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谁赚了,谁亏了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0/577660.html

国庆后两周,发生了两个“意料之外”。

先是一直沉默的大盘股报复性上涨,然后是央行的不对称加息。

这种情况,几年也许都碰不到一次,所以对投资者考验极大。

让我们看看这两周,谁有可能赚了钱。

首先,当然是发动了这轮大盘股行情的人。因为无数据可寻,即使到现在,也不能明确知道是什么样的大资金主导了这波行情。部分采访情况显示,公募基金 只是靠原来的仓位被动跟随,私募基金也多数踏错了节奏。从大盘股行情的迅猛和统一程度看,有猜测主导者是国家队资金,还有猜测是热钱。

其次,经验丰富的短线客。在国庆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已经有人嗅到了苗头,快速完成了持股的调整。在大转折面前,经验可以为获利提供帮助,至于嗅到了能否赚到以及赚多少,则看反应的快速程度和运气了。

再次,下半年来一直潜伏在大盘股中的人。“二八转换”叫了许久,总有人信的,并且付诸行动低价吸入了大盘股。在本次行情启动之前,许多金融股经历了绵绵阴跌,但坚持下来的人现在收获了阳光。大盘股用短短两周的时间,可能回报了他们几个月的等待。

还有,坚定持有强势的优质中小盘股的人。在大盘股暴涨之时,不少优质的中小盘股也经历了大跌,不过,回过神之后,周五,中小板指数在大盘股休整时再次创出了历史新高。这些一开始的踏空者,也有了收获。

那么,哪些人可能亏了钱?

首先,在大盘股短期涨“到头”、中小盘股跌“到头”之后,有些人“卖小追大”。这些人估计短期战绩最差,两头吃亏。

其次,持有弱势股的人。在行情出现突然变化之后,市场的偏好改变,大盘股和前期的强势股均有资金或进或守,而弱势股成为资金流动的最大受灾区,涨时涨得少,跌时跌得多。

一句话,在遇到转折市时,投资,要么比快,要么比坚持。踏空不可怕,看不懂不可怕,怕的是后知后觉和盲目跟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74

【敗局】俏江南遭“強賣”誰賺誰賠:鼎暉收益率僅趕上余額寶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20/58068.html

