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業之路上南北的差異:來看看深圳的落地精神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8/57472.html

i黑馬觀察到,以南北地域為界限,中國互聯網形成截然不同風格。北方主矽谷風範,走高大尚路線,美國火什麽,做什麽,一般都在國外有現成模式。南方主本土風範,走“土鱉路線”,一切從需求出發,低調務實,國外基本難以找到現成模仿模式。大凡有所成的人,做事情大多主張先行動, 把事情落地下來,然後在逐漸完善的過程中追求成功。一次,一個做投資的朋友,在福建出差期間,在微信上寫了這樣一段話:只有來到南方,你才能體會到,在南方哪些創業項目可落地,以及你賺錢的能力。也許是我在北京待的時間太久了,或看到的,或聽到的,或在朋友聚會時談到的基本上都是上市,千萬美金被收購等。因此,在我剛看到這句話時,我的感受其實並不怎麽強烈,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總認為,在南方創業不外乎就是通過快速做小公司去賺錢。終於有機會,在深圳待了較長一段時間,機緣巧合下,有幸見了一些朋友,切實感受到了一把在中國南北方創業的區別,讓我在認識上和觀念上開始有所轉變。創業差異眾所周知,北京的IT業始於中關村。當時,最先引得媒體關註的當屬1995年成立的瀛海威時空。起初,它用了一句“向前直走100米就是互聯網”的廣告牌,掀起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熱潮。雖然現在的中關村已經變成了全世界最大的IT產品批發與零售市場,但依舊不能改變它作為中國軟件龍頭的地位。在這里,有號稱軟件公司一條街的“知春路”,有“中國矽谷”之美譽的“中關村軟件園”,幾乎全球所有知名軟件公司都在此建立了研發中心。同時,北大、清華等國內一流大學比鄰中關村,這讓這些軟件公司變得更加有活力。2009年,李開複開始創辦了天使投資機構“創新工場”,開啟了一股天使投資的熱潮。同時伴隨著幾大互聯網公司紛紛加入IT投資和收購圈,北京的創業變得越來越熱情似火。這些機構幫助初創公司解決最棘手的資金問題,而中關村又從不缺少軟件人才,這些因素讓北京以風險投資為前期資金來源的創業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從市場上冒了出來。然而,大部分企業都是負資產運營,它們或靜靜地等著A輪和B輪的投資,或等著被收購,或等著最後的灰飛煙滅。與北京創業的熱火朝天相比,遠在萬里之外南國的深圳,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1978年,作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大量的國外公司開始進入深圳,利用中國的低成本人力生產商品。本質上說,這是一個以做買賣和提供服務見長的城市。在這個城市里,交易的絕大多數商品不是人力就是實物。同時,深圳也是一個以速度見長的城市,“深圳速度”只有切身感受過才會有深深的體會。在這里,一家公司從註冊到辦理完各種手續只需要4天;在這里,隨時能找到從硬件到軟件,再到畫電路板的人才。曾與一位做手機的朋友聊過,他說只要你在華強北電子市場逛上一圈,就能買到拼出一部手機的所有零件;在這里,這也是一個分工明確的城市,這里很少能聽到人們談概念,談收購,談上市。每個人都腳踏實地做著細分的一片市場,先賺到錢養活自己才是這里創業者最基本的訴求。其實,每個地方的人們,都在利用自己的區域特色追求自己的夢想。對北京來說,軟件人才多是優勢,但是在深圳,IT創業項目也大多以電子商品為基礎。其電子器件的生產能力在國內絕對名列前茅。比如電子導遊器是個很傳統的產品,在稍大一點的旅遊區,都會有這樣的設備出租,而用過的人在體驗上都沒好感受。當移動設備興起後,很多開發者才看到這類產品的價值,於是出現了很多通過APP來解決用戶體驗的方案,但是很快這些開發者就發現在許多景區網絡信號差,比如在許多廟宇之類的室內景點,根本沒有GPS信號。這就導致了這類應用遲遲得不到實際應用。這次,終於見到我的一位朋友正在解決此問題。他感覺電子導遊確實有用戶價值,於是自己出錢印刷調查單後,跑到景區做了幾千份用戶調查。基於用戶反饋確定此類產品確實如他所想有使用的意願,他外包了軟件和硬件開發模塊,找來了大學生,錄了導遊詞,找朋友的工廠做了產品開模,在兩個月的時間內,一款漂亮的電子導遊器就開發出來了。接著又帶著這個半成品,前往一家景點進行交流,幾番商討後,就順利拿到了景區合作運營的合同。就在3個月的時間內,做完了產品的用戶調查,做出了產品,順利簽下了第一個合同,且有了升級產品的開發計劃和模型。這種做事的方法,給了我非常大的感觸。如果在北京有同樣的事情,那麽它的創業過程會是怎樣呢?我想大致的活動會是這樣:其一,某個聰明人有這個想法,肯定認為自助遊會成為一個巨大市場,每人都不希望旅遊只是走馬觀花的轉轉,所以電子導遊會很有市場;其二,他發現做這個玩意兒,需要一些有懂硬件、軟件方面的人。其三,開始找創業夥伴。先看看身邊有沒有合適的人,或是發個創始人招攬廣告這類的事,找到有興趣有技術的人加入,並作為創始人一起兼職創業。於是,花了兩個月才把各路人馬組織到一起,或利用下班時間,或利用周末時間,找一個咖啡廳開始做產品;其四,兩個月過後,產品開始進入研發階段,同時也開始要準備商業計劃書;最後,會順理成章地期望著投資商能認可這個項目,並希望引入風險投資成立一家公司。