續夢工場,晚年賣盤

2014-01-09  NM
 
 

 

邵逸夫藉着「邵氏」在電影事業攀上高峰後,於六十年代再建立電視王國——TVB。透過免費電視這個媒體,邵逸夫對大眾影響的層面更廣;TVB製作過的節目,不少都成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二○一一年,電視王國易主,由「殼王」陳國強聯同台灣HTC創辦人王雪紅組成的財團,出價八十八億,買入TVB兩成六股權及清水灣地皮。同年底,邵逸夫正式退休,轉任榮譽主席,結束四十四年的電視生涯。

自方逸華入主邵氏後,邵氏開始走下坡,到一九七○年鄒文懷因為權勢旁落,與何冠昌,帶同影星王羽和導演羅維等拉隊自立門戶,組成「嘉禾」打對台,邵氏的業務更每況愈下。

八十年代,邵氏不斷減產,至差不多停頓電影生產。由於當時拍片一般要投資三百至一千五百萬元,邵逸夫認為本大利小,繼而觸發他淡出電影業,轉為投身發展另一盤大生意——電視業。

上海幫夾份辦無綫

一九六五年由利孝和、邵逸夫、余經緯及英資公司合資創辦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即無綫),獲得政府發牌經營免費電視後,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十九日正式開台啟播,由當時公司最大股東利孝和出任董事局主席,邵逸夫為常務董事,直到一九八○年,因利孝和心臟病發突然逝世,利氏家族又無心接管電視業務,造就了邵逸夫成為董事局主席,同時邵亦增持無綫的股權,成為最大股東。在邵逸夫入主後,他將邵氏影城的一大半地方,租給無綫變為「電視城」,索性將電視電影化,推出連串膾炙人口的電視劇集,最經典莫過於長達一百集的長篇劇《狂潮》、《家變》等,掀起追電視劇熱潮。亞洲電視的前身「麗的呼聲」,本來一直獨領風騷,但自無綫電視台創立後,加上後來冒出頭的佳視,三個電視台鬥得難分難解。八十年代麗的播放的《大地恩情》大受歡迎,把無綫的《輪流轉》逼至腰斬。除電視劇集外,無綫自一九六七年起製作《歡樂今宵》等綜合娛樂電視節目,搶到大批家庭觀眾,該節目亦是香港電視史上最長壽的綜藝節目,成功奠定無綫的一哥位置,「返屋企睇電視」融入了大眾的日常生活。 出任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後的邵逸夫,事事親力親為,不少重大決策由他話事。九三年,無綫被亞視搶攻,時年八十六歲的邵逸夫以其獨到眼光,親自挑選並「欽點」被視為「老土」的台灣長篇電視劇《包青天》於黃金時段播放,結果大收旺場,令無綫收視率起死回生。邵逸夫就此事曾面有得色說:「買的時間,人人都說『勿來事』,我說頂多損失四個星期的放映時間,結果『來事』嘛。正邪忠奸,大家還是要看。」

鬥志高昂永不言敗

不過,九九年亞視以兩套外購劇《還珠格格》及《方世玉》,將無綫一向佔優的收視率拉至歷史新低,同時段無綫的《天地最前線》跌至二十點,另外黃金時段的劇集也全面下跌,無綫亞視長期以來收視的七、三之比逐漸拉近至各佔一半。當時邵逸夫曾笑言:「我都有睇《還珠格格》,好好睇。」翌日,亞視則以全版報章廣告「多謝六叔捧場」,亞視收視更上一層樓,令無綫陣腳大亂,為了轉移觀眾對《還》劇的追看,無綫更向公眾表示購片之道並非長遠之策,也同時阻礙電視業的發展,以圖打擊《還》劇,終於要將節目變陣三次才可保住收視率,其後邵逸夫提到《還珠格格》的成功只輕描淡寫說:「一年得一日咁多啫。」○一年,亞視的《百萬富翁》同樣大挫無綫氣勢,邵逸夫即來一招「頂爛市」,重本找來鄭裕玲主持《一筆Out消》,獎金不惜工本,務求打殘亞視,結果一舉成功。