雖然兩次“被收購”傳聞,張蘭都態度微妙、含混不清。然而資本市場的事情往往非黑即白,商務部的“放行”或許意味著這場“被收購”事件已是板上釘釘。2014年年初,臨近春節,高端餐飲佼佼者俏江南沒有因為佳節將至而門庭若市,卻因為一則將被收購的消息,鬧得“年關難過”。近期,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消息,私募CVC收購俏江南的案件獲得“放行”。吊詭的是,有別於一般交易獲通過後交易雙方喜大普奔的熱烈情緒,被收購方俏江南創始人張蘭淡定中透漏出的婉轉的否定情緒令人摸不著頭腦:“在這個事情上我覺得我沒有任何發言權,人家基金想怎麽宣傳也是人家的事情。我們並沒有簽署協議,如果我們簽合同了,我會第一時間給你打電話。”張蘭這一態度並不難以理解,早在10月份的時候,傳出一直籌備港股上市的俏江南要被CVC“搶親”的時候,張蘭即毫不客氣的回應:“完全不屬實。”時隔三個月,卻傳出商務部的官方認可,豈不是自扇耳光?然而,張蘭的“我們沒有簽署協議”的說法遭到了廣泛質疑,長城證券並購部總經理尹中余介紹表示,“從並購的專業角度來看,這是不可能的,必須是正式並購協議簽訂之後,商務部方面才會受理”。只有雙方簽了並購協議之後,才會去申請。如果商務部審批通過之後,這個並購應該就落實了。另有業內人士也解釋道,“想要通過反壟斷審批的話,一定是有正式並購協議的。如果只是意向的話,商務部不會受理。”那麽俏江南張蘭,這位性格豪爽奔放的女掌門到底是鬧哪樣?“從張蘭前後兩次對‘被收購’消息的反應來看,我認為,以鼎暉為代表的投資機構與張蘭極有可能出現了矛盾。”有業內人士這樣猜測。這種猜測並不奇怪。雙方的梁子一早就結下了。鼎暉要單方面履行對賭協議?張蘭學費交大了無論是去年10月份CVC收購事件剛露端倪,或是今年年初商務部的“放行”通知,兩次張蘭應對的態度都相當被動。這種被動與俏江南與鼎暉2008年的對賭協議有關。2008年俏江南中標奧運競賽場館餐飲供應服務商,極大提升了它的品牌知名度。在此背景下,張蘭和她的俏江南與資本市場出現交集,只是時間的問題。張蘭在老鄉―楓谷投資合夥人曾玉和易凱資本王冉撮合下,初識了鼎暉創投的合夥人王功權,據說兩人性格投契,相談甚歡,這對張蘭而言,是她創業生涯中非同尋常的時刻―俏江南首次被“明碼標價”,而且市場估值高達20多億。為了獲得發展資金,註冊資本金僅為1400萬的俏江南引入了鼎暉創投,鼎暉當時註入約2億人民幣,占有俏江南10.5%的股份。投資條款中設有“對賭協議”:如果非鼎暉方面原因造成俏江南無法在2012年年底上市,那麽鼎暉有權以回購方式退出俏江南。當時籌謀擴張、如日中天的俏江南對這項對賭協議不以為意。然而從2011年開始沖擊上市的俏江南,卻接連在A股、H股碰壁,五年過去了,鼎暉投資的高回報預期成為了黃粱一夢。賬期將至、急於脫身之下,與張蘭撕破臉,想單方面抱住CVC這個“大金主”的大腿是極有可能的。而雙方的貌合神離早在2011年8月一次公開采訪中便埋下了伏筆,采訪中張蘭發泄了她的不滿,認為引進鼎暉是俏江南最大失誤,毫無意義,還曾早就想清退這筆投資,但鼎暉要求翻倍回報,雙方沒有談攏。此事發酵成“張蘭炮轟鼎暉”。而當年的投資人王功權,已在3個月前高調通過微博宣布“私奔”。張蘭懊惱的理由是:“他們什麽也沒有給我們帶來,那麽少的錢占了那麽大的股份。就當我們交了學費吧。”這句話引起了著名的“交學費風波”。當時賽富基金首席合夥人閻焱還揶揄道:“不知鼎暉當年是否拿了把刀架在了俏江南的脖子上了簽的約。若那樣,這場婚姻就一定是鼎輝的不是。若當年鼎輝的投資合約不是武力相挾的城下之約,那麽這樣的譴責及翻盤就顯得太缺乏商業的基本誠信了。”閻焱後來在雷士照明也上演了基金投資人對創始人的逼宮,這自然是後話。毫無疑問,張蘭彼時與鼎暉劍拔弩張的關系也多少是資本與創始人複雜關系的寫照。然而,據稱,當時張蘭清退鼎暉投資的意願被對方雙倍回報的要求嚇退而不了了之。雖然之後,傳聞雙方“一笑泯恩仇”、“冰釋前嫌”,但如今看來似乎也只是傳聞而已。此次傳聞CVC將以3億美金購買俏江南69%的股權,張蘭控制權旁落之余,這筆買賣未必合算,張蘭的“學費”可謂交大了。鼎暉收益率僅趕上余額寶要讓鼎暉重新選擇一次,估計不會再有08年2億人民幣註入俏江南的“壯舉”了。對於張蘭所說的鼎暉“那麽少的錢”拿到了“那麽大的股份”,當年也參與了競價入股俏江南的一家機構的內部人士表示,當初他們自以為出了高價,沒想到鼎暉的出價幾乎是他們的三倍。雖然這位人士沒有說多少錢多大股份,但是他說,當時俏江南的財報是未經審計的。