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3年枯榮投資回顧與展望 枯榮小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40a1e0101j00r.html

2013年A股市場整體表現不佳,上證綜指開盤2289.51點,收盤(截止12月27日)2101.25點,全年下跌7.4%。深圳成指表現更差,全年下跌11.71%。儘管2013年盤中上證創下新低,但實際上連續兩年上證指數在1900點至2400點之間波動。

 

期末主要持倉股票按照持股權重排列如下:

從年初持有股票:

1、招商銀行  -19.75%(全年漲跌幅,下同)

2、中國平安  -8.67%

3、雙匯發展  +63.61%

4、中國人壽  -28.35%

5、三全食品  +93.49%

 

2013年新買入股票:

1、中國中藥  +3.5%

2、稻香控股  +25.84%

3、遠大醫藥  +3.9%

4、威高國際  +22.83%

5、張裕B    -22.82%

 

2013年賣出股票主要包括:雨潤食品(-45%虧損)、四洲集團(+83.47%)、蘇寧云商(+54.3%,但公司2011、12年合計下跌接近55%)、中順潔柔(-14%)、三全食品(部分賣出)、維達國際(+39.5%,公司被私有化)。還有一次比較失敗的短期操作,在四季度買入了小倉位的煤炭股,隨後很快又賣出,有小幅度的虧損。

另外期末還持有一些基金,主要是50ETF基金和一小部分分級基金。

 

2013年繼續維持高倉位(接近99%的倉位),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年全倉操作。但是2013年做了不少的調配,主要是出售了部分A股,換倉到港股。另外期間增加部分資金到港股。在這個較為黯淡的投資時刻,我所做的,只不過是繼續增加在股市上的投資。

 

2013年A股資本市場最大的亮點是創業板,從2012年底暫停IPO發行以來,連續下跌接近2年的創業板終於迎來一輪新的行情,創業板指數全年上漲了81.31%。毫無疑問,2013年A股沒有參與創業板和海外沒有參與中概股一樣,收益是很難啟齒的。至今仍未開通創業板投資資格的我,自然也屬於OUTMAN一族。對於創業板的判斷,堅持整體迴避的觀點,因為即便在2012年年底指數低位,我依然尋找不到放心的股票。對於這類主要依靠估值驅動的股票,不在我的判斷能力範圍之內。2013年前三季度創業板整體雖然業績環比二季度有所好轉,但盈利依然非常疲弱,增速甚至落後於殭屍藍籌的業績增長。但是估值卻逐步向2010年的高峰攀登。隨著IPO的重啟,也許明年將不會是又一個狂歡的季節。在2010-2011年參與過很多創業板公司的IPO機構申購、賣出過程,對於整個創業板企業的質地是深表懷疑的。對於上市公司、保薦人、網下參與配售機構和網上機構散戶與游資的擊鼓傳花遊戲深感厭倦。但需要注意,從2013年來看,創業板實際上已經開始分化,市值較大的公司盈利能力大幅超過了市值排名靠後的公司,這說明並不完全是一種概念性的炒作。如果說創業板行情對我來說根本沒有關係的話,2013年錯過中概股是非常值得反省的錯誤。因為2013年年初的確中概股整體被市場大幅錯殺,其中不少質地優秀的公司符合安全邊際的要求。

 

2013年經濟起起伏伏,從年初的憧憬到被隨即而來的悲觀所籠罩。從新一屆政府的美好期望到對未來中國何去何從的恐懼。這些複雜的情緒都反映在了資本市場上。宏觀經濟如此的撲朔迷離,恐怕是任何投資者都無法用言語簡單闡述清楚的。雖然每一次資本市場在高潮和低潮時期,都有完美的邏輯來解釋,但這一次的確與此前都有所不同。這導致資本市場出現了「傳統」與「新興」行業之間判斷的巨大鴻溝。但我想,無論「傳統」又或是「新興」,其實都並不重要。重要的仍然是基本的要素:市場容量、供需關係、市場競爭格局、進入及退出壁壘、護城河及議價權、治理結構及股東態度、管理層等。傳統與新興行業之間有時候根本無法分清。例如很多新興產業正是附著於傳統行業。例如搜房網與房地產市場、汽車之家與汽車市場、脫硫脫銷與火力發電行業等等。的確,中國很多傳統產業已經面臨極限,例如傳統紡織、鋼鐵、鋁製品、造船等等。但也還有很多貌似「傳統」的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例如消費及服務行業、醫藥醫療等等。其中,我認為還包括金融行業。這也是一個與千萬普通消費者日夜打交道的行業。金融+消費服務+醫藥醫療,是長期穩定的一個組合。這從美股、港股可以得到長期的印證。儘管這一次金融危機將歐美金融業的遮羞布撕去。