電企收購戰見好即收

而邵逸夫掌舵電視王國期間,充分顯示其魄力過人。九六年,當時年屆九十一歲的邵逸夫和郭鶴年過招,亦盡顯他的決斷力。郭鶴年本是邵逸夫商場上的好友。八八年,他應邵的要求,從澳洲幫龐雅倫手頭接過電視廣播的前身「香港電視」三成一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邵則有三成四股權,乃屬大股東。後來,「香港電視」分拆為電視廣播及電視企業,前者經營傳媒,後者則做出版及華星娛樂等。但副主席郭鶴年並無話事權,心有不甘,由九一年開始,逐步減持電視廣播的股份;卻將籌碼押注到電視企業,暗中部署全面收購戰。九六年二月十三日,郭鶴年在事前並未通知邵逸夫下,用旗下《南華早報》向電視企業進行敵意收購。覬覦的正是電視企業旗下的清水灣電視城地皮,《南早》以每股五點五元的新股,換取兩股電視企業,收購代價三億五千七百萬。邵逸夫隨即出招,以邵氏兄弟名義,於三月中提出反收購電視企業的建議,每股現金二點五五元,涉資七億元。郭鶴年還擊,提出以每股現金二點七五元,將敵意收購升級。小股東見股價吸引,當然接納收購,邵氏亦見好即收,於三月底同意《南早》全面收購電視企業,火速套現四億五千萬抽身;郭鶴年亦如願以償,成功收購電企股權。

影城地皮變黃金

電視企業一役收購戰雖告終,但邵逸夫與郭鶴年仍有嫌罅,導致清水灣地皮發展受阻,自從無綫○三年遷往將軍澳工業邨,位於清水灣的舊電視城便告丟空,連毗鄰的邵氏影城,總面積達八十五萬平方呎,位處西貢豪宅地段,極具重建價值,令各大發展商垂涎。早於五年前,城規會已「開綠燈」,規劃該地可作住宅及商業用途,不過邵氏卻遲遲未發展。皆因整個重建範圍有兩成半土地,是由郭鶴年控制的SCMP集團持有。根據該區規劃大綱,清水灣電視城的重建可分三部分,其中二十五萬呎可作商業零售用途,最高可建五層;四萬呎可作為服務式住宅,樓高四層。而其餘五十多萬呎地皮,將可發展私人住宅,樓高三至八層。以地積比率一點五倍計,總樓面面積達八十三萬呎。但收購戰後,郭鶴年與邵逸夫關係變得冷淡。由於兩塊地皮縱橫交錯,兩大宿敵邵氏和SCMP集團必須合作發展,才能獲厚利。

晚年再建電影城

邵逸夫有仇必報的性格亦有見於與鄒文懷的私人恩怨。 電影城是邵逸夫九八年以邵氏兄弟名義,與另外五個財團合組公司,向政府競投的,名目是「為振興香港電影業」,但實情卻與邵逸夫、鄒文懷的一段私人恩怨有關。 邵逸夫一向對鄒文懷另起爐灶之事心有不甘,直至九八年,他知道鄒文懷因為斧山道的片場要交還政府,還看中位於將軍澳的地皮。邵逸夫於是與向華強的中國星、王晶的晶藝製片、鍾再思的寰亞綜藝、李國興的美亞國際以及邱復生的年代國際,組成合營公司實行「搶地」,結果成功以七千八百萬元投標價擊退嘉禾,令鄒文懷大大吃了一記悶棍。 影城佔地五十萬呎,擁有全球最先進電影數碼製作和後期製作設施,共有九座廠房,可是這座「勞斯萊斯」式影城,投資額亦一再加碼至十一億。合資財團早在○二年便已紛紛打退堂鼓,工程一直拖延,至○八年九月才開始運作。

邵氏經常邀請行內人到影城參觀,希望他們租場地拍片。影城曾借出作時裝騷及演唱會,不過卻換來西貢地政處的警告信;原來政府批出該地時,限制只可作電影製作用途,亦不可拆卸另作發展。若財團要落實收購邵氏,肯定要苦思電影城的出路。國藝控股主席冼國林指,邵氏影城的規模相對較小,現在行家都選擇返大陸較精細的影城拍戲。「邵逸夫五十幾年前,已經喺香港有幾個山頭做影城。當時佢好有遠見,我做電影,唔多唔少都係模仿緊佢。只係時移勢易,八十年代,香港電影主導內地;九十年代,互相輝映;到而家係大陸發行商支配香港電影,邵氏喺國內聲勢相對薄弱。所以六嬸識計數,唔再做大製作,拍一部幾千萬一套的賀歲片,容易回本。」

收費電視流血未止

另一打錯算盤的生意,便是無綫收費電視(前身為銀河衞視)。TVB發展收費電視業務,可說是一波三折。根據電視牌照條例規定,已擁有免費頻道的無綫要減持在銀河衞視的股量至少於百分之五十,以免構成壟斷。邵逸夫的如意算盤是,找兩間公司入股,以保無綫最大股東地位的話事權。但在○一年三月,繳交保證金的限期已到,銀河衞視仍未能交出八千八百萬的保證金,結果罰款十五萬元。交罰款後一星期,馬來西亞投資者MEASAT打退堂鼓。