08年時鼎暉用2億元換的了俏江南10.5%的股份,那麽俏江南的估值為19億元。而2013年如果CVC用3億美金獲得69%的股權,這也就意味著俏江南的估值為26億元,每年回報率僅為6%,和余額寶差不多的回報,也難怪鼎暉要退出了。而對於鼎暉投資當年一擲兩億的大手筆都覺得是“那麽少錢”的張蘭而言,如果按照CVC給出的價錢賣出俏江南就“虧大了”。“如果交易價格如2013年10月所傳,這對俏江南和張蘭來說,並不是一樁特別稱心如意的交易,張蘭的否認因此也並不意外。”多位分析人士如是說。如果CVC以18.3億元(3億美元)獲得69%股權,意味著俏江南估值僅26億元。2008年時俏江南僅有40余家門店,而截至2012年底,俏江南門店數已經拓展至71家直營店,2013年又新開了10余家門店。另外,鼎暉未直接涉足俏江南經營,如與CVC協議確實涉及69%股權,張蘭將失去她一手創辦的企業控制權。事實上,在高端餐飲行業“寒冬”之際,CVC的出價也引起了一些專業人士的質疑:“俏江南現在的年凈利潤大約6000多萬元即1000萬美元,如果按照市盈率20到30倍計算,現在市值也就是2億~3億美元,而CVC以3億美元只收購其69%股份,俏江南的總市值將達到4.35億美元,CVC會做這種吃虧的事嗎?”CVC斬首收購:一石二鳥據行業人士介紹,CVC原是花旗集團的子公司,擁有雄厚的資本和人脈。CVC官網顯示,多年來CVC募集金額500億美元(包括CVC Credit Partners),投資者投資於其封閉式投資基金當中,年期通常長達十年或以上,位列球五大私募基金之一。在歐洲和北美,CVC迄今共完成了逾250個公司收購項目。在亞太地區,其中包括大中華區、東南亞區、韓國、日本和澳大利亞,CVC至今共完成了逾30個公司收購項目。目前,CVC正通過CVC五號基金(Fund V)和CVC亞太三號基金(Asia Pacific III)繼續進行投資。CVC列出的數據表示,CVC亞太基金、CVC亞太II號基金和CVC亞太III號基金累計規模達68.45億美元。來自歐洲的CVC集團公司對收購餐飲業有偏好,去年曾以4億歐元購買全球最大的湯品制造商金湯寶的歐洲簡餐業務。更為重要的是,目前CVC的高級顧問是有著“紅籌教父”稱謂的梁伯韜。梁伯韜1988年創立百富勤投資有限公司,1992年百富勤集團因率先安排三家中資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而聲名大噪。2001年到2006年,梁曾任花旗集團投資銀行亞洲區主席及董事總經理,被認為在內地和香港都有極為廣泛的人脈,善於引導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然而,一旦交易成行,俏江南將徹底改朝換代,再上市也跟失去控制權的張蘭沒關系了,CVC的收購可謂一石二鳥。或許會有不甘心者舉出大批收購之後,資本與管理層和睦共處的例子。然而從CVC往日收購案例來看,這點可能性非常小。CVC在歐洲的名聲並不太好。英國《泰晤士報》曾用“詭異”(secretive)一詞來形容這個管理著260億美元的私募大佬:“要是CVC來敲你公司的大門,你以後的日子就會過得很郁悶了。它總是能發現一些你從來不知道的問題,它在調查後得出的結論總是‘你很糟糕’。這並非CVC首次涉足中國,早在2007年,CVC收購珠海中富29%的股權獲批後,其亞洲董事總經理曾多次公開表示“投資期不會少於三年”、“我們不是美式收購,不會換掉管理層,是歐式做法,與管理層合作。”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收購獲批次日,珠海中富董事會全體6位董事和4位高管全體請辭,同時,兩位監事會成員也請辭。對此,CVC方面只說是“正常人事變動”。這樣的行事風格也令很多企業膽寒。CVC亦毫不掩飾它在中國進行“斬首”式收購(收購行業龍頭企業)的決心。2007年時任亞洲董事總經理何誌傑說:“珠海中富是飲料包裝行業的龍頭。CVC下一步在中國的計劃也是收購有行業代表性的公司,特別是能源類、消費、機械等行業。”結語雖然兩次“被收購”傳聞,張蘭都態度微妙、含混不清。然而資本市場的事情往往非黑即白,商務部的“放行”或許意味著這場“被收購”事件已是板上釘釘。任何模糊的表態對於今日式微的俏江南都已經於事無補。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方雅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486