 

「殭屍藍籌股」,這是近年來的一個新發明。對應的是2006-07年的「中國漂亮50」。如果說之前,我對所謂的「中國漂亮50」嗤之以鼻,現在正好反過來,對所謂的「殭屍藍籌股」觀點更是不屑一顧。從2005年開始,我就是這些殭屍們的投資者,親眼見證著這些「殭屍」一年一年的不斷成長。招商銀行、中國平安這幾年的業績沒有一年倒退,招商銀行2013年淨利潤已經超過2007年的2.89倍,中國平安已經超過2009年的2倍。另一方面,的確市場有它短期正確的邏輯,這一點被很多價值投資者所忽視。例如2005年的市場萎靡對應的是2005年的經濟小低谷。因此和2010年分析招商銀行一樣,銀行的壞賬暴露是滯後於經濟調整的。並且幾乎無例外的受到經濟下行的影響。這一點從這兩年的壞賬持續攀升可以看到。

 

但是資本市場總是善於誇大短期的多空信息,並且通過投資人的恐懼和貪婪情緒在資本市場得到繼續放大。因此,對待市場的態度,應是戰略上蔑視(否則市場就是有效市場),戰術上重視。資本市場只是提供了一個選擇權,裡面可能是陷阱,也可能是機會。如果你不能有把握比市場看的更遠更清晰,那這個遊戲幾乎是必輸無疑。

價值投資本身只是一套理論,被全球很多投資者所長期驗證有效的理論。但並無意味著這是一個普遍適用的理論,也不意味著是靈丹妙藥。更糟糕的是,這套理論並不科學,加之學之者領悟各有分歧,因此對於實踐者而言,難免南轅北轍。諸多盲人模象,最終是雞同鴨講。價值投資不死,但「價值投資者」可能會死。

 

2013年最大的收穫是在港股市場。並非是說投資收益,因為這部分被雨潤食品的較大幅虧損(這是多年來極少有的實際大幅虧損)所抵消。而是似乎跨過了以往糾結於「巴式價值投資」的禁錮。在更小的市場中,找到了很多投資機會。這些公司並非屬於以往喜歡的投資類型,但是跨出這一步,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對於國內沉迷於銀粉、酒粉的投資者而言,也許跨出去會更加精彩。當然,我依然是一名堅定的銀粉。白酒我認為2014年也許股價會先於基本面見到真正的底部區域。最近的類似同仁堂國藥的下跌也讓我欣喜。幾十年過去,我可以看到這些公司都還會存在,但可能很多行業和公司我會再也看不到了。白酒的下跌也讓當年的「時間玫瑰」一個個繼續凋零。先是銀行變成時間的「沼澤地」,隨即是白酒,還有煤炭。除了醫藥外,國內歷史上業績最好的四個板塊已經先後淪陷。

 

展望2014年,由於美股的持續大幅走強,已經不便宜。在資金面稍有收緊時,不排除會出現較大幅度的震盪。這可能影響港股甚至A股更大一些。這是港股的一個潛在風險。但由於恆指本身也處於弱勢震盪,估值在相對低位,因此對市場的壓力應該不如前幾次。小盤股有一定的流動性風險,因此2014年可能需要保持一定的現金應對出現的短暫調整。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繼續尋找那些被市場嚴重忽視的機會。老手怕漲,新手怕跌,成熟的投資人,在有資金流入的情況下,當然希望心儀的公司越廉價越好。如果投資的公司又有持續自由現金流,又維持較穩定的高派息,那麼還有什麼可畏懼的呢?

 

對於槓桿,可能是未來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槓桿第一是不能附帶時間限制,第二是不能有較高的利息成本。如何利用好槓桿,而不是被槓桿利用,對於任何投資者都是個較困難過程。明年可能希望有新的嘗試。在某些時刻,做一名「鴕鳥」型的價值投資者,是可以的,甚至是正確的。但是做一名帶著較大「壞」槓桿的「鴕鳥」型價值投資者,那可能是災難性的!

 

對於2014年,少談些主義,多做些實踐。只有調查才有發言權,希望每一筆投資都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將其視作長期,甚至不可撤銷的股權投資。中國加上海外中國股票超過5000多家,你一年能看幾家的年報、季報?能跑幾家上市公司做實地調研?能覆蓋幾個行業?這些實際的努力才是支撐一名優秀投資者的基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