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用VC的方式去投資股票——我的2013投資總結 閒看花

http://xueqiu.com/1456239271/26902649
知道用這樣的標題很有爭議性,但社會需要和諧,而投資有爭議恐怕不是壞事,畢竟沒有爭議、沒有分歧哪來的交易?股市從來就不是和諧社會哈。[俏皮]

按照雪球投資總結模板所示,好像應該先報一下投資成績——今年9月份以前,一直同時做A股和美股兩個市場,9月初清空A股,只做美股了。單純算美股部分,今年的收益是131%(12年是25%);但A股部分是虧損的,並到美股後雖有所增長,但拖了後腿,使得最終總回報是72%。只關心數字的童鞋,可以閃了[跪了]

不得不說,在標普指數大漲29.6%創下自1997年之後的最大年度漲幅的大背景下,取得這一業績運氣是主要的,是不可持續的。要說自己有一點貢獻,那麼恐怕就是在9月初清空A股,把全部資金集中到了美股,這可能算作最簡單的一種資產配置吧。但是好像前兩天哪裡看到有研究,說是投資業績的93%是來自資產配置」[俏皮]。當然在盈利的情況下,大多數人們通常更願意相信主要是自己選股選時的能力使然。前兩天看到一句話挺好玩,說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如果你不在其中,那麼它就是泡沫;如果你在其中,那麼它就是牛市。」[大笑]

雖然會被他人看作是隨著池塘水上漲而浮起的鴨子,或者說是被風吹起的豬——恐怕也真的是[滴汗],但有這樣的收益總不是壞事,特別是這樣的收益加上去年的收益,已經將我在07-11年投資摸索期的學費彌補了回來,甚至還超越了很多。[跪了]

拋開收益,13年對一些投資理念有了的新的心得體會闡述如下,估計會爭議很多,但我不想說服誰,因為我知道投資理念這種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正確的,也許大家都對,只要是合適自己的,能靠著長久發財的,就好!下面主要是記錄給自己以後回頭看。

價值投資和A股:

到了年底這幾個月我終於不再聲稱自己是價值投資了[摊手]。因為,投資前面的「價值」二字本來就是多餘的。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我發現我對投資的理解似乎和很多「價值投資者」對價值投資的理解漸行漸遠,乃至大相逕庭了,很多時候大家用的是一個詞,但說的完全是相反的理解,所以我從此不在混用價值投資這個標籤了[滴汗]。不要誤會,我對價值投資充滿敬意。我認為其重要理念如安全邊際、護城河、能力圈、對公司治理、管理層的考量等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也是對其他各類型的投資方法具有指導借鑑作用的。然而,如果你真正理解並嚴格遵循價值投資的這些理念,你就會發現A股是適用但不適合價值投資的地方!原因如下:

1.     A股的中小投資者面對的投資環境極其惡劣:具有重大缺陷的規章制度、看得見的行政手的無預期的頻頻干預、對違法行為的監管懲治無力,繼而造成對各種暗箱黑幕行為的事實上的縱容和鼓勵(好人都有變壞的動力)。。。。(此處省略500字),吳老曾有賭場論,我認為則連賭場不如,因為賭場裡面不能看你的底牌吧?或者至少不能邊打邊修改遊戲規則吧?但在A股,這些行為並不罕見。2013年甚至出現了個人投資者因採用公開信息質疑上市公司而被跨省的事件[不说了]。。。

2.     A股的公司治理問題嚴重。很多企業壓根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其領導人根本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他們當然不會甚至即使主觀願意但客觀無力把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放在應有的地位上來考量、尊重和保護。看到雪球上有很多「價值」投資者樂此不疲的對這樣的「企業」進行種種財務、經營的分析,這不是緣木求魚嗎?!真是哀嘆其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其投資的長久杯具是必然的。

3.     A股市場較為封閉,數以億計的股民需求面對著有限的供給,造成了A股在絕大多數時候是高估的堰塞湖。

。。。。。。

就上面幾個不完全的原因來看,一個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我是說,那種對安全邊際、能力圈、公司治理、管理層的考量有著嚴格甚至苛刻的標準的投資者在A股可能大多時候都無法找到足夠的合適的標的,在這種情況下,能說A股適合做價值投資嗎?!如果還不明白,那麼請看看中國最有名的一些價值投資基金經理們在A股多年下來的投資成績吧(我就不點名了,地球人都知道)。當然,雪球上的「價值」投資者們可能會認為自己的水平是遠超他們之上的[大笑]