2014香港娛樂圈誰賺得最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2/4058986.html

古天樂蟬聯最賺錢勞模級明星,張柏芝也從黑轉紅。

近年末,香港《明報》發布了一個榜單,盤點了今年香港娛樂圈賺錢最多的前十位明星。

排名第一的古天樂是最具代表的“勞模型”藝人,被《時報》描述為今年“狂拍 14 部電影、10 個廣告兼多個商演”的他以 3 億港幣的收入成為本年度吸金王。而且,今年古天樂是蟬聯冠軍。

 

不過,古天樂表示這個榜單不太準確,因為里面還計算了他去年拍攝今年上映的電影,但即使減掉那 4 部影片,10 部電影的工作強度也是絕對的高產。而以他目前每部影片約 1800 萬港幣的片酬計算,除去去年拍攝的四部電影賺得的 7200 萬港幣,古天樂今年的總收入還是遠遠高於第二名的 1.7 億港幣。

《六福喜事》、《人間·小團圓》、《浮華宴》、《沖上雲霄》、《12 金鴨》、《迷城》、《巴黎假期》、《可愛的你》、客串的《豪情 3D》和《打噴嚏》,再加上沒被古仔承認的在今年上映的《單身男女 2 》、《竊聽風雲 3》、《金雞 SSS》和《反貪風暴》,組成了古天樂 2014 年的片單,雖然很多電影不為內地觀眾所熟悉,但在香港本地有不少都票房不俗。 比如《金雞 SSS》,影片質量遭到影迷詬病,卻是去年港產片中的香港區票房冠軍。

此外,萬寧、百事可樂、金國汽車、Le Saunda、Toyota汽車、DBS銀行、高夫男士護膚品、飛亞達腕表等 10 個品牌的代言合同,也為古天樂創造了約 8800 萬港幣的收入。

其實,古天樂“勞模"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以他的名字為關鍵詞搜一搜新聞,很容易就會見到“影圈吸金王古天樂連跑四場賺到笑”這樣的“勞模專屬”標題。

不過,榜單上的明星可不是人人都像古天樂那樣靠“拼”上榜,比如周潤發這樣“薪酬高、輕松賺”的類型,3 部影片加一個服裝品牌 Hugo Boss 的代言就賺得了 1.7 億港幣,位居第二。

陳奕迅也在榜單之中,主要憑借“開很多場演唱會”收入 1 億港幣,總收入位列第五。2013 年 7 月,陳奕迅在香港連開了 25 場演唱會,隨後開始世界巡演,而今年 4 月至 12 月,他先後在內地共 31 座城市舉行了巡回演唱會。

只是像這樣的賺錢方式只適合正在一線大紅大紫的“燙手”藝人,而更多二、三線甚至有些“過氣”的藝人則沾上了內地綜藝節目爆發的光,順勢而為,不僅獲得了相當的收入,不少還因此再次翻紅。

 

以張柏芝為例,她今年很多收入來自於《最強大腦》、《媽媽咪呀》和《明星到我家》這三檔內地綜藝節目,加上廣告和商演的入賬,以 7000 萬港元排名第九。

量身打造了《十二道鋒味》的謝霆鋒、首次擔任《中國好舞蹈》導師的郭富城、以及參加了戶外真人秀《兩天一夜》和夫妻檔綜藝節目《一路上有你》的張智霖都成功進入了榜單前十。

需要說明的是,榜單上的數據都只是明星的演藝收入。像謝霆鋒、古天樂等藝人都有自己的其他商業投資,而這些收入是沒有被計算在內的。

以下是《明報》列出的具體排名:

2014 年香港娛樂圈吸金能力最強的明星

1. 古天樂 3 億港幣

2. 周潤發 1.7 億港幣

3. 謝霆鋒 1.5 億港幣

4. 郭富城 1.3 億港幣

5. 陳奕迅 1 億港幣

6. 陳慧琳 8300 萬港幣

7. 容祖兒 8000 萬港幣

8. 張家輝 7500 萬港幣

9. 張柏芝 7000 萬港幣

10. 張智霖 6000 萬港幣


(編輯:JZ)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869

焦點房產網、拉手網創始人吳波 人工智能時代,誰掌握機器誰賺大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3185

吳波(東方ic/圖)

吳波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獲美國西密歇根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1997年開始創業,前後創辦過7個公司,其中知名度較高的是焦點房產網(賣給了搜狐)和拉手網(賣給了宏圖三胞)。吳波最新一個創業項目是美澳居,在美國做房地產買賣,拿到了DCM等知名風投的投資。

非AI(人工智能)概念的項目將很難拿到投資

我的一些老部下經常問我關於融資的技巧,我跟他們說,如果你的項目不是人工智能概念,就別指望融資了,就算融到錢,項目的可持續能力也很弱。

這不是危言聳聽。我現在每年30%的時間在美國。我看到的情況是,在矽谷,如果一個公司的域名里沒a有“AI(人工智能)”,基本沒有機會拿到投資。這一幕離中國創投圈並不遠。我自己做天使,基本只投人少的公司,這些公司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問題。

現在人工智能還處在技術革命的早期。我的判斷是,2018年,智能化趨勢會加速。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跟國外有不小差距。現在中國做人工智能的都很自信,甚至有些膨脹。有人說,在人工智能時代,中國跟美國處在同一起跑線,說這話的人要麽是真不懂,要麽是裝不懂。

在美國,人工智能工程師的開發效率差不多是中國同行的三倍。也就是說,中國人工智能工程師開發一個產品,需要的時間是美國同行的三倍。這麽算下來,對中國公司來說,一個人工智能工程師的工資成本,就比美國東部一些城市的工程師成本要高了。

今天的中國互聯網還沒有完全跟國際互聯網接軌,我們的互聯網研發環境跟國外還沒有完全打通。全球人工智能的很多底層技術都在雲端,這些現成的技術成果,目前我們還不能便捷地接觸到。

很多中國互聯網公司,選擇到美國去設立研發總部。這樣他們的研發人員,能直接用到全世界最先進的人工智能程序。相當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研發。

所以我建議,我們應該對某些固定技術點,持更加開放的態度,這樣會幫助到國內的工程師和互聯網公司,讓我們的互聯網在國際上更加有競爭力。

中國有多少人工智能專家?

15年前,中外的互聯網開發環境差距並不大,因為那時候沒有雲端。這10幾年,很多國際先進技術產生了,而且都放在雲端,如果我們不能便捷地觸碰到這些技術,我們在開發環境上跟國外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目前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相對有優勢的公司是百度。另外就是一些在特定領域有優勢的公司,比如科大訊飛在語音識別上的優勢。但至少從現在來看,中美在人工智能上的差距並沒有減少的跡象。

如果我們不能站在斯坦福大學和伯克利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的人工智能大拿的技術肩膀上,很多基礎程序就要重新寫一遍,這樣怎麽去跟國外競爭?

我女兒在伯克利上學,她告訴我,她們學校的教授,每工作幾年,就可以休息一年。每次這些教授休息的時候,Google會請其中的人工智能專家去公司工作一年,年薪往往是100萬美元甚至200萬美元。

在美國,很多下棋下得好的教授,都被互聯網公司當做人工智能專家請去做開發,年薪都在50萬美元到80萬美元。

中國高校有幾個能被國外互聯網巨頭花如此巨資請去工作的人工智能專家?說句不好聽的話,別說200萬美元,20萬美元都不一定有公司請。

在中國,人工智能專家主要集中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人數不多,天天被中國互聯網公司挖來挖去。