同樣一個產品,如果放在不同的地域,創業發生的過程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的目的並不是要評價出哪種過程更好,但至少有一點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深圳的這位小夥伴做產品的“落地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沒有好高騖遠地只去談想法,也沒有把希望寄托於不花錢的兼職創始人身上,更沒有把公司的成敗,寄予風險投資的引入。大凡有所成的人,做事情大多主張先行動,把事情落地下來,然後在逐漸完善的過程中追求成功。創新與創業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追求完美,天天坐在家里做計劃,想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後才肯付諸實施,你就是選擇了放棄,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完美的事情是沒有的。再見到另一位同鄉,已經是一周以後了。他也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並且註冊了自己的品牌。在創業前,他所在公司是一家國內做PC電源年銷售額億元以上的公司,經過多年拼搏,他的職位也已經做得不錯。但是,他去年毅然離職投身到轟轟烈烈的創業大軍中。他做的產品也是自己相對比較熟悉的電源類,不過不是服務於PC,而是服務於移動電源的。雖然移動電源現在還處於代工生產貼牌銷售的階段,但是他依然很認真地找了專業的設計人員,設計制作了產品LOGO和公司網站,並定義了品牌價值。從離職後,用了短短半年間,產品就進了沃爾瑪,月銷售額在4000枚以上,同時完成了公司第一個自主產品的設計和開模。當我問他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勇氣時,他沒有太多的感嘆,只是淡淡地說,從現在的手機到以後的可穿戴電子設備,都應該需要移動充電,所以就投身做了。他的話雖簡單,但從中可以聽出他對市場的洞察力,以及創業的決心。若照一般的做法,這樣的小電子商品應進大的電商或是淘寶。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其原因是進電商需很大的庫存量和資金投入,當資金投入不夠時,在電商渠道的銷量肯定會少得可憐。因為在超市方面的資源線較好,所以就優先選擇了做超市。其實,在深圳這樣的小公司多到數不勝數。它們都有夢想,都在利用著自身最有優勢的資源,做著細分的市場,並且都能一步落地。另外一個創新型的項目同樣來自於讓人感覺有些過時的電子菜單。在IPAD推向市場不久後,這種應用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它通過直接把紙面菜單電子化並且放到IPAD中,提供給用戶一種全新的點單感覺。但直到今天也沒看到它在多少餐飲企業中使用。然而這次看到的這類產品,雖不能說讓人耳目一新,但模式卻變得易於接受。其實,在軟件的行當里,大家都期望能通過軟件解決用戶的問題,但在深圳這樣一個電子業特別發達的地方,這個項目就變了一種形式――把軟件顯示的菜單和硬件一起賣給用戶。這家公司通過硬件成本價,軟件免費的方式把產品銷售給酒店,再按年或月收取一定的服務費,酒店通過登錄雲端的後臺在線維護菜單。這種模式下,平均一臺硬件僅需500元,而對於一次性投資在1萬元左右的酒店來說,完全可以接受。如果酒店不更新菜單的話就不需要收費,更新菜單才產生服務費用。這種模式的好處是給客戶提供了性價比非常高的一攬子服務,並且它比只提供軟件給客戶帶來的粘性更高。我們可以設想,當賣出去的客戶端點越多,收集的數據就越能體現價值,正如這位創始人所說,他們現在至少已經做到了兩點:其一,賣出去的設備馬上收到了錢,未來肯定能收到服務費;其二,哪種類型的酒店里的哪一樣菜被食客點得最多和最少也一目了然。其實,市場永遠不缺少想法,也永遠不缺少產品,看似所有的產品都已經被先行者做過了,有些更是看似死氣沈沈,但到了不同的人手中,就有可能成為另一種鮮活的生意。也許現在看來,上述這些公司做的東西單一,且沒有任何技術競爭力,所在行業也非常傳統,但稍加分析我們就會發現,無論是移動電源、電子導遊還是電子菜單,它們所依托的同樣是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只因為地域差異帶來的人文和資源的區別,讓他們選擇了以能快速落地的電子產品來實現自己的創業夢,並且利用實體產品的變現能力在早期能養活公司。他們的創始人天生就具有一種腳踏實地,勇於冒險的精神,誰又敢保證在未來的億元公司隊伍里,不會出現他們的身影呢?正如馬雲所說:“今時今日,一場由新技術掀起的革命正初露端倪,這股浪潮必將永久改變顧客與企業之間的力量態勢。”在世界各地,能夠把握這些新契機和新趨勢的中小型創業者,必將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企業觀察家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4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