總之,我認為,從價值投資的角度講,A股是貧瘠的荒漠(我還說過是垃圾堆),注定是學藝不精對價值投資理解一知半解的偽價值投資者的墓地,而真價值投資者可能不會賠死但很可能會被餓的營養不良。用一位球友總結我前兩天說的一些話來說就是:在A股,偽價值幹著大概率的挖墳工作,真價值幹著低概率的尋找沙漠之花的工作。當然,我願意相信雖然概率極低,但是還是有真價值投資者在A股找到了他的沙漠之花或者說在垃圾堆中翻到了金子,如果你找到了,恭喜你!

我發現,很多皈依價值投資的人們把價值投資當做是唯一正確的投資方法,而把一切其他投資方法都BS為投機,至少曾經的我是這麼認為的,但今年以來我意識到投資方法有多種,價值投資只是其中靠譜的一種,無論什麼方法,無論在哪個市場,只要你能找到使你的投資業績多年達到自己滿意的回報率就好,不必非要給自己貼上價值投資標籤的,或者,至少也不要動不動就站在道德高地上憑著莫名的優越感指責其他方法都是投機。我認為,如果一個投資者不能在一個市場上連續多年達到自己滿意的回報率,一定是他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市場的問題!價值投資絕不應是虧損的遮羞布!連年虧損還說自己是價值投資,似乎越套越光榮,那是對價值投資的侮辱!不過不要誤會,我雖然認為從價值投資的角度講,A股是貧瘠的荒漠、是垃圾堆,但是如果你有自己的方法在A股上多年賺到自己滿意的回報率,那麼A股對於你就是沃土,就是良田。

根據自己的情況,選對了市場,就是選對了起跑線!


估值和PE:


估值可能是投資中最重要,但也是難度最大的了。我認為價值投資最重要的一句話,沒有之一,那就是,投資就是投企業的未來現金流折現。看到了嗎?這裡面有提到PE了嗎?這句話重點是未來,而PE和其他眾多指標一樣,反映的只是後視鏡看到的東西。PE作為對股市整體估值的衡量或者構建一個低估值的組合,具有較大的參考意義,而對個股而言,意義則小的多,那種只看PE炒股的人,真的就是輸在起跑線上了。不再展開了。

市值、行業和週期:

經典的價值投資理論裡面,好像沒有強調過市值這個概念,但我今年的開竅的一點就是會參考市值和行業空間,以及對比其他參照標的,來作為估值的一種維度了。另外,大市值的標的雖然可能還能漲,也許還漲的穩,但是漲的速度和幅度要比其市值小的時候難度大多了,這一點好像中美股市都有研究數據證明的。

13年茅台可穿越週期的神話破滅告訴了我們,沒有真正非週期的東西,任何企業的發展都有其生、長、活、病、死或新生的規律,企業在發展中也是有起伏的,投資不去過多預測宏觀經濟是對的,但是對於所投標的所處的行業、發展階段、未來走向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

安全邊際:

經典的價值投資理論是說用4毛錢來買一塊錢的東西,而這一塊錢的估值往往是基於對製造企業淨資產或者對穩定發展的消費價值股的DCF分析得來的,其確定性是由企業的淨資產、內含價值或者具有可預見的具有穩定的現金流所保障的。而我現在對標的的考察更多的是由對其市值、行業、發展階段、週期、其競爭性、成長性等,其在幾年內有5倍甚至10倍的發展可能性構成了我投資安全邊際的一半,因為我看到它能有5倍10倍的可能性,也許它最終只有一兩倍或者甚至相反的結局,即我追求以4毛錢來買2塊錢甚至4塊錢的東西,當然僅憑自己的眼光,這樣確定性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自己一定會犯錯,而且還會錯的比對的多,那麼怎麼辦?這就要求分散投資,這構成了我投資安全邊際的另一個基石。若干較小概率但是有較大倍數盈率的組合是有較大確定性較好盈率的可能性的。即高成長性和分散性是構成我投資安全邊際的兩個基石,其實這也是我理解的VC投資的理念。每個標的的實際成長性越高,判斷的眼光越準,加上適度的分散,那麼安全邊際就越高、越有確定性。(估計這裡會引起很多爭議,不過我前面說過了,我不是價值投資哈,雖然我談的是安全邊際這個概念。[俏皮]

能力圈和(移動)互聯網:

投資講究恪守能力圈,這是對的。但是能力圈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擴展的,君不見,老年的巴老也終於投資了IBM了嗎?