智能化管理是大趨勢,人工智能會讓很多人失業

在人工智能時代,組織形態和管理模式會發生變化。一個公司不需要那麽多人了,公司會越來越小。回過頭來看拉手網,如果時光倒流,我肯定不會那麽快速擴張。如果再做一次O2O,我會做一個人少的公司。美澳居現在只有10個人,我們在國外有很多加盟夥伴,他們跟我們的關系,就是司機跟Uber的關系。

最重要的是,人少之後,好管理了,創業者沒那麽累了。智能化管理將是未來一個大趨勢。我們公司很多日常管理都是人工智能在做。比如周報提醒,你不寫的話,機器會自動扣錢。程序是公平的,不需要管理者再去扮演“醜人”角色。我只當好人,比如有人覺得機器太無情了,來向我求情,我可能就給他們一個豁免。

人工智能會幫我們替代掉很多需要人工的職位。比如,人工智幫我們監督建築成本。一塊地磚的成本,計算機比人記得要清楚的多。

在人工智能時代,公司應該是越來越專。就像挖井一樣,你想挖到油,不能挖一個操場那麽大的井口,你得往深了鉆。

未來一個公司是否掌握或能否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決定了這個公司是否有核心競爭力。

對創業者來說,最好選擇人工智能領域創業。如果不在人工智能領域,那也要避開很多更新周期太快的行業。比如最好別選電子和手機行業,這兩個行業的產品三到六個月就更新一次,創業者壓力太大。但如果選房地產行業,一塊地磚的生命周期是六七年。我的建議是,創業者最好選擇跟傳統行業有結合的行業,這樣能更長久一點,也更容易做起來。

如果你用假數據餵養機器,很容易把機器餵傻

我們也是最近一年才感覺到人工智能的威力。

剛開始,我們買地主要是靠當地的地產中介。他們幫我們找地。一塊地的交易額往往是幾百萬美元,如果中介從中暗箱操作,賺走我們50萬美元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我們買地的時候,堅持自己去實地查看,要不然心里沒底。但即便這樣,我們人工判斷的土地,超過一半最後證明是虧本的。

後來我們嘗試開發了一套智能土地系統,幫我們尋找有升值潛力的土地。最初的時候,系統推薦的土地我是很不看好的,都是一些蠻荒之地,按常理很難升值。但沒過多久,這些土地真的大漲,因為系統知道的數據比我們要全、要準、要快。所以後來我們在買地的時候,就主要聽系統的建議,基本上百發百中。

過去買地,要依賴中介,因為他們對小區熟,對房子熟。但其實中介知道的很多信息,網上都是公開的。通過技術來抓取和解析這些數據後,變成了一個電子大腦。我們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電子大腦,電子大腦正在替代很多行業的中介職務。

人工智能的基礎是大數據。有足夠多數據才能有人工智能。現在很多中國企業都說自己的大數據很牛,但其實跟國外差距還是很大。

最主要是兩點。一是中國企業的大數據是相互不開放的,或者說只在一個大的巨頭生態體系內實現了數據共享;二是很多中國企業掌握的數據是假數據。人工智能是吃數據長大的,不斷對知識數據進行重複學習。如果你用假數據餵養機器,很容易把機器餵傻。這樣的人工智能技術能有什麽競爭力?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它很難去外面買到,只能自己做。未來誰能找到更多的人工智能專家,誰的企業就更容易勝出。

智慧大腦讓人實現另類“永生”

以後每個人都可以將人工智能為己所用。理論上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知識點,未來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你可以把這些知識點,收集在一個外設計算機知識庫里。這是你專屬的人工智能知識庫。它可以開放給其他社會成員。別人進入這個知識庫,問你一個問題,就能聽到你自然語音甚至是帶口音的回答。

馬斯克(特斯拉創始人)說,人類最大問題是輸入和輸出處在串行狀態。在人工智能時代,馬斯克的擔憂將不複存在。這個知識庫可以讓你同時跟無數人溝通,實現人類輸入和輸出信息的並行模式。

這個知識庫將變成人腦的輔助大腦。它會自我進化和完善,變成智慧大腦。以後你的智慧大腦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商品。購買你的智慧大腦服務的人,可以從你這里學到很多東西,比如如何進行職業轉型?往哪里轉?有了這個超級知識庫,你就變成了超級網紅。