拖至○三年三月,TVB找到全球最大衞星公司之一Intelsat注入五點四億元,換取銀河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權,可惜開台不足半年,便蝕掉約一億五千萬元,原本的合作夥伴Intelsat在○四年九月終宣告退股,按照港府的「防火牆」規定,電視廣播一定要另覓合作夥伴,一直乏人問津的銀河,最終在○五年五月才由漢傳媒及其大股東陳國強入股五成一股權,並易名新電視,TVB持股量減至四成九。當時「殼王」揚言要在三年內令新電視轉虧為盈,但兩年已過,新電視雖然易名為無綫收費電視,○六年二月無綫收費電視又夥拍收費電視一哥電訊盈科旗下的NOW,依賴其平台入屋,但仍然未能擺脫虧損情況。○八年,TVB攤佔無綫收費電視的虧損仍高達六千三百萬元,而○七年年中電視廣播宣布以一點四億元向何鴻燊的四太太梁安琪出售收費電視業務的兩成股權。後來,電視廣播陸續增持收費電視股權。根據一二年年報,持股量已達九成。

身體轉差屢傳賣盤

○六年七月尾,邵逸夫忽然入院,證實患有肺炎。當時邵逸夫已九十八歲,加上身體轉差,持有兩成六無綫股權的邵氏兄弟(80),賣盤傳聞甚囂塵上。三日後,邵氏宣布,獲投資者洽購邵氏及附屬公司的股權。市場消息指,李澤楷旗下的電盈(8)、郭氏兄弟旗下的新地(16)、大馬富商郭鶴年、和黃(13)及中央電視台,均有意收購。翌日,邵逸夫出院到港島香格里拉酒店嘆茶,沒有回應賣盤。同年十一月尾,邵氏宣布易主洽談告吹。○七年五月,方逸華表示,邵逸夫正考慮退任主席職位,並在物色接班人,但她強調,邵氏沒有接獲投資者洽購。○八年三月,邵逸夫再度入院,邵氏賣盤之說再次熱傳。五月,邵氏證實,母公司邵氏控股獲洽購,有傳媒引述消息指,外資私募基金黑石(Blackstone)、凱雷資本(Carlyle)、Bain Capital及中資渤海基金,均有意競購邵氏兄弟股份。

私有化邵氏

當時,呼聲最高的是內房股碧桂園(2007)主席楊國強,擬以私人身份,洽購邵氏控股所持有的七成五邵氏兄弟股權。有指楊開價最少一百億元,而且是全現金,當中三十億元由鄉里恒基地產(12)主席李兆基借出。而邵逸夫亦願以「賣家貸款」形式,接受其中三十五億元代價延遲支付。不過,交最終因金融海嘯爆發而告吹。賣盤不成,邵逸夫忍不住自己出手。○八年十二月,提出以十三億元、每股溢價超過六成私有化邵氏,上市達三十八年的邵氏正式在○九年三月除牌。之後,中資機構「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合和實業董事總經理胡文新,以及恒基長子李家傑,均先後表示有興趣入主邵氏兄弟,成為無綫最大單一股東。但最終都因方逸華叫價太高,鎩羽而歸。

王國易手殼王入主

至一一年一月底,無綫終於易手。「李嘉誠頭馬」兼有「殼王」之稱的商人陳國強,聯同台灣HTC創辦人王雪紅,以及基金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組成財團Young Lion,出價八十六億元,收購邵氏兄弟全部股份,當中包括兩成六電視廣播權益,連同清水灣地皮,並閃電獲得方逸華首肯。其實,陳國強與方逸華的首次交手,是○五年時,以三億五千萬元購入電視廣播聯營的收費電視銀河衞視(後易名無綫收費電視)五成一股權,但業績無大起色,又於○九年以兩億一千萬售回三成股權予TVB。

收購消息爆光後,一度傳出暗湧。有指要錢又要權的方逸華,除要求留任董事局三年外,陳國強牽頭的財團入主後,最多只可派三個人入董事局,更不可參與任何行政事宜,令一樣有野心的台灣富婆王雪紅十分不滿。同時,身家不足六億的陳國強被質疑「代客泊車」,被監管機構窮追猛打,要求交代資金來源。不過,交易最終順利在三月底完成,並獲廣播事務管理局批准。陳國強、王雪紅等獲委任為TVB非執行董事。同年十一月,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易名Clear Water Bay Land Company Limited。當時,邵逸夫控制的邵氏基金,將約2.59%、市值五億元的TVB權益捐予教育及慈善團體,最後邵氏基金在TBV的持股比率降至3.64%,而方逸華的持股量則為0.26%。王國易主後,方逸華轉任非執董。同年十二月,邵逸夫宣佈退休,轉任榮譽主席。歷時四十四年的邵逸夫時代正式結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8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