懶得再碼字,就引用我今年的一個舊帖中的話吧:「互聯網實質上是把人類個體的大腦聯繫了起來,構建成了史無前例的,由所有互聯網使用者的個體大腦所組成的「超級大腦」。有了這樣的超級大腦,人類個體就可能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潛能,當這樣的潛能釋放出來,各個行業、各個領域(政治、經濟、文化。。)都會被重新塑造。在雪球上,就舉個投資相關的例子吧。我認為互聯網正在改變傳統的投資業,第一,打破了傳統上信息對於專業投資者和業餘投資者的嚴重不對稱性。第二,極大的拓展了個人投資者的能力圈。互聯網使得個體/業餘投資者可以和各個領域各個地域的專業人士的聯繫成為可能,眾包的信息可以勝過傳統一個投資研究機構所能獲取的調研成果。所以,在互聯網時代,必然會出現更多的個人投資成功者、成功投資小團隊!
當然,互聯網只是提供了這種可能性,並不能代替個體的主觀努力。個體大腦的學習思考分析判斷能力、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對不同意見的開放心態、跟他人的溝通能力等等,是決定了你的個體大腦是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併入到「超級大腦」,從而決定了你的投資高度和生命力!
一句話:互聯網時代,個體的競爭優勢取決於個體的大腦有多大程度併入了「超級大腦」系統,如何用好這個「超級大腦」,如果你做不到做不好,你絕對就OUT了!」(別跟我講老巴不用互聯網,老巴的人際圈獲取信息的渠道是你我能比的嗎?!再說了,OUT不一定就是loser,也可能會是土豪哦[大笑]

用VC的方式去投資股票

投資的方法千千萬,我目前的方法想了一下,發現竟然和VC的投資方式比較相似,當然,VC的方式恐怕也有千萬種,我這裡說的只是我自己認可的VC方式。自此,在我的眼中,從投資的角度看,自把「價值」二字從「投資」前面拋掉簡化後,又把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統一了——投資的本質難道不該就是這樣一致的嗎?

1.     投行業優於投個股。VC考察投資項目時不會一上來就把財務指標如PE(可能都沒有PE呢)、PB等放在首位考慮,而是會優先看所投項目的行業前景、生意模式、增速、發展空間等,在有錢景的行業裡再去進一步選個股,投資成功的概率會大很多。選行業也是我現在找投資標的的首要考慮。這裡面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以開放的心態、動態的、發展的、預見性的眼光來看待一個行業。比如這幾年一些股市老手錯失了投資互聯網大牛股的機會,這是因為他們經歷過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那次慘痛的教訓,讓他們仍以舊眼光看待互聯網經濟,沒有看到互聯網就是當今的消費品,不同於2000年很多互聯網公司擁有的僅僅是「眼球」,現在的一些互聯網公司的股價早已是有著漂亮的財務業績支撐的了。

VC投資的核心競爭力是投資眼光,我覺得個人投資者要戰勝市場、要賺大錢,最重要的是不是財務知識或其他,而是投資眼光。所以我以後不會再把精力放在煙蒂股的挖掘上了,因為在挖掘煙蒂所需的細緻的層層剝繭能力、紮實而廣泛的財務法律等知識方面,這不是我的強項,我面對機構投資者沒有任何優勢,甚至比不上很多專業的個人投資者。但是在面對一個處於早期的成長股,機構投資者的優勢則並不大,甚至由於機構投資受到的種種限制,讓他們無法(及時)投資。彼得林奇在其著作中對個人投資者打敗機構投資者的可能性方面有著更多的論述。比如我今年在搜房、歡聚時代上的介入時間相信會比很多投資機構介入的時間早。

我相信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個人投資者借助雪球這樣的平台,和其他個人投資者、產業專業人士更容易建立溝通獲取信息,機構投資者在獲取信息方面的優勢會大幅下降。我們在雪球上已經看到一些眾包模式的草根研報質量根本不輸於許多正規投資機構的研報了。個人投資者如果能有效的組織起來,那麼則在信息處理方面也有可能超過機構。說到這裡,我希望我現在參與的或者將來參與的投資草根組織有機會成為這樣的成功案例。