每個人只能活一輩子,但你的智慧大腦會被傳承下去。某種程度上,你通過智慧大腦得到了“永生”。幾百年後,你的後人還能通過你的智慧大腦,跟你自然交流,就像你們面對面坐在一起一樣。

一定要讓你的孩子從事創造性工作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未來很多人會失去工作。在矽谷,很多人正嘗試用人工智能給人治病。比如癌癥治療。在美國,很多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開始替代專業醫生,比如放射科醫生。這些醫生的年薪一般都在40-50萬美元。一臺機器可能很貴,但多替代幾個醫生,成本就抵消了。所以很多醫院願意使用人工智能機器。在醫療界,機器正在讓那些剛畢業2年的博士失去工作,因為他們的工作被替代性最強。

下一步機器將在服務業被大量使用。尤其是在西方,很多人不屑於從事服務業,機器的替代會更快。在亞洲,機器對人的影響要慢一點,因為亞洲人更樂意從事服務業。

對個人來說,在人工智能時代,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從事創造性工作,只有這樣才不容易被機器替代。

人工智能也帶來很多社會問題。它提高了政府治理的能力,但當技術跟政治結合越來越緊密之後,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會進入更深層次。

未來的有錢人將是那些掌握機器的人。他們用機器代替了九成以上的工作機會,把九成人的錢都賺了。有錢人掌握機器後,會更有力量,所以有可能在未來帶來新的社會矛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83

陰陽合同捅破窗戶紙:誰賺了,誰虧了

近日,央視前主持人崔永元曝光了一份影視圈某明星關於片酬的陰陽合同(大合同報高價,小合同返還部分片酬),不僅讓兩份合同“4天6000萬元”的天價片酬引發行業熱議,並被業內人士指出可能存在偷逃漏稅的嫌疑。此事一經發酵,6月4日整個傳媒股大跌,數家上市公司紛紛表態撇清關系。

在陰陽合同表象的背後,高片酬的行業頑疾如何去除?而對於影視企業而言,如何提高制作水平,控制供需關系,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這些問題,仍需行業不斷思考。

陰陽合同撕開行業內幕

對於明星簽署陰陽合同的目的,業內普遍認為是為了偷逃漏稅。一家影視公司高層向記者表示:“陰陽合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避稅,但是否存在偷逃漏稅還要看情況,也可能是為給中間渠道環節的人好處費而簽署的陰陽合同。”

對於陰陽合同可能存在的偷逃漏稅嫌疑,國家稅務總局已經表態,針對近日網上反映有關影視從業人員簽訂陰陽合同中的涉稅問題,國家稅務總局表示將在部署開展對部分高收入影視從業人員依法納稅情況進行評估調查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風險防控措施,加大征管力度,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據悉,由於陰陽合同可能涉及演員範冰冰,而範冰冰工作室在無錫,《法制日報》稱,無錫市濱湖區地稅局目前已經介入調查取證,相關情況有待後續由稅務機關權威發布。不過,對於陰陽合同涉及的藝人是不是範冰冰目前並無權威證據顯示。

陰陽合同事件曝光之後,包括唐德影視、慈文傳媒、華策影視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向第一財經發來聲明,表明企業自身不存在偷逃漏稅行為。但無奈的是,幾家上市公司的聲明並沒有能夠挽回市場信心,6月4日傳媒股普遍大跌。華策影視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明星陰陽合同主要是明星個人為了偷逃漏稅,影視公司跟藝人個人簽約就有給藝人代繳代扣稅收的義務,在這個過程中才可能存在偷逃漏稅或者合理避稅的行為,而華策在跟藝人合作的時候目前全部是與經紀公司簽約,沒有單獨跟藝人簽約,所以不會存在陰陽合同的問題,而且5月底浙江省稅務部門剛剛完成了對華策稅務方面的稽查,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當然,陰陽合同的背後還可能有多重可能。對此,傳媒娛樂法律領域資深律師胡雪指出,除了有藝人偷稅嫌疑外,也存在制片方“合理避稅”、藝人借陰陽合同擡高身價,以規避廣電總局“限薪令”,甚至可能存在利益輸送。

事實上,去年《關於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下稱《意見》)指出要將演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範圍內。《意見》規定,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有不少藝人通過陰陽合同來規避上述規定,以實現個人高片酬的目的。

不過,也有部分藝人因為轉型需要,跟影視公司簽署了兩份合同,這並不屬於違規。慈文傳媒副總裁趙斌告訴第一財經,“市場上很多影視明星都有一種危機感,就是認為演藝事業是一個青春飯碗,個人很難在演藝圈做一棵常青樹,因此很多明星希望趁自己在影視圈還有一定人脈和話語權的時候,能夠在做演員的同時,兼任發行、制片甚至投資。這種情況下,影視公司往往會與明星簽署兩份合同。這樣的雙份合同只要符合法律法規,就沒有問題。”

明星高片酬頑疾難除

明星高片酬在中國已經眾所周知,去年相關部門明星“限薪令”也沒有能夠很好壓制住明星高片酬問題。那麽是什麽導致明星片酬居高不下?

趙斌向記者表示,從內容端來看,高片酬產生的根源大致有三方面因素,第一,一線明星的稀缺,目前國內影視公司眾多,每年影視項目也很多,但是一線主流明星卻遠遠不夠用,其稀缺性決定了市場有人願意出高價支付給明星。第二,資本追逐安全性,資本是逐利的,但同時資本也是追逐安全性的。當下中國影視行業,一部影視劇如果找明星來演,成功的概率往往很高。第三,優質新人缺乏。以前很多藝術院校的畢業生拿過來就可以用,通過拍一兩部戲之後演技會變得更加精湛,而現在行業太浮躁,真正願意在入行前就錘煉好演技的新人太少,很多剛畢業的新人,影視公司需要花一年時間進行回爐培養,才能達到基本要求。總的說來就是影視圈好作品太少,好的新人也太少,不得不依賴大明星來為影視內容導流。

瑞銀證券傳媒行業分析師劉智景向第一財經表示,明星片酬過高本質上來說是國內影視制作能力不足、不得不依賴明星等單一要素來支撐其影視劇的收視率或播放量。過高片酬壓制了國內影視制作成本,限制了制作水平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互聯網行業的燒錢大戰也是促成高片酬現象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國內在線視頻行業為了爭奪用戶,不惜重金采購或自制優質內容,這也導致了在線視頻行業連續十多年全行業虧損。從視頻網站上市公司的財報可以看出,在線視頻網站每年虧損額可以高達近40億元。

有人虧了,就有人賺了。影視劇行業的收益主要來自於廣告和用戶付費,這筆錢主要流向了播放渠道(視頻網站、電視臺)、影視制作公司、藝人。既然視頻行業巨虧,而幾大影視上市公司利潤表現一般,真正賺錢的就只有藝人了。因此,一旦明星片酬下滑,視頻網站的成本可能也會下降。

趙斌指出,真正讓視頻網站虧損的是腰部內容,而不是頭部內容,頭部內容支撐了視頻網站近50%的流量和收入回報。視頻網站需要控制的是腰部內容的數量。“目前已經可以看到這一苗頭。近期的一次某主流視頻網站的項目審核會上,39個層層選拔出來的項目最終只有4個項目獲得通過,這在以往是很難見到的。可見視頻網站也在通過從項目初期嚴格把關,來控制腰部項目數量,提升頭部項目的比例。這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動項目的減少,改善影視項目過多而一線明星過少的供需關系。”

另一方面,影視公司也在盡可能推動演員片酬下降。華策影視總裁趙依芳向記者表示:“我們目前正在通過控制明星片酬在影視制作中的費用占比以及培養新人來控制明星高片酬現象。”

對於明星片酬的回歸理性,趙斌認為這一現象正在發生,但也需要市場在自身發展中不斷優化,市場需要一個時間換空間的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