2.     VC投資高度重視管理層(領導人的因素)、公司治理和股權結構。這也是我投資時所應重視的。老巴大意說過生意模式比人更重要,因為總有一天一個企業會被個傻瓜領導。很多人就真的只看重生意模式,而不太重視對管理層、公司治理和股權結構的考察了。不管老巴說這話的背景和真正意思所在,但老巴在實際投資中對管理層的誠信、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可一點也不低哈。再好的企業,管理層不行也會搞垮的。

3.     VC投資的邏輯在於廣撒網捕大魚,即投資多個項目,每個項目都追求高回報率。投10個項目,7死2不溫不火,但只要有1個翻百十倍就賺回來了。追求投資項目的高回報看似貪婪,其實是對安全邊際的要求,也是對投資標的選擇的高標準(不能單純為了多而多)。這裡面實際上也暗含一個不能為將來預期的成長性付高價,成本越低回報才可能越大。具體到我的投資,我一般會持有5-10只個股,每隻個股的倉位高於25%時就會讓我考慮減倉了。適度的分散是我歷經各種黑天鵝還能活到現在的法寶,也意味著我認識到自己的投資判斷一定會出錯,而且錯的可能還會比對的多,即使這樣,還要贏的策略吧。集中和分散的爭論永遠不會有結果,適度就好,適度是因人而異的,反正極端集中和極端分散都不可取,極端集中遇到黑天鵝恐怕就得裸奔了(大家13年也都看到了[摊手]),而極端分散還不如直接買(幾)個指數簡單。


13年投資的得失

最大的失敗是儘管從12年初就開始投資美股,但仍對A股報有幻想,導致這兩年的投資回報因在A股的業績不佳而拖了後腿。特別是今年6月份就想清空A股全力只做美股,但是由於一念之差不得不拖到在9月初才清空A股,把資金轉移到美股,致使錯過了美股賬戶漲幅最驚人的7月份,在這個月,資金賬戶漲幅高達50%[赚大了],相信炒美股的朋友們大多都會在自己的賬戶資金曲線圖看到在7月份有個大的上升陡坡吧。

但最大的可取之處也在於把A股賬戶清空全力轉戰美股,導致全年收益遠超預期。美股有著世界上相對最健全的投資環境(監管、律所、空頭、公司治理、經理人的信用。。。),有著豐富便捷的投資手段(下跌也很方便賺錢,當然能不能賺到錢那要看你的本事了),豐富的投資品種(股票、期權、ETFs,。。。),彙集著全世界最優秀的公司(包括最優秀的中國公司),實在是包括價值投資在內的各種投資流派的樂土。

對業績貢獻最大的是$搜房(SFUN)$$歡聚時代(YY)$$諾亞財富(NOAH)$ ,賠的最大的是在A股賬戶的白酒股,最有爭議的一筆投資是$網秦(NQ)$ ( 網秦、做空與風控 http://xueqiu.com/1456239271/25828503)。

這裡面值得一提的是對$歡聚時代(YY)$ 的投資,不僅是因為在YY上面賺到錢了,而是因為抓到YY,除了運氣,就是我開放的心態和過去的經驗起到了作用。看到了很多投資大佬因為不是YY的用戶或者對YY這種「網上夜總會」很不屑一顧而錯過了YY,我就不免小[俏皮]一把,因為我也完全不是YY的用戶,但是當我從雪球上通過文章瞭解到YY後,立刻去研究了一番,雖然實在很難欣賞裡面的內容,但是我認為很有生命力,結合當年不屑QQ而錯過了騰訊,我知道,這個YY我不能再錯過了!所以這裡面的經驗就是,投資這回事,必須要有自己的獨立態度,但是一定要有開放的心態,不能抱偏見,先入為主!

最想感謝的人是@國老。不僅是因為他的很多言論對打開我的投資思路很有啟發,而且通過他的引薦還結識了很多優秀的專業和非專業投資人。特別是有幸見面(可是在雪球之夜之前哦~),他慷慨熱情的招待我和其他投資小夥伴,成為很快樂很有收穫的一段經歷和回憶。記得大家歡聚一堂吃飯K歌時,我時不時的會在心底發出感概,是互聯網時代才有可能讓我們這些朋友在線上相識在線下相聚,從未見過面的人,一見面竟也能如此一見如故,相聚甚歡,毫無生疏距離感,真的很神奇![鼓鼓掌]

另外,還有幸和@weald @許志宏 @從易 幾位大牛一起吃飯論股,這也是今年一段很快樂很有收穫的經歷,感謝幾位!

@weald 是我在雪球上神交已久的朋友,他不僅在美股,特別是TMT方向投資上有著豐富的閱歷、深刻的見解和很好的收益,成為我學習的良師,也在很多價值觀上跟我很契合,讓我感到非常的親切,希望大家以後能有機會更多的線上線下交流成為益友。

作為被採訪報導過的雪球大V,@許志宏 的投資經歷大家可能有所瞭解,有些不瞭解的人說他是幸運。但是見到他本人跟他聊過後,你就會知道他的投資經歷可真不是運氣使然,讓我相信世上真的有投資天賦這種東西,他好像一開始就樹立了買股票就是買公司,而不是像我以及很多朋友從K線開始蹉跎了多年歲月後才皈依到基本面投資的[哭泣]。跟他聊天後的最大感受就是有後遺症——腦子被衝擊的很厲害、信息量超大,需要好多時間才能慢慢消化[大笑]。真的有很多啟發,希望有機會大家再聚!

在雪球上自@從易 的帖子中學到很多,見面後聽他談股更是一番受益,大家可能在網上更熟悉他對旅遊業的見解,其實他涉獵很廣,對光伏和搜房的認識和挖掘相信比大多數人要早的多。可惜幾個小時的聚會時間還是太短!希望有機會再次當面討教。

此外,還有幸見到@心燈永續William,並承蒙他的盛情款待,感謝!@心燈永續William 兄是我在雪球上較早結識的朋友,他深厚的財務功底使得我早就把他當做自己的財務老師來學習了(他的幾個企業財務分析的帖子,我都打印出來學習過)。見面後,發現是個儒雅俊朗氣度翩翩的大帥鍋哦!他作為資深的業內人士,談吐卻很謙虛內斂,大家相談甚歡。可惜時間太短,另外我說的多些,希望以後有機會大家再見面,跟我談談你多年的投資經歷和見聞,相信會讓我大開眼界大有收穫的。

還要感謝我線上線下認識的一些投資小夥伴,他們一些人在雪球上發言不多很低調,但是水平很高,給我很多教益,我就不一一at了,希望以後你們也能多發言不要太低調哦。另外還感謝許多交流過但未曾謀面的球友,希望今後我們有機會線下見面。

感謝@雪球 這個平台讓我有機會跟許多朋友交流結識,提高了投資水平收穫了金錢和友誼;以及i美股的分析師團隊,你們出品的研報都是精品,讓我學習提高很多!我的投資業績目標現在錨定為你們i美股啦,希望有機會打敗你們[加油];如果做不到,就希望有機會買你們的基金嘍![跪了]

14年展望和心願

1.     加深對許多標的的認識和追蹤,方向是TMT、光伏、高科技以及幾隻醫藥股;

2.     希望有機會線上線下結識更多的球友,擴大自己的交流圈;

3.     完善自己的投資手段,把期權的使用納入進來;

4.     取得15%+的收益;

5.     現在的狀態還算滿意,但若有好的機會,可以考慮換份自己喜歡的投資相關的工作。

6.     希望球友@天地俠影 早日出來[跪了]

祝各位球友2014年都能發大財,個個發愁藏錢難![赚大了]


附錄:

2013年9月清空A股貼: 清倉A股,遠離垃圾堆!願賭服輸,繼續在肥沃的土地上去戰鬥http://xueqiu.com/1456239271/25071945

後記:

寫完此文後,有看到下面兩篇球友文章,正好是同一天發在雪球上,感覺大家對A股的看法有很多共鳴,寫的很不錯,轉載這裡,作為資料參考。

轉載不代表我完全同意他們的觀點,僅供看官參考,版權屬於他們各自[献花花],若對他們帖子中的觀點有評論,請去其原帖處跟作者交流[笑]

@立春
中小投資者有什麼可保護的?!http://xueqiu.com/9428236477/26892992

@張運輝
嚴重供需失衡的股市,藍籌將長期淪為低市盈率垃圾
http://xueqiu.com/4318577537/